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筆記》中 L 的推理究竟是有理有據的邏輯分析,還是憑直覺的開腦洞?

看到L死亡的部分,準備看第二遍。
作者為了彌補警察方的弱勢,給予L的能力是幾乎開掛一樣的直覺居多。怎麼說呢,有點像是預定了夜神月是兇手,然後找一系列的支離破碎的證據強行證明的意思。


剛補完《死亡筆記》的電視劇,看漫畫和動漫是八九年以前的事了,電影也在多年前看過。

L推理得出夜神月是唯一嫌疑人並不是沒有證據的。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1、根據幾個月內頻繁而類似的結果(重罪犯、心臟麻痹)歸納出作案的地區在日本周圍。
夜神月初期並沒有刻意隱藏作案時間和死亡方式,所以導致大量的重罪犯的死亡時間與日本學生的作息時間有關聯。從而推導出Kira在日本。
1.2、所有因心臟麻痹死亡的罪犯都在日本被報道。
Kira在日本,且Kira是人。因為人能獲得的信息有限,所以Kira無法處決沒有在日本被報道出來的重罪犯。
1.3、關東地區人口稠密,且最早死於心臟麻痹的殺人魔在新宿。
L因此提出假設,Kira有極高的概率在日本關東地區。

提出第一條假設後,相應的需要通過實驗來證明假設。也是死亡筆記中L與Kira的第一次碰撞,以L勝利為結果:
Lind·L·Tailor演講事件
這裡是L的首次經典勝利。假稱全球同步直播,實際上是從關東地區開始放鬆,而夜神月的疏忽也直接導致L將Kira的位置鎖定在了關東地區。

這一次勝利幫助L獲得了以下信息:

  1. Kira確實位於日本關東地區;
  2. Kira性格爭強好勝;
  3. Kira殺人需要知道相貌和名字,且可以遠距離殺人。

以上三點成為後續推理的重要依據,也是L可以在攻防中全身而退的重要籌碼。

2.1、L將Kira是學生的設想透露後,Kira迅速修改了作案時間。
Kira有能力從搜查部內部獲取資料,且再度明確性格爭強好勝。
2.2、未經媒體報道的犯罪人員也遭到Kira殺害。
Kira與搜查部人員有關。

自此,L已經將搜查範圍從全球縮小到了警方搜查部及其親屬的數百人里。由此也讓FBI跟蹤成為可能。試想如果搜查範圍是以城市國家為單位,如何能進行跟蹤呢?

Raye Penber巴士劫持事件
夜神月的首次經典勝利。Kira通過一系列實驗以及巧妙控制巴士劫持事件獲得FBI探員Raye Penber的真名,從而一舉除掉所有FBI探員。
月的勝利有兩個客觀的有利條件。一是死神流克的提醒讓月意識到有人跟蹤,二是死亡筆記的存在L並不知曉。因此L與月處於不對等的狀態才使得月有了勝利的可能。如果沒有死神提醒,月可能會提前暴露自己。而如果L知道死亡筆記的殺人方式,就有可能做出相應的防範(比如Raye不會寫下其他人的姓名)。
電視劇里L由幾名死囚犯的離奇死法推理Kira正在做實驗,從而避免Raye提前暴露真名。但實際上有些牽強。因為夜神月的實驗次數並不多,L由此來預見Kira獲得真名的方法過於未仆先知了。
Kira取得一場戰鬥的勝利,但是在失敗中,L再次獲得了更多的線索:

  1. Kira有能力操縱死者臨死前的行為;
  2. 可能存在死神(月留下了死神喜歡吃蘋果的信息);
  3. Kira在Raye跟蹤的人員之中。

最後一條最為關鍵,雖然月巧妙地讓所有探員同時死於心臟麻痹,但是L根據監控看到了Raye臨死前的畫面,也極大地縮小的搜查範圍。試想,最初的嫌疑對象時全世界六十億人口,日本也有一億多,而搜查部所有親屬加起來的幾百人也不是小數目。Raye Penber事件之後,搜查的對象已縮小到了兩戶人家不到十個人。這也是L懷疑夜神月的重要依據。
實際上結合Kira的性格特徵,幾乎可以鎖定月是唯一嫌疑人了。雖然L一再強調月的嫌疑只有7%,5%,而實際上在L心裡月的嫌疑早就是99%以上了。缺乏的只有證據而已。

監聽薯片殺人事件
監聽事件可以算是L的第二次失敗,也是月依賴死神和筆記這兩個非對等條件的而取得的第二次勝利。當然在這一次對戰中,也充分體現了夜神月的智慧。
首先是門把手的設計發現監聽的存在,第一時間避免了流克的暴露。隨後利用流克的弱點(愛吃蘋果)獲得監聽的位置,從而使得薯片殺人成為可能。而薯片殺人的巧妙之處則是利用死亡筆記的碎片也有殺人的功效,同時一心二用左手書寫的技術也是夜神月厲害的地方。這些條件缺一不可,而這也是月和L對等的所在。
漫畫中監聽事件還有一名嫌疑人,即北村家的長女。但是監聽事件雖然沒有讓月暴露出Kira的身份,卻並沒有完全洗脫嫌疑的可能。因為對L來說,Kira殺人的手法是未知的,鑒於死神存在的可能,他不會排除超自然殺人的可能性,甚至意念殺人這些手法都有可能成為考慮的範疇。那麼雖然沒有證據證明夜神月就是Kira,卻也沒有辦法提出更適合的嫌疑對象。
電視劇中補充了一個細節,L反覆觀看監控錄像發現了月在薯片袋子裏手的異樣,這是合理的。相信再細微的書寫動作與單純的取薯片也會有所差別。

L與月的第一次接觸事件
可以說是L的勝利,讓月措手不及的一仗。
L走出這一步是需要勇氣的,然而也絕不是沒有準備。事實上第一次接觸使得月對於L的立場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變得非常被動。
3.1、網球決勝負
這場網球站堪稱死亡筆記的經典戰役,L在這場戰鬥中主動出擊,印證自己的猜想。表面上是網球比賽,實際上是心理戰鬥。由於月是被動應戰,在這場戰鬥中準備不足,不免暴露了自己的性格特點,也使得自己和Kira的聯繫變得更為緊密。
3.2、亦真亦假
在L向月表明身份的時候,實際上已經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了。L告訴月,只要我死了,你就是Kira。而且這次主動的接觸的確將月置入了這個狀態。因為在此之前所有的條件都指向Kira殺人必須知道相貌及姓名。而L在月的面前現身,無論告知的是否是真名,都讓月無從下手。
更何況,月經歷了Lind·L·Tailor的事件後,根本無法確定眼前這個自稱L的人是不是真正的L,一旦殺錯了人只會暴露自己。

