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跟你講過的哪句話在你印象里最為深刻?


初中時,學生們興起上網吧,紅警半條命,我亦不能免俗,省下飯錢去干。

我見過好幾次,學生家長找到網吧上演虎毒亦食子的,相信假如他們手裡有刀,一定會把兒子當場閹了。

我的飯錢不多,攢起來也不夠上多會,於是找父親要,他問是不是去網吧啊,我說是啊,他就給我錢,末了跟一句——「別告訴你媽」。

很簡單的一句話,在我聽來卻震耳發聵,從此以後……當然還是會去網吧,還是會要錢,但不玩的時候,會比過去更認真勤奮的學習。

十年後。

父親打了一輩子麻將,他為人正直善良,樂於助人,一輩子只有朋友對不起他,他沒負過朋友,不曉得為什麼街坊因為他愛打麻將就背後嚼舌根,無非就是沒錢么。

母親不讓我給父親錢,說給多少全輸了,但我總是偷偷給,每次給了,都跟一句——「別告訴我媽」。

每當這時候,我都開心極了。

兄弟之間:哪些遊戲會讓人有深深的孤獨感? - 張兆傑的回答


你想去哪去哪,想讀書就讀書,想上班就上班,你要是上班,我和你爸就幫你找工作,你要想上學就接著考。你愛在學校呆著學,就在學校學。愛回家就回家。
以為我考研失敗時候我媽說的話。


愛和誰在一起就和誰在一起,買不起房子,你老姨和我都會借你錢的。但是媽媽不喜歡他,媽媽覺得他不是好人。但是你喜歡就喜歡吧,你喜歡誰媽媽就喜歡誰。
我談戀愛的時候,媽媽說的話。

小時候媽媽家裡窮,一年都穿不到一件新衣服,所以你想買的,媽媽都會買給你。


你在家還是別幹活了,以後你結婚了,要干好幾十年。


我:感覺這輩子都沒有真心愛我的人了,除了XXX
媽媽:那我找人讓你倆相親啊!


我這輩子就為了你和弟弟還有你姥爺而活,你一定要為我爭口氣,不能讓人看扁了我們。


媽媽不想你走的太遠了。


上班一年後,我選擇了做無業游民,當時只有23歲。這個做法很冒險,也被很多人不理解,尤其是上一輩的人。打電話把這個消息告訴老娘時,老娘雖然並沒有斥責我,但聽得出來很不高興,也很擔憂。

第二天我收到了我爹的簡訊。這條簡訊我保存了十多年,隨著手機卡遷移了好幾個手機,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刪。

我爹說:「大膽地闖吧。男子漢三十而立,你有的是時間。」


一個特別不上進的答案:

大四那年有點悲觀,因為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覺得很可能找不到工作了。
夏天,在家背單詞,心很累。
媽媽中午回家來,我問我媽媽:「如果我一年之內,不買衣服化妝品,不做不必要的消費,只是在家裡吃粗茶淡飯看書用電腦什麼的,只要餓不死就行,一年最少需要多少錢?」
媽媽說:「5000塊吧」

然後我說:「如果我找不到工作也不想工作,可以在家這樣嗎?等我有錢時候再還給你。」
媽媽說:「好」

這就是我最近幾年印象最深刻的話了。

出來工作一年了,我從沒說過任何辛苦,我媽也不問我辛苦否,她了解我。
我從沒想過要回家去做事,我媽也從沒說過「不好混就回家來」這種話,她明白我。

但我始終記得,那天我當自己是一個傻瓜一樣的,沒有絲毫鬥志的完敗了的人,和媽媽討論能不能以「餓不死」為基準去活著。
那時候,我媽媽告訴我答案,並且說「好」。

她永遠都會尊重我的選擇並給我無條件的愛。


謝邀。

我爸爸對於我的教育是分階段的,體現在不同的時期會著重講不同的話,然後到下一個時期又會更新。以下是他在每個階段最經常強調的事情。

- 小時候
「一個人的教養是跟著你一輩子的東西,所以規矩必須從小立好。」

- 上中學
「人在青春期的成長是一環扣一環的,這個時候落下了,就永遠都趕不上了。」

- 上大學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得為了將來做好計劃、打好基礎,不然等到人家收穫的時候你就只能幹瞪眼了。」

