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悲慘」在哪裡?

我在看了音樂劇悲慘世界以後,感覺悲慘世界也是一部歷史史詩級著作。不過我依然有很多問題看不明白。為什麼這部劇叫悲慘世界,到底悲慘在哪裡。如果說單講人物都是底層沒有地位的就悲慘的話,那講底層生活的作品太多了,我認為肯定是高於底層生活的。
對於冉阿讓這個角色從監獄到市長。是因為他一直想做好事做英雄而得不到他人的認可或者是背負著以前在監獄的歷史,就被當做是悲劇英雄么?
悲慘世界不僅是從戰爭的歷史背景講述還應該是從人性和社會關係上講述。那悲慘世界有沒有說是人物想成為英雄,想為別人做更多事情,是與這個社會大環境相違背而覺得悲慘?
或者是一個人在社會中並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大家都渾渾噩噩的為生活而生活,所以覺得這個世界很悲慘?


為什麼這部劇叫悲慘世界,到底悲慘在哪裡?

Phil大已經說了,Les Misérables指的是悲慘的人們,我來說一下每個人物的悲慘

  • 沙威(Javert):他的悲慘主要體現在最後,他一生的信仰,他唯一相信的Order,他堅持行走的正道,被無法抗拒地動搖了,甚至摧毀了。一種體制內人物的悲哀。(書中臨自殺前還先把手頭公務處理好)
  • 柯賽特(Cosette):相比之下主要是童年悲慘,長大後往事一直被蒙在鼓裡(好像也算不上悲慘),到最後大概是完美結局吧
  • 馬呂斯(Marius):母親過世,父親不在身邊,被疼愛但不擅表達的外祖父帶大,直到父親過世了解父親身世又和外祖父決裂同時追求精神獨立搞得自己很潦倒,好不容易找到父親遺願中的恩人發現是地痞強盜,有了相互愛慕的意中人對方卻要搬走,與患難相交的同學朋友們一起打仗卻獨活……當然結局還是美好的
  • 吉諾曼先生(Mr. Gillenormand):馬呂斯的外祖父,政治上保王黨,女兒嫁給與自己政見不同的人令他惱火,女兒去世令他悲傷,一手養大、內心非常疼愛的外孫馬呂斯最後走上反叛的道路與自己決裂更是令他懊惱不已……還好最後馬呂斯回來了養好了傷還娶了個漂亮媳婦老人家也安心了一些。
  • 德納第夫婦(The Thénardiers):市儈與地痞的結合,反面的存在,不是「悲慘」眷顧的重點對象(雖然原著中在被捕後老闆娘病死獄中,老闆被缺席審判死刑以後只能隱藏身份。最後老闆和阿茲瑪一起在馬呂斯資助下去了美洲)
  • 革命軍眾人:在那樣的年齡死去本來就是一種遺憾,被巴黎人民遺棄更顯悲慘,但他們對革命的堅持讓其變成了一種悲壯。
  • 伽弗洛什(Gavroche):出生後因為是男孩被父母(德納第夫婦)遺棄流落街頭,他是處境悲慘但內心強大的頑童,結局也蠻壯烈的

