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古典音樂用什麼 app 比較好?

聽古典音樂用什麼 app 能搜索到比較全面的音樂資源呢?


【茱莉亞弦樂四重奏】已經從¥93降價到¥18,iPad和iPhone版本一樣價格。
~~~~~~~~~~2015/09/30~【竟然要破50贊!這是真的嗎?】今晚就去買¥163 App套裝,等著。。。
~~~~~~~~~~~~~~~~~~~~2015/8/29原答案止步~~~
~~~~~~~~~~~~~~~~~
錄音的最優載體,包括CD、黑膠唱片、LP或DVD,依然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某些App已經在古典音樂傳播道路上走的更遠,讓人獲得相當獨特的學習體驗從而吸引年輕一代的受眾更多了解古典音樂。

這裡不得不提到開發商Touchpress Limited,這家公司最早以The Elements橫空出世,接著嘗試將這種文字、數據、圖像、影像、音頻等多媒介交互的電子閱讀體驗,引入古典音樂應用領域。目前為止,Touch Press開發的應用依然引領著音樂教育軟體的方向。它的合作方包括內容供應商如環球古典旗下重要廠牌、世界著名樂團和指揮家、Walt Disney Animation Studio、BBC、Harper Collins、現在更是拓展至頂級音樂院校,最新推出朱莉亞弦樂四重奏、合作開發Juilliard Digital.

我購買體驗過的App排名第一是:
The Orchestra

售價大約¥96)

The Orchestra製作了由倫敦愛樂交響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演奏的9部經典交響樂,包括海頓《第六交響樂》(早晨)、貝多芬《第五交響樂》(命運)、德彪西《牧神午後序曲》、馬勒《第六交響曲》(悲劇)、斯特拉文斯基《火鳥》、魯托斯拉夫《交響樂協奏曲》和 薩洛寧《小提琴協奏曲》

剛開始,如果你對交響樂團還不太了解,想做進一步學習,可以打開information的小??,獲取更多內容,例如:

在這裡,你可以認識每一樣樂器的樣子、構造、音高、聲音特性,聆聽它在某首樂曲中的音樂片段等等。

豎琴:

你可以進一步閱讀來了解:
交響樂團歷史
聽交響樂音樂
如何閱讀譜子
如何分析譜子
倫敦愛樂樂團

(一)The Orchestra

以下介紹聆聽一首交響樂在這個App上的體驗。

打開App,進入所要聆聽的曲目,比如德彪西牧神午後序曲。

首先,來用指揮家的視角,感受樂團大boss站在指揮台上,如何檢閱自己的蝦兵蝦將。看看這首樂曲的交響樂團編製:

正在演奏的樂器會亮燈,這個圖解清楚地顯示,要演奏這首樂曲,需由這些樂器組協作完成,它們包括:

1)弦樂器
12位第一小提琴樂手
10位第二小提琴樂手
8位中提琴樂手
6位大提琴手
6位倍大低音提琴樂手
2位豎琴樂手

2)木管樂器
2位長笛樂手
2位雙簧管樂手
1位英國管樂手
3位單簧管樂手
2位巴松管樂手

3)銅管樂器
4位法國圓號手

4)打擊樂器
1位鐃鈸樂手

此時音樂正在演奏,多攝像機錄製模式允許你可以毫不費力切換角度,觀看完全互動式可回放視頻

現在,讓我們從指揮家的角色轉換成樂手來試試。

這裡要強行插入推薦該App最厲害的分軌播放功能。「按住拖拽在交響樂團周圍聽音樂」 這個功能允許你單獨聆聽某樣樂器的聲軌,感受一下後面是雙簧管的中提琴手,在演出時他聽到的聲響啥樣子!!

目前貝多芬的音樂是免費的,其他需要另行購買,購買整首樂曲的所有獨奏音頻約$1。有什麼好說的,買吧!

一邊看小提琴分譜一邊只聽德彪西牧神午後的小提琴獨奏,這在以前只能是學院里的娃人肉演奏才能實現...