- 研究生畢業前夕,找工作焦頭爛額,
「你要懂得什麼是時代,什麼是時機。你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做什麼都不會錯的。」

- 剛工作
「從現在開始你必須忘記學生時代的那些理論,什麼取長補短、不能偏科,你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認清自己的長處,並且儘可能地發揮出來,因為你的短處已經改不掉了。」

「記住,你什麼都不缺,所以不要跟人家爭那些小鼻子小眼的東西,沒意思。」

「社會上最普遍確定一個人價值的東西就是職位和薪酬,這是遊戲規則。只有你玩轉了這個遊戲規則,才能談得上自我實現。」

「說一句話,怎麼說、什麼時候說,和具體說了什麼是一樣重要的,甚至有時候會更重要。」

- 談戀愛
「一個男人最重要的一點是大氣,沒有胸懷的男人是成不了事的。」

「你爸爸我這輩子除了你奶奶、你媽和你,就沒接觸過其他成年女性,但是我接觸過的、打過交道的成年男性,不計其數,所以一個二三十歲的小男生不出一頓飯就能看得明明白白……行了不說了你直接帶回家看看吧。」

- 剛結婚
「男人是誇出來的,務必記得這一點。」

至於這麼多年以來我媽說過什麼……總結起來就兩句話。

- 每當我一臉花痴說爸爸好帥的時候,
「那是我老公,你激動什麼。」
(麻麻我又沒有要跟你搶老公…………)

- 每當我準備出門的時候,
「女孩子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年齡都要把自己收拾的有模有樣,你不僅僅代表你自己,你還代表你父母的教育,你老公的眼光,你孩子的出身,甚至你公司的門檻。說是不以貌取人,你還真信啊。」


最後補一句,我爸今年58歲了,現在準備拿個博士,爭取60歲畢業。說我爸活到老學到老,真是一點不為過。


進入青春期之後我跟我父親的矛盾就不斷,一直到現在也很難說是朋友


他一直試圖以父親的權威壓我,而我一直很討厭別人告訴我怎麼做,他試圖論證我永遠不行,是個廢物,而我一次又一次用成績證明他錯了,然後他就開始不斷的抨擊我所謂成績都不值一提,兩個人就一直處於這種關係,也很少說話


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我高中後成績下滑的厲害,然後大學讀的也很不好,畢業後找工作也歷經波折,在我遇到這些困難時,他從來沒有過鼓勵和幫助,有的只有嘲諷和打擊,再後來我有了一些成績後,他就開始試圖證明我的成績一錢不值,遠不如當初聽他好考上名校來的好。他對我的態度惡劣,我也懶得做個聽話的好兒子,把這些東西原封不動奉還給他


但是他對我影響仍然難以去除,我初二時候,不思學習,喜歡玩四驅車和車模,整天想著辦法省錢去買車模,有一天被他發現了,出乎意料的他沒有打罵,而是語重心長的說了一句,小心玩物喪志啊


這句話對於從小自詡身懷遠大理想的我算是觸動很大,之後的成長途中,遇到很多事情,想要懈怠和沉淪時候,都會想到父親當年語重心長的那句「玩物喪志啊」,這讓我知道了自律和節制,少走了很多彎路


當然他對我的教養基本只在高中之前,也就是我當時成績優異的時候,青春期後就懶得再發一言,從內心深處覺得我此生再難有什麼出息,高考後按照風俗,任何人考上大學都要辦酒席,這本來就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人情往來,別人家都是如此,一起來隨禮,這樣才算經濟收入平衡,但是父親卻堅決不開酒席收禮,我當時很不解,後來跟母親交談時她無意間跟我說我考的學習父親真的非常不滿,覺得極為丟臉,根本不願意再張揚此事,甚至連學費也是在我母親的堅持下才願意給我的


得知這種事情後,我覺得有一個以我為恥的父親真是糟糕透頂,內心深處便覺得兩人關係徹底破裂,儘管畢業後我用一次又一次的成績來證明我不是比別人家的孩子差,我TM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但是仍然經常被他貶低的一錢不值,之後就放棄了一切試圖搞好關係的努力了

但他畢竟是我父親,實在是沒辦法的事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惡魔奶爸Sam」id:lxg-milk 或掃以下二維碼,歡迎加入


"去你想去的地方,距離不是問題」
這是我爸在我報志願的時候說的,所以我從新疆的那個藍色小圓圈那裡跑到了南京讀大學,成了理論上全國各地到南京上大學的學生中最遠的一個........


