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詡信佛而吃肉,是怎樣的偽道?

越來越多的人自稱信佛,然而這等人卻全然沒有對動物放下屠刀的善心,暗中對殺動物行為推波助瀾,請問這類人大腦中的道是一種怎樣的道?如何讓殺死動物的念頭在信佛的心中獲得默許? 動物範圍(原生動物們以上的動物) 這類人,指活在正常社會中的人,不包括沙漠探險者、森林探險者等回歸野生自然界的人()。


獅子撕食羚羊,不妨礙它做菩薩坐騎,服務佛法;迦樓羅吃龍,不妨礙它八部眾生的身份。人生來就是雜食動物,蛋白質攝取不可缺少,為了本性、維持生命吃肉,何偽之有?釋尊悟道菩提,是為了世人脫離貪痴嗔。餓了就吃,吃飽就算,不為炫耀、攀比、獵奇殺生,既是正道所容。

如果吃素是為了有更高的姿態去批評不吃素的人;信佛是為了更高的姿態去藐視不信佛的人;放生是為了更心安理得的做不良善的事,這種信,才是偽道。


南方國家僧人的飯食,或是到別人家托缽乞食,或是由附近人家輪流送飯,所以他們有什麼吃什麼,不論素食或肉食。比丘戒律中並沒有不許吃肉的規定。我國大乘經典中有反對食肉的條文,我國漢族僧人是信奉大乘佛教的,他們受比丘戒外,並且受菩薩戒,所以漢族僧人乃至很多居士都不吃肉。從歷史來看,漢族佛教吃素的風習,是由梁武帝的提倡而普遍起來的。蒙藏族僧人雖然也信奉大乘,但是他們的地方蔬菜極少,不食肉不能生活,所以一般都吃肉。但他們和南方國家佛教徒一樣,對漢族佛教吃素的習慣,都是很讚歎的。至於『吃葷』的『葷』字,是專指大蒜、蔥這些氣味濃烈、富於刺激的東西,是大小乘戒律所同遮禁,南北佛教徒所共同遵守的。我們把『吃葷』和『吃肉』混同起來說,那是錯誤的。


這個問題關注已久 想來想去還是認真答一下 原因有二
1、翻看了一圈答案 都沒有說到點子上
2、身處於這令人失望的末法時代 佛教已經飽受了世人太多不負責任的「詬病」及誤解 在知乎這樣一個開放型平台 大家確實可以暢所欲言 但一定要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 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題主的問題是為什麼很多人宣稱自己信佛 卻還是在吃肉?言下之意 這些所謂的信佛之人還是在犯戒 非但沒有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 反而推波助瀾了惡性
好 讓我們把這個問題解刨一下 首先 佛教的本意並沒有刻意要求我們要食素(出家人除外 那是出世弟子 我們是入世弟子 這裡我就不贅述了 會跑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無論是刻意的食素還是刻意的綁架「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而非要吃肉 都是錯誤的
接下來 題主說了如何讓殺死動物的念頭在信佛的心中得到默許 這句話本身就是錯誤的 因為真正的修行之人 是不會有這樣的發心的 這樣的發心就等於種下了惡因 得到的也必然是惡果 正確的發心應是帶著強烈的恭敬心去吃每一樣食物 沒有葷素之分 你以為殺死動物就是惡性嘛?你錯了 世間的一切事物 小到極微塵 我們都要尊敬 他們犧牲了自己來供養成全我們人類 一定不能辜負了吖 以這樣的心態 去吃每一餐飯 並不偽道 反而是正信
反之每天吃素 但發心不正確 一切就都流於表面了 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很多人(相信大家身邊都有 初一十五食素 定期燒香拜佛 可你問她 佛教是什麼 茫然搖頭的人太多了)
所以 題主啊 重要的是發心 而不是吃什麼 無論做什麼 吃飯也好 說話也罷 我們做每一件事 甚至每一個動作之前 都要想一想自己的發心是什麼
重初發心,這才是根本。
我們生而為人 在六道輪迴 本來就是很苦的 正因為有這樣那樣的苦 有那麼那麼多的煩惱 才更要好好修行 擺脫煩惱