還可以來個彈幕聆聽,請出薩洛寧在你一邊聽德彪西的同時,一邊為你講解他的感受,哈哈哈,很酷有沒有。這個帥老頭聲音蠻好聽的...

功能鍵主要有:
評論
總譜
分譜
滾筒譜
指揮家論指揮德彪西

總的來說,用App來看交響樂團演奏,也有很多音樂廳現場或是聽唱片錄音所沒有的福利。使用者可以聆聽樂團演奏與總譜閱覽實時進行;可以分軌學習某一特定聲部、特定樂器;可以看到聽到音樂作品和各種樂器詳盡的文字解說;可以像面對面一樣聽到樂手、指揮家、樂迷對作品的解析和心得。在學習或培養興趣階段,這是一種獨特又吸引人的體驗方式。

Beethoven"s 9th Symphony

Touchpress最早的古典音樂拳頭產品:
貝多芬第9交響曲-完整版

先來八卦一下,貝九App於2013年五月上線,兩個月以後《新知》試刊號發行,它出現在 | INTRO頭盤 | 首頁。又過了很久直到2015年一月,它才正式在中國地區的Store上線。

貝九是古典音樂內容App產品中不可逾越的里程碑,當年在WWDC引得萬眾矚目,風光無限。這個應用和The Orchestra有些不同。總的感覺,向DG致敬的意味十分濃烈。

它呈現了貝九跨越半個世紀的經典錄音,其中包括:
* 1958年指揮家Fricsay與柏林愛樂
* 1962年指揮家Karajan與柏林愛樂
* 1979年Bernstein與維也納愛樂
*1992年Gardiner與革命浪漫樂團

閱讀到最後一頁點擊DG的黃標,看到許多熟悉的音樂家面孔,難免令人回想起古典音樂唱片曾經的輝煌年代。那些傑出的廠牌,了不起的音樂家和他們了不起的錄音,如今被用這樣一種方式,裝進一個個正方形小方框,任由手指點擊。

竟然有些唏噓。。。

或許當初,錄音技術剛發明出來的時候,人們也會這麼感嘆吧。

今晚花了好多時間才成功載下來,也只是匆忙地瀏覽了一遍就來答題,抱歉。

(二) Beethoven "s 9th Symphony


主頁面:

四個珍貴的錄音版本是它的主要賣點,而這些錄音是可以實時切換的,正如作者嚴鋒在文章《iPad上的〈荒原〉》所說:

DG四個史上最強「貝九」完k全足版,佛理喬伊、卡拉揚、伯恩斯坦、加德納。你可以即時切換,也就是上一小節卡拉揚,下一小節用伯恩斯坦接上去,毫無違和感,當然大師地下有知,會被再一次活活氣死。

功能鍵和The Orchestra類似:
總譜
改編譜
滾筒譜
手稿
手稿說明

另外多了1825年總譜手稿影印版,目前收藏在大英圖書館,介紹中說明,George Smart指揮貝九在倫敦首演,用的就是這份手稿。

槽點是,那些無窮盡的解析文字說明,怎樣才能讓它們消停!!!

最精彩的部分是長達100分鐘的特別採訪影像資料,包括伯恩斯坦本人,竟然還有么么的杜達梅爾!一直覺得他很像什麼都不知道的囧Snow

還沒來得及仔細享受這些精彩的分析與評論。無法更贊了。

「交響樂的故事」有很多乾貨

製作人員目錄

第二個App結束。

(三)Liszt Sonata in B Minor

最近經常想,要是每一部重要的鋼琴作品都能有一個類似的App,那該多好!

