你怎樣理解或看待《霹靂布袋戲》中魔王子的這句話?

善良是一種美德,因為懦弱的不敢傷害別人,自卑的恐懼被人傷害,所以將施捨稱為同情將暴露弱點叫作信任。


魔王子的虛無論我一直覺得有不少道友流毒其中。其次這句的語法也很有問題。。。

不傷害他人,不一定是懦弱,有的是天生仁慈,有的是怕麻煩,有的是鑒於後續的不耐煩而選擇不傷害。

恐懼是人類本能。

施捨和同情是一回事,但施捨是以高舍低,同情則是把自己放在低位共情。

信任是一種便捷的交流手段,在能力與實力無法完全控制對方時,信任可以減輕警戒所帶來的負擔,更容易投入所需的行動,這也是人為什麼是群居動物。

然而魔王子自己武力高強,這話只能是嘲笑弱者,而無法否定各種美德的作用。

單獨的人沒有道德的意義,魔王子就是個單獨的人。

有太多道友忽視了魔王子強大且無所求的基本狀態,一味地追捧虛無論,太可惜。


謝邀。
別的不論,只霹靂里就有不少暴力的慈悲者,強悍的善良分子,尤以和尚為甚。比如佛劍分說,一步蓮華等等等等。。。


魔王子是一個絕對的虛無主義者,他說過的經典理論大多是關於道德的闡述,他的道德就是一種完全沒有任何人倫限制得道德,絕對原始獸性的本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拋開一切虛偽面紗的真理。
聽起來他的語錄很迷人,但這些理論,只適用於魔王子個人。
他是一個強者,一個完全沒有任何弱點的強者。
這種強不僅僅是指他的武功,更多的是指他的心性。他什麼都不在乎,咒世主寒煙翠他不在乎,赤睛他不在乎,火宅佛獄他不在乎,更不在乎任何人言倫理,甚至完全不在意自己的生死,沒有任何親情愛情友情。一個完全純粹得沒有一絲弱點的人物,人生也沒有任何追求,就是純粹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瘋子,他會有這樣的道德標準並不奇怪。

所謂道德,開始的產生並非因為天性的善良,而是為了保護自己。
弱者,需要運用規則來保護自己,人人都會有不夠強大的時候,就算個人很強,也難免會有親人子女,或者別人聯合起來傷害自己。這個時候,就需要道德與法律的束縛。
道德是從團體中產生,大家互相約定而成的,除了保護以外,還有就是為了方便生活,提高效率,信任也是如此。從本質來說,這也是一種利益。

如果說劉慈欣所描繪的世界觀很殘酷的話,魔王子的就是完全的瘋狂了。大劉的拋開了人性的道德,只剩下獸性的為了生存。魔王子的道德觀連獸性都沒有,他並不在乎自己和佛獄的延續,只剩下瘋狂地毀滅。


對於魔王子,請一定注意這一點:在霹靂世界里,當時檯面上能收了他的人就那麼幾個,這句話的實際意思是:剩下的所有人,即使成千上萬地如潮水般湧來,也不是他的對手。這個觀點並沒有被演出來,但顯然是霹靂世界的默認規則之一,不然劍僧玄蓮被收就不會那麼讓人驚詫了。

折算成現實,就是百分之零點零零零幾的人擁有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點幾的財富、智慧、相貌、武力、科技,並且對於剩下的人來說任何的反抗都是不可能的。再說的誇張一點,霹靂是一個真的有「神」存在的世界。

這樣的世界,其實和大劉筆下的宇宙差不多,能有道德體系本來就是個很神奇的事兒,更不用說維護道德體系了。魔王子的各種惡意解讀在這個比叢林還叢林的世界裡,自然顯得充滿了合理性。反正在雲鼓雷峰打死幾個妖道角時宣稱行動至上,一扭頭看到帝如來就改了嘴炮黨,這樣的事其實也挺符合魔王子性格的。

如果放到現實里,他要麼被人當大齡中二病送醫院治療,要麼早在反社會的路上被打倒了——現在要是有個貨在微博或知乎上發文「我成功地坑死了我的老爹和妹妹!」「我成功地毆打了無辜群眾!」,最好的結果也是星無火。

所以說,他的觀點,看看就好。這種指明了世界設定問題所在但既不能娛人,又不能自娛,還害了路人的人生觀,實在沒有學習的必要。反觀劍之初,標準的夫子型性格,結果還不是該推妹推妹該養子養子,差點湊齊了一家六口三個BOSS?


推薦閱讀:

陌生人的哪一個舉動讓你心生溫暖,覺得這個世界依舊美好?
怎麼快速籌集80萬元?
善良還有必要嗎?
不再施捨他人,心中難受該如何調節?

TAG:善良 | 霹靂布袋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