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不斷暗示和強調是否會加劇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

2015.2.11:非常感謝所有回答的朋友,我每一個答案都有很認真的讀,看到很多答友指出題主問題提的不是太恰當,應答友們的要求我把問題稍微改動一下。由「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出現心理問題是否源於社會的不斷暗示和強調?」改為「社會的不斷暗示和強調是否會加劇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所有加粗字體均為改動和添加內容)。
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這些人群是否會因為社會一直向他們暗示和強調他們是弱勢群體、是留守兒童、是空巢老人,而加劇他們心理方面的問題的嗎?或者說如果社會不一直向他們強調這一點,是不是他們的心理問題至少會減輕?因為你不說有些人壓根就不會往「我是留守兒童」、「我是空巢老人」這方面想。
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昨天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老人手裡拿著一張印有空巢老人、歸宿和XX熱線之類字樣的宣傳頁,老人身影挺落寞的,當時我就在想如果他從不覺得或者說不知道自己是所謂的「空巢老人」,是不是會生活得更快樂一點。
題主小的時候因為爸媽工作原因也和爺爺奶奶在老家生活過幾年,當時也沒覺得自己是留守兒童,但自從有一天從網上看到什麼類似於:幫助留守兒童、拯救留守兒童之類的新聞,題主也慢慢開始覺得自己是個留守兒童,覺得自己的童年原來那麼可憐,我甚至有一段時間怨恨我的爸媽沒有盡到他們的職責沒有照顧我,甚至為我是留守兒童而感到自卑,所以我覺得如果我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所謂的「留守兒童」我就不會出現上述心理問題,因為當你們不一味的強調它的時候,我並沒有覺得我和別的孩子有什麼不同。
P.S請不要問為什麼我就那麼肯定他是空巢老人,這不是重點。
P.S記得前一段在知乎上有讀到過一篇關於「無知的幸福」的文章,不曉得是不是有那麼點聯繫。


社會倡導常常是尋找大眾尚未關注的議題,以期獲得公眾的關注,提高民眾對其問題的認知,發展影響並最終影響社會政策的完善或者改變。

誠然,對於國人來說,有些問題好像並不能算做「需要解決的問題」,在以往長久的歲月中,家庭暴力不能算做社會問題,只是一件家庭私事;性取向也不算社會問題,被發現的當作流氓罪處置,沒被發現的自我解決壓抑一生也就過去了;過去連飯都吃不飽,哪裡還會有抑鬱症的問題呢?自己心理狀態不好只是自己的問題,沒有人有責任幫你改善,處理不好,去跳樓只能成為別人飯後的談資。但現代社會工作精神里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文價值觀,每一個個體都值得關注,每一個人都有可能並且值得活出自己最好的狀態,有一些問題並不因為以前沒有現在也就不構成問題,以前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要求強烈,而現在物質生活的發展必然使關注內心成為一部分問題。

題主提出的問題不無道理,標籤理論為人詬病的地方恰恰是被貼上標籤的人常常會被定下的符號所影響,作為一個和一線社會工作打交道的參與者,我同樣會常常質疑:使用那麼多資金去改善一部分人的精神感受有意義嗎?那麼多社區中心設計那麼多社區活動有價值嗎?反正社區居民沒有這個社區中心日子也照樣能過。免費提供商業機構就能提供的服務有必要嗎?ngo辦好也許比商業機構的消耗要大得多。


可我還是認為有意義的,只要有一個上吊自殺的留守老人,我們就應該避免這個群體中有類似的一位老人處於同樣的境地。對於處於弱勢的群體來說,平衡一次社會資源是有必要的,這就是我們成為現代人的根基。


