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女性角色特點鮮明的電影?

最近在醞釀剪一個視頻,主題就是電影里的那些妹子們,深感自己平時對電影積累不多,特別是以女性角色為主角的電影。希望給位能夠給個list,謝謝咯。么么噠。

補充一下,當然,不以女性角色為主角,但是女性角色在劇中特別出彩的也可以推薦咯。。

舉例:
《朱諾》
《海扁王》
《接觸》
《悲慘世界》
《黃金時代》
以上這些,,,都不錯,,,


謝邀。
多圖預警。

以下推薦滿足:
1、女性角色本身有某些特點(可以是正面的,可以是負面的)並參與敘事,而不能只是男性角色的motivation。
2、女性形象較為完整,打破刻板印象者尤佳
3、飾演該角色的演員較好地傳達了角色
4、個人的影片觀感在3.5分及以上,太老的黑白片、默片不做推薦
5、盡量不劇透
6、不與@寧遙的回答重複。


排名不分先後

國內:
1、九兒《紅高粱》

如果要讓我選中國電影史上最喜歡的女性角色,我不敢說最後一定會選擇九兒,但是第一個在我頭腦中出現的候選名字一定是九兒。
九兒這個角色最可貴的是真實,她的美好,不是一個超越了時代道德的人高高在上纖塵不染的美好,而恰恰是從當時當地厚重的泥土裡掙扎著開出花朵,帶著滿身的風雨泥濘的美好。她爽朗暴烈又不失溫和,打破傳統又非離經叛道。而鞏俐將這個角色演活了。

2、如花《胭脂扣》

胭脂扣中的如花並不是一個反傳統的角色,她漂亮、溫柔、為了愛的男人願意放棄生命——除去她的妓女身份,非常符合傳統的審美(或者說,她非常符合傳統對於妓女的審美)。
導演對於這個角色的感情也是複雜的,既讚美,又帶著三分嘲諷;既同情,又帶了一絲殘酷。
梅艷芳憑此片拿到金像獎影后,只能說實至名歸。

3、李翹《甜蜜蜜》

李翹是一個市井中人,在快餐店打工,擺攤賣鄧麗君的碟,把代表著「香港人」身份的熱維他奶貼在臉上,在按摩房當小妹。
當我想找一些詞來讚美她的時候,我突然詞窮了。她不是個花一般美好的女人,她只是野草一樣,堅韌地,忙著生存下來。
張曼玉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用四個字形容:動人心魄

4、菊仙《霸王別姬》

提到《霸王別姬》,大概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張國榮入木三分的表演上。然而鞏俐在這部電影中塑造的菊仙其實也是一個讓人驚嘆的角色。
妓女出身的菊仙敢愛敢恨,敢作敢當,比起段小樓和程蝶衣,她才是這部電影中最有堅定、最有力量的角色。

5、羅太太《歲月神偷》

羅太太也也是我最喜歡的中國電影史中的女性角色之一。我從不知道,原來吳君如如此美麗。

6、鄭大姐《表姐,你好嘢!》

政治諷刺喜劇。不少人看到這部電影覺得黑大陸,事實上這部電影對於香港(警察的低效、無能)台灣(古板、自大)的諷刺一點不少,而最後影片結尾是三者聯手殺敵,最後的情緒落在對於97回歸之後重逢的期待,可以說三觀不是一般得正。
而代表了大陸一方的鄭大姐正是我最喜歡的華語電影女性角色之一,包裹在一個儼然紅色娘子軍般處處拿腔拿調擺造型的外表之下,是一個堅強勇敢又從未失去內心柔弱之處的人。
鄭裕玲憑藉此片成為了唯一一個靠著喜劇拿到金像獎影后的演員。

7、胡玉音《芙蓉鎮》

要像牲口一樣活下去。
劉曉慶演的胡玉音美得不像話。

8、柳飄飄《喜劇之王》

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需要再被介紹的角色。

9、青蛇《青蛇》

青蛇「妖」的身份,讓她的「無知」終於不再和傳統定義的「單純」畫上等號。她在整部影片中都在困惑地看著人類世界的規則,她什麼都糊塗,卻以為自己什麼都懂。當她終於流淚的時候,她卻覺得「你們真好笑」。

10、小倩《倩女幽魂》

如果要在中國電影中評選最迷人的妖女,恐怕小倩會高票當選。小倩的美如此奪目,以致幾乎掩蓋了她的其他特點,然而相比於善良之類說爛了的詞,一個「美」字,卻也是對這個角色最貼切的評價了。

國外:
1、弗瑞奧薩《瘋狂的麥克斯4》

幾乎沒有文戲,大場面從頭高潮到尾。女主徹底碾碎了一切傳統電影對於女性的刻板印象,卻又難得地沒有被妖魔化為一個痛恨男人的瘋婆子。男主女主一起攜手打破邪惡的統治,關於平權,沒有更好的解釋。
最「不像女性」的弗瑞奧薩,恰恰纔是最真實的女性。

2、菲洛梅娜《菲洛梅娜》

一個將宗教的罪惡與寬容集於一身的人。執著而剋制,堅定而溫和。

3、艾米《消失的愛人》

雖然我說了不與高票答案重複,但是這個角色真的忍不住強推一百遍!!!(如果要給Amy找一個熒幕情侶,那麼一定是《夜行者》的男主~)

4、桃樂絲《熱淚傷痕》

女人不壞,活不下去。惡成為了保護色。
凱西·貝茨的演技毋庸置疑(沒錯,她就是《危情十日》中你們最想掐死的那個女主的演員)。

5、金福南殺人事件的始末

兩位主要女性角色。

6、麥琪《百萬美元寶貝》

這個角色打破了太多東西: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商業電影的大團圓結局,小人物站上勝利巔峰的美國夢。這一切虛假的東西破碎之後,留給我們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7、露絲《泰坦尼克》

無須介紹的角色。

8、伊斯特《孤兒怨》

無論是劇中角色還是小演員都無可挑剔。

9、賽爾瑪和路易斯《末路狂花》

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女性,在這個社會的相同命運。

10、瑞秋《飛越瘋人院》

相比於馮遠征或者危情十日的女主,這個護士才是我最想掐死的影視角色。

11、斯嘉麗《亂世佳人》

電影看過兩三遍,原著中文版英文版加起來看了將近十遍。
我有多喜歡斯嘉麗這個角色?我準備將來給女兒起這個名字。

12、蘇珊《女間諜》

除了梅麗莎,這部電影的女反派也非常有特點。

13、《 前目的地》

這個角色太逆天了,能演這個角色的演員也太逆天了!

14、克萊爾《最佳出價》

在沒露面之前就抓住了每一個人。

15、《內布拉斯加》

女配大亮。

16、《黑暗侵襲》

女主和女主的好友。

17、蒂凡尼《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讓我對大表姐黑轉粉的一部

18、格蕾絲《保持緘默》

這個老太太實在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贊了!

