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是如何欣賞波德萊爾的《惡之花》的呢?


把今天的最後一個回答奉獻給你。出自我之前的一篇文章。當時為某中學讀物寫的,筆觸稍稍稚嫩了些。但比較全面。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A1MzM4Mg==mid=201656365idx=1sn=a78b60d31cbe5ebdcec34bbef8d85022#rd
波德萊爾:我愛回憶那沒遮掩的歲月
2014-12-20天際1號

導讀:

他靈魂里有不滅的光。他描述醜惡,卻在這醜惡的世間尋找聖潔;他生於深淵活於深淵並陶醉於深淵,深心裡卻渴望光明、純凈和喜樂;他在人間被利刃刺過,他詛咒時間、詛咒生命,卻仍渴求這腐朽的冬季有「西下的太陽那短暫的溫和」;他一生風流,但女人從他這裡拿去的比他得到的更多;他置身深淵,卻從惡中尋到了善,從泥濘中開出了花朵。他就是夏爾·波德萊爾。如果你渴望從詩中獲取柔軟的慰藉和天真的頌歌,請不要讀《惡之花》。正如詩人自己所寫,「海是你的鏡子。你在波濤無盡、奔涌無限之中靜觀你的靈魂,你的精神是同樣痛苦的深淵。」[i]


1857年6月25日,法國詩人夏爾·波德萊爾(1821.4-1867.8)的詩集《惡之花》初版發行,發行之初便引起了巨大的爭議。8月,法國司法部開庭審理《惡之花》一案,以「觸犯公共道德和善良風俗」的名義罰款300法郎,並強制刪除其中六首「淫穢詩歌」。同月,福樓拜致信波德萊爾,贊《惡之花》「光輝耀眼,猶如星辰」。《惡之花》以惡為美的思想觀念為波德萊爾帶來了「惡魔詩人」、「墳墓詩人」的稱號,其創作手法上結合了浪漫主義、象徵主義和現實主義三種形式,成為法國詩歌史上起程轉折的巨著,波德萊爾本人也憑藉著一部詩集成為法國象徵主義詩歌的鼻祖。但直至1946年,法國最高法院才允許《惡之花》申請複審,1949年才撤銷原判准許《惡之花》在法全文出版,並為波德萊爾恢複名譽。


《惡之花》不是單純依寫作年代先後排序的詩歌合集,而是根據主題和內容分成六個詩組,分別是:憂鬱和理想、巴黎風貌、酒、惡之花、反抗、死亡,其中每組都與前後關聯。詩人按照精心排布的結構鋪展了一條清晰的路,一條詩人內視而後向讀者呈現的心路。在這條路上,「每天我們都向地獄邁進一步,穿過惡濁的黑夜卻並無反感」[ii]。

第一部分憂鬱和理想是詩集的核心內容,占整本書的三分之二。此部分是波德萊爾心世界的真實寫照。波德萊爾六歲喪父,七歲母親改嫁。波對優雅美麗的母親懷有一種超越親情的愛戀,與繼父的關係更是情敵一樣劍拔弩張。母親改嫁之事對波影響非常之大,以致他在之後的詩中常自比俄瑞斯忒斯[iii]、現實版的哈姆雷特[iv]。對母親愛慕又排斥的奇特心理造就了詩人複雜的性格,也為詩人不同尋常的愛情埋下了伏筆。開篇一首《祝福》幾乎涵蓋了詩人的一生:自詩人誕生母親就驚恐萬分,罵道「我寧願生下來的是一條毒蛇」;想愛的人膽戰心驚或遠遠看著;妻子掏出他的心臟「滿懷著輕蔑把它扔到地上」;寧靜的詩人卻舉起虔誠的手臂,認為「痛苦是唯一的高貴,因為它只用純凈的光明製造」……像信天翁——高傲的雲中之君落入凡間,對美的天賦反而令詩人步履維艱。一邊懷著神聖虔誠的心懷想從前的生活(也許是夢想中的生活)、那沒有遮掩的歲月,一邊篤定地認為那種美可望而不可即,更不能為他這種活在「痛苦的深淵」中的人所擁有,只能停留在虛幻中叫人仰望;認為一顆深似淵谷的心只有麥克白式罪惡的靈魂才能滿足。詩人就是這樣在對美和痛苦的追逐中逐漸墜入生活的谷底,而愛情——這生活的花飾,恰是深谷里那星點陽光,是寧靜所在的地方。

