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質量工程師(SQE)是一個什麼樣的職位?

(作為一個從業者,我發現不同行業對這個職位的定位差異很大,比如汽車,航空,能源,化工,電子,都有該職位,但是做什麼,責權利,卻有大到做完全不同事情和職能的差異)


供應商質量工程師(SQE)這個職位,題主既然已經提到了「責權利」需要對稱的情況,首先我試著從責任,權力,利益這3個角度來粗淺的說明一下:
1. 責任:供應商質量管理,看名字很明顯的責任就是對於供應商的質量問題和供應商的質量提升負責。
2. 權力:從責任應該可以得出,這個職位需要對供應商有準入審核的權力,准入後評估降級甚至淘汰的權力。
3. 利益:供應商的產品的質量的提升和改善,需要對該職位進行相應的獎勵和考核。

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公司,這個職業的職責範圍和做的事情真的會有很大的差異。因為這個職位的責任太大,每個供應商都是一個公司,要對這麼多的公司的質量進行改進和負責,很明顯這個職位的責任無法完全承擔,需要有分解,我就舉下如下的例子都可成為SQE(以我接觸過電子製造業舉例):
1. 負責供應商認證導入人員:這個職位一般屬於供應商質量管理的部門,舉例:DELL,華碩,華為等這些大型的企業對OEM加工廠(供應商)有專人來負責審核OEM加工廠(供應商),這些審核人員需要對加工廠的生產的工藝,生產的流程,質量的控制體系,管理體系等非常的熟悉,一般是由一個小組組成。審核通過(附加了很多的改善的項目),才有可能成為他們的供應商。
2.供應商的駐廠人員:作為公司的代表,長期在供應商端監督供應商產品的生產的各個流程,並反饋和協助解決質量問題;
3.部品測試認證人員(有些公司劃在研發部):根據供應商提供的樣品,進行相關的試驗測試,並根據試驗結果判定是否符合能導入供應商的產品;(這點一般放在供應商現場認證導入之前,並無嚴格的順序);
4.供應商質量問題的分析和跟進改善人員:負責接收公司內(外)部對於供應商質量問題的反饋,並匯總分析相應的數據和進行相關的試驗,並督促供應商改善解決,可能需要現場驗證審核供應商的改善措施是否到位;
5.供應商重要文件的簽署和賠款處理等人員:重要文件的簽署,如「品質協議」,「各種保證書」,「供應商的各種試驗報告或第三方報告」。賠款的處理,供應商出現質量問題後導致公司損失的索賠或根據協議進行直接的索賠等等;
6.供應商的考核人員(一般是採購與供應商管理的人員一起完成):從質量,交期,價格,服務等幾個方面來日常考核供應商,決定供應商的等級的提升,下降,還是淘汰;

先想到這麼多,其實供應商管理這個職位,可大可小,大到決定一家供應商的生死存亡,小到你說的話公司根本沒人鳥你(如某些價格便宜就是王道,其他均可忽略不計的公司)。行業,公司的規模,公司的管理理念,公司的管理體系是否成熟等都決定了完全不同的職責,沒有什麼通行的職責,另外這個職位對於個人的知識的全面性要求比較高。
最後跟供應商的對等程度也是關鍵的一點,比如你的供應商是什麼國際大廠,而你只是一個小廠,可能人家連門都不讓你進,供應商管理就免了吧,呵呵。

以上,個人拙見。


SQE 做了14年,做過消費電子行業,醫療器械行業,工業流體控制行業,三家500強。美資日資都混過,最後在一家美國人的採購中心做了4年SQE,現在在一家美資外貿公司做質量經理,總的來說,各個企業都SQE的職責定義都不同,內涵和外延也都不一樣,工廠,貿易公司,跨國企業都不盡相同,不過都是管供應商的。

職業技能方面,溝通必須第一位,包括和工廠的溝通,企業內部溝通,和客戶的溝通等,需要接觸完全不同的各式各樣的人。
第二位是管理,供應商這邊需要項目管理,人的管理相對比較少,但是有時候也有,這個要看每個人對工作具體怎麼做,有管的淺的也有管的深的。
第三位是技術,包括質量體系相關的技術,工藝相關的技術,這個也是必須要知道的,否則做不好,就像別人說的,被供應商耍的團團轉的也不是沒見過,不過基本上幹了10年以上的SQE基本可以打遍天下無對手了,畢竟你是客戶嘛。。。