19、艾琳《永不妥協》

20、皮雅芙《玫瑰人生》

21、荷妮《刺蝟的優雅》

22、莉絲貝絲·沙蘭德《龍紋身的女孩》

23、貝蒂《巴黎野玫瑰》

很多人簡單地將這個角色理解為作,然而拋開我們固有的偏見,以她的眼睛來看世界。
生命,就是如此暴烈、毫無妥協餘地。

24、華莉絲《沙漠之花》

沙漠中最美好的堅韌生命。

25、簡《情人》

就這樣吧。其實還有好多,好累更不動了……


安利個答案:有哪些有顏值和演技都很棒的可愛小LOLI出演的電影? - 安然若楓的回答


非商業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
公眾號、營銷號轉載需徵得作者同意並支付稿酬。


-


謝邀!最喜歡的就是這種題我會說!!(*/ω\*)
感覺一次性寫不完QAQ,慢慢更新整理好了。


【中國篇】

《色戒》 - 雖然一定有爭議。但我個人很欣賞湯唯在這裡的演繹。可能也是沒來由的。

《大話西遊》 - 最美的紫霞,永遠的朱茵。

飲食男女》 - 老爸和一群女兒的故事。幾個女兒可以說分別代表了幾種類型的女人。個性鮮明卻並不臉譜化。

一代宗師》 - 不解釋,力薦!

其實我想推薦的女性角色是宋慧喬飾演的夫人喔,並不是宮二。

活著》 - 不解釋,力薦!

最好的時光》 - 舒淇演繹出來的女性角色都很有味道的。哪怕是《非誠勿擾》。。

【歐美篇】

黑天鵝》 - 力薦。真的塑造了一個讓人看過以後會記得很久的女性角色。

朗讀者》 - 其實更喜歡原著。但溫斯萊特演繹得也相當成功了。

怦然心動》 - 我再也沒見過,比這裡的更萌更有靈氣的小蘿莉。

天使愛美麗》 - 對於女性心理世界把握得極其真實又生動。

這個殺手不太冷》 - 這個就不用說了吧,快被說爛了,但那個「我要愛或者死」的小姑娘真的真的酷到沒朋友。

了不起的蓋茨比》 - 推薦大概是197幾年的一版。比小李子版的Daisy更。。貼合人物?

消失的愛人》 - 小心看了以後會不敢直視女朋友哦!!2333

羅馬假日》 - 赫本最美好的模樣。之一。

愛在三部曲》 - Celine對於生活與愛情的許多態度都符合我心目中女性最理想的樣子。而且她真的很耐看T T雖然老了

托斯卡納艷陽下》 - 似乎是名氣不算太大的片子。。但我個人很喜歡。主題和eat pray love類似只是女主比eat pray love裡面的朱莉要惹人喜歡太多太多了。

穿普拉達的女王》 - 兩種女性,兩種生活。一式一樣的令人喜愛。

成為簡奧斯汀》 - 個人最愛。每年都會拿出來刷很多遍。對這位終身未婚的女作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安妮海瑟薇飾演的奧斯汀。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 其實這個我沒有太深的印象了。。但是口碑之作。推薦。

音樂之聲》 - 瑪利亞大概是許多人小時候都會希望遇到的那種家庭教師吧。

兩小無猜》 - 算是「作男作女」的故事。但不知道為什麼雖然角色很不討喜看到瑪麗昂歌迪亞的臉就無法討厭QvQ

另外如果題主是想做視頻的話我覺得真的可以考慮把《美國往事》里的Daisy加進去。。就是她跳舞那一段。雖然她的性格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但是光是那一段舞就能妥妥的美瞎一片人!!

【日韓篇】這個我說真的很想推薦韓劇TAT。。

陽光姐妹淘》 - 它這裡有你想要看到的各種女性的樣子,幾乎一應俱全。

私心放一張美哭了的秀智。

入殮師》 - 涼子姐姐飾演的妻子,真的是一顰一笑都溫柔了歲月啊。

我腦海中的橡皮擦》 +《假如愛有天意》 - 上面這兩部都是孫藝珍演的,角色的氣質有些類似,都是很讓人心動的妹子。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 力薦。力薦。無論多少遍都會力薦。

花與愛麗絲》 - 岩井俊二刻畫女性的作品裡比較有代表性的一部。比較細膩,需要靜下心來看。

告白》 - 名字看似純情實則是驚悚片。女主神演技。

挪威的森林》 - 拍的其實一般。。但女演員都還過得去。因為這部電影入了水原希子的坑我會說TAT

千與千尋》 - 少女的成長。最後還是加一部動畫片亂入吧233

……

還有好多想說TAT持續更新。

另外個人覺得《亂世佳人》這樣的片子塑造女性固然塑造得很經典,但是。。影片本身實在太不耐看了_(:з」∠)_題主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行選擇吧~


《亂世佳人》郝思嘉
一個農場主家的女兒,聰明,美麗,霸道,對任何事都充滿慾望。別人不喜歡她又怎麼樣?她喜歡別人就好了。這個小女人,讓人一眼望去便知她渾身充滿力量,蘊含著強大的慾望。
她能為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嫁給一個自己不愛的人。
她大膽地走下舞池與一個被上流社會認為"名聲不好"的人共舞。
她能用嬌小的身軀撐起莊園。
她能穿上窗帘布做的衣裳去勾搭人。
她是郝思嘉呀,這個世界上,只有她不想做的,沒有她不敢做的。
我記得有篇帖子問:白瑞德還會不會回到郝思嘉身邊?帖子里最多回復是:白瑞德不會回來,但郝思嘉會追過去。

《魂斷藍橋》瑪拉
出身平凡的芭蕾舞演員,愛上了一位風流倜儻的上尉軍官。羅伊要娶瑪拉,如果故事就此結束,那這就是個完美的灰姑娘般的童話。可事與願違,戰爭分開了他們,瑪拉以為羅伊陣亡了,為了維持生計,淪為妓女。
當瑪拉花枝招展的站在火車站,像每一個迎面走過的男人拋出橄欖枝時,她再一次看到了羅伊。幾年前,她那樣痛苦的接受他的死,現在她還要更痛苦的去接受他的生。羅伊欣喜若狂的抱住瑪拉時,瑪拉久久緩不過神。是啊,現在的她用什麼身份去見他?
這是命運,常常讓我們措手不及,縱然羅伊的母親原諒了她,可瑪拉心裡的負擔仍是那樣的重,她無法原諒自己,為了維護羅伊和家族的榮譽,最終一個年輕的生命結束了。

《大話西遊》白晶晶
很多人都喜歡紫霞,霸氣的給了至尊寶三顆痣,能在孫悟空的心裡留下一滴淚的人。
我以前也好喜歡紫霞,後來多看幾遍,更喜歡白晶晶吧。
我永遠都記得,白晶晶身中劇毒,趴在懸崖邊,手握玉佩,口中呢喃:我認識一個和你很像的人。
是的,很像的人,但他不是你。
無論至尊寶對她多好,白晶晶這輩子都不會愛上他,她愛的只是那個五百年前,桀驁不馴的死猴子。
喜歡一個人好容易,可愛一個人卻那樣難。需要一個特定的時間,一個特定的地點,一個特別的人。一旦錯過那個時間,地點,人,就錯過了愛情。