波德萊爾的愛情處處充斥著矛盾。1839年18歲的波德萊爾中學結業,迷戀上紅髮猶太妓女薩拉,他為她贖身、替她租房、供她玩樂,將她奉為自由的榜樣,自己負債纍纍,最後甚至患上了淋病。21歲時波繼承了生父留下的一大筆遺產,開始頻繁出入娛樂場所,期間波與一位在劇院跑龍套的女孩——有著四分之一黑人血統的、充滿野性美的「黑維納斯」讓娜·迪瓦爾同居,第二年染上梅毒,此後終身難愈。頹廢糜爛的生活之外還存在著一位讓詩人精神上深深愛戀的女人:高貴典雅、美麗迷人、有著相當的藝術修養的「白維納斯」薩巴蒂誒夫人。1852年波匿名向薩巴蒂埃夫人寄送了第一首詩歌《給一位過於快樂的女郎》,此後兩年又陸續匿名寄送了《活的火炬》、《精神的曙光》、《全部的她》等詩作。幾乎是同時,波還熱烈追求著美麗狡黠、充滿青春活力的碧眼美人、女演員瑪麗·多布倫。他回憶薩拉,稱她為「骯髒的女人」「可怕的猶太妓女」[v];他一邊讚美一邊詛咒讓娜,但與讓娜糾糾葛葛二十年,在讓娜中風時送她至療養院照顧終老;他在匿名信中極盡溫柔地稱頌薩巴蒂誒夫人,視她為充滿幸福的天使,卻在她以身相許的第二天致函要求分手;他深知瑪麗的善變、知道她遊走於劇作家邦維爾和自己之間,依然甘願在愛情中飽受嫉妒的折磨……他幾乎是生來喜歡在痛苦中獲得甘泉的,而愛情只是追求痛苦的一種手段,一種沉溺和解脫的方式。精神中澄明的部分(理想)與污濁的部分(憂鬱)一再交錯,最終虛無戰勝了希望,此時愛情已不能再帶來慰藉,詩人發出「雪崩啊,你可願帶我一起墜落」[vi]的吶喊。


第二部分詩人將視角由自身轉向外部,用細緻入微的筆觸描繪了一個真實的、骯髒和華美共存的巴黎。這裡有煙囪和鐘樓、莊嚴的讚美鐘聲,還有讓人夢想永恆的蒼天;這裡有酷烈得足以擊散憂愁、「讓大腦和蜂房都灌滿蜜糖」的太陽;這裡也有貧賤而美麗的紅髮女乞……這裡是底層的巴黎,世俗卻真切的巴黎。然而巴黎在變!詩人看到一隻天鵝如流亡者逃出樊籠,看到街上走過七個宿命酷似的陰森的老頭,看到曾惹人憐愛如今彎腰駝背的丑老太婆,看到這些八十歲的夏娃悲喜交錯的一生,「一切,甚至醜惡都成了奇觀」[vii]。這一片可怖的風光朦朧遙遠,最終令詩人熏然欲醉。


光明和友愛求而不得時,醉酒者開始祈求在一種不知疲倦的狂熱中逃入非非夢想的天堂。這便是第三部分「酒」。而虛無和混亂最終招致毀滅。這個病態的世界處處充斥著畸形和醜惡的花朵,就如第四部分「惡之花」中的女同性戀者還有詩人自己那穢亂的愛情。這殘酷可笑又沒玩沒了的遊戲引起了詩人的自我憎惡,狂飲痛苦的靈魂最後招致反抗。為了那光輝美麗的日子,詩人喊道,「該隱之子,升上天宇把上帝扔下來!」[viii]他將撒旦稱為最博學最俊美的天使,請他「憐憫我無盡的苦難」,似乎只有死亡是唯一的慰藉。第六部分詩人充滿嚮往地描述了多種形式的死,情人之死、藝術家之死…最後高呼,「只要這火還灼著頭腦,我們必深入淵底;地獄天堂又何妨?到未知世界之地去發現新奇!」[ix]《惡之花》以此句結尾,全書看似頹唐實則每一篇都在絕望中奮力抓著一線希望,這朵開放於法國詩歌過渡時期的奇異的花在波德萊爾晚年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榮譽。


