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對「娘炮」和「女漢子」的態度不同?

應該都是指性格和行為與自身性別相反的人。但是人們對「女漢子」的態度和評價明顯高於「娘炮。
比如會有女生自稱女漢子,但是沒有男生自稱娘炮。 不止是「娘炮」這個詞,好像大眾對於男生像女生一直是不太能容忍的。
請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以及這和性別歧視有關係嗎?
差不多就這個意思,我有點語死早(′? ω ?`)


  在傳統社會性別規範里,我們普遍認為:陰柔、脆弱、文靜、溫柔的男子有違社會對於男子氣概的要求。而女孩男性化,則頂多說一句「假小子」或一笑帶過,長大了也會被說成是「女強人」而不像男生女性化那樣被嚴重地罵成「人妖」、「變態」。

  女性可以穿男裝,可以穿褲子、短褲,可以留短髮。但男性卻不能穿女裝、化妝、穿裙子、留長發。女性可以像男性一樣陽剛粗獷,男性卻不可以像女性一樣細膩柔弱。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說家庭教育啊什麼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之類的,所以說有的男孩子比較娘,有的女孩子比較爺們兒。但是,如果真的生長環境可以塑造一個人是娘還是MAN,那就說明這個東西本來就是後天形成的,和性別無關。

  那麼,我們又憑什麼說男孩子就該有所謂的「男子氣概」,化妝、玻璃心什麼的就不對了?同理,憑什麼說女孩子就必須要文靜,不能太奔放?

  其實,我總覺得男孩女孩之所以有這樣的差異,就是因為我們因為孩子的性別後就努力把孩子塑造成那樣。比如是男孩,就從小給他買玩具汽車啊之類的,哭的話會挨打。如果是女孩子,就買芭比娃娃之類的。男孩女孩也大多為了得到認同,把自己改造成社會認為的「男孩應該的樣子」和「女孩應該的樣子」..

  所以,好多固化的東西,雖然我們已經覺得很平常了,但也許不是本該如此,有些限制並不正確,但一代一代被強化,就好像是真理了。

  女孩子比較爺們還好,但是小時候,周圍一些比較娘的男生都會被嘲笑,被罵是「娘炮」什麼的,我真心不理解這有什麼不好。大家自由發展不是更好嘛!這些所謂的「矯正」才真正傷害孩子吧。

  為什麼會這樣呢?

  之所以我們的社會觀念如此,這是因為「父系社會留下來的產物 」。

  給男孩子塑造出比較強大的性格,給女孩子塑造成柔弱的性格,以此來維護父系社會的統治。這個觀念流傳了數千年,以至於現代人從心底還是這麼認為的,所以男孩子比較娘就像是「退化」,所以都去罵,女孩子爺們兒一點又像是「進化」。

  現在社會的教育也是偏向於把男孩塑造的比女孩強,男性佔優的職業並不代表男的在這方面有優勢,而是社會輿論啊,老師的意見啊,都是在鼓勵男孩子學,打擊女孩子學。理科神馬的都是這樣,現實一堆家長、老師告訴你女孩子不適合學理科,然後學了之後成績也難以被承認。

  生產力落後的古代依靠強壯男性的體力來進行戰爭,而以後隨著技術越來越發達,體能優勢就越來越無所謂了,很久以後,所謂的男女的行為的界限就會更模糊,但留下來的傳統社會意識卻不會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消亡,這種「父系社會」流毒將一直在社會中難以消除。

  這個問題最根本的原因還與人的或中國人的性別觀念有關。它正是父系氏族的遺毒,大部分人意識里或者潛意識裡都有一種觀念:男性是比女性優秀的。正因為這樣現在大家說到男孩像女孩,都會覺得不好。說到女孩像男孩,大都是一個活潑的女孩形象,就算有批評的因素也沒有說男孩像女孩那麼重。我認為兩性應該是完全平等的,但這在現代完全做不到。

  這時我要引用波伏娃的一句話:「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被塑造的。」

  同理男人也是一樣的。

  人類把自己框架在兩個框框里太可悲了。其實進化分化出兩性,只是一種選擇,植物有雌雄同株的,動物中也有性別轉化的,祖先選擇了分男女的路,但是沒有規定未來進化的可能。我們也應該考慮當某一種性別消失之後社會可能有的形態。

  還有那些說:男人要有男人樣,女人要有女人樣——那些跨性別者難道要扭曲自己的本心來迎合那些所謂的主流價值觀嗎?