《色戒》王佳芝
作為一個姑娘來講,我看這部影片,從生理到心裡都特別不適。我是看了完整版,小說我也看了,但沒有電影的衝擊大,我不建議女孩子來看這部影片。色戒我只看了一遍,沒有看第二遍的勇氣,整個影片,印象最深的幾個鏡頭。
王佳芝和同學同房,同學走後,她赤身裸體的一躍而起,站在窗前,外面陽光明媚,可她的內心,肯定在惶恐,為了革命,這樣做值不值。
王佳芝脫了鞋,身著旗袍,玻璃絲襪,腰肢軟綿綿的倚在桌前,眼中含情,笑似桃花,低聲吟唱天涯歌女。此時易先生抹淚,我想愛情可能在這一刻埋下了種子。這裡王佳芝為了任務的勾引還有幾分,不就是一個女子為愛人唱一曲歌么?
最讓我不適的,是易先生有sm傾向。看的過程中,我有好幾次閉了眼,我覺的這是李安最偉大的地方,他總能讓看的人感同身受,那是一種受辱的感覺。王佳芝趴在床上,久久不語。
最後一幕,也是最意味深長的一幕。任務失敗,王佳芝和同學要被秘密槍決,同學怨恨,凌厲的目光盯著她。以前的她眼似清泉,此刻的她眼似死水,一切都不在乎了。易太太對易先生說:她被帶走了。易先生坐在王佳芝的床上,坐了很久。

《陽光燦爛的日子》米蘭
米蘭有一張紅泳衣的照片,照片中的她,梳著馬尾,笑意盈盈的看著所有人。馬小軍就被那張照片吸引了。起初鏡頭模糊,只隱約看到人影,當照片清楚,再一看,很一般啊,胖了點,也黑了點,不符合平常人的審美。可當米蘭從照片走下來,靈動的出現在眼前時,才後知後覺,她代表了那一個夏天的陽光燦爛。
她穿著布拉吉,帶著蛤蟆鏡,被馬小軍騷擾的無可奈何時說:我給你當一姐姐吧。
她穿著紅泳衣,露著略顯豐滿的胳膊和大腿,羞澀的說:是有點胖。
王朔的小說里暗示,米蘭給了馬小軍性啟蒙。我想也是,那個年紀的小男孩,總會喜歡上一個笑容無害,大大咧咧,陽光燦爛的大姐姐。

《黃金大劫案》芳蝶
一個大姐大,一個革命黨,一個滿洲國的女演員
電影里有個女主角,性格單薄,小白兔形,總感覺可有可無。在她的陪襯下,芳蝶顯得就更加立體了。她是整個組織里的主心骨,有勇有謀,會算計,狠的下心,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
一出場,高跟鞋蹬蹬蹬的聲音,預示著這人來頭不小。她翹著腿,吸著煙,略帶調情對小東北說:黃金有你一份。
最後,她穿一身紅色裙子,面帶絕望的喊出:動手。這樣一個冰雪聰明,霸氣十足的女人,早已看透了最後結局,可還是義無返顧,誓死一搏。
這部片子在寧浩所有片子里,只能說一般,沒什麼驚心動魄,無非是一不懂事的街瘤子黨愛上一個大家閨秀的狗血故事。


必須是我最愛的宮崎駿電影《風之谷》啊!

我到現在還記得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的感受,是小學5年級學校組織全校學生去電影院觀影,開始只是覺得去看動畫片好開心,也不知道宮崎駿是什麼人。

看完整部電影,當時給我留下了什麼印象現在真說不上來了,但是沒有再看第二次,到現在我還深刻記得故事情節,但只記得在當時,女主納烏西卡簡直就是一個大英雄。

小學那時候的我脾氣特別大,也是看多了古惑仔,覺得小太妹好帥氣,總是跟男生打架耍帥,覺得風之谷這女主屌炸了!一個女生可以這麼打打殺殺的好帥!(那個小飛車心心念念了好久)

但是回頭再一想,宮崎駿對於電影女主的塑造非常有鮮明個性,有影評說這是一部年紀越大越喜歡的電影,現在想來絕對是!過了深迷喪坤哥砍人戲碼的年紀,再回想這電影,題材真是夠大啊!

其實納烏西卡只是一個像我們一樣的小女孩,喜歡小動物,對一切有生命的生物充滿了愛心。

她也很脆弱,很懦弱,會流淚。

但她最鮮明的人物特點就體現在
1、對於自己的想法觀點堅信不疑(人與蟲可以共存)
2、為了保衛自己的想法,勇敢與世人做鬥爭(死算個球)
3、一顆寬容且抗爭的心,自己是家族的女生,卻從不覺得女生應該有怎樣的特別對待。最後高潮階段對於全人類的寬容,真是讓我現在回想起來都要落淚了!

這裡想到了最近知乎很紅的一個問題:在中國做女人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 女性
看完一些回答,再來看這部電影,或許會有共鳴,又或許會有一些解答。

全世界對於女性的話題有時候甚至都像對同性戀的話題一樣敏感,過激了被認為是女權主義,太不在意又被認為是不重視女性。但我覺得宮崎駿爺爺筆下的電影女主,每一個出來都能是這些話題的終結者,不以自己堅強勇敢自居,小女孩的溫柔可愛、男孩子的自由瀟洒(雖然現在好多男的一點都不瀟洒,慫!),在宮崎駿電影里,他們都不是電影的「女主角」而是「主角」,不帶任何性別色彩!

還有很多對於《風之谷》女主的感受想法,現在一下子回憶不起來,覺得有必要時隔10幾年再去看一遍了!

(受傷了更帥!花痴臉~)

除了我最愛的《風之谷》,宮崎駿電影好多女主,我現在隨隨便便說幾部,大家肯定都能立刻浮現齣電影女主的鮮明個性!
《千與千尋》(第二喜歡的宮崎駿電影)
《幽靈公主》
《側耳傾聽》
《魔女宅急便》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在《千與千尋》里千尋在這麼魔幻的世界裡,就靠自己一個普通女孩子的角色最後救了她爸媽,還救贖了無臉男、小白龍。(辣么帥的小白龍在裡面都給千尋當配角好嗎!!男二都算不上!!!男二明明就是無臉男!我們家千尋就是帥!)

回想這電影,你並不會覺得千尋多勇敢、多堅強、簡直是拯救世界保衛和平的女戰士,在裡面她就是自己,有很多時候還蠢蠢的,但是發自自己內心的一舉一動就夠救贖電影里的一眾配角了!這他媽就是本事啊!女神的最高段位啊!!!!個性還不夠鮮明嗎!!!!