共勉。

ps…歡飲各位學佛的師兄姐們來交流。寫得不好 望大家多多包涵。


所以說正信正念是何等重要。天天揪住別人不讓吃肉的不只是裙褲穿跑偏了做人也跑偏了。佛法的廣播是依靠「捨身為人我不懼」,而不是「不信你就下火獄」。佛法從來沒要求過在家眾不吃肉啊。善意提醒:那些做法顯露出的意欲強迫、過於執著、自以為是,已經將貪嗔痴慢疑一舉佔全。「聞即信受」是天大的好事,但信眾是天然允許別人不信的,緣分不到啊,尚有業力啊,我們待他們沒有分別心。佛法里絕對沒有「卡費了」這種概念,誰告訴你有,必是騙錢的。甚至看到民眾過去窩頭都吃不飽,現在經常吃肉也喝奶,中國人的平均身高不斷增加,連喵咪愛犬都吃得更好了,我們應該為眾生得益感到由衷地高興才對。

您是不是走錯地方了?有沒有看到建築物樣式有很大不同。不是半夜放歌那個。

佛菩薩是怎麼度人的?「六度四攝」。咱是有信仰有老師的人啊。 布施度————給你好東西,堅決給,樂意給,必要時甚至不惜犧牲自我,實惠他人。
「異教徒的土地財產,你們都可以…」你拿錯經書了!不是綠色皮的那本!!
持戒度————管好自己,約束自己,止惡行善。絕不包括強迫約束別人。
「對於不信道者你們要用刀和劍…」又拿錯了!不是綠色皮那本!
忍辱度————彌勒菩薩偈中有「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是一種看破,是一种放下。
「執拗的婦女你們毆打…」喂,不是那本綠色的!看準了!
您拿得起又放得下的絕不只應是筷子。

精進度————不懈怠、不放逸、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精進是你自己精進不是讓你強迫別人那不叫精進勇猛,叫精神問題。

禪定度————禪定法門。

智慧度————從「博聞」、「思惟」與「修行」,在「事理圓融」的態度下完成的。

四種攝取化導眾生的方法:
布施攝————你需要這個好東西?我這裡有。這就拿給你。
愛語攝————誇獎他,鼓勵他,言語親切溫暖。
利行攝————幫助別人,利益別人,看到有困難堅決「拉兄弟一把」。
同事攝————接近人,一起努力,一起加油認真生活。

佛法的信眾也分在家眾與出家眾,持戒的要求也不一樣,漢傳佛教的僧人因其與戒律精神統一而不吃肉,廣受肯定,但僅限於僧人,不能強制普通人啊。

永遠不要因此去強迫別人,不要因為別人和你觀點不同就惡語傷人,整人害人,威脅別人,將人家的作品下架,到處刪刪刪,說別人「尋釁滋事」,那都是不如法的,須知邪見非法

在家眾們只要踐行佛法的精神,秉持慈悲心,會努力做好爸爸好老公好兒女好太太好醫生好教師好程序員,絕不會去管人家吃不吃肉。

我上小學的時候拿著一塊豬蹄邊走邊吃,那時候長個經常感到餓,路過寺廟的時候,看到一位和尚坐在門口,我有些不好意思,想將豬蹄收起來,卻不小心掉在他面前的地上了,和尚大叔將豬蹄撿起來,用他自己水壺裡的水衝掉塵土,然後遞給我:正在長身體啊全都吃光別浪費。我雙手合十謝過和尚大叔,哼著歌繼續吃,他很和藹地笑著。

我再次懷疑您走錯地方了。

佛祖教導眾生:我所說法,如爪上塵,我未說法,如大地土。只要符合本意,行善有利於眾生的,麻溜的去做罷。「經書上沒有的就不能做」—你又拿錯經書了!說了多少回,不是綠色皮的!

不是第一次答阻止別人吃肉的題目了,從之前自己的答案里copy了一些,我想已經說的比較清楚了。

僅供各位參考。

祝各位永遠健康平安,時時心生歡喜,終究離苦得樂。


別的不提 能先把你道德聖人的口吻先收一收么


如果你不是佛教徒到還罷了,如果你是佛教徒,反倒是你自己要省視一下,你可能犯了哪些戒律。比如妄語啊,比如對你假想的偽道者的嗔恨啊,其實我在寫這段話的時候,內心的念頭也是不純粹的,對假想的你有鄙視暗恨之情,這些才是學佛過程中最難克服的,吃不吃肉不重要。


佛祖認為苦行並不能解決問題,於是結束了自己的苦行,在菩提樹下長思

不是佛教禁止吃肉,而是佛教修行中,不吃肉有助於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分別心,不吃肉是作為一個方法;就像你減肥不能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一樣;如果你的慈悲心、分別心到了一定程度,吃肉何妨,濟公就是這個境界,如同你已經減肥減到好女不過百了,吃豬蹄何妨?


