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Finding Dory)?


謝邀。不少已經觀看過《海底2》的觀眾對這部續集頗有失望之意,有人是因為期待太高,有人則認為沒有創新。的確,這一次皮克斯的表現可以用play safe來形容。前作收穫了高票房與高口碑,續集建立在此基礎上,既可以省去前期的大量創作工作,還能夠讓票房回報有所保障。於是,延續上一部的人物與故事模式,是一種精明無比的做法。這當然不能怪皮克斯,絕大多數的電影公司都是這樣的思維方式。

好多年前,皮克斯「走下神壇」的聲音就開始不絕於耳,是從《賽車總動員》開始還是《勇敢傳說》開始的我已記不清楚了。但在動畫領域,皮克斯絕對是同行與觀眾心中標杆般的存在,是它讓更多人發現了動畫片的豐富性並從此愛上了它。


讚美的話不多講。直接說說看《海底總動員2》的感想吧。首先,這是一部讓我感動的作品。蔣勛老師曾經說過:

「讀一本書,你不能只關注它寫了什麼,更要關注它沒寫什麼;就像你聽人講話一樣,不能只聽他講了什麼,而要聽他沒講什麼。」

同樣地,我覺得電影也是如此,每當我對一部電影有強烈感受的時候,大多源自於它的言外之意。《海底總動員2》有很多宣傳語和固有的印象:萌,合家歡。但我始終無法只把它當成一部可愛的動畫,它讓我看到了太多殘忍的東西。

《海底總動員2》的主角變成了多莉,一隻健忘魚。上一次她幫助尼莫父子團聚後,突然想到了自己也要去找家人。於是,矛盾就出現了,她連剛發生的事情都記不住,何況那麼久之前就失散的父母呢?但是,多莉並非什麼都會忘記,有些事情,比如自己是你健忘的,她就牢牢記著,並且不厭其煩地和遇到的人說。影片從多莉的童年開始,在慈祥父母的照顧下,多莉健忘但開心地生活著,直到有一天不慎被暗流遠走與父母分離。

《海底總動員2》的劇情發展也與第一部類似:魚闖入人類世界的故事。為了尋找家人,多莉在人類建造的水族館裡橫衝直撞。影片中的人類世界具有兩面性。一邊是人造假自然環境,美輪美奐,但卻有明顯的邊界,其作用在於被欣賞和消費。另一邊則是陰暗的下水道,一片死寂的海底沉箱,和關押著魚類的研究室。而多莉的家,她的出生地就在這裡,影片卻沒有在一開始就告訴觀眾。皮克斯用柔化的光線,讓多莉的童年有了一種天堂般美好的幻覺,但實際上孕育她的搖籃是監獄。影片中,孩子們開心地把手伸進觸摸池中和動物們親密接觸,但對動物們來說,這簡直是災難,是噩夢,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傷害。同樣地,那些玻璃箱外的好奇目光,也並沒有多少善意成分,而是把你當做玩物和標本來打量。

所以,多莉的真正目的是回到這個失去自由的水族箱中嗎?影片告訴我們:當然不是。它鮮明地向我們點出了:所謂「家」並不是一個地理概念,而是一種心理狀態。你的家人在哪,你的家就在哪。多莉的真正目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家人。在第一部中,她已經找到了,就是尼莫父子,最好的朋友便是你的家人。而這一次,她要與父母重聚,將心中缺失的情感拼圖補充完整。


看動畫片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有一種下意識的期待。希望它笑點多多,搞怪逗樂。但《海底總動員2》卻讓我笑不出來。因為我發現皮克斯提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出來:我們如何去對待一個有缺陷的人,尤其是心智有缺陷的成年人呢?


影片中有兩隻趴在岩石上的海獅,還有另外一隻看上去二了吧唧的,獃頭獃腦的瘦海獅。瘦海獅一直想要爬上岩石和他們一起趴著,但海獅們每一次都把他轟了下去,或者是捉弄他,騙到他的東西後再把他轟下去。即便是他們後來看熱鬧離開了岩石,瘦海獅再次爬上去了,海獅們回頭看到他仍是忍不住搖頭,心想,看他那傻樣。

這一段我心中看得實在有點難過。那些現實生活中弱小的,天真的,甚至是痴呆的人,不就是被我們這麼不懷好意地欺負,侮辱和看不起嗎?他們讓我們有了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進而有了把快樂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新鮮感。我相信皮克斯設計這三隻海獅不是沒有目的的,海獅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我所認為真正的善良不是行動上的施捨和同情,而是盡量別去攻擊那些先天就有缺點的人,讓他們也能得到尊重。


瘦海獅是一個對照的角色,代表著那些意識不到自己缺陷的人。而健忘的多莉,近視的運兒,聲波功能不靈的白鯨則代表了另外一類人,他們是意識到自己有缺陷的。你可以在影片中看到,他們或多或少都流露出自卑,至少是不自信,就像多莉,她的嘮叨某種程度上不就是一種自言自語的落寞狀態嗎?她知道自己會給別人帶來麻煩,知道別人會不屑於搭理這樣的自己,所以她只好不停地講話,讓自己不至於太過尷尬與失望。


你會發現,即便是好朋友小丑魚爸爸,也免不了不耐煩,對多莉說出傷她心的話。所以這些情況都很現實,我們對待這些有缺陷的人,總是粗暴的,因為我們潛意識中似乎認定了,他們是低我們一等的。在呼籲平權變成越來越全世界政治正確的今天,皮克斯用魚兒告訴我們,我們的思想還遠未被改變。

多莉的健忘令我感受很深。個人認為,與其說多莉在迅速遺忘一些,倒不如說,她一直在做選擇性的記憶。《千與千尋》中就有一句台詞這麼說:「曾經發生的事不可能忘記,只是暫時想不起來而已。」


那麼,多莉其實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种放大。與成長伴隨而來的,就是遺忘與被遺忘,同時還有拋棄與被拋棄。我們必須承認,沒有人能夠背負起所有的過去前進。因為總有一天那會壓垮自己。所以,遺忘和拋棄,成為我們必須要做的,同時也是保護自己的事情。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當我想到上面這些話的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太殘忍了。但請大家想一想,「家」真的總是那麼美好的嗎?我們曾經有沒有哪怕只是想過要去逃離它,逃離父母?或是單純地想要獨立,或是出於叛逆渴望自由。


《海底總動員2》中多莉的「家」,一個精緻但封鎖的水族館牢籠,就是一個隱喻,它告訴你,「家」其實並非你想像的那麼美好,相反,它狹隘了你的視野,束縛了你的腳步,剝奪了你的自由。

在精美的監獄裡和家人抱團取暖,和孤身一人去廣袤天地中冒險,究竟哪一種更幸運,哪一種更不幸呢?個人覺得,電影傾向了後者。因為,這是一種成長所必需的代價。因為,一個走向成熟的你,擁有的不能僅僅是一個家。


雖然,影片中多莉一直在找父母,但找到父母后她並沒有停下,而是去救回了朋友。於是這又回到了《海底總動員》的第一部,一直在尋找父母的多莉為什麼停了下來,先幫小丑魚爸爸找兒子呢?這就是答案。成長,它讓你知道了一種在血緣之外的情感可能性。

《海底總動員2》在時間跨度上比第一部大了很多。前作發生在短時間內,是一場危機的解決。而《海底總動員2》用過去和現在兩條時間線的穿插,讓觀眾見證了一場屬於時間的洗禮——多莉在改變,每個人也都在改變,而父母則停留在了原地。你變了,他們卻變得很少或幾乎沒變。還在你離開的地方,用一顆顆貝殼鋪成的道路等待有一天你的歸來。


長大的你世界變大了,父母在你的世界中就變小了。他們老去,世界中只有你。但你長大,你的世界中不能只有他們。這是皮克斯善意的提醒。如果《海底總動員2》多莉的父母依然在水族館裡,那麼多莉會選擇留在那裡嗎?我想答案很明顯,不會。如果他們願意,多莉會帶著他們離開。


離開父母,這是每一個孩子都終將面臨的艱難決定。但皮克斯用一場意外來把它故事化了。親情不是守護著你的家人寸步不離,而是在他們有機會去闖蕩新天地時候的揮手致意。你會遇到焦急的丟失孩子的小丑魚爸爸,熱心助人的鯨鯊和白鯨,以及那一隻一開始總想著早點離開你最後卻離不開你的章魚。你的家人有一天終將離去,而他們,將會是你新的家人。

我想,《海底總動員2》正是一部關於「離家」和「回家」的作品,殘忍地告訴我們終有一天我們會自願或不自願地離開父母的「家」,也告訴我們,我們會有一個新的家庭。

以上。謝謝大家的留言和點贊!這篇影評首發微信公號知影,轉載請前往公號,謝謝。
另附我寫的另外兩部迪士尼出品電影的影評,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歡迎一起討論!
《瘋狂動物城》影評:uestion/40023941/answer/89219219
《奇幻森林》影評:如何評價電影《奇幻森林》? - 趙未青的回答


30號更新,前天臨摹了一張Hank Dory~
------------------------------
友情提示:片尾曲結束後還有彩蛋,彩蛋有驚喜!

