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醫療有哪些商業模式?


對中國醫療服務的普遍不滿奠定了移動醫療產業的現實基礎。隨著4G通信技術的成熟和普及,移動醫療成為大勢所趨。
從預防到看病、就醫、恢復,移動醫療存在巨大的產業空間,但是這個過程必須要有醫生的專業指導。

移動醫療行業是需要專業知識的慢熱型行業。(在大多數人對移動醫療設備/應用感到習以為常,並且認識到使用這些設備/應用的價值之前,還需要一段時間,而且這個行業也需要時間被重新定義。)無論從哪個方向深入探尋商業模式,由於醫生資源仍舊牢牢束縛在公立醫院的高牆之內,因此移動醫療公司真正核心的問題是如何撬動這塊資源。現在的消費型移動醫療設備,大多集中於某些簡單數據的監測與記錄上,缺乏對數據的深度挖掘,互動性較差。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市面上的多數移動醫療企業均未解決一個最為核心的問題:不論是慢性病的管理還是為客戶提供遠程醫療,所有數據的最終接收端應為醫生。但由於我國公立醫院醫生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放,醫生很難通過這些移動醫療為客戶提供詳細充足的專業建議。


「中國的醫院是最具有互聯網思維的,它的入口,就是門診挂號,幾乎是免費的,而它的盈利模式在於檢查和開藥。」張強醫生表示,越來越多的醫生與醫院慢慢形成了平等的關係,這使得醫生得以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患者的需求,也讓患者對於醫療服務的質量和便捷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反過來給移動醫療提供了服務空間。國務院《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7月1日施行,不少醫生對改革持較樂觀態度。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巡視員廖新波形容,醫生由單位人轉化為社會人自由流動,是很多醫生翹首企盼的。「既能體現醫生的價值,又能使患者接受更好的醫療服務」。編製鬆綁的趨勢不可逆轉。

回到移動醫療商業模式的話題上來,選擇不同的切入口,就會有不同的商業模式,想在移動醫療領域分一杯羹的大有人在!

Google 谷歌-Google Fit

佩奇和布林(谷歌兩位創始人)小心謹慎的涉足這一監管十分嚴格的市場,但谷歌這次將重點放在健身和營養方面。


Apple蘋果-蘋果或將挽救你的生命

或許將在iOS 8系統中主打健康和醫療,開發利用iWatch對用戶血液流動進行監測的硬體以及軟體,這一功能可實現對用戶心臟病發作進行預測,並及時發出警報,撥打急救電話。據了解蘋果已經開始招聘健康及醫療方面的專家,在未來穿戴設備不僅能夠讓通訊更加便捷,在健康方面會對用戶提供更大的幫助。

iWatch是一款著重關注健康管理的設備,功能相對專一。通過系統的數據管理個人健康情況。

蘋果與掌管全美51%病人記錄的Epic機構合作,開始消化超過全美一半病患的健康數據。同時,醫生也將能夠監控這些患者的狀況。出診前點點Epic的標籤就能知道病人血壓,這會受到內科醫生的歡迎」


Qualcomm高通-Qualcomm Life

2011年年底投資1億美元成立高通生命(Qualcomm Life)公司,旗下並設有高通生命基金會(Qualcomm Life Fund)與諮詢委員會,以1,000萬美元贊助醫療電子創新競賽,以收集醫界、學界以及製造商各方建議。

高通生命的商業模式不像母公司高通以授權金為主要收入來源,推出兩大醫療產品,其一為2net感測器集線器(Sensor Hub),其二則為醫療用無線通訊模組,並整並兩者於2net醫療平台中。據了解,高通生命的感測器集線器與內部的無線通訊模組,皆已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並符合《健康保險可攜與責任法》(HIPAA)等產品認證,目前已量產上市。


Inter英特爾-健康聯盟

與IBM、飛利浦(Philips)發起Continua健康聯盟(Continua Health Alliance),並與GE合資2.5億美元,投入居家與遠程照護等技術研發,以獲得其銷售通路資源;去年英特爾收購英飛凌 (Infineon)無線部門,以獲得其無線通訊技術,未來其於移動醫療的攻勢值得進一步觀察。

意法半導體(ST)
拓展醫療用32位元微控制器產品線,於該產品線中導入ARM Cortex-M0架構,以提供低耗電的產品選擇,當前主要瞄準智能型手機與移動醫療結合的應用商機,該公司已與手機原始設計製造商洽談合作機會。

市場上有一大類面向消費者的健康移動應用,通過一個可佩帶的硬體,監測心率、飲食、運動、睡眠等生理參數。當前的商業模式主要是面向消費者的硬體銷售


如果智能手機行業巨頭能夠為健康和健身數據打造平台,硬體為先的移動醫療公司便會陷入困境。可穿戴設備有許多基本功能,包括追蹤跑步距離、心率等,但這將成為智能手機或者智能手錶的標配,智能手機系統平台能提供更簡潔、更無縫的體驗。或許看到了瓶頸,耐克已決定停止生產Fuelband硬體,並將重點放在軟體生態系統上。另一家推出健身手環的創業企業Lark,也宣布放棄硬體產品,專攻應用,並已與三星旗下的S Heath平台融合。搭載低耗電感測器的智能手機,是終極可穿戴移動醫療設備。

Zeo- 提供移動睡眠監測和睡眠指導。

其產品Zeo是一個腕帶和頭貼,可以通過藍牙和手機或一個床旁設備相連,記錄晚上的睡眠周期,並給出一個質量評分。用戶可以通過監測得分變化或和同年齡組的平均值相比較,對自己的睡眠有一個量化的了解。另外,對於睡眠不好的人,Zeo也提供個性化的睡眠指導,通過一些測試找到可能的問題。Zeo的產品在美國很多百貨公司都能買到,一套 149 美金。後續的收入還包括個性化推薦產品和藥品的傭金。


九安醫療-iHealth系列產品

推出能與iPhone連接的血壓儀,在矽谷成立了子公司,其產品進入了蘋果商店等渠道。Ihealth系列具有血壓計、血糖儀、體重脂肪秤、運動記錄儀、血氧儀等多款家庭移動健康產品,同時還有心電儀等專業移動醫療設備。

iHealth健康腕錶可以不經過手機 App 端,直接連接到微信服務號「iHealth智能腕錶」,用戶可以在微信中查看、分享個人運動健康數據,打通了智能硬體與微信社交關係的入口,硬體可以與用戶以及用戶的社交關係進行數據分享和交流,將數據信息同時轉換成社交語言,並透過使用場景傳播出去。


東芝-可穿戴生物感測器

Silmee Bar type 可穿戴設備能夠檢測出人體的心電圖、脈搏波、肢體運動、皮膚溫度等,支持 IPX5/IPX7 標準的防水特性。目標客戶大多數為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主要用於測試目的或科學研究上。


益體康-遠程醫療與健康管理

基於個人信息的健康管理,開發了數字運動監測儀、血壓儀等可穿戴醫療設備。


硬體的優勢不足以讓移動醫療公司長期佔據有利位置,只有在渠道上獲得先發優勢才算是佔領了移動醫療市場的制高點。把系列產品快速地推進至醫療保險、醫院醫生,佔據專業渠道,形成用戶黏性,才能算是真正的移動醫療,不然只能徘徊在電子消費品和醫療器械之間,產品硬體上形成的優勢不再明顯。

講一下自查問診模式
從2011年開始,一大批類似的移動醫療應用迅速湧現,三年時間過去,依靠用戶健康自查和問診的應用似乎看不到好的盈利點。如果醫生對患者做出診斷必須要經過專業的檢測,那麼,除了預約挂號外,這些公司開發的產品缺乏足夠的實用性。

春雨醫生-(智能)定位於輕問診。
自診、問診、導診是春雨完整的服務鏈條。「春雨醫生」有1800萬用戶,15000名公立醫院認證醫生
中國的醫療資源如此稀缺、需求又如此之大,掙錢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張銳堅定的將春雨醫生定位為移動互聯網公司。
春雨平台上以主治醫師為主,選取二級甲等醫院主治醫生的碎片化時間作為切入點。「二甲醫院病床使用率只有80%,調用非頂級醫生的碎片時間將會帶來巨大價值。」張銳「二甲醫院主治醫生的能力已足夠回答用戶問題,不用千軍萬馬進北京、千軍萬馬奔協和。」

