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有哪些著名的flag?

譬如曹操華容道類似的。


三國演義故事多,處處都有弗萊格。

玄德閱檄不嘆息,關張從此是路人。

翼德息怒縱督郵,三傑終老平原城。

國舅不召董太師,本初孟德同朝臣。

溫侯婉拒赤兔馬,丁原復國保大漢。

孟德獻刀手不抖,漢故征西曹侯墓。

孫堅奉公獻玉璽,便將剩勇追窮寇。

景升見財不起意,至今仍見錦帆賊。

太師溫侯若是基,貂蟬絕色無人看。

李傕不從賈詡計,王相呂尉駐龍庭。

張闓改過毋貪財,徐州樂土人富足。

子義遠志不當歸,太史名列子龍先。

溫侯斷斬濮陽將,公台何須死義節。

使君三拒陶公意,曹公無處論英雄。

本初若奉幼君來,官渡勝負孰可料。

張飛從兄戒貪杯,呂布難入下邳城。

奉先轅門射偏戟,驅虎吞狼袁劉斗。

從容死節白門樓,貪生怕死罵名消。

關公圍獵怒斬曹,安漢興劉第一功。

青梅煮酒天無雷,玄德難掩壯志雄。

衣帶詔士嚴束仆,毒酒一杯鴆梟雄。

屯土山關公死節,顏文六將加額慶。

蔡陽兄弟武藝強,雲長難釋背主嫌。

霸王執禮敬于吉,生子不必如仲謀。

淳于瓊抖擻精神,許子遠計無可施。

郭奉孝隨征赤壁,周公瑾有火難燒。

的盧馬忌恨妨主,劉玄德命喪檀溪。

徐元直忠為孝先,諸葛亮一顧而出。

孔明識破劉琦計,江夏安能成龍淵。

子龍難尋阿斗跡,伯約何須假獻降。

曹瞞不懼燕人吼,蛇矛折落長坂橋。

諸葛溫婉如君子,孫劉聯盟鏡中月。

仲謀如納張昭言,赤壁之火難覓跡。

蔣干不迷周郎色,蔡張依舊是水督。

北軍戰艦破霧出,諸葛子敬階下囚。

徐庶妙語抖機靈,鳳雛難把舟船連。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雲長奉命取敵酋,丕植爭權縱孫強。

皇叔不如國太意,血濺七步甘露寺。

公瑾氣壯心胸闊,二分天下逞雄圖。

馬超堅信韓叔叔,西北戰事幾時休。

曹操不以貌取人,張松獻圖急帶路。

士元遠觀離戰陣,鳳雛卧龍智無雙。

魯子敬大偽似忠,關雲長命喪單刀。

張遼逍遙津失蹄,東吳小兒難止啼。

曹瞞如有特種兵,何懼甘寧百騎士。

于禁若往高處走,哪怕關羽放水淹。

雲長謙遜加謹慎,子明白衣變壽衣。

孟德熟讀醫典籍,頭風治癒有神醫。

曹植抗壓能力差,七步無言燃豆萁。

翼德心平又氣和,討吳先鋒遑不讓。

先主布營不貪涼,石堅沙冷火難燒。

承彥心狠不逞能,伯言命喪亂石堆。

諸葛受託不磕頭,帳下八百刀斧手。

蠻王事事不信服,漢軍長駐南蠻疆。

如聽文長子午計,長安城下宴三軍。

伯約如有六千兵,漢相星隕天水城。

司徒若知江東事,可避戰馬神補刀。

孟達謹慎保機密,司馬兩頭難兼顧。

丞相識人如主公,幼常還是好參軍。

仲達愛蕭不聽琴,北伐只此成絕唱。

張郃仲達親無間,將來破蜀急先鋒。

上方穀雨遲一刻,三馬從此不同槽。

魏延心靜知進退,孔明續命十二年。

文長進學將相和,先鋒怎令廖化當。

曹爽聽從智囊言,大魏內戰未可期。

成濟倘記聖人言,曹髦英主追乃祖。

公休毋丘同起事,大魏忠臣可復國。

後主親賢遠諂媚,伯約坐鎮漢中關。

偷渡山谷斜率大,士載埋骨蜀道南。

阿斗凝志背城戰,伯約破鍾未可言。

伯約計成誅魏將,蜀漢再起幽復明。

讀史明鑒費思量,前人之事後世師。

只要不開上帝眼,人生何處不抉擇。


張郃苦勸,XX不聽。
張將軍的一生就是在苦勸與不聽中度過,袁紹不聽,郭圖不聽,夏侯尚不聽,夏侯淵不聽,司馬懿不聽。前幾個把自己作死了,最後個把張將軍害死了。


王朗:「都督,諸葛亮連佔我幾座城池,士氣正旺,明日決戰,正好挫敗蜀軍銳氣!都督可嚴整隊伍,大展旌旗。以壯軍威!明日在兩軍陣前,老夫只須一席話語,斷叫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戰自退!」