農村留守群體主要指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最早從90年代,也就是民工潮出現後,就開始有人關注這個群體的問題。
首先,目前社會學界基本有共識,即留守問題是一個真問題,即確實存在留守、留守經歷確實對留守群體造成了負面影響。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心理問題,確實是存在的,比如,家庭原來承載著情感交流的功能,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他們之間交流的機會就少,交流的內容也受限,可能是問下孩子考的怎麼樣,今天有沒有不老實等等。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相比其他對比群體,可能更多的處於不安全感之中,感覺到孤單、無助的機會也更大。
但是,就像題主說的,留守確實存在主觀建構的部分。目前學界和社會輿論都有一個不好的趨勢,就是給留守群體貼標籤和「問題化」。好像只要是留守,就是「值得同情」,留守的孩子或者老人一定是孤單的,或者是心理有問題。
而媒體和學者也會去主觀的尋找「留守」造成的負面影響,做研究的一接觸到留守,就去找留守造成的負面影響,比如留守兒童的學業難題,交往問題,留守老人的社會支持網路缺失等等。一旦眼光只聚焦在這些方面,就形成了思維定式和話語的困境,好像描述他們只能用這些詞語,大眾和學者只對他們出現的心理問題等感興趣。媒體和學者的選擇性注視,使得他們故事被扭曲了,負面的東西被過度誇大了。
留守群體在發現自己原來是「留守」群體之前,就像題主,可能是沒什麼太多悲傷的感受,因此好像是媒體主觀建構出了他們的心理問題。但是我認為關鍵的原因不是媒體渲染,而在於你有這些經歷,同時這些經歷肯定造成了一定影響,即使你沒有察覺到。唯一的差別在於是否進入了這個媒體渲染的語境。在這個語境內描述留守群體,確實是很可憐,但是生活是多面向的,每個人也扮演多個角色,沒有人時時刻刻處在「留守兒童」的角色體驗中,於是留守兒童實際的生活,和被聚焦的留守經歷之間,肯定是不完全相同的。
我自己認為,留守經歷也是可能存在積極影響的。留守的兒童可能更早學會自立;留守老人可能相比其他老人更自主,身體更健康,在家庭地位更高,身心出現問題的概率更小,因為留守老人一般不會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自理的話,他們的家人也不會放著老人不管出去打工。這樣,有很大部分的留守老人,在家庭中通過發揮仍然重要的作用,「被迫地」操心,照他們的話說,「老的慢了」,「不敢老」,事實上,他們的精神狀態也沒有很差,有些甚至更好。
現代媒介越來越發達,交通越來越發達,留守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小了。原來打工可能很大程度上切斷了家庭中的情感交流,但媒介越來越便利,情感交流也越來越方便了。家人溝通的頻率可以更多,比如割幾天就打電話,農忙時間回家幫忙,地里的活做完馬上就可以回去接著打工。這些負面的影響也就漸漸的變小了。
暫時就這些。


這個問題太複雜。本來想正式回答一下,真找了一堆理論和研究。寫了一半,又全刪了。想不清楚也表達不清。乾脆講故事吧,大家自己體會。

上個月去了貴州的一個鄉村小學,600個學生,其中170人的父母在外打工。我和一個小朋友聊了會天。

我:你聽說過「留守兒童」這個詞嗎?
他:聽說過。
我:能告訴我是什麼意思嗎?
他:就是爸爸媽媽在外頭打工的意思。
我:你第一次聽說是怎麼樣的情況,在電視上?
他:就是老師進教室來,說你們是留守兒童的,要站起來,要登記。後來老師說,留守兒童就是爸爸媽媽在外頭打工的。
我:……

我的同事找了一個小朋友聊天。前面的故事一樣,也是老師進來,讓留守兒童當眾站起來,進行登記。後面發生的故事:

同事:能告訴我怎麼登記的嗎?
小朋友:我沒有站起來。
同事:心裡怎麼想的?
小朋友:我沒有懂,想留守兒童,就是留級的,我沒有留級,我不站。
同事:……

學校里有「留守兒童之家」,煥然一新。我們正在「留守兒童之家」的隔壁和孩子們聊天。

我:能不能告訴我隔壁那間房子是幹什麼用的
他:不知道。
我:你有沒有進去過?
他:沒有。
我:你知道學校里有一間房子,有電腦有電話,可以與爸爸媽媽聯繫嗎?
他:不知道。有教室,是有電腦,可以打字。
我:你看過隔壁房子門口的牌子嗎?
他:……(搖頭,茫然)