儘管「春雨醫生」運行了三年多,逐漸成為這個領域最大的公司,但是缺乏盈利模式,看不到未來的方向。今年春雨醫生開始收費,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客戶資源向免費的公司流失。


好大夫-(人工)定位為專業醫療服務平台。
對於將好大夫定位為醫療服務公司的王航,則更加倚重醫生資源,他必須小心翼翼的區分醫生在好大夫平台上的諮詢和在醫院裡的執業。
查詢醫生信息是目前好大夫最大的使用量。好大夫擁有一個囊括近32萬醫生的龐大資料庫。在專業性、信息不對稱極為突出的醫療行業,好大夫所積累起來的這一資源極為稀缺和昂貴。在同時擁有醫生和患者兩個群體巨大訪問量的情況下,好大夫卻一再拒絕來自葯企和民營醫院的廣告投放。「我們服務的是患者」。在線諮詢,好大夫最主要的收入渠道:電話諮詢。「電話諮詢的及時性在很多關鍵時候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王航認為這才是好大夫的未來。
電話諮詢包括幾個環節:按照專業的要求把患者的病情資料收集全,好大夫團隊給出方案,包括選擇合適的醫生、協調雙方的時間,最後再接通雙方的電話。

杏樹林-服務的主要群體是醫生。
病例收集、醫學文獻和醫學資料。向醫生提供行醫工具。
目前有"病歷夾"、"醫口袋"、"醫學文獻"和"大話醫學"4款產品。
"病歷夾"——幫助醫生在臨床工作中,用智能手機記錄、管理和查找病歷資料。
"醫學文獻"——機里的醫學雜誌,匯總國內外醫學期刊。
"醫口袋"——手機里的醫學資料庫,包括臨床指南、藥典、檢驗手冊、醫學量表、計算器等臨床行醫的常用資料。

丁香園-核心商業模式「藥品數據 技術服務」

李天天創辦的丁香園定位於服務醫生群體。在丁香園上,醫生可以獲得大量醫療數據及技術服務。目前,丁香園正在開發谷歌眼鏡的輔助醫療功能,李天天稱,這套系統可以幫助醫生更加輕鬆地完成從寫病歷到做手術的一系列環節。


Epocrates- 為醫生提供手機上的臨床信息參考,向葯企收費

主打藥品和臨床治療資料庫。Epocrates2012年營收75% 來自於葯企,主要是為其提供的精準的廣告和問卷調查服務。電子病歷管理服務。


Zocdoc- 向醫生收費
根據地理位置、保險狀態及醫生專業為患者推薦醫生,並可在平台上直接完成預約。Zocdoc 採取對患者免費,向醫生收費的商業模式。病人可以選擇和預約醫生,醫生可能得到更多病人,尤其是保險覆蓋的病人,意味著更多收入。每個月醫生需要支付 250 美金使用 Zocdoc 平台。
未來,可能向醫療保險公司收費。保險公司都希望患者去看「性價比」高的醫生,而 Zocdoc 的推薦可能影響患者的選擇,替保險公司降低成本。


Vocera- 向醫院收費
Vocera 為醫院提供移動的通訊解決方案,其核心產品是一個讓醫生和護士戴在脖子上或別在胸前的移動設備,可以隨時隨地發送、接收信息,通話並設置提醒,取代了以往在醫院裡使用的 BP 機。在美國對病人信息安全性要求很高,有專門的 HIPPA 法案規範信息的使用和傳輸。一般的移動設備是不允許傳輸與病人有關的信息的(比如醫生不能使用個人的 email 發送患者信息)。Vocera 的設備符合 HIPPA 要求,適合團隊使用。


Masimo-知名的醫學科技公司

以創建了脈搏血氧儀而聞名,該設備可以檢測和測定呼吸功能。


WellDoc- 糖尿病管理平台,向保險公司收費

專註於慢性病管理,其主打產品是手機 + 雲端的糖尿病管理平台。患者可以用手機方便地記錄和存儲血糖數據。雲端的演算法能夠基於血糖數據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反饋,及時提醒醫生和護士。該系統已通過 FDA 醫療器械審批,而且在臨床研究中證明了其臨床有效性和經濟學價值,因此得到了兩家醫療保險公司的報銷,提供給投保的糖尿病患者。Welldoc 還和葯企合作,利用藥企的醫藥代表向醫生銷售該服務。


健安華夏-糖尿病管理

控制糖尿病人的血糖,實時向醫生傳輸患者數據,通過醫生隨訪患者端和醫生端,實時傳輸數據,管理病人,控制病情。做術後隨訪客戶端,滿足醫生需求。」


MIT媒體實驗室,與Alive cor 獲同一家投資公司投資

開發出了Sproutling 智能腳環


日本NEC移動醫療解決方案

室內定位與就醫導航/就診pda=就醫流程+室內定位+精準通知


Practice Fusion 為診所醫生提供SaaS模式的電子病歷及診療管理服務。

免費提供服務,做醫療大數據的公司。

提供的功能:醫生日程安排、


Explorys公司 私有雲模式的海量臨床醫療決策資料庫DataGrid.


Vue cloud 美國CareStream公司的醫療影像雲服務,採用按使用付費的SaaS模式。


三星集成很多生理指標監測,心率只是初步。

S5在主攝像頭下方增加了心率監測區,用戶把手指放在感應區域內,手機上的SHealth健康應用即可了解到自己的心率狀況。


微康科技-智慧家庭保健和可穿戴醫療

嬰兒監測貼片,該產品將由專業代理商通過醫院推薦銷售,前期可能會採取免費贈送的策略。

東軟集團-健康腕錶和熙康平台

欲推出「智慧養老」系統,藉助射頻感測技術,向子女監護人傳遞老人的家居活動、運動質量、身體指標等數據。研發健康腕錶等可穿戴設備,智能腕錶包括:老年腕錶,可提供老人的定位情況,提醒吃藥、測量血壓;糖尿病人專用腕錶,可定時測量血糖等指標;亞健康人群使用腕錶,可提醒減肥等功能;集成腕錶,可監控各項生理指標。

2011年8月,東軟面向智慧醫療成立東軟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用來整合外部資源,包括醫院資源、醫生資源、社保資源、基層醫療機構,寄望於打造為個人和家庭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平台。


由於優質醫療資源壟斷、政策管控前景不明,移動健康產業的商業模式還未清晰,也有先烈轟然倒下,如某某公司,就不點名了。業內的普遍觀點趨於一致,剛剛起步的移動醫療產業,要麼沒有找到真正的切入點,要麼在找到切入點後難以細分需求進行更深層次的開發。

移動醫療創業團隊的短板不在於找不到IT精英或醫療行業的大拿,而是找不到能夠進行跨界翻譯、對接、轉換並最終進行高效實現的人才。 移動醫療行業人才嚴重缺乏。一方面,國內很多醫生沒有在心理上接受移動醫療。醫生們長期的生活習慣不容易改變和顛覆。患者相信移動醫療將對便利性、成本和醫療質量產生積極影響,將移動醫療視為加強對自身健康狀況控制的方式之一,而醫生則對這種失去對患者控制狀況表達了抵觸。
因此,醫生們的習慣也是移動醫療發展的一個瓶頸。 另一方面,由於專業門檻高。我國的醫生行業壓力大,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行業限制多,導致能夠發展起來的移動醫療領域的醫生少之又少,專業的移動醫療領域人才,成為移動醫療的急需。

醫療一直是國家重點監管行業,進入醫療尤其是新興的移動醫療領域政策風險和監管風險較大。而很多移動醫療的應用是讓患者自己診斷疾病,這存在著相當大的風險,一旦誤診後果極為嚴重,因此,國家勢必會加強對移動醫療的管理力度。在政策和監管尚未完善階段,確定醫生和機構是否具有資質是個大問題,網站、APP是否有行醫資格,需要相關部門證實。最後,對於虛擬世界中的醫療責任如何鑒定,更是難題。