在另一個問題中的回答:如何評價皮克斯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2》? - Vera Pix 的回答
由於多數人對電影的主題和副主題可能理解得不夠透徹,我更新了對電影主題和閃回敘事的解讀,也許可以幫到覺得電影主題不明確或是偏離主題的朋友。(已更新在二刷分割線內)
@米粒的回答中提到了皮克斯技術的使用,可能是某些電影網站和電影雜誌的記者拜訪皮克斯總部時沒有認真理解而誤傳,我的回答中也出現了錯誤,為了不誤傳,故作刪除處理。

本文寫給喜歡並且想要深入了解這部作品的觀眾。主要分析電影中大家所沒有注意到的細節,科普幕後製作的技巧與技術,也會提到沒有保留的設定和刪減片段。文章伴隨劇透且會搭配些許的藝術設定圖,未觀影或者沒有Wifi的讀者請慎點。

文章主要分為幾個階段,重點段落將加粗:
1.電影主題的探索與閃回敘事的必要性
2.主要角色的塑造與作用
3.敘事技巧與創新技術的結合
4.電影幕後故事與刪減片段
5.寫在最後
---------------二刷分割線---------------
一、電影主題的探索與閃回敘事的必要性
看一部電影,若是對主題的理解出現偏差,那不就太可惜了?

你是否覺得電影中Dory父母的刻畫太過平面?
你是否覺得電影的閃回敘事手法太過單一枯燥?
你是否覺得電影的主題無非就是親情、友情、對殘疾群體的關愛?
你是否覺得當事件結束之後,最後的一次閃回顯得很多餘,強行雞湯,沒有必要?

我們來重新梳理一遍電影的開場和所有閃回記憶對後續行為產生的影響:
開場:交代Dory的童年並且讓父母亮相,慢慢長大的Dory與Marlin相遇讓故事和前作相連。
第一次閃回:被暗流捲走的瞬間,回憶起小時候相同遭遇瞬間→想起海洋生物研究所;
第二次閃回:在回憶時很多畫面一閃而過→喚醒關於父母的記憶;
第三次閃回:經過Nemo提醒→想起父母,決定出發尋找;
第四次閃回:開放海域的寄居蟹→小時候來這裡找過父母,想起父母的名字,直覺目的地就在附近;
第五次閃回:媽媽喜歡紫貝殼→家就在某個有紫貝殼的展覽區;
第六次閃回:爸爸說凡事總有辦法→確定了目的地,管道行不通就走陸地;
第七次閃回:Keep Swimming→迷惘的時候,只要向前游就可以了;(言下之意是,被迫遇到選擇題時就早點做出選擇)
第八次閃回:喜歡沙子,喜歡貝殼,順著貝殼可以回家→找到自己的家,回憶起媽媽在夜裡哭泣,以及自己為了紫貝殼被暗流捲走的事,也為重聚做下鋪墊;
電影中的閃回敘事讓很多觀眾想不通,為什麼要讓大量穿插的閃回使電影的節奏變得凌亂?在問為什麼之前,要先明白,這樣做的必要性有多大?
讓我們簡單的站在導演和編劇的角度來看一下:如果主角是一隻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症的魚,這故事應該這麼寫?她甚至無法不藉助其他角色和事物來獨自回憶起小時候的事,所以最適合的敘事手法,就是閃回。每一次閃回喚醒的新的記憶,都是Dory接下去做某一件事的動機,無論是帶著明確的目標還是跟隨意識。

電影從第二幕開始,親情,友情和關愛殘疾群體都成了副主題,為主題服務。

電影開場後,一直將故事的重點放在「尋找父母(親情)」上,但是當Dory到了研究所,伴隨主線和閃回的結合,電影的主題就悄然改變了:失去一條觸手的章魚、高度近視的鯨鯊、以為自己有先天缺陷的白鯨,在最後都回歸了海洋。也許你會想,那不就是關愛殘疾群體嗎?和最後一段有什麼關係?電影的結尾,Dory想去觀賞開放海域,Marlin有點擔心地追上去,然後笑著說,"you made it",喚醒了Dory的最後一個閃回:父母對自己說,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到。「我可不可以去和其他魚群玩?」「當然可以!」很多人覺得這個閃回強行雞湯,毫無必要,也有的人說Jenny和Charlie的塑造太過平面,毫無魅力。我想說,最後的一個閃回是主題的升華,正是父母倆的正確培養才有了善良樂觀的Dory和《Nemo》《Dory》兩部電影精彩的故事:他們從來不否定孩子的能力,不斷的安慰鼓舞,教她唱歌跳舞,讓她勇往直前,一遍又一遍地培養Dory的安全意識,讓回家的方法對Dory形成一種意識,最終讓Dory能夠克服先天缺陷從而融入海洋(社會)。閃回記憶拼湊起來的一切,正是影響了兩部電影的關鍵。
Rescue, Rehabilitation, Release, 研究所的主旨在人類看來,是救援,治療,放回大海;但對Dory的父母而言,是幫助(鼓勵),治癒(培養),放任(賦予自由)。
所以當我們看到Dory最後獨自去觀賞開放海域的景色,正是對應了電影的主題——所有出於親情,友情的關愛,目的都是為了讓殘疾群體可以正常,獨立的生活。

雖然自由、成長,戰勝自我幾乎是所有動畫電影的主題,但《Finding Nemo Dory》依舊是敘述得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all our familiesof every kind. You keep us swimming.(出自電影片尾滾動字幕)
---------------二刷分割線---------------
二、主要角色的塑造與作用

01.Dory:雖然依然搞笑,但是故事的情感線從上一部的「父子情」悄悄換成了「鄉愁」。2011年製作《Finding Nemo》3D版的時候導演安德魯·斯坦頓不得不在時隔七年後把電影再看一遍。「Dory這個角色,一直被短期記憶喪失症困擾。我喜歡這個角色身上的悲劇色彩,她不知道自己從哪來,在汪洋中遊盪了這麼多年,卻一直在失去她身邊的人。她內心深處是非常悲傷的,這反而造就了她的友好,她害怕失去,所以極力表現得友好來留下身邊的人。但我並不喜歡她對待自己的方式,所有人、所有角色都喜歡Dory,我也希望她積極地對待自己。然後我就意識到在那個故事當中缺了一塊,她當時看上去有點過於簡單了,即使我腦海里有個關於她的完整背景故事,但其他人並不知道。每個看完電影的人都只記得她是如何的有趣。可在我看來那只是一個偽裝。我意識到我們必須告訴觀眾,在她小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一些什麼樣的故事。」

《Finding Dory》敘事上最大的挑戰就是主角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症。她會忘記所有,所有當觀眾在想「剛才發生的事Dory還記得嗎?」時,製作團隊必須告訴你她所處的地方,她對此有什麼感覺,她所知道的以及她還記得的事。

Dory的顏色為黃色+藍色,製作團隊要防止她身上的黃色不搶其他黃色物品的風頭,所以當海洋生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將黃色的標籤貼在Dory身上時,特意選擇了一個橙黃色的鎘作為標記。而藍色在這樣一部以海洋為主題的電影中是特別具有挑戰性的顏色,與前者恰恰相反的是要確保在藍色的大海中讓觀眾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Dory身上,如果把飽和度降低或者加亮或是暗藍色的話,色調的偏移量就會變大。

【Digital painting:Daniel Lopez Munoz】

02.Hank:皮克斯的電影總是會有兩個主要角色,Woody Buzz;Mike Sullivan;Remy Linguini;Wall·E Eve;Carl Russell;Joy Sandess;Arlo Spot。而到了這部電影中,如何讓患有短期記憶障礙症的Dory進行自我認知?製作團隊想到一個解決辦法,就是安排一個角色在她身邊,Hank因此誕生。