下面是悲慘的「重點照顧對象」

  • 艾潘妮(éponine):野玫瑰般的存在,幼年被父母(德納第夫婦)溺愛但後來酒館破產隨父母到巴黎淪為匪幫成員。仍有作為女孩子追求美的心。為了一個不愛自己的男孩子(馬呂斯)做了太多,忍受了許多。劇里為了不讓匪幫打劫冉阿讓的房子(馬呂斯和珂賽特正在這裡約會)與父親決裂(原著中沒有),原著最後為馬呂斯擋子彈身亡。而對這一切,她只要求馬呂斯在她死後額頭上留一個吻……
  • 芳汀(Fantine):她的悲慘是不斷失去與被欺騙。被她很愛的男友遊戲般甩了,失去男友後踏上歸途,在德納第的酒館被老闆娘欺騙失去女兒珂賽特(寄養在酒館),到濱海蒙特依市找到工作後開始失去錢失去錢失去錢失去錢失去錢失去錢咳咳然後因為流言失去工作(音樂劇里衝突被誇張了),然後因為關於珂賽特生病的欺騙失去美貌,再之後失去尊嚴甚至,失去自尊之心,失去健康。這時市長大人救了她照顧她答應照顧珂賽特使她又有了希望,但是,原著中她是在沙威說市長大人是苦役犯時「嚇」死的,可想在失去生命前,她竟令人痛苦的失去了最後的希望(音樂劇的Fantine"s Death這幕人性了很多,否則按照音樂劇塑造的人物性格如果配上了原著這一劇情……Confrontation不用唱了Valjean絕對怒氣上buff直接把Javert干翻)
  • 冉阿讓(Jean Valjean):童年早孤姐姐帶大,青年時為姐姐的孩子們偷麵包入獄,忍不了苦入地獄的監獄越獄被抓五年刑期延到19年姐姐孩子早無音訊,以上還只是鋪墊。作為苦役犯有著終身的屈辱和內心的扭曲。被主教米里哀感化後逃脫假釋改名換姓的振興工藝當上市長,為一個能為自己頂包的人自首再度逃亡,救下珂賽特後隱姓埋名隱藏行蹤躲避沙威抓捕。他悲慘的高潮大概是在讀到馬呂斯的信之後,他混入革命軍放走沙威救下馬呂斯甘願被沙威逮捕,這個時候他已經把不能割捨的「女兒」珂賽特託付給了馬呂斯。馬呂斯養好傷後與珂賽特成婚他用各種手段與其擺脫干係,給馬呂斯confession還只挑自己罪惡的部分講,他把他多年一直要擺脫的苦役犯的架子重新背上了默默地離開了(原著寫得相當悲慘),他重新接納了自己的痛苦並離開了多年來唯一的慰藉+至親,原因是為了珂賽特的幸福還不能讓珂賽特知道……苦役犯是他悲慘的根源是他一生的痛苦。幸好臨終前了解了冉阿讓不曾透露的真相的馬呂斯帶珂賽特趕來給予了老人最後的慰藉

總之,這三個人不同尋常的悲慘在他們為愛做的犧牲

到底悲慘在哪裡?悲慘在刻畫,雨果把每個人的悲慘都刻畫的非常全面非常飽滿非常真實

————————————後面是針對題主話的娛樂性回答不看也罷————————————

如果說單講人物都是底層沒有地位的就悲慘的話,那講底層生活的作品太多了,我認為肯定是高於底層生活的。

關鍵是悲慘刻畫的好,並不是簡單的底層沒有地位而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悲慘

對於冉阿讓這個角色從監獄到市長。是因為他一直想做好事做英雄而得不到他人的認可或者是背負著以前在監獄的歷史,就被當做是悲劇英雄么?

對不起,冉阿讓不是悲劇英雄。他不想做英雄(從他在海濱蒙特伊市多次辭勳章市長推辭職務可以看出)不追求他人認可(他都沒告訴馬呂斯被誰救的)。他追求的一方面是傳遞主教引導他的給他的上帝的愛,另一方面希望自己與其他人能被平等看待(在音樂劇中把沙威救出來那一段有體現)。

悲慘世界不僅是從戰爭的歷史背景講述還應該是從人性和社會關係上講述。那悲慘世界有沒有說是人物想成為英雄,想為別人做更多事情,是與這個社會大環境相違背而覺得悲慘?

沒有。頂多革命軍可以算。至於「想成為英雄」給我的第一反應是伽弗洛什……

或者是一個人在社會中並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大家都渾渾噩噩的為生活而生活,所以覺得這個世界很悲慘?

感覺題主想多了,那個社會大多數人都是因為生計問題渾渾噩噩為了生活而生活,然後有幾個有錢的學生思考了活著的意義走上街壘撲街了(啊我說著玩的)。
還是回到Phil大的話,Les Misérables是「悲慘」,不用時時考慮「世界」
——————————以下和回答無關——————————
承蒙大家錯愛,稍微修飾了幾句分析,有時間可能還會更幾句感想。另外求求其他熱心答主們不要再把音樂劇說成歌劇了好吧?強迫症傷不起啊


該劇原著法文名字是:Les Misérables

Misérable在法語里的意思就是「可憐的」「悲慘的」。末尾加s是表示複數。Les是冠詞,和英語里的The一樣。

所以原文意思是「可憐的人們」。

當年被介紹到中國來的時候,估計因為篇幅宏大,跨時較長,所以譯者就用了「悲慘世界」這個譯法。


我覺得樓主要是在看完悲慘世界(無論是書還是音樂劇)後,如果覺得並不是很悲慘。。。那就對了!個人的觀點是,悲慘世界明裡是寫慘,但實則是寫人性的光輝。

說到悲慘,冉阿讓為了一塊麵包入獄19年當然悲慘,珂賽特從小被寄養在沒人性的德納爾迪家固然悲慘,芳汀為了女兒賣頭髮賣牙齒賣頭髮淪為妓女固然悲慘,冉阿讓在已然完成救贖後又身陷囹圄固然悲慘,馬呂斯開始因為政見不同與祖父不睦固然悲慘,革命戰場上年輕人為理想的國家而死固然悲慘,巴黎市民臨時倒戈固然悲慘,艾伯寧為了一個沒愛過他的男人擋槍而死固然悲慘。