目前的移動醫療給醫院帶來的影響和改變主要集中在挂號和支付流程的改善上,這些功能的確能夠幫助病人縮減了診療中很多的時間和繁瑣的流程,但張強認為,這些功能並沒有解決醫療中的根本問題,因為患者在節省了挂號和付款的時間和流程以後,卻無法實現馬上見到醫生開始診療的目的,「患者還是要等醫生,以前是排隊在等,現在是在外面坐著玩著手機等,我個人並不看好這樣的功能,它不是一個偉大的互聯網功能。」

談到目前的移動醫療模式,張強認為最關鍵的是要抓住醫生的實際需求,他認為對於不同的醫生,應該解決其不同的需求,「譬如醫生在移動醫療平台上回答患者一個問題獲得25元或50元的報酬,這樣的回報對於一些專家而言是缺乏吸引力的。」張強認為,給醫生50元聘醫生回答患者一個問題,這樣的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足以解決所有醫生的真實需求,也無法真正提升醫生願意使用移動互聯網的動力。

對於網上診斷能否代替醫生問診,一些醫療機構的醫生持否定的態度。深圳某三甲醫院醫生表示,醫生問診必須當面觀察病人的病情,還需要詳細詢問病症發展過程、病史、疾病家族史、用藥等情況,再配合現代醫療器械的檢查來進行診斷、治療。「移動醫療目前只是根據檢查數據和指標來判斷幾個基本的指標是否有超標,對於個人到底是否有病還是不清楚的。」該醫生說,移動醫療目前還無法面察親觀病狀,網上只能做諮詢不能做診斷

現在移動健康及醫療行業已經很混亂了,相關部門已經在重點注意這個行業所出現的問題。由於不符合規範的行業從業者的存在,使得相關部門注意到這個行業問題,未來一定會被監管部門介入監管,而被監管將會是一把雙刃劍——對這個行業的益處,顯而易見,會提高行業准入門檻,使得沒有醫學專業性的團隊被踢出這個隊伍,規範行業;而負面也是大家能夠推測到的,中國的監管通常都是極為嚴苛的,對於這一行業終極監管就是牌照,一旦要求牌照準入,那麼這個行業的准入門檻將極高,牌照的獲得也將是一場漫長而艱難的利益博弈過程。


挪威王國駐華大使館高級商務顧問武瑊告訴記者:「我還不知道有可以盈利的移動醫療公司,現在就是砸錢。」在我國,由於地域遼闊,醫療資源分布不均,一些偏僻地區醫療覆蓋能力嚴重不足,傳統的醫療下鄉僅僅是杯水車薪,無法解決根本,而隨著超高數據傳輸速度的4G網路在全國範圍的普及,移動醫療的跨地域溝通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這是一個讓很多公司垂涎已久的市場,但現今為止基本就是燒錢。


移動醫療創業公司的壁壘尚不堅固,尤其是那些沒有核心技術的服務性公司。移動醫療應用要在專業與不專業中尋找平衡點。「不專業,早晚死,太專業,易找死,與醫學專家合作要保持謹慎。」移動醫療創業公司要想獲得成功,要確保自己的解決方案足夠簡單,能夠輕鬆整合到當前的基礎設施中。技術和醫療保健人才必須強強結合。

現在企業在移動醫療產業鏈的各個點上切入,但切入後如何獲得足夠的收入是個大問題。關注醫藥廠商、民營醫院、商業保險、政府採購、企業僱主這五個收費來源。營收模式基於服務而非傳統的付費下載。


保險天然與醫療相結合。保險作為支付方在歐美是醫療健康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甚至能夠影響藥品和服務定價。而針對移動醫療行業,從歐洲和美國的趨勢來看,保險公司出於降低費用和提高服務水平的目的,與移動醫療和健康有深度結合,是其商業模式閉環上的合作夥伴。但考慮到國情——醫療服務在中國具有壟斷地位。而移動醫療在中國也剛剛開始發展萌芽——在中國,目前最大的支付方是醫保,而並非商業保險公司。根據國外的經驗,移動醫療的商業模式中多由保險公司買單,而中國大部分移動醫療公司會去找製藥企業將流量變現,目前保險公司的參與力度較小。


移動醫療還尚未納入醫保的項目,需要使用者自己付費。在消費者和醫生看來,移動醫療的成功不是簡單的技術創新就可以實現,關鍵在於創建讓用戶滿意的商業模式。因為,用戶滿意了才會自動付費使用,而這恰恰是國內移動醫療面臨的一個比技術更關鍵的難題。


移動醫療的產品和服務很大程度上並非由個人買單,第三方買單必然涉及到金融和支付工具的使用。醫療行業未來還會涉及到租賃和信貸工具的使用,現在很多企業並未意識到這一點,但創業者需要在這方面有所儲備。


價格永遠不是最核心的問題,你必須要發現市場的消費主體和消費需求的變化,滿足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你的產品就有機會。

移動醫療第一個發展方向是——數據精確化:用戶可以使用很炫的設備或應用來測量人體的各種指標數據,但目前這些測量的數據比較粗糙,可能會丟失很多信息,對於醫生沒有太大的臨床價值。

移動醫療的第二個發展方向是——社交化:新鮮勁過了之後,也要有粘性,將用戶留住,並且通過這些用戶創造商業價值。娛樂型產品的使用者可以將這類硬體或軟體收集的數據上傳至網路,與家人、朋友及同好分享,這是社交化最常見的體現方式。

移動醫療硬體的價值不再由硬體成本本身來決定,而是由每天產生的數據量和數據的流動性能力以及通過數據的對比分析得出價值來決定。硬體將只扮演一個數據採集工具的角色,我們可以把它當作一個數據源。硬體+數據傳輸+數據分析+數據反饋形成一個完整的服務平台,從整個平台來講,它的價值與數據源的數量成正比關係。

在未來移動醫療設備一定無法和大數據脫離,單純的硬體設備和建立在設備上的模式化數據分析即沒有解決問題,又徒然增加了成本。用戶不再看重設備的計算能力,更重視設備的外觀(作為個性化品味的展現),輕薄程度和數據採集對正常生活的無妨礙性,這些決定了數據採集的密度。

只有足夠的數據密度,才能讓設備體現出價值。而對於廠商來說,要從根本拋棄硬體時代的盈利模式。硬體銷售將不再是盈利的唯一來源,如何讓用戶認可服務、持續提供數據,並根據用戶數據給出個性化的改善建議吸引用戶持續付費才是持續利益的源泉。

在新的模式里,硬體和服務都要具備快速迭代的能力,硬體將更舒適、更方便、更小型化、更無感化,同時集成更多地感測器,數據來源將越來越豐富,而數據分析服務將利用更多種類的數據來交叉分析,無需用戶干預而通過數據智能化學習就能把人一天重要的生理活動描繪出來,通過數據把行為量化,也可以讓平台提供優化用戶生活生活規律的個性化方法。當用戶接受並依賴它時,持續為服務付費將成為收入的主流。

用全新的分析方式去看數據,不再對單一數據進行解讀,而是對連續數據的波動性規律來進行分析並尋找異常。比如進行慢病監護,在開始的階段必須和醫生密切合作,由設備提供信息。對於慢病管理、病後康復也要和醫療專業人員相結合,不在於精度達到醫療級,但一致性和穩定性要有一定要求,作為一個參考,再結合傳統數據的積累進行『智能分析』。」在連續數據的分析模型下,分析的基礎不再是單點的體征值而是體征的變化規律,對精度的需求就沒有那麼強烈。這樣在硬體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平衡採集精度和成本之間的關係了。

通過可穿戴移動醫療設備結合大數據的分析模型,我們就有機會在形成病症之前發現體征節律的異常並及時介入調整,避免疾病的形成。

移動醫療產品的大數據發展方向
第一,若進行精準營銷,存在用戶是否願意將私人數據進行分享的問題,未取得用戶同意分享私人數據存在一定的法律爭議,而匿名化的集合性數據又無法實現廣告的精準投放,「對於有營銷需求的製藥企業和醫療機構來說,其價值要大打折扣」。
第二,儘管大數據是一個未來發展的趨勢,但「指望通過大數據掙錢,目前來看不容易」,這需要數據足夠精準,數據量足夠大,儘管醫生和製藥廠家希望拿到這些數據,但用戶接受度方面還需要進一步考慮。