還是第一個小男孩,讀三年級:

我:爸爸過年回家嗎?
他:今年打電話說不回來。
我:為什麼?
他:他們說在浙江沒有掙到錢,所以沒有什麼錢帶回來。
我:你心裡怎麼想?
他:他們在騙我,他們肯定是有錢,但不想回來。
我:怎麼會?不會的。
他:(低頭)
我:你生氣啦?爸媽不回來你生氣啦?
他:我不生氣。真的不生氣。
我:……

再後來,

他:我大舅有錢,他是做生意的。爸媽在打工,沒什麼錢,今年沒有給爺爺留下錢。
我: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出去玩?吃好吃的?
他:快點長大,出去掙錢。
我:為什麼這麼想?
他:我爸媽就是這樣想的。小時候和我吃飯,就對我說,你快多吃點飯,這樣就可以快點長大去掙錢了。
我:……

我的感受:

  • 好多行為真的不是幫助,而是傷害(象讓他們當眾站起來登記)。
  • 好多行為只是為了上面好看(留守兒童之家)。
  • 也許,暗示和強調不是問題,怎麼暗示,怎麼強調才是問題。
  • 我也不知道,我的上述訪談中有沒有「加劇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 我承認,我現在也還是對這個問題,說不太清楚。

我肯定不會告訴你,我前幾天才忽然意識到我小時候還是一個留守兒童。想起來酸酸的。也許這就是媒體想要的效果吧。


應邀!
我覺得題主描述的有一定確實存在的情況。
有些人本身不可憐,但是被說可憐,就可以能下意識真的覺得自己可憐。

確實「無知」會有幸福,在還沒有知道的時刻,那些幸福是真的。
但是,我也不認為知道了就不幸福,去知道更多地,還是會有幸福的。


---------------------------------------------------------------------

嘗試這麼回答吧:

嬰幼兒在早期需要獲得什麼,從母體裡面出來以後其實需要是生存所能得到的照顧,一般來講我們認為母親和親人的關懷和照顧是最重要的,不只是食物還有精神。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和親生母親特別是在母親狀態好的情況下一起成長,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照顧。

那麼分離的人會有母親的替代照顧者,而如果替代照顧者做的(沒有什麼創傷)好,那麼這種質量不差甚至比有時候敵意的帶有抑鬱性等等的母親對嬰幼兒來說更好。


但是在這其中,不是所有人都能不那麼受到和母親的分離焦慮的影響,有很多先天後天等不同的因素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其中找到好的親密關係,無論之前的親密(母嬰,和替代者等)關係怎樣,青春期後有個愛人,好的愛人,一切都變好多了,或者說即使有不好的也可以承受和超越。
具體可以參考 BBC紀錄片《56UP》 人生七年,這部紀錄片等等。

不同主體的經歷和認識會有區別。

但是從社會安頓角度來講,為什麼有些人因為痛苦而放棄生命抗不過來,比如說富士康的十二跳全是第一代留守兒童…… 那麼這些研究會發現讓社會改善的一個方式是改善人們的生活,降低分離和痛苦的不良影響,所以提出來的。


另外,題主可以安靜放鬆嘗試回想,所看到的落寞的背影中間還有那些感想和念頭。


我個人非常相信,媒體輿論應該進行整頓和培訓,不是說他們不該關注社會問題,而是說,在大量的社會事件中,沒有傳播心理學基礎的媒體人或者居心不良博眼球的媒體,絕大多數情況下在推動事件解決的同時,也推動社會往負面的方向發展。

當然,輿論的大量關注,會引發社會對事件的重視,從而幫助個案的解決,比如扶不扶老人的問題,比如母親餓死孩子的事件,比如棄嬰事件,比如題主所說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的情況,之類的。但是,輿論的渲染卻在一個更大的層面上造成了負面的效果,導致的結果要麼是社會信任的缺失,要麼是模仿行為的增加,要麼是過猶不及的解決方案,要麼是全社會的憤怒和人際關係和諧度的下降。

社會事件應該被報道,但問題是:怎樣去引導輿論,才能既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又讓社會整體往更加和諧有序的方向發展?