悲慘世界悲慘的是什麼,是不該死的人死了,不該活的人還活著,悲慘的是善良的人死了,而「壞人」卻還苟活著。悲慘的是人在歷史的洪流中是那麼的微不足道。悲慘的是無論你將這個故事放在哪朝哪代,這樣的故事一樣都會發生。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悲慘世界中卻處處充滿著人性,芳汀是為了對女兒的愛而死,冉阿讓是為了不讓一個不相干的人代己受過而投案自首,是為了自己對芳汀的承諾重新顛沛流離,珂賽特和馬呂斯是那個黑暗世界中綻開的最純潔的愛情,而艾伯寧也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那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就算沙威被塑造成了半個反派角色,但他真的是反派么?不是的,他是一個忠誠於自己事業的人,不輕易放棄原則的人。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一刻放走了冉阿讓,卻因為自己背叛了自己的原則走投無路而投河自盡。僅僅是因為他站在了主角的反面,我們卻並不能說他是反派。

那真正的反派是誰?有人說是德納爾迪夫婦。沒錯,他們是勢力,狡詐,貪生怕死,賣友求榮,我記得雨果是這樣形容他們的「有一類人,就好像海中的蝦(或是螃蟹?)一樣,在潮流的拍打中,只是後退,從不前進」。但他們是那個時代最壞的一群人么?我相信不是的,他們只是一群人的縮影,那些生活在底層想要在巨人的夾縫裡求生存的人中的一個。恰恰是這些人,而非冉阿讓,馬呂斯這樣的人,組成了那個社會的大部分。這也恰恰導致了起義的最終失敗。

我相信,雨果寫悲慘世界,不是為了寫人性的惡,而恰恰是為了寫人性的美。而人性的美在何時最能體現出來,恰恰又是在最黑暗的時刻。


《悲慘世界》和《湯姆叔叔的小屋》是主角死去時,我哭的最慘的兩部名著。

分別是兩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悲慘。

看書也好,看電影也好,看歌劇也好……不必一定要知道「意義何在」,更沒必要非去探究作者的思想和意圖。

一部作品一旦完成後公之於世,就已經和作者無關了。

你看了,有所感觸,這個感觸就是現在的一切意義;過段時間再看,可能有了不同感受;若干年後又看,又有了新的感觸,那就是新的意義。

如果你看過了,覺得不過如此,那也沒什麼,對當下的你來說,它可能就是不過如此,不必覺得「哎呀我居然覺得名著不好看是不是我太low了」……不是的。

就像一道菜一樣,哪怕是茄鯗,不愛吃就是不愛吃,而且可能只是暫時不合你的胃口而已,過陣子又喜歡了也未可知。

一定要說的話,《悲慘世界》原著的語言文字、遣詞造句,無一不美,僅僅從文學欣賞的角度看也是一部傑作。

舉個栗子:馬呂斯寫給珂賽特的那封情書,就很值得需要寫情書的帥哥們參考——要是能寫上一封那個水平的情書,DPS的提高程度直接等於開了英勇(或者嗜血)。

再結合時代背景和人物命運,以及關於人性的刻畫和一些能夠引起共鳴的細節,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優秀作品。


有回答說悲慘在於雨果將每個人的悲慘都刻畫得很飽滿真實,我非常認同,但是我覺得最主要不在這裡。

沙威因為違背了自己的信念而自殺,但是他的死亡成就了他畢生的信念成就了他的一生,比起在崩塌的信念中撕扯苟活,死亡是他最願意的,也是最好的結局。

馬呂斯被命運開了玩笑,柯賽特童年受盡欺壓,但是他們遇到了彼此——他們覺得世界上與自己最合適的人,他們終成眷屬,是圓滿到不能再圓滿的結局。

艾潘妮的前半生都是普通的,她成就了愛的人,她願意她愛的人幸福,比起痛苦而又漫長到令人難捱的後半生,她用最後的死亡給她所愛的人生命,她心滿意足。

冉阿讓因為偷麵包被判了十九年,但是剛出獄就遇到了神父讓他的下半生從此不必在仇恨中度過,並且有了柯賽特這個親人,在他死前,他唯一的顧慮也被原諒了。

芳汀是為了女兒才生病而死的,她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可憐人,但她最大的夢想是女兒能夠幸福,而她的女兒,後來真的很幸福。