現在還不知道這一市場規模如何,一旦許多人開始使用能夠追蹤心率和日常鍛煉數據的設備,機會便成為一些難以置信的新機遇


作為一個從事多年傳統醫療設備開發,近年逐步進行移動醫療開發的從業人員,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中國的國情和美國不同,相關健康知識普及率太低,除了體重計溫度計,大部分中國家庭沒有其他醫療設備了。(有慢性病的家庭除外)這種情況下,用戶付費幾率不高。尤其真正需要的人恰恰是對互聯網不敏感的群體。

那麼對於醫療體而言,又分為三甲醫院和社區醫院。
先說三甲,正如之前提到的,已經被傳統廠商耕耘的不能再透了。除非在醫療效果上有重大突破,否則根本沒有切入點,而國內現有的移動醫療基本都是模式創新而非技術創新,對被GPS慣壞的醫院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何況他們也要投入寶貴的人力進入。例如阜外做遠程心電,那牌子肯定硬,問題是,那個醫生是在門診或臨床產出高還是和遠程用戶日常服務產出高?畢竟移動醫療服務對象不同,一個月收個100元簡直太不容易了(我們這討論普及,高端vip不在此範圍)。對於三甲來說就是「不值」。當然醫生拿個pad巡查還是有的,但這個那幾家傳統廠商都能做,而且人家能整合設備,新創公司那個能,能連哪些監護呼吸機麻醉劑,更:不要說his,lis,pacs了。
所以,三甲沒絕活就別去了。
說說社區,這個這兩年投入比較大,他們特點是和居民接觸緊密,所謂接地氣。缺點是水平不高,老百姓不信。但是這裡才是移動醫療普及的突破點。因為他們主要工作就是和老百姓打交道,做基層醫療普及包括科普(還記得和國外的區別吧)。你說是網站說的你信還是樓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你信?更別說不會上網的父母了。
但是社區醫院的大問題是政策,他們開的葯都是規定的幾種,憑什麼去收費?人家服務總是要收費的吧。三甲是嫌錢少,社區是沒法收錢。這事鬧的,所以社區的密碼是「醫保」,這個行內人都明白,不多說了。
最後說說國內的,很多實際在打擦邊球,沒有註冊證的,是不能叫醫療的。其實大部分是健康類。
比如那些個手環。(我個人認為都是學國外的跟風,尤其技術實在沒有防護,等主流手機系統內置了,估計要死一大批)
我覺得現在很多公司是在很辛苦的做科普的工作,而且在法律不完善的情況下,做深了是有很大風險的。
比如春雨,他能給用戶承諾嗎?肯定首先要撇清,你說沒事,人家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能行嗎。那你說以醫院診斷為準,那人家直接去醫院就行了唄。所以他們做的還是國外私人醫生那部分科普的工作。
大家做做計步啦,測測體重,關聯起來,秀秀走了多少步。問題是這樣你收多少錢,用戶能得到什麼服務?社交?那其實偏離醫療範疇了。蘋果如果把健康介面實現好了,所有社交媒體一夜間就可以做到現在這些公司做的。
所以移動醫療在中國,最終要捆綁醫療機構才能提供實際服務,而且顧客粘性才會上去,法律風險也會比較低。(國內大公司:還沒進入的關鍵是法律風險,這不像玩社交,是會出人命的,當然做好了回報也高,所以他們也就玩玩挂號啥的,在等待時機)
盡否定了各種路了,其實真實的路也清楚,較獨特的技術,聯合醫療機構,符合國家法律的商業模式(用戶付費,國外家庭醫生的服務方式)。就近落地,不能純線上。用戶面向兩端,也就是一老一小,這才是金礦。


2017.6.17更新

距離上次寫快三年了,果然如我所說,移動醫療機會在社區。
上個月,衛計委一輪滅了幾乎所有互聯網醫院。手環今何在?挂號今何在?
分級診療,醫聯體,全科醫生,這才是要重點關注的。


看了看大家都在討論移動醫療的商業模式就啰嗦幾句。美國是預防為主,中國是治療為主,在中國健康和醫療是兩碼事。
在健康管理行業,Zoe、WellDoc這些喊的是Healthcare,這些公司以前不會跟醫療掛鉤,包括現在的各種可穿戴大都是圍繞著健康展開的。這其中的模式何其多,賣保險的、做醫保的、吃政府的、賣設備的、搞社區、賣廣告的、弄APP的、忽悠老人的,美國那套就別往中國扣帽子了。中國的也沒什麼好說的,等誰做大了再出來忽悠,一忽悠一個準。
在醫療信息化行業叫移動醫療的又是另一波人,做移動護理、移動查房、做PDA的推車的等等,也都說自己是移動醫療。芯聯達、醫慧、衛寧這些企業項目制運作,上吃廳局下吃醫院,模式很清晰。
後來還有一波互聯網背景出身的企業,春雨、大夫、尋醫、挂號等是為了顛覆傳統破舊迎新,所以有模式沒商業。
除此外還有一些賣方案、做平台的,雲來大數據去的,我就不一一贅述了,都俗得很。這類通病就是: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顯然我也不能免俗,套用一句年輕人流行的話 —— 莫談國(mo)事(shi)


由村夫日記出品,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移動醫療:下一個互聯網金礦》或許能系統而全面的回答上述這些問題。亞馬遜等渠道發售(點擊Kindle版鏈接)

本書介紹:

近期,春雨醫生融資5000萬美元,丁香園融資7000萬美元!移動醫療的發展吸引了眾多的目光,但目前中國的移動醫療市場還處於非常早期,成熟的公司較少。當然,這也意味著這個市場未來的機會比較多。不過,鑒於中國醫療體制的特殊性。那麼,中國的移動醫療未來將如何發展?哪些類型的公司最終能夠勝出?移動醫療的投資機會在哪裡?誰才是真正的付費群體?這些問題本書將為你一一揭曉。


本書對移動醫療提出了九個問題,並給了自己的見解。前面三個部分分彆強調了移動醫療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優勢以及對醫療產業的顛覆。第四和第五部分則給出了移動醫療適宜進入的領域,給那些對移動醫療有規劃的投資者和創業者提出建議。第六部分「移動醫療投資:看上去很美的遊戲」則強調了當下的移動醫療投資所面臨的困境和機會,為讀者梳理投資的脈絡。最後三部分都是移動醫療所面臨的問題,分別從移動醫療自身的模式問題、人才問題和最終的支付方來探討移動醫療所面臨的挑戰。中國的市場是聽風化雨的模式,只有敏銳的把握風向並堅持到最後的人才能獲得較大的收益。希望那些來閱讀本書的讀者能夠享受一場思想的旅行,不虛此行!

本書目錄

1、移動醫療會顛覆誰

  1. 醫院:未來醫院什麼樣
  2. 慢病管理:移動問診進入後端康復市場
  3. 健康管理:移動醫療顛覆傳統健康管理模式 案例:Weight Watchers
  4. 藥房:從產品到服務 移動醫療改變藥房運營模式

2、大數據:移動醫療的命門

  1. 醫療大數據:下一個黃金10年的入場券
  2. Health 2.0兩大趨勢:移動健康 + 健康大數據
  3. 案例1:九安醫療:健康大數據是其移動醫療軟肋
  4. 案例2:谷歌:下一個健康產業巨頭?

3、移動醫療的核心競爭力

  1. 服務:服務將成移動醫療核心競爭力
  2. 平台:系統平台將成為下一個爭奪熱點
  3. 互聯網平台出手移動醫療 App整合是趨勢
  4. 預測:硬體廠商蜂擁,可穿戴設備將扮演過渡性角色
  5. 可穿戴設備兩條路:時尚化或專業化
  6. 併購:美國可穿戴設備市場集中化加速

4、移動醫療帶來的產業機會

  1. 移動健康投資有望爆發的八大熱點領域
  2. 智能手機的移動醫療機會
  3. 可穿戴設備兩大趨勢:標準化產品整合 專業化產品細分
  4. 移動醫療帶動檢測診療行業成下一增長熱點
  5. 臨床應用類:有望在中國生根的移動醫療模式

5、細分移動醫療領域的市場和機會

  1. 細分領域移動醫療的可能出路:平台加服務
  2. 女性:女性健康社區電商故事還能講多久?
  3. 案例:從小而輕到大而重 大姨嗎PK美柚之路不通?
  4. 兒童移動醫療:短期內側重醫學屬性,大規模推廣有難度
  5. 養老:移動醫療推動健康服務走入家庭
  6. 慢病管理:網路問診的產業機會——慢病管理
  7. 四類健康App制勝關鍵:配合服務直面患者

6、移動醫療投資:看上去很美的遊戲

  1. 美國數字健康投資的根基
  2. 健康產業投資三大轉變:專業、小規模、長持有
  3. 醫療產業基金提速布局是挑戰
  4. 醫療器械公司併購移動醫療 臨床應用為一大熱點
  5. 美國移動醫療投資重心悄然轉變 針對醫療機構產品為核心移動互聯網求傍大腿?