值得一提的是,波德萊爾不但詩才橫溢,同時還身兼譯者、時尚達人和麻辣評論家。他撰寫的藝術評論語言犀利、文風洒脫,痞氣十足,意氣也十足;他翻譯了多部美國作家愛倫·坡的詩歌與小說,在法國大受歡迎。但波德萊爾一生潦倒,即使晚年榮譽等身經濟狀況也未得到該改善。1863和1864年波為債務和疾病所困多次出售作品版權未果。1867年波德萊爾在母親懷抱中去世,次年萊維出版社以1750法郎的價格購買了波德萊爾作品出版權,此後《美學珍玩》、《巴黎的憂鬱》、《我心赤裸》等陸續出版。在《我心赤裸》中波德萊爾寫道,「一個人最終會很像他願意成為的那種人。」波德萊爾放蕩於深淵,卻在精神上處處呈現出美的光華,正如詩人自己所說,「我的青春是一場晦暗的風暴,星星點點漏出明晃晃的陽光」[x]。


[i]出自《人與海》一詩,第39頁

[ii]出自卷首語《告讀者》,第5頁

[iii]俄瑞斯忒斯,希臘神話人物,阿伽門農的兒子,因母親弒夫另嫁而弒母為父報仇

[iv]哈姆雷特,莎士比亞戲劇人物,因殺叔父弒兄娶嫂而殺叔為父報仇

[v]出自《你能把全宇宙放進你的內屋》、《某夜我在可怕的猶太妓女身旁》,第62、78頁

[vi]出自《虛無的滋味》,第187頁

[vii]出自《小老太婆》——給維克多·雨果,第217頁。Victor Hugo,法國作家。

[viii]出自《亞伯和該隱》,第298頁。亞伯和該隱是亞當的兒子,耶和華看中亞伯的供奉,該隱怒,殺其弟,遂受罰永世流浪。

[ix]出自《遠行》——給馬克西姆·杜剛,《惡之花》1861年版最後一首。Maxine Du Camp,法國作家和旅行家。

[x]出自《仇敵》,第31頁


http://weixin.qq.com/r/EEzO1vHE5ayarbW19xkC (二維碼自動識別)


波德萊爾是一個19世紀生在巴黎的大詩人,寫有《惡之花》這樣的作品。


壞孩子一般情況下是形容不太好的孩子,可在此文中我把這個詞定義得更單純一些。只是希望你不要把「壞孩子」的重音放在「壞」,而是「孩子」,純粹一點。我是樂意探討人性之初的,我也樂於接受「性本善」觀點,那麼「性惡論」也可以,弗洛依德的性本性(力比多)也令人著迷。那麼,我們暫且把「壞孩子」理解成集人性之初的這麼一個角色罷。


之所以要把「波德萊爾」和「壞孩子」這兩個語素放在一起討論,是因為我發現前者有後者的特點,而「壞孩子」在某種程度上對「波德萊爾」具有象徵意義,或者說對波德萊爾的思想性具有概況作用。所以,你也可以這麼理解:像壞孩子一樣的波德萊爾,即具有集人性之初思想性的波德萊爾。當然,如果你非要認為「波德萊爾這個好孩子」,也無可厚非,說出你的道理自然可以。


在文最初,我就說出不大尊敬的話:「波德萊爾寫出《惡之花》這樣的作品。」「這樣的」一次詞義不明,不褒不貶的,令人看了總是膈應。就跟你問我你的衣裳好看嗎,我只說還行,你就會想要打我。那麼,我為什麼還要冒著被打的風險來評價人家的著作呢?因為「波德萊爾」、「這樣的」、「惡之花」以及「壞孩子」這幾個語素產生的反應很有趣,我希望從我的視角來談一談,波德萊爾這個壞孩子到底是怎麼樣的。