章魚是海洋中最聰明的動物之一。它們有驚人的能力來改變自己的膚色和質地,令人信服的模仿其它動物和水下植物的運動。製作團隊想表現出Hank的憤怒與老態,體現之處一是眼袋,二是嘴巴。他們把Hank的嘴巴藏在腹部,一方面是遵循章魚的生理構造,一方面又添加了一道天然鬍鬚,但是這對情緒的表達造成了障礙,所以Hank不得不通過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靠眼睛說話」,這樣才能讓這個角色富有表現力。

【Digital painting:Jason Deamer】

03.Destiny:一隻無害的鯨鯊,因為視力不佳導致她在游泳的時候容易緊張,製作團隊為了展現她的溫柔將她設計成Y狀的柔軟體型,以及設計出那個巨大卻沒有牙齒的嘴巴。電影中的作用是作為長期待在研究所的一員對Dory的童年起到一定的喚醒作用。

04.Bailey:像一個白色餃子的白鯨,它有一個還未開發的回聲定位能力。為了讓觀眾喜歡上他,製作團隊將他設計成一個圓形的偏柔和的造型。其實是對自己的沒有自信,Bailey在電影后半段與Destiny一同對Dory進行了兩次有效的幫助,並且因為「痊癒」而離開了研究所,一定程度上對應了研究所的宗旨。

05.Fluke Rudder Gerald:前兩者是在電影中擔當喜劇角色的海獅,體型偏大、性情懶惰、有些真實、略微諷刺。相比之下Gerald顯得比較怪異和廢柴,他真的很喜歡他的水桶,也想融入Fluke和Rudder的團隊中,但是他們從來不和他分享。本來皮克斯的原意或許是要在這個「傷患中心」安排這三人組來對排擠天生缺陷的事物進行一定程度的批判的。

06.Becky:一直披頭散髮的怪鳥,??(pì tī),羽毛粗糙但很實用。因為叫聲非常古怪所以也被稱為「笨鳥」,在故事中對Nemo Marlin故事線提供了幫助,並且通過Marlin的視角告訴觀眾:不要以貌取人。

07.Otters:水獺一家。賣萌也能起到關鍵作用!一直不希望皮克斯學會賣萌的我,在一開始看到設定本的時候擔心皮克斯的創作思路被商業化,事實證明我多慮了。

08.Hermit Crabs:住在開放海域航道的寄居蟹,由於船舶經過「上空」時集裝箱偶爾會脫落、破開。寄居蟹拿起掉落的東西並作為自己的堡壘。設計的靈感取材於1992年28000隻橡膠鴨子泄入大海。

09.Nemo Marlin:父子倆的戲份也很吃重,他們都在研究所里,只是沒和Dory在一起,這是製作團隊刻意安排,希望Dory能夠靠自己去迎接接下來的挑戰。電影第二幕父子倆和Dory平行行動,沒有因為分開而把Dory的風頭搶到,而是起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點醒作用。

10.Jenny Charlie:藍唐王魚群游泳的動態中,它們看起來都非常相似,但如果停止活動,觀眾會發現魚類個體之間的細微差別。製作團隊不得不確保Dory的父母擁有簡潔的,獨特的外形輪廓,以便觀眾一目了然地將它們和魚群分開。
------------------------------
三、敘事技巧與創新技術的結合

面對這樣一個色彩豐富的大項目,皮克斯的「整理癖」科學家們發明了一套新的,方便各部門查閱和理解故事的模板——色彩情緒譜——將電影分成三十個色塊來描述主角的情緒。

角色的形態,顏色和燈光一起工作,如何撐起拍攝的意圖和重點,製作團隊不能簡單的重複相同的結果,所以皮克斯開發新的思路、工具以追求理想的學習曲線。電影核心團隊在分析、參考《Finding Nemo》的同時研究新的材料:在全國各地參觀各種大型水族館,將攝像頭安裝在電線杆上觀察他們的展品、生產的方式、以及他們的幕後工作。研究了水中的折射和反射的影響,淺層和深層。

01.讓水性感起來
在一切開始之前,安德魯·斯坦頓向伊安·梅吉賓(負責燈光的攝影導演)提了一個要求:「讓水性感起來。」在水族館,光線清晰,明亮度相對均勻。在海洋中,光是不可思議的。在水面上水是接近灰色的,當你往深處看,會看到深綠色和金色的色調。
電影中的海藻森林就位於海洋生物研究所處不遠,這是一片陰鬱又充滿魔力的地方。唐·賢客(場景藝術總監)為了這個場景特地找了一個水池,用機器讓水動起來,從而觀察海藻的動態。要在計算機中構建一片海藻森林異常複雜——尤其是要營造出海藻周邊的水體的真實效果時——在《Finding Nemo》時代是無法做到的。如今,在全新光源系統和渲染工具的支持下,我們創造出了更加逼真的光線透過水體的效果,這讓這片森林有了非常強烈的真實感。

2.藝術指導,Dory的情感歷程
藝術指導史提夫·皮爾徹和場景藝術總監唐·賢客分別將故事劃分為四個主要的設計主題和四個區域:曲線(珊瑚礁)、空間(開放海域)、波浪線(海藻森林)和結構的直線(海洋生物研究所)。曲線的表現形式在珊瑚礁區和Dory的家中使用,採用枕狀軟珊瑚的形式,有很多角落和縫隙隱藏。製作團隊會尋找一些線條和角度以突出不同植物的曲線,如風扇珊瑚和暗礁珊瑚影響了垂直面和水平面;那麼當Dory穿過海底進入開放海域時要強調她是多麼孤獨和脆弱;

【Ink and digital:Steve Pilcher】

海藻森林是波浪狀的,海帶葉與植物的直莖配對後帶有明顯的節奏線。這種感覺比開放海域要安全得多,但它仍然是一個陌生的環境,它也代表Dory早期的創傷;

【Digital painting:Raplh Eggleston】

當她終於進入了人類世界,製作團隊引入結構化的直線,館內的任何構造都有明確的線條,尖角,角度,與珊瑚礁的曲線形式完全相反,從Dory的角度來看,即使是在咖啡壺,吸杯,魚缸等等一些非常突出的位置都顯得陌生。Dory的父母把自己的新家建在研究所外,使用的是已經脫落的輪胎,這是為了用曲線形狀來結合人類世界與珊瑚礁的特點。

【Digital painting:Tim Evatt】

3.攝影的學問
由於技術的進步,《Finding Dory》的鏡頭語言比《Finding Nemo》時更靈活。拍上一部時鏡頭不能移動,但現在已經可以實現動畫師提出的一切鏡頭調動要求:有鏡頭、焦距、焦點、F 制光圈、失真、景深等一切元素。模模擬實攝影機的動作,模仿攝影機在軌道上、移動中、使用三腳架或 伸縮搖臂 、手持時的效果;上一部製作水的動態花了六個月,現在只需要不到一周,而且水花還能化成無數個水泡;上一部只有35mm的鏡頭,這一部採用了部分16mm鏡頭,類似於iPhone的攝影效果,用來呈現Nemo和Dory的近景。但即使皮克斯已經有能力做出逼真到騙人眼的鏡頭,他們仍然選擇了部分「虛假」,舉兩個例子:Dory被困在水缸里看到漢克突然貼過來,自然情況下Hank的臉是會被放大的,但是為了減少觀眾的恐懼感,他們「欺騙了現實」;而為了把人類的存在感盡量降低,角色基本在鏡頭外、失焦和埋在陰影中這三種狀態。(設計人類時有很多具有吸引力的方案,但是製作團隊還是選擇淡化人類的存在)製作團隊在開發水族館的時候,導演讓他們拿出最瘋狂的想法去設計。例如珊瑚礁的模型讓人類覺得自己在海底被礁石環繞,或是讓懸掛的大型海洋哺乳動物模型環繞在中央水箱周圍,讓參觀者感覺身處水下海洋環境的一部分之中,當然,這些設定的成功都離不開室內暗藍色的光感。
攝影是本片除了特效之外最讓我喜歡的一項技術,從海藻森林往上游浮出水面的鏡頭、水族館結合配樂展現魚群的鏡頭、還有最出彩的Dory的第一視角鏡頭都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第一視角的表現手法,每次都能讓觀眾很有代入感,體會到Dory的無助、緊張及恐懼。