7、移動醫療面臨哪些問題

  1. 移動醫療之殤
  2. 點狀發展 中國移動醫療根基不穩
  3. 缺乏利益牽制方 中國過度醫療仍無解
  4. 服務測試缺失 中國移動醫療需紮根醫院
  5. App與健康服務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8、移動醫療難解人才困境

  1. 醫療人才成中國移動醫療創業軟肋
  2. 人才優勢助推美國移動醫療迅猛發展
  3. 在線醫生社區的中國之困

9、誰為移動醫療買單

  1. 支付方將左右中國移動醫療發展趨勢
  2. 野蠻賣葯時代將去 慢病管理服務成為核心
  3. Health 2.0時代:美健康險公司加快併購移動醫療節奏

村夫日記第一本新書出爐 ——《移動醫療:下一個互聯網金礦》


我來拋快磚:)
商業模式是一種企業用服務或產品滿足某種需求的系統!

對於移動醫療,參與方眾多,但用最簡單的分類,可以分為患者,支付者(社保醫保等),醫生(含醫院)及藥廠(含器械)4種類型。

那麼這四類人群的最大痛點在哪裡呢?

患者:看病難(值去大醫院看病難挂號,挂號後感受差),看病貴(指自費病人或醫保自己承擔部分)
支付者:費用超標需控費
醫生:收入低(即使有實際高的也難以陽光)壓力大(職稱壓力,醫鬧壓力)非主流科室病人下降趨勢
藥廠:各種招投標限制、降價及控費

挂號網是針對的第一個患者的痛點——去大醫院看病難挂號。
阿里的未來醫院視圖解決患者挂號後感受差的問題。
莆田系大家都認為是騙子,但實際上他們的平均收費要低於公立醫院(數據來源麥肯錫),他們解決看病貴的問題。

對於支付者,利用大數據方式來進行醫保費用核查是個好生意,我知道的linkdoc就是這個模式(當然他也僅僅目前限於不同醫院不同格式數據的對接)。

對於醫生的第一個痛點收入低,過去十幾年醫藥行業就是完美解決了這個痛點也膨脹成目前近2萬億年收入。春雨也好,好大夫也好各種亂七八糟的醫生相關app也好,都視圖增加醫生的陽光收入,但我要說的是:遠遠不夠。要部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參考美中宜和,拜爾口腔,崔大夫兒童診所等,但要完全解決我估計沒戲。

醫生的職稱壓力催生了幾十億年規模的論文市場,而且預計直到醫改完畢,這種市場不會減少。
醫鬧的痛苦將催生醫生保險和醫院安保的增長!

對於病人流失的問題實際上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百度,他直接按照人頭(點擊)向民營醫院收費,增加醫院收入的同時,一個人頭換數百元。未來各大3甲醫院的掌舵者將非常重視這一塊,但很多邊緣科室都會為期以晚再也無法樹立品牌。

對於藥廠,最願意投資的領域是獲得獨家品種,獨家高價中招標,臨床終端上量,所以獨家品種的研發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模式,高價獨家中標一個爛品種目前幾乎不太可能了,臨床終端上量意味著一切能增加專家或臨床大夫用藥習慣的模式藥廠都願意嘗試(但是,隨著外資葯企的出事,這種預算比例在逐年下降,控制也越來越嚴格)

目前我看好的幾類移動醫療商業模式有
1.完全自費的邊緣醫療市場。
最看好:更美-整形團購社區(剛需,高頻,不存在支付者障礙)
部分看好:牙科連鎖 (資產太重了)

2.技術導向類公司。
最看好:醫保核費類(強剛需)
部分看好:linkdoc(進一步貨幣化需摸索),健趣網(目前在智能醫生的研發進展中)

3.營銷類公司
最看好:百度(醫療競價排名看不到競爭對手)
部分看好:健趣網(在約10%-20%的細分市場有優勢和機會)


目前我不看好的幾類模式
1.某些姨媽類社區(強行向醫療切會直接影響其產品定位,安心做健康+娛樂八卦比較好)
2.自我診斷類,可穿戴式設備(不存在剛需,而且獲得的數據幾乎無人去分析)
3.醫生社區,醫生工具(a你確定醫生真心愛學習有痛點b.變現極度困難)
4.問診(真正的好大夫幾乎沒有,即使有預約溝通特別費勁邊際成本極高,不可能有用戶粘性所以巨額廣告投入打水漂)
5.依靠政策起家的(例如挂號網最大的風險就是各個醫院停掉合作自己干,某些醫生教育的網站一旦無法發學分馬上就等於零)

等等

以上為很粗淺的觀點,歡迎拍磚。


移動醫療

美國的移動醫療app,軟下去(和醫院的各種系統his,pacs,mins等對接),硬起來(和各種佩帶設備);

中國的移動醫療app,軟不下去(各個醫院的系統被關係戶諸侯割據了),硬不起來(中國的設備商傾向於開發自己的app)。

所以中國的移動醫療+app需要走自己的路,就是繞開醫院行政體系,繞開硬體設備障礙,圍繞著智能手機和終端,開展模式創新。收入來源,主要來源於葯企、耗材及患者大眾。


1. 移動醫療的產業鏈有何特點?如何看待該行業的發展和競爭現狀?

易觀國際分析師 郭陽:因為移動醫療產業鏈中缺乏絕對的領先者,所以導致產業鏈中各廠商的主導權爭奪。目前,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已達到數十億元,其增速還在逐年加快。從宏觀環境來看,國內人口老齡化的程度不斷凸顯,醫療資源的供需缺口明顯加大,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的迅速發展,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都對移動醫療的發展提供了利好條件。然而,移動醫療產品、服務同質化現象嚴重,各廠商都在不斷探索如何差異化來避免被複制;而在產品研發和優化的過程中,導致了移動醫療行業中跨領域的激烈競爭。

2. 對平台商各自為政,業內缺少強大的平台整合體系的現狀作何解讀?此外,移動醫療行業現在存在哪些瓶頸?(如:推廣模式、盈利模式、政策層面等)造成這些困境的原因都是什麽?

易觀國際分析師
郭陽:智能健康平台主要專註於智能電子健康設備,通過智能終端對數據的採集進入平台,爭奪市場份額。各大廠商目前都在拼資源,包括客戶資源和技術資源。市場格局過於平均並不利於整合標準。但是,這樣的競爭有利於產品創新,對整個市場有著促進作用。根據市場成長周期,在廠商市場爭奪後,會出現若干領先者,並成為未來智能健康市場規則的制定者。

總體看來,整個移動醫療行業魚龍混雜,用戶並不集中。而移動醫療廠商的經營時間較短,在發展模式上還處於探索的階段。

對於醫療這個相對敏感而且專業化的領域,創業者需要更多面對的是國家政策上的瓶頸。由於政府對醫療資源的嚴格控制,當這些醫療健康軟體和網站發展到一定程度,用戶積累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必然面臨如何與法規相適應的困境。比如說國家政策不允許患者私自購買處方葯,只有官方建立的預約挂號渠道才具有合法性。在盈利模式方面,由於用戶的付費習慣尚未形成,移動醫療廠商在實現盈利模式時困難重重。

3. 硬體層面,現有的智能健康設備在保證用戶粘性和感測器採集數據的準確性上做得如何?大數據分析的前提是數據積累夠量,現有硬體廠商收集到的數據價值大不大?未來應如何通過數據整合分析,反哺醫療行業和用戶?