馬上就想起了這個....
【三國笑傳】你見過這麼魔性的曹操嗎?


最大的flag不應該是這個?真.flag


「張讓段珪等人敢把我怎樣?敢把我怎樣!」


關公大怒曰:「你知我於路斬戮攔截者乎?」琪曰:「你只殺得無名下將,敢殺我么?」關公怒曰:「汝比顏良、文丑若何?」秦琪大怒,縱馬提刀,直取關公。二馬相交,只一合,關公刀起,秦琪頭落。


雙重flag加成,的盧落鳳坡。


儀大喜,輕騎而出,立馬陣前,手指魏延而笑曰:「丞相在日,知汝久後必反,教我提備,今果應其言。汝敢在馬上連叫三聲誰敢殺我,便是真大丈夫,吾就獻漢中城池與汝。」

延大笑曰:「楊儀匹夫聽著!若孔明在日,吾尚懼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誰敢敵我?休道連叫三聲,便叫三萬聲,亦有何難!」

遂提刀按轡,於馬上大叫曰:「誰敢殺我?

一聲未畢,腦後一人厲聲而應曰:「吾敢殺汝!」手起刀落,斬魏延於馬下。眾皆駭然。斬魏延者,乃馬岱也。
————————————————
曹真領大軍來到長安,過渭河之西下寨。真與王朗、郭淮共議退兵之策。朗曰:「來日可嚴整隊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話,管教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戰自退。"
……
王朗聽罷,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於馬下。
————————————————
眾大驚。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


摔杯為號 刀斧手一齊殺出


次日,諸葛均回,孔明囑付曰:「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


胃炎怒答:「誰敢殺我!」


沒有人說孫堅立的flag嗎
在孫堅得了傳國玉璽之後……
——

次日,孫堅來辭袁紹曰:「堅抱小疾,欲歸長沙,特來別公。」紹笑曰:「吾知公疾,乃害傳國璽耳。」堅失色曰:「此言何來?」紹曰:「今興兵討賊,為國除害。玉璽乃朝廷之寶,公既獲得,當對眾留於盟主處,候誅了董卓,復歸朝廷。今匿之而去,意欲何為?」堅曰:「玉璽何由在吾處?」紹曰:「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堅曰:「吾本無之,何強相逼?」紹曰:「作速取出,免自生禍。」堅指天為誓曰:「吾若果得此寶,私自藏匿,異日不得善終,死於刀箭之下!」

——
後來……
初平三年,術使堅征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於樊、鄧之間。堅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


沮授:「上盈其志,下務其功。悠悠黃河,吾其濟乎。」
心酸~


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沒人提這個么?三國頭號flag

雲長曰:「軍師去,誰人保守荊州?荊州乃重地,干係非輕。」孔明曰:「主公書中雖不明言其人,吾已知其意了。」乃將玄德書與眾官看曰:「主公書中,把荊州托在吾身上,教我自量才委用。雖然如此,今教關平齎書前來,其意欲雲長公當此重任。雲長想桃園結義之情,可竭力保守此地,責任非輕,公宜勉之。」雲長更不推辭,慨然領諾。孔明設宴,交割印綬。雲長雙手來接。孔明擎著印曰:「這干係都在將軍身上。」雲長曰:「大丈夫既領重任,除死方休。」孔明見雲長說個「死」字,心中不悅;欲待不與,其言已出。


羅貫中:什麼是……弗萊格?