想來想去,第一次看見詩人的名字應該是教材上,最初對他的定義是:一個愛標榜自己的人,以「惡」來標榜自己思想的詩人。我不中意一個flager。然後可能和不少人一樣,靈機一動的某一天讀了他的詩,哈,真是有趣的人。讓人忍俊不禁吶,原來波德萊爾就是這麼一個人,not a flager ,一個徹底的壞孩子罷了。看過好幾個斷斷續續的譯本,只說席慕容的譯本最有情,還有豆瓣上一個不知名作者譯地最「壞」。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這樣一個現象,一個小孩子,總會為了吸引大家注意而做點什麼荒唐的壞事,令人忍俊不禁、莞爾一笑。我一小弟,幼時,趁我午休,將畫筆顏料塗了我滿床滿牆,一覺醒來如入另一夢境。抄起傢伙想打,不小心撞到鏡子,突然看見自己滿臉的彩色,一肚子氣憋不住一臉的笑。真正開始看《惡之花》時就是這樣,壞地可愛有趣。整本詩作充滿了幼稚、天馬行空、故意張揚甚至欠打的辭彙,我還想用這樣一句話形容一下我的感受:「老子就是一坨屎又怎麼了,你管得著嘛你?!」我就是壞我就是傲嬌我就是我!


《惡之花》總共分為《憂鬱與理想》、《巴黎風貌》、《酒》、《惡之花》、《反抗》和《死亡》這六個詩章,波德萊爾孩子氣地用原欲性的思想吐槽了很多事情。其中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巴黎風貌》,巴黎也是和詩人現實較為貼切的一個意象。


大概沒有見過哪個詩人這麼孩子氣了。先簡單說一下波德萊爾的生長曆程:幼年喪父,母親改嫁。依賴母親,對家庭沒有安全感,感情生活混亂;自稱厭惡巴黎,數次離開,數次返回;生命最後死在母親懷裡。波德萊爾給友人家人的信里總說討厭巴黎這個烏煙瘴氣的城市,一次次離開,卻在旅途上一次次說那些不如巴黎的鬼地方,總是半途而返巴黎。從心理學上看他對母親的感情以及和巴黎的關係,似乎有點俄狄浦斯情結。從波德萊爾的成長經歷來看,他是極度需要母愛的,可同時又對母愛產生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讓他抗拒,尋求各種感情以汲取愛的力量。對於巴黎這個生養他的城市,波德萊爾在某種程度上將它移情為原愛,即他最初能獲得愛和安全感的地方,可是由於創傷性童年經驗,他對巴黎有一種難以割捨的依賴,與此同時又產生一種沒有安全感的抗拒。離開回來、回來離開,這種過去經驗對他的反覆性傷害已深入他心,他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只有發泄。


因此,在《巴黎風貌》里我們可以看到他把他的巴黎寫得那樣讓人生惡,他恨不得用一切齪語來詆毀這個巴黎。有人說愛的反義詞是恨,也有人說是不愛,可我覺得波德萊爾的愛的反義是愛而不能,所以他執拗地孩子氣地大寫巴黎的惡。可是在另一方面,他又不止一次地對母親對友人說臭狗屎的外地比不上巴黎,巴黎有的東西怎麼全世界都沒有。波德萊爾一邊各種看巴黎不順眼,一邊情人眼裡出西施。


除去波德萊爾對巴黎的欲罷不能,他對人生、社會、世界都是一種對「惡」的探索性認知。前文已經說過有「性惡論」的觀點,波德萊爾正是嘗試用「惡」的眼觀認識一切。這個「惡」不只是一種思維方式,更是對人性、世界性、社會性的探索,正如「壞孩子」可以代表一個角色的集合,《惡之花》是詩人從他的思想來認知世界、社會和人性的維度的詩作。


波德萊爾用他的「壞孩子」似的認知思維,為我們帶來集「惡」之意象大成的《惡之花》。人的個性形成,會讓他習於從個性認知來識別一切。就好比說,一個生在溫室里的天真的人,他對世界的認知構成更趨向於簡單和平。那麼,波德萊爾安全感匱乏和熱烈逐愛的複雜人格特徵,使他更樂意於用「惡」來表達善,構造成稚趣與大惡並存的《惡之花》。