革命的眾人雖然犧牲,但他們是為了自己的信念而戰。

並不是因為死亡就是悲劇。

他們是死亡或是成就自己或是成就他人,他們的死亡都可以用偉大來說,他們也不會後悔自己的選擇。

那《悲慘世界》的悲劇究竟是在哪呢。

《悲慘世界》的悲慘,不在於每一個人物的悲劇,恰恰相反,這些看似悲慘的每一個人的命運,其實都有最好的結局。

它的悲慘悲慘在,他們每一人都那樣善良美好,但他們組合在一起,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就成了悲劇。

現代的悲劇根據醜惡和死亡的的堆砌來製造絕望,但《悲慘世界》的悲慘是雨果用美做出來的。

禁止轉載,謝謝。


在《悲慘世界》里,人們都在受苦、都在抱怨,大多數人卻甘願隨波逐流。然而那些少數與命運抗爭的人,又因為「社會」的主流態度(下面會具體講),不得不紛紛隕落。
什麼是社會的態度,說白了就是絕大多數人認同的態度。在《悲慘世界》中,大家所認同的態度就是「苟活」,即使天天抱怨,沒人願意改變,甚至大家一旦發現有人和自己不一樣,就會將其孤立(詳見紡織廠片段,抗爭政府的片段等)。
愛情。珂賽特和馬呂斯的愛情似乎是整個《悲慘世界》里唯一不算悲劇的情節了。但是有沒有發現,他倆的愛情是冉阿讓的一生換來的,也是艾潘妮犧牲了自己的愛情換來的。但是試想,如果一段愛情需要犧牲另外兩個人,這樣的愛情再完美它也是悲劇的。
(ps:電影中,《on my own 》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歌)

悲慘世界,在影片的結尾,將死亡後的世界描繪成團結和平、人人都奮起反抗的「完美世界」,來諷刺人們在現實世界的無奈。換言之,要想自由,必須先死亡,這才是整個世界的悲慘。


今天早上沒課,上b站刷了一遍25周年音樂劇。原著沒看完,就從音樂劇的角度說一下。
這版的沙威雖然是黑叔叔但是自帶氣場,穿著雙排扣大衣不像警察像海軍上將。然後就看到彈幕說:
媽呀,壞人都這麼帥
我小時候也覺得沙威是個壞人,邏輯是他一直和好人冉阿讓作對,一直抓冉阿讓。
但是後來轉型偽文青,看了些書,觀點漸漸改變過來。
《悲慘世界》這個作品,最悲慘的地方是全劇涉及的具體人物除了「master of the house」是毋庸置疑的小人之外【沒有人是壞人】
冉阿讓顯然不是,他偷了麵包是為了救人一命。他從假釋中出逃也許是為了救贖自己的靈魂,或者追求自由。從道德上說算不上壞人,雖然仍然違法。他做的唯一一件壞事大概是偷了教士的銀器,之後接受教士(實際上相當於主)的感化,變成了乾乾淨淨的好人。從那之後(至少在音樂劇中)他再沒做過壞事。
芳汀和她女兒不解釋。
沙威簡單地說,始終恪守心中的信念,對於真理和道德的信念。這點從沙威的solo唱段Stars的歌詞和曲風裡可以看出來。磅礴大氣,神聖而光明。
起義者是好人,不解釋。
所以《悲慘世界》的悲慘之處實際上在於,雨果預設了一種矛盾,即法律和道德的矛盾。
警察的指責,或者說警察的職業道德,就是要將所有的犯人捉拿歸案。沙威從來如此。當沙威遇上已經成為市長的冉阿讓的時候,顯得不卑不亢,卻對市長存有敬畏,以至於沒有說出心中的懷疑。而當最後沙威放走冉阿讓之後,沙威已然觸摸到了上述的矛盾——他這次做出了符合於世間道德的選擇,卻違反了法律。作為一個執法者,他選擇了自我毀滅。
《悲慘世界》的矛盾,在沙威身上有最集中的體現
反觀冉阿讓,他固然在下半生品行優良,然而他確實違法了
他確實偷了麵包
他確實跑了
從法律上說,這就該抓,沒有疑問。法律不會對於品行做出考量。法律是一把直尺而非捲尺
年前看了一個良心劇叫十送紅軍,裡邊有一支假紅軍隊伍。他們的首領說,我們要讓這個狗日的世道毀在我們手裡
正是因為這個狗日的世道,使得一個人需要靠別人偷的麵包活下去,使得一個母親需要靠賣淫養活孩子,使得一個警察在執法的時候不經意間走到了民眾的對立面,使得一個老人需要顛沛流離保護別人的孩子,使得一群學生需要血染街壘才能喚醒這個國家
不,事實是也沒有喚醒
可能這才是最悲慘的地方吧
我記得,在革命的最後,市民們眼見起義者大勢已去,紛紛關門閉戶
可能這才是最悲慘的地方吧
當然也是有個人悲劇的。我的女神,那對旅店老闆的女兒
但是在時代冰冷的洪流里,一個女子的愛情又被遺忘到什麼地方去了呢?她最後為了她心愛的人死了
我常常想,《悲慘世界》的悲劇,在歷史的任何時刻,在當下,活生生地發生著。《悲慘世界》的悲劇,是人類自從擁有統治機器之後便無法擺脫的悲劇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Singing the song of angry men?
(淚目)


