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長大後就一定要變得很功利很現實嗎?

我今年20歲,也許我的問題各位過來人覺得不算什麼,但我真的很難過。剛剛和我爸爸打電話時我說了學校要發展黨員的事情,他就說要不給輔導員送點禮。我說我不想這樣,如果我想我也可以買論文之類的,他又說可以買啊,那個有用。我覺得很失望,他在我心目中真的是個很厲害我很佩服的人,他卻說,這個社會就是這樣,他小時候也想著要改變這個世界,結果也只能妥協,還說我長大了也會這樣的。假如不適應這個社會(他指的就是這種攻擊性,送禮之類的)那就是社會的異類。我對他說你怎麼能這樣教育我呢。我很難過,想問問各位「過來人」真的是這樣嗎?


我有類似疑問的時候,一位我很尊敬的人跟我講了這麼一段話:

我們並不能準確預測未來。做違心的事情和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將來都可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有可能好,有可能壞,有的時候幫了你,有的時候害了你。既然如此,那我還不如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這樣至少晚上睡覺可以安心一點。

無論是做好事還是做壞事,我不相信人可以一輩子一帆風順。如果總歸有起伏,那我還是堅持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然後承擔責任吧。

--

其他社會話題下的回答:
努力了七年卻依舊被中產階級家庭子女完爆,我該如何調整心態?
優秀的人因為什麼原因而優秀?
如何評價范冰冰無演技卻紅得發紫這種現象?


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


人長大了,要是一點都不現實,也是麻煩。我講不出多少大道理,我還是講幾個故事。

2010年底,我決定離開東家,自己出來單幹。我和爸爸坐在網球場邊,看我的女兒練網球,我興沖沖對爸爸說:爸爸,今後我只做好書。

沒料到爸爸並沒對我這句話豎起大拇指,而是冷峻地說:別吹這個牛。如果做好書賺不了錢怎麼辦?你首先要設法生存下來。

一盆冷水澆下來,而且是在我眼中長期都是如此理想主義的老爹哦。想當年,我在第一個東家工作時,做了一堆書,興沖沖告訴他時,他同樣冷峻地對我說:」別看你做了多少,要看你做的書有多少能留得下來。「

你說,我爹他到底是現實,還是理想呢? 他21歲從武漢大學數學系畢業,便一腔熱血和同班同學的我媽去了東北師範大學。兩個南方人在冰天雪地里奮鬥了10多年,之後一心想回到南方。那年月,調動真難啊。我爹不肯求人,每每看回到武漢沒啥希望,就說:那就去縣城教中學好了。我媽媽不肯妥協,寧可留在東北,也不肯去湖北的某個縣城中學教書,她是為了孩子們的教育考慮。這時,我那理想主義的老爹就聽了我那現實主義的老媽的話。後來,鄧小平復出,重新恢復高考,南方大學急需人才,他們倆才雙雙調來華中科技大學。

我爹是博士導師,他每年最多只帶兩個博士,身為系主任的他,決不多招收一個學生。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我爹帶的班級(我爹長期堅持給本科生上數學分析)的學生,沒有一個人敢打來電話問分數,但我家的電話依然很熱鬧,都是我媽班上的學生打給我媽問分數的。

這樣一個老爹,你能說他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可是當我創業的時候,他讓我不要吹牛,不要以為自己只做好書這件事這麼容易做到,為了長遠的發展該做妥協的時候要做妥協。他知道這個時候不需要對我講什麼」不要忘了理想「,他怕我理想的影子都還沒看到,先就被現實打趴下了。

老爹的一句話,讓我迅速開始估算自己創業的成本,盤算何時能夠達到盈虧平衡點,應該首先把資源投入到哪個產品上,哪些事趕緊停下。於是,我立刻決定退掉裝門面的寫字樓辦公室,改為租賃一套民居(比車庫條件好多了),成本立馬削減一大筆。該賣該送的辦公傢具立刻處理。該辭退的員工立馬商量辦理辭職....一連串很現實的行動,.迅速地止損後,老爹誇我:這才是自己做生意的樣子。這個時候,他和我聊喬布斯的stay hungry,他對我說:你要很努力很努力,要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