易觀智庫分析師 郭陽:目前,智能健康設備的用戶黏度較低,由於大多數用戶未形成使用習慣,以及缺乏用戶數據分析結果。感測器採集數據的準確性方面有待觀察,目前的感測器在運動檢測方面最小誤差大概能到10%左右,但是有產品的最大誤差也有在30%多。所以,準確性比較難保證,而對於無創測量血糖那類產品,目前家用技術還不夠成熟。

出於用戶無法養成的使用習慣,絕大部分的智能健康設備的數據價值並不高,而價值主要是由數據密度決定的。未來還是需要平台性的數據集成方案進行數據整合與分析。

4. 目前移動醫療行業在服務和功能上能否滿足用戶監測健康數據進而警示和預防疾病的需求?後期該行業怎樣融合和調整,更能滿足用戶需求?

易觀智庫分析師
郭陽:移動醫療服務和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用戶的診斷和諮詢需求,通過用戶監測數據來預防疾病還有待提升。在未來移動醫療需要在不斷產品、服務優化的同時,可通過醫療O2O模式進行與傳統醫療的打通、融合,打造一站式的醫療服務平台來不斷優化用戶體驗。

5. 未來,移動醫療行業還會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易觀智庫分析師
郭陽:未來移動醫療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包括以下四點。

盈利模式:

l 國外移動醫療盈利模式相對清晰和多樣化,包括向藥廠、患者、醫生、保險公司收費等,國內廠商未來仍有望嘗試新的盈利模式

大數據應用:

l 一些廠商對用戶使用數據尚未有效抓取、分析和利用,這些數據的有效利用將會提升用戶體驗

l 通過大數據技術為用戶精準推送相關資訊,提供定製化服務,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

l 可穿戴設備、智能硬體的普及,將不斷提升互聯網醫療在大數據領域的價值

服務模式:

l 互聯網醫療廠商如何將自己的產品、服務在同領域的眾多同質化產品、服務中脫穎而出,如何做到差異化的同時不影響用戶體驗,都是一直需要思考的問題

用戶活躍度:

l 用戶活躍度不高、使用頻次較低,都影響到互聯網醫療廠商的估值

l 還處於通過不同的產品功能培養用戶使用習慣的階段,用戶粘性難有提升


移動醫療這個領域現在比較成熟的應用應該屬於春雨醫生,用眾包的形式來完成個性化的醫療需求。以問答的形式切入,前期用免費累積用戶,同時用補貼拓展醫生資源,通過平台化的運作打通信息鏈,打通體制對於資源的限制。
按照眾包的後續發展,用會員費的形式解決商業模式問題,目前會員數量應該已經超過百萬。


如圖所示,可以根據就醫流程對移動醫療商業模式進行劃分


移動醫療成為BAT近幾年競相布局的一個新領域。「有商機的地方就有BAT的身影」。圍繞移動醫療,BAT三家公司在布局上既有相似之處,也有各自的「獨門兵法」。
BAT一致看好移動醫療:押注三大方向

大腿君認為,判斷一個正受到質疑的行業是否仍有投資價值,除了從市場面、政策面觀察外,還要看是否有大體量選手願意繼續入場

移動醫療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當不少人篤定認為移動醫療已經進入資本寒冬時,8月25日傳來消息,百度去年曾參與B輪領投的趣醫網獲B+輪融資,涉及金額達2.16億元。

魏則西事件後,百度在移動醫療領域已經許久沒了聲響。但其實最近幾年來,百度一直在移動醫療方面悄然布局。BAT老對手「重逢」,金融、電商、影視等行業「犬牙交錯」般的戰火,已經延燒到了移動醫療。

只不過,與前兩年打車軟體你來我往的「刀光劍影」般競爭不同,BAT在移動醫療方面還處在「排兵布陣」階段,三方各率一路「兵馬」,爭奪未來在移動醫療上的主導權。其中有自家的親兵,也有投資獲得的「僱傭軍」,還有「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而從BAT的排兵布陣已可以看出,在移動醫療這塊「地盤」上,線上問診、醫藥電商和智能設備三大方向屬於「必爭之地」。

大腿君帶你看看BAT在移動醫療上的基本布局:

先說線上問診,它算是最早進入實用階段的移動醫療業務,在經歷了多年探索後,已經呈現出比較清晰的模式,而且無論輕問診和挂號,都是很好的用戶導入手段。因此,BAT三家在此處都布下「重兵」:

百度投資趣醫網、醫護網之外,還自己推出了拇指醫生、百度醫生,分別聚焦在問診、挂號兩項業務;阿里則安排了「老將」支付寶對陣,提出「未來醫院」計劃,希望打通醫保,解決移動醫療最困難的支付環節,除此之外阿里還投資了華康、U醫U葯、尋醫問診三家來「保駕護航」;騰訊在此處則安插了好大夫在線、微醫兩員大將,二者網上預約挂號方面已頗有建樹。

再看智能設備,雖未成規模,但BAT三家早就開始頻頻下注。阿里聯手了三家老牌的醫療器械企業百度推出了自己的品牌Dulife騰訊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糖大夫智能血糖儀」

而醫藥電商這部分,本來該有場惡戰,但由於處方葯政策不斷變化,這項業務如今基本處於「休戰」狀態。在這一「戰區」,百度部署了自己推出的葯直達,騰訊則聯手海王星辰、九州通兩家傳統的藥品零售、物流公司。阿里不用說,天貓醫藥館論品牌、輪經驗都算得上是一員得力幹將。

回過頭來看這張布局圖,三方布局相似、勢均力敵,已成掎角之勢。


圍繞移動醫療,BAT各有自己的戰略布局,大腿君認為,這就可以體現出BAT三大巨頭都對移動醫療前景抱有積極的期望。未來在移動醫療領域,到底是終究被移動互聯網巨頭壟斷形成天下三分的局勢,還是會有新秀異軍突起,大腿君期待看到結果。
(了解更多有趣又有料的商業數據分析,歡迎關注DT財經微信公眾號「DTcaijing」,下載「DT·一財」APP)

http://weixin.qq.com/r/IENXT7DE2u2lrfQs9xYy (二維碼自動識別)


剛剛在讀《big data revolution: what farmers, doctors and insurance agents teach us about discovering big data patterns》,第二章就是講大數據時代下的醫療產業《被顛覆的醫療》,作者認為傳統的、延續至今的醫療方案以臨床診斷為主,但這種方式容易受到醫生的主觀偏見影響,依賴於醫生的先驗知識,而非客觀的科學數據。造成這樣的情況的根本在於現如今的醫學教育制度並沒有緊貼當今數據時代的發展特點。現代的醫學或者說是大數據時代的醫學,醫生應該熟悉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由客觀採集的人體數據、臨床數據去下診斷、做預測和提供治療方案,遠程醫療在如此背景下也不再算是問題。事實上,在美國已有不少這樣的公司出現,比如大數據醫療公司Athenahealth已經實現了病歷電子化、完全透明的病歷信息共享交互、通過藥物數據跟蹤促進新葯的研製、醫療支付和保險服務的結合。詳見

&<&<美國移動醫療的七大商業模式——第一講0428.pptx&>&>(文末百度雲鏈接)

該書本章的末尾更是對未來的醫學院和未來的醫療過程進行了美好的暢想,要求醫生掌握的技能將遠遠超過單純的藥理知識,而包括數據、統計學、概率學、數據分析與工具學等關鍵技能。病人的體征數據也將會直接從家中或穿戴設備上直接傳送到醫生那裡,及時通告身體狀況,提出可取的治療方案。『這就是醫生通過結合數據與概率統計進行診療的醫療數據時代的模式』。


關於美國新興的幾個醫療公司,本人做過泛泛的研究,匯總在以下兩個ppt中。包括為醫院(或醫生)提供信息化服務、為客戶提供遠程醫療服務、客戶關係服務、信息化診所運營商、慢性病管理、可穿戴設備生產商、大數據服務。

有興趣的可以下載看看。


鏈接: http://pan.baidu.com/s/1gdArgKr 密碼: 1btd
鏈接: http://pan.baidu.com/s/1pJ1TvHT 密碼: 9b7p
註:不接受未經許可的轉載。如果本文件中有參考互聯網資料的不妥之處,還請聯繫本人進行刪改。