多年前第一次出遠門時,爸爸送我去機場,路上他對我說,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許諾。我很瞭然的自作聰明答道,因為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很虛偽嗎?爸說,不是。只是帶著期許的人生,尤其這「期許」是須要別人給予你的人生,會沒那麼輕鬆。這些年,一直謹記。


有一次去我外公家,我外公問我,有沒有男朋友啊?我猶豫了一會說,有啊!然後我爹惡狠狠瞪了我一眼,說:你丟人不丟人?!
那一年我22,大學已經畢業了,我爹覺得我在長輩面前說我有男朋友是一件很丟人的事。他覺得我應該永遠安靜文雅,在結婚前跟男生說一句話就臉紅。
真對不起我讓他失望了。


「你爸送完你回賓館就哭了」

高考沒考好(準確的說是沒報好,差一分),最後落到一個遠遠低於我實際水平的學校,專業也不理想。但是當年脾氣拗又不想吃苦,就是不復讀。爸媽送我來北京上大學,和他們在賓館住了一夜後開學報到,入住學校宿舍。整個第一學期心情都不好,也不給家裡打電話,只是自己默默努力。

後來憑藉自己努力順利轉了專業,一切都好起來後,才慢慢恢復以前的性格,我媽在電話中說了開頭的那句話,說他們覺得很對不起我,平時給這個聯繫學校給那個安排工作,到我這束手無策。我當時沒忍住,自己默默流淚,半天不敢說話,怕被媽媽聽出來。我從未親眼見過我爸哭,聽我媽說他哭也不超過兩次,無法想像那是怎樣一種畫面。

其實當時的我知道自己報志願報閃了,心裡最難受的是覺得對不起父母。我一直是他們的驕傲,人們嘴裡的「別人家孩子」,從來沒在升學問題上讓他們操任何心,一路實驗班,現在卻因為自己的失誤,要讓他們為我這麼操心。兩下無言,這些想法我始終無法對他們說出口。

也許每個人的人生勢必要經歷一些不完美,或早或晚。現在的我已經能很坦然的和自己清華北大的同學聊起本科學校,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都在朝令人滿意的方向發展,不再會因為別人的什麼而心理不平衡。thanks to CUEB,如果不是來到首經貿,我也許這輩子都無法認識那些對我至關重要的人,無法經歷那些終生難忘的事,無法在四年時間迅速的長大,從一個有公主病和瑪麗蘇幻想的小女孩變成一個對生活和現實有比較準確的認知的成年人。

以前經常會yy如果我當初復讀爆發考上北大清華又會怎樣呢?大三之後再不會想這樣的事了,這世上遠有比考上清華北大更重要的事:深愛同樣愛你的人,並熱烈地生活。

如今我娘再也不會說這樣催淚的話了,只是教育我「要感恩生活,學會知足」,並一邊持之以恆的在我的朋友圈狀態下點滿嘲諷技能,一邊在私聊中肉麻「毛寶貝快回來吧媽媽都想你啦」,一如她以往四十多年的歡脫。我爸依舊無法脫離愛好攝影的本性,定期會在朋友圈秀作品,雖然都是三星手機拍的,並且會給他每一組照片取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督促我去給他點贊。

生活的確值得我感恩,而我會永遠記得曾經如此揪心的他們。


我們家翻身就靠你了,我們家在這裡吃盡苦頭受人欺負,以後就全靠你了,只有你賺錢了,才能改變,你要努力賺錢,要盡量找個家庭有勢力有錢的女孩結婚。

我很想說,媽,為什麼要把這一切變成我的責任,你知道我經過你從小到大的灌輸,
我覺得家裡這樣都是我的錯,我自卑,我敏感,我多疑,我有時候覺得自己就是神經病,我覺得自己是罪人,我覺得我這輩子是為了贖罪,我覺得如果我死了才能解脫!我覺得我好委屈,可是你們所有人都指望我,讓我怎麼辦?我好羨慕別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這輩子就是為了替你們贖罪!


