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搶是一種什麼心理,造成這種心理的原因是什麼?

比如這個新聞
http://news.sina.com.cn/s/p/2012-09-06/025725109200.shtml,運葡萄的貨車側翻,路人哄搶時是什麼心理?


從眾和去個性化。
(1)從眾。
路邊有很多人在抬頭看天,一個路過的人覺得奇怪,於是也抬頭看,一邊看一邊問,哎哎,你們在看什麼呢.?大家都說不知道啊,會不會是天上有UFO啊?直到問到第一個看天的人,那人說:「我不知道大家在看什麼,反正我是因為流鼻血了,所以仰著頭。」
這就是從眾。如果一件事大家都在做,你不去做,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從眾並非人類獨有。你會看到,一群小鳥在田裡覓食,如果一隻小鳥忽然起飛,整群的小鳥都會飛起來,雖然其它小鳥可能同樣不明白髮生了什麼。哄搶事件也受從眾影響。
(2)去個性化。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他要求一些被試對另一些被試進行電擊。如果這些被試穿著標明自己身份的衣服,帶著名牌,他們一般只會對被試施加很輕的電擊。但如果讓他們穿上統一的沒有身份標誌的衣服,帶上面罩,他們就會對被試進行很重的電擊,全然不顧被試在那兒哀嚎哭叫。
我們人性中的惡是由我們的身份意識限制著的。當群體事件中你的身份意識無法識別時,對人性惡的限制就削弱或者解除了。我們的道德並不靠譜。從某種意義上,人類的壞事都是在集體的名義下,在個體去個性化的情況下做的。納粹紅衛兵是這樣,球迷鬧事是這樣,哄搶和其它群體事件也是這樣。
我不同意樓上把這種情況歸根於國民的劣根性。人性是如此複雜。那些哄搶葡萄的人,也許也正是那些在歷次洪災、地震、冰凍災害中伸出援手鼎力相助的人,誰知道呢。重要的是,當時的社會情境,激發了怎麼樣的人性。
所以,惡的人性,正需要善的教育和社會風氣來彌補。


1. 群氓心理,烏合之眾。

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中,他的個性便湮沒了,群體的思想佔據統冶地位,而群體的行為表現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 ……約束個人的道德和社會機制在狂熱的群體中失去效力,「孤立的個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時,他不能焚燒宮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這樣做的誘惑,他也很容易抵制這種誘惑。但是在成為群體的一員時,他就會意識到人數賦予他的力量,這足以讓他生出殺人劫掠的念頭,並且會立刻屈從於這種誘惑。出乎預料的障礙會被狂暴地摧毀」。——勒龐

2.成本收益算計
在法不責眾的環境,哄搶作為一種經濟行為成本小、收益大。

另外歸咎於國民性的可以歇歇了:http://finance.qq.com/a/20120521/002118.htm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19日報道,近日,英國一台ATM發生故障,在顧客取款時會吐出雙倍數額的現金,此消息不脛而走之後,很多人趕來提款。銀行方面稱他們可以不用歸還多餘的錢。

這不也是一種哄搶行為嗎?


其實,把這些都歸結於外來的教育因素,並不很妥。這樣對有自我捲入的事情的解釋,帶有明顯的自我價值保護傾向。教育還說我們要學習雷鋒,請問你是否每天都去扶老太太呢?當看到別人獲得好處,而自己沒有獲利的時候,一個人內心的滿意度就會失去平衡。要獲得這種平衡,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讓自己也得到同樣或者相當的好處。哄搶人民幣的人並不是身無分文,哄搶葡萄的人也不是不吃葡萄就會死。在明知一件事情是錯誤的時候,一個人可能不會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經做了,並且在當時只能看到得益而沒有產生惡果的時候,一些人就會產生非理性思維。最終一個個只是在拾取看似無主之物的個體,組成了一個哄搶財物的群體行為。

我猜匿名用戶被摺疊是因為太直白了,而且沒分析。
「你懂的」這三個字會招人討厭。。。


路上見著錢不撿就算虧!
國民病態心理。
原因有很多,歸根結底又是體制問題和歷史遺留問題。


哄搶在於個人的素質和人為修養,這個是最重要的,但為什麼還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那就是自古以來的民族劣行決定的(可能說的比較激烈,見諒),飛來橫財,不勞而獲這樣的便宜誰不想有啊,有句話說的很好--有便宜不佔王八蛋!明知道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但是能夠從中得到自己所認為的實惠,一個人去拿,再加上口口的相傳,人就是這樣的表現出人性最醜陋的一面。


群體犯罪心理,是指在犯罪群體或落後群體、集體文化群體中,個人與群體的意向,動機和目的相互影響而形成的適合犯罪的共同心理傾向。
人的心中多少有點惡,特別是在一種集體文化中並且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時,當融入到一個群體中施惡時,會將自己的惡展現出來同時會把自己的罪惡感降低,他們會認為,我只是拿了一點點而已,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別人拿的更多呢。得到了好處又沒有什麼罪惡感,當下的感覺一定是非常好的,但是當脫離了群體成為個體的時候,如何評價自己的行為就要這人的本性了。
所以我的看法是: 最根本原因還是教育的失敗,對法的漠視和獨立思考能力的缺乏。
但是這種事情肯定不是只有中國才有的,就像樓上KEVIN的例子,還是不要對中國太沒信心了呀


1,紛亂無序的社會現實使得我國國民從未得到安全感,使得民眾時刻焦慮。
2,社會不公,幾乎所有的發績者都是通過制度漏洞得到成功,使得民眾漸漸枉視道德。
以上兩點,導致民眾的「如果我不想法佔便宜我永遠發達不了」的想法。
所以,這樣的紛亂無法制止。這是群體心理失調的問題。


想起來以前上大學時,在宿舍,隔壁寢的哥們帶來兩個外校朋友,這兩人在水房因為一些小口角與我校一男生衝突,同校路人開始幫忙,小事化大,以致於後來五六十人打這兩個外校的。
與外校二人口角的男生其實並沒求誰幫忙,開始幫腔的也只是關係一般的,後來那五六十人里少說三十人兩邊誰也不熟,頂多平時兩句話的那種,就是純路過,就是看見有人群毆兩個人,就跟著踹兩腳,踹的還挺狠,至今記著一哥們,兩邊都不熟,見著熱鬧,從腰上解下皮帶,撥開人群照著那倆外校的腦袋一頓抽,抽完就走了…
白白打了人,好像還挺仗義,學校也沒法追究責任
要說心態,就是法不責眾和佔便宜吧


難民基因


責任分散效應,法不責眾,小本萬利,人性中的惡就跑出來了。


饑荒年代遺留下來的記憶與習慣


和諧最重要


法不責眾~


圍觀的傻瓜,看見一個群傻瓜以迅雷不及掩耳地將不屬於他的東西藏起,之後就變成哄搶了,因為大家都怕做傻瓜。


有時候是人群效應。
起始的人很重要,如果第一個人撿起來幫忙放回車裡,也許後面的人都會照做。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邳州人和郯城人最近打架砸車的事件?聚眾鬧事是從眾心理引起的嗎?從眾心理有多可怕。?
當看到一些基本概念都沒搞懂的回答獲得N多贊同的時候作何感想?
大學專業課考試有一半多的人在打小抄,不是學霸的我,是否選擇跟風?應該怎麼做?

TAG: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 從眾心理 | 人類行為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