可以說,經過這一次接觸,L幾乎已經宣判了自己的勝利,對方殺不了我,而我找出證據只是時間問題了。

有沒有風險?有的。風險並不在於懷疑錯了人。因為如果夜神月不是Kira,L非但不會被殺害,反而會激發夜神月幫助自己找出真正的Kira。真正的風險在於Kira一直以來隱藏了自己的部分能力。假使Kira的能力不僅限於殺人,有更可怕的超自然能力(比如類似魯路修的Geass能力),那L的這次接觸可能會直接導致失敗。但是如果作者真的這麼做,這又會是另一個故事了,那也就失去了本作的探討意義。

峰迴路轉,第二Kira事件
前文說到L已然立於不敗之地,如果故事情節以此對等條件進行下去,Kira暴露是遲早的事。除非夜神月交換眼睛殺死L,而這樣的結果也只可能是同歸於盡。
因此在這關鍵時期,彌海砂以第二Kira的身份出現將L本已鎖定的勝局扭轉了過來。
第二Kira的可怕之處在於殺人手法無需知道姓名,只要知道相貌即可。這種逆天的設定讓L再次陷入被動。
而彌海砂同樣給Kira夜神月帶來了相當的被動。無腦的殺人手法讓第二Kira輕易地暴露著自己,無需L,普通的偵探經過一段時間的搜查也能找出這個Kira。而這會直接導致死亡筆記和死神這兩大逆天光環的暴露。前文可以看到,夜神月的兩次勝利都得益於這兩個不對等的條件。一旦L知曉死亡筆記的秘密,等於夜神月的所有優勢蕩然無存。
因此L與夜神月的競爭變成第二Kira的爭奪戰。
幸運的是夜神月依靠自身的光環率先接觸了彌海砂,同時保護了重要證據。而這個過程中也將自己推向了無窮大的嫌疑。
電視劇中,搜查本部將所有線索相連,發現與Kira事件相關的線索全部指向夜神月,包括已經被確認的第二Kira彌海砂。

題主覺得L的推理全憑直覺,而實際上當所有的線索都能與頭號嫌疑人划上關係線索後,這就不是直覺而已了。至始至終,L找尋的都是證明夜神月就是Kira的直接證據而已。

置之死地而後生:夜神月的囚禁事件
月的嫌疑被推向無限大,無論是否是雷姆的威脅,月都不得不走出一條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路線來,否則自己被揭穿只是時間問題,而L依舊是立於不敗之地的那個人。於是月開始導演了一場最大的勝利,也是真正意義上屬於夜神月的勝利。
在這場勝利中,月充分利用了死亡筆記的設定,並將死神雷姆納入了自己的棋子中。可以說月從一開始在小樹林里就預見了殺死L的方法
故事可以自己去看,夜神月明白,只有客觀事實上自己不是Kira才能真正洗清自己的嫌疑。所以選擇放棄自己Kira的身份時也就是自己勝利的時刻。而通過雷姆找到火口也是讓自己恢復記憶的計劃。
夜神月不可能不知道,只要自己恢復Kira的身份,彌海砂和自己作為前任Kira的嫌疑就不可能被排除。所以月的計劃中,最終目的是將雷姆逼向不得不殺死L的境地。
電視劇中L死得太牽強了,以L的智慧絕不可能將自己暴露在攝像頭面前,還給了這麼一張臉。電影版這場戰鬥的勝利方是L,因為提前寫下了自己的真名,也是與夜神月同歸於盡的方式。然而這也有些牽強,死神雷姆優先要殺的不是渡,而是L,因此不可能在殺死渡之後還留給L布局的時間。
夜神月的勝利在於,利用假規則為自己贏得了足夠的時間。無論如何,L要驗證死亡筆記上十三日的規則,都需要至少13天的時間。而這段時間足以向雷姆傳達殺死L的信息。

前文說過,死亡筆記的暴露會直接導致Kira光環的喪失。而只要L知道這些規則,就能結合之前的線索找出Kira殺人的證據。這是夜神月不可能去冒險的地方,所以他必須賭上雷姆對彌海砂的感情。
4.1、獲得自由後,月第一時間接觸彌海砂,指示重啟Kira模式。
實際上是告訴雷姆,只要L還活著,彌海砂會再度被懷疑。試想,如果放任失憶的彌海砂自由生活,雷姆也不必出手。
4.2、十三日假規則既為了洗脫自己,更重要的是贏得時間。
沒有十三日假規則,L可以迅速結合之前的證據得出結論。而這條假規則與前面種種線索相矛盾,使得L不得不接受Kira不是自己和彌海砂的結論。而之所以不是更短的時間(比如三天,五天),是因為L如需驗證這條規則,必須採取至少十三日的實驗,而這段時間可以給彌海砂作為第二Kira復活的時間。
4.3、L的死亡坐實夜神月的嫌疑。
可以說,夜神月雖然勝利,卻在智慧的對決中一敗塗地。他賭下的是L必死,而作為L繼承者M和N的出現其實等同於L的復活。在L被殺死的時候,月已經留下了足以證明自己就是Kira的實證。剩下的只是由復活的L將它公諸於眾而已了。

所以總結陳詞,L的推理並非直覺臆測,而是有理有據的推斷。前期通過客觀事實縮小偵查範圍,提出嫌疑人的假設。後期在博弈中取得關鍵性證據,最終破解超自然殺人謎團,偵破謎案。無論是原作中M和N的聯手還是電影版中L親自獲勝,實際上都能認為是L偵破的謎案。因為夜神月在死亡筆記上寫下L.Lawliet的時候,Kira已經徹底暴露了。


因為討厭電視劇版霸道總裁L人設所以沒怎麼看電視劇版,只看了前兩集和最後一集,怎麼說呢,給我編劇腦子有洞的感覺,而且這部里的L自己偷偷錄了那麼多小視屏也是_(:з」∠)_
好啦,電視劇版我就不多評價了,咱們還是說說動畫版和電影版吧~~順便一句,當初松ken的L簡直是我的心頭好。