好了,最後表達一下我對宮崎駿爺爺的喜愛~
么么噠~


先上老片好了
-1《彗星美人》

這部確實經典,就是裡面的女性形象難以讓人喜歡
0《吉爾達》

麗塔海華絲美我一臉,故事其實不太喜歡,但她跳舞的樣子太美了,褪手套那段尤其經典
1《紳士愛美人

夢露這裡飾演的是一個典型的物質女孩金髮美女,歌舞很好
2《控方證人

瑪琳黛德麗除了崩潰那段不夠優秀其他簡直是完美
3《消失的愛人

這部各種神展開。女性人物非常出彩
4《芝加哥

這部腿控福利,6位女囚所表演的Cell Block Tango超棒。
5《喜福會

有人譬喻此片為」一群女人串成的珍珠項鏈「。俞飛鴻在裡面也有出演
6《親切的金子

最喜歡的韓國電影,裡面李英愛簡直神了,和以前的形象完全不一樣,表情沒多少變化但所有情緒都傳遞很自然。
7《秋天的童話

從此成為紅姑腦殘粉
8《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

畫面色彩超棒,情緒很細膩微妙
9《水果硬糖》

蘿莉兇猛,黑色童話
10《女之一代記 》

描寫真實存在的日本傑出女性的特別連續劇,所刻畫的是作家 瀨戶內寂聽,歌手 越路吹雪以及女演員 杉村春子三人。活躍在不同領域,經歷了波瀾起伏的人生卻都在各自的領域耀耀生輝的三個女人,由當今著名女演員宮澤理惠,天海右希,米倉涼子飾演。只找到米倉涼子那集,三個演員都是挺不錯的,演的又都是真實人物。推薦米倉涼子的黑皮革手冊,惡女形象演的超好。

11《芳芳》

蘇菲瑪索的,她的《初吻》也不錯
12《海鷗食堂》

不冷漠、不迎合的女主角,安定簡單美好的生活,一茶一蔬一飯的光輝。女主小林聰美的作品基本都是關於女性的(和美食),《西瓜》《麵包和湯和貓咪好天氣》都不錯。
13《愛》

這部不希望劃分成老人的愛,即使上了年紀男人依舊是男人,女人依舊是女人,不希望模糊界限,裡面的女主角很有氣質,故事也挺震撼的。
14《藍色茉莉》

白富美回歸屌絲日常後發瘋了的故事,看的時候恥感有點重,不怎麼忍心看女主那麼作死。
15《如晴天,似雨天》

瑪麗蘇遇上了湯姆蘇的故事,也可以說是正太戀上御姐慘遭御姐無情拋棄的故事
16周迅的《蘇州河》《巴爾扎克與小裁縫》《如果愛》《李米的猜想》

17《玫瑰人生》

法國國寶級歌手艾迪特?皮雅芙(瑪麗昂?歌迪亞飾)傳奇的一生,得知愛人死訊的那段長鏡頭超震撼。
18《扶桑花女孩》

故事倒沒覺得有多大新意,但裡面的女性角色都挺出彩的,而且優醬美美噠
19《四月物語》

感覺很到位,有種詩意感。就是先看了告白再看這個總覺得有點怪怪的。
20《慾望都市》

直接看的電影,比陽光姐妹淘的閨蜜情更現實複雜但還是很棒。21《懸崖上的野餐》

導演是彼得?威爾(《死亡詩社》《楚門的世界》)。這部拍的超美,不過故事和影片一樣神秘感比較重,我也分不清是學校社會對人的束縛,性壓抑還是意識覺醒,或者確實就是個神秘故事。
22《時間的針腳》

西班牙劇,被稱為西班牙的《飄》,細節用心,造型美。男閨蜜女閨蜜人都超可愛,房東大媽也超好。渣男2集就領便當,後面就走上開掛人生了,完美的詮釋了長得好是什麼樣的體驗。
整理了下發現我看的電影大多數都是以女性為主角的,一部部整理是不行了,乾脆直接給片名好了
凱瑟琳德納芙的《八美圖》《白日美人》
瑪嘉·莎塔琵的《我在伊朗長大》《梅子雞之味》
阿佳妮的全部影片
《阮玲玉》《時時刻刻》《裂縫》《面紗》《布達佩斯之戀》《羅拉快跑》《胭脂扣》《娜娜》《下妻物語》《惡女花魁》《瑞典女王》《女人步上樓梯時》《今生情未了》
就寫到這吧


盡量說點上面沒說的,以下為【電影名-演員名】,角色名記不完全就不寫了,直接放圖反倒方便些

《心火》-蘇菲瑪索

相比起驚為天人但單純簡單的《芳芳》來說,《心火》中的蘇菲瑪索才是真正的女子力全開

《佐羅的面具》-凱瑟琳澤塔瓊斯

一部佐羅,一部偷天陷阱,凱瑟琳澤塔瓊斯當年風頭無二,這個穿著睡衣舞劍的形象我至今記憶猶新

《本能》-莎朗斯通

要說影史上最經典的幾個女性角色,這個絕對榜上有名

《末路狂花》-蘇珊薩蘭登,吉娜戴維斯

最應該出現在這個問題下面的電影

《沉默的羔羊》-朱迪福斯特

連安東尼霍普金斯的強烈光環都無法埋沒,當年也是奧斯卡最佳女主,眉間那一股青澀和勇敢連食人魔都一見鍾情呢

《這個殺手不太冷》-娜塔麗波特曼

法國電影總出女神不是么

《迷失東京》-斯嘉麗約翰遜

一代女神成名作,驚艷感可與蘇菲瑪索一戰

《朗讀者》-凱特溫斯萊特

她最好的一部電影

《龍紋身的女孩》-魯尼瑪拉

人不可貌相,女人更不可貌相

《時時刻刻》-妮可基德曼,朱利安摩爾,梅麗爾斯特里普

這姐仨加起來得多少個小金人啊......

《卧虎藏龍》-楊紫瓊,章子怡

其實我更喜歡楊紫瓊的俞秀蓮,既有女俠的英武,又有傳統女性的溫柔,演的很有味道

《新龍門客棧》-張曼玉

這麼經典的電影,我就只記住她了

《花樣年華》-張曼玉

華語電影最好的旗袍扮相沒有之一

《青蛇》-張曼玉,王祖賢

什麼叫女妖精,這就叫女妖精。放開那個法海,有本事沖我來!(張曼玉正在大殺特殺)

《倩女幽魂》-王祖賢

說了張曼玉怎麼也得提下王祖賢,上面是女妖這個是女鬼,放開那個寧采臣有本事沖我來啊!

《秋菊打官司》-鞏俐

這還不叫「特點鮮明的女性角色」我不知道還有什麼算是「特點鮮明」了....

《藝妓回憶錄》-鞏俐,楊紫瓊,章子怡

一部美國電影,講述日本藝伎的故事,請了三個華人演員(楊紫瓊是馬來西亞人...),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那個好萊塢跪舔華語電影的奇葩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
有人看再更新吧...


剛寫完一篇文,放在專欄無人看,就勉強蹭個題放在這裡啦。


獵奇元素分析之病態美人


前言:

圖多,筆者盡量在不違反(包括但不限於)《知識產權法》《著作權法》及基本法的前提下從網上扒圖,侵刪。

本文存在的問題:很膚淺,且僅以作者本人看過的作品進行總結,必然掛一漏萬。加上作者水平不夠,寫得沒有想得帶感,以後如再有積累,會寫出更好的。



當我看到即將上映的DC電影《自殺小隊》里哈莉·奎因的造型時,我就知道,宅男們一定又要淪陷了。


身材火爆,臉孔上佳。金髮挑染、油彩紅唇、項圈鉚釘、熱褲網襪,這樣的哈莉·奎因,必然像前兩年隨著《海扁王》流行起來的超殺女一樣,每一個pose都將被愛好者製成gif。半年後,那群新興的哈莉·奎因迷們將把那些稱「哈利·奎因」為「小丑女」的觀眾圍起來嘲笑。

(圖)《蝙蝠俠》里的小丑女,哈莉·奎因,在《自殺小隊》里完全被塑造成服務宅男的形象。當然,我喜歡。

在《蝙蝠俠》的世界裡中,哈莉原為大boss小丑的心理醫生,卻受到小丑影響,成為其忠犬。她性格開朗癲狂,打鬥時模擬舞蹈動作翻轉,跳躍、出招,這樣的姑娘是不是還滿吸引人的?


