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用大數據證明星座的真實性?

很多人說星座不準只是研究的不夠深,什麼人在不同星守護下星座不一樣之類之類。那這個可以通過大量的數據來證明咩?

——————補充分割線——————

大家都不要吐槽我了啦……我是不信星座的,也不覺得人可以被簡單粗暴的分類。只是突然聽到身邊人說了一堆理論,說有人真的可以用各種正確的學說來證明星座的可信度,所以突發奇想現在數據統計這麼發達,是不是可以從根本是證明這個東西,所以才來提問的~

平時對一些統計類的東西也沒有了解,也不是很了解大數據是什麼,所以看到大家說證明真偽什麼的真的一頭霧水啊……

因為把這兩個扯到一起不開心的答主都消消氣嘛好不好~~~

謝謝每一個人的回答~


星座對人性格是有影響的,但不是從出身那天開始的,而是從聽到星座理論那天開始的。隨著時間推移,越相信理論正確,星座對這個人的影響就越大。 所以,星座的確是有道理的,但不適用所有人。


星座已經被統計數據證偽了。基於星座的斷言的準確率和隨機一樣。具體看這裡:Truth Magazine

簡單翻譯一下:
星座不能預測性格(基於50000種試圖量化性格的細分)
星座不能預測驍勇(基於軍隊表現)
星座不能預測婚姻
星座不能預測成就(基於政客表現)
星座不能預測身高體重三圍
星座不能預測未來

然後,我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不信科學的人,一般卻相信「大數據」


大數據可以證明的是具備可證明性的東西,而不是似是而非的論述。

見巴納姆效應_百度百科

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以雜技師巴納姆的名字命名,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描述,卻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保羅·米爾以著名的美國馬戲團藝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的名字將弗瑞爾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


瀉藥。

還是心平氣和的說一說吧。

星座裡面有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不好量化和評價。

比如說,「小葉是處女座,有潔癖」,你如何衡量這個有潔癖?什麼才是有潔癖?

不好量化,不好評價。

「小徐是巨蟹座,長相美麗,對待人非常熱情」。如何界定對人非常熱情?


能,性格維度的建立比較困難,但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知乎眾談星座就知道扯巴納姆效應,其實是不動腦子亂下結論拿著名詞當令箭。你們難道沒注意到證明巴納姆效應的過程本身就是有可以清晰量化的組作為比對的。所以建立一套類似的分析演算法並不困難,但是用這個來證明證偽星座有點大材小用罷了。


不能,原因很簡單,你可以用大數據驗證一個命題是對是錯,但是打從你開始想:我能不能證明某個命題是對的,你就已經走上了邪路。

何況,就十二星座來說,算什麼東西。。。


大數據就算再坑爹,它好歹是真實事情的記錄與反應;而星座純粹是騙人的玩意好吧?

我發現知乎最近湧入一幫搞迷信活動的,集中在【玄學】、【命理】、【星座】、【風水】等幾大板塊,而且活躍度還不低,還喜歡互相吹捧、互相封對方為大神。


數據並不能證明什麼的,除非你能枚舉。統計一般用於驗證但並不是證明。換個說法,如果你用理論證明了X定理,然後你可以用實驗(統計,大數據什麼的)來驗證。如果只有理論而沒有實驗,一切都是空想,因為現實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反過來如果只有實驗而沒有理論那麼一切都是扯淡,墨菲定律知道不?只要有可能出錯,你就不能假設它不出錯。你統計了一億人,發現星座的準確度是99%,那麼你怎麼知道換另外一億人的話,準確度不會是1%?


包生男孩,生女退款


下文copy自 :雙魚男偶遇一處女座妹子之後…
=======================================================

雙魚座濫情嗎?

不同星座的人不一樣聰明嗎?