在移動醫療界,商業模式可能從來都不是個問題。

  • 移動(互聯網)發展了這麼多年,在商業模式上一直沒有太大突破或創新(廣告、電商、遊戲)。
  • 醫療(健康)產業,打一開始就已經有商業模式在走了(交易/貿易),醫的、葯的、器械的、檢測的等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產業。
  • 模式怎麼走還是看對醫療行業特別是某個垂直領域的理解和跨界整合能力有多強。

所以,移動醫療行業的商業模式一直就有,只是需要恰當的手段把他「跨界搬運」到線上來,而這種「跨界搬運」能創造新的、差異化優勢。


目前我所在的團隊走在探索商業模式的路上,有感而發。 一家之辭。不到之處,望請雅正!
商業模式不僅僅是搞清楚如何賺錢就搞定的。商業模式的落地一定是這個團隊方方面面都具有適應這種模式的能力。
舉個例子,擬定的商業模式是否和團隊積累到的重要社會關係,行業資源相匹配。是否能和團隊組合,團隊氣質相組合。當然也要考慮是否能盈利。
傳統醫療行業,醫療IT行業競爭不夠充分,有大量潛在的機會等待充分競爭行業的團隊去轉行侵蝕。
如果你的團隊有互聯網基因,或者是創業團隊,就去了解互聯網的盈利方式,然後創新改造。如果是醫療器械公司,硬體公司轉型,就一定要復用既有銷售渠道,找到既有客戶的移動化需求點。如果是醫療IT公司轉型,嘗試引入不同跨行業資源,尋求行業整合,深化服務體驗等。


商業模式是企業尤其是互聯網的核心價值,對這個問題的提出...呵呵。
但是回答整套看來,非常,非常,非常有趣!為此非常感謝提問者。
贊同票多的是教科書式回答,難道是在暗示移動醫療商業模式的探索正黑暗漸濃,只待曙光嗎?
可惜票數總量不多...統計結果不具有參考意義。

如果僅論商業模式概括,贊同 @Tyro 談宇清


也算在醫療行業混了幾年,拋磚引玉說說幾個觀點。


1. 中國的醫療行業有獨特的一套運作方式,也可以說是源於國情吧。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有很多。假如不一定從顛覆行業的戰略高度出發,而僅僅是著眼於解決實際的問題,體現出解決方案的價值,相信還是會有人願意買單的。簡單而言,就是解決好問題,先賺客戶再賺錢,至於盈利方式樓上都提過,因地制宜選擇就好。

2. 中國醫療的矛盾的本質在於行政壟斷的有限資源導致嚴重的分配不足及不均,由此派生出一系列的問題。比如,中產或以上的人群希望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並願意為此支付更高的價格,但以公立醫院為主體的服務供給方是很難滿足的;醫生的技能與收入相對於社會其他階層嚴重失衡,因此依靠灰色收入來補充,存在過度治療的傾向;病人不完全相信醫生但又不得不依賴醫生,矛盾的心理容易激發醫患緊張的關係,至少導致病人依從性不佳影響治療效果;病人無法評價大小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於是不管的大病小病都往最好的醫院去,反過來令醫生分到每個病人的精力大大被攤薄,同樣無法保證診療質量。

當然,很多問題都不是蟻民可以解決的,但至少讓我們看到,有問題就有需求,就有市場。


歸根到底,移動醫療都是一種手段,一種新的手段在一個解決方案中可以發揮不同的角色,從而造就所謂的商業模式。

1. 作為大眾媒體的作用——參照大眾點評網在餐飲消費行業的角色;至少可以褒正抑邪,同時提升小醫院口碑從而分流病人。

2. 作為遠程傳輸的媒介——醫療資源的分布極度不平衡,倒是為遠程醫療解決方案提供很大的市場潛力。

3. 作為遠程監控的手段——對於有突發疾病風險的患者及其家屬,他們會很樂意有一個實時監控並會遠程報警的工具守護他們家人。

4. 作為數據收集的工具——收集個人健康信息並加以存儲和處理的工具,比如有作為計步器的手環,計算運動量的手環,乃至可日常檢測血壓,心率等指標等;這些信息可加以匯總作為醫生診療參考。


水平有限就不再一一列舉。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繼續討論。


目前看不到太好的商業模式,就是有賺錢的也是利用關係權利資源(網路挂號、繼續教育等),
能夠讓老百姓主動自願掏錢的沒有看到!


有幸在某個醫療IT公司做過兩年。據俺的了解來看,適合中國市場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如下幾個

1、向葯企收費:主要是葯企的學術推廣費用,具體包括做葯企的廣告、it項目外包、學術會議組織、面向醫生的有獎調查等。dxy、醫脈通主要是採取這種盈利模式。

2、向患者收費:包括挂號、在線問診諮詢、高端付費服務等。不過,這個基本挺難的,難以形成規模。haodf、春雨、求醫問葯等主要採取這種模式

3、向醫生收費。這個主要是繼續教育,線上獲取學分,論文潤色等。得需要有一定的背景和資源才能做。尤其是和學分掛鉤繼續教育。


在 36氪上看到的

移動醫療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是商業模式。雖然醫療健康行業錢很多,但因為體系的複雜性,商業模式可能並不顯而易見。很多產品「看上去很美」,但恐怕只賺吆喝不賺錢。商業模式涉及為誰創造什麼價值,又如何從中收費的問題。在中國,移動醫療尚沒有很成熟的商業模式。那麼在國外,有哪些移動醫療產品找到了自己的商業模式呢?
Epocrates- 向葯企收費
Epocrates 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動醫療公司,今年 1 月份以近 3 億美金的價格被收購。Epocrates 為醫生提供手機上的臨床信息參考,其主打產品是藥品和臨床治療資料庫。2010 年上市的時候,用戶覆蓋了全美 40% 的醫生。Epocrates2012 年營收約為 1.2 億美金,75% 來自於葯企,主要是為其提供的精準的廣告和問卷調查服務。
Zocdoc- 向醫生收費
Zocdoc 根據地理位置、保險狀態及醫生專業為患者推薦醫生,並可在平台上直接完成預約。這個成立於 2007 年的公司,融資總額已接近 1 億美金。Zocdoc 採取對患者免費,向醫生收費的商業模式。病人可以更方便地選擇和預約醫生,醫生可能得到更多病人,尤其是保險覆蓋的病人,意味著更多收入。每個月醫生需要支付 250 美金使用 Zocdoc 平台。按照 Zocdoc 公布的醫生數量,其年收入應該在千萬美金以上。
未來,Zocdoc 還有更多的收費模式,就是向醫療保險公司收費。保險公司都希望患者去看「性價比」高的醫生,而 Zocdoc 的推薦可能影響患者的選擇,替保險公司降低成本。
Vocera- 向醫院收費
Vocera 為醫院提供移動的通訊解決方案,其核心產品是一個讓醫生和護士戴在脖子上或別在胸前的移動設備,可以隨時隨地發送、接收信息,通話並設置提醒,取代了以往在醫院裡使用的 BP 機。在美國對病人信息安全性要求很高,有專門的 HIPPA 法案規範信息的使用和傳輸。一般的移動設備是不允許傳輸與病人有關的信息的(比如醫生不能使用個人的 email 發送患者信息)。Vocera 的設備符合 HIPPA 要求,而且非常適合團隊使用。Vocera 在美國有 300 多家醫院客戶,年收入接近 1 億美金。公司也在 2012 年上市,市值超過 6 億美金。
WellDoc- 向保險公司收費
WellDoc 是一家專註於慢性病管理的移動技術公司,其主打產品是手機 + 雲端的糖尿病管理平台。患者可以用手機方便地記錄和存儲血糖數據。雲端的演算法能夠基於血糖數據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反饋,及時提醒醫生和護士。該系統已通過 FDA 醫療器械審批,而且在臨床研究中證明了其臨床有效性和經濟學價值,因此得到了兩家醫療保險公司的報銷,提供給投保的糖尿病患者。Welldoc 甚至還和葯企合作,利用藥企的醫藥代筆向醫生銷售該服務。
Zeo- 向消費者收費
一大類面向消費者的健康移動應用,通過一個可佩帶的硬體,監測心率、飲食、運動、睡眠等生理參數。當前的商業模式主要是面向消費者的硬體銷售。ZEO 便是一個例子。ZEO 是一家提供移動睡眠監測和個性化睡眠指導的公司。其產品 ZEO 是一個腕帶和頭貼,可以通過藍牙和手機或一個床旁設備相連,記錄晚上的睡眠周期,並給出一個質量評分。用戶可以通過監測得分變化或和同年齡組的平均值相比較,對自己的睡眠有一個量化的了解。另外,對於睡眠不好的人,ZEO 也提供個性化的睡眠指導,通過一些測試找到可能的問題。ZEO 的產品在美國很多百貨公司都能買到,一套 149 美金。後續的收入還包括個性化推薦產品和藥品的傭金。

原文:移動醫療有哪些商業模式?