這是一個簡潔優雅的App,兩個功能鍵分別為:演奏 | 作品。

該版本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由鋼琴家Stephen Hough演奏,作品解析由Charlotte Gardner寫作而成,兩位藝術家的介紹自行腦補。目前這個App尚未譯成中文。

主頁面:

第一部分,The Performemce

對於長達32分鐘的演奏,僅僅是欣賞,其視聽體驗無可挑剔,我用的設備只是iPad+cx400,斯坦威大鋼琴的效果很棒,仔細聽甚至可以分辨出踏板處理細節。

頁面上的視頻窗口,提供三個不同拍攝角度,個人最喜歡垂直俯視,因為平時較難獲得此類影像資料。

在學習的時候,對於演奏部分,樂譜和演奏視頻同步,可以任意選取譜面上某一個段落某一小節每一節拍,有利於反覆研究演奏家的處理細節。左上角小小的評論鍵可選擇文本或有聲解說,一邊看錶演一邊彈出Stephen Hough對作品的解析、感受、描述、揶揄或調侃,那感覺就像鋼琴家自己給自己上大師課有沒有!!!

為啥我還能聽粗他對李斯特無條件俯首稱臣的粉絲樣兒,哈哈—_—*

第二部分,About The Piece

這本書由Charlotte Gardner寫作,multimedia 呈現。內容包括:

1,引言
2,李斯特生平
3,曲目說明
4,作品曲式分析
5,奏鳴曲式的發展史
6,Stephen Hough的介紹

來看看作品結構分析部分

約1分鐘的視頻影像由Stephen Hough解說了作品的動機、角色、角色在作品中的性格演變...

接下來是非常非常詳細的曲式分析,必要的地方添加了Audio片段來更詳細展示。

穿插了三分鐘左右的錄像,鋼琴家解說並展示自己對引子和主題理解...

以下省略一萬字。

對於這樣一個大部頭作品,這個App像寶藏一樣,可以不停挖掘更深。快馬加鞭翻譯啊,讓更多鋼琴黨能受益!

第三個App到此為止。


環球古典旗下的三款App現在正在打包促銷,包括貝九、維瓦爾帝《四季》和Liszt Sonata in B Minor,快下手吧!

它家與茱莉亞合作的最新App

移步Juilliard Digital中文:

Touchpress 古典音樂相關App:

Juilliard String Quarted


Juilliard Open Studio


The Orchestra


Vivaldi"s Four Seasons


Beethoven"s 9th Symphony


The Liszt Sonata

另外還有據稱超高水準的柏林愛樂Digital Concert Hall... 內容訂閱應該是他家最強吧,有誰用過?來說說。

心生嚮往。先到這裡。


前面的種種回答確實讓我大開眼界,漲了不少見識

私以為對於一個真正的樂迷來說,用什麼app對於ta而言,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反正我這種渣渣只用過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要不就是從貼吧里淘,或者是好友買完碟然後抓軌一起欣賞

本渣的理念是能不花錢就不花錢、能少花錢就少花錢,因為目前還沒有多少經濟實力。。。

用QQ音樂是在七八年前了——那時也沒有網易雲音樂

目前主要是在網易雲上聽

曲庫大小么,反正網易雲是插不上嘴了,我說說這麼一個事吧:半年前我想搜門德爾松的Fantasia on the last of summer,Op.15。網易雲沒有,蝦米也沒有,倒是在QQ音樂上找到了好幾個版本——半年過去了,再一搜,QQ音樂上的曲目少了,蝦米音樂上多了好幾首,網易雲依然沒有。

目前用網易雲的原因是我的幾個電台、很多歌單都在這,而且網易雲這似乎更有人氣一些。

來一個小推廣吧。新近做了一套歌單,以編年體的形式總結了莫扎特的創作生涯:

再安利一些我做的歌單:莫扎特歌劇序曲大全-網易雲音樂

莫扎特的小調音樂作品-網易雲音樂

銀魂配樂集-網易雲音樂

相關文章:聽一輩子莫扎特

不同尋常的莫扎特——莫扎特小調音樂一覽

莫扎特的粗鄙之語

聽古典音樂,不是做閱讀理解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莫扎特


還是安利一下柏林愛樂的數字音樂廳吧~
https://www.digitalconcerthall.com/en/home

最高票答案非常棒 - 為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從多方角度了解作品信息(作曲家生平,曲子背景,演奏家,樂隊編製,還有指揮家和音樂家的評論與感受),實實的乾貨. 真真為推廣古典音樂的好東西.