===
大學時代不同系的一位朋友,不到40歲就做了廣州一所名牌大學的教授兼博導。來自潮州鄉下的老公生意做得不錯,他們有個男孩。某次出差與她相聚,朋友和我聊,說真是不甘心啊,說在婚姻中,她不是靠別的,而是靠教授這個頭銜讓她老公和老公的家族不敢輕視她。我啜了一口茶,問她:不然呢? 朋友的父親長期卧病在床,母親早早退休全職照顧父親,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階層,手頭積蓄有限。朋友一直希望老公能給父母買一套電梯房單住,等了好幾年這個願望才兌現。老公未必缺這筆錢,但老公家裡滴瀝噠啦一大串親戚等著啃親,老公的父親重男輕女,向來不把媳婦放在眼裡,老公是大孝子,處處聽爹的,總是習慣把自己家親戚的需求放在太太的親人之上。

朋友來自魚米之鄉,讀書做學問是好手,自小受開明的父母照應多,摘不來菜做不來飯,但很會讀書,一直讀到博士,畢業後工作出色,一直做到博導。40多歲的人,還有些學生氣。暗想,幸好她身手和運氣都這麼好,早早在大學裡卡好了位。老公人前人後都以有個名牌大學的教授老婆而自豪,平時也很寵這母子倆。不然,那個處處都會幹預老公一舉一動的鄉村家族如何能買她的賬。

所以,我倆偶爾聚會,我總是對她說很現實的話,比如婚姻就是蹺蹺板之類的。我們談不談理想呢,我覺得也還是談的,比如我會推薦一些書給她讀,哈哈,真老土哈。

====
有人誇我是個天生的編輯,我欣然接受這種恭維。常聽人說,周老師,每次聽你聊天,最後你總會說到出版上——瞧,我是個多麼現實的編輯。我看《人物》雜誌採訪羅振宇羅胖,羅胖的搭檔說」羅振宇是一個不社交的人,他沒有通常意義上的「朋友」,他身邊的人基本上是兩類:要麼有事情走到一起討論,要麼就僅限於「認識」。他從來不會單純為了「聯絡感情」招呼一個飯局什麼的。「

我大抵也如此,我也從來不會單純為了聯絡感情去招呼或參加一個飯局。老公經常說我「目的性太強」。

這麼看來,我是多麼現實的一個人,如果發現對方和我的工作沒什麼交集,再好玩我也只是看看,不會多花時間。

但是,這樣我就省出很多時間,能讀書,能學習,能思考,能來知乎寫答案寫專欄,我能花時間磨練自己的專業技能,能把好書的價值轉換得更為充分徹底——這樣的我,是不是也很理想主義呢?

====
換了我是樓主,我會怎樣面對輔導員呢?

我不會把輔導員當決定自己的某種命運的人去供著,也不會把他當腐敗分子一樣恨著。大學裡,心甘情願做輔導員的能有幾人? 多數是拿輔導員作為留校的跳板。這是現實。

所以既然這是現實,就要面對現實。然而,面對現實,有短視而功利的方式,也有目光較長遠姿勢比較優雅的方式。前提是,你要把輔導員當作一個有血有肉有善有惡的人去看,既不要供著(這就會降低自己的人格),也不要恨著(這會無端降低對方的人格),而是平視著。輔導員和學生通常差不了幾歲,接近的方式多種多樣——大家可以一起打球,可以一起吃飯,可以一起聊手機,還可以向他討教追女朋友的高招,等等。——這都是很現實但又不會讓人覺得很功利的方式。

慢慢地,也許你就能在這樣的交流中發現你能在哪些方面給予輔導員幫助,他又能在哪些方面給你忠告。也許經過一番接觸,你發現你的輔導員人品可疑,這時你也會得出「這樣的輔導員需要保持距離」這麼一個很現實的結論,這個時候你或許會決定不能求這樣的人幫助自己,要另找路徑。——這也是很現實的收穫啊。這就比一開始你未經了解就盲目認定輔導員可能是個讓自己恨和警惕的人,要靠譜得多呀。

從樓主的提問中,我能體會到樓主的憂慮——擔心自己一旦開始有了觸犯自己底線的行為,就會破罐子破摔地接二連三開啟墮落的閘門。這是可貴的自省,也是為了樓主這份可貴的自省,我願意試著講講故事。

那麼,為了能夠讓自己守住底線,就要學會訓練自己的思考力,增長自己的心智,以強大的理性去面對現實。如果你想通過正當的渠道獲得自己想要的,你就得百倍努力,而不能一方面不努力,一方面還想守住底線。

父輩的窘迫,很可能來自父輩沒有你這麼好的機會受到更多的教育,也沒有知乎。所以,當父輩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傳達給自己(且還是帶著憂心忡忡的表情和語氣道出)時,不要一下子就很反感,而要看到讓他們失去追求夢想的現實,和今天你所面對的現實有哪些不同。

