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logo看上去是「非」字的異形體,這麼設計是為了體現任正非先生對華為的貢獻。但是作為世界級的高新技術企業,這種設計是否過於,狹隘(等等其他詞語)?


不懂設計,湊一下熱鬧。
假設這個設計的寓意是確實存在的,個人認為也不至於戴上「狹隘」的帽子。
用創始人的名字作Logo設計的參考,很正常吧?縱觀全球500強(或相當規模企業),相當一部分都是直接以創始人名字命名並作為Logo的。如Dell、HP、PG、Mars……也不覺得它們的設計有狹隘的地方。
回答僅針對「設計是否狹隘」,希望可以幫到你。


你看看華為07年之前的老logo就會明白你的這種說話太好笑了。
況且,設計沒有這樣做的。


這一眼看上去就是孔雀開屏。寓意極好!
以前的華為LOGO,放射條紋比現在這個多一倍。
後來改成了簡化版的,就是現在這個樣子。
有些人腦子裡東西太多,對華為感情太強烈,出現了幻覺!
任正非作為非上市公司創始人,目前自己只佔股份的1%。
就這樣還狹隘,實在不知道不狹隘的,是不是把股份全分給員工了?


華為與任正非的名讖


樓主一己之見就已經在心裡批評了任正非,華為,高新企業,設計行業,你不覺得你這種想法更狹隘?


暈倒,第一次聽說華為的logo還有這一,個人不太相信這說法。


怎麼看都像貝殼


這不是傳說中的殼牌石油么→_→


在設計的初期當然要考慮公司的創始人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名稱。而且以這些為logo 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畢竟是人家一手把公司創造起來的。而且上面有人說到,這個logo 像孔雀開屏,具有極好的寓意。在者說了。為什麼就不能思想開放點呢,就算是以任正非的名字作業主要元素,那又有什麼關係呢?人家沒有權利嗎?沒有資格嗎?


在華為內部從沒聽說過這種說法。
華為的新logo是interbrand設計的,主要還是繼承舊的logo,表現更加簡明、有活力。 老外設計師可不懂漢字,能從這個標誌想到這是一個非字的人更加狹隘些吧。
據說華為07年以前的標誌是花了好幾百讓一地攤設計師設計的。


對標誌設計最大的傷害就是過分的解讀其含義,而不是關注圖形的美術性。
標誌幾乎被當成一份企業的內刊,要容納巨量的文化展示。就華為來說,能夠具備圖形本身的形式感已經不易了,雖然偏於保守,但仍不明顯低於我國同類型企業的水準。
關於「非」字,大約是來自於接受委託的設計機構與華為的文化部門合謀的產物,這是在不算是個設計問題。


設計,本來就是設計師的想法而已。
你覺得愜意,也許就會有人覺得有趣。
開心就好


還非的變體呢,怎麼不用正的變體。。。
好吧,我只是覺的logo太丑來吐槽的。


開個玩笑,難道這不是一朵菊花嗎?


推薦閱讀:

如何實現這種《寒戰》電影海報的效果?
如何在一個月內對 Photoshop 技術有所突破?
如何評價 OS X 10.10 Yosemite 的應用圖標設計?
用什麼軟體可以方便地製作圖標?
視覺設計師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需要掌握哪些基礎技能和能力去面對職業環境?

TAG:設計 | 圖標設計 | 華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