我想說說我自己的看法,當然,我的思考不一定全面,很歡迎大家補充。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是因為我們設錯了前提、問錯了問題。


你問:我們怎麼解決企業管理中的問題?
你的潛台詞和前提就是:企業有問題,必須解決
你的關注點就是:我要找到那些問題
於是,在你的關注下,找到的問題越來越多,你滿眼都是問題,解決完一個,下一個又冒出來。

換一種問法試試看。
你問:我們怎麼讓企業運行的更好?
你的前提就是:企業基本在良好運行,但可以更好
你的關注就會變成:企業的優勢是什麼,劣勢是什麼,怎麼協調優勢劣勢,讓企業這個系統更有效的運轉
於是,在你的關注下,你會看到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但你更會看到優點,看到成功的案例,你會欣賞企業的長處,你能看到一個大局,看到一個環環相扣的系統,你才有可能更全面的思考經營方案

在個案和社會問題的解決中,道理是一樣的。

你問:我們怎麼幫助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
這個問題的出發點是好的,你想幫助他們,可是,你的前提卻是:他們有問題,他們需要幫助,他們是弱勢群體……
這種前提是一種貼標籤。就因為我們看到一個兩個空巢老人自殺了,一部分留守兒童出現問題了。
當全社會都往這個人群上貼上這樣的標籤,想想看,這是多麼可怕的認知的力量!
這種輿論,其實在剝奪這個人群作為自由自主的人類,他們自身所能發揮的力量,讓他們自認失敗者,自認弱勢,讓他們覺得無力和自卑。

但是,為什麼大家都看不到,其實有那麼多的留守兒童也在快樂健康的成長呢?
為什麼大家都看不到,其實也有很多的空巢老人也在愉快的安度晚年呢?
為什麼沒有人仔細去研究這些成功的案例呢?
為什麼不找出是什麼原因讓這部分人能夠這麼愉快這麼順利的生活呢?

所以,把問題變成:是什麼讓留守兒童健康的成長,是什麼讓空巢老人快樂的生活?
這不是更好嗎?
這樣提問題,就是在暗示所有人,不論你是留守兒童還是空巢老人,你都可以過得很好,有很多的案例在前面。

我真心的希望,當我們出於公心善心,想要解決一些社會問題的時候,首先是看到一個全局,既看到有問題的地方也看到做得好的地方,問對問題,設對前提。

我真心的希望,社會心理學不僅是在關注社會的消極面,也是在關注社會的積極面。

有太多的社會實踐已經證明,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真正的方法。


一直在知乎潛水居然被邀了!!讓我靜一靜然後回來回答……

我的專業知識基礎不紮實,如有誤導請多諒解,純粹說一點自己的感受。
題主在問題里說到的是: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出現心理問題是否「源於」社會的不斷暗示與強調。不知道題主是否有意識到些什麼。

第一,從這個論點來看,出現心理問題的根源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不同學派的心理學家有不同的說法。拿弗洛伊德的觀點來說,嬰兒期或者兒童期的某些不滿足就會導致成年期之後的心理問題。當然別的心理學家也有別的說法,但是總的來說很多人對於這一點還是比較認可的。父母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的角色缺失,確實會給兒童帶來一些需求的不滿足。當然啦,並不是說所有留守兒童都會產生心理問題,像題主說到自己原來覺得自己和別的孩子沒什麼區別,就和現在學術界一個很流行的詞語「抗逆力」有關。因為我的基礎知識非常不紮實,所以題主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相關的文獻。

