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年來國產的都市愛情電影傾向於高端、小資、西式的生活形態設定?

我不知道用什麼詞來表達。基本特徵就是:人手一台蘋果電腦/手機;整天有各種西式舞會、party(大家都穿的很正式,講究);主人公的家都是好幾百平方,裝修得像樣板間一樣豪華而沒有生活氣息……難道北京上海的白領生活就只這樣的?參考影片:《非誠勿擾2》《我知女人心》《愛情呼叫轉移2》《被偷走的那五年》等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真的很好的問題。這涉及到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觀眾的關係?
中國電影既不是迎合觀眾,也不是贏得觀眾,不是帶領觀眾,也不是盲從。
中國電影自己發展出一套即要對付審查,又要對付市場,還要吸引煤老闆,又要在乎製作人員動手能力的自我體系。
她裝出一副愛聽觀眾反饋的樣子,實際上鄙視觀眾,可是又不願意承擔責任去創新,去贏得觀眾尊重,真是奇葩。
故此她找不到北,自說自話了。
她既不反映現實,也不去像好萊塢/寶萊塢那樣造夢,也不是作家電影那樣去自我表達。
她只是各種尋找機會的電影文藝青年,投資商老闆之間互相意淫的結果。
我都不知道她到底要幹什麼!


-----2014-2-17更新---

看來這得好好正面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了,最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一切的事情都不是沒有原因的。

但是原因絕不是一個,往往是兩個主要的原因再加上一堆處於從屬地位的原因共同作用才會產生這樣的結果。

1,中國審美的話語權在發生深刻的轉移:

當前中國正處在城市化進程的最快時期,城市化率以每年接近2%的速度遞增。

從2000年的35%到2013年的52%,這接近百分之二十的新增人口,逐漸成為電影消費的主流。

電影作為一種消費習慣,在2000年前後還是十分罕見的,除了一線城市,去電影院看電影還是一件讓人挺稀奇的行為,而現在去電影院看電影已經司空見慣。

在以前,電影主要是拍給一線城市,甚至可以說是北上廣幾個少數城市的人看的,那個時候,北上廣幾個城市的票房佔據著全國票房的大頭,而現在二三線城市的票房已經是總票房的百分之七十。

這些二三線城市的品味,決定著電影的品味。

以前,電影的話語權主要掌握在精英手裡,上個世界80年代以前,話語權在政治精英手裡,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電影話語權在文化精英手裡,電影拍什麼,怎麼拍,都是文化精英說了算,普通民眾對電影精英都是一種仰視,電影的題材和式樣,都體現了精英文化的特點。

我不能想像,《霸王別姬》這樣的電影,放到現在會有多少票房,甚至,那個投資人會去拍這個題材。《陽光燦爛》也不會有人去拍。

對電影的評論也停留在文化精英手裡,電影,實際上是一個自產自銷的過程,整個流程環節和普通民眾並無太大關係。

隨著網路的普及,隨著二三線城市的人口暴漲,隨著銀幕數在二三線城市的擴張,審美話語權逐漸轉移到二三線城市人口裡面,他們和一線城市最大的區別在於文化品位。

一線城市的人,從出生開始一直到受教育,他們有機會得到藝術的熏陶,就算經濟能力不好,也能通過各種渠道得到國際先進文化的浸潤,而且成本並不高。

在北京,能在電影資料館門口逡巡,能在五道口尋找打口CD的人,並不是有錢人,他們會喜歡Michael Jackson,喜歡搖滾,聽歐美音樂,看好萊塢電影,看士郎正宗,津津樂道於日本特攝,喜歡《星球大戰》,有著各自的愛好,並且能發展自己的愛好。