4.閃回敘事
在《Finding Nemo》上映前,斯坦頓曾開玩笑地說會在電影結尾揭示Nemo、Marlin過去的家庭生活。最終,他放棄了這種做法,選擇一開始就揭示。現在,《Finding Dory》與之完全相反。「長期以來,我們把Dory的背景故事完全地在開場做展示,」斯坦頓說。「後來覺得這麼做沒起多大作用。因為我們透露了太多,我們意識到,「哦,要加點閃回進這部電影。」然而,技術上來說不是倒敘,因為Dory記起自己父母的同時觀眾也一樣。當斯坦頓意識到這一點後,他非常興奮,「天啊,這和第一部完全相反。」

5.色彩的運用
在珊瑚礁場景,製作團隊使用彩虹的顏色,帶有童趣和樂趣。陽光和沙灘的反射光線讓觀眾覺得悠閑,甚至像是在度假;一旦Dory到了開放海域,顏色轉移到深藍色和灰色,可怕的是在這種荒涼的環境下,觀眾會察覺到Dory需要為了生存保持運動的感覺;一旦她到達海藻森林,所有陰暗的綠色、藍色、金色顯都得鬱鬱蔥蔥,但也有些單調和神秘,一點也不像珊瑚礁。她會感到不適應,製作團隊希望觀眾潛意識裡會察覺到這一點;當她到達海洋生物研究所,人類的世界填滿了混凝土,玻璃,金屬和木材的樸實感。它包含了在珊瑚礁場景中使用的理想主義的柔焦世界,以這種方式使用的色彩在電影中擴增情感意識。

【Digital painting:Jason Deamer】

6.燈光的運用
陰影動畫師羅娜劉在光影上狠下功夫,甚至於石頭較起真來,「通過質感和附著物讓石頭活過來」。而在故事中某些地方的燈光真的很強大,即使觀眾不會徹底注意到它的整體效果,例如Dory越來越接近到海洋生物研究所,她的環境越來越窄小,直到她被困在檢疫缸和咖啡壺裡等。熒光燈赤裸裸的直射,而不是向周圍擴散,既不是柔軟的也不是流動的,通過始終使用這樣的燈光,我們可以下意識的將Dory的焦慮和不適感傳達給觀眾。

【Digital painting:Sharon Calahan】

7.最難的動畫角色Hank
Hank是皮克斯的動畫師們創作過最難的角色——觸手實在太難做了!在查閱了大量資料後,動畫師們發現章魚的觸手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牽一髮動全身」型的,它的7根觸手上共有350個吸盤,這就成了技術人員的數學難題,他們必須想出一個演算法來解決。最終交給動畫師的,是一堆球——每隻觸手都被解構成五個關節,讓觸手的動態顯得有菱角和力度,但實際操作中他們並不需要無數次拉動關節,只需要繪出所需要呈現的流線,動畫製作系統Presto就會自動合成。Hank的出場是影片中最難做的場景之一,最後,18位藝術家想出了146種版本,當中不包括綁定師、材質師、建模師的工作時間,完成這段耗時13個月。

【最後向製作團隊致敬!】
------------------------------
四、電影幕後故事與刪減片段

電影幕後故事:
01.電影前面有一個6分鐘的短片《Piper》講述了一隻飢餓的小海鳥,努力克服恐水症到水上覓食的故事。由皮克斯新一代的動畫人阿蘭·巴里拉羅導演,創意籌備加上製作前前後後大約花了三年時間。 談到本片的創意,說這是他在愛莫利維爾市皮克斯片廠附近的海灘跑步時產生的,當時他看到許多鳥在海面捕食,但不會碰到浪。這個觀察讓他立刻產生靈感,一部從鳥的視角看世界的短片就此誕生。(該短片不會出現在內地院線)
02.電影故事設定在首部故事的半年後,儘管兩部電影上映時間相隔13年之久。
03.故事背景不再是第一部的海洋館,而是一處加州著名的海洋生物研究所。據說皮克斯的主創人員在觀看了紀錄片《黑鯨》(批判海洋館產業以及讓動物從事娛樂業)之後做出了這個改動。
04.影片故事團隊耗時3年半畫了十萬零三千張分鏡頭畫稿,剪輯進了影片中。
05.動畫製作團隊從魚類的視角拍攝了數千張水族館各類內部結構的照片。
06.尼莫與馬林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戲份被剪了,因為對多莉的故事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或許作為刪減片段加入DVD中。
07.他們曾有三種不同的方式來開始這部電影,第一是硬切到我們第一次在《Finding Nemo》中遇見Dory那裡,緊隨其後便是字幕提示「一年後」。最終他們決定走另一條不同的路線。
08.影片新加入的配音演員包括黑人影星伊德瑞斯·艾爾巴,這是他繼續《瘋狂動物城》、《奇幻森林》之後第三次為迪士尼動畫片里的動物配音(在簽約配音海底總動員2之前尚未接到為動物烏托邦配音的工作)三部影片都在2016年上映。
09.第一部中為「清潔蝦」雅克配音的演員喬·蘭福特在2005年去世,續集中這個角色再次出現,配音演員傑羅梅·蘭福特是前一任配音演員的親弟弟。
10.對於電影中出現疑似同性戀的兩個女角色,迪士尼的回應是既沒有認可也沒有否定。
11.得到了超過2500萬個「贊」,多莉成為了Facebook上所有來自迪士尼及皮克斯的動畫角色中人氣最高的一位。

電影刪減片段:(這裡的刪減片段指早期有繪製出分鏡和故事版的劇本,部分內容可能會在藍光發售時錄入)
1.Nemo帶著Marlin和Dory來到學校家長日,讓他們倆告訴大家當初找到自己的故事。當Dory離開時,注意到一對海馬父母擁抱自己的孩子,她感到悲傷和孤獨,但是馬上聳聳肩離開並且回歸原來的自我。
2.Marlin和Nemo帶著Dory到她最喜歡的珊瑚區游泳,Dory注意到兩條藍色的魚經過,有一種感覺強迫自己跟著它們。無法趕上,還是無法趕上,她因為自己走丟而恐懼,Marlin和Nemo跟了上來,她連忙擁抱,以為自己要失去他們。
3.Dory夢遊,夢到自己在尋找父母,她游過了鄰居被珊瑚卡住,Marlin將她拉出來。她將海帶套在Marlin和Nemo身上以便自己再次夢遊時父子倆能將自己喚醒。
4.Marlin,Nemo和Dory分開,必須在貨運通道尋找Dory。他們被一大群魷魚追趕,他們發現前作中幫助Nemo逃出水族館的魚群(以下簡稱Gil魚群)被關在正在運送過程中的水桶里。
5.Hank發現Dory在Destiny的泳池中,要求她交出標籤,Dory讓Hank帶她到開放展覽區,但他們不知道方向。Hank上陸地後找到了一張可以引導Dory找到她家人(原地址)的廢棄地圖。
6.Marlin和Nemo幫助Gil魚群逃出了集裝箱,但他們仍然在水桶里。逃離水桶後他們眾魚決定搭乘一艘游輪以便找到Dory的坐標。海星和蝦將駕駛員擊倒,並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7.試圖找回Dory的Marlin和Nemo得到了Gil魚群的幫助,在這個版本中,Gil是和飛魚群交了朋友的遊客。Gil請求飛魚群護送他們到海洋生物研究所,但是Marlin擔心飛出水面有危險而不信任他們,因此和Gil起了摩擦。
------------------------------
五、寫在最後

奧斯卡猜想:
《Zootopia》在內地口碑爆棚,但是歐美的影評人並沒有將其捧上神壇,從媒體和影評人的評價來看《Finding Dory》對前者可以構成一定程度上的威脅;
《The Secret Life of Pets》(環球 照明:愛寵大機密 6月24日)《Ice Age 5》(藍天:冰河世紀 5 7月15日)都幾乎沒有提名的機會;
《Trolls》(環球 夢工廠:丑娃 11月4日)有一定程度的可能;
《The Red Turtle》(吉卜力 日本 法國:紅海龜)提名問題不大,但不會構成威脅;
《Moana》(迪士尼:海洋奇緣 11月23日)才是對動物和海底威脅最大的電影,這一屆的奧斯卡將會是迪士尼本部三部作品的內戰。

續集的可能性:
Hank的觸手只有七條,性格強勢卻又容易產生恐懼感、易怒、害怕回到開放海域,一定背負著黑暗的過去。《Finding Nemo》加上3D重映版在北美一共收穫了3億8000萬美元的票房,而《Finding Dory》的預售記錄已經創造了影史動畫新高,全球票房有可能超越前作甚至向《Toy Story 3》發起衝擊,所以皮克斯有充足的理由拍第三部,片名或許會是《Finding Hank》也說不定。例如Hank因為重新遇見了讓它失去一條觸手的動物(或人類)喚醒了不想重新記起的回憶,驚慌中離開了魚群,然後引出一大堆故事,《Finding Dory》的彩蛋中在前作幫助了Nemo的魚群也來到了研究所,到時候或許會發展成一部群像劇,可以有最黑暗的開頭和最團圓的結局。