所以,胡言亂語一番之後,我可以重新認識一下這個偉大的詩人:波德萊爾這個壞孩子一樣的詩人,真是畫出一朵漂亮的《惡之花》。


兩年前看惡之花,大為震動,在豆瓣寫過一篇書評筆記,更多是對詩人本身的評論。轉貼於此,以資討論。

如孩子一般的詩人

波德萊爾的詩讓我開心。很久沒有抱著一本書可以不由自主地笑起來。看著裡面的有如孩子一般的文字,彷彿在字裡行間閱讀童趣。我一頭扎進去,去看別人對他的評價,看他的詩,看他的身世過往,就這樣幾個小時就過去了。挑著翻閱他的詩,順便也去記住他的幾位情人的名字,不過多年以後,可能最多只能記住他有三位維納斯外加一個猶太姑娘。情事記載於他唯一詩集中,惡之花,Les Fleurs Du Mal。

  語言如孩子般純真,比如這一首:à UNE FEMME TROP GAIE
  致一位過於快樂的女郎 (文略)

  明顯觸動了正統社會,於是法庭判決這首加另外五首從詩集中刪去。如同小男孩指出了皇帝的新裝一樣,波德萊爾把心裡話變成文字搬上了紙面,人類社會在白天無法直面那原本在夜晚去想像才屬於正常的思緒,情色放在腦海是思念,放在紙面就是戲謔,公開出版就更是在宣揚著某種荒唐。當時,波德萊爾被判決是荒唐的,不過歷史繼續發展,直到1949年改判原來的歷史才是真正的荒唐。

  人的一生要在周始循環的一輪輪生命中留下些什麼,波德萊爾留下了詩歌和他的故事。一百五十年前的故事在流淌著真摯情感的文字中展現,聯繫著此刻與歷史,讓此生此刻的讀者在轉身回望逝去的時光時,不至於被冷冰冰地阻擋在時光的牆壁面前,不至於將過去與現在生硬地阻隔,也不必擔心此刻即將變成脆弱的無法記起的一個剎那。那些人物仍舊在那裡,離此刻的我們不遠,還可以很理解他們。

  他的朋友庫爾貝那時在用巨幅的畫像來記錄平民的集體生活,比如葬禮,比如畫家的工作室,然而波德萊爾似乎並不關心世界怎麼樣,他關注的是自己的心裡想到了什麼,類似於庫爾貝所畫的「世界的起源」這樣的赤裸的直白。於是,你從波德萊爾的詩歌中讀不到現世的蒼涼,有的僅僅是神話與幻想,自己與戀人。

  他是一個走極端的浪蕩人士,又是一個不專註的紈絝子弟,出生富貴家庭,卻一直不相信自己配得起富貴的一切,於是他要在廉價的妓女身上獲得溫暖,並且痛苦地享受著這個過程中自己是因何而墮落至此。在被狂野而廉價的性所吸引後,以及在猶太姑娘真實的溫柔懷抱中,他逐漸認識了周圍的人群和自己。然而他對於美還有一絲其他方向的追求,比如薩巴蒂埃夫人那樣的上層婦女——她也溫柔包容、待人和善,詩人稱她為白維納斯;猜想詩人還會想到那位在出海後島上碰到的招待他的女主人,轉呈給她的信和詩中用的那種措辭,看得出來是一種委婉得體的愛慕。沒錯,波德萊爾被直接的狂野所誘惑,同時心中仍然惦記著一類潔白的姑娘。

  詩人沒有離開過母體,他尚未長大,他的心從未被填滿,而離開任何一方,都會讓另外一種心緒顯得更加空蕩。一邊流連於黑維納斯的狂野,進而把自己等同於那個社會層面的一切人,另一面往返於白維納斯的沙龍,注視著她的豐腴胴體卻只寄出匿名的情詩。情感的虛無和性的真實是明顯的事實,以至於真實之後只能意味著情感的幻滅。而對於女人,情感或許更為真實,性卻是虛無的,於是薩巴蒂埃夫人願意為了那些色情而大膽的詩歌遂他所願。他在滿足之後,竟然厭倦了,女神終究還願為女人,可惜那飽含荷爾蒙的詩篇大約也要因此而無法再續新篇。