根據我在北京上大學的經驗,北京籍的學生在物質和文化消費層面的比例和來自縣鄉城鎮的學生有比較大的區別。

而對於剛剛進入城市化的二三線城市,這裡的人能得到文化熏陶的機會很少,絕大多數人可能從小沒有看過純正好萊塢電影,聽過槍炮與玫瑰,也從來不聽打口CD,他們的娛樂可能來自於QQ空間什麼的,他們的審美實際還停留在城市化以前的狀態。

當他們進入中國電影消費主力的時候,他們的品味其實就是物質消費,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他們覺得《小時代》如此之偉大。

以上的觀點,其實也是《紐約時報》對《小時代》火爆的一種解釋。

2,電影市場長期不成熟。

一個成熟的市場環境,有一個特別鮮明的特徵,就是「市場細分」。

我就拿中國比較成熟的餐營業舉例,所謂「市場細分」就是說,幾乎每一個人都能在市場上找到自己能接受,喜愛的產品。多年的餐飲文化讓我們知道,好吃的食品極可能出現在大飯店,也可能出現在路邊攤。我們不會一蜂窩得去裝修豪華的酒樓吃飯,也不會唯路邊的蒼蠅館子不吃,每個人都可以合理的消費。不管你喜歡吃什麼,有那種口味,大陸的餐飲業基本都能滿足需求。

而電影不是這樣的,電影市場遠遠沒有做到市場細分。

一個市場,各種不同的產品佔據不同比例的市場份額,作為廠家,我們可以選擇做那種市場份額的東西。做蘋果手機可以賺錢,做山寨手機也可以賺錢,大家各自發展,整個市場像一個發育良好的叢林,生態健全。

電影市場是什麼樣子呢?好比一塊地,來了一群人,這一群人不知道為何,總是只願意生產一種農作物,幾乎所有人都做一種東西,比如只種罌粟,因為這個賺錢,於是沒有稻米,沒有水果,沒有茶葉,沒有藥材……這樣的結果,就是最後大家都餓死。

所有的廠商都好像害怕做那種市場份額比較小的東西,都帶著巨大恐懼心理,只做那種看上去,聽上去市場份額最大的題材,好像拍別的題材都是死路一條。

久而久之,觀眾只能看一種題材,製作方只能做一種題材,惡性循環,萬劫不復。

為什麼主人公家裡都看上去那麼光鮮?

因為不光鮮的電影都死的很慘。


3,次要原因:審查,熱錢,製作人員素質下降……


一個追求時尚、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會購買耐克的球鞋、蘋果的iPhone,看歐美的大片,說明這幾個品牌具有價值定位的相似性,能滿足這個消費者的價值需求。


諮詢公司羅蘭貝格據此提煉出20大消費者價值需求元素:高尚、安逸、自然、激情、經典、親和力、簡約、自由自在、活力、刺激和樂趣、進取、新潮酷、服務、質量、明智購物、全面成本、值得信賴、個人效率、個性化、科技。


在 對不同國別的乘用車車主的心理價值分析 時,羅蘭貝格得出下面幾張圖。紅色部分代表消費者在這些元素上需求低,藍色部分代表消費者在這些元素上需求高。

據此可以看出中國消費者與歐美消費者對乘用車的價值點關注不同。中國消費者更關注價格因素,歐美日消費者更關注一些現代感性價值。

用此理論分析中國消費者對歐美大片及都市愛情電影的價值需求,圖示更接近於上圖歐美日品牌印象。

換句話說,這些電影滿足了中國消費者的這麼一些價值需求:

進取(這是最重要的,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流動,大城市人口向歐美流動,歐美為進取方向);

新潮酷(電影里有時尚,有俊男美女,有平時不敢想不敢做的事);

高尚(以歐美語言、住宅形態、生活方式為高尚,以中國傳統農業生活方式為低端)。

不僅是電影,在住宅(XX英倫聯邦,XX國際社區,XX別墅)、交通工具(寶馬、賓士、保時捷、賓利)、衣飾(阿瑪尼、香奈兒、巴寶莉、普拉達)、生活方式(牛奶麵包、沙拉、紅酒、威士忌)、思維意識(英語、經濟哲學政治理論)等方面,中國人都傾向於西式的形態設定。因為那就是高端,那就是大多數人追求的未來。