那麼來看一眼《自殺小隊》原著動畫《突襲阿甘城》里哈利奎因的行頭吧,是上文人物的原型哦。

相信您已經認識到了自己是個外貌協會,那進入正題。


病態美人題解


在藝術領域,女性往往比男性更能詮釋「美」的形象,因此,有鮮明特徵的女性總帶有勾人心魄的誘惑力。


病態美人,顧名思義,得是美人。不用裝道貌岸然,知乎上妹子爆個照能吸千粉,我寫十幾萬字了才幾十個關注,這說明什麼?你們都愛漂亮妞!真為你們感到羞愧(?ω?)所以不夠漂亮的不在討論範圍內啦。

(圖)這樣的姑娘,今夜我們不約。(電影《洛基恐怖秀》;周星馳電影《回魂夜》)


雖然美麗的軀殼各異,但普遍意義上女性的設定總離不開「陽光、健康、積極、溫柔、堅強、愛」的特點。隨著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無聊獵奇需要,此類偉光正形象逐漸讓人審美疲勞,因此有人開始迷上反派、陰鬱、冷漠的美麗女性,與堅強聖母的女一號不同,她們身上散發出的是與其精緻外表完全相反的病態氣息。


這類藝術形象的出現,一方面是由於積極正面的女性形象千篇一律,難有發揮餘地,一方面是女性的「美」和其他元素相結合,更能以畸形共生的反差感震撼觀眾。


雖說「病態美人」作為獨立標籤,已顯示出角色一定特點,卻依然得和其他元素結合起來講。

(圖)《再見!絕望先生》塑造了一票女神經,新房昭之把女神經們拍活了。


設定及特點


魔頭

僅用「人性惡」來形容魔頭是有些力度不足。她們邪氣無比,壞得與生俱來,不要試圖阻擋這樣的女性,否則必然沒有好下場。


魔頭類的女性,可分為幻想型和現實型。

幻想型常見於各種作品中的boss,遊戲居多。她們的生存土壤是幻想世界,因此她們總會帶著小嘍啰無惡不作,毫無罪惡感。嗯,白骨精就是這個類型。

(圖)刀鋒女王凱瑞甘,遊戲史上塑造得最成功女性形象之一(遊戲《星際爭霸》)


現實型的女魔頭未必是人類,但她們生活在凡人社會中,一方面表現出溫文爾雅的氣質引人注目,卻又在施展手段時冷血無情,誰擋殺誰。塑造此類女性角色就是要使其強行無敵,何時都不會輸給正義的力量,她們是強者,是最後的贏家。

(圖)三個姑娘都是黑長直的溫柔長相。講真思諾還是有些弱,但是我們當然要不遺餘力地支持國產啊!(電影《白夜行》;漫畫《富江》;電影《唐人街探案》)


受傷的殘損身體能帶來破裂的殘缺美。當然,盡量還是不要讓女性角色面部遭受損害,只需張揚性格的傷疤或首飾即可詮釋。


腿上裝機槍,臉上帶縫痕,似乎都不是想像力的極限,但是有傷又得漂亮,似乎非常考驗底子啊。

(圖)大導演羅德里格茲的那點惡趣味啊。(電影《刑房之恐怖星球》;《彎刀》;《罪惡之城2》)

精神病

由於精神病一詞定義過於寬泛,在本文的語境下特指精神分裂。因精神分裂本身並不稀奇,對此的演繹一定要注意尺度,稍用力就易淪為無病呻吟。想要有個出色的精神病故事,對劇本的要求嚴格,高超演技更是畫龍點睛。

(圖)本片劇情不能說很有新意,但演員的表演出神入化,娜塔莉·波特曼憑本片封后實至名歸。(電影《黑天鵝》)


非人

從生理上被判定為不是生存的人類都被統歸於「非人」。本文語境下,可劃分為外表層面與內心層面。


外表層面的「非人」,能從外表明確區分出與人類的不同之處。她們未必邪惡,卻能帶來跨越種族的戰慄與美感。

(圖)漂亮的殭屍要不要啊?大波殭屍啊!(電影《殭屍新娘》)


有了人的外觀,內心卻保持著自己種族獨特的思考方式。這些人形機器、有生命的假人、妖精與人類觀點的衝突,可以成為貫穿整個故事的線索。

(圖)漂亮嗎?可她是機器人。(電影《機械姬》)


聖女淪陷

本應是高貴、賢良的女性,卻因種種緣由墮落到「惡」的深淵,最後也許還會成為幫凶......我並沒有在講《少婦白X》。


這是絕大多數H小說的創作套路,人物的心態由光明向黑暗的變化過程,既可以逐漸豐滿人物形象,也可通過製造強烈反差引得觀眾一聲嘆息。

(圖)你是否還記得這一幕:小蘿莉最終也被感染。(電影《瘋狂的兔子》)


過度早熟

有著亨伯特先生迷戀的少女身體和老成的心,充滿稚氣的表情和成熟的台詞,小蘿莉可以迅速攻佔猥瑣大叔的內心。但她們由於對「愛」的理解並不夠深刻,因此也可能做出極其殘酷的事。

「過度早熟」的前提得是少女,此類作品必然會出現展現少女年輕身體的特寫,生命力本身真是讓人熱血沸騰。

(圖)艾倫·佩吉和娜塔莉·波特曼的表演都相當完美。(電影《水果硬糖》;《這個殺手不太冷》)

殺人狂

毫無一般人類的良知,出於各種原因,殺人毫不留情,甚至以此為樂。cult片看上去過癮,多要靠這種瀟洒、鋒芒畢露的殘酷殺戮來構建。殺人狂分為暴虐型殺人狂和藝術型殺人狂。

(圖)電影《天生殺人狂》


暴虐型殺人狂里實際有不少正面形象。從社會角度看,無論是誰的生命,均應得到足夠的尊重,把殺人當做展現暴力美學的手段,可算瘋狂。殺起人來不眨眼的爽快,也只能出現在藝術作品裡。當然,cult片很好看,從道德角度上講卻是另一碼事。

(圖)暴風雨前的pose。(電影《殺死比爾》;《海扁王》)

藝術型殺人狂,已不僅限於把人砍翻劈倒,她們將人類的屍體當做藝術品把玩。在各類作品中,此類男性罪犯並不鮮見,漢尼拔或者《犯罪心理》里一大把,藝術型殺人狂的女性更像是漢尼拔的異性版本。

(圖)黑蜥蜴有將人製成雕像的恐怖愛好(漫畫《江戶川亂步異人館》)


迷戀

對某人或某種事物抱有過度強烈的愛好,如果與性行為無關,則更能將「單純的愛好」與「偏執的迷戀」結合。


對「人」的瘋狂迷戀出現較早。也許由於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深遠,王爾德的《莎樂美》和於連的《紅與黑》都出現了「收回情人被砍掉的頭顱」的情節。