芳汀最開始是一個美麗、單純的小姑娘,她熱愛生活,嚮往愛情。她和大學生談戀愛了,熱鬧迷人的夏天過去之後,她被大學生拋棄了。大學生的那告別信讀起來令人厭惡。其他女孩並沒有覺得什麼,因為她們也都是在情場遊戲多年的人,但是芳汀在跟著她們笑完之後,卻獨自在屋裡哭了。因為芳汀懷上了那個大學生的孩子。這也足以說明她單純,不懂得保護自己。

厄運從此接踵而至。芳汀生下了女兒珂賽特,不得不託付給一個開旅館的壞夫婦。她本以為這是一對好父母,誰知道這一對父母不僅略帶珂賽特,還敲詐這個可憐芳汀的錢。芳汀仍然美麗,頭髮和牙齒。但是後來,芳汀來到了小鎮,卻被那些多事惡俗的道德家揭穿了,她找不到工作了,負債纍纍,又接到了敲詐的信,說珂賽特生病了,需要大筆錢。芳汀不得不賣掉美麗頭髮,後來居然又賣掉了自己的兩顆門牙!讀到這一段我非常難受,對社會和人不由得恨起來。社會先把人變成窮人,在壓榨他,窮人迫不得已反抗時,社會又拿出它的道德和法律來對付。

芳汀成為了妓女,非常可憐,還是再為那些敲詐信付款。還被人戲弄,在背後塞雪,最後生病死了,也沒有看到自己的女兒。

但是,好人還是有的。曾經的苦役犯,現在的市長先生,還在幫助她,她感動跪下來吻市長先生的手。這一段,我又流淚了,我看到人還是有點希望,好人還是有的。

即使沒有,那自己為什麼不能儘力去做一個好人呢?看完芳汀這個人物之後,我覺得不能欺騙女人,女人是很不容易的。芳汀真可憐。我自己要努力變成一個有能力的人,儘力多幫助困難的人。

讀這段文字的時候,我真恨不得能掏出一點錢給芳汀,或者直接去那個旅館把珂賽特搶走,送回芳汀的身邊.


看了樓上諸多答案,覺得很多人自動把小說的《悲慘世界》和音樂劇的《悲慘世界》對等了。
雖然兩者的主線劇情和主要人物名字(真的只是名字)相同,但是音樂劇的改編不是一點點大,刪減劇情倒是其次,對人物性格的改動也不是一般般的多……

舉個簡單例子:小說里德納迪夫人對她老公是百依百順的,覺得她老公是男神界人物,莫名崇拜莫名深愛,才不會出現音樂劇里嘲諷她老公丁丁小這種劇情……

再舉個例子:小說里的馬呂斯就TM是個軟蛋,革命意志一直不堅定,參加ABC搞基咖啡組的一大原因也是組裡的公白飛等人給他錢養活了他……後來去巷戰的原因,是因為柯賽特要走了他不要活了……BTW 小說里ABC搞基團的真正團長應該是公白飛,只不過安卓拉長得最美所以大家都記住了他- -