剛剛看了下自己的電腦,動畫版我這裡還有存貨,咱們先來截圖看看動畫版情節吧,雖然個人很偏心的其實想拔電影版,但電影版我這裡只有L change the world _(:з」∠)_。
沒錯看到這裡你已經發現了我是一個L廚和松ken廚,而且是個話嘮,L作為我中二時期的男神,我覺得要給他正名(⊙v⊙)。

接下來上截圖。
多圖殺貓,慎入

咱們從首先L(假)出場開始吧,假L一出場就挑釁卡密:

然後(~ ̄▽ ̄)~啪嘰假L就被卡密寫死了

然後真正的L出場:

接下來是L大段大段的挑釁月,截圖太累了,我偷個懶

到這裡,就確定了月所在的地區,即日本關東地區。

可能會有人問,為什麼一開始從日本開始的呢,這個不是也是拍腦袋想出來的嗎,那麼看接著的這一段獨白:

都看到這裡了,相信你不會說L把嫌疑人範圍限定在日本關東是拍腦袋想出來的了吧~

關於卡密是學生這一點是這麼認定的——

場景設定是和日本警察的會議:

這個學生推斷我一開始都很想吐槽來著,為什麼不能是老師或者公務員之類,但是後來仔細想一想,如果是老師或者公務員的話應該不會在晚上8點到12點有百分之68,畢竟下班後就是自己支配的時間了,只有學生還有倒霉的作業_(:з」∠)_
或許還有一點就是:那麼中二看著就不像成年人吧 2333333

然後會議開完後卡密的爸爸回家,卡密黑了爸爸電腦,就看到搜查內容了╮(╯▽╰)╭

然後就開始在全時間段殺人。

以下是第二次會議上L的os

然後L斷定:

因此判斷為kira會是參與調查的警察身邊的人。

關於kira殺人需要相貌和姓名這一部分,為了照顧我等凡人的智力在這裡強調了一下結論由來

目前小組裡已經只有幾名警察啦,然後發生了fbi成員死亡事件,進一步縮小了嫌疑人範圍在這個FBI跟蹤的人員裡面。

關於為何明明還有起碼十幾個可疑人員而L死死盯著月,我想可能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月這種性格、智商比較符合kira這種中二性格吧(怎麼好像混進了犯罪心理_(:з」∠)_)

之後的各種雙方鬥志斗勇,我就不貼了,有興趣的大家去看吧,其實來這個問題的諸位,想必也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了呢 :-D

最關於題主的問題,我相信L 的推理究竟是有理有據的邏輯分析,你也可以認為他是憑金手指開腦洞,畢竟這個故事就是作者開了一個腦洞呢,笑~

最後我很私心來退兩首歌~~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514429/?from=searchseid=16697579304008505390

The Game Begins

Death Note 音樂劇英文Demo_音樂選集_音樂_bilibili_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

這個也超棒


後面的劇情很複雜暫且不論,L最初鎖定月是通過大數據建模,這算拓撲學吧,妥妥的科學啊!用數學可以對抗神,嗯果然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


提出假設,然後找證據證明假設也是推理的一條路子


我覺得L其實並不聰明。
如果我是L,就會派阿拉伯人、希臘人、名字60位元組以上的等等去查案……


靠運氣!!!

破案的重點就在於l安排的那場電視演講。證明了1,基拉的真實存在。2,基拉在日本。3,基拉拼長相就能殺人。

因為如果我是夜神月的話,我肯定不會弔你在電視上的演講。神會寬恕凡人的不敬,只是因為凡人威脅不到神。作為一個一心想要改變世界的神來說,我肯定是不會計較與一個凡人去討論什麼是正義這麼中二的問題的。


明明有超規則能力(死神筆記是bug有沒有)不用,,非要用凡人的智慧和對方pk。

夜月神直接無視L的挑釁,L能如何?

離開自己的絕對優勢領域,跑到對方的領域戰鬥,,這不是愚蠢,什麼是愚蠢?

原回答
動漫看到夜神月想殺那個警察妻子的時候就棄了,後面的劇情都是通過分集劇情介紹知道的。

夜神月的優勢
1)死亡筆記(絕對的bug有沒有)
2)信息不對稱的優勢,未知對已知。

夜神月的目標
1)讓世界上所有罪惡都得到懲罰
2)保護自己
3)殺掉阻攔自己的人

結果
夜神月一點點把自己的優勢給輸掉了(暴露的東西越來越多),最後把自己也玩死了。
評價∶一個有喜歡耍小聰明的傻瓜。

死亡筆記的能力
1)只要是知道對方的外貌和名字,再把名字寫在死亡筆記上就可以殺死對方。
2)可以任意設定目標的死亡方式(病死、意外、自殺等等)、場合和時間,預約死亡。
3)其殺人手法在法律上不成立,而唯一的證據又在夜神月手中。

夜神月殺人最大的優勢就是死亡筆記的殺人能力
夜神月最大的劣勢是獲得罪犯信息的渠道附帶的風險,例如在動漫中就被確定所在區域並逐漸縮小目標。

夜神月的幾個錯誤
1)殺人目標的選擇
為什麼要殺那些已經判刑的死刑犯?
為什麼不殺那些逍遙法外的犯罪?
為什麼不殺那些影響大的犯罪?
沒想過自己身份暴露的可能,以及為什麼會暴露。
某些信息只有警察內部人員才知道,結果也殺(還是馬上死),,腦()一個。

時間、空間、未知、信息和法律,這本來都是夜神月的優勢,結果……

關聯和可能性!
關聯和可能性!
關聯和可能性!
一次是巧合,兩次是巧合,次數多了你當別人是弱智呀?


夜神月不知道隱忍(電視直播殺人被L算計,本來雙方都是未知對未知(夜神月佔優勢),結果一下子就暴露了其大概的位置和殺人手法(讓對方有了防範,優勢被逆轉))。
另外在對方L沒岀現之前(L岀現後也差不多)殺人時沒有一點兒反偵查知識(很多信息都是其自己暴露的)。


其實是夜神月真心水平不行以及L的運氣好加智商高。

夜神月充其量就一稍微拔萃的高中生是有依據的。

開篇的優勢是絕對碾壓L,超能力筆記本+信息不對稱+死神提醒+隱藏在六十億人中間。

可是月最開始殺了那麼多人卻沒有反向推理過這種殺法有無暴露自己信息的危險,作為警察兒子卻大條的完全沒意識到人員死亡的邏輯蹊蹺。

一個想成為神的男人,竟然沒有合理的殺人計劃表……暴露其布局能力差的本質。

回想一下月最後怎麼贏的?