對「物」的迷戀則會形成各種收集癖。

(圖)愛你愛到殺掉你。(電影《切膚之愛》)

此刻,我竟連一個戀物癖的美女形象都想不起來,真是積累不夠啊,流淚。


孤獨症

孤獨本應是正常的情感,但孤獨到極致的冷漠美,給人以融化冰川的無盡渴望。誠然,孤僻到凍結世界非凡人所能為,因此角色的設定多是並非絕對意義上的「人類」。由於日本的作品最在意個人的小小心緒,因此對「孤獨」的詮釋也非常全面和種類繁多。


這時,筆者竟莫名其妙地想把孤獨分為短髮的孤獨和長發的孤獨。

短髮的孤獨特點在於,發色不是黑色的,角色性格沉靜,需要被男性引導,逐步發現愛。

(圖)麗、銀、雪,日本動畫三大冰山。(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黑之契約者》;《涼宮春日的消失》)


長發的孤獨特點在於,發色是黑色的,角色偏向於成熟,引導男性,讓男性發現愛。

(圖)日本人究竟有多喜歡黑長直眼角痣。(漫畫《羊之歌》;《GOTH斷掌事件》)


逆來順受

空有好皮囊,卻人生多艱難,觀眾對此也只能男默女淚。此類女性多帶有被摧殘花朵的憂鬱,和爬起來再跌倒的杯具運氣。


塑造此類形象,摧殘筆下的角色即可達到目的,但應注意悲劇故事要在恰到好處及時收住,不然易撒狗血。

(圖)似乎沒有比松子更能詮釋這個詞語的漂亮姑娘了。(電影《被嫌棄的松子一生》)


性癖

然而我是不會做任何非法發言的,想要我做非法發言我也不做。

(圖)他們是不是親親得好恩愛!女主是不是好漂亮!(電影《困惑的浪漫2》)

所以就讓我們愉快地一筆帶過吧!


頹廢

厭棄生活,心態消極,然而她們還總穿得很有心機,你說這是真消極嗎?

角色的頹廢可以從破舊的著裝,煙熏妝,繁複的首飾和萬事不care的心態上反映出來。

(圖)海倫娜·伯翰·卡特,導演蒂姆·伯頓的老婆。沒人能比她所飾演的眾角色從形象上更好詮釋「頹廢」二字,同時她在我心目中NO.1的電影《搏擊俱樂部》里飾演了女主角瑪拉。(電影《搏擊俱樂部》)


病嬌

最近兩年隨著日本acg的發展,「病嬌」一詞也隨之流傳開來。被冠以「病嬌女」的人物多來源於日本動漫,而鑒於筆者離開中學很久,把握不好病嬌的精髓所在,只能籠統地表示病嬌之情多起源於愛,但是表達情感的方式有別常人,最後易得魔怔,伴隨著崩毀的人物表情和狂虐的大笑,馬上又有人要血濺四方。

(圖)我妻由乃的這個魔性表情一度極其流行。(動漫《未來日記》)

結語

隨著觀眾口味逐漸變重和獵奇心的增強,更多有趣的女性角色也會被塑造出來。

本文就寫到這裡,如果能為您的創作帶來一點元素靈感將無比榮幸。


多圖預警。
啊,這題必須我答,我特別喜歡性格特別鮮明的女生我會亂講?
如果以下有重複的就不好意思啦。

======================================================
龍紋身的女孩 (豆瓣)

強推。
有兩個版本,都挺好的。大衛芬奇版本的人物更美型但只有一部,瑞典版的劇情更貼合原著而且有三部(只是男主像普京23333),原著也很棒。
女主是名黑客,熱愛暴力,平時很少說話,雙性戀,煙不離手。簡直太酷了,看了一遍我就愛上了魯妮瑪拉(自己也是學電腦的妹子),又反覆看了好幾遍,絕對能把妹子掰彎。
後來我又看了魯妮瑪拉的《副作用》,也挺棒的,推薦。

孤兒 (豆瓣)

這部片子挺有名的,相信大家都看過吧。
女主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神秘,接著又一次又一次的把我震驚到了……
蘿莉有毒,各位注意。

搏擊俱樂部 (豆瓣)

總是扮演哥特的女主,頹廢的性格下有種吸引人的魅力。

李米的猜想 (豆瓣)

迅哥來一發~我是迅哥的真愛粉,但是看了那麼多迅哥的電影,最愛的還是這部,我認為這部電影她演的最好。

黑天鵝 (豆瓣)

既然發了這個,就不發《這個殺手不太冷》了,而且不知道為什麼,這幾年《這》總有爛大街的感覺。
毫不留情的說,這部電影完全是靠娜塔莉撐起來的,她的演技已經到了光看一個片段就想讓人看完整部電影的地步。
可是這部電影答主的媽媽一起看的,當時女主zw的時候別提我有多尷尬……T^T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豆瓣)

這部電影看完之後真的是……抑鬱了好久,現在想起來還難受,不過很值得一看。
如果你看過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那麼這部電影就是性別逆轉的《人》。

水果硬糖 (豆瓣)

我覺得這是艾倫佩吉最好的電影,她雖然顏值不高,但是演技足矣讓你愛上她。
你能想像到一個十四歲的少女虐(yan)待(ge)一個大叔的情形?真難想像14歲的艾倫佩吉演技如此牛逼。
看《水果硬糖》的時候總會讓我想起《龍紋身的女孩》,哈哈。

穆赫蘭道 (豆瓣)

一言兩語說不清……坦白說答主看了一遍,大部分看懂了,有些地方還沒懂。
反正看到最後女主會讓你很驚訝就是了。

羅馬假日 (豆瓣)

哇,赫本好美好有靈性。

移魂女郎 (豆瓣)

這個是答主昨天才看的,所以印象很深,講的是在精神病院里的故事。
左邊的金髮女外表洒脫內心冷血,右邊的走中性風帥氣十足。
兩位顏值都十分高,只是看完電影我居然才反應過來左女是演古墓麗影的安吉麗娜朱莉,右女是演《剪刀手愛德華》的薇諾娜·瑞德。

待續。


「Men-to-solution」的世界,女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啊。那些經典的電影,有些以女性為主角,或者以女性視點切入的電影,也非常出彩,謹推薦幾部。
亂世佳人,很多影評人都推薦過的,一生至少要看一次的影史經典。

龍鳳配,一個出身貧苦的少女,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了自身素質,贏得了愛情。也表達了女性自身愛情觀的轉變,雖然時間久遠了點,但是很值得一看。

北非諜影,也是很棒的女性電影,闡述女性心中,真正完美的愛人是什麼樣子。

魂斷藍橋,小曼第一次被這部電影吸引是因為它的雨中求婚一幕,後來看完整部片子更能引發觀眾的深思,一個在戰爭中饑寒交迫最終無奈以肉體換取生存的女子,因為道德羞恥感,在未婚夫求婚後,還是選擇了死亡,令人不禁深思道德的意義。