第二,而題主說到的社會的不斷暗示與強調其實是一種「刻板印象」(stereotype)。這種東西廣泛地存在於社會之中,比如很多人印象中的「女博士」就是很nerd很沒有情趣,或者長得帥又會打扮的男孩子就是gay……等等等等。那麼所有人都會因為這種刻板印象而產生心理問題嗎?可能有的人會產生,有的人就覺得無所謂。

第三,題主請不要隨隨便便把心理問題這頂大帽子扣在頭上喲。畢竟負面情緒是所有人都會體驗的,沒有才不正常咧。題主很多反應其實很正常哪。只有當負面情緒強烈影響到本人的心理或生理健康時才成為心理問題的喲。

以上。


題主的問題是「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出現心理問題是否源於社會的不斷暗示和強調?」答案是否定的。我們來理理因果關係。
想想在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這兩個辭彙出現在公眾視野之前和這兩類群體被社會所關注之前,這兩類人中的大部分確實是屬於弱勢群體,且存在很多心理問題。正是由於他們存在的問題被媒體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重視,才會有題主所說的,這兩個辭彙越來越出現在公眾的視野當中。但是,確實也存在題主所說的,因為被貼上標籤了,所以這些人的心理受到消極的暗示及影響,但是究其根本原因,他們的消極心理是他們所處的狀況造成的,而不是因為社會對他們帖標籤所造成,貼標籤只是一個影響因素而不是決定因素。
樓主從小生活在農村,印象中,平時村裡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身邊很多同學也是留守兒童。因為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也管不住他們,他們的生活和學習都存在很大問題,沒有幾個是好好學習的。在小學初中那個年紀,小孩子幾乎沒什麼自制力,又沒有父母的管束,就成了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他們中的大都數,連高中都沒上過,很多初中一畢業就出去打工了,大部分也都結婚生小孩了,他們中大部分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至於空巢老人,農村確實存在很多,但是相對於城市裡的空巢老人,農村的空巢老人問題要少一點,一方面是因為城市農村的居住環境不同所致。農村大都是家族社會,村子裡大都是一家族的人,有什麼事情都可以相互照應,而且農村老人子女都較多,一般都會有一兩個留在農村,另一方面是因為農村是個熟人社會,人與人之間交往交流較多,不會像城市裡空巢老人那麼寂寞,所以問題不大。
雖然覺得那些宣傳是出於好意,但是我覺得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的吧,都是生活所迫,也不會因為你的一些宣傳就改變。這種宣傳的意義,除了引起社會的關注,我倒是看不到其他的作用。與其宣傳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倒不如多從制度上有些建設。比如民工子弟學校、鄉鎮企業、社區養老、完善工作制度等,讓孩子能留在父母身邊,讓老人老有所養。


社會的關注並不會造成留守兒童或老人因「留守」產生的心理問題。但多少應該有影響。這個問題肯定不是社會不關注就不存在了。


看見這些新聞的
基本不涉及這些問題
涉及這些問題的多數看不見的

不過看見涉及這些問題的
確實會叫問題更嚴重

就和一個處女情結的人
天天上網看什麼接盤俠那種看著像是堅持(鼓勵)處女情結的直男一樣


應邀。【感覺受寵若驚,謝謝!】

首先分析一下題主的提問吧。
題主在公交上看到一個老人拿著宣傳單,感覺【他的身影挺落寞的】,然後想到空巢老人和社會暗示之間的關係。怎樣確定那個老人是不是空巢老人確實不是重點,但題主的思考過程(老人拿著空巢老人宣傳單(事件)→空巢老人的身影挺落寞的(想法))即體現了ta的信念,【空巢老人→寂寞】。
這個過程,我們稱為【貼標籤】。即No1 @侯侯的回答中所提的標籤理論。
題主在這個過程中就默默地給老人貼了一次標籤,所以她眼中的這位老人的身影就變得【挺落寞的】了。
題主在提問中亦提供了對於自身」留守兒童「的表達。仔細分析一下,亦可以發現ta對於自己【可憐】這個心情是認同了自己【留守兒童】這個身份之後才產生的,是建立在【留守兒童→可憐】這個標籤邏輯之上的。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空巢老人≠寂寞,留守兒童≠可憐】。
雖然不能否認存在「空巢老人寂寞,留守兒童可憐」的社會現象,但簡單地給這類人群貼上標籤,是不合適的。
而這種不合適的概念,在社會傳媒中被不斷提及,不斷傳播,也就被普遍的接受。
許多知友的回答中也體現了這種不合適導致的結果,比如留守兒童的自卑等等。