最後說下出路,其實也蠻多的,基本可以總結成縱向發展和橫向發展,縱向發展的目標是質量部門的頭,最後總監,基本也到頭了,再往上不太可能,身邊的人只有碰到過一個是做SQE出身最後做到一個知名企業分公司的GM。橫向的發展就不好說了,公司內的機會較少,主要還是公司外面的機會,比如轉行做諮詢,其實這個挺多的,去認證機構的做培訓的,這算是一個出路,有自己出來開公司的(我就開過,不過現在不幹了),也有去供應商那裡做高管的,不管怎麼樣,老是在外面跑,人脈肯定有點,比整天窩在公司里的人好。所以雖然出差多,但是也不是全是壞處。

總的來說,如果選擇SQE作為職業起點,基本上這輩子餓不死,因為各行各業都需要,實在不行還能轉行做QE。發展前途就看個人了,不過只要不是太笨,基本做了20年以後,年薪30萬是完全可以預期的,當然了,其實這個也就是平均工資而已,更多人其實看重的是橫向發展的機會,不過這個就看個人了,我身邊的SQE出來創業的也不少,有成功也有失敗的。

最後說下我大學畢業的同學裡面有一個就是做汽車廠SQE的,他一直跟著領導干,領導跳槽也帶著他,現在他是一家知名汽車配件公司的供應鏈經理,收入么明面上估計50萬左右,對了,SQE基本灰色收入沒有的(外資),但是做到管理層了其實你懂的。。。還有一個我的前輩SQE在通用的,別的不知道,反正他娶了我的初戀我們當時學校的校花。。。

工資上來說,整車廠應該還是最高的,其次是大型消費電子比如蘋果,基本有點資歷的都在30萬以上,一個月20+k吧,其實跟其他崗位比比也沒高到哪裡去,鍛煉人倒是的,差的公司就很差了,所以公司行業還是很重要,推薦去大公司,不僅僅是因為待遇比較高,而且大公司做事比較規矩,同時接觸的人層次比較高,如果去民營企業之類的,眼界會被局限住的,基本上也就瞄準總經理的位子努力吧!


回答一下汽車公司SQE的職責和權利吧
美系車企的SQE從APQP的十六步初步分為CSQ 和RSQ 還有兩個崗位叫做Launch SQE 和 VAC。
CSQ全稱為Commodity supplier quality 工程師的職責為從潛在供應商評審開始到項目車量產,對供應商的定點,零件設計開發 模具開發 零件的PPAP GP9 等一系列節點和質量負責,保證零件能夠滿足設計要求。
RSQ reliability supplier quality 負責在車量產後零件質量的管理,如果在整車上的問題是和零件製造質量相關,RSQ就會去和供應商一起分析問題的根本原因,給出措施防止問題再次發生。
Launch SQE是一個與其他部門打交道的介面。如項目中SQE需要其他部門的支持或其他部門需要SQE支持,launch SQE會跟多方協調溝通,識別風險,製作行動計劃,拉動資源來確保項目順利進行。
VAC Vendor Action Centre 主要負責在總裝現場與生產 質量人員打交道。質量和生產發現問題後 如果懷疑是跟零件質量有關 會通知VAC確認 如果是零件質量問題 VAC會記錄下缺陷形式 搜集證據 傳遞給RSQ。


做過汽車行業的SQE,可能是整個工廠的質量意識不強,而且質量人員少,不管是車間工藝裝配問題還是設計缺陷,一律都找SQE。工藝人員只負責通知SQE那個零部件在哪個工位出了問題,然後剩下的就全靠SQE了,聯繫供應商,了解工人當時的裝配手法,然後找原因,需要工程變更SQE就去找設計開發人員,需要調整工藝就去找工藝人員,需要供應商整改就到供應商現場去守到做出合格品為止,不管怎麼堅決不能停線。不管任何時候,我們都會對自己說,保生產,保生產啊!每天都在車間,辦公室,倉庫來回走動,打電話打到耳朵痛。但是這個崗位真的特別的鍛煉人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


這是10年前的20k,現在應該乘以1.5 到2。
不過話說10年前的20k真值錢。
10年之後,隨著產業升級/消費升級,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和製造業的生存壓力,對SQE又提出了新的歷史使命(至少在中國)。