曹操在華容道的三連秒收……

和王朗…………

還有魏延……死於馬岱

何進…………死於十常侍

第一時間想起來的就著幾個……


曹操立flag真的…蠻多的 雙重flag也是醉 每次哈哈哈哈結果話音未落就打臉了…不過也是挺萌的


是時候放上這篇文了。

子曰:flag不能亂立。

這句話不見於《論語》,但子恐怕確實這麼想過。flag,是ACG文化中「一語成讖」的意思,比如你看影視動漫里某某人說「打完這仗就回家結婚」、「幹完這票就金盆洗手」,那麼他十有十一二會很快掛掉。孔子呢,一直稱讚子路的勇猛果敢,但也曾經立過一個大flag:「若由也,不得其死然!」結果,子路捲入衛國的內亂,被亂刀砍死。

提到三國時期的flag,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曹操三笑」了。曹操敗赤壁,走華容,開始了一場無下限的立flag表演:「我笑那諸葛亮無謀,周瑜少智,若是在此處埋伏一軍,我軍即使不全軍覆沒,也會損失慘重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笑出趙雲,二笑出張飛,三笑出關羽。程昱一臉MDZZ心好累,徐晃恨不得一張兵糧寸斷堵住曹老闆的嘴。

然!而!是的我又來潑冷水了,曹操三笑的事純屬羅貫中虛構,不見於任何歷史記載。羅貫中為了黑曹操簡直無所不用其極,什麼野史小說民間故事只要貼點邊的都能把曹操黑一通。下期我打算寫個被《三國志演義》毀形象的榜單,曹老闆一家估計能上榜一半。

《演義》為了情節精彩,替古人立的flag數不勝數。夏侯惇啊曹操啊孟達啊曹真啊馬謖啊,反正只要笑過諸葛亮的全都收了自己的flag。司馬懿謹慎一輩子不和諸葛亮剛正面,結果十萬大軍被諸葛亮反套路擺了空城計:「撤撤撤撤!」

那麼,正史上的三國人物立不立flag呢?

當然,flag這東西可是超越時間,無視國籍,萬試萬靈啊。

先說曹老闆。正史上的老闆雖然比演義里形象好了不少,但立起flag來也是三國無雙。曹操派夏侯淵去和劉備爭漢中,自己率軍增援。結果走到半路,老闆管不住自己的手,非要給夏侯淵寫信:

吾今屯大軍於南鄭,欲觀卿之妙才,勿辱二字可也!

考過試的人都知道,考前激勵是有語言藝術的。「要考好啊!」和「別考砸了啊!」完全是兩個方向。夏侯淵一聽「勿辱二字」,熱血上頭,掄刀直奔定軍山。法正黃忠在山上打了一天的牌,看夏侯淵累得半死要回家,果斷一鼓作氣一波帶走。可憐夏侯淵虎步關右,一世威名,也敵不過老闆的flag殺。

幸好,老闆的flag不是只會插給自己人。建安十八年曹操南征孫權,在濡須口和孫權對峙。老闆看這仗不好打,決定撤退。但臨走時又覺得不甘心,於是在江邊插下大flag:「生子當如孫仲謀!」(出自裴松之引《吳歷》)

兩年後,孫權率十萬大軍攻打合肥,然後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此戰打出了兩個如雷貫耳的綽號:「張八百」和「孫十萬」。

同樣的事曹操還對馬超干過。當時曹操被馬超連破數陣,不怒反笑:「馬超不死,我們全都得玩蛋啊!(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從那以後,馬超就沒打過什麼勝仗了。

曹操一生flag立到飛起,他的侄輩夏侯威也不遑多讓。夏侯威是夏侯淵的兒子(這一家也是倒霉),又一次曹丕開宴會,邀請了夏侯威,座上還有個叫朱建平的術士。這朱建平善於相面,一看夏侯威,大讚道:「我看你面向不凡,骨骼清奇,四十九歲能做到州牧。」夏侯威聽了挺高興,朱建平話鋒一轉:「但是——你四十九歲這年有災。要是能渡劫成功,七十歲還能做到公輔。」夏侯威有點懵:算命先生不都是報喜不報憂嗎?這和說好的不一樣啊!

四十九歲這年,夏侯威大病一場,後事都辦了,結果到年底病卻好轉起來,逐漸痊癒。夏侯威很高興:哥渡劫成功啦!大年三十這天,夏侯威大擺宴席慶祝。按理說這就可以再續二十一年封公了,可夏侯威呢,繼承了曹操和夏侯淵的光榮傳統,在宴席上浪起來吼了一句:「朱建平說得也不準嘛!」

就這麼一個flag,夏侯威當夜猝死,事載《三國志》。

三國時,像朱建平這樣能預知人死期的不在少數。葛洪《神仙傳》記載了一位叫李意期(《演義》做立意)的仙人,劉備伐吳前向他討教吉凶,李意期不答,但取紙筆畫車馬兵器,一一撕毀;最後畫一大人,兩邊有人掘土埋葬他——你說劉備看了什麼心情?