而Digital Concert Hall的話呢,圈內人聽的最多 - 涵蓋了大多數近年圈內公認曲目涵蓋最全面之一,技術最強勁沒有之一,加上完美錄音技術=屌炸天的柏林愛樂的現場錄音. 每場都可稱為典範的演奏.
每個樂季還有超過40場的現場演出,聽愛樂再也不用去德國了~

現在站上有免費的可以試聽~ 試試不要錢~


謝邀:)
推薦兩個:Spotify 和 Mimi Music。

若是聽華語歌,網易QQ蝦米等等都可以,我也用。曲庫有差異,這邊找不到其它幾家找找基本可以找到。

但是聽英文歌以及古典音樂,一定是Spotify上找到的全,好多版本都有,尤其是要找一些有點冷門的作品的時候。另外其全平台無縫對接聽音樂有時候真的很方便。建議訂閱一下,想省錢可以找馬爸爸家。

至於Mimi Music,是iOS上一個讓音質更好的第三方軟體,免費。可以創建你自己的「音樂耳紋」,自己怎麼舒服怎麼調,讓你聽到的音質好一點。我現在是連接它到Spotify聽自己曲庫里的音樂。不過這個App現在還不是很完美,有時候打開速度略慢,希望它越做越好吧。

註:Spotify似乎未在中國上架,需要在其他國家的Apple Store Store下載,首次登陸麻煩些,以後就不需要翻牆什麼的了。Mimi Music需要首次連接一下FB和你的曲庫(Apple Music還是Spotify什麼的都可)

(最後,吐槽一下知乎的新的答案編輯器,難用,難用,難用!這麼多BUG,半年前是這樣,半年後我再來這裡寫還是這樣,氣!棄!)

祝大家生活愉快:)


我用的是「庫客音樂」,不需要翻牆,國產app。
打開是這樣的:

曲庫分為不同板塊,曲目挺多的:

其中還有有聲讀物板塊,非常適合在校大學生過四六級複習:


蝦米…專輯式收錄,比較全


Apple Music


以前一直在用蝦米,畢竟和網易雲相比,古典音樂做的還是很不錯的。不過我還是推薦Apple music,它是我目前用的音樂軟體裡面,唯一能把作曲家和演奏者分開的軟體。

當然價格也不便宜,9.99美金一個月(這個是美區的價格,國區是10人民幣,但是曲庫可能稍微不如美區的全)

可以在樂庫裡面按照分類找自己喜歡的音樂:

頁面也很漂亮,設置的很有邏輯性

另外,Apple music古典音樂的專輯很全:

連Hilary Hahn的索尼錄音都有。


其實在國內不能牆的情況下蝦米加qq音樂還湊合可以應付。。但其實版本不夠多。spotify很好啊!!!但是被牆了啊!!如果只是想隨便放些什麼我最近從德語每日聽力的fm發現了BR-klassic這個電台,各個時期的都有,還有解說什麼的。。順便練練聽力哈哈哈


聽古典,說網易就算了吧。
音樂資源方面,網易完全沒有蝦米豐富。
而且有些連錯誤都和蝦米音樂一模一樣,不得不懷疑音頻資源都是從蝦米那裡挖來的。
比如:Bach: Organ Works專輯_Bach: Organ WorksKarl Richter_在線試聽
這個《巴赫:管風琴作品集》,蝦米和網易裡面第二首賦格都錯傳成了第一首toccata一樣的音頻(前幾天我和蝦米管理員反應,錯誤已經改過來了,但是在點亮評論裡面可以看見網友的反應,當初是錯傳了。)
蝦米裡面這張專輯的第一個評論在2011年,那時候網易雲音樂還沒出來,受精卵都不是。
但是,錯誤和蝦米一模一樣。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
這類事情應該還能找到蛛絲馬跡,不禁讓人浮想。


哈?這個問題。網易雲,蝦米,分別獨有某些專輯。有那個錢可以都辦會員。百度雲大量資源,淘寶可以買。淘寶可能還有其他形式的,預購從速,現在越來越少了!!