18歲的時候,我爸跟我說希望我變成更勇敢,更努力,更堅強的人。我能感到他希望我變成自己的英雄。
後來20歲生日的時候,他說:這麼多年,我們都一起成長。我在成長,他也是,他在學怎麼做一個好的父親。覺得我總是和他鬧彆扭,突然都不重要了。覺得沒有人天生就擅長做一件事,相親相愛才能讓人越來越好。
23歲有個晚上,他說希望我成為一個對社會而言是有用的人。平時多做一點正面的事情,看生活的時候多去感受好的地方。所以不管經歷什麼,我都熱愛生活,也很努力地生活。
最好的事情就是,我能感覺他和我一樣,希望我變成更好的人,去擁抱更好的未來。


「媽我從來沒旅行過他們都去過。」「你沒幹過的事多了,你還沒當過主席呢。」


我媽說,你活該!

知道家裡條件不好,但是我一直都很想出國去。我跑了很多家留學中介,打聽下來一個費用最低的方案。我回到家,猶豫了很久很久,對我媽說,我想出國去讀書。她一秒鐘都沒有思索,惡狠狠的說:沒錢,去什麼去!

這兩句話,可真是戳人心肺啊。無論怎樣,都忘不掉。這話是我親媽說的。


初中的時候,我是班裡的班長,學習成績很好,但是我有一顆不安分的心,每天放學都會和一幫成績不好,甚至都不上學了的「社會青年」一起玩,很晚才回家。
有一次,其中一個女生說她看上了我們鄰班的一個白白凈凈的男孩子,讓我幫她一下。
於是下午五點放學的時候我就真的去了男孩子的班裡去找他,但是還沒開始說我的目的 就被年級主任抓住了。
後來我才知道那個男孩子是學習很好,重點培養對象那種的,年級主任正好是他的班主任,不希望他受任何打擾,所以他對我的行為感到很氣憤。
他把我已經回家做飯的班主任叫回來,讓她處理這個事,她早就對我感到不滿,正好趁這次事情,她約談了我的父親,並且特意把我叫過來站在我父親背後,聽他們的談話過程,我當時很羞愧,因為骨子裡還是覺得自己是個好學生的。
談話過程中,我父親一直平靜的聽班主任講,我殘存的記憶里記得班主任言詞激烈,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你這閨女厲害了啊,黑白道通吃啊,然後列舉了我種種不好好學習在外面瞎玩的事情,我父親有些激動,他說我女兒是個好孩子,你不許這麼說她。班主任本來是叫他來一起教育我的,沒想到他居然說這樣的話來噎她,這場談話持續到晚上八點多,不了了之。
在我們兩個一起回家的路上,我一句話都不敢說,畢竟一個初中生被年級主任抓到,被班主任訓斥,又叫來了家長還是很害怕的。
但是他還是像往常一樣,問我想吃點什麼,累不累。過了很久我問他,你為什麼要和班主任吵架呀,明明就是我錯了呀,他停下腳步,收起了笑臉,有點嚴肅的跟我說,我的女兒,只能我自己說,在我眼裡你永遠是好的。
這句話對於感覺自己犯下了滔天大錯的我來說,很震撼。
後來我漸漸的跟那些朋友脫離了關係,學習也一如既往的努力,從當地最好的初中順利進入了最好的高中。這句話也一直回蕩在我耳邊,我雖然不會永遠是最優秀的,但我會努力,去做你眼裡的,那個最好的我。


你不聽話我要你幹嘛?