星座不可信的最可靠證據

===============================================================================原文地址 :雙魚男偶遇一處女座妹子之後…


基本不能。

星座是其實也是看盤的,跟出生時候,除地球以外的行星、太陽、月球位置有關。不同的人由於時間,地點(經度、緯度)不同,星盤千差萬別。而我們一般為了簡化討論,所說的星座是太陽星座。

大數據的本質在於尋找事物的相似性,但相似性的選取範圍不同直接可以導致結論發生本質變化。從這點來看,用大數據來預測星座是基本不可能的。

即使我們看星盤的四分、六合等相位時,都必須取一定的容許角度。

當然要相位剛好完全符合角度差,準確無誤的形成,這就只存在於角度差形成的某一瞬間而已,會讓相位影響的時間顯現不出來。因 此占星學還加入相位容許度觀念。容許誤差也依派別不同而互有差異,在網站中設定的相位容許度為正負6度。因為一個陰曆月平均 為29.5天,故一天平均下來約為12度。這與我們所採用的正負6度容許度(等於12度的誤差範圍)有吻合之處。
還有因在地球觀察天體運動的關係,由於星體對於地球的相對速度運動,在視覺上會讓人產生星體逆行的觀察現象。再加上每一星體繞 行地球一圈的時間長短有所不同,所以相位又有分成入相位(逐漸形成)、出相位(逐漸消失)的差別。在占星學上,入相位代表事情即將 發生,出相位代表事情逐步將告一段落。這些隱含意義是值得我們在解盤時加以重視的。
特別提醒,當相位的誤差越接近0時,此時所產生的相位越精密,力量越大。底下所列的相位是以誤差來做出現排序,以 利使用者做判斷參考。

很多時候,從推導結果來看,完整的星座預測與中國古代的四柱八字的結論幾乎一致。

不過,星座預測偏向於事件討論,四柱八字更偏向討論「人生軌跡」。比如,大事件如911,甚至最近的巴黎暴恐都是提前預測出來的。馬航370事件中,星盤直接表現為一個正方形,極其罕見。國外,甚至有用星盤預測國際金融市場走勢的——http://new.mmacycles.com/。


最後再說一句,從某種角度來說,星座屬於經驗學科。市面上流行的星座運勢,一般是以該星座的某個代表人物或者典型的出生時間點的星盤來預測的整個該星座時間段的運勢。這是導致不準的根本原因。


就我所知,大數據確實以科學的方法證明了星座的真實性

經過大量數據(10億+)的統計,所謂的「烏合之眾」——即那些經常熱血上頭、容易被挑撥、無組織紀律性的人群,都出生於該12個星座;

且從數萬張星空圖片分析,這些星是真實存在的。


我傳媒學的教授說過,你們這些學統計的,就是我們說結果,你們去給我們中國編演算法。
我竟無言以對。


全球70億人,按照血型分分,按照星座再分分,幾億人一類,靠譜嗎?


真有趣,這個問題底下好像沒幾個人真的了解過占星術。

你們反對之前,難道不用知道你們反對的到底是什麼嗎。。

用十二星座來分類的只是"娛樂"好嗎,占星術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想起來有本書叫做,實數的擴展,批判歐拉公式是錯的,但是其實是這個作者對這門數學的理解不夠,錯誤的運用了罷了。(貌似,具體細節不記得了,求指正)
於是這位作者就被認為是民科了。


總結一下,你們反對的諷刺的不是占星術,是這種不靠譜的"娛樂"。但是"娛樂"有什麼好反對的,不過就是抓人眼球謀噱頭罷了。儘管沒啥好反對的,我的立場也是反對。
我的立場是懷疑占星術,敬畏我們不知道的東西。

針對題主的問題,我不太懂可證明性,也不是很懂大數據。如果大數據的根據是統計,那麼統計的局限性,不能證明和證偽,只能計算當前觀察值下和顯著性水平下,你這個Assumption正確的概率(我的統計學學的不是太好,請wiki假設檢驗,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這意味著,大數據沒辦法證明星座是對的,大數據好像沒辦法證明任何一個理論是對的。


我不信星座不信命,只信邪。


不能。

大數據是無法證明玄學的。比如大數據無法證明是不是這輩子少殺生下輩子就會有好報。或者中醫。或者星座。


能證明星座與性格其實沒有必然聯繫,只是先被打上性格烙印的確會影響人的行為


用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證明客觀唯心主義的東西,能證明什麼呢?


以身說法:按道理我是天秤座,畢業兩年,果斷跳槽2次了,全部裸辭,並沒有猶猶豫豫的。


推薦閱讀:

天秤座的人普遍顏值高是真的嗎?
你身邊的雙子座是什麼樣子的?
「天蠍最喜歡和人曖昧」這個說法正確嗎?
怎樣追天蠍座男生?

TAG:星座占星 | 數據統計 | 統計 | 星座分析 | 大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