還是信息不對稱啊……L壓根不知道月陣營這邊還有人與死神的畸形三角戀關係,並且L死的代價是掛掉一個死神,同時暴露月更多信息。

L的運氣好是指,試想一下,在第一次做電視直播時,一個即將高考的高中生剛好看到某個時長不過兩分鐘節目的幾率……

如果夜神月當時沒看電視,L這樣全世界輪迴播放一圈恐怕就一年過去了……

可惜那天夜神月傻傻的看了電視並且老實上鉤,這沒過腦子的一步在漫畫中雖然只有幾頁……但月直接被從億級別鎖定至萬級別,對L來說,此時工作已經完成了90%,而夜神月還以為遊戲剛剛開始,萌萌的冷笑一聲說:俺接受你的挑戰……

從最開始L展現的大數據分析能力來看,我不認為L會認為基拉是個和自己等量齊觀的對手,最後L失敗是因為自己信息不對稱以及對手是一個高智商(高嗎)少年+一個死神之眼+一個會提醒的死神+一個甘願去死的死神。

所以《死亡筆記》的前半部其實應該叫《巧借工具,笨並不可怕》或者《人民幣玩家的奇遇》。。。


我感覺不論是哪個版本,夜神月都不是L那個級別的對手。不過與其說月輸在智商,不如說是輸在執念。如果他拿到筆記本之後不是大規模的殺人,如果在知道kira被發現存在之後能收手,如果在知道L在日本調查以後能低調不行動,可能L能力再強也沒法抓到他。換言之,L贏也贏在他始終相信kira是人,而且是人做的事就會有破綻。

不過要真是兩人都不是這樣,那也沒這個作品了,所以,大家看一樂就行了。


實名反對說月不如L的。
先回答原問題:
L是開腦洞。
最高贊答案寫得很好,但只是把L的推理流程寫了一下,沒有評估是不是開腦洞。
開腦洞 不是不符合邏輯,而是不符合正常邏輯。所以即使L的推理是符合邏輯的,其依然可能是開腦洞的。
L的腦洞主要在於明顯忽略大的可能性而死抓小的可能性
上面公乘軒的答案及我在答案里的評論已經講得比較清楚了。
========================================================
但我主要不是想講這個,而是實名反對說夜神月策略上不如L,或者中二之類的觀點。
先就結果來講,是月贏了,頂多算個同歸於盡。
先聲明,本人是N的粉絲,而不是月和L的粉絲。所以只是就事論事。

1、說夜神月佔盡優勢的。
二人的對戰確實不公平,這個遊戲是有一方佔盡優勢的,但這人是L。
試想,一個是沒有死神眼,而且執著於只殺罪犯(不使用非人道方法)的普通高中生。一個是不用露名字不用露臉,控制全社會警察體系的L。
即便月有死神眼L都是無風險的。
死亡筆記確實信息不對稱,但最致命的信息不對稱是L的名字和樣貌。
簡單舉例,L那邊只要一直派手下(全世界的警察)查線索就可以了,自己則完全無風險。月如果不挑釁,不正面攻擊,L的信息永遠不會泄露,那樣月就會永遠殺不死L,相反自己則有著線索總有一天會被查出來的風險。
L是完全無風險的,而月旁邊則圍滿了警察,同時L還可以安然自得地做大數據分析。

換句話說,這個遊戲是長期來看L必勝的遊戲。

假設這就是個遊戲,只有月和L兩個角色可以選,一個是只有死亡筆記,不知道對方的任何信息。一個是自己可以無風險躲在幕後,然後還有一堆小兵可以攻擊對方,哪方會贏???
不說別的,單是假的警察手冊就可以滅了對方。
這就像雖然你我都有100的HP,而且你攻擊力高的嚇人,一次一億HP,但是遊戲規則是你不能攻擊我,而我有幾乎無數的小兵可以攻擊你,每次減1的血。你攻擊力高並沒有暖用。

2、說夜神月NOZUONODIE的
有人說月不要明顯用心臟麻痹或者只為自己謀利不就好了嗎??
——怎麼可能。
上面說了,這是個長期看月必輸的遊戲,不挑釁就是等死。
因為依我看來有死亡筆記不被發現只有兩種辦法:
(1)不使用或僅使用少次;
(2)毫無意義地濫殺。
因為但凡你有目的地使用,只要樣本夠了,大數據就能找到你啊。
火口和海砂就是最好的例子。BTW,火口還是月查出來的。

3、所以上述L查到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月要贏不得不這樣——而且最後來看,月還是贏了,只是輸給華米之家這個高智商組織了,裡面一個個都那麼厲害,你還想他怎麼樣,如果L死了故事就完結,月基本就是當上神了。
再者月已經很克制地和L在對決了。換了其他人,直接公告,只要L沒死,只要還有人查基拉,從各國領袖開始一天殺一個,再不出來就殺平民。L怎麼辦?

總結:一個很克制不用非人道方法的,不交換眼睛的,一個除了高級殺人工具之外沒有(死神偶爾幫小忙)其他任何優勢的高中生,憑自己的力量先把L的警察力量卸掉,然後成功防禦了FBI和監視器,最後逼出在後面的L顯露真身(這時有眼睛的話已經贏了),還成功把L幹掉了,還成功坐上L的位置的夜神月,怎麼就成了智商不如L的人了??

=============================原答案==========================

「所謂調查,就是要大膽猜測,如果猜錯了,說句對不起就可以了。」

——Near


我只能說裡面的人真是太傻了。我要是罪犯的話,我就改名,叫夜神月。然後再去韓國整成夜神月的樣子,你有本事,倒是寫啊,看是我死還是你死


處女答( ′ ▽ ` )
既不是有理有據的推理也不是開腦洞,L是看過劇本的(⊙ω⊙)

先從判斷出世界各地的罪犯心臟麻痹是犯罪說起吧。心臟麻痹算是很「大眾化」的死法,每年死於這個原因的人不會少,其中有一定比例的罪犯也沒什麼奇怪的。所以從這裡就能推斷出這是犯罪而非意外是挺牽強的。當然啦,除非月做了把世界前十通緝犯從頭到尾殺一遍這種過於明顯的事_(:з」∠)_