回到開頭,我爹對我說:不要吹牛說自己只出好書。——這句話雖然看起來是一盆冷水,但它讓我看清了我面對的現實是冷峻的,我務必抓緊一切機會努力,力求不讓冷峻的現實變成殘酷的現實。時至今日,我創業也有三年了,一直都在出版好書且只出好書,而且靠出版好書能過得蠻不錯:經濟不發愁,有大量的時間學習,還有時間來知乎寫這麼多字。那,是不是我爹說錯了呢?不,這句話我會刻在心裡,我知道,如果我想讓自己始終有資格懷抱理想並能有機會去追尋理想,那麼我就一定要好好地面對現實。如果我不想用功利的方式面對現實,那我就得提前積累實力,越早越好。


=====續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看到這個半夜隨手寫的回答得到這麼多呼應,覺得應該給樓主推薦胡適先生的一篇畢業贈言:
(轉)胡適先生給中國公學十八年級畢業贈言:要防禦兩方面的墮落

摘錄:
你們畢業之後,可走的路不出這幾條:絕少數的人還可以在國內或國外的研究院繼續作學術研究;少數的人可以尋著相當的職業;此外還有做官,辦黨,革命三條路;此外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業閑居了。第一條繼續求學之路,我們可以不討論。走其餘幾條路的人,都不能沒有墮落的危險。墮落的方式很多,總括起來,約有這兩大類

第一是容易拋棄學生時代的求知識的慾望。你們到了實際社會裡,往往所用非所學,往往所學全無用處,往往可以完全用不著學問,而一樣可以胡亂混飯吃,混官做。在這種環境里,即使向來抱有求知識學問的決心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懶,把求知的慾望漸漸冷淡下去。況且學問是要有相當的設備的;書籍,試驗室,師友的切磋指導,閑暇的工夫,都不是一個平常要糊口養家的人所能容易辦到的。沒有做學問的環境,又誰能怪我們拋棄學問呢?

第二是容易拋棄學生時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與冷酷的社會接觸,容易感覺理想與事實相去太遠,容易發生悲觀和失望。多年懷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熱誠,奮鬥的勇氣,到此時候,好像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渺小的個人在那強烈的社會爐火里,往往經不起長時期的烤煉就鎔化了,一點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滅了。抱著改造社會的夢想而來,往往是棄甲曳兵而走,或者做了惡勢力的俘虜。你在那俘虜牢獄裡,回想那少年氣壯時代的種種理想主義,好像都成了自誤誤人的迷夢!從此以後,你就甘心放棄理想人生的追求,甘心做現成社會的順民了。

要防禦這兩方面的墮落,一面要保持我們求知識的慾望,一面要保持我們對於理想人生的追求。有什麼好法子呢?依我個人的觀察和經驗,有三種防身的藥方是值得一試的。(請接著讀完全文,看看三種防身藥方是啥。與君共勉。
(轉)胡適先生給中國公學十八年級畢業贈言:要防禦兩方面的墮落)


「所謂現實,並不是指爾虞我詐或放棄崇高,而是根本認識到一己之力的渺小,人性貪惰的頑固以及時間發生作用的漫長,從而去謙卑,勤奮,堅持。」


成熟,就是你變得越來越能接受現實,而不是越來越現實


只有精神弒父之後,一個男人才能真正頂天立地

by @卓鑰


和你同歲,但還是想答一下。

我能接受旁人甚至是親人朋友功利和現實,譬如我的一個親人為了通過某資格考試而找槍手代考,我覺得不對,但能理解。

但我絕對不能接受自己變得世俗意義上的功利和現實。
我接受的教育,我已有的價值觀,我心中的道德準則,這些種種都告訴我,「這是錯的,你不可以做。」

我能接受旁人這樣,是因為我能接受人的差異性,我深知這種選擇不過是源自這幾十年來各人不同的成長軌跡和教育經歷,並無好壞之分。

最後送給題主一句話,我很喜歡:

真正的單純不是一廂情願地相信世界的美好,而是千帆過盡之後依然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共勉。


爹媽足夠有錢一輩子都可以活在粉色泡泡夢幻里什麼也不用管,不用跟俗世打交道

爹媽沒錢就只能自己學著強大起來,自己保護自己的原則,做不到改變社會,只做到獨善其身也是極大進步,因為我的存在我一個人的堅持原則永不妥協,社會因此多了一個正直可愛的好人,客觀上社會就是變好了,何樂不為