         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 1901-1978)紀念郵票

  20世紀10-20年代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對南太平洋的薩摩亞區三個原始部落進行了研究,這成為之後女權主義鬥爭的重要武器,其於1978年逝世後隨即獲授總統自由勳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

(1)阿拉佩什族:不論男女都溫柔的、女性的、順從的,無攻擊性。
(2)蒙杜古馬人:都是冷酷的、暴烈的、殘忍的,有攻擊性。
(3)德昌布利族:男人們敏捷、捲髮、去商店買東西,有攻擊性,就像人們期望中的女性行為;女人們精力旺盛、善於經營、對男人不盲目崇拜,就像人們期望中的男性行為。

  由此可見,兩性的人格特質不是由性別差異本身決定的,極少與性別有關或只有相當低的相關係數。現代生物科學研究也表明,人類遺傳上的性別差異很小,主要是在性別社會化過程中文化環境監製並塑造了兩性的人格特質,拉大了兩性的差異。

  國內也有相關的關於性別刻板印象形成的實驗
《性別刻板印象及刻板信息對3~9歲兒童玩具選擇的影響》

  孩子在4-5歲時,刻板印象顯著堅強,而且男孩子比女孩子早,就是因為社會對於男孩子會過早的要求他「堅強」等等之類大家心目中的「男人樣」,使得這種特徵不斷強化。相較而言對於女孩,這方面培養沒有男孩子那麼早,所以比男孩子晚一些。

  其實身邊有那樣的例子,我一個朋友40多歲才有了一個男孩,所以夫妻倆對這孩子比較嬌慣,後來這個孩子就是比較娘。他們家根本沒有給孩子化妝或者女孩子打扮,自然而然發展。你說在孩子教育過程中沒有影響,但對男孩女孩的教育方法本身就不同,自然造成男孩女孩有差異。孩子長大之後為了得到社會認同又會強化,但這主要是一個後天的過程,先天差異很小。

                   (授權文章,轉載請私信。)


謝邀。
「女漢子」雖然是自嘲,但是褒義;「娘炮」則是貶義。
如果想夸人當然是要把好的一面放大來說啦。


關於女漢子。
男士會願意和她一起工作,因為不會推活,不會誤事;會願意和他交朋友,因為大大咧咧,不矯情;或許一些人因為她們缺乏陰柔美而不願意和她戀愛,但這不影響對她們的正面評價。
女士對她們除了上述好感外,還有就是不會在男士面前和自己爭照顧。
所以,除了個別女漢子男朋友,其餘人肯定都喜歡她們。

關於娘炮。
男士不喜歡,磨磨唧唧,扭扭捏捏,一起工作玩耍都不爽。
女士不喜歡,這模樣,沒有男人味啊。
所以,除了個別閨蜜外,被男女一起鄙視了。

想想也是,花木蘭被大眾普遍喜歡,太監們卻被普遍鄙視。也算自古如此吧。


樓上們的答案為什麼開地圖炮?普通男性沒招惹你們吧?男性應當剛陽不是我們選擇的,是父系社會遺傳的,說白了點就是強行被環境與歷史所選擇的,怎麼就成了男權了?


的確和性別歧視有關。之所以人們對
「娘炮」和「女漢子」 的態度有所不同,是因為在傳統意義中,女人是「溫柔」的,而男人則應當是「剛強」的——注意,不只是「剛」,還有「強」。當一個獅子像狗一樣弱時,人們會鄙夷獅子;而狗像獅子一樣強大時,人們則會對其報以驚異與誇讚——明白了嗎?