再說根據犯罪時間推斷出犯人在日本吧。等等?犯人?為什麼是犯人而不是犯人們?這種世界範圍的大規模事件你跟我說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團伙完成的?反正我是不信哎……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L莫名其妙地從一開始就把犯罪組織這個可能性排除在外了。但顯然,按常理來說推斷這是有組織的大規模犯罪才是最合理的。

都說L看了劇本啦_(:з」∠)_

好像跑題了,回到時間的問題上。

動畫中的解釋是死者死亡的時間符合日本學生的作息規律。不過為什麼一定是日本?不能是印尼嗎?不能是澳大利亞嗎?不能是韓國或者朝鮮嗎?不能是菲律賓之類的嗎?天朝也就差了一個小時而已,從人數上來說也可能性更高吧?不能是米國人或者歐洲人深夜報社嗎?為什麼L一下子就認準日本關東了啊……

莫非是和月有心靈感應23333

還有,L是怎麼認定第一起事件就是新宿(沒記錯吧?)那起綁架事件呢?難道那是自古以來第一起罪犯心臟麻痹的事件嗎(⊙ω⊙)?

越看越牽強呢_(:з」∠)_

還有關東直播那件事

難道只在關東直播就意味著只有關東人能看到了嗎?我在天朝架個小天線收信號行不行?犯罪組織在關東安插了眼線行不行?我在關東拿個小攝像頭對著電視Skype直播行不行?關東人民看直播的時候發了個推被我看見了行不行?

可能性明顯有很多,然而L卻很果斷地選擇了正確答案。

你跟我說他沒看過劇本?

至於「犯人的信息只在日本報道過」之類的也很牽強。有強大的互聯網難道在其他地方就查不到在日本播過的新聞了?難道不能推斷犯罪組織收集情報的據點在日本?還是說原作中設定日本有比天朝還強大的牆_(:з」∠)_

所以,如果不是作者強行推動劇情發展,L根本不可能從60億人中找出月,甚至把範圍縮小到可以進行實際調查的程度也很難,再甚至,連斷定這是犯罪都做不到(攤手)

-----密---封---線---內---嚴---禁---答---題-----

其實吧,在動畫中L能找出月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月太弱了(沒錯我就是來黑月的)。L的推理方式在在理論上有成功的可能,即使這個可能性由於上述原因十分渺茫。增大了這個可能性的,是月。

經常有人拿月和魯魯修對比,在我看來,魯魯修比月高到不知哪裡去了。從結局就可以看出來:魯魯修打破舊秩序創造了新世界,而月在離成為新世界的卡密很遠的地方就失敗了。

我覺得,他們之間最大的差距,是魯魯修提前熟悉了他的武器,而月沒有。

在獲得geass不久後,魯魯修就把geass的作用方式、有效範圍、有效時長、次數限制等等摸得清清楚楚。在此之前他不會冒失地使用geass,在失誤地對卡蓮使用了第二次geass後也及時利用咲世子打消了卡蓮的疑慮。正是早期對geass的熟悉使得魯魯修在後期可以自如地命令他人。

而月呢?他沒有在引起他人注意前先把筆記的規則測試透。重要的40秒規則和640秒規則他都沒有在最早期測試。相反,他僅僅做了兩個測試(新宿的罪犯和被貨車撞死的摩托車男)後就開始利用筆記大量殺人。如果月在早期將筆記的規則測試透,他就可以出於反偵察的目的令他的目標在隨機的時間因為不同而合理的原因死去。如果他這樣做了,L是不可能找到他的。但月直到犯罪事實被L發現之後才開始測試筆記的規則,這就使得L可以同步掌握有關他殺人方式的信息。

所以呀,不是L太狡猾,是月太無能呀(攤手)


您說的是哪個版本?電影版、電視劇版、動畫版、小說版還是漫畫版?


最開始看的是電影那時L是這樣滴

後來看的漫畫,發現,卧槽,簡直太神了,動作,造型,用金老師的話來說,就是完美~
而如今,我已目不忍視了

這個肥頭大耳的是什麼鬼啊!!!當年那個小生咧,歲月不饒人啊,真是紫了葡萄,黑了木耳,軟了香蕉,殺了鮮肉。。。。。。。。。
好啦,言歸正傳
從我看電影,和動漫的角度來分析,電影是改動滴,結局不太好,但是中間L的分析,不全是直覺,開始是直覺作怪,覺得月不對,但是後來確是通過實驗來確定是否是月,所以還是靈敏的嗅覺加上嚴謹的分析,以及縝密的心思,他的繼承者尼奧,真是和他太像了
不過我一直沒搞懂,那個組織是幹嘛的,怎麼培養出這麼變態的玩意兒
還有,月,只不過是死神琉克的玩物罷了,琉克才是真正的大贏家,月,以為他操縱了一切,其實只不過是琉克想來看看一個人到底會變成什麼樣罷了,也就是死神想看看任性到底可以有多不堪。。。。。
好像所答非所問啊。。。。。。。。
圖圖片侵權,立刪