——當時心就拔涼拔涼的。


「你看你吃的胖的!」


當年極度迷戀宇宙,高考前告訴父親,我要學航天相關的專業。
父親說,那可能到時候在很偏僻的地方工作,很久都沒辦法回來,很辛苦。全家人其實都很不贊同。他們希望女孩最好不要去做這種既要科研,還要去那麼偏遠環境很難回來看看家人一趟的地方。特別是我是獨生女,一大家子只有我一個孩子。
我說,嗯,但是沒關係,我喜歡,就敢付出。
父親頓了頓,沒有說話,但緊接著摟著我的肩膀,繼而微笑卻十分堅定地對我說:

爸爸對你有三個希望,第一,記住,一定要有夢想,第二,我希望你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女孩,第三,爸爸懂得少,但我一定支持你的決定。

兩年前,父親儘管為難,依然捍衛著我的夢想,兩年後的今天,我已然沒能堅持住當年的夢想。父親節那天,哭著對爸爸說,沒有方向的生活好難受,爸爸依舊用慈愛卻堅定的聲音告訴我,「沒關係,我相信你」。
父親是一個文化程度並不高的商人,但一直都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燈塔,一直陪伴我,一直默默的支持著我,從未放棄。


我留了長發,我父母一直反對。
我問為什麼,他們說不好看,我說我覺得很好看,周圍很多朋友也說不錯。
他們說周圍的鄰居會議論,我說髮型這種私人的東西,而且我並未妨礙他們哪怕一絲一毫。
後來我父親說:"可是大多數人認為你是錯的。"
我問:"那如果有一件事確實是對的,但一百個人裡面九十九個人說是錯的,那是對是錯呢?"
父親很果斷的說:"那就是錯的。"
當時我就愣了。
因為這當中的所有人,便是這個國家的大多數。


「你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1 我小時候雖然跟著一群男孩子虎虎生風地長大,出去玩「像個土匪一樣」,但是大體還是個省心的孩子。
我媽媽教訓我,多半節奏來自她本職老師的慣性。
矛盾常常集中在「下雨天非要穿裙子」「不肯好好吃飯」「晚上十點不想上床睡覺」。
她對我的嚴厲管教,停留不停對一個小孩子說,「要聽話」。

2我第一次對她的管教印象深刻,是因為我把一個同學的悲慘家世,告訴了另外一個同學。
這件事傳到了媽媽的耳朵里。
她找上我的時候,我們班正在操場上體育課。
我被體育老師叫出列。
媽媽拎著我到不遠的地方,扇了我一巴掌。
我一下子疼哭了出來,而且感覺很委屈。
她說,「永遠不要在背後對人說三道四。」

3初中的時候,有次過節,我想買一雙運動鞋。
在商場,她讓我買A,我偏偏喜歡B,並且當著售貨員的面頂撞了她。
這是我第一次有印象,自己頂撞媽媽。
她獃獃地看著我。
流露出疑惑,憤怒,不相信,不知所措的表情。
然後她扭頭就走了。
她騎上摩托車回家了,把我一個人丟在店裡。
我自己走回家。
家裡好多客人,熱熱鬧鬧地打牌,看電視。
我找了一圈,沒有看到媽媽。
「可是她摩托車就停在樓下啊。」
我爸爸指了指卧室內的廁所。
我下意識地推開半掩著的門。
看到了我至今記憶猶新的畫面。
我的媽媽在對著鏡子擦眼淚。哭得面容扭曲,雙眼通紅。
媽媽望著我,哽咽著說:「對不起,媽媽不該把你一個人扔在那。」

4高中的時候,我成績還不錯,又非常有自己的主見。她對我的管教鬆散的很多。很多事情,我想做就可以做,不想做她也不會逼我。
只是高三的時候,我的壓力太大,班主任是我非常討厭的一個老師。
他以打壓和羞辱學生為自己的教學宗旨,對我一個同學心理壓力過大被逼瘋(真的瘋了)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我下晚自習回家,想到那個被逼瘋的同學,想到班主任有意無意地對我進行嘲諷和施壓,趴在媽媽身上失聲痛哭。
媽媽說了那句,影響我至今的話,
「你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對,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我反覆在心裡念叨著這句話,沉沉睡去。
接下來,我聯合我們班七八個同學,前往校長辦公室。
成功進行了轟動全校的「罷免班主任」事件。