這隻能說現下我國的社會傳媒的專業性、社會倫理教育,是不足的。
而專業、倫理這些都是需要在一個開放、自由的環境中才能討論的。
很遺憾,我國的進度緩慢。

但我們是不是就應該停止社會宣傳以保護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呢?讓他們保有那種「無知的幸福」呢?
我想,也是不恰當的。
許多的社會理論都提出「人的童年經歷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這一概念,比如小時候與家人的關係很有可能就會影響到未來的婚姻和家庭關係。
留守兒童如果永遠不認識到父母缺席對於ta成長的負面影響,ta的孩子也有可能重複ta的童年經歷。於是,「留守」的陰影一代接著一代。
這樣「無知的幸福」對於個人而言,或許是好,但對於整個家族而言,對於更廣闊的社會而言,是無益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還是要反反覆復地告訴社會大眾:關心空巢老人,關注留守兒童。
因為關註上一代,就是關心每個自己的未來;關心下一代,就是關心整個社會的未來。

當然,如果宣傳手段可以更加溫情一些,心態可以更加端正一點,專業性可以更強一些,那就更好啦!:-D


需要社會關注的是這個問題,群策群力去面對這個問題,而不是讓你去憐憫個人。基於別人的弱點或者經歷而表達出憐憫或者歧視都是會讓當事人感覺不好的。另外,他們對於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判斷,也不是外界說幾句就會改變他們對自己生活的態度和看法。
對於題主自己自己來說,並不是沒有意識到問題,問題就不存在。在我接觸的孩子中,大多數都不覺得自己跟別的孩子有什麼不同。但是對於大一些的孩子來說,意識到它是面對它改善它的第一步。如果你已經成年了,希望你能擔負其教育自己改善自己的責任。面對留守兒童問題,大多數當事父母也有他們的無奈。過去的已經過去,我們應該能找到更好的辦法過以後的日子,你說是嗎?

下面附我在另一個相關問題下的答案。
「留守兒童」是中國特有現象嗎?其背後的經濟原因是什麼?會隨著經濟發展而自然消失嗎? - 新新的回答

應對「留守兒童問題」的對策(分三個方面)

第一,社會應該加強對留守兒童的了解和認識。

缺乏理解,帶有成見地看待他們只會讓他們的處境更為艱難。惡性事件發生後的短期關注意義越來越小,一方面無法促進位度改革,另一方面並沒有讓大眾知道惡性事件發生的深層原因。我們去推動社會的公平並不是因為我們對弱者的憐憫,而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在某個時候成為不公平制度的犧牲品。

第二,公益機構的帶動。

08年以後我國公益機構發展的速度很快,已經有很多關注留守兒童的民間組織成功註冊。在他們的帶動下,社會力量可以以志願者和捐助者的方式參與到幫助留守兒童的事業中來。對於這種社會問題來說,公益機構更為靈活和專業,也更善於調動社會力量,相對政府有一定的優勢。

第三,法律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進步。

首先,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最基本的權利是在成年之前,除特殊原因外,由親生父母撫養。對孩子這一基本權利的保護和相應的配套法規才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方法。我國並不是沒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只是在未成年人的根本利益和戶籍制度、地方保護主義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的司法部門將如何權衡?更長遠來說,我們的立法部門能不能克服既得利益者的壓力,對國家的未來做長遠的權衡?另外,我認為政府行為只是社會文明程度的側面體現。貧富差距雖然增加了人群之間的距離,我們是否能嘗試去理解其他的群體,表現出關懷和包容?具體來說,我們能否給農民工一個更為寬鬆的社會環境,給他們足夠的尊重和理解?