簡單點說,人們認為「娘炮」們給男人「丟臉」了。

居然像娘們一樣弱。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女性人格本身就是一種缺陷人格。首先聲明一下,俺不是歧視女性,這一觀點來自法國哲學家,女性解放運動的旗手西蒙伏波娃。她在《第二性》中指出,所謂女性特徵和男性特徵的最大區別在於女性是一個「客體」,也就是說,女性的意義不在於主動的判定萬物的價值,而在於期待別人的「欣賞」,傳統的女性的人生的目標也就在於得到別人的「欣賞」。於是女性也就成為了依附於男性而不是和男性對等的「第二性」,因為她的價值和意義都依附於前者。從這個意義上看,女性化自然就是從主動的欣賞者向被動的被欣賞的「客體」的一個轉變,在這個轉變中,人失去了其主動性,失去了一部分的自由意志,甚至可能還出現了「物化」,變成了某種東西。這自然不是什麼好事情了。


並沒有什麼不同,那是你看到的都是偽女漢子。咱們這些真漢子被無視掉了←_←,或者根本不歸在【女】里。所以,才會覺得女漢子很可愛之類的什麼鬼。說自己是女漢子,那都是萌妹子尋求關注的一種方式而已。我是漢子,我自卑〒_〒


女漢子跟娘炮根本不是相對的詞,相對的人,女漢子一般是性格堅強,能力高,獨立自主的人,描述得是能力和精氣神,而娘炮一般是軟弱,過分嬌氣,動作扭捏的男性,描述的是具體的外貌、行為特徵。跟娘炮對應的應該是假小子吧,曾經有兩個假小子女同學,誰要說她們「漢子」「小子」,可是會被狠揍的,大家也並沒有把那個當成褒揚。


據我的觀察。
男性和女性對長相上被看做異性都是排斥的,幾乎沒有人(包括同性戀)願意被貶低自己的性別激素健康即性別特質。
有數據顯示女性荷爾蒙水平高時偏愛男性氣質濃郁的男人,當然反過來也一樣,所以性別特徵過低一般不利於求偶。
性別特質是具有其生理基礎的,雖然不應該誇大,但我認為也無需上升到男女權的高度。


1.娘炮是"弱化",女漢子是「強化」。
娘炮一般被認為是集中了男女雙方的缺點,而女漢子只要不長得像漢子就只是增加了獨立自強的優點。


2.女漢子大多只是生活獨立自主,頂多加上行為不拘小節,這些事一般來講不是男性專利。
女人日常的生活也不是特別矯揉造作一直柔弱的,多少有些所謂男性化,所以女漢子更接近常態,偏離日常角色程度較低。
而娘炮多指男性瘦弱,聲音細軟,舉止矯揉造作,偏離男性生理角色更遠。


3.生理特徵上女漢子一般仍然清秀可愛。
如果一個女人長相也像男人,同樣是不被接受的。
男性生理上一般就五大三粗,離可愛相去甚遠。
所以女漢子比娘炮偏離生理外表更少,娘炮「偽裝/欺騙"意味更濃,想想看是不是越肌肉的鬍子大漢娘炮越讓人接受不了?
人類會本能地追求自己性別該有的樣子,其實就是追求激素健康。而對性格要求沒有生理要求那麼嚴格。


4.外表上偏離本身性別角色越遠越不容易讓人接受,因為涉及繁殖本能。
直男看一個男人表現出女人樣會很煩躁,自己被那種女性特質吸引,但是對方又是個男的,潛意識會產生混亂。
女漢子一般沒那麼大迷惑性。

個人提倡優秀的品質兩性都發揚,不要把這些品質只劃歸給一種性別。
比如男人也可以溫柔體貼,但不要軟弱無能,女人也可以堅強勇敢,但不要粗魯暴力。
先做一個好「人」,再做一個好「男/女人"。


確實是性別歧視。
一個女生在擁有作為一個人的優秀品格的時候——如擁有堅強,獨立,勇敢等品質就通常被稱為女漢子;而男生如果稍微溫柔,示弱或者表現出依賴等行為的時候就會被說娘炮。
堅強獨立勇敢有擔當這些難道不是作為一個人應該有的優秀品質么,怎麼就跟性別有關係呢?另外一個人柔弱有依賴性這也是自己選擇自然而然性格形成的後果,為什麼就要把這些用性別分開來呢?當人們把優秀的品質都歸於男性的時候,已經在歧視了。
在這裡我要用波伏娃的一句話:女性不是天生的,是後天被塑造的。
同樣,男性也是被後天塑造的,我們小時候聽過太多女生就應該xxx,男生就應該xxx的論調吧?什麼時候大家能不再用性別去衡量做人的標準的時候,才不算是歧視。


