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界需要怎樣的策展人?

藝術家、畫廊、藝術機構等等都需要和策展人打交道。
但是,藝術行業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策展人?
哪些素質是決定性的?哪些是不能有的?


卸腰
這個俺真答不了,因為我只研究博物館展覽。中國語境下,藝術展覽和博物館展覽差別甚大。

博物館展覽背後有一個成熟甚至龐大的機構,展覽是一個信息生產流程的中間產品(雖然是最重要的),上游有研究部門為展品提供學術解讀,有保管部門負責展品日常維護,下游有展覽公司為展覽提供施工服務,有教育部門負責對展覽進行二次開發,有宣傳部門負責在公共場域推廣,有文創部門負責展覽相關商品的開發銷售。博物館自帶展廳,國家財政提供展覽所需經費,我所在的中國文物報社還負責評選和專業鼓吹。展覽策劃周期往往長達數年。

所以這樣環境下的「策展人(團隊)」,需要協調各個環節的關係,提出最初始的展覽宗旨和目的,做好財務審計,其餘的工作流程,已經形成了深度規制化,所以經典意義上博物館展覽的策展人,往往是或者只能是一個博物館管業務的副館長,在大型博物館中也可能是展覽部主任。

對於這位副館長的個人素質的要求,往往是管理協調能力,對博物館業務的規則有基本的了解,宏觀創意能力,對展出題材的學術研究基本了解即可,其餘可能需要但可能不足的能力,都會由博物館機構的分工、學術委員甚至外請的第三方專家學者甚至領導來填補解決。


個人觀點:
起碼得誠實,不能先有了人選再定主題再寫理論再找個冠冕堂皇的問題跟展覽主題呼應,這樣就無病呻吟了,而且展覽會有明顯的拼湊感,這個歸根到底還是個人修養的問題。還有就是對作品進行故意的誤讀,我都認為這種事情只有品性惡劣的人才能幹得出來。

我認為題主能提這樣的問題說明是一個對自己的事業有責任心的人,這份責任心對一個策展人來說是最重要的,沒有這個,其他都是扯淡。


需要有領導能力的強人,具備很強的指揮能力。


當代藝術界的展覽,大多數需要有影響力的策展人,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只是掛個策展人的名,寫一篇策展前言作為推薦,大多數時候他們基本上都不會出席展覽現場。
什麼樣的人比較有影響力,比如朱青生,北京大學教授,批評家,呂鵬,高銘潞,王林,當代藝術教父,栗憲庭(他已經不寫批評了),這批人,學術性強。


推薦閱讀:

TAG:當代藝術 | 藝術展 | 藝術策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