二、留守兒童成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留守兒童通常出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1、學習成績不佳。


進入學齡階段的兒童一天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其主要任務是學習: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創造。但據調查,農村留守兒童群體中,小學階段的學習興趣還比較濃,學習成績和在校表現都還較好,優秀的也不少。但到了初中階段,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極少的留守兒童能表現為優秀。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不能得到父母的親情關照和教育,缺乏良好的家庭管教氛圍,留守兒童在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上易發生消極變化。這些主要表現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違反校紀、小偷小摸、同學之間拉幫結派、與社會上的混混攪在一起、抽煙、酗酒、賭博、搶劫等。


2、心理發展異常。


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也是表現最為突出的問題。由於這些孩子缺少家庭的親情關懷,長年難與父母團圓,有的孩子甚至五六年未見過父母回家。這些孩子一般都表現出如下心理問題:


(1)柔弱無助。如不願與人交流,老師找其談話時易掉眼淚,性格內向,不開朗。(2)自卑閉鎖。自暴自棄,喪失信心,學習上降低要求,上進心不強。(3)寂寞空虛。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都感到家庭空落,心理寂寞。(4)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總感到別人在欺負他,一點小事就計較當真;與人交流時,充滿警惕甚至敵意,對老師、監護人、親友的管教和批評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


3、越軌現象嚴重。


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健康與否。調查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由於缺乏父母的有效監管,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都不好。在家裡,他們不講究個人衛生,早上不洗臉漱口就吃飯,晚上不洗腳洗澡,就往被子里鑽;在學校,他們的學習沒有計劃,沒有興趣,拖欠或不交家庭作業現象嚴重,不遵守校紀校規,自由散漫,遲到、早退、曠課現象經常發生。


在社會上,他們缺乏禮貌待人的常識,他們中抽煙的有,賭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也有,沉迷於網吧的更是不乏其人,還有談情說愛的,有些甚至還發生了性行為。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沒有發育完全之前,對社會上的各種複雜、不良現象缺乏足夠的判斷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卻無法給予,從而導致留守子女極易產生犯罪和越軌行為。


4、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留守兒童雖然有一定的監護人,但父母所委託的監護人如長輩家屬、親戚以及代理家長等,由於年齡、經濟、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無法對孩子進行有效的監管。而且他們往往認為只要讓孩子吃飽穿暖就算盡到了監護責任了,至於其他的事情則是孩子學校的事了。因此在課餘和節假日等老師無法監管的情況下,留守孩子則成了絕對自由的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我們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父母不在身邊,沒有他們直接的關愛和教育,孩子往往易成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擊對象。


三、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產生原因


(一)父母與子女的聯繫缺少有效且深入的情感交流。


不知道有用否,節選了一小段,有點長,不佔大家地方了,需要私信吧


在很小以前,我也是一直跟著奶奶生活,爸爸媽媽在外做生意。暑假,寒假才會與父母一起住。但我從小就只知道做什麼事情都不讓家人丟臉,好好孝順家人。我快樂自在的在老家生活著,長大了,來到城市和家人了,就開始感覺原來我以前也算是個留守兒童,可是我以前真沒感覺到現在報道說的那麼凄慘,並時刻很懷念那種快活的生活。
真的,他們真的並沒有那麼的自卑,並沒有什麼心理問題。我卻覺得他們的那種童真永遠掉不了。


如果一家人中只有壯年男性外出務工的話,那麼是不是不太能說家裡其餘人都是留守老人、女人、兒童吧?
感覺留守這個詞是相對於男人來說的,其實站在整個家庭的角度,苦逼的也許是外出的這個男人啊……


這個題目下面好多強答。。
最近對這個感興趣,希望有研究綜述看,有沒有社會學大觸分享一下?