阿黛爾的生活


東方三俠


愛情的牙齒
阿司匹林
卧虎藏龍
茉莉花開
萬箭穿心
如果愛
蘇州河
七月與安生
我不是潘金蓮
立春
天浴
阮玲玉
秋菊打官司
大紅燈籠高高掛
芙蓉鎮
榴槤飄飄
自梳
遊園驚夢
藍色大門

情書
藝伎回憶錄
小姐
密陽
回家的路
親切的金子
告白
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幽靈公主
歲月的童話
千與千尋
魔女宅急便

朱諾
天使愛美麗
水果硬糖
bj單身日記
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
理智與情感
傲慢與偏見

蒂凡尼的早餐
涉足荒野
鯊灘
私人採購員
穿普拉達的女王
香奈兒
亂世佳人
羅拉快跑
瘋狂的麥克斯4
超體
我在伊朗長大
刺蝟的優雅
八美圖
房間
鋼琴課
暴劫梨花
戰慄空間
永不妥協
殺死比爾
彗星來的那一夜
消失的愛人
黑暗中的舞者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布拉格之戀
情慾寫真
陌路狂花
苦月亮
黑暗面
白日美人
女性癮者1 2
阿黛爾的生活
穆赫蘭道

整理了幾部 暫時想到這些


其上答案還是有一定重複率,再推薦幾部不算熱門的女性主義電影,或者是女性角色非常出彩的影片吧。

  • 白色夾竹桃 (豆瓣):這還是我目前最喜歡的女性主義電影。當觀眾看一個故事的時候,其實是在看主人公如何面對衝突、解決問題。在一個典型的男性中心主義的故事裡面,通常來說女性要麼就是以美陪襯到底,要麼就是為了助推情節(往往是刺激相關男性角色心態情緒上的改變)被編導各種無情綁架強姦搞殘弄死。這種角色設定不僅讓細心的觀眾開始質疑諾蘭的電影是不是可以湊出個鰥夫總動員,也衍生出了諸如damsel in distress、women in refrigerators(冰箱里的女人們)等一系列女性作為純粹受難者的文化符號。但是以女性角色為主導的影片會講女主人公她自己的問題,在這種故事裡,我們能看到女性角色的能動性。她在發力、她在做功、她在選擇、她在行動,她不再是背景、裝飾或工具。但我覺得最要緊的還是,她得有自己的問題,這是我私人判斷這部電影是否是女性主義電影的標準,因為所有故事的真正主角都要解決問題。這部影片著重描寫的是母女關係,講一個控制欲強烈的母親和女兒跌跌撞撞的成長故事,也是一部精彩的女性群戲。之前看到有人推消失的愛人 (豆瓣),這部小說改編電影的原作者和編劇Gillian Flynn也是我很喜歡的女性作者,她喜歡的題材包括女性的陰暗和陰暗的女性,對此她用一篇文章作出了解釋,I Was Not a Nice Little Girl…(戳這裡:For Readers | Gillian Flynn)。她覺得女性在某種霸權文化的宰制之下在內心和行為層面上都有著某種程度的自我閹割。比如說我們極少坐下來好好談談我們的自慰和性高潮,我們也很難面對女性的惡念與邪念。我的很多同齡女孩,那些熱衷於在任何場合都自稱「少女」的年輕女性們,此刻更樂於對自己和自己周身的世界完成一種天真可愛的自我想像。性與暴力是她們美學世界避之不及的元素,事實上,它更像是蓋上了只屬於男性的鋼印。所以Gillian表達出這樣的不滿:「The point is, women have spent so many years girl-powering ourselves — to the point of almost parodic encouragement — we』ve left no room to acknowledge our dark side. Dark sides are important. They should be nurtured like nasty black orchids.」而這部電影也剛好展示了她的一些斷言:「Some of the most disturbing, sick relationships I』ve witnessed are between long-time friends, and especially mothers and daughters.」講母女關係的另一力作,也是其上有人推薦的回歸 (豆瓣),裡面的母女關係和母親形象也十分耐人尋味。在電影裡面父親總是作為侵犯女兒的角色存在,而母親又總是通過殺死自己的丈夫保護自己的女兒來獲得母女關係的和解與升華。

  • 姊妹情色(豆瓣):本片導演凱瑟琳·布雷亞長於從女性視角來探討性的問題,她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有強烈的性意味,但在如何鋪陳女性角色在其中的行為和心理時又體現出反傳統的敘事上的野心。這部影片的設定是一對外形差異極大的姐妹,其中涉及到一些非常具體的問題,譬如被無限抬高的女性的肉體價值(corporeality)、複雜的姐妹關係、女性的性渴望和性壓抑。此片的核心女主角是一個青春期的胖女孩,更要命的是,她有一個美艷迷人的親姐姐。事實上,一個女孩再駑鈍,長期浸潤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之下,也不可能不對外貌身材在女性的價值評判中所佔的比重有幾分自覺。女性的身體千百年來都在文化的牢獄裡被視作一種與性直接相關的審美材料,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有著巨細靡遺的好壞標準。在如今的時代,胖基本等同於直觀的丑。年輕女孩永遠都在減肥,但網路文化里嬌憨可愛的女孩形象都自稱吃貨,一種可疑而矛盾的現象開始在現實生活中分分秒秒上演。To be or not to be是丹麥王子對生命發出的雋永悠長的拷問;to eat or not to eat是現代女性對自己進行的永無止境的折磨。片中的胖妹妹倒總是在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背後的隱喻卻是自己難以排解的身體渴望。身邊的姐姐已經開始品嘗青澀性愛,而自己只能從窺視、模仿、幻想中徒然增加嫉恨和自憐。漂亮女孩容易招徠異性,與異性的關係就容易變成一場攻防戰,所以她可能會來知乎發問「如何分辨一個男人的真心?」或者「難道男人總是想上喜歡的女人,就不能微笑著默默在一旁守護她么?」,這樣可能就沒工夫真正關照自己的慾望了。但是片中心思細膩敏感、有著更強自我感知力的胖妹妹不一樣,她清楚知曉情愛對自己本就是求而不得之物,慾望反而有了張牙舞爪的餘地。張牙舞爪的慾望反噬了胖妹妹,結局陌生男人的強暴反而變成了天遂人願,荒誕而絕望。

  • 夏日之戀 (豆瓣)、植物學家的中國女孩 (豆瓣)、羅馬的房子 (豆瓣) 這三部都是描寫同性愛戀的影片,之所以會讓我印象深刻大概是故事背景的風格化。故事一可以看到尚未踏足好萊塢的Emily Blunt出演一位游刃放達的富家小姐。故事二的百合戀有些生硬,但貴在質感特殊。故事三的背景羅馬城有著深厚的人文積澱,可以搭配這篇文章從線索一「歷史背景」開始 (羅馬的房子 影評)進行深度賞析,這部電影的OST才真正驚艷。