組圖《夢想在上,現實在下》:


有一個社會不允許說自己壞,又不能誇別人好,這就沒有講述現實的土壤了。
只好沉浸於矯情的瑣碎之事中,比如王子愛上灰姑娘啦,窮青年的陽光奮鬥啦等,白領女士因為指甲油的顏色不稱心而悶悶不樂啦,總之就是不痛不癢,瑣碎無限。
而且這很符合所謂的「小資」,就是已經滿足溫飽,又沒有什麼大的理想,只好為溫飽之後的瑣碎雜事而煩惱。


作為一個曾經的文青我意識到的是:中國的文藝實際上早已被商業綁架了。許多對於文藝的概念實際上是很商業,由各種品牌包裝起來的小資和品味把中國推向了一個消費型社會。這並不是一兩個商家可以做到的,也不是一兩個審查機構可以做到的。

適度消費型社會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然而沒有需求就沒有消費,這在九十年代對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力。直到今天,中國家庭的消費收入比仍遠遠低於各大發達經濟體。

怎麼促進消費?西方社會是如何進入消費型社會的?還是那句老話,fear and greed,恐懼與貪慾。央行早已懂得用通脹這條鞭子讓人恐懼,而好萊塢則用文藝激起了人們的貪慾。

他們用007使阿斯頓馬丁成為男孩的夢想,而奧黛麗赫本把對蒂凡尼的慾望種在了每個女孩子的心中。在最近的大片,變形金剛、了不起的蓋茨比、華爾街之狼、人猿星球等等,刺激消費慾望的意圖更是彰顯無疑,不信請各位看官帶著審視的眼鏡再看一次 : )

而中國的電影界的投資方贊助商多為跨國企業或與西方品牌有利益關聯。他們早已深諳此道,主流文藝也自然會在他們的引導下變得商業。只是郭敬明之流學好萊塢學得比較拙劣,被你們看出來了而已。

呵呵。


因為在中國的商業都市電影,不是用來反映現實的,是用來逃避現實的


「國產的都市愛情電影」,這幾個字本身就限定了他必須是高端小資西式的,都市,中國的都市哪還有帶民族氣息的,他必須是西式的,愛情,按照現在都市裡小市民的愛情觀,談的起愛情的必然是高端的,愛情對窮人來說是奢侈品,而愛情,它又必須是小資的,不然它拍不出美感,土財主的愛情是後宮,拾荒者的愛情是城鄉結合部,只有小資的愛情它才是都市的。
我是想不出在「國產的都市愛情電影」這幾個字的限定之下,還能拍出什麼有別於「高端小資西式」的電影。


誰能寫出好故事請聯繫我。沒有現實題材的好故事,只能堆砌場景炫富


除此之外,還說一些嘩眾取寵的不實際的話來取悅觀眾,貌似放之四海皆準的人生真理,其實就是矯情,無病呻吟。


說一個沒有人注意到的角度:
因為電影里高端、小資、西式的生活情境,裡面涉及的產品廣告商更願意做植入,更多的廣告植入降低了電影的製作成本和商業風險……所以也更容易在立項選題中通過……


「高端小資」是為了植入廣告(優點見此[1])。試想農村背景故事,男女主人公身穿大棉褲,手握擀麵杖能植入多少廣告?觀眾中有多少比例具備購買能力?

而小資白領等題材,觀眾並不「高端」。能看懂高富帥劇情,買得起廣告中的屌絲商品。這就給植入式廣告提供了大量的空間,並且有成功案例[2]:

 人們比較熟悉的案例是馮小剛的《非誠勿擾》,超過20個植入式廣告保證了製片商在電影上映前就收回了一半成本。而另一個不那麼廣為人知的例子則是徐靜蕾的《杜拉拉升職記》,因為植入式廣告,還沒上映就收回投資80%。

PS:想在答案里提及品牌的請私信我,價格面議。

1. http://baike.baidu.com/view/560486.htm
2. http://media.people.com.cn/GB/15217744.html


盲目崇拜 !