  妓女值得如同姐妹一樣愛護和照顧,詩人願意平等看待一切人物,但即便如此,波德萊爾也還會疑惑——這樣的制度是人類所期望的集體的親密嗎?集體的親密在他看來,似乎更應該像上層社會那樣,含蓄的互動,引而不發的追逐,心知肚明的共享;絕非為了生存的壓力而失去了選擇伴侶的門檻,在城市的角落,在局促的空間兩人嬉鬧著。巴黎那些燈紅酒綠的柳巷,只是他的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也更談不上對於現實思考的起點。

  波德萊爾是真誠的無疑,這一點與盧梭一致,但波德萊爾並不擅長理性也沒有悲天憫人的氣質,他未曾想過人類的路應該怎樣走,這是作為詩人對比于思想家的差異之處。反過來比較,你也不會看到盧梭會嚷嚷著要自殺,或是極度留戀巴黎的都市生活,盧梭是一個可以脫離母體的流浪者,而波德萊爾不是。波德萊爾代表著人類的孩童階段,一方面代表著好奇與探視世界的衝動,另一方面是對於離開母體的擔心和不情願。波德萊爾尚未肩負起來的責任,被雨果定義在了悲慘世界中,而此時,波德萊爾應該已經離開了塵世。

  卻也正是這樣的一位詩人,在閱讀他的文字時,不會沉重地想到全人類,而是聚焦於一個人。他時而苦惱,時而意氣風發,在一座巨大混雜的城市裡,尋找著好奇和衝動,還有那些既讓他好奇又讓他衝動的女人。


中譯很無力,英譯也很無力。


我深知我沒有資格去評判Baudelaire的文章,如今我再去品讀這位大家的這篇文章時,我突然感覺我似乎能去理解我的一位摯友,突然明白詩意不來自情感而來自孤獨,懂得愛悲傷愛黑愛猶豫的人原來是這般富有,有些人的價值觀並非大多數人群所能接受,但是至少我們志同道合。
我曾給我自己的性格一個定性:雙重人格+思想潔癖=我。任何與我有過較多交集的人,都會覺得我性格寡淡,對很多事不聞不問,對朋友的關心也是不冷不熱,很少約人一起吃飯,一起自習,我走路很快,吃飯很快,計劃的東西必須完成,不然心裡會無比難受。也會因為他人莫名的拖欠而無比難受。直到我遇到這個摯友,發現有一人走路,我需要在後面小跑,有這麼一個人在我消極時,告訴我應當把更多精力投入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只有這樣,你心裡想要的安全感才會持久。也是這位摯友告訴我感情不會永恆
這位摯友與我有太多相似又有太多不同,TA是另一個我。而我與TA正是人群中的孤獨者,是突然釋放後無處可逃,只能身陷無限黑暗與孤獨充盈自己的人。


《惡之花》(les fleurs du mal)是法國詩人波德萊爾的一部血淚之書,在書中講了我們不了解的巴黎。

----------------------------------------

以下內容來自法語人微信公眾號 (ID :「Fayuren123」)

最初思考

文學課上講到了Spleen風格的寫作,提到了很多法語作家,重點突出的就是Charles Baudelaire,經過反覆欣賞與研究,體會到了詩人在兩本詩集:《惡之花》(les fleurs du mal)和《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傾注的情感與心血,於是,今天很想把《惡之花》推薦給大家。

有人稱它一本有邏輯、有結構、有頭有尾、渾然一體的書。《惡之花》被譽為法國"偉大的傳統業已消失,新的傳統尚未形成"的過渡時期里開放出來的一叢奇異的花"。作品兼具浪漫主義、象徵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特徵。

本書簡介

全書包括六個部分:

憂鬱與理想

巴黎即景

惡之花

叛亂

死亡

看著幾個部分的名字,讀者明顯能感覺到,如果想體驗詩歌的美好,那就請千萬不要對《惡之花》抱有期望,因為波德萊爾在詩歌中傾注了他全部的熱情去展現了社會裡沉重的憂鬱、病態的環境和無限的醜惡。