Kisses For Nemo Dory:
2003年《Finding Nemo》上映之後,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和福林德斯大學的研究者們成立了一個拯救尼莫保護基金,旨在保護這一熱帶魚類,讓它們能夠一直生活在屬於他們的那片海洋中。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其實我們在水族館中所看到的90%的海洋魚類都來自野生種群,由於全球變暖所帶來的海水升溫和海洋酸化已經讓它們的生活環境逐步惡化,快要無法生存。為此,拯救尼莫保護基金在全球範圍內發起了一項「Kisses For Nemo」的活動,希望能夠加強人們保護魚類的意識。而現實卻是:大批小丑魚被帶到寵物商店出售或被放在水族館裡供以欣賞,導致這些本應生長在淺海底部珊瑚礁中的小丑魚數量大量減少。自2005年以來,為了保護野生魚類種群,拯救尼莫保護基金的研究者們一直在人工繁殖小丑魚。而研究者們不禁開始擔憂,同樣的現象會在《Finding Dory》上映後再次發生。此次電影的主角換成了藍唐王魚Dory,而這種魚類是無法人工繁育的,所以研究者們非常擔心,藍唐王魚也會因為太受喜愛而被大量捕捉飼養。

Ps:本文除個人理解之外主要信息來源於:《Finding Dory》電影設定本、官方新聞、電影雜誌、電影網站,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不喜歡電影文章大談幕後花絮,特別是「幕後工作這麼辛苦,所以電影很棒」這種文章,幕後工作多努力,和電影本身好不好沒有必然關係。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讓我特別想和另外一部動畫片作比較,那就是《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給我一個同樣的感受:我看到了一部不錯的電影,但我看不到未來。

對於一個動畫工作者來說,看動畫電影除了故事畫面以外,我還希望看到導演在創作上的突破,特別是Pixar和宮崎駿這種級別的大師能給我們一些未來動畫電影發展的啟示。

抱歉,這兩部電影在我看來都是吃老本的正常發揮而已。

《多莉》很好,但是和《超人總動員》、《Wall-E》比起來呢?《金魚公主》較之《風之谷》、《龍貓》呢?高下立判是不是很明顯。

好在《多莉》暖場動畫簡直驚掉我的下巴,總算覺得沒虧了票價。


翻譯是個敗筆,直譯會更好一點,原譯是尋找多莉,因為某些商業化原因,譯成了多莉去哪兒(為什麼是這個不用說你們也明白),宣傳方把它定義成了親子電影,不過在我看來這片子和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很像,多莉走的路更像是一個心路歷程,她在尋找家人和尋找朋友的路上找到了自我,所以這部電影實際講的是:多莉在尋找父母的路上尋找自己。
所以她一個人在灰暗的海水裡問自己「如果是多莉會怎麼做?」
這是一部適合處在迷茫里的年輕人獨自去看的電影,你會在滿屏的灰暗裡找到光。
對了,結尾有彩蛋,還好我有看完人員名單的習慣。


從觀眾角度來說:不夠娛樂,影響全年齡觀感;梗也有點老,偶爾尷尬。

從電影人角度來說:有解讀空間,有創新,有挑戰,但是沒有發揮出皮克斯曾經驚艷的創作活力。(有時間再從個人角度分析,先佔坑)

另外,幾乎每一篇提海底2技術創新的文章都有錯誤。糾正一下:
Presto,是皮克斯一直在用的動畫軟體,可能有更新,但不是新技術。
Katana,是燈光軟體,不是皮克斯開發的,是Sony imageworks最早開發的。現在屬於TheFoundry,和合成軟體Nuke同一家公司。而且目前很多公司都用,包括追光動畫,我們所有作品的燈光都是在katana完成的。
Renderman RIS,RIS是加入renderman的新的渲染引擎沒錯,相對於之前的Reyes引擎模擬光線追蹤,RIS基於物理真實的光線追蹤。但是上一部《恐龍當家》已經使用了。
USD,一種場景整合的方式,可以高效的整合和描述場景,提高組裝,修改和交換場景的效率。和故事板沒有半毛錢關係。而且在皮克斯已經發展了將近20年,不是新技術。

皮克斯是一家創新驅動的動畫公司,這個是所有皮克斯的員工和觀眾所堅持和期待的,皮克斯的項目決策機制決定了每一個項目在策劃和立項的時候都不可能是為了「保險」,所以如果某一部皮克斯的動畫作品沒有做到調動起絕大多數觀眾的情緒和共鳴,那一定是這些「好點子」沒有執行到最佳的狀態。這不光是皮克斯,也是大多數電影工作室面臨的巨大困難。

皮克斯沒有走下神壇,他們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只有這家工作室才能製作出來的作品,從故事的深度到不斷躍進的視覺效。只不過迪士尼動畫這個老司機也回到了神壇而已。


世上那麼多動畫片,如果將其中最優秀的一批動畫電影集結成一座皇冠,皮克斯出品的大部分動畫電影都會是其中最閃亮的明珠。2003年的《尋找尼莫》(即《海底總動員》),就是全世界最出色的動畫神作之一,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作品。它開創了好萊塢動畫電影的社會性隱喻,使得動畫電影在「3D」和「動畫」的外衣下,開始和真人電影一樣,講述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描繪生活中的悲歡離合。從此,好萊塢動畫有了這樣一種可能:它們得以真正地成為「電影」,而不僅僅是「動畫」。


十三年之後,續作《尋找多莉》終於上映。都說這是一個刷情懷的時代,但重情懷輕質量,從來不是皮克斯的作風。在前作已然封神的情況下,《尋找多莉》作為續集,只能是一道命題作文,在前作人物塑造已經非常飽滿而成功的情況下,在一定的框架內延續故事。這更是到了考驗才華和功力的時刻。安德魯·斯坦頓作為《尋找尼莫》和《瓦力》兩大神作的導演,在首次執導真人影片《異星戰場》初嘗敗績之後,終於回歸動畫領域。


《尋找多莉》當然不會像《小黃人》那樣,作為衍生續集作品,只顧裝傻賣萌(儘管萌得我也很買賬)。如果說《小黃人》是流行於市井讓人一笑而過的打油詩,《尋找多莉》則是先天下之憂樂的嚴肅文學作品。

大部分的好萊塢動畫電影因為濃厚的商業屬性,大多走合家歡的低齡化路線。但皮克斯總能在歡樂的表面下,給你講一個其實深沉的故事。我們習慣了在各種各樣的商業大片中,欣賞英雄們的風姿,無論是天賦異稟的超級英雄,還是飛檐走壁的金牌特工,抑或行俠仗義的飛車好手,他們都是迷人的、健壯的、完美的。可是,《尋找多莉》卻借著「動畫」這一通道,將想像力與情節設置能力發揮到極致,以不那麼「完美」的多莉作為第一主角。包括馬林、漢克、命運、貝利,都有著這樣或那樣身體上的缺陷,然而,他們就是在那樣不完美的人生中,完成那些超級英雄、金牌特工、飛車好手所完成的事。於是,包括殘障人士、同性戀者等等在內的少數群體,都能在這個故事裡體會到其中「反歧視」的主題。


除此之外,還有教育的主題——馬林對尼莫的教育、查理與珍妮對多莉的教育是截然不同的,這很能讓為人父母者得到共鳴;環保的主題——這一次將故事的背景放在了海洋研究所,本來是一個致力於環境保護的機構,機構的排污卻污染了海洋,吞噬了美麗的海底風光,所以結尾的「放生」更顯得大快人心;自我定位的主題——多莉忙碌半生,面對自己隨時脫線的記憶力、自身的不自信、朋友的擔心疑慮,讓她在茫茫大海之中不知如何自處,所幸,在尋根的過程中,她逐漸自信起來。

還有,親情的主題,最讓人動容,也是整個故事的起源和基礎。當多莉順著貝殼的方向找到了爸爸媽媽,其實完成的不僅是一次團聚,更是幾大主題的融合。因為父母擔心多莉找不到回家的路,從小便告訴她通過貝殼認清家在何方,最後多莉真的做到了,這是教育的成功。因為海底被污染,其他動物都搬走了,只有多莉的父母查理與珍妮堅持在原處,苦苦等待女兒的歸來,這是對環境污染的控訴。因為找到了父母,多莉終於知道了自己從何處而來,知道了自己心中所愛和所在乎的是什麼,這是一夜長大的欣慰。