其實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東西,只要電影有內涵就行,莎士比亞的戲劇還都是講貴族的呢。


估計是因為審查制度,大陸的當代寫實題材電影,必須做到兩點:一是遠離現實(不許給偉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抹黑)、二是遠離夢想(不許宣揚邪惡的現代世界觀和西方價值觀)。問題中的典型電影的設定與題材,正好就是符合這兩個「基本點」,同時還容易被觀眾理解和接受的。討巧又安全,何樂而不為


因為觀眾就喜歡看這些,觀眾喜歡看這些是因為這就是人性。就像前不久過世的秀蘭鄧波兒,她紅的時候美國正在大蕭條,她的電影又哪裡有大蕭條的景象,可觀眾就是愛啊。
觀眾不愛就賣不出去,賣不出去就賺不到錢,這是一個行業,不是人人都指望著成為生前得不到重視,死後極致哀榮的「偉大藝術家」的,要吃飯的,要養家的,所以,觀眾喜歡什麼就拍什麼,美國又怎樣、制度又怎樣,最終都是市場說了算,其他都是浮雲。玩藝術,也要你先把錢賺夠了再說。


對於排名第一的答案。。我想說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一二三線之說讓人感覺好笑。我手上沒數據,沒法證明,個個地區,不同電影的上座率,但是很容易得出的就是,爛的電影,放在哪裡都爛,好的放在哪裡都好。我不覺得北上廣的小學生,就不愛玩騰訊遊戲。差距會有的,但是不會很大。說什麼二三線拉低審美,那就太好笑了。

有些人總覺得自己看了點影評看了點書評,就可以真正的看懂一部電影讀懂一本書。事實是大多數人脫離這些東西,卻體味不到藝術的真正魅力,他們擁有審美的經驗,卻沒有審美的思想,這些人在國內蔚然成風。勸各位自認為小資高端上檔次的人,腳踏實地,多讀書少吹牛逼,干符合自己物質條件的事情。


至於現實題材為何不能走紅,不是拍不好,是不敢拍,任何優秀的現實題材都不可避免遇到政治問題,畢竟任何悲劇都需要一個喪心病狂的時代背景。再說就要被查水表了。

至於為何高端,小資,西式?

這個很容易回答,是我們這個時代普遍的價值評判標準,金錢。可能是我們這個國家剛剛富裕起來,而社會的文化水平還沒跟上去,富而不貴成了很明顯的標誌。於是完全金錢崇拜變成了這個時代的縮影。我們有了錢但是還沒培養起品味。但是有了錢,品味慢慢會上來的,所以不必擔心。

什麼是高端,小資,西式,不就是錢多嘛。

我們自從被洋人的大炮打敗之後,我們就不怎麼熱愛我們的傳統文化了,我們更願意接受西方文化(高端大氣上檔次),蘇聯在文化上也是西式的,曾經的喝咖啡吃西餐,現在的喝紅酒騎馬,都是我們自己對西方文化的強烈認同導致的。
我們對於價值的判定也很唯一,那就是錢。在這個價值判定的前提下。大家渴望的愛情,不就是金錢情感雙豐收嘛,而國產電影普遍粗製濫造,就不可能表現兩者的矛盾啦,自然就只能討喜的大團圓雙豐收了,於是妹子就只能嫁給高富帥了,屌絲由於嫉妒徹底黑化也就發生了。
畢竟總得給妹子一個合理不傷害觀眾的理由吧,畢竟這種爛片也不是為了表現什麼。畢竟現在的人這麼現(wu)實(zhi),當然不相信灰姑娘和白馬王子了(屌絲逆襲)了。