當然是憑直覺開腦洞
1.全世界那麼多人心臟麻痹,L是怎麼確定月是只針對罪犯而不針對一般人。每年那麼多心臟麻痹的案例裡面,那些人心臟麻痹是真·心臟麻痹,那些人心臟麻痹是月·心臟麻痹。畢竟,心臟麻痹來無影去無蹤,而且也不罕見。
2.他憑什麼說月殺的第一個人就是第一個人?在那個人之前沒有任何一個罪犯死於心臟麻痹?結合1的話,那就要把所有的一般人的心臟麻痹全部納入考慮範圍。他是怎麼分出來真·心臟麻痹和月·心臟麻痹的?他如果要把警方忽略的所有小案子全部納入考慮範疇,那很明顯他將會永遠找不到第一起案子。
3.L不符合偵探邏輯,因為他果斷的把案子歸咎為超能力犯罪。至少我們知道的死亡筆記的世界應該是一個無超能力的世界,除了死亡筆記。如果這個案子是在學院都市之類的地方,聯想到超能力犯罪無可厚非,但是在一個正常的世界裡面聯想出超能力犯罪,這簡直就是腦洞大開。你能想像金田一或者柯南告訴你,這個案子其實是兇手用超能力殺人的?
4.他在關東地區的那次播放,簡直就是為月量身定做的一樣。兩眼一抹黑的調查的話,怎麼可能使用那種成功率低到爆表的戰術。簡單的說,如果月稍微忍耐一下,等個一兩天那個人就會在其他地方死掉, 那個時候L怎麼辦?那個時候L是不認識月的。
————————————
更新
對於評論裡面的疑問我統一回復一下。
為什麼我說L是開腦洞。
L的推理是什麼?首先,Kira是一個人或者說劇集在同一個地點的人。從關東的計劃開始就是瞄準月的。如果Kira是一個巨大的跨國犯罪組織,那麼電視計劃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無論你從哪裡開始,那個人都要死。因為如果Kira是一個跨國犯罪組織,那麼組織的人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看得到這個視頻,然後無論從哪裡開始都指向同樣的結果,假L因為心臟麻痹死亡。當然,這個想法被愚蠢的警察提出來,然後被否定掉是當然的,而否定的理由是什麼?能夠有那麼強大的能力的組織只有美國的CIA和FBI,然後FBI的人就坐不住了打了起來。但是事實上我們可以知道,不止他們可以做到,在現實生活中,恐怖組織也可以。但是L必須要找到月,不然劇情怎麼繼續下去?所以L就知道雖然Kira的活動範圍在全世界,但是他們沒有在海外安插任何據點,沒有理由的堅信。
至於心臟麻痹,由於死亡筆記極大的提高了他的地位,讓似乎很多讀者認為心臟麻痹是一個很高端的致死疾病,如果是一定會留下什麼東西給人看見。心臟麻痹是致死的表現為心臟驟停,而不是心臟被電成黑黑的一團炭。而且,在書中,作者犯了一個明顯的BUG,就是,開大會的時候,罪犯死亡人數警察已經知道的人數單星期是52個,加上可能不知道的可能有100個。然而,我們國家每年猝死的人數有55萬人,也就是說在中國大地上面,平均每星期有1萬人猝死,而猝死中比例最大的死因就是心臟驟停。如果全世界範圍內52個罪犯由於心臟麻痹致死就能說明死亡筆記是存在的,那我們國家不是起碼有上百本死亡筆記?
另外,在《神探伽利略》中湯川學做出來了可以導致他人心臟麻痹而且不會留下痕迹的裝置,利用超聲波。也就是說,用物理手段通過一個犯罪組織完成這樣的犯罪並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明顯L果斷的忽略了這個手法,他就是知道是一個帶有超能力的人進行犯罪的。
L能夠咬住月的原因與其說是推理或者開腦洞,不如說他看過作者的人設劇本。他知道他的對手就是一個人並且沒有辦法在海外設定據點,他知道在這個科學的社會裡面Kira所擁有的超能力是唯一真實存在的超能力。
——————————
繼續更新
L在假L死後,果斷揣測了月的行為模式。由於我不會放圖,所以就麻煩自己去翻漫畫吧,第三話第10頁。原文如下:
「為什麼基拉當時殺不了我呢?是因為我不是罪犯?…不會的。那種情況下他不可能不對我起殺心。那麼果然是因為我隱藏在幕後的關係。」
L,你還敢說你沒有看過劇本?


高票答案@雨塵 答案概括的很全了,但有不少朋友認為這部戲的邏輯設定的太牽強,而且劇情到後面略顯雞肋,特別是L死後M和N的出場,我就大家的不滿總結下面幾點(kira我就直接用月代替) 文字有點長,望耐心~


首先是月和L的首次對決,電視直播事件,許多人對此的疑惑是:
1.L斷定月用非正常手段殺人的不合理性; 2.如果月當時不在關東,或月晚一點殺人的可能性

解答: 1. 從死亡筆記的世界觀來看,這原本是一個非常正常,沒有任何超自然能力的世界,因此當死亡筆記第一次出現在而顯現作用的時候,月的反應是驚喜且害怕的(包括月第一次見到琉克表現出的恐懼)。而在意外發現筆記寫下名字後犯人真死了,不相信這種超自然能力的月自然要慢慢驗證筆記的效果,也就是筆記上的規則。 L進行電視直播是在月進行試驗殺人之後,這個時間點掐得很好,根據先前獲得的信息,L的假設基本成型,接下來就是證明假設。

在L收集的證據中,有幾點是重點:第一次殺的人與之後殺的人相比並不是重犯,第一次殺人的地區,殺人手法的統一性,以及月真真切切的不在場證明。能在警方的眼皮下殺人且不留下任何證據,甚至在獄中殺人,在監控鏡頭下殺人,讓L不得不假設月殺人手法的特異性。
L之所以作為王牌出現,就是因為他敢假設常人不敢作出的假設,一般的調查人員都會在殺人的非正常性上鑽牛角尖,而L則直接假設這是非正常殺人手段,根據死亡的犯人的特點(公布名字,肖像),初次死亡地點(關東),作案時間(即學生的日常作息時間),在當地設下圈套。
L注意到的點還有兩個:月殺的是犯人,月不殺有威脅的人。
因此在電視直播中,以罪惡之詞來形容擁有崇高理念的月,自然是激起月的不滿之心,要知道月並不相信司法的公正性,看到對自己大放厥詞的L的所謂正義形象,月肯定不會吞下這口氣,大筆一揮,正中L的下懷,眼見為實的L當即可以推斷自己假設的成立,月能以超自然手段殺人,而且一併帶出月的地址,可能身份,到目前為之,所有假設成立。

2.兩人的首次博弈中,其實是月殺人在明,L調查在暗,在L未展露自己在調查此事件前,自然不會打草驚蛇,因此月並沒有搬家,也沒有換地方。而且電視直播選在了非常普通的一天,學生下課放學,回家找媽,並無什麼異常。 月為什麼沒有推遲再寫上假L名字,上面已經提到了,被挑釁且自己還擁有當初讓他出醜的能力,你會等個把小時再讓他出醜? 人之常情。所以此處邏輯並不牽強,而且還很符合常理。


其次是月和L的智商質疑,這點我真覺得沒什麼好質疑的,說實話,和高智商的人接觸多了你就會發現,他們的行為大多數很奇怪,而且向著兩個極端發展:要不就規矩守得死死的,要不就絲毫不守規矩,為所欲為,而月和L正好印證了天才的兩個極端,他們即是天才,也是瘋子。
智商表現在他們遇事的邏輯處理上,無論是月設計的各種殺人事件,還是L設計的無數捕獲陷阱,都不是常人能馬上接受的。
而局限性也湊巧在他們行動上表現出來:
月追求的是極致的正義,絕對的正義,並沒有相對性,對就活,錯就死,假設月漫無目的的殺人,調查難度肯定要上升幾個檔次(因為定罪還得講究殺人動機,不確定的動機讓調查難度難以想像,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方向的)
L追求的卻是極致的公平,確信司法的能力,致力尋找能將月定罪的證據,假設L是個不擇手段之人,寧可錯殺也不放過,那就不會有那麼精彩的對決。