謝邀……
其實還是看形象。
真的滿臉鬍子,虎背熊腰的真·女漢子,以及明明長了一張男人臉三大五粗但偏偏渾身都散發娘炮都是不受待見的……
通常受歡迎的是大大咧咧的具有「中性美」的女性和可愛的男孩子(偽娘)。


因為對各自性別定位之後,娘炮明顯有對男生失望之意,而女漢子,不管是否欠缺溫柔,但是一定是獨立的,多少有些暗示「沒有男人在身邊的時候,我自己可以的。」獨立在如今的社會太重要了


好多人寫到男女性別歧視的問題了。純屬女權主義的過度敏感。
分明是語文沒學好的問題。
個人覺得「女漢子」一次,字面上用了古代腐朽的重男輕女思想:漢子是家裡的頂樑柱,承擔責任。
但「漢子」二字實際可以用文法角度理解,漢子是責任的借喻,如同紅領巾喻指小學生。
那麼「女漢子」實際是理解為承擔責任的女性。

娘炮也做同樣理解

於是,你覺得
承擔責任的女性
和逃避責任的男性
答案呼之即出

語文真是個好東西,別讓體育老師教。


歪個樓。我覺得這兩個詞的出現本身就有問題。

在我看來,這不是對男性的歧視,也不是對女性的歧視,而是我們對性別的刻版印象

什麼叫「娘炮」呢?說話時音調比較高?喜歡用「啦」「哎呀」等語氣詞?喜歡穿粉紅色的衣服/鞋子?喜歡留長頭髮?不愛足球籃球等運動?喜歡和女生交朋友?感情細膩?淚點低?

可是問題是,憑什麼因為上述特徵目前/由於生理基礎長期更常見於女性身上就一定得和女性綁定在一起?

「女漢子」同理。


不是說娘炮是貶義,不是說女漢子是褒義。本身這兩個詞就沒有褒貶之分,是人們的看法和態度給這些詞語添加上了好壞的色彩。
沒有任何人,可以說任何男生,喜歡被人說是一個娘炮,這種感受是很不甘,很不公平的。
可常常有很多女生就自稱自己是女漢子。
其實男子漢不是說你長得夠彪悍,夠霸道,夠man就可以隨便賦予的稱謂,女漢子也一樣。
真正的男子漢要有責任感,敢擔當,敢付出,不後悔,敢頂天立地,敢打抱不平…女生們真的不要以為自己像個假小子,留個小短髮,就得意忘形地說我很女漢子。男生也不要憑藉言行舉止就賦予他人娘炮的稱號。這是一種歧視和不尊重。


當所有人都一樣時,另類就是主流。


男人和女人構成了整個社會的 人類。男人受到更多雄性激素的影響擁有不同於女人的獨立風格,而女人確受到更多雌性激素的影響擁有不同於男性的獨立風格。 他們在生活習性上不同,各自有各自的愛好,各自有各自的優良缺點。我大體劃分下他們之間的優缺點及風格。