在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我時常想起范曉萱的一首老歌,《氧氣》——「如果你愛我,你會來找我」。當年的歌唱著傷心的愛情,但用在這個關於尋找的故事裡,也是那麼貼合。帶著愛,多莉跨越大海與天涯,抖落出走半生的僕僕風塵,終於回家。帶著愛,查理與珍妮從尋找到堅守,不顧滄海變遷,永不放棄。帶著愛,馬林和尼莫克服再次遠行的恐懼,為朋友兩肋插刀,始終陪伴。


這就是一部電影的意義,這也是屬於皮克斯的神奇。雖然相比《尋找尼莫》那份渾然天成的靈動,《尋找多莉》還是多了一絲刻意與冗繁。前者的情節推進幾乎靠「急智」,見招拆招;後者有了漢克和貝利,一個行走,一個定位,便利多了,辦起事來幾乎不費什麼力,雖然整個劇情大致合理,但也少了幾分精彩。


如果說2015是環球人品爆發的一年,那麼2016則是迪士尼穩紮穩打迎來豐收的一年。星戰的餘威仍在,《瘋狂動物城》、《奇幻森林》、《美國隊長3》、《尋找多莉》便接力式地攻城拔寨,收穫票房與口碑的雙重勝利。而《尋找多莉》也已經超過《怪物史瑞克2》,成為北美票房最好的動畫電影。雖然這不是最好的續集,但終歸皮克斯這次不敗。

夾帶私貨:《尋找多莉》:如果你愛我,你會來找我


-

就說四點。

一、

這片子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反派,一個都沒有。

二、

這是部「宗教電影」。

要知道,很多基督徒會在家裡掛一個牌牌。
上面寫著「換作基督,祂會咋作?」「換作耶穌,祂會咋作?」

(What Would Christ Do?)
(What Would Jesus Do ?)

「比利 .懷德」一輩子在書房掛個牌子「換作劉別謙,他會咋作?」

ok,這片子的題旨,就是一句:「 What Would Dori Do ?」

「換作多莉,她會咋作?」

夠不夠宗教?

三、

這是一部政治正確的電影。

片子中的主角們,幾乎全是殘疾人士。

小丑魚,上集的主角,尼莫,是魚鰭殘障。
藍藻魚,本集主角,多莉,是短期記憶喪失。
鯨鯊,運兒,視覺殘障。
白鯨,貝利,功能殘障。
八爪魚,漢克,少了一條腿,肢體殘障。

幾個殘疾人士,不怕險,不怕難,不知前路,只憑一股勇氣,無畏前行。
穿大海,越大洋,終於找見了自己的家人。

用自己的膽色,說服所有人來幫助自己。

(莫要忘記,在基督教的場景中,比如耶穌在「太把列湖」分魚和麵包的現場,
總有太多殘疾人士,瘸子、瞎子、癱瘓者……。對應到 WWJD,WWCD……。)

這樣的角色設定,叫人看的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至少我是吃驚到無以復加)。

四、

這麼多殘疾人士,集中在一部片子里,為了尋找家人,也為了償還恩情(感恩),
懷抱宗教一般的信念,憑荒辟路,硬是走出路來,而且全劇,沒有半個壞人(反派)。

就這樣的限制下,整出一部高潮疊起,無以倫比的電影?

我和同事們說,難怪這是皮克斯史上,票房增長最快的電影。
為什麼?因為家長會帶孩子去看。教育性十足到爆。

(換作「頭腦特攻隊」,我就很不喜歡兒子去看,我怕他拿電影情節來教育老爸我。)

說結論吧,總之,海底總動員 2 ,真好看,也真心值得「偉大」二字的評價。

作為一部續集電影,換作我,我無法想像出來自己能寫出這樣「高度」的劇本來。
委實佩服,衷心佩服,打從心裡佩服……。

這是一部有「高度」的電影。

說佩服二字不足,該換作「尊敬」二字才對。

-


奔著皮克斯的金字招牌,第一時間看的《海底2》,導演安德魯·斯坦頓的前作是《海底1》和《機器人瓦力》,如何不叫人提高期待?

結果呢,現場偶有笑聲,更多是沉默,看完後感覺一般,無功無過的行活兒,沒比《憤怒的小鳥》強到哪兒去。回頭一看,票房首日不到三千萬,豆瓣只有7.5分。 本來成績也過得去,但以皮克斯的標準來看,終究是略失望。

雖然我不懂技術,但是那如夢似幻的深海光影,那以假亂真的水波倒影,那流暢自然的章魚動態,行外人也知道其巨牛逼。

反而是故事,成年觀眾已經很難找到觀影樂趣了。一眼就望到了頭,過程中也沒有出人意料的曲折和驚喜,多是強行轉折和說教。 不少評論說,這次的故事問題出在太保守、太套路了,所以不夠精彩。

但我恰恰不這麼認為。 皮克斯的一貫風格就是不走尋常路,在立項伊始,就喜歡給自己挖坑——或者叫,創作挑戰——譬如導演前作《機器人瓦力》中,整整前二十分鐘都不帶台詞的,而全片的主角瓦力都不會說話;又譬如《頭腦特工隊》里把主場景放進人腦子裡去,把情緒角色化……這種神坑若填上了,再玩出花兒來,就是牛逼。沒填好,就自作孽了。

本片呢,很不幸地成了後者。

下面簡單聊幾句《海底2》的劇作問題,結合了一位我很欣賞的動畫導演的意見。

1. 自己挖坑自己填

《海底2》的坑是什麼呢?導演安德魯·斯坦頓自己這麼說——

這部電影最難的部分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我們有個患有短期失憶症的主人公。這簡直是個糟得不能再糟的主意,因為你能追隨著主人公經歷整個故事的原因就是他們能夠自我反思。他們能告訴你在不同的場景中他們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他們可以做出對比。他們可以說,"第一個場景嚇到我了"然後我做出了一些改變,之後我再次看到嚇到我的那個東西,我變成,"哦,我沒有上一次那麼害怕了。"然而多莉做不到,所以大家沒辦法看到她的變化和成長,但你看一個故事本來是沖著角色的成長去的。

然後,聯合導演安格斯·麥克萊恩這麼說——

在創作初期,漢克將會像第一部魚缸里的吉爾一樣,執導多莉如何逃離研究所,但我們發現,在這個原始的故事中,多莉並沒有成長和變化,「她顯得很被動,但這部續集是一部關於多莉的電影,所以我們希望通過找尋自己家人的過程來給多莉這個角色更多的成長和挑戰。

簡單總結一下,從中間,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挑戰,或者隱憂——

1. 角色有明顯缺陷——健忘,這讓它變得弱小、被動,需要幫助;
2. 健忘,讓它很難有觀念上的成長

導演們清醒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然後正面迎戰,去尋找藏在缺陷背後的主角光環,結果硬是找出來一個——

直到我們跟艾倫一起進行了第一次錄音我才意識到,哦上帝,其實多莉的街頭智慧和經驗水平剛剛好,儘管她呆萌有趣,但她畢竟在大海里遊盪了好多年——她是個倖存者!所以她有韌勁兒,樂觀向上,善於思考,而且她其實挺聰明的,可能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嗯,雖然有點勉強,但好歹試圖去平衡了一下,但也止步如此了。好比你自己挖了個深坑,自己又填平了坑,但沒有在沙灘上堆出一個城堡,對於觀眾而言,正負抵消,依舊很難喜歡上多莉。

2. 沒有共鳴的悲情困境

主角有缺陷並不可怕,因為人無完人,很多時候,有共鳴基礎的缺陷,會縮小觀眾和角色之間的距離感,產生情感代入;主人公如何化缺陷為優勢,一步步變牛逼,正是電影的看點所在。

主角不成長也不可怕,譬如阿甘,傻愣傻愣的,Stupid is as stupid does,以不變應萬變,世界複雜,我自單純,也很可愛。傻歸傻,但阿甘是那麼的主動,做了那麼多擲地有聲的事,最終改變了身邊人的觀念和生活。

但回頭看多莉,她的短期記憶喪失症,是一個十分具體的、很難引起共鳴的小眾缺陷,某種程度上,有點像老年痴呆的長輩,帶來的麻煩遠遠多於好處,連導演自己都說「她對我而言一直都是悲劇性的。」 想想《動物城》的兔子朱迪,她因弱小被歧視,很多人能產生共鳴,不管是大城市來的外地人、職場女性、同性戀、有色人種,都能感同身受;熊貓阿寶笨拙,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共鳴面也極廣——每個人都有不相信自己能力的時候。

但話說回來,有多少人是因為「經常忘事」而造成生活困境的呢?又有多少童年被拐賣而渴望尋找父母的孩子,恰好坐在電影院里呢?