最後是結局的設定
可以說,兩個天才就筆記本的對決就是貫穿整個故事的線索,而故事探討的我想更多不是兩個天才的智商問題。
小煙健和大場鶇(感謝知友評論的補充! 大場鶇是漫畫的原作者) 在當初設計整個故事時候,明顯有意的讓他們向兩個方向發展:
月的失敗是從一開始就註定的,他期望一個絕對正義的世界,而且通過強硬的手段達成,到後面為了維護這個願景的重點(筆記)而開始殺其他人,殺警察,殺女友,還差點殺了家人,一路印證著月的墮落,就是他那所謂的正義的使命感,究竟什麼是正義,什麼是公平,司法於人類又是什麼,這才是月讓大家思考的東西;
L的死亡是這個故事最後的結局,對於兩個天才,我並不能說哪個更勝一籌,因為他們同樣出色,記得L說過,如果不是因為是殺手,月可以是他最好的朋友,這種英雄惜英雄的感觸,對周圍人不能理解的L來說是尤為深刻的吧。L的死可以說是對自己假設的自信,也可以說是對月的承認。
在你不能放下主意讓哪一方死去,那就讓他們一起長眠吧。

而L的繼承人出場也是補全了案件的結尾,L以自身之死證明月就是kira,這個故事對他們來說就已經結束了,大家看NM無感是因為他們並不在這個事件中,也沒有L對此事的覺悟,少了L身上的那種靈性。


月死了,L死了,許多本不該死的犯人死了,許多不關事的警察死了,月的家庭破碎了,月的理想的世界破碎了,人們意識到司法制度的嚴重缺點,意識到道德與制度的矛盾,意識到正義與不義不過是同一樣東西,死的死,傷的傷。
這次對決,對雙方來說,他們都輸了。
而只有死神,才是最後的贏家。


題主的感覺沒錯。死亡筆記的故事邏輯是強行設定的。我隨便設定下,我是美漫裡面的蟻人,我合成了心臟麻痹的藥物,我被關東地區的罪犯欺負過,我有這些黑科技後,我喜歡晚上開始針對全世界電視報道的罪犯,但是我重點整治關東的。我後面黑入了警察電腦,開始一系列犯罪。這設定特么邏輯和筆記裡面也能對的上。我還可以編一百種設定對的上。憑什麼那點莫名其妙的推斷就推斷個有超能力的學生了。。。


對於動漫認真你就輸了。

1.警察內網是與外網物理隔絕的

2.就算盜用公務賬號偽裝成正常登陸伺服器也會有時間還有IP記錄的。

3.夜神月他爸沒有許可權接觸機密資料

4.機密資料一般使用紙質文檔

5.機密網路一般會限制登陸IP的,不是你在電影院上看見上面有人拿出個電腦就能登陸的。

6.機密度高的特工一般都是用假名的

7.國家機器不可能隨便就交給別人,我想問夜神月心理測試得了幾分?測謊通過了沒有?

8.故事強行引入殺人我也是醉了

9.L強行推斷殺手是學生

10.如果L要監視夜神月我天天檢查他房間,24小時全範圍監控你服嗎?才放這麼點監控,你當小孩子過家家啊?

11.禁止夜神月接觸外界幾年你服嗎?

12.以後犯人全部用化名

13.分地區誘導性播放新聞可以有效縮小範圍,根據報道方式也可以縮小範圍,國家機器的效率是可怕的。

14.夜神月被別人挑釁後就一定要回擊?我可以說他圖樣么?


我就告訴你一句話,吃糖多了不好!!!
當年我真是信了他的邪


最佳答案的回答很精彩。不過就題主的問題來說,我想再補充一點:L對人的直覺判斷,在懷疑和試探夜神月是Kira的過程中,也是至關重要的。

L在鎖定目標到夜神月身上之前,確實是純粹靠邏輯推理出來的。但是從監聽夜神月時起,直到最後在樓頂淋雨和月的對話,L都在更多地關注夜神月這個人,而不僅僅是呈現出來的證據。但就像最佳答案所說的,L印證自己直覺判斷的方法是通過證據和線索,也就是說直覺在先,再以直覺為基礎收集證據。

比如,在監聽夜神月的時候,之所以夜神月沒有像另一個被同時監聽的人一樣洗脫嫌疑,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L感覺月「表現得太過完美了」。那是夜神月是第一次出現在L的視野中,所以理論上月和另一個人的嫌疑比例應該是50:50。在監聽沒有獲得任何證據時,將調查重心轉移到月身上,只能說是一個基於夜神月性格特徵的直覺判斷。

比如,在咖啡廳用照片「測試」月的推理能力時,對月的懷疑從1%升到了7%,但這全都是基於1)月高超的邏輯能力,2)月不服輸的性格。也就是說,L對一個人的懷疑程度,取決於這個人的性格,能力,價值觀和罪犯的匹配程度,加上試探時對方的反應,這些都不是基於實打實的證據。這只是一個直覺判斷,為他進一步套證據提供依據。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前面Ray Penber和南空直美的線索指向夜神月,L直接這麼直覺判斷是非常容易走偏的。

又比如,對於月和彌海砂失憶和恢復前後的態度和性格變化,L都非常敏銳,這也是一種直覺。1)月失憶後表現出的真誠和熱情,讓L覺得像換了個人似的(原話),而這一點連月他爸都沒有察覺到。2)彌海砂去四葉集團面試之前,對男朋友是撒嬌的態度,通過雷姆知道了自己的男朋友就是(前)Kira以後,回來和月的第一次對話多了一份順從,這個態度變化被L捕捉到了,動漫里給了L一個轉頭看二人的鏡頭。3)月恢復記憶後,L在問雷姆筆記的事時,順便問留在調查組的月:「你現在和Misa都自由了,為啥要留下來」月回答:「我想把Kira的案子解決了。你難道覺得我留下來別有用心?」這時鏡頭轉到L偷瞄到月回到以前的那種冷漠眼神(注意是偷瞄,這個動作在月失憶期間幾乎沒有出現過)