但這一切的不妥協都需要自己是個強大的人,比如說自己的本事足夠強大,不用擔心未來的求職問題,不需要盲目聽從什麼入黨可以方便找工作的謠言,單純以自己的信仰傾向來決定入不入黨,真心信仰擁護共產主義就入,不信仰或者覺得自己做不到就不入

再比如貧困生獎學金,覺得自己家裡不窮就不申請,不捏造你爸死了你媽快死了之類的謊言來拿錢,哪怕你爸逼著你這麼做,你寧願打工也不願屈服

別小看這兩件小事,你身邊,我身邊,包括知乎,都有一大部分人做不到

讓自己變的強大,不需要為了蠅頭小利自己強姦自己的原則做自己不認可的事,改變世界我們做不到,他媽的獨善其身都不被允許了嗎?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公眾號 「惡魔奶爸Sam」id:lxg-milk 或掃以下二維碼,歡迎加入


一個真正追名逐利的人,是不會靠送禮來入黨,更不會靠買論文來畢業的。

這兩件事都是跟自己未來的名利過不去。


一點粗淺之見。

1
朋友一直住在我宿舍。前些天他手賤翻我的東西,翻到一張白凈大紙,上書:知世故而不世故。這貨莫名被戳中,於是拍照發朋友圈,說什麼:「人生豈能事事如意,但求無愧於心。」
覺得我字好醜的同時,想來就這個問題說說自己的看法。

2
以金木研同學為代表,大部分一夜成熟的少年都過的不好。那可能不是成熟,是創傷。
《國王武士祭司詩人》中講,由懵懂的男孩成長為成熟的男人有八個原型,他不可避免的,要經歷一次次的死與新生。受一連串打擊就變成熟的,只是應激行為罷了。
自我妨礙,又稱自我設阻,是指在表現情境中,個體為了迴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現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採取的任何能夠增大將失敗原因外化的行動和選擇。
很多人長大後變得現實功利,實際上是把自己包裝起來,遵守規則以避免傷害,做周圍人期望的事。他們挑選了一種省事的方法,變得成熟,實際上是拒絕成長。

3
身邊很多朋友已經開始布局了。
他們想留在廈門,於是他們在人際交往方面投入結交的全部是廈門的,考慮到學校都是有錢人,他們覺得這些人可以為以後他們的發展助一份力量。
他們開始漸漸懂得人情世故,懂得了少說多做學會傾聽,懂得切勿交淺言深,懂得讓別人裝逼,懂得不顯露自己的情緒。你說的缺愛、作、迷惘、沒有安全感,這些他們也都有,只是在他們的外表上永遠看不到了。
甚至他們開始變得特別孝順父母,尊敬長輩。他們很努力的成為父母所期待的樣子,成為晚輩們的榜樣。

你說,這算不算成熟?

木心的《魚麗之宴》中寫道:「我發現很多人的失落,是忘卻了違背了少年時的立志。 自認為練達,自認為精明,從前多幼稚,自認為看穿了,想通了。———就此變成少年時最憎惡的那種人。」
他們只是披上了成熟之殼,內心卻還是小孩子。一旦有了親密的人,一旦有事情擊破了他們的防線,他們立即會變成無助的小孩。
其實他們是走了捷徑喲,由外而內的,通過偽裝自己變成了成熟的人。

4
人們總想變成最好的自己。
最差的方法大概是刻意為之了,偽裝成那種樣子,實際上自家本沒有那種品質。就像我在漂亮女生面前端著似的,一不小心就露出馬腳。
次等的方法就是任由時間打磨了,最後成長為什麼樣子,全交命運,無從得知。
好點的方法是戒律,佛有八戒: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淫,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著香華,七戒求安所,八戒非時食。通過自己制定規則來達成自我實現。

一等的方法是通過袒露而笨拙的讀書與歷練,一步一個腳印的改變自己,從本質上由內而外的蛻變。
采銅大大已經給出了方法論:要怎樣努力,才能成為很厲害的人? - 采銅的回答
由內而外的,表裡如一的,不呆在自己的舒適區里,通過袒露自己,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以及不斷地歷練,從而架構對世界正確的三觀,形成自己的意志,遵守自己選擇的倫理準則,即使這些倫理準則違背了法律。
那些高貴的品質,有些人天生擁有,有些人是後天的打磨,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便是後天養成的先天了。
人們羨慕他的天生聰慧,卻不知他原先朽木般的心智。