這也並不是一個普通的散文詩合集,而是一本有邏輯結構的詩集,全書中的詩隨著思想的延伸而不斷轉化。

行文路徑

第一部分「憂鬱與理想」中,作者融入自身的情感,自己不斷在惡中追尋著理想世界,然而在法國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追尋理想異常艱難,他還表示「巴黎是一個充滿噪音的城市,它也許正是依靠那些噪音而生存」。

詩人從而轉向了第二部分「巴黎即景」,描繪出了人們都嚮往的巴黎是一個充滿敵意和醜惡的人間地獄,他講述了生活在各個階層人們的痛苦與絕望,人們本應有的善良在這巨大的醜惡之下,壓得苟延殘喘。

在這種現實的壓迫下,詩人選擇用酒精來麻痹自己,於是詩集發展到第三部分「酒」,在酒的作用下,他看到了一個並不真實的世界,裡面充滿了幻象和真實,兩者交相輝映,難辨真假。

第四部分「惡之花」中,詩人從醉酒的幻景轉向直面罪惡的"花朵",他從自己醉酒的天堂回到人間——那真是一個充滿罪惡的地方,卻又盛開著鮮花。因為他雖表現著惡,生活在惡中,卻又不讓代表著善良的花朵被黑暗吞噬,在經歷的一切黑暗之後,歷經苦難之後,閱盡醜惡之後,死亡是唯一的歸宿、唯一的慰藉,死亡雖是一切的終結,但也是新的開始,所以詩集最後,回歸到「死亡」。

《惡之花》風波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本凝結了波德萊爾畢生心血的詩集,卻將他送上了法庭,1857年,檢察官說他「暴露一切,描繪一切,尤其揭露了社會醜陋的一面。」最終他被法庭扣上「有傷風化」(l』outrage aux bonnes moeurs)的帽子,並被強制去掉書中的主要的六首詩歌:《首飾》、《忘川》、《致一位極樂女郎》、《吸血鬼的化身》、《累斯博斯》和《該下地獄的女人》(如今已重新收入詩集),且上交罰款。當時的文壇對此事態度一分為二,但大部分還是反對《惡之花》的聲音,只有少部分人站在波德萊爾一邊,其中維克多·雨果向波德萊爾寄去書信,表明自己很欣賞他的作品。

藝術的最終目的是創造美,然而美的定義千差萬別。

翻譯薦讀

【節選自《惡之花》曽被禁詩篇《忘川》(Le Léthé)】

郭宏安譯:

殘酷固執的人 靠近我呀

心愛的老虎冷漠的怪獸

我要把顫抖的手指久久地

伸進你濃密厚重的長髮

掀開你充滿香氣的衣裙

把我疼痛的頭深深埋藏

像聞一朵枯萎的花一樣

聞一聞往日愛情的溫馨

我真想睡呀 長睡而不醒

睡得如同死一般的香甜

讀書筆記

能與雨果齊名的,自然不是泛泛之輩。

讀完此書,我才明白:原來詩也可以為劍為刀,為正為邪

在《惡之花》的世界裡,詩人的命運是極具悲劇性色彩的。在他誕生之日,他的母親恐懼萬分,罵不絕聲,對著上帝握緊拳頭。而他的妻子也說:「我從他胸中掏出鮮紅的心臟,然後,為了讓我的寵物吃個飽,我滿懷著輕蔑把它扔在地上」(《憂鬱和理想 》)。在這裡,他的母親和妻子,都是如此嫌棄他。但詩人卻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儘管這些理想和信念與這個社會是那麼格格不入。