還是先搞清楚佛陀和他最初的僧團是否吃肉,佛陀對於吃不吃、怎麼吃而制定的相關戒律,以及戒律背後的真實事件,例如提婆達多標舉何等「戒禁取」而破僧壞佛……然後再談別人的矇昧自詡和自己的愚昧嗔怨吧。


告訴我這是素的還是肉的-_-||這典型的是排斥異世界人和外星人信佛嘛!


《圓覺經》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盤;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


不是信佛的人吃著肉,而是吃肉的人信了佛。
他沒法止住這種殺業,但佛祖不能因此反對他信佛而去造更多的善業。

無我相、無人相、不要拘泥於表面,內心的修為最重要。吃了這麼多年肉年肉,一下斷絕不可能,吃的時候要修心觀,迴向給碗中之肉。要發菩薩心。

關於修行人吃肉問。自古以來,除中國外,其他地區幾乎全吃肉。日本佛教徒是吃肉的,西藏也吃肉,你吃我吃大家吃。

而且我打算皈依那會人明確跟我說了,你皈依後小孩子家家的作為在家居士是可以吃肉的,有齋日,當時我感覺生活太美好了,負罪感在哪?就著一口肉煙消雲散。

清心,凈欲,戒嗔。何必要逼自己。


感覺題主是引戰來的,為了看回答的人不受到誤導,我必須回答一下;

這問題,只有菩薩道的接受者有此疑問,因為只有菩薩道才有禁止食用一切肉類的戒律;

比丘戒、沙彌十戒、居士五戒、八關齋戒,都沒有禁止食用一切肉類的條文

佛教徒是素食者嗎?Are Buddhists Vegetarian?

[作者]約翰布列特 John Bullitt

[中譯]良稹

原文版權所有 ? 2005 Access to Insight 。 免費發行。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編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眾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 2005-7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條件如上。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並登載本版權聲明。

有些是,有些不是。從上座部角度看,食肉與否完全是個人的選擇。的確,有不少佛教徒(當然還有不少非佛教徒)出於對動物福利的同情,最後失去對肉食的胃口。但素食主義並非是走上佛教修行道所必要的。
五戒為所有實修佛教徒所遵守的基本道德準則; 雖然其中的第一戒要求戒離故意殺死生命,它沒有提到對業已死亡的動物之肉的消費。不過,有幾種動物的肉,上座部比丘們被戒律禁止食用,其理由與殺生的倫理並不直接相關[1]。比丘們可以藉著不食人們放進他們僧缽內的肉類,自由地選擇食素,但因為他們依靠居家護持者的慷慨布施[2](這些人本身不一定是素食者),因此提出特別的飲食要求,似乎是不合適的。世界上有的地區(包括南亞的許多地區),素食並不普遍,許多食物是摻在肉汁或魚湯里燒煮而成,素食的比丘們不久就會面臨一個簡單的選擇: 不是食肉,就是挨餓[3]。
為了食物而參與殺生,是絕對與第一戒不相容的。這包括: 打獵、捕魚、陷殺、屠宰、蒸活蚌、食生蚝等。
那麼,要他人為我捕捉或殺死動物又如何呢? 這一點上,教導也是十分明確的: 我們決不能故意要求別人為我們殺生。例如,我們不應當根據餐館裡的菜單,要一道鮮蒸活龍蝦。

《法句經》中簡單扼要地表明了這個態度:

一切眾生對杖戰慄,
一切眾生畏懼死亡。
以此類比自推,
莫殺生莫唆使殺生。

——法句經130

那麼,購買被別人屠宰了的動物的肉又如何呢? 這與作為佛教根本基石的正志當中的慈悲與不傷害原則是否一致? 正是在此處,問題變得複雜起來,經文只給出了有限的指南。在佛陀對居家人的正命定義中,五種被禁止的職業之一是「肉類貿易」。儘管他沒有明確指出這種禁止是否也包括我們——屠夫的客戶與顧客們,它的確把我們置於與不善巧業的距離接近到令人不舒服的位置。
把經文對我們講說的內容總結起來: 我們似乎可以問心無愧地接受、煮燒、食用他人贈予的或是自然死亡的動物的肉。至於購買肉食,我不那麼肯定。此處沒有一概而論的答案。
我們每個人,對其它生物的傷害與死亡,都程度不同地、以一種或另一種方式,承擔共犯的罪責。無論我們是肉食者、純素食者、或者介於兩者之間,無論我們多麼仔細地選擇食物,在漫長的食物生產與加工鏈之中,會出現殺生。無論我們行走多麼小心,每走一步,無數的蟲蟎或其它動物,在我們的腳下被無意地殺死。這就是我們所在的世界的本質。只有當我們徹底脫離生死輪迴,當我們進入涅槃的徹底自由——不死——我們才能把殺生與死亡徹底洗凈。為了引導我們朝向那個高遠的目標,佛陀給予了我們極其務實的忠告: 他沒有要我們成為素食者; 他要我們持戒[4]。對我們許多人來說,這個挑戰已足夠巨大。這就是我們的起始點。