分割線
//////////////////////////////////////////////////////////////轉載一篇
上海月薪20K 的SQE 是什麼樣及SQE 利與弊 (原創)

首先請大家不要問我「你有多少,有20K嗎」,「你是哪個公司的」,「你是幹什麼的」之類的關於本人的話題。個人淺見,這裡只是供大家參考。也許對有些人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經常看到TX搞些調查,北京/上海/深圳的SQE 工資調查之類, 見到有人居然月薪超過20K,要麼懷疑,要麼羨慕,很想知道其中的緣由。 1. 月薪20K 之必要條件:
A. 英語(或外語)直接和老外交流;(包括專業術語交流)
B. 技術方面,對所管理的供應商所在的行業非常熟悉。(出了問題,要能知道該如解決) C. 質量方面, 對質量體系,質量工具比較熟悉,但不是講講條款,搞搞概念區分的那種,而是根據自己行業所在的特徵,綜合其他因素,能制定符合自己公司/供應商的管理體系,工作流程; D. 工作地點, 全球採購辦公室(IPO, Global Sourcing之類);

2. 非必要條件

A. 學歷不重要,畢業院校不重要,工作經驗年限(不限制,但要讓老外明白或相信你很懂); B. 項目管理, 雖然未必明確要求,但實際工作有一套項目管理的流程在做的。 C. 出差頻次, 至少30%, 個別甚至70%; 平均按50%算吧;

D. 電話會議, 如果是美國公司,一般就是我們的20:30~23:30了;其他稍好; E. 公司背景, 一般為跨國企業,以歐美居多(90%+ ??); F. 溝通能力, 很重要,但有的時候面試時看不出來的。

3. 全球採購辦公室的SQE的產生背景

國外企業想降低生產成本,把一些不敏感,非關鍵性的零件放在低成本國家生產,從而降低產品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提高企業利潤。因此需要有技術背景的質量人員幫忙他們照看供應商,如果他們自己來,一是來去機票,酒店等費用很高,二是佔用很多時間,路上浪費大,三是未必有本地人溝通順暢、及時。

4. SQE 的要求總結:英語自由交流 + 技術/工程主管 + 質量主管 + 項目主管(所謂的「主管」是指其知識技能/經驗不低於其較優秀的供應商的主管)。

5. SQE 的利與弊

利: 工資高,福利至少滿足國家要求,遇到強勢的公司做背景比較容易推動(有客戶的感覺);接觸的人多,見得廣,很多方面得到鍛煉。如果再被人挖走的話,一般是經理以上級別,如 Quality Manager, SQE Manager, Commodity Manager, Vice General Manager, Project Manager 之類), 而且工資多數不低於30K RMB/月,比較幸運者,年薪50W.

弊: 出差多(家庭犧牲大), 工作時間長(但富有彈性),壓力還是比較大的。遇到強勢的供應商的話,而且沒有老外的強勢支持的話,是比較難受的。如果是被公司擠走的或其他辦法弄走的,很多其他的公司是很難接受的,因為: 能力上講,做Manager是沒有問題的,但人家會說你沒有管人的經驗;工資上講,下家如果還是Engineer, 大多數開不出這個價位。

因為SQE 見到的世面多,而且其中很多(工廠)很不怎麼樣,所以比較敢冒險或敢拼搏的SQE,都想自己開工廠,開貿易公司等等。

6. SQE 是否有灰色收入? ----正規的跨國公司是拒絕腐敗的,不能容忍。通常低於300RMB的禮物(非現金)可以接受。 但出差在二三線城市可以住五星級酒店。

7. 如何成為SQE
A. 在生產企業做: Quality Engineer, Product Engineer, Process Engineer, Project Engineer; B. 有在生產現場工作經驗(如上),這樣會理解將來你的供應商的很多情況; C. 熟悉本公司的產品流程,質量要求,行業標準(英語的)等等; D. 邊工作,變學習英語,看英文標準,找到機會主動和老外交流;(操練一下,練練膽? ); E. 熟悉其他部門的工作,做質量的學習技術,了解項目管理等等;做項目的可以學習如果解決問題,學習質量體系等等…… 自己去摸索體會吧。 別總抱怨現在的公司讓你做這做那的,多鍛煉未必是壞事。

F. 琢磨自己很行了,就可以和獵頭聯繫了(就是招聘網站上的哪些「諮詢公司」,「顧問公司」之類,人數在0~50的)。當然,很多事要後續的學習,未必要等到所有的都OK,看自己的機遇了。

可以先從8~11K的SQE 做起,再做15K, 再18K 或幸運的話20K就不是很難的事。這個時候再回頭看看,大概畢業至少也有7、8年了吧 ?