至於艾潘妮這種完全洗白白的角色……喂,已經跟小說里的設定毫無關係了吧|||


所以題主你得在問題前說明,是音樂劇《悲慘世界》而不是小說

------------------------------------------------------------------------
回歸問題:哪裡悲慘
大環境里下的個人選擇,歷史洪流里微不足道,基本每個人的命運都是悲慘的;
可這個微不足道卻如此的人性閃爍,以至於這個「悲慘」到達了神聖的境界(此處專指冉阿讓


音樂劇畢竟時間比較短,其實美化了很多東西。

比如冉阿讓被珂賽特和馬呂斯誤會的情節,初一時候看的小說,但是每次想到這兒還是憋屈得難受。一個因為一塊麵包而被追責了一輩子的男人,最後還被自己拼了命保護撫養成人的女兒一樣的人因此誤解甚至對自己抱有畏懼,到快死的時候才得到理解,還是通過理想化的手法(德那第夫婦的貪婪反而讓馬呂斯發現了冉阿讓是他的恩人)。音樂劇在這部分明顯做了美化。

其實這部劇音樂劇給我最大的收穫是這對夫婦。當年初中乍讀原著只是覺得他們像吸血蝙蝠一樣吸幹了芳汀很可惡,而這部音樂劇里的他們才真的讓我氣得牙痒痒。他們其實並不大惡,不殺人不放火,但就是這些小惡讓人看到了人心最麻木的一面,行屍走肉,廉恥,尊嚴,親情,對死者(革命者)的敬畏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要,春風得意時肆意欺詐,落魄潦倒時死皮賴臉,這種小市民味滿滿的人物,我個人覺得,才是雨果筆下的世界最讓人絕望的地方。因為這種有著小惡的小市民並不少見(包括拋棄革命軍的巴黎人民,趕走芳汀的女工們),他們並不興風作浪,也不惡貫滿盈,但就是拿自己的一點點的惡蠶食掉自己同一階層的人。你甚至不能對他們進行嚴格意義上的審判,最多道德批判而已,但是他們的言行貫徹的,只是魯迅先生筆下"底層人民總是喜歡互相傷害"而已。讓人覺得更為悲慘的是,這樣的故事,到今天仍然適用。

私以為,悲慘世界悲慘有幾種
體制下的悲慘:沙威和冉阿讓,一個最終被人性和體制下的制度撕裂,另一個被體制所壓迫,到死只能靠雨果的理想主義獲得一點心靈上的慰藉,讓我想起了福樓拜滿嘴砒霜味兒地說著包法利夫人不得不死的那份絕望。
家庭中的悲慘:艾潘妮,在如此家庭中,被自己的人性和父母麻木和冷漠裹挾到死的任務,也是我這部劇最喜歡的任務。
人性中的悲慘:革命軍們,為巴黎人民抗爭連命都不要了,這群人們在不滿時向他們呼號,卻到需要構築堡壘時連張椅子都不願意出(這個插曲,私以為很精緻),最後關上窗任革命軍被清剿的那刻,真的讓人寒心,還不如沙威來的有人性。

自己眼中的哈姆雷特,不喜勿噴,歡迎討論。


悲慘世界的「悲慘」在於,每個人都只不過是這個扭曲世界中微不足道的一隻螻蟻,被這巨大的現實所擠壓著掙扎求存。他們的悲慘在於他們的命運不能由自己掌握,甚至於他們的善與惡也不為自己所決定。在混沌的現實中人類的心是如此的卑微無力——但在這絕境中,仍可見人性的光輝,那就是愛。博愛和親情,猶如刺破黑暗的陽光一般閃耀著而令人覺得生存仍然是有意義的。
讀悲慘世界必須去讀原著,否則是無法理解到每個人物的內心的。所有角色的命運,在革命的混沌中糾結在一起,各種偶然和巧合,每每處於意料之外,但又是情理之中。這豈止是一部史詩作品,這分明是直指人心的禱文。如果不能靜下心來細讀文字,那是完全無法體會到這個世界的悲慘的。