本來覺得沒什麼的,突然一百個人都跑來問來孤獨寂寞嗎?也許我應該是孤獨寂寞的。


我覺得與他人保持一定的積極、面對面的互動是所有正常人的必需,不會因為你提與不提而存在或不存在,我覺得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問題肯定是存在的,且影響著他們的幸福感等等。比如我的母親從沒有聽過空巢什麼的,但每次電話都會跟我講她在現實中的種種困難。如果說一定有影響的話,那麼影響就是讓他們知道他們所有的處境有個名字-——空巢或留守


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的好。因為不夠專業,我只做一個拋磚引玉,提出一些概念供參考。

還記得 斯坦福監獄實驗 嗎? 過分強調社會的關注,無疑是在創造這個監獄的氛圍。當社會氛圍營造出來獄警和罪犯兩種角色,人們自然就會進入到這個角色中。最終的效果自然得不到理想的效果。我舉個極端一些的例子,就是文革,以及整風運動。

除了我上面提到的貼標籤之外,還有一種影響,就是放大。社會的關注會將很小的事情放大到很大,最好玩的是,整個群體並沒有人意識到這點。他們認為他們的關注和評論都是「適當的」。

這叫做責任分散效應。也就是當我們作為一個群體進行干預的時候,群體中每個人的負罪感都會降低。比如你看到一個人在街上抽煙,你也就敢在大街上抽煙,就是這個道理。

最後我想強調的一點: 語言是有力量的。我認為這種力量的來源是心理能。當這種力量進行攻擊時,我們稱之為語言暴力。當形成一種輿論的時候,這樣的力量更是會匯總和放大。

需要強調的是——對任何結論進行評論的行為,都是用語言攻擊的行為!!都屬於語言暴力。

回答問題算不算攻擊行為呢?並不完全算。原因在於,回答問題從目的上是對一種觀點的評論,是一種暴力行為,但是從結果上看,由於並沒有具體攻擊目標,因此不具有攻擊的效果,因此可以不算做一種攻擊行為。

是否攻擊行為都是有害的呢?並不完全是。原因在於,理性的攻防訓練能鍛煉我們的思辨能力,我們也經常會自己對自己的觀點進行自我攻擊。思辨能力的提升有助於我們得出「真理」。

就像比武一樣,辯論也是有底線的。這個底線能更好的幫助我們進行有效的思辨訓練而不至於傷害自己和他人。
——————————————————

比武規則:
1. 一方認輸,另一方不得乘勝追擊
2. 不得下黑手,不許搞小動作
3. 不能打群架
4.不能打要害部位


這個問題特別好。以我個人經驗來說,這些暗示確實會增加心理問題。我自己曾經就是留守兒童。但是我當時並不知道自己是留守兒童。長大進了大學看課外書才知道有留守兒童這麼一群人。或者說才知道我個人還有這麼一頂帽子的存在。我說給別人聽。別人看我的眼光是帶著同情的色彩。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不需要別人的同情和更多因為家境關係而得到的特別關注。對別人最大的關心和尊重就是以平常心和平等的態度用一雙純色的眼睛看別人。我不自卑,相反的,我為自己感到自豪。我感謝自己的那段經歷。在那樣一個童年裡,我做了同齡孩子不會做的事情,我看到了同齡孩子看不到的問題,我練就了一種同齡人不一定會有的積極向上的心態。家長不在家,很多事情必須由我來解決。這不是一種可憐,而是一種鍛煉。所以我獨立,社交能力也得到提高。留守兒童沒啥可憐的。留守家裡是自我鍛煉的機會。


推薦閱讀:

進食障礙,厭食暴食交替出現。那種求生不能求死不成的絕望。?
到大學才意識到自己長得美,應該怎麼調整自己的心態?
愛好Sm的人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嗎?
有哪些抑鬱症的癥狀表現?
如何克服幽閉恐懼症?

TAG:心理學 | 留守兒童 | 社會心理學 | 心理疾病 | 空巢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