還有其它諸多細節可以證明L是「匹配度」和「反應」的直覺判斷在先,搜集證據在後。比如,當失憶的月在和四葉集團的黑長直董事電話談判時表現出腹黑和計謀的一面時,下一秒L就開始懷疑試探月:「我覺得我死後你可以做L。」這是夜神月第一次直接在L面前展現自己的厚黑能力,即使是在失憶期間,也引起了L的懷疑。又比如,當火口開始殺人,月和彌海砂按理說都應該洗白了,調查組全員勸說L釋放彌海砂,月和他爸的時候,L的內心還是持懷疑態度。這點從他釋放前還要求夜神總一郎演一齣戲,還有剛釋放月出來時陷入情緒低谷被月質問時說的:「對,我其實希望你就是Kira。」都可以看出來,L對人有一個直覺判斷,並對這個能力頗為自信,這在情緒低谷時表現得更加露骨。

所以,L是基於對人前前後後的異常反應或不連貫之處的敏銳直覺,來判斷可疑程度並制定試探方向的,這也許是他基於自己敏感多疑的性格而鍛鍊出的能力(他的謹慎多疑是導致相澤憤然離開調查總部的直接原因)。從接觸夜神月開始,L對月的懷疑就是從他的性格,價值觀,和能力是否匹配Kira下手,之後幾乎所有試探都是基於這一點直覺判斷,以至於當月失憶了之後,他都在不斷懷疑試探月,並認為月是主動失憶的。L看透的是夜神月的人格本質,這和魯魯修最後看透修奈澤爾的棄艦計劃是一個道理。L死前在暴雨的樓頂戳破了月的人格面具,這直接印證了他對人有一個直覺判斷這一點:「月,告訴我,從你出生那一刻起,你有說過一句實話么?「夜神月狡辯一番後,L說:「我總覺得,你就是會這麼回答。」

—————————————————————————————————————————————

最後說一句題外話,我覺得L對夜神月其實有一絲憐憫之心。作者花了很大一部分篇幅刻畫了L和月淋雨之後,L幫月擦腳,月幫L擦頭的場景。這個氣氛渲染得並不突兀。L很早就知道,月(Kira)極端而嚴酷的道德標準是從他爸,夜神總一郎,那沿襲來的。這種道德標準嚴酷到讓月的性格產生了分裂,這體現在:月是Kira的時候,他可以做到殺人毫無愧疚感;當月失去記憶時,他卻也能認為Kira是一個殘暴的殺人犯。而且從月的內心獨白來看,他是真的這麼想的。從心理學上講,一個正常人如果認為殺人是不符合自己的道德標準的,是不會因為一個覺悟就可以瞬間把所有愧疚感抹殺掉。除非他受到了一個巨大的刺激,或者他潛意識認為這套道德觀並不是他自己的,他從來沒有認真理解過道德的意義,而只是一個賴以生存和彰顯自己價值的工具(就像考試成績),那麼他就有可能為了「更高級「的道德(世界和平)毫不猶疑地捨棄」低級「的道德(殺人犯法),因為追求「更高尚」的道德能帶給他更大的自我價值感。而能夠促成這種功利性道德觀的形成,最大可能的就是他的父母和他的童年教育。

夜神總一郎自身就是一個道德至上規則至上主義者,為了這兩點,他能夠毫不猶豫地把家庭、親情、甚至性命排到低優先順序。比如,當呆在Kira調查組就會被撤銷警察職位時,他為了正義毫不猶豫選擇了辭職,這和相澤形成了鮮明對比。比如,在追捕火口時,美女賊(忘名字了)要給夜神一把槍防身,這個前幾天還是警長的男人卻以「日本民眾不允許配槍」的理由斷然拒絕了(而且當時已經知道火口有「死神之眼」的危險性)。美女賊給了夜神一個很準確的描述:你和聽說的一樣死腦筋。又比如,每次自己的兒子嫌疑加深時,他都可以強壓住自己的情緒衝動去配合L,甚至主動進監獄受虐,也要維護自己的道德標準。試想一下,對自己的道德標準如此嚴酷的父親,在家裡會如何教育將來要繼承自己事業的長子呢?如果父親要求兒子從小就要達到這樣嚴酷的道德標準,那麼兒子有可能會出現幾種情況:

1)壓抑自己的天性;

2)長期得不到父親的肯定,沒有自我價值感,能獲得價值感的途徑,就是拼了老命達到父親的道德要求;

3)學會隱藏自己陰暗但真實的一面,也就是學會撒謊。

4)真實自我受到壓迫,甚至剝離,變成一具道德傀儡。

而這幾點假設,都可以在夜神月身上得到體現。L猜到了月(Kira)偏激的道德觀可能來自他父親。這在劇中有透露:L和月在直升機上追捕火口時,L也遞給月一把手槍防身,同樣地,月以「日本民眾不允許配槍」的理由拒絕了。這時L說了一句:「是么…我猜你父親也會說同樣的話"。

然而,對於月的真實自我來說,最大的成就感來自於「勝利」,這也是他想成為「神」的原動力,而不是什麼「創造新世界」。這點從L剛死不久,月和彌海砂約會時的空虛眼神可以直接證明。如果一個人真的以創造新世界為目標,是斷然不會因為一個障礙物的死亡而感到片刻空虛的,他該感到高興。

當然了,並不排除我可能過度解讀了,因為劇中畢竟對這條線的描述太少,月的童年也從來沒有寫過。不排除是作者無意間給夜神總一郎,夜神月,和L安排了這麼些橋段。不過如果作者確實讓L看到了夜神月的本質,並看到了夜神月如何被塑造成這樣的人,那麼在快要和這個勢均力敵的對手/朋友分別之前(13天規則問題是最後關卡)以按摩腳的方式,表達一點真誠的同情,理解,和惺惺相惜,也是說得通的。L和月在生性多疑和思維縝密這兩點上,是當時唯一能相互理解的兩人,畢竟,也許L從小到大都沒有遇到過這樣一個和自己性格和能力(除了道德觀)如此相近的人,也許月的內心也從小到大都沒有被父母或任何人真正看到過。


推薦閱讀:

《你的名字。》票房過5億是什麼概念?
壯漢能成為女裝嗎?
為什麼沒有辯論題材的影視劇和動漫?
如何評判一部漫畫是否優秀?或者說被製作成動畫是否是衡量一部漫畫優秀的標準之一?
除櫻木花道之外,動漫作品中換過髮型的人物有哪些?

TAG:邏輯 | 動漫 | 死亡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