除了每個行業 相同行業不同公司它的職責範圍也是不同的,目前招聘方對這職位只有要求,沒有規範。唯一相同的也就是這個名稱「供應商質量公程師」。
具體職責知識結構和技能寫的話大概要寫幾頁就不多寫。就大概說下要求:1出現質量問題獨立處理跟蹤的方法(這已包括要求具備的基本技能)2供應商管理的流程、可能出現問題時的方法(預防管理)和保持品質穩定性的方法3個人綜合素質(溝通、協調或原則)方面的能力4要求較高的會有成本控制的思路和計劃


SQE(供應商質量管理工程師)工作職責:

1.參與質量管理體系的內部審核;

2.處理日常異常,並將不良信息及時反饋供貨商;

3.傳送8D 報告,跟催8D及追蹤回復對策的有效性;

4.當QC或生產部門反映質量異常時,到現場確認並反饋;

5.參與公司內部質量檢討會議,並執行會議決定事項;

6.新供貨商的導入、稽核及評比,並建立供貨商稽核缺失表;

7.供貨商缺失項的改善追蹤;

8.每周根據材料異常狀況,做出周報;

9.根據IQC周報做出供應商月評價表,對供貨商進行月評比;

10.根據月報做出季度評價表,結合採購單位對供貨商進行結合評價;

11.提供產品的質量標準給供貨商,協助其制定產品各製程檢驗標準之初稿。


SQE(特指汽車OEM廠,我干過這個,別的行業不懂),一邊負責供應商質量提升,供應商選點等工作。說的簡單一點,比如在廠內總裝線邊發現某供應商的線束卡子易斷問題,且明確該問題是由於該供應商的質量問題,剛好這家供應商是你管的,那麼你就該幹活了。車間相當於你的客戶,零件除了問題車間只會找你,那麼你首先要乾的就是趕緊聯繫供應商一起敲定一個可靠的臨時措施(24小時內),不能讓生產線停止(一般都是換一批次或者100%篩選什麼的),定完臨時措施後立馬組織該批次問題零件的檢測啊,符不符合標準等等。。。,與供應商查明原因,制定永久措施,防止此類問題再次發生,最後寫入PFMEA。
其上只是說了一種最簡單的日常SQE該乾的活,每年你應該還需要去供應商那邊做一些審核(如產品審核或者過程審核),剛開始估計都不懂,去了都是被供應商忽悠回來的,等你在這個崗位混經驗,打怪(狡猾的供應商)升級到一定程度,在與供應商challenge過程中能夠讓他無話可說的時候,你也許可以開始做一些前期供應商選點工作了。。。。。
干這個做的好,一般你做個質量部長不成問題,但是這個崗位確實需要口才、情商、思維,尤其在國企,更涉及很多利益關係在裡面,不要死在供應商手上。
以上回答純屬一點點經驗,邏輯有點亂,總結的不全,想到什麼寫什麼。


票數最高的說的很好。
SQE這個崗位根據所在的:
單位、行業、職能、領導、公司規模等等等等因素
其所做的事情和職能有天壤地別的差距。

這個工作
有些地方就是個IQC,兼職產線物料問題。
有些地方則是真的SQE,審核供應商的質量保證能力,制定供應商考核制度,協助供應商提升。

個人在電子電器製造業,認為SQE的職責主要為:
1、供應商審核
2、供應商考核
3、物料質量管理(檢驗等)
4、物料問題處理

所需的能力:
1、體系,9001這個必須的,QC080000如果自己公司做ROHS也是必須的,14001,28001也得多少懂。因為組織在接受外審時,必查組織對供方三體系考察的內容。
2、生產線質量管理(6S、ESD、控制計劃等)。這些也是必備的知識。
3、物料對應的工藝,其固有特性的要求,及如何去判定符合。如,要了解SMT的生產工藝,才能發現供方SMT過程中是否存在影響質量的因素。
4、一定的可靠性知識,至少鹽霧實驗,冷熱衝擊等。但是這一點要結合自己公司的產品所需的特性,對供方的質量水平進行評價。
5、上面很多人說英語,確實非常有需要。


