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恐怖片為何熱衷於以木偶作為恐怖的符號?


為什麼像人又不是人的東西會引發人的恐懼?其實原因是其打破了人類認知的固有界限。

人類認知最重要的一點,是自我與他者的劃分。把這一划分加以推廣,實際上就是人與非人的劃分。

恐懼源自危險,而危險最主要的來源,不是對於個體機體生存的威脅,而是對於分類系統存在的威脅。人很多時候可以不怕死,只要他知道構成他的主要部分還可以繼續延續下去。最令人恐懼的,是你一直以來堅信的構成自身的結構的消亡。其中一個,是自我與他者的話分(人與非人屬於這一類),另一個則是現實與非現實的區分。這也就是殭屍鬼怪與真實虛假作為恐怖片兩大構成元素的原因。

不知道有沒有人看《盜夢空間》和《楚門的世界》感到恐懼,反正我看的時候,當時是有點瘮的慌。

事實上一切道理都只是事後的描述,作為一種次生結構當然不能代替體驗本身。但我們可以通過將體驗作為一種存在性的結構進行分析,從而重現這種結構。我認為,恐怖或者恐懼從結構上來講,即是對於人們堅信的東西進行破壞以及對於人們構成自我結構施加威脅。

很有意思的是,幽默也同樣來源於分類差異的模糊化。但幽默和恐怖最大的不同是其不會弱化分類,反而可以看做是對差異的一種強調。有點類似於說反話的性質。

但幽默和恐懼的差別也只有一步之遙。如果你能從幽默中感受到固有信念的虛假性,能夠從喜劇中看到無限的虛無的可能性,你也許就能夠從幽默中領悟更深一層的恐懼。

不過,如果走過了那個階段,認識到一切分別的虛妄性,包括自我和現實的虛妄性。那麼,再看任何恐怖片或者一個人走夜路,都頂多只會受到驚嚇,而不會感到什麼恐懼了。

眾生顛倒夢想,分不清什麼是真實和虛假,所以受慾望的支配,需要構建某種希望來最為自身存在的基礎。這些分別,究竟來看都是虛妄,也都是掛礙。是故《心經》有言: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容易感到恐怖,即是現實太過脆弱的證明。即不合理的因素,無法理解的事物,很輕易的就能威脅到你的「世界」的構成。很現實的人,很理智的人,知識很淵博的人,思想境界很高人,往往不容易感到恐怖。就是因為他們的現實很堅固,他們賴以確認存在的基礎,不容易受到威脅的緣故。


人偶、面具最早出現在人類活動中在於巫,通靈、附體,強大而神秘,未知而令人心懼。所以選擇人偶作為恐怖片主角一點也不奇怪。


為什麼會覺得恐怖呢
例如 你見到一個人,行為很奇怪或則樣子很奇怪,你會覺得他是不是「人」這個時候
如果四周沒有人 你會覺得很恐怖
再比如,一些人偶很逼真,在單獨的環境中 你也會覺得非常恐怖


因為他們似人但不是人的東西(或則你覺得他不是人)
似人但不是人的東西最恐怖呢!!!!!!!


最恐怖的是人,那麼最讓人不舒服的恐怖形象是什麼?類人而非人的東西。如果劇本好製作精良,那麼充氣娃娃未必不能成為恐怖形象。


恐怖谷效應


一直覺得,從小到大。從有記憶開始,,,就覺得給小孩玩芭比娃娃那種類型的玩具的大人,是不是有病。。。。。。。我都覺得那臉滲的慌。


人偶這種東西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是小孩子的玩具,歐洲原始宗教里人偶是薩滿的祭祀用品,是可以注入靈魂的工具,我印象中《金枝》這本書里提到過


和恐怖谷的心理機制差不多。


西方恐怖片最慣用的手法的就是把平日里最常見且美好又善良的人或物當做反面Boss,布娃娃每個人或多或少也會有那麼一兩個吧,一下就跟電影里產生共鳴了。試想一下當你身邊最熟悉的東西變成恐怖的來源時的心情,目的無非是使人們失去信任感。

而一旦失去了信任感和依靠,人在心理上就變成了孤島,那麼恐懼感就油然而生了。

另外也有西方人把類人型而不是人的物品當做與巫術有關的東西,增加神秘詭異的氣氛。


給人心理暗示,很多人應該都有過覺得什麼玩偶、布娃娃有靈魂這樣的幻想吧。已經知道是恐怖片,所以潛意識會聯想木偶有個邪惡的靈魂等等。看泰迪熊的時候為什麼都沒覺得泰迪是個拿著電鋸突突突突的邪惡Boss。標點符號不是我強項,請見諒


→_→內有神經病圖片預警!!﹉﹉﹉﹉﹉﹉﹉﹉﹉﹉﹉﹉﹉﹉﹉﹉﹉﹉﹉

從初中就開始看恐怖片,驚悚片可以說資源我能找到的幾乎都看過。各種類型都是看過就忘了也不覺得害怕,但是有玩偶的恐怖片卻是例外,看死寂的時候就被嚇到過,自我感覺玩偶之所以嚇人,就是因為他們的表情很詭異!!!人是不會有的。
例如有些恐怖的動畫片反而會覺得嚇人就是那個表情畫的太詭異了。

ps:突然想起來,昨天晚上吃飯的時候陪妹妹看熊出沒。其中翠花讓熊大熊二帶上頭盔跳秧歌。那個頭盔讓我看了一眼渾身不舒服,小朋友反而看的歡樂。所以可能只是部分人的恐怖點吧,就像我認識的一個人,她看恐怖片只害怕看到那種滿臉褶子的老太太。放張圖你們感受一下。


雖然很像人,但卻沒有生氣呢,有很多動漫題材也討論過,。如果一個人也沒有了生氣,想必也是恐怖的


樓主一看就沒有在夜裡去只燒蠟燭的寺院里參觀過


木偶後面的提線人是最恐怖的,但是你又看不到他,所以會更恐怖


容易聯想,恐怖效果好


恐怖谷理論~


木偶這個題材最有名的自然是《死寂》《電鋸驚魂》了,其實用稻草人還有萬聖節為題材的恐怖片也很多。不難發現西方恐怖片里的恐怖點都不是虛無縹緲的「鬼」,而是實物化的一些東西。 同時和他們的歷史相對短暫也有關係。西方沒有東方人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下來的豐富的神鬼故事來作為想像的啟發源。木偶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自然很容易引發人關於恐懼的幻想,而且木偶在外形上和人很像,經常看片的人都知道,西方恐怖片都是人殺人人虐人,所以在他們的理念中人才是最可怕的,木偶作為一種新的恐怖片元素,一定意義上來說是東西方文化融合的結果,讓人耳目一新,充滿神秘感和刺激感。不管何時何地,讓觀者心驚膽跳才是恐怖片存在的意義,看完電影的你難道不會暗暗擔心有一天玩偶也對著自己露出詭異的笑嗎?


還有雙胞胎的恐怖神話


恐怖谷理論~


木偶無情,無血無肉,人有情,有血有肉,相比之下所以覺得恐怖


推薦閱讀:

比爾.柯林頓政績如何?
美國反疫苗運動存在嗎?
將基督信仰寫入獨立宣言的美國,為何美國反同性戀婚姻的《聯邦婚姻保護法》會被判違憲?
如何客觀評價《原央視女主持嫁美國後遭虐待》的新聞?
美國的約會文化是怎樣的?

TAG:電影 | 美國 | 文化 | 影視評論 | 恐怖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