5大學的時候,我陷入感情危機。我拿著自以為是的愛情,當成生命的全部。
聽說對方已經交了新的女朋友,深夜,我一個人跑出學校,想盡一切辦法折磨自己。
後來,媽媽給我打電話。
她聽著我講,自己多麼愛那個男孩,多麼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對世界多麼失望,對愛情多麼痛恨。我哭訴自己心灰意冷,像所有第一次經歷愛情泡沫破滅的女孩。
媽媽說:「去好好睡一覺。你一定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對,時間慢慢過去,就像所有心碎的女孩一樣,我也好起來了。


我從那時候起,但凡遇到挫折,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對自己說: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6但是,我錯了。
來北京工作後,我撿了一隻貓。
我非常愛它,我至今沒有寫過任何關於我和它的故事。
因為只要開始寫它,眼淚就止不住。
它生病住院的時候,我反覆給自己打氣,給它打氣。
然而這一次,一切都沒有好起來。
我情緒崩潰,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經歷生離死別。
一隻貓的離世,讓我對「一切會不會好起來」第一次產生了懷疑。
就像我一直手裡拎著的小橘燈,突然一股死亡的旋風將它熄滅。
「什麼都不會好起來了!」
我哭著跟媽媽說,她馬上訂了機票,跟學校請了假,飛來北京陪伴我。
我把對死亡的困惑告訴她,我向她尋求幫助,我期望她給我更有力的支持和回答。
然而這一次,她沒什麼也說不出來。
我突然意識到,有很多事情,她或許和我一樣困惑,無力,無奈。

7工作的第一年,回家過年,我發現外公得了阿茲海默症。雖然是初期,但是我們都心知肚明,這個病一旦發展起來,誰都控制不住。
媽媽像往常一樣,跟大家說笑,照顧全局,對我的回家喜形於色。
但是母女連心,我能感覺到,她害怕。
她害怕外公的病會發展。
她害怕面對以後的生離死別。
過年太多瑣事,直到我臨走前的最後一晚,我硬賴著和媽媽睡在一塊,我們才真的有空好好聊天。
媽媽跟我講,家裡的很多狀況,很多需要操心的事情,爸爸做生意資金問題,她和爸爸之間的矛盾,說到最後,她困了,我卻越來越清醒。
我感覺到自己的無能為力,我想為家裡掙錢,想讓爸爸媽媽感情變好,我想讓外公的病好起來,想要幫她。
我想要幫她,可當時的我卻沒有任何辦法。
一句話脫口而出:「媽媽,你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是啊,我相信。」這是她睡著前說的最後一句話。

8我離家工作三年,只有過年過節才回家十來天。我和媽媽電話打得很少,我也有了完全屬於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感情。
我不會像小學那樣,在學校吃了同學一個蘋果,回來報告她。
不會像初中那樣,寫了一篇滿分作文,回來向她炫耀。
不會像高中那樣,演講比賽前睡不著,去詢問她該怎麼辦。
不會像大學那樣,和她分享我們學校老師同學大大小小的八卦。
我在過一種她所不了解的生活。我看的書和電影,也並不是她喜歡的類型。
她對我的態度,變回了在我最小的時候。
「早上吃飯了嗎?」
「晚上不要太晚睡覺。」
「我看天氣預報說,北京變天了,一定要多穿衣服。」

我們很少聊起,但是我知道,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拚命努力。
她在拚命努力保護這個家,我在拚命努力,希望以後能夠為她分擔。
我們極少再提起那句話。因為這句話,早已經成為我們共同不必說破的座右銘。

9現在,聽到別人抱怨生活,哭訴愛情和工作,而我又無能為力的時候,我會對他們說:
「你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我終於明白,其實說這句話的人,不論是我,還是媽媽,心裡都知道,並不是一切都會好起來。
這句話的重點並不在後一句。
而且在「你,要,相,信。」
你要相信,才會去想盡一切辦法讓它好起來。


推薦閱讀:

我天天給14歲的表妹看死亡筆記,會不會對她造成不好的影響?
父母情商低會給後代帶來多大的影響?
怎麼使小孩子以後更傾向異性戀?
最無助的生完孩子第一年,如何有備而來?

TAG:調查類問題 | 生活經歷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