在關注健康諮詢類APP一段時間,自己也體驗過不同的產品,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來談談自己對盈利問題的看法。健康諮詢類的產品,基本流程是患者描述癥狀(文字、圖片和診斷報告),醫生根據信息進行簡單診斷,並提供相關建議。比較著名的應用有春雨掌上醫生、快速問醫生和好大夫在線。


盈利模式:這個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服務提供商不是慈善機構,活下來才能接著幹革命,所以盈利是必然的選擇。縱然如醫療互聯網的先驅好大夫在線(06年誕生),也面臨著盈利模式的問題。「好大夫在線至今尚未形成一個清晰的商業模式。」(我是「好大夫」王航 _焦點透視)服務類的APP該怎麼盈利,這是一個好問題。遊戲類應用通過出售虛擬道具等增值服務可以獲得極大的現金流,並且虛擬道具的產生成本極低這一優勢無可比擬。媒體類應用通過提供優質的內容,來獲取訂閱數,同時還有廣告客戶提供資金。而服務類應用,基本只能通過廣告增收。自己手機上也有多個服務類應用(天氣、信息查詢和字典類),基本上都有頁面廣告。

關於這一部分廣告,個人覺得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A. 廣告實際效用:頁面廣告的點擊率不高,消費者從內心是對廣告(尤其是網頁和應用中的靜態廣告)有抵觸情緒的。小小的一塊屏幕要勻出一片寶貴的地方交給廣告,這對用戶體驗是一種不可言狀的干擾。同時廣告轉化率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廠商投入廣告的目的是尋求收益,轉化率不高會必然會導致廣告商的投入減少。互聯網上的健康產品的廣告幾乎毫無欣賞性可言,轉化率高低值得商榷。

B.廣告的行業管制:醫療行業對於廣告的管制十分嚴格,在這些APP上能做廣告的只有OTC類產品,而實際上處方葯(包括器械)的銷售額和利潤才是整個行業中比例最大的部分。對於OTC類產品的廣告,演繹方法和投放模式在電視、報紙和雜誌等媒體上已經被醫藥廠商和廣告公司琢磨的無以復加。「明星代言+循環播放」這樣病毒式的傳播,移植到APP上仍然是複製之前的模式。這種廣告的效果和可持續性值得懷疑。

C.廣告對產品的影響:知乎和豆瓣這樣的頁面乾淨,UGC品質突出的網站已經彌足珍貴了。如果在APP上推廣一些用戶早已厭煩的保健品廣告,可能會把產品的格調拉低到一個相當低的層次。健康諮詢類產品的一個重要特質(甚至是用戶要求的默認要求)就是可靠性,以及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消費者信賴感。39健康網和尋醫問葯網很早就創立,並且也有在線諮詢的項目,但是其收入來源仍然是廣告(尤其是民營醫院和某些疾病)。個人覺得這些廣告將網站的印象分拉低很多,讓人想起了各個地方電台晚上11點之後的那些節目。如果一個健康諮詢的產品不能給人以可靠的感覺,而是讓人覺得有可能是江湖游醫在上面擼錢,那麼這個產品離消亡恐怕也就不遠了。因此,廣告客戶類型的選擇也要慎重,是對運營者的極大考驗。


根據用戶的搜索關鍵字和相關提問推薦有針對性的產品,從本質上也是一種廣告方式(這種方式被百度、谷歌和淘寶等公司大量運用)。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隱形眼鏡、母嬰用品和保健用品都是好的推廣對象。這樣的廣告模式,在其他的電商和搜索服務商已經有了成熟的模式。在目前情況下,建立在大量用戶數的前提基礎基礎上,個人認為這是移動健康產品最為快捷有效的商業模式。


以此為引子,APP提供商可以與移動監護設備(心臟監護、嬰兒監護和常規體質監控)進行合作,將監控數據與APP應用的直接對接,實現健康數據的採集和利用一體化。過去這些數據,需要經過「設備採集-數據生成-個人篩選-患者提問-醫生反饋」這樣五部才能得到利用。倘若直接將數據生成至APP中,則可以實現健康數據管理和使用的同步進行,將效率進一步提高,並依此將APP產品拓展為醫院院牆之外的個人社會在線健康管理工具(並逐步建立「社會健康大數據系統、個人健康資料庫、體質趨勢和預警」等功能)。因此,移動健康APP與可穿戴健康設備廠商合作可能是一條值得嘗試的途徑。


看了點贊最多的有些無語,明明問的是商業模式,不是有哪些巨頭和創業公司。
移動醫療還要解決兩個問題就夠了:1.後續服務對接。2.支付方
大方向上,所有中國的移動醫療的盈利模式基本可以稱為「流量思維」的舊模式。靠廣告、流量賺錢。本質還是銷售產品,用戶來付費,附帶一點服務和用戶體驗。但是醫療的主體應該是服務對吧?

各大挂號網站預約網站,只是來導流量,我真要是得個什麼重大疾病我會去挂號網?我應該會先打電話給醫生朋友,找黃牛,半夜排隊。說到黃牛,真不知道比那些打著互聯網旗號的醫療公司高明多少倍。很多黃牛有自己的微信平台,醫生護士資源,還一對一專業陪診呢,告訴你哪個醫生開的方子便宜,哪個醫院的護士很兇。
如果我真的有疑難雜症,我試過4家挂號網站,北京協和醫院根本預約不到專家,皮膚科、心理課的普通門診有時候都約不到。中國醫療資源嚴重失衡,有歷史原因、政策原因,不紮根傳統講什麼顛覆。

不廢話了繼續說盈利模式。

1.保險公司支付:現在的平安健康基本參照美國的凱撒醫療、安泰。移動醫療產品收集分析數據,給到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以監控用戶的生活習慣給予提醒,降低風險。但是這個大前提是美國的醫療制度:平價醫療法案,商業保險是健康險的中流砥柱,政府保險只佔了零頭,並且按照治療效果報銷,一次沒治好第二次又去,政府有權利不給你保險。
這類模式可細分,針對個人消費者的模式有這麼幾種:
第一,增加臨床準確性和醫學專業性(可穿戴設備、植入型肺動脈探測器、心率感測器等);
第二,側重疾病預防、生活習慣和健康管理;
第三,提高治療效果降低重複住院比例,比如遠程醫療。

2.為所有醫療公司服務:提供數據存儲、隱私安全管理平台(Aptible);提供基礎體檢數據提供給醫療機構、保險公司,台灣美兆(人家每年不過百萬體檢人次,都建立了資料庫分析種族基因和疾病上了柳葉刀雜誌,再去看看中國上市的愛康國賓,只顧著線下門店的慈銘,雖然做到了全國最大體檢代理商可在數據方面毫無貢獻的瑞康網,哎~~~)
3.醫療機構支付:針對醫生服務,醫生交流類評論類(Doximity);電子病歷管理(Voluntis);醫院內部醫生交流和文件管理(Voalte);醫院臨床決策管理(Nant Health)

來看下美國移動醫療去年融資情況:

呵呵我們來對比中國:
剛剛上新聞的某網站https://www.quyiyuan.com,融資4000萬美元。可惜還是個導流量
這樣的體驗讓我說什麼好呢。
用過了一遍各種挂號網、預約網,體驗好的不多,這家還湊合,【健康線體檢網】體檢預約
如果整個行業都如此浮躁何談顛覆。

現在平安好醫生自己組建醫生團隊,辦線下診所,彌補傳統醫療不足
微醫開始向美國模式靠攏,聯繫醫療保險公司。
扶老人險,雖然聽著哭笑不得,但起碼我們看到了改革的希望。

希望我們能探索出更多適合中國的盈利模式。


推薦閱讀:

TAG:互聯網 | 移動醫療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