因為一塊麵包被關了19年,這還不慘。


在一個動蕩的時代,有的人守護一生的準則被挑戰,產生了動搖;有的人傷痕纍纍,受苦重重卻仍然背負著道德的重擔;有的人為了他人奔走呼號,卻只是如同池塘里扔了一塊石頭,起了一些漣漪卻不能引發波浪——堅守道德和信念的人因為畸形的社會而受苦,而那些根本沒有所謂道德和信念的底層世界,更是污水橫流,在裡邊浸泡的人,除了慢慢腐爛根本別無出路。
在一個腐朽的社會,個人的道德力量根本無法改變什麼,除了革命,血淋淋的革命。這才是悲慘世界最悲慘的地方。


格朗泰爾與他的安灼拉的關係


【悲慘世界】的法文原名是Les Misérables ,直譯過來是「小人物」或者「悲慘的人物」,而在中國卻被翻譯為「悲慘世界」並廣為流傳,其屬於意譯。為什麼譯為「悲慘世界」?我猜想譯者可能是處於對這一悲情故事的感慨,認為悲慘的人物使得這一時代顯得悲慘,或者更準確地說,時代的不幸造就了普羅大眾的不幸。
故事的創作背景是這樣的:法國大革命歷時41年(從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到1830年7月革命),其中歷經三次漫長而曲折的起義。法國從1830年開始維護大革命成果。但到1848年,波拿巴發動軍事政變,解散議會並開始獨裁,1852年拿破崙三世登基稱帝,雨果作為大革命成果的維護者對稱帝一事大加攻擊,後被放逐國外。雨果在此後的二十年間各處漂泊,並在政治理想得不到實現的情況下,完成了這部小說。也正因如此,故事情節中穿插了當時法國革命動亂的背景和拿破崙滑鐵盧的描寫,還描寫了偏僻的小城,可怕的法庭,可怖的監獄,讓人絕望的貧民窟,陰暗的修道院......也算是一部比較寫實的小說。
雖然當時的世界是動蕩不安的,當時的人民是苦難的,但依然能從雨果的文筆中深切地感受到對人性的感悟,對真善美的嚮往,和對革命勝利創建新世界迎來新生活的強烈渴望,要走向幸福,就得歷經苦難。苦難有多深切,幸福就有多難能可貴。《悲慘世界》與大多數音樂劇相比,它的劇情要哀傷沉重得多,有很多嚴肅悲壯的歌,偶爾會有一兩個輕鬆的或是悠揚的歌,但馬上又會被鐵和血的聲音蓋過。這一點從最出名的那首&已可見一斑: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你可聽見那歌聲?
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
  憤怒人民心中歌聲?
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 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
  那是一個再也不願為奴的民族的呼聲!
When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
  當你跳動的心臟,
Echoes the beating of the drums
  應和那戰鼓的聲響,
There is a life about to start
  新的曙光將被開啟,
When tomorrow comes!
  當明天來到!

Will you join in our crusade?
  勇敢的征戰打響,
Who will be strong and stand with me?
  你可願站我們一方?
Beyond the barricade
  超越街壘之上,
Is there a world you long to see?
  是否有你理想之邦?
Then join in the fight
  請加入戰鬥吧,
That will give you the right to be free!
  你將得到自由權利!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你可聽歌聲迴響?
Singing a song of angry men?
  憤怒人民心中歌唱?
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 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
  那是民族不願再為奴的音樂正在激蕩!
When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
  當你跳動的心臟,
Echoes the beating of the drums
  應和那戰鼓的聲響,
There is a life about to start
  新的曙光將被開啟,
When tomorrow comes!
當明天來到!

私以為《悲慘世界》最大的魅力,正在於此——它雖悲慘,卻也飽含希望;隨飽含希望,卻也有現實的殘酷,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高度結合體,謝謝雨果。

最後附上今晚看的悲慘世界音樂劇照~~


的確,「悲慘世界」=「可憐的人們」。但題主想問的大概是,憑什麼說人們可憐?比如珂賽特那一對不就王子公主幸福ending了嗎?
那麼讓我們想想,一個人遭遇不幸,敘述者可以說他「倒霉」,可以說他「慘」,但「可憐」是什麼?是一個包含著敘述者感情的辭彙。若對這個人毫無同情之心,毫無愛意,你不會說出他「可憐」。
所以凌駕在所有角色複雜命運之上的,是一雙上帝之眼,一雙對世間包含悲憫的眼睛。書寫著《悲慘世界》的作者——雨果就是所有角色的上帝。作為一個作者,他任由一個個被塑造好個性的角色走向既定的命運,卻不能如巴爾扎克福樓拜一般冷靜(此處只是比較,沒有貶低任何一個大師的意思),他雖然凌駕於整個故事之上,又同情著每一個角色。雨果是一個飽含深情的上帝。
跳出書本,看看雨果一生人道主義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你就會覺得這樣一位大師將這麼一本難以概括的作品以「可憐的」來命名是多麼理所當然。
而作為讀者,讀著讀著自然也跟著雨果的視點和情感看著整個故事。於是掩卷,再看周圍人間,會有那麼一瞬間,你已然也成了上帝,悲憫地看著每一個世人的苦樂。「有情皆孽,無人不冤。」
《悲慘世界》這個書名,無意識中成了一座橋樑,一個機關,將作者、讀者、人間、角色超越時空和次元,聯繫在一起。