你們口中的女漢子和娘炮就不能比較,因為他們極端在學習了異性的好與不好的一面,女漢子可以說是學習了男人 表中性別優秀的一面,那一面是完善女性不足的膽小怕事的一面。而娘炮是在自身沒有男人表中的性別優點而學習了女人的表中的性別不足。一個學習了異性的優點,一個學習了異性的短缺點,這兩者請問如何比較??????
而現實社會確以貌取人,還認為傳統的觀念男人自古就是比女人強,男人是高級的,女人是低級動物。
男人比女人弱在哪裡?女人比男人強在哪裡?我可以拿口腔舉個例子,牙齒是你嘴中最尖利的一面可以比作男人,舌頭是你口中最柔軟的一面可以比作女人。牙齒一下子就能把舌頭咬出血,但是它一定就比舌頭強么?舌頭到人死地時候還依然完整。而牙齒呢?表面上看堅強無比,其實呢,16歲一次換牙,天天要防止蛀牙,成天修牙,補牙,人還沒老一個一個都掉光了。這難道不是比舌頭弱的表現么?這也就是男人比女人的不足!
但是,有一種男人,他不僅僅承認了女性的價值,尊重女性,承認女性和男性對立的平等人群,他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他在保留男人的優點(勇敢,堅強,心懷寬廣,眼光長遠 ) ,改進男人的不足( 性 情猛烈,易衝動,不愛乾淨,粗心)。而學習女人所具有的優點(細膩,溫和,圓滑,心細,仔細)。這就是所謂的粗中有細,最受歡迎的美男子。他所具備男人和女人的優點,放棄了自身男性的缺陷。承認並尊重女人的價值,這豈能不受歡迎?他像水一樣靈活,溫度高時,能像蒸汽一樣柔軟體貼,在溫度低時能 變得像冰一樣,堅硬無不。
這才是和女漢子平齊的,不是娘炮!娘炮應該對立的是 女瘋子,女流氓
而現實對女性太過低貶。僅僅是從 愛好風格判斷一個人。
認為男人僅僅學習女人的一些愛好(如照鏡子,護膚等)就判斷他是娘炮,這是最 愚昧的眼光。傳統習俗認為 男人是高級的,女人是低級的。男人學習這種愛好就是等於學習了女人 (膽小,怕事的不良一面)。而女人學習男人的愛好就是等於女人學習了男人(勇敢,堅強的優秀的一面)真是愚昧透底的最低級眼光。難道,男人學習了女人的這些愛好就不能反應男人學習了女人(和藹可親,心細如沙的優秀一面),而女人學習男人的愛好就不會染上男人(粗俗無理,不愛乾淨等不好一面)么?這是極為貶低女性的看法。
學習女人的愛好,不等於學習女人柔弱不堪的缺點,有可能學習了她們她們(善良,心細,愛乾淨,柔軟靈活)的優秀一面 。不能僅僅憑學習女人的愛好就能判斷他是 娘炮。他也有可能·是個 粗中有戲的美男子。
美男子比傳統男性優秀的一面就是他不是口中那個堅硬無比牙齒,而是綜合舌頭這種靈活細膩的一面。在保留自己堅強無比的一面在讓自己的性情不那麼猛烈。讓自己在社會中稜角不在明顯,不會在像牙齒那樣短命壞死。
所以,男人學習女人的愛好,在這個男女平等的社會中,不足為奇。 但是,學習這種愛好是讓自己變得女性那樣(細膩,溫柔體貼,心細如沙)的美男子還是 會變得像女的(膽小怕事,脆弱不堪,優柔寡斷)的娘炮 這點不能盲目下結論。
女人不比男人差,這點口腔的例子就可以證明,請不要在拿 娘炮來諷刺女性。你們能拿娘炮諷刺女性?為什麼不能拿美男子風格讚揚女性呢? 你們能拿女漢子讚揚男性,為何不能拿女流氓,女瘋子來貶低男人呢?
女人是個生命的製造者,沒有權利來貶低。男人和女人對立的,各有優缺點的人類。男女是平等的。學習異性就是要學習異性優點。不要拿僅僅學習了異性愛好就評判 來評判他是娘炮或是女漢子。他有可能是美男子也有可能是女流氓。


娘炮對應的應該是男人婆才對吧?女漢子對應男妹子才對吧?


女漢子有人解釋過她代表的是幹練加柔情,具備著堅強和獨立的能力,又有柔情似水的一面,都是指的她的性格方面。可是娘炮更多的是代指外表看起來特彆扭捏嬌氣的很不舒服的男性,根本就不對等。


女漢子,一般在社會要求外擔了更多的責任,當然也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

美如赫本,丑如包租婆。

人們對他們的感情有兩種,敬佩,或嫉妒。

娘炮,則是在一般社會對男性要求基礎上少承擔了一些責任。

所以一般好點叫是小白臉。

人們感情基本就已厭惡為主了。


娘炮給人的感受太噁心,不男不女,自我感覺還很好.一個象女人一樣扭捏,作態的男人,會讓人產生一種痛扁的衝動.而女漢子給人感覺豪爽,仗義,頗有一番俠女的風範,這種性格在同性裡面還挺招人喜歡,男生也比較喜歡把她當朋友.


推薦閱讀:

為什麼女生可以穿男裝而男生穿女裝就會引起非議?
如何看待「家人給哥哥買兩套房,租房女孩嫌父母偏心要跳樓」?
夏天要求女朋友刮腿毛是過分的要求嗎?
如何反駁班裡的男生【女生熱了也不可以脫掉校服外套,有傷風化】的觀點?
我不想再受精神上的折磨了,能不能勸我媽離婚?

TAG:性別 | 大眾心理 | 社會心理 | 性別差異 | 性別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