在詩集中,所有的意像都是醜陋的:潮濕的牢獄、膽怯的蝙蝠、腐爛的天花板、鐵窗護條、遊盪的鬼怪、長列柩車、裸露的屍體……

波德萊爾以丑為美,化丑為美,在美學的歷史上具有創新意義。

所以,當波德萊爾將自己所創造的"美"展現給世人的時候,當評論界曾稱他為「惡魔詩人」的時候,他也悄然成為了法國十九世紀最著名的現代派詩人,象徵派詩人的先驅。


時隔幾年,再看波德萊爾的散文、想到曾經我多麼為理解他而高興,而現在卻帶著憐憫將其視為幼稚。不知黑白,知道在某個程度上我贏了曾經的自己和詩人,卻終究輸給了世界。


說來非常慚愧,我之前一直是讀不進波德萊爾,也讀不進詩的。

高中時候捧著《惡之花》讀,覺得不知所云。我能感受到那股所謂的「惡」,但我實在不能理解這種文字排列組合而成的上下文的意義,我甚至覺得是無意義的,只是意象、文字的羅列而已,只是純粹用這種羅列來營造氛圍而已。他們的組合粗看起來那麼有趣,可是當我開始讀的時候又覺得實在是莫名其妙平淡無奇了。

後來我發現,是我自己的原因,不是詩的原因。這種發現始於外國文學課,老師給我們講英國文學,湖畔派詩人塞繆爾·柯爾律治的詩作《古舟子詠》 ,一個關於老水手與信天翁的故事。然後我發現原來是這樣子讀詩的,把詩先當作一個劇本,一本小說,一個故事,這之後,它才成為詩。

再然後我就又開始讀波德萊爾了。

我覺得吧,讀詩蠻難的,但是讀故事很簡單。

而波德萊爾的詩又極具故事性與畫面感,一首詩的整體非常完整,讀懂了那個故事,就知道他所要表達的東西了,然後就會發現,每一個字句居然都那麼恰如其分,那麼天真有趣。


先了解他這個作家,再了解他愛的人。


初讀這部作品時正處於人生低谷,內心充滿了茫然和不安。當時有幸了解到這部作品(沒錯,是看了漫畫《惡の華》才讀的《惡之花》……)並且拜讀之後,彷彿幫我把心中的不忿和壓抑全部吶喊出來一般,讓人又更加敢於追求心中的美。
後來通過郭宏安的《論惡之花》,了解到波德萊爾生活的年代,經歷的事,更加覺得這部作品其實是在借描繪丑、惡,抒發對美的無限渴望。《致讀者》中對人性惡的無情嘲諷、《信天翁》里墜落大地的飛行者(喻詩人),都是表達了對周邊病態社會風氣的不屑,以及堅定追求美好的理念。
讀作品,可以不去了解作者的生平,全靠自己的心與其產生的共鳴來欣賞;也可以仔細研究作者創作背景,推理作者的心路歷程。尤其是詩,讀罷感覺有一顆炙熱的火球在後背爆炸、激得自己冷汗熱血具下,能夠給自己帶來終極的感動,不就可以了嗎?


推薦幾本書吧《波德萊爾十論》、《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十九世紀的抒情詩人》
第一本算是國內比較全面,深刻研究波德萊爾的專著。從波德萊爾的文學思想基礎"應和",到城市詩歌,矛盾修辭等。
當然讀波德萊爾首先要明白"應和",這個是波德萊爾的文學思想基礎,再就是對通感的理解,通感個應和是可以聯繫起來的,最後一個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是其作品中運用了大量的矛盾修辭法,比如說"崇高的卑鄙",讀起來意味深長的,個人覺得比那個對比有感染力,似乎有了一個新的生命。


瓦爾特本雅明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可以清楚的回憶起來生病時候腦子中的種種意象 他是矛盾的 他從來就沒折中過 貴族的靈魂和氣概 乞丐般的身姿 佝僂前行。
追求致純的美和豐腴 但內心仍歸於泥土的腥香
咒罵不斷但卻越陷越深。

通感在讀他和蘭波的詩集時最強烈。
惡之花開在心中 開在她的心房.


沒法欣賞,對當時的年代也許是特別的,但對現在的人來說,實在沒有什麼驚世駭俗之處,多數詩可以總結成這個意思

個別詩情感很真摯,角度清新,值得一觀,可能我不是一個文青吧,也可能是我平時就曝露慣了。
倒是這個詩人有點意思。


推薦閱讀:

TAG:閱讀 | 詩歌 | 詩歌欣賞 | 波德萊爾 | 惡之花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