1、電影本身或許就是普通人對自己難以體驗又心嚮往之的生活的美好想像與憧憬。都市愛情電影更是以迎合年輕人的胃口為手段來達到賣座的目的。如今社會生存壓力較大,相對高端的白領生活畢竟少數人才能體味。殘酷的現實讓人們更需要奢華的夢境來釋放心中的壓力,自然,箇中滋味只能自己體會。
2、高端、小資,是現今不少小文藝、小清新所競相追逐的焦點,更是標榜自己滿足內心虛榮的一種方式。迎合受眾口味或許也是此類設定風靡的原因之一。


唐朝的時候,我們管西方叫番邦。嘲笑洋人長得稀奇古怪。
民國的時候,上流社會一律西式化,吃麵包喝咖啡,穿衣打扮逐漸歐洲風
為何?國力關係。
誰強就崇拜誰,這是普遍現象。
即便現在文盲,也知道歐洲發達,是好地方,不學人家學誰。

西式化早就成了上流社會的標誌。縱觀整個亞洲,基本都是如此。
但中國的西式顯然是不成功的,完全就是拿來主義。
只要看看中國的時尚就行了,
歐美風格,日系,韓流,何時有中式風格?從來沒有,
中國的時尚多為山寨時尚,沒有自己的東西成不了風格。

就跟影視一樣,稍微高端點,就被說小資,
但其實所謂的小資,也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很不自然,總有別人的影子。
看了只覺得做作,光有樣子,沒有精髓。
這估計是因為,中國沒有真正的貴族,歷史問題,導致這方面在民國後就斷層了。
你看看陸小曼,當時的名媛要學多少才藝,但如今就只是買買奢侈品,穿得高大上就算是有錢人了,BUT,沒有貴族的感覺。
那些小白領的小資生活模仿的就是這批人啊。
也是編劇能夠接觸到了的層次。


曾經跟去過韓國的朋友聊在韓國的見聞,他說的最多的就是「跟韓劇裡面完全不一樣」,沒有滿大街的整容美女和帥哥,沒有滿世界的花園洋房和海濱建築,和中國的一般城市也差不多其實。
其實道理是一樣的,每個人都嚮往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生活,而都市類影視作品的最大作用不就是供我們這些勞苦大眾在搬磚一天之後YY一下么……
不準癩蛤蟆吃天鵝肉,還不準癩蛤蟆腦補么


戲劇的本意是要反映真實,如果它的目的是讓觀眾脫離真實,它就不應當過多反映殘酷的現狀。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時期,美國電影一樣出現了虛浮潮流,許多描寫發財夢成真的無腦喜劇佔據院線,就連《史密斯先生去華盛頓》這樣有意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都洋溢著一股極其不現實的中二氣息,還都以大團圓收場。

如果影視的主流觀眾是晚上回到租來的房子里,躺床上喘氣如狗的小白領,或者發展機會匱乏,在小城生活里愁苦不堪的失意青年,為什麼要讓人家感覺在照鏡子?
他們或許會議論一部《蝸居》,但不會觀看十部,更不說像《憤怒的葡萄》這類會被審查制度扼殺在襁褓中的作品了。

問題並沒出在編劇和導演身上。大哥你說用點心,可是用心給誰看哪?知乎和豆瓣的用戶意見很寶貴,可這個行業並不由他們買單。


這個問題我家5個PHD,3個master一起討論過,最後的答案粗俗到讓我們無法開口,但是卻貼近事實。今天的中國除了富二代,紅二代,真沒年輕人有大把時間去考慮感情的事,為生活而操勞呢


推薦閱讀:

你为什么不喜欢战狼2?
如何看待製片人安曉芬發微博為電影《夏天十九歲的肖像》討排片的做法?
如何評價電影《火鍋英雄》?

TAG:文化 | 社會 | 小資 | 中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