我曾經一事無成,這並不重要,但是這一次我認輸了,我低頭耷腦地順從了,我就將永遠對生活妥協下去,做個你們眼中的正常人,從生活中攫取一點兒簡單易得的東西,在陰影下苟且作樂,這些對我毫無意義,我寧願什麼也不要。

廖一梅在她的書《像我這樣笨拙的生活》中寫道。

我的問題是,我知道自己笨,但沒有人相信我笨。我的笨不是腦袋不夠用不好使,而是在豎著「容易」和「艱難」兩個路牌的十字路口,我永遠選擇「艱難」的那一邊。在從大到小,數不勝數的選擇中,我一而再再而三地這麼干,一路這樣沿著「艱難」的路牌走了過來。

5
想要真正的成長,必須拒絕世故。不累計到一個數量級是看不出結果的,由內而外的,笨拙的,成長。
所謂情商高,也不過是在不傷及自身利益的情況下,讓對方的優越感得到滿足。這是一個雙贏的買賣,充滿正能量。

我很喜歡樊小純寫給木心的《借我》

借我一個暮年,
借我碎片,
借我瞻前與顧後,
借我執拗如少年.
借我後天長成的先天,
借我變如不曾改變.
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
借我可預知的臉.
借我悲愴的磊落,
借我溫軟的魯莽和玩笑的莊嚴.
借我最初與最終的不散,借我言而不喻的不見.
借我一場秋啊,可你說這已是冬天.

很多人的單純,很多人的善良,只是因為環境的無害,自身經歷不足所導致的天真。經歷社會後他們妥協了,變得市儈與狡猾。
而真正的成長,是隨著經歷的增多,明白了這個世界,不再幼稚,格局變大了。此時擁有的見解已經包容了原有的見解,成了完整而成熟的思想。同時原有的善良與單純從未變過。
這就是變如不曾改變。

6
他是自卑而孤獨的孩子,沒有人記得他,沒有人喜歡他。世界上那麼多節日讓人盡情歡樂,可都沒有他的份兒。可他並沒有想過去偷,沒有想過去騙。他要的是真正的功業,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出生入死流血流汗在所不惜。他相信總有一天會成為很厲害很厲害的人。到那時,所有的努力都會值得。
少年心就是要貫穿天際,就算自掘墳墓也要一覺到底。

用力的活,然後死去,多好。

7
最後開一下書單:
少有人走的路 (豆瓣)
King, Warrior, Magician, Lover (豆瓣)
NLP自我重塑計劃-21天塑造全新自我 (豆瓣)
自我導向行為 (豆瓣)
個人發展手冊 (豆瓣)
社交禮儀守則 (豆瓣)
人性能達的境界 (豆瓣)

我尤其推薦這部日劇:你是何時發覺,這個世界大有搞頭? - 匿名用戶的回答

8
五月的雨呀 在誰的心裳 孤單的流淌
她還好嗎 我多不想她
濕透的人兒等水蒸發 等來了雷 等得心融化
等到了六月 魚兒游過她身旁
也許能聽聞 盛夏

謝謝閱讀 &> &<

-
2016.02.20 相關的答案
你有哪些特別的生存法則? - 漆小洛的回答
體現情商低的言行有哪些? - 漆小洛的回答


題主你錯了。並不是人長大以後才變得功利和現實的。
是任何動物,其天性就是功利的。

你所以為小時候不功利的原因,並不是人類本質上不功利。
而是,小時候你追求的利益和追求利益的環境,和長大了不一樣。

動物,就是利益驅動的,而利益驅動,就是本能。
從小就搶大紅花的孩子們,在你看來叫幼稚,但是在他們那個環境下,何嘗不叫功利!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你看上去有些人理想和目標都很高尚,那並不是因為他不功利,而是人家眼界高,尋找存在感的方式於你不同。

至於現實,也不是壞事啊,所謂現實,就是腳踏實地。整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那是幻想啊。現實其實是褒義詞,代表了一個人的思想成熟。


你一個學生,你的生活水平取決於你爸媽一個月給你多少錢。
等你走上社會以後,你的生活水平,你孩子的生活水平,都取決於你的收入或者地位。以後你家孩子上什麼樣的幼兒園,穿什麼樣的衣服,吃什麼樣的飯,都在你這個做父母的肩膀上。自己父母生病了,能收到什麼樣的醫療,能不能活下來,都取決於你能拿出多少錢。這些錢,就是你所謂的妥協和攻擊換來的。
我不想宣揚什麼叢林社會法則,但對於普通人的選擇,如果不能理解,至少抱有同情。