我曾經做過一年一家上市公司的SQE,悲催的是,所有的供應商都是高層領導的親戚,由於是國企,所以賺虧錢都是國家的,於是那些領導都在拚命撈錢,出現質量問題就怪到我們SQE頭上,認為我們工作沒做好,但是其實我們根本就沒有什麼權力,比如某家供應商做的不好,我們只能發郵件讓他改善,如果他不改,只要上層關係搞得好,一樣訂單大把,我做了一年多之後,實在做不下去了,就跑掉了


在外面叼別人,在家裡被別人叼
專業知識不行被供應商團團耍,為人處事不行怎麼死都不知道;
最後重要的話說三遍:
不要動你領導的利益!
不要動你領導的利益!!
不要動你領導的意義!!!


Challenge 很大的職業,總之不是被別人challenge 就是要去challenge 別人。
關鍵技能是80%溝通+20%技術能力,後面的20%很多時候更重要。
你需要聯合不同部門的人一起搞定一個或者多個問題,很多時候不需要你幹活,但是有很多組織和溝通工作要做。
比如lead 不同部門開會。
通常你需要聯合生產,採購,供應商,RD,客戶,項目組其他成員中的多數搞定其中的一個或者多個人。
比如,聯合供應商,採購,生產,PM一起搞定RD,讓RD改圖紙。
聯合採購,RD,PM一起搞定供應商,讓供應商花錢買設備改善。
聯繫RD,採購一起搞定生產,讓生產用特採的物料開工。
聯合RD,供應商, 生產一起搞定PM,採購和客戶,讓PM,採購和客戶同意物料漲價(因為需要搞定一個質量問題,需要用更好的材料或者用更貴的工藝)。

以上這些事,一個合格的SQE可以遊刃有餘的遊走在各個利益團體之間。

補充一下SQE的工資範圍,一般民企的2K多到5K/月,高級SQE估計有個8K, 外企的5K到50K/月, 一樣的Title.


這個職位的日常,各位答主已經勾勒得差不多了。看起來很尋常的一些工作,其實也充滿各種挑戰,隨便舉幾個:如何從供應商那裡獲得質量問題的真相?(須知,出現質量問題時,供應商往往本能地不願坦白)如何確信一個問題已經真正解決了?(須知,即使自家公司產生的質量問題,也往往不得不在風險未知的情況下關閉問題)在複雜情形下,如何判斷是接受風險物料,還是冒著停產的代價要求供應商返工?隨隨便便都是磨練能力與判斷的機會。
能夠超越職位,以本工廠、本公司、甚至本公司的客戶視角思考問題,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帶領本公司人員與供應商一起前行的SQE,有,但極為罕見。

最後這段是我最想分享的:我曾經從事的電子行業有很多亞洲公司,SQE的行事風格都有非常有趣的共同缺陷:
其一是「掌控幻覺」派,特徵是SQE傾向懷疑供應商的一切,由於他們專業知識不夠,他們無法從數據中獲得信心,只能象心理戰一般地隨機質疑供應商的各種環節、各種數據,並且向供應商提出一些不必要,甚至荒唐的生產變更需求,並要求執行,以獲得掌控感。其實這麼做除了「看起來」有所作為之外,價值非常有限,甚至在提升自家的成本或風險。
其二是」你的痛苦就是我的成就「派,出於零和思維,這種SQE傾向於認為:"如果不給供應商製造折磨,我就無法看到我的成就。""越善於折磨供應商,越表明我是成功的SQE。"出現這種現象往往不僅僅是SQE的個人問題,整個公司對質量、供應商管理工作的錯誤認知也是普遍的因素。
「假裝成專家」或者「蹂躪供應商」是非常容易的做法,這兩招也往往很「見效」。但是,SQE工作的真諦,依然繞不開認認真真地學習業務知識、合理使用質量工具和管理方法,以及對公司業務需求的深層次理解。而這些,則沒有什麼捷徑可走。


