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節目《我們15個》,為什麼幹活最賣力的人(劉洛汐,劉富華)淘汰票最多,而啥也沒幹的人得票很少呢?

有能力的人,社會職場上被排擠,從社會心理學上如何解釋呢?


劉洛汐:
既沒有智力上的成果,也沒有體力上的成果。
還總是把場面搞的這麼難看,妄圖用歇斯底里的語言暴力壓制對方。

再看看淘汰劉洛汐的人員構成,很有意思,老鬼、譚利敏、肖凡凡,恰恰代表三個典型:團隊領導、老人、孩子。一個強勢的少壯派,憑藉自己的優勢,不能善待弱勢群體,反而為了表達自我,在團隊中中挑戰權威,用自己的強勢去傷害弱勢群體,這本身就是人性之惡。所以即使毫無利益關係的新人,也頂著大家的壓力,選擇淘汰了劉洛汐,這又表明了什麼?

一個團隊里,被四個人完完全全(三個三票全投,加一個一票淘汰)的討厭和攻擊,不知道這不是人性之惡是什麼所以淘汰她是正確的。

劉富華:
為團隊付出多點,心理可不平衡了,主動拋棄了大家,天天喊走,是情侶也分手了吧。
況且也沒什麼離不開的成果。


劉富華,劉洛希看起來都很賣力是不是,但都是零成效呀。 這兩人這麼瞎干,在哪家公司不被開除了....

一個園藝零經驗的人種地一個月,一個是零產品的銷售開了一個月的會。沒有人醉了么?

兩個人都是各種演,也不知道演給誰看,平頂的競爭層次太低級了吧


樓上的評論真是奇葩,你在公司不幹活造TM該滾了,在這個節目中都是新手你努力幹活在別人眼中就是討好觀眾,那麼在跟不幹活的自己做對比顯得自己很閑,就好比同一批新人進公司只能留下幾個人,但是部分人都不幹活,那麼這些人就會感到威脅自然就會先統一戰線了 除掉最優秀的人了


沒看全部視頻,就看了一兩集,整體感覺是淘汰她合情不合理!
合情是因為她能力不夠還總是想做老大,強硬撕逼!情感上讓人不好接受!
不合理是,如果非要淘汰一個人的話,從合理的角度上,即從幹活和接下來的發展發,她顯然不是應該第一人被淘汰的!


題主看過美國的真人秀節目"survivors"嗎?原先的考慮就是讓選手們合力孤島餘生,每天投票淘汰一個。從第二季開始就變成心理戰和拉票戰(包括小團體,包括走心或者走腎的色誘)了,先滾蛋的都是能力強的,因為留他們對於其他選手來說別人的威脅最大。


幹活最賣力的人 ≠ 有能力的人
樓主想問的到底是幹活最賣力的人被排擠,還是有能力的人被排擠?


如果小肥肥不會煮飯菜,肯定走不到最後


我也特別討厭劉洛汐,一開始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女孩子其實還挺勤奮的啊。後來觀察發現,她實在是作,大家做事什麼的都是做就好了,你做的多了總有鏡頭拍到你嘛。可是劉洛汐只要一做事嘴巴就停不下來,說個沒完,讓人感覺就是現。而劉大哥是不在做事的時候說,選擇事後說,一再強調自己做的多。你本本分分做事,大家都看得到的啊,觀眾眼睛都毒,天天說那些沒用的,有什麼用。


我也認為投票機制有問題。

一個人可以投三票,居然還能把三票投給同一個人。

讓新人淘汰三人中的一個是幾個意思,既得罪人,又了解的不夠。

至少也應該是,讓大家再在三個人中選擇一個人淘汰吧。

可能觀眾和當事者的考慮不同,觀眾希望他們能建設好平頂,當事者卻被困在了不想被淘汰的博弈中。

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會建設好平頂嗎?


節目組規則問題,一個人三票可以投同一個人。讓新人投票。
腦殘阿


你不覺得在公司裡面也是幹活越多出錯越多麼?


劉富華是為了保存實力,他知道自己不會被淘汰,這招叫隔山打牛,在劉洛汐和老鬼之間,他選擇了老鬼,這是一種自保。劉洛汐挨罵是因為她幹活的動機不是為了做事,而是為了掙表現。簡單的說,她的動機不是事,而是撈資本。而且她的能力有限,為了上位,對團隊的破壞力非常大。除非讓她做大,但是她能力又很有限。所以她要各種招,幹掉一切比她強的人。老鬼是因為能力有限,當劉洛汐在挑釁他的權力的時候,他們開始撕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身邊許多人沒有自知之明?
我特別愛解釋,活的怎麼那麼認真。是不是我自尊心太強了。?
你曾經哪一瞬間覺得人是愚蠢的?
為何人們印象中藝術家精神狀態不正常的比例高於其他職業?
什麼時候遇見一件事情促使你三觀發生了改變?

TAG:社會心理 | 心理學現象 | 心理社會 | 我們15個 | 我們15個·平頂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