我一直認為這句話對我很有幫助: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對了,我也20歲。


一,一個世界叫黑(功利),一個世界叫白(理想)。理想好,現實不好?可是黑與白都是世界的少數,世界的多數是中間灰色地帶。
二,一個只有黑白世界觀的人註定是沒經歷過多少世事的,只有經歷過真實的灰色世界的歷練,才能培育出真正的人才。
三,現實本不是壞,現實的人也可以很溫暖很有人情味,有的人很現實地真心照顧身邊人。
四,追求功利的人並不全都卑鄙還有名臣,不追求功利的人也並不一定高尚,還有屌絲。
五,追求功利的方法與得到功利之後的作為方顯人生境界的高下。
怎樣的功利觀才是儒家提倡的功利觀呢?
一,做事永遠要放在逐利之前,事做好了,做精了,你不求功名,功名自會找上你。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嘛!
二,樓主老爸分享的故事是真實世界中都會遇見的,我們一般稱之為辦事。真實社會中誰都想辦事,但不是誰都能辦成事,更不是一手交錢一手辦事的糊塗邏輯。
三,不能迂腐地用道德標準去要求每一個普通人,否則你在這個真實的世界容易寸步難行。
四,禮物是人與人交往的潤滑劑。
五,曾國藩是儒家名臣,他順應社會遊戲規則送了一輩子禮而沒有收禮,而送禮只是為了完成他的中興大業的手段之一。


不算過來人,斗膽妄言幾句。
設想一個天平。一端是「正直、高尚、光明」,另一端是「醜惡、低下、黑暗」。
我的猜測:在題主人生的前二十年里,一直處於「正直、高尚、光明」的一端。由於有家庭溫室和學校象牙塔的庇護,很難看到另一端的樣子。現在,突然把另一端的景象暴露出來,題主發現和自己的三觀產生重大衝擊。
於是題主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我到底該處在哪裡呢?處在好的一端,可能在社會上生存不下去;處在壞的一端,自己又不願意。
但是,題主可能忽視了:天平不只有兩端,還有中間的很大一部分。這部分摻有些許雜質,不是題主夢寐以求的絕對純潔,但也不是太臟,還可以接受。然後,定位好中間部分的一個點,走到那裡。
這時,天平平衡了。
處於「正直、高尚、光明」極端的人,大多成了隱士型人物。他們堅持內心的道德操守,不肯做分毫妥協,雖然成功堅持一輩子底線,但在現世往往難有成就,可能一生在「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的鬱郁不得志中度過。
處於「醜惡、低下、黑暗」極端的人,即使享盡榮華富貴,也難免內心空虛,可能還禍害人世,遺臭萬年。
而找到平衡的人,可以走得很遠。甚至你走到一定高度,還可以試著去改變這個世界,讓傾向天平好端的人更受眷顧。
有人云:「人情世故皆看透,赤子之心不可丟。」
人再云:「每個孩子都要先學會對世界宣戰,再學會同世界講和。」(2014.5.19補充:今天發現本句原創為 @陳章魚 )
再附上我自己胡謅的一句:「順著遊戲規則玩遊戲,等玩成老大,再來改變遊戲規則。」

(可能太雞湯了……)

============================

評論里有知友舉某黨的例子,說成為老大就不會再想改遊戲規則了。這個例子我無法駁斥,因為是事實。
但還有例子:美國有中上層/上層公民向政府提議多向富人徵稅。他們也是既得利益者,但他們主動犧牲自己的利益。他們屬於玩遊戲玩得比較高明的,但他們玩好了,就要試圖改變規則。而且他們玩得越好,掙的錢越多,如果改變規則,他們對國家的貢獻也越大。

我寫這個答案不僅是想幫助題主,也是藉以自勉,期望成為一個把遊戲玩好,然後改善不合理規則的人。可能一廂情願或圖樣圖森破,但我真的非常希望可以找到平衡點。或許略微「世故」(這世道,百分之百純君子活不下去,我不指望這個),但有底線、有原則。
感謝提供建設性評論的知友。


我爸爸也有這種思想,每當遇到這種時刻,我想想,如果按他說的我最多也就他現在的高度了,所以我就不按他的說法做了,慢慢的,你感覺你超越了他,已經不需再理會那種事情,你有實力,理想就是現實,沒有實力,現實就是理想。


其實這是跟你周圍的人有關係的。你周圍的人功利,你為了生存下去,你也會功利。你周圍的人正直,你為了生存下去,你也會正直。其實這是由不得你的,就跟老外平時遵紀守法到了天朝來就去搜刮一箱光碟回去一樣。老外到了天朝,也懂得上公交車不用排隊了。