失去共鳴基礎,就失去了多數人的情感代入。

但多莉偏偏又喜歡反覆傾訴自己的困境,就像祥林嫂一般,觀眾聽一次覺得同情,聽兩次覺得可憐,聽十次就不免覺得厭煩了——關我什麼事呢?

事實上,也不是無法破解。一般而言,可以通過對比展示,來讓觀眾產生共情。譬如設定一個因為什麼都記得清清楚楚,所以特別幸福的角色,與多莉形成鮮明對比。

另一方面,成功的合家歡電影里,常常會把角色困境進行喜劇化處理,不僅苦兮兮地博人同情,同時還樂呵呵地博人一笑。

譬如,《功夫熊貓》阿寶會用自己的缺陷——肥胖來耍寶;《動物城》里兔子的身體弱小,導演成功地「find the game」,在不同場景里變著花樣地玩。譬如,第一天上班,別人坐著,她只能站著,然後和大犀牛碰拳頭,被碩大的拳頭給推了一個身位。

又譬如,這場被刪減的戲裡,小兔子必須在比自己身體還大幾倍的鍵盤上,輸入一個組合鍵——視頻封面《瘋狂動物城》刪減片段3 兔子警官借電腦查失蹤案視頻

回頭看看多莉,她的短時失憶症所帶來的,只有說車軲轆話,被迫把沒有笑料、觀眾已經聽清的台詞再說一遍,聒噪得讓人不耐。 話多的話,好歹有點幽默感嘛。

(當死侍、星爵、蟻人、蜘蛛俠四大話嘮聚在一起)

困境沒共鳴,也不好笑,那至少還有最後一條路:困境也有它的意義。

譬如,阿甘的憨傻,其實是複雜世界裡的大智慧,也能給人帶來啟迪。《海底2》也想這麼做,把「短暫失憶」和「樂天積極、跟著感覺走」硬擰到一起了,效果只能說勉勉強強。

3. 靠人幫忙的被動主角

被動的主角,是最可怕的。冷靜想想多莉,她除了有一個「一定要找到父母」的執念外,絕大多數時候,都處於一個被援助、被啟發的狀態。

從一開始,她就要求馬林帶著孩子陪自己上路,然後在烏龜的幫助下完成遷徙,然後是章魚出手幫忙,再是白鯨、鯨鯊……她一直是個索取方,全世界都在滿足她的願望。

也許你想說,那些記憶中的線索可都是她想出來的呀?
沒錯,但卻是被動想起的。

說白了,編劇可以在任意時間植入任意線索,想讓她想起就想起,由不得多莉,幾乎沒有線索A導向線索B,再到C,到D的層層推理。譬如多莉最終從管道撤出去,原本是為了去克利夫蘭,結果呢,找不到方向了,山窮水復疑無路,慌了神,結果柳暗花明又一村,乾脆一步到位,直接就找到爸媽了。

這沒有必然性和連貫感,純屬硬來。觀眾沒有參與感,會禁不住想:反正你都知道,我不知道。隨你便吧。

4. 雙主題分散,硬扭

即便有以上問題,編導還是不惜一切想讓多莉有光環,於是乎,她成了那個販售正能量(雞湯)的樂天使者。

這當然是好事,合家歡電影嘛,要有教育意義。只不過,兩個主題互相搶戲就不應該了。

在高潮的追車戲裡,第二主角章魚面臨艱難選擇——是回歸大海,還是蜷縮在玻璃缸里?按照類型片規律,這是彰顯主題的時候——主角通過它的認知,正面影響配角,共同成長。

這場戲裡,多莉勸章魚不要過分執念於「計劃」,生活是不需要計劃的,跟隨你心聲去走就好了;「最美好的事情總是偶然發生」,章魚一糾結,就被說服了。但問題是,章魚想回玻璃缸,是因為這是「計劃」么?他之前不是一個計劃男呀?為了要一個標籤,他不是做了好多計劃之外的事嗎?再往下想,章魚明明被人類害過(失去了一隻觸手),但為什麼他的目標是回到玻璃缸,而不是回歸大海呢?

另一條副線,也呼應了這個主題。馬林和多莉在半路遇險時,學會了跟著直覺走,「如果多莉在,她會怎麼做?」 如此看來,「別想太多」是多莉教給所有人的道理,勉強可以算作一個主題吧。

但回到多莉身上,她自己的成長卻是反覆通過童年父母灌輸的正能量——「只要你用心去做,用心去想,就能做到,也忘不掉」。最後她終於做到了,結尾通過馬林又強調了這一點。
在配角中,那頭白鯨也是不相信自己的超聲波定位,然後用心做,就做到了。

這也挺好的,只不過,是另一個主題。

不管是哪一個,都跟短暫記憶喪失沒有必然的關聯性。跟整個故事的諸多橋段也沒有緊密呼應,有明顯的硬扭感。這也是為什麼觀眾看到高潮處,難以被說服甚至觸動的原因。

對比一下《動物城》,從整個世界觀、主角身份設定、雙主角心結前史、案情真相等幾乎所有維度,都死死扣住食肉VS食草的衝突,其聚焦程度,堪稱典範。

(延伸:如何評價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 - 功夫查理的回答)

5. 反派缺失

朋友說,片子比較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反派缺失。

沒有一個有足夠壓迫力的反派,導致全片的危機感和張力都銳減。

第一部中,那些海洋中的危險生物,不見了;而最套路的反派——人類,也沒有在本片中釋放壓力。

故事發生在海洋研究所,一個號稱給海洋生物治病然後放生的地方,其實沒什麼問題,沒有看到虐殺動物的情況存在。從結尾把一箱箱魚類運往另一個地方時,各種魚類的反應狀況來看,大家挺平和的——又不是送去餐館赴死,只是換個環境住而已。大家沒見得多想回歸大海,而多莉硬是把大家都放生了,不免有強行救人的聖母婊嫌疑。

可以推定,編劇的初衷,是想把「短暫性記憶喪失」設定為全片最大的反派,但這是慢性的、長久的、多莉最終甚至都勉強接受的缺陷,跟那些外在反派帶來的壓力相比,不是一個數量級。

6. 配角功能薄弱

當然,章魚是給力的。
BUT—— 馬林和尼莫跟了一路,走丟後,貌似再沒幫上什麼忙吧?那頭鯨鯊,也沒幫上什麼忙吧?

那頭白鯨,各種指路,但是,也沒產生實質性的幫助吧?
這些小夥伴熱情有餘,但實際上卻不夠給力。

最重要的是—— 沒有在主角歷險的過程中,給她帶來精神上的影響。對比《海底1》,每一個配角的出現,都極具功能性,能把主角帶入新世界。當時的多莉,先是不斷闖禍,但又在關鍵時刻給予重要援助……

7. 視覺奇觀不給力

當年《海底1》有那麼多奇觀場面,如今十幾年了,皮克斯的技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了,但你有印象特別深的、從來沒見過的絕美畫面么?