『聽古典你需要的根本不是app,,,

你需要

以及

腦放MAXXXXXX +信仰MAXXXXXXX


最後

利益相關:熬夜看完姨夫發布會剛剛醒來的教徒


最後的最後

講個笑話,網易雲音樂古典曲庫資源全。

這些東西不必拘泥於app什麼的,那麼多玩家論壇各種人頭錄音、cd源盤。知道番號的話應該比毛片好找吧。


我是不是又該安利一下spotify了……


我來答。。

百度貼吧

各大古典音樂吧高聳的自抓軌無損資源樓、各種名家音樂會的高清視頻資源樓、樂評樓等等。。

夫復何求!

另。。磁力鏈接搜索也是極好的選擇。


推薦APP網易雲音樂

我1962年生人,6歲開始學了10年小提琴,後來至今一直聽古典音樂是生活中一大樂事。CD時代購買有600張經典,後通過載入蘋果的iTunes成為正版數字音樂用戶。

近兩年也曾付費於蘋果音樂,但經常出現下載慢問題,曲目也覺得不豐富。

古典音樂聽多了,就會有多版本的需求。而「網易雲音樂」曲目豐富,可以找到絕大多數的演奏版本,這是有錢買CD也難做到的。而且,在「網易雲音樂」上,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需求去定製「我的音樂」。如下圖所示,我可以自己做分類目錄,如將巴赫經典作品更名前綴為CC01,而其小提琴協奏曲收藏有3個經典版本……

當然聆聽設備也很重要,我可以將有關音樂下載到我的iPad Pro上或下載於電腦再載入索尼NW-WM1播放器,然後接入音響系統播放或耳機聆聽。

另外推薦APP「喜馬拉雅FM」,因為有《田藝苗:古典音樂很難嗎?》的音頻講座(如下圖所示),雖然需要付費但不貴所值。講的非常好,尤其對古典音樂初哥是入門進階的上好教程。


qq音樂:相對較全,前提是你要能找到。在qq上面找音樂簡直就是一門玄學,為了一首曲子我能試十種不同的關鍵詞
網易云:曲目少。用起來方便,搜索比qq好一點
蝦米:曲目較全。但歌單在無網時不能打開,讓我這種喜歡把一張唱片放在一個歌單里的很抓狂

更新:現在qq音樂有不少曲子得付費了(其實是好事),噁心的是它一張唱片里會挑幾首曲子要求付費……簡直逼死強迫症


這必須是Spotify啊,當然柏林愛樂的數字音樂廳、Naxos庫、國內那個庫客也是可以的選擇。只不過綜合使用體驗和價格而言,我只推薦Spotify。


CD + CD機 + IE80
or 網易雲音樂 + iPod + IE80


大劇院?古典
板塊很多,除了曲子之外,還有各種演出的視頻、訪談、評論,欄目很豐富,對於我這樣漫無目隨便聽聽的門外漢來說,覺得挺好用。


樓上推薦的The Orchestra確實非常棒,我一直覺得蘋果的應用非常給蘋果的生態圈加分的(產品+iOS),而安卓系統一直主打兼容和免費牌,所以專業性的應用方面表現一直比蘋果差,目前還找不到一款類似The Orchestra的安卓應用,收費有收費的道理。

我當年買過「芝麻開門」系列光碟(暴露年齡了,在2000年左右),曾有過一張「古典入門」,裡面其實是一個多媒體光碟。

https://www.amazon.cn/芝麻開門?古典也流行/dp/B0011AFV3E

居然還能搜到,上歲數了,名字記錯了,汗。

裡面的經典古典音樂都是128Kbps的MP3文件,收的還算比較全。

另外,我曾經買過一套微軟的HOME系列家庭百科全書,一共12張,其中有一張是專門講音樂的,和The Orchestra非常類似,介紹各種樂器(點擊有示範的聲音),還介紹不同的音樂類型,然後也有音樂範例,總體來說是一個系統性介紹西方音樂的光碟軟體。