也許我的經歷對你有所幫助。

初中的時候,我曾遭受過班主任和隔壁班老師的這種「迫害」。
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人,很霸道,非要把自己的世界觀強加於別人,而且明知是邪惡的價值觀,很像SM的心理。
我的班主任是新上任的教數學女老師,簡稱MISS.H,隔壁班的班主任教我們英語,簡稱MR.L。MR.L遇見了新來的同事MISS H,發現了真愛,發展了一段辦公室戀情,便劈腿與老婆離婚了。

一上來,MR.L挺喜歡我的,因為我聰明、好學、直率等等。我好學是真的喜歡學習,覺得好玩,所以上課我很認真,有問題就問,像一年級的小學生,到現在也是如此。
MR.L喜歡我,MISS.H就討厭我,女人真是可怕的生物。
有一次我月考數學考了滿分,那次我考年級第二?她終於對我有一點好態度了,我挺開心的,可是好景不長。不喜歡你,你拿諾貝爾獎也沒用。

他們的共同點在於,看不慣我剛正不阿。

他們不讓我和學習不好的學生打交道,可是那些「學習不好」的學生,都是因為貪玩才不好,而我也貪玩,我們自然就玩得到一塊去。交朋友不就是志同道合嗎?不就是不和人品差的人玩嗎?憑什麼他們貪玩我就不能和他們一起玩了呢?我又不是和他們玩就不和學習好的人玩了。貪玩又不是人品差,那些為了討好兩個老師而甘願充當間諜打小報告的人才是人品差不是嗎?

他們與我們物理老師不和,讓我當物理課代表,讓我做間諜,但我只能做正常的工作。他們也沒有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但是我不主動和他們一波,保持中立在他們眼裡就已經是反抗他們了。
兩個老師的規則是,因為我們是強權,你要順應這個社會的規則,我們不喜歡你和他們一起玩,我們不喜歡你這麼正直地做工作,你就要聽我們的。不然我們就利用手中的強權迫害你。

然後到了初三,他們把我和一些不和他們一波的學生放到教室的最後一排坐,與前面的同學之間還要隔兩排桌椅,以至於我們可以緊貼後牆坐。

很多富二代學習不好的,家長都給他們倆錢,以至於他們一年奔小康買了輛車,兩年就買房。
坐在最後一排的都是學習不好也不是富二代的,還有我。

我家裡不窮,我爸那時候開飯店,他們問過我要不要給老師錢或者卡,我說不用,他們就沒管。
我的父母一直很尊重我。

然後我初三一年不用寫作業(他們不讓課代表收我的作業),上課睡覺聊天下課就去玩,去小賣部趴在冷柜上吹涼風,去操場上看學弟打籃球曬太陽,早自習午自習晚自習都不用上。
你想上他們也不讓你們上,只有「聽話」的學生和給錢的學生可以上自習。
正好我也不想上。

可是科任老師他們管不了,我和科任老師的關係都很好,雖然我坐最後一排,但是科任老師的職責只是教課,他們依然會讓我們回答問題,依然會收我們的作業,過來看我們的聽講情況。我有一次化學考了47分,那時的化學老師教課實在是太無聊了聽不下去。但是初中課本又簡單,我和我同桌都考得不好,他30多分,然後我們就開始自學。一個禮拜後的考試我考了90多分,他考了80多分,而且試卷比上一次還難多了。
這件事後來還被化學老師拿來給後屆的學生講,傳為「佳話」。

這僅僅是不給你好的學習環境,更變態的是還找茬整你。

我不僅跟我們班的「差生」玩,還和外班的,初二的玩,就是玩鬧圈。
因為那個圈子有趣,長得好看、體育好、家裡有錢、腦子聰明,你三者最起碼得佔一個才能在這圈混得下去。
然後就因為這樣,我給他們發同學錄寫,他們發現了,就把我整到教導處去了。理由是「我結交校園危險分子」。教導處老師都無奈了。

除了找茬整你,還要孤立你——全班同學都不許和我說話,和我說話被他們發現就該慘了。我那時候剛被MISS.H整完,自己倒了杯水,熱水溢出來燙到了手,之前累積的委屈全都被燙出來了,我忍不住眼淚嘩嘩地像水龍頭一樣流,一直低著頭不出聲音,忍著手疼只想迅速回到座位上。其實身邊的同學都看得見我被燙了而且哭了。
沒有人敢管你。
只有給他們錢的富二代們,他們不敢惹,就富二代和他們懶得管又純真的同學跟我玩。