  • 往日情懷 (豆瓣)是一個奇異的愛情故事,這部70年代的美國影片講述了麥卡錫時代前後的一段感情,也是一部帶有知識分子腔調的愛情片。片中Barbra Streisand扮演的Katie是一位出身猶太家庭且熱心社會運動的左翼份子。Robert Redford扮演的Hubbell是一位生活順遂的上層白人青年,愛運動的校園王子,帶著一種優哉游哉、毫不費力的生活態度,只有在短篇寫作課上自己的作文被念出來時才會害臊。Katie是那種渾身燃燒著古典式理想主義激情的人,她主動積極、她需要抗爭、需要做一個戰士,認為「people ARE their principles"。當Katie發現Hubbell,欣賞Hubbell,追求Hubbell就像追求自己的事業,在寫作上給予他都不曾給予自己的信念。Hubbell則是個渙散得多的人,他沒有那麼多抗爭的慾望,也並不覺得生活可以那麼涇渭分明,並且覺得Katie參與政治活動將自己置於險境是一種不值和不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都是尋夢人,但夢徑交錯、理念分歧和人格輪廓的參差使他們的關係無以為繼,但他們的關係卻始終散發出一種詩性。Barbra Streisand在影片里的表現非常耀眼,所以Redford最開始看劇本曾一度想打消出演Hubbell的念頭,因為他覺得這註定會是一部Barbra的電影,而事實也確實如此。Barbra Streisand貢獻了影史上一個別緻的女主角,因為政治立場導致男女主人公人生方向上的衝突也是罕見的劇情設置,所以這也是我愛情片里私人最愛前三。


第一反應又是梅姨,我真的是炒雞稀飯梅姨啊!
1.《走出非洲》
說起獨立女性,頭個想起的就是凱倫。如果要剪輯的話強烈推薦31分鐘開始的那段,鄧尼斯隨意起頭一個故事,燭火搖曳,到爐火燃起,凱倫隨性的接下去娓娓道來一個故事,這個場景真的是妙不可言!還有個是54分鐘的時候,她帶著她種植園的土著千辛萬苦給男人們送去物資。
2.《廊橋遺夢》
這次梅姨的角色是一個婚姻到了得過且過枯燥乏味地步的家庭主婦弗朗西斯卡,丈夫帶著孩子離開家四天,她遇見了來自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羅伯特。。。這個比較推薦28分鐘那段,羅伯特感謝她的幫助,在橋下采了一束花送給她。她靈光乍現開玩笑說,那花是有毒的,然後看著他驚慌失措的樣子,開心的大笑,瞬間回到了夢幻的少女時代。還有就是103分左右的時候,羅伯特要帶她一起走,她在桌前說抉擇的艱難。
3.《聞香識女人》
這個女性甚至不是主角,但是加布里埃爾?安瓦爾和克里斯?奧唐納l的那段探戈真的超級出彩啊!
4.《水果硬糖》
這個自從蘿莉進了攝影師的家,好戲就上場了,還不知道推哪段。
5.《蒂凡尼的早餐》
這個赫本在蒂凡尼窗前那個畫面超經典就不說了,還有唱月亮河那段。
6.《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莫妮卡剪短了她的頭髮,在廣場男人們為她點燃了煙,她眼角帶淚那段。

其他的還有
土屋安娜的《花魁》、蘇菲瑪索的《芳芳》、艾米麗?沃森的《她比煙花寂寞》、周迅的《蘇州河》、楊子珊的《重返二十歲》、《金陵十三釵》里的那十三個女子

還有好多好多,一時想不起來~


我這個回答可能並不太貼切,因為我沒看過這部電影。
《美國往事》

當初看到這幾張照片,驚為天人,千方百計搜索發現是《美國往事》里的劇照。
可是我一直不敢去看這部電影,害怕破壞了最初的印象。


多圖預警,盡情收圖吧騷年。

1.《柳如是》—南明悲歌中的旗幟。那個時代的大名士的理想情人,國家風雨飄搖之際表現得極有氣節和風度,很有代表性的一個青樓女子。

2.《奸臣》——為了匡扶國紀被選為采紅使進宮想暗殺王除掉奸臣。極其隱忍、多面化又有抱負的一個女性形象。(太美故多放幾張圖。)

3.《傲骨賢妻》——堅強能幹並且很有天賦的抗逆商超高的女律師。(恩這個就不算電影了,因為很喜歡姑且算進來。)

4.《2046》——章子怡在裡面太風情啊,嘖嘖嘖。真是一個實力派女演員。

5.《我的野蠻女友》——全智賢古靈精怪,對愛執著。

6.《革命之路》——艾若普充滿對生活革命的勇氣,一心想去巴黎開始新生活(企圖逃避此時的自由),但放棄烏托邦和追求它同樣需要勇氣。(正如劉瑜說這是這些年她最喜歡的電影,也是最糟糕的電影。)

7.《雛妓》——Sara從無家可歸被生活逼迫到走投無路的少女到收到良好教育的伸張正義的記者,一路坎坷慘淡也有星光照耀,是一個很勇敢很堅強對生活對愛情有熱望的女孩子。

8.《弓》——女主是我心中電影史上最純潔美膩神秘的少女形象。金基德的電影。在船上和老爺爺度過了安靜的前半生,以占卜為生。結局極有新意,值得一看。

(我知道圖太美,不謝,歡迎點贊。)

9.《小時代》——把它定位成超長MV就對了,這樣一來簡直就是太超過觀眾期待啊,絕對的女性角色特色鮮明。女王顧里,普通人視角的楊冪(忘了叫啥),憨厚耍寶的宛如,女神南湘...

10.《史密斯夫婦》——女主特工一枚,奉命殺了愛人但卻做不到,後來兩人一起亡命天涯。

————
有空續更。


我只推薦一個冷門的《冷山》,一個女人成長成熟的好片子


刺蝟的優雅。
精神世界豐富的女門房,把自己掩蓋在粗俗肥胖的外表下~


《亂世佳人》

《沙漠之花》
還有朱莉婭羅伯茨演的電影,基本都是主角。


《瘋狂的麥克斯 狂暴之路》
《龍紋身的女孩》
《怦然心動》
《女間諜》
《鋼琴課》
《永不妥協》
《蒙娜麗莎的微笑》
《消失的愛人》
《大地驚雷》
《芝加哥》
《夢女郎》
《一代宗師》
《飢餓遊戲》
《分歧者》
《鐵娘子》
《與夢露的一周》
《成長教育》
《生化危機》
《傲慢與偏見》
《芳芳鬱金香》
《贖罪》
《相助》
《伴娘》
《獵殺本拉登》
《弗朗西絲 哈》
《貝莉葉一家》
《自閉歷程》
《致命黑羅蘭》
《末路狂花》
《絕代艷后》
《愛麗絲夢遊仙境》
《冬天的骨頭》
《可愛的骨頭》
《冰雪奇緣》
《沉睡魔咒》
《時時刻刻》
《千與千尋的神隱》
《龍貓》
《側耳傾聽》
《天空之城》
《幽靈公主》
《穿普拉達的魔鬼》
《古墓麗影》
《特工紹特》
《午夜巴塞羅那》
《藍色茉莉》
《茜茜公主》
《公主日記》
《霹靂嬌娃》
《假結婚》
《青春舞會皇后》
《賤女孩》


推薦閱讀:

《消失的愛人》里,女警官評價女主為A型性格人,男主為B型性格人,這個性格類型請介紹一下?
星戰迷們的情懷如何得以宣洩?
《異次元殺陣(心慌方)》為什麼那個白痴一直害怕紅色的屋子,要去藍色的屋子?

TAG:電影 | 電影推薦 | 女性 | 歐美電影 | 影視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