自由與正義求而不得,精明仁慈如冉阿讓,美貌純潔如芳汀,嚴酷執著如沙威,年輕朝氣如革命黨,皆茫茫一生甚至連自己所求都沒弄明白,百般掙扎卻依然被命運所弄,沒有這般追求的人又怎能明白呢?


每一個人想要去爭取一個作為人的基本權利,可是每一個人都沒能得到。即使是當權者,人也做得不是人。


看的原著並沒有看電影,這部小說看得很難過,看哭了很多次,珂賽特被德納第夫婦虐待,芳汀為了給自己的女兒湊錢賣了頭髮甚至為了所謂的得了猩紅熱賣了自己的兩顆門牙,到最後做娼妓,太心疼了。
我覺得這部小說悲慘在於,總是有人揪著你那點過去然後大誇其詞好像抓住了什麼不得了的把柄,想置你於好像你應該得的地位,譬如維克杜尼昂夫人為了滿足那點八卦欲特意去打探芳汀女兒的消息然後傳播開了,好像,哈,我就說吧,她就是那種不要臉的女人,就應該活在泥里,天生做公娼的壞胚子!其實呢,這些事情壓根與她們無關,只是想滿足一下自己那種好像發覺了一切所謂的真相而得到了巨大快樂的快感罷了。就如雨果所說,某些人僅僅為了饒舌的需要就不惜刻薄待人。
在維克杜尼昂夫人看到芳汀過得凄苦潦倒之時,竟然還會有種幸而有自己,芳汀才回到了自己應有的地位,多麼可悲。
冉阿讓化名為馬德蘭,為濱海蒙特勒伊的人民做了無數的好事,但是,一旦他苦役犯的身份曝光之後,他所做的一切都從人們心底抹去,留下的只有厭惡。
最可悲的是,其實縱觀全書,沒有多少人是真的真真正正的徹頭徹尾的惡人,德納第夫婦如果不知道芳汀身上有利可圖不會那樣對待珂賽特(或者說沒有撫養珂賽特沒有利益牽扯吧),維克杜尼昂夫人也只是喜好討論他人是非,但是在某種特定情況之下他們的惡的一面便被激發出來甚至本人還不自知(譬如維克杜尼昂夫人),並且極其嚴重地傷害了他人,最可怕的是你會發現這些人就是日常生活中你所能見到的人,不是窮凶極惡之徒,可是所作所為卻很壞,很可恨。所以真的應了那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吧。
那個社會悲慘在,永遠不給良善的人一條活路,譬如芳汀;譬如被點化之後的冉阿讓;譬可憐的百靈鳥——珂賽特。
在我看來,如果一個社會逼的原本不願為惡的人一心作惡,那麼這個社會便是最壞的社會;一個世界逼迫原本良善的人逐步走向墮落,那麼這個世界便是最悲慘的世界。
但是即使如此,雨果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人可以有多壞,那便有人能夠有多好。幾乎是聖人一般的米里哀主教,即使在當逃犯依然為了芳汀接回珂賽特的冉阿讓,無不讓我們看到了人身上良好的品質,人性的光輝。這不僅僅是一部寫底層人民多凄苦的作品,這也是我一直喜愛雨果的原因,他永遠不僅僅寫人性的醜惡,更多的是書寫美好。


感覺更多是的在時代背景下無奈的悲慘。不是一個人,而是所有人。而從他們各自的立場出發,沒有人是錯的。


推薦閱讀:

《悲慘世界》音樂劇和電影是否有為沙威洗白的嫌疑?
安灼拉他們所做的一切是否明智?
羅素克羅是否適合演《悲慘世界》里的角色?
為什麼電影悲慘世界裡女工要如此排擠芳汀?

TAG:悲慘世界書籍 | 悲慘世界電影 | 悲慘世界音樂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