我想說說自己聽古典音樂的感受。

我最早聽的是《翠堤春曉》(廣州太平洋影音有限公司),這是一盤磁帶,曲目取自《翠堤春曉》

翠堤春曉(音樂傳記片)_百度百科

曲目並非影視原聲,而是由國內的交響樂團和歌唱演員表演的,這盤磁帶我聽了估計得有數百遍(邊聽邊寫作業),基本上都能完整哼唱,也因此對西方古典音樂產生了一些興趣。

我覺得西方古典音樂入門的順序還是盡量從圓舞曲開始,因為圓舞曲、波爾卡(也是一種舞曲)相對來說還是更通俗一些(下里巴人一些),旋律優美主題也比較鮮明易懂(如閑聊波爾卡、電閃雷鳴波爾卡),樂隊的編製也相對簡單。

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是以圓舞曲、進行曲、序曲為主,較少演出樂隊編製大,篇幅較長,規模宏大的交響樂。

圓舞曲整體來說是施特勞斯家族的天下,最出名的是《藍色多瑙河》、《皇帝圓舞曲》、《維也納森林圓舞曲》,如果能配合觀看《翠堤春曉》這部傳記性的電影,更容易理解曲作者的意圖。

西方古典音樂不少有宗教、歷史、文化的創作背景,所以要是想聽出味道,得了解相關曲目的創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個人情況。相比較之下,中國的古典音樂(民樂)絕大多數沒有作者,僅僅是在近代留下了諸如華彥鈞、劉天華等名字,而且也絕少交響樂這種形式。所以個人認為,交響樂是很西方的音樂形式,如果說中國的民樂是散文的話,西方的交響樂像是長篇小說,中國的民樂是俠客的話,西方的交響樂則是軍隊。

欣賞西方古典音樂需要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了解不同的樂器所代表的情緒,了解不同曲種的特點,了解指揮所起到的作用,然後才能分辨出不同演奏者、不同指揮家的區別(我做不到)。

以前搜羅了很多CD,有購買的,有下載的,幾家著名的大公司如飛利浦(不是那個飛利浦)、DG等等都有古典入門CD包,如 The
Great Empire Classics等等,其實我搜羅了那麼多CD,並沒有完全聽完,我覺得裡面還是存在文化差異的原因。

還有一個獲取渠道就是網路下載,酷我音樂里有一個HIFI專區,裡面收錄了不少古典CD,而且據悉還在增加當中,有兩個好處,一個是無損格式,另外一個是免費(有版權),這查找和保存都比較方便。當初我購買CD時可不能保證上面的曲目我都愛聽,往往一張CD只有一首曲目,或者只有某個片段特別喜歡,所以其實不是很經濟。

從聽音效果來說,有一種說法,是耳塞不如耳機,耳機不如音箱,對於大編製樂隊演奏的交響樂來說,效果可能不是兩隻音箱能表達的,可能就需要家庭影院了。有兩個途徑可以試試:

一、帶著自己喜歡的音樂(常規CD及以上音質,如母帶,MP3格式的算了)到實體店試聽家庭影院的效果;

二、試試「5.1環繞聲場」的模擬效果

關於音效我也體會過不少,什麼BBE啊,微軟音效啊,DTS啊,FULLSOUND(飛利浦專利,這是那個飛利浦),總之音效就是模擬的,是對你大腦的一種欺騙。酷我的這個環繞聲場音效比較模擬,也很直觀,你可以任意開啟關閉7個虛擬的音箱,從而選擇你認為最好的聽音效果,我認為有很不錯的參考價值。

(圖示關閉身後的一隻音箱)


推薦閱讀:

TAG:古典音樂 | 應用程序Application | 交響樂 | 大提琴 | 管弦樂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