原注:
[1]上座部比丘被戒律禁止食生肉或生魚,以及人、象、馬、犬、蛇、獅、虎、豹、熊、土狼。 見《佛教比丘律》「主食」一章中的解說。吃了上述肉的比丘,便是破戒,他必須對其他比丘披露。
[2]請看坦尼沙羅比丘《贈禮的經濟》一文。
[3]大乘佛教的某些教派的確食素。請看《佛教史導論》(第五版; 作者R.H.羅賓遜、W.L.約翰遜、坦尼沙羅比丘; Wadsworth, 2005)。
中譯註:
[4] 關於第一戒——戒殺生[戒奪取生命],巴利佛教註疏把它正式定義為:「奪取生命,是在一個生命存在、(違犯者)知其為生命時的殺死意志[殺心],它透過身或語之門表達,所造成的行為[業]導致該生命的命根被斬斷。」——菩提尊者《受戒》。


我記得 是 不吃葷辛。

不吃葷辛 不等於 不吃肉。

葷是草字頭,一般就是指一些蔥姜蒜韭菜香菜 這些特殊氣味的植物。

跟肉不搭嘎的。

就這樣,要想站在道德制高點,還是要多學習啊。


工業革命前,釀酒養畜均費糧費時,這兩戒由是而生(只是一系列戒律里的兩條而已)。
細講還有和尚不事生產而僱傭佃農放高利貸魚肉百姓(吸引了很多懶漢皈依,所以中央政府又出了度牒),寺產廣坐良田(良字很重要)卻不納糧賦(租用佃農給自己生產,國家少了佃農自己種田的稅以及寺廟的稅兩重稅)。
這在古代這種糧食穩定幾乎等同國家穩定的時期,無異於與國爭利(基礎勞動力,可以升級為農民或者士兵)。
這些戒律(既是對世俗的妥協,亦是對自身的磨礪)是給專事佛事(主要是以身作則,勸人勤勉向善),不事生產的專職和尚的(現在看來價值觀輸出也算一種生產)。
而哪些勤勞(對己)善良(對人),廣布德澤(有餘力)的人,吃不吃肉無關佛事。
因為和尚種善因,就是為了結他們這樣的佛果——他們已經是佛了。
若人人為佛,此世即是極樂凈土——當然跟共產主義社會一樣屬於遠期目標←←。 @劉俊


《不變詞經》2.2經
在此佛陀敘述過去世的一段故事,當時迦葉佛是他的老師。
  那時一位外道修行者辱罵迦葉佛吃肉,因為對他來說,吃肉是絕對比吃素腥臭的。
  迦葉佛答道:「殺生。。。傷害。。。偷竊、說謊、欺鯿。。。邪淫, 這些才是腥臭, 而不是因食肉才會帶來腥臭。。。。那些傲慢、無禮,背後中傷他人,險惡,不懷好意。。。吝嗇。。。這些才是腥臭,而不是因食肉才會帶來腥臭。。。。憤怒、驕傲、固執、含敵意、欺騙、 妒嫉、誇大。。。這 些才是腥臭,而不是因食肉才會帶來腥臭。。。。那些敗壞道德的,。。。好中傷人的。。。虛偽的。。。他們是人類中最惡毒的,所作的都是惡業。這些才是腥臭的,而不是因食肉才會帶來腥臭。

佛教徒當然可以吃肉,吃素是在中國後佛教發展杠上開花越開越歪的結果。


因為是吃飽
不是浪費
不是屠殺
是生存
不吃肉怎麼補充營養
吃素嘴巴都淡出鳥了


奇怪…………題主是怎樣得出吃肉的人不準信佛的觀點的???或者,根本就是想藉此展示一下:大家快來看啦!!!老子修行多利害啊?


你們忘了《金剛經》里無比重要的三個字:無所住。


自詡信佛而見不得他人吃肉,才是偽道。


誰說信佛不能吃肉?


推薦閱讀:

如果只研究一部佛經,哪部最好?
為什麼和尚多胖,道士多瘦?
大乘經典中有哪些謬誤?
寺廟的和尚生病會看醫生,動手術嗎?
如何看破生死?

TAG:信仰 | 佛教 | 行為 | | 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