正史上劉備這人,是個一腔熱血容易上頭的性子。你越是勸他,他越不聽。李意期這幾幅畫,反而激得他傾國伐吳,結果被看似圖樣圖森破的陸遜火燒連營,一敗病死。這也難怪,一言不合就被人說自己要死了,有誰樂意信呢?

順帶一提,相術太靈也不是好事。《蜀記》記載一個叫張裕的術士,平生最怕的是照鏡子。為什麼?因為他一看見自己的臉,就知道這個人不得善終,要被判死刑……大家自己體會下這種心情。

當皇帝的人,似乎都喜歡曲解一些flag,強行按自己的方式解讀。東吳末代君主孫皓,有一天夢到自己打著黃旗前往洛陽,以為這是自己要滅晉的兆頭——是的,當時蜀國已經滅亡很久,吳晉N年不曾大戰,而孫皓竟一時興起,發兵北伐。結果還沒到國境,兵已經逃了一半,還有傳言說軍隊要嘩變。孫皓畢竟不傻,只得撤兵。後來晉國滅吳,孫皓投降,在黃旗下被送到洛陽,至此算是收了flag。明高啟有詩嘆曰:「黃旗入洛竟何祥?鐵索橫江未為固。」

腦洞大到把國運擺在flag上的皇帝也是有的。晉武帝司馬炎即位後,想知道自己的國祚能傳幾代,於是到廟裡去抽籤。簽上有數字,抽到幾就是幾代。結果不知做簽的人是太實誠還是太腦殘,真老老實實從一開始寫。司馬炎一搖——哇!中大獎啦!一!是一耶!生活真是太刺激了!

一般來講,抽籤現場出了這種BUG,目測很多人要掉腦袋了。幸虧侍中裴楷急中生智,引了一段《道德經》:

臣聞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陛下你得了「一」,是平天下的吉兆啊!司馬炎就等有人說一句話給個台階下,也就轉怒為喜,沒動刀子。不過,雖然西晉不是一代而亡,也差不多——司馬炎的兒子晉惠帝司馬衷是個真·智障,賈后亂政,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懷、愍二帝相繼被殺,中原淪亡,衣冠南渡,由此全方位超越漢末三國,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血腥、最野蠻的戰爭時代。

最後,以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結束今天的話題。

管輅,可能是三國時期最傳奇的術士,在《三國志·魏書·方技傳》中的重要性僅次於醫聖華佗。管輅六七歲就會觀星,長大後學會占卜,不出手則已,出手必中。算郭恩殺人之罪、算劉奉麟妻子之死、算王基家中之事、算王經陞官之路,命中率百分百,他說的話誰敢不聽?

大哲學家何晏就敢。他是魏晉玄學的開山始祖之一,最擅長的就是邏輯辯難,一般人和他辯論,往往要灰頭土臉。鄧颺是何晏的好基友,同道中人,兩人都對管輅的術江信江疑,乾脆把管輅找來,讓他算算前程。

管輅呢,早看出兩人不是長壽之相。但他還是引經據典說了一通,內容很枯燥,總之就是勸二人不要太張揚——中國有句老話,悶聲發大財,這是最好的。何、鄧二人哈哈大笑:「你這是老生常談啊!沒啥意思!」

管輅回了家,他舅舅責備管輅得罪人。管輅呵呵一笑:「我和死人說話,怕什麼?」果然,十幾天後,曹爽倒台,那依附他的何晏、鄧颺都一併被殺。

年輕人,多聽長者的人生經驗,少立flag,才能長生久視啊。

原文載於我的微信公眾號【鷗歌隨筆】id:owdfreedom


http://weixin.qq.com/r/JjsUDMfEpJrbrYNv9240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古代沒人盜秦始皇陵?
為什麼關羽的謚號是壯繆?
有哪些奇怪的歷史奇異現象?
乾隆皇帝殺過哪些滿人貴族、旗人貴族?
如何看待我國相當一部分人把文學作品當做正史,是不是我國教育的失敗?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三國 | 三國演義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