打是情,罵是愛,寫這麼多,還是出於對皮克斯的愛。

依舊衷心希望,每次超越皮克斯的,都是他們自己。


看第一遍,覺得沒新意。
看第二遍,覺得有點意思。
看第三遍,想哭。
我不就那條健忘魚嗎?
人生要是只如初見都好。
她找到了父母,找到了新家。
我也希望我找到這一些。希望吧。


劇情簡介

2003年《海底總動員》小丑魚莫林唯一的兒子尼莫因為任性耍小孩子脾氣被人類抓走,莫林為了救回兒子也算是拼了老命。幸運的是,在多莉和其他小夥伴的幫助之下,父子終於得以相聚並化解了矛盾。

2016年《海底總動員2》講述的是多莉的身世,其實,在認識小丑魚莫林之前,多莉也在尋找家人。雖然有短期失憶症,但在小丑魚和其他小夥伴(主要是章魚哥)的幫助下,終於和家人團聚


首先,我必須非常誠懇的告訴大家,在看《海底總動員2》(英語版)之前,我並沒看過《海底總動員》,之所以會看純粹是為了打發無聊的周末。當看到不少人在回憶13年前的電影,我是相當羨慕的。在13年前,我並沒有進過電影院,也沒有接觸到電腦。只是一個單純的孩子罷了(好像暴露了年齡)。

但為了更好的了解皮克斯,以及《海底總動員》,我特意在網上看《海底總動員》,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身體有些疲倦,所以也不知道看到哪裡,就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凌晨3點鐘了。看了一眼視頻播放記錄,才知道連國語版的《海底總動員》都播完了。所以,花了2個晚上才看完了《海底總動員》。


這兩部《海底總動員》的主題都是尋找,那他們僅僅是在找尼莫或多莉這麼簡單嗎?自然沒有那麼簡單。在我看來,尼莫和多莉都代表著人生的不同階段

尼莫代表的是小孩子的天性,看待這個世界過於單純和天真,以為只要有了勇氣,就可以橫衝直撞。他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喜歡和大人作對,越是大人禁止觸碰的東西越要嘗試。結果,一不留神,就被人類逮住了。當然了,在教育方式上,尤其是單親孩子,莫林的初衷是好的,怕兒子受傷害,但方法卻不太好,只有釋放孩子的天性,讓他們自己多嘗試,才可以學會怎麼保護自己。所以,影片最後,莫林也很放心的讓尼莫和其他小夥伴一起上學。


而《海底總動員2》里的多莉更像是成長後的尼莫,在處處碰壁的時候依然保持樂觀的態度。沒有回憶,也就沒有煩惱。雖然患了短期失憶症,但心中一直有一個念想或執念,驅動著她,就是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家人。哪怕現實是多麼殘酷,周遭多麼冷酷,而人類又那麼狠毒。所以,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妨學著小丑魚問自己,要是多莉,這個時候應該會做什麼?你失敗的問題,大多數情況是因為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

兩部影片在劇情上來說,幾乎沒有什麼差別。但在畫質上,必然是《海底總動員2》更優質,畢竟這13年的科技進步真的很嚇人!所以,相比之下,主角更加精緻些,畫風也更唯美,甚至還誕生了一個非常有趣且超搶鏡頭的配角——章魚哥。


章魚哥幾乎是整部電影的笑點集中處,不管是在實驗室,還是水族館,抑或是最後的開車場景(連章魚哥都能開車,你還好意思說你不會開車?),都非常討人喜!原來章魚還能這麼萌!

假如真的有拍《海底總動員3》的話,我希望主角是章魚哥。當然,說這句話也並非完全沒邏輯的。想想看,第一部,主要是誰幫助莫林找到尼莫?多莉!所以多莉成為了第二部的主角!那麼第二部,主要是誰幫助多莉找到家人?章魚哥!

話說回來,看完《海底總動員2》的時候,我是不太滿意這部影片的,大概也是因為失去了童心吧。

如果是多莉,我想她還是會選擇失憶。


小丑魚父親馬林(張國立配音,張國立配音,張國立配音),出場時喊的那句「我兒子被抓走了」。不厚道的笑了好一會(手動滑稽)


《海底2》最大的硬傷是套路化。劇情和第一部,一模一樣。仍舊是尋親主題,只不過,主角換成了那條患有短期記憶喪失症又衝動愛嘮叨的藍唐王魚多莉。


覺得沒有第一集好看了,第一集情節更連貫。感覺每一個畫面都是必不可少的,第二集到後面感覺有點拖劇情。


感覺皮克斯這幾年技術越來越牛逼,講故事的能力卻在下降


動畫電影我只服皮克斯和宮崎駿。
看第一部的時候我還是小學,配音好像是張國立,最後被漁網住的時候所有魚一起說:一起往下游,一起往下游!的聲音到現在我都沒忘記。時隔多年的第二部,我覺得沒讓我失望。
當然,我心裡的第一永遠都是機器人總動員。


說沒有創新是假的。

從來沒看到過這麼萌的鯊魚,和第一部兇猛的鯊魚形成反差萌。

當然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兩點:
一是尼莫對多莉毫無條件的信任,這點讓我感動,看完電影后仔細一想,現在的我們對人的信任還有幾分,有時候甚至都不相信自己的父母
還有多莉的父母對多莉的信任,多莉走丟這麼久以來,夫妻兩個堅持鋪貝殼,才讓多莉最後順利找到自己的家。沒有信任,多莉和尼莫一家不會成為家人,也不會和家人得以團聚。

二是人生的自我設限
多莉與其他角色(除了尼莫)形成的鮮明對比的一點是: 多莉想到就去做,而且作為她尋找父母的最大的絆腳石就是是自己的短暫失憶疾病,這個困難可以說是致命的,但是多莉完全不放在眼裡,真的勇氣可嘉。反觀鯊魚的近視,和鯨魚的回聲聲波存在的問題,就是他們自己內心一直克服不了這個困難,給自己本來有無限種可能的生活壓縮到了水族館觀景台。還有章魚在水族館裡被熊孩子摸,因為之前被熊孩子弄斷一隻腳,就再也不敢前行,只會縮成一團,最後還是在多莉的引導和拽拉下逃出生天,章魚不由感慨居然真的能出來。很多人因為先天的一些不足和一些困難,就難以向前,但是永遠記住人的大腦只被開發了0.3%左右。

這本電影的確沒有瘋狂動物城來的轟動,但是比想像中的來的好。道理淺顯易懂卻耐人尋味,之所以大家喜歡被灌這種雞湯也是因為自己做到的少吧,更多的是對別人達成自己目標的一種嚮往。

所以是不是把焦點集中到自己身上,去向內探索,會有更多種生活的可能性。

因為生活沒有限制,永遠有無數種可能性。
這是迪斯尼的動畫精神,也是我喜歡的原因。


今天看完國語版,一方面,這部絕對不是最驚艷的,但是這部給了我跟其他動畫片不一樣的感覺。
如何對待身邊有殘障的人甚至兒童,多莉父母一點點教她說「我叫多莉,我有短期記憶喪失症」,希望她更好地面對失憶了的世界;教她玩捉迷藏,希望她享受童年的快樂;教她順著貝殼找到家,希望她不要迷路。看的時候眼淚都快出來了,如果我是這樣的健忘我的父母會怎樣,如果我的孩子這樣我會怎麼做?想想就覺得心酸,看到多莉父母每天找貝殼,所有的貝殼路匯聚到家,真的很感動。

被欺凌的第三個海豹,特別像生活中能遇到的那些兒童,被欺負還以為人家跟自己玩,還會開心的笑。

皮克斯這部動畫的立意和關注點實在標新立異,在這個更多動畫片專註於個人英雄主義(如zootopia,angry birds)的時代,反而關注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我個人是被驚艷到的。


海底總動員尋找尼莫是我小時候看過的至今印象依舊深刻的動畫電影,原因之一是小時候難得去電影院,另外一點是這部電影本來就很優秀。

時隔十幾年再看它的續作尋找多莉,我並沒有抱很大期望,看完了呢,也沒有特別驚喜。總體來講,劇情很完整,元素也挺豐富,格局較上部更大,立意也更深,但缺乏亮點,部分劇情拖沓,最後還強行賣萌。總之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合格作品。

我看豆瓣時發現很多觀眾將它與瘋狂動物城相比較,我個人認為尋找多莉要比動物城低齡的多,孩子看足夠了,大人看可能會有點無聊。雖然十幾年過去了,海底總動員的目標觀眾依然是孩子,其實也挺合理的。

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當多莉從同族那得知她的父母幾年前便離去,她一個人遊盪在近海渾濁的海水中,悲傷和失憶症同時爆發的時候,我前面幾排的一個小姑娘哭了。我想尋找尼莫之於我就如同尋找多莉之於她,海底總動員屬於孩子,就讓它永遠成為孩子們的回憶吧。


感天動地,今年可算有一部不諷刺政治的動畫電影了。


電影不錯,談不上多驚喜,但也絕對是佳片。
本就是主打親情和家庭的動畫片,和瘋狂動物城完全不一種類型,為什麼有人會覺得海底被動物城完爆呢?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超人:鋼鐵之軀》?
電視劇紅高粱結局塚本最後在酒罈前看見九兒為什麼不打死她?
如何看待2017年「金酸梅獎」提名公布,《蝙超》竟獲8項提名?
如何評價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的拍攝?

TAG:電影 | 動畫 | 皮克斯PixarAnimationStudios | 影視評論 |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