故事的結局是:
中考我還是順利考上了我們那的一中。分富裕,不用交贊助費。
而那些給他們很多錢的富二代們,該考什麼分,還考什麼分。

其實很多屈於強權的同學們都在背後罵他們,陽奉陰違罷了,給他們錢的富二代也只是拿他們倆的私生活找樂子,他們同情我並且認為我應該恨他們。可是我並不恨這個過程中的任何人,MISS.H和MR.L也是,人人有人人的自由,他們不過在做順應本心的事罷了。而他們給我這樣的經歷,在我日後的發展中,我發現也成為了很多人難得一遇的人生財富。
天真和勇氣可能是天生的,但強大和包容都是需要在具體事件中磨練的。

我從來不覺得給老師好處是什麼不好的行為,老師是自願對你好,即使我不給好處他們也會如此,那麼我給老師送點禮物,也只是正當的回報。這才是禮尚往來。但是如果是像這件事里的情況,就變成了「要挾」,一個人一旦被要挾了一次,那下一次就會成為習慣。就會承認,我是弱者。

假如你本身比當前的境況光明,當現實不夠光明的時候,你自然就陷入了對抗,在這個境況里,我選擇了對抗,並且事實證明我有能力跟他們對抗。什麼叫有能力?他們用強許可權制我交友和學習的自由,但是真的友情怎麼會被強許可權制?真的有學習能力,又豈是自習和作業就能限制我的成績和升學的?
我收穫了孤獨,但也贏得了榮耀。
而且我有充裕的戀愛時光,初三的戀愛時光很美好~~
與「玩鬧圈」的接觸更讓我見識了形形色色的人,現實的社會的面貌。

我的自由是奪不走的。

強權,是要挾的資本。強大的人,終會戰勝曾經想要要挾自己的強權,而到達高處。正義的強大的人,會用自己的強權,去讓世界變得更公正;變態的強大的人,就會濫用自己的強權,讓世界變得更變態。

所以正義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比他們更強。

有時候我們比現有的強權弱,拼了命也對抗不了,現實的選擇是,順應骯髒的規律。這種「服軟」,也是因為強。大丈夫能屈能伸就是這個意思。只是太多人在明明能伸的時候還選擇屈,明明是小娘們,還用這種話聊以自慰,不要被迷惑。小娘們其實本來也沒什麼不好,還非得裝逼就不帶勁了。

邪並不是總不壓正。只是正的能量,永遠可以長到比邪強,這才是邪不壓正。

因為人歸根到底還是太陽之子,所有的生命都是太陽之子;
我們的基因決定了,我們終會挺拔地向上生長。

附一首相關的小詩,兩年前寫的,青澀幼稚。

光明與黑暗


總是回望走過的路

並不能讓我走得更快

找到航向

或開闢新的疆土

人就是有高度的

高度就是不同的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不公平的

你把心放在沼澤里

又怎能看見光明

小時候我想做一棵樹

挺拔地向上生長

但腳 卻紮根於最深的土壤

後來我長成了

一朵快步行走的花

一朵白色的

涅而不緇的花

我在城市裡搜尋

所有最黑暗的角落

我喜歡陰暗 寒冷 潮濕和泥巴

只有經歷了黑暗的光明

才是真正的打不破的光明

我知道我能行

能挺得住所有的淋漓和骯髒

就像堅強而純凈的

玻璃鋼

不怕醉鬼的嘔吐物

也不怕蠕蟲的黏液和蒼蠅的腿毛

還是沉重的不能呼吸的石油

或者晃眼的鋒利的刀

你們糾結的一切都顯得輕如鴻毛

因為你沒看到

光明的眼裡

整個地球

都被過度曝光


因為小時候有人養活你
長大了以後你就得自己養活自己
所以就會變成所謂的「很功利很現實」
一般一把年紀還是比較天真爛漫的
一是裝的,二是有人養活


不一定。
但是我必須要說的是,如果你做到獨善其身,你的心會很坦蕩,但你有很高的幾率不會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定義的成功人士。所以這個就得看你取捨了,我選擇了前者,並且現在活的很開心快樂,充實,踏實。


推薦閱讀:

可汗學院的視頻製作過程中用到了哪些軟體?
如何看待男子挑戰義務教育自己培養女兒11年 的新聞?
如何看待只要孩子不要婚姻的未婚生子實驗?
我的女朋友沒讀過書,不過她很會做生意。如何培養她學習興趣?

TAG:教育 | 成長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