同意樓上「姐富」的回答。
想再添加一些關於日系車企SQE的情況。
分兩種:
一.負責量產問題對應的SQE。
主要工作內容圍繞汽車製造在量產中發生的大大小小問題的解決。
小問題例如,一批中的某個零件沒有標識;某個零件有毛刺裝配不順暢;偶然發生的錯裝混裝等等。
一般這種問題會當場進行返修,也就是沒標識的給加上;有毛刺的磨一磨;錯裝混裝的批次隔離。首先保證生產,其次是找供應商追溯問題發生的原因,之後再去督促解決以防不良情況再次發生。
大問題例如,電池沒電/ECU報錯等機能零件問題;或者是大批量的問題發生。
機能零件通常一旦流出市場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無論如何也要杜絕;大批量的問題會影響生產線和產能,需要及時有效的快速處理。
以上問題也都是主機廠和供應商一起聯動才能完成的,相互back up。

二.負責新機種品質熟成的SQE。
主要工作內容是按照公司內的新機種導入流程,從供應商買設備、生產線建立、小規模試作、大規模試作、量產這幾個階段的品質跟進。
比如現在要做一個支架,那我們就要確認供應商用什麼工藝?生產線怎麼布局的?設備都是什麼牌子的?設備穩定性如何?生產線什麼時候建好?各階段試作日程安排?除了供我們公司還供給誰?同工藝的零件以前出過什麼問題?都是怎麼解決的?產能能不能滿足需求?等等等等
也就是看著一個零件從出生到長大的全過程。
更有一些複雜零件有可能存在幾個階段的切換,

比如生產線是在國外的,等國外做好了沒問題了,就把整個生產線搬到國內的廠來,這時候變化的因素更多更複雜。

這兩種SQE的工作也是相輔相成的,新機種階段推進的細緻謹慎,量產階段也許出的問題就少。量產的問題也是新機種推進的寶貴財富。

做任何兩個職位,都需要與供應商建立互相信賴互相支持的關係。

以上。
P.S. 手機碼字 累啊o(*////▽////*)q


要分企業的。

好的企業SQE地位很高

小的或者比較混亂的企業,SQE就相當於去suppliers那裡檢驗的QC,還負責下問題改善。

所以呆的單位很重要。


畢業後本想干研發工程師,結果稀里糊塗幹了SQE。
公司是汽車行業的下游,屬於二三級供應商。一開始工作就是處理供應商質量問題,反饋,監督改善,其餘供應商管理的工作都是經理在做。半年後經理離職,我接過他的工作,每月統計數據,監控採購產品合格率,績效評價,定期審核。
到現在幹了三年,學到了很多。一開始也被人「欺負」,因為自己的無知被生產糊弄。所以實習期多跑車間多了解工藝是很重要的。除了生產,最多接觸的就是庫房,IQC和採購。尤其是採購,要處理好關係,因為很多時候採購跟供應商說話比SQE好使多了。
要關機了,晚上繼續答。


這個崗位涉及到非常多的知識內容。首先是對於生產管理的理解。其次是關於自己行業自己產品的理解。再有就是對於本公司與供應商質量體系的理解。
這個崗位的發展可能會分為兩個階段。
1.照本宣科,一般來講公司都有成型的供應商審核體系,比如7維建模等。 最初都是根據公司的Checklist一點點來,這時沒有形成知識系統,不過是對照罷了,不能夠分清楚其中的各個選項之間的邏輯關係,也分不清那些是最重要的,那些細節如果忽略了就會照成很大的損失。
2.有條有理,隨著經驗和知識的增長,也有再和供應商打交道時對於「人」的判別,這時可以知道哪些是最基本但是最重要的,比如說5s管理,這是一個很基本都知道但是十分重要的點。也能夠根據本公司的產品分類對供應商進行分類選出其中不同的審核策略。能夠從公司利益出發,審核出適合的供應商。
愚見


SQE 是個灰色職業


目前供職於一家國內上市電源企業,質量管理工作,做過後端客戶質量,做過產線質量控制,目前工作是前端供應商質量管理,個人感覺第一一定要符合整個公司採購策略進行管理,公司採購的物料價格擺在這裡,你非要弄個一流供應商質量水平是不現實的,制定出適合公司級別的物料質量管理策略才是第一要務,第二,未完待續!!!


做SQE最起碼要精通產品和工藝。如果只會質量工具,會比較難以長遠發展,可替代性太強。


推薦閱讀:

TAG:製造業 | 製造工藝 | 質量管理 | 供應商 | 採購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