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事情不夠膽大 速度慢 並且別人看我感覺都是獃獃的?

我說話聲音
正常時候
他們都說聽不見 太小 於是我好尷尬

而且是慢性子
老是有人後面催 快點 就是快不起來
而且 很沒自信
畏手畏腳
以前不這樣 或者說離開工作環境就不會這樣
可是在工作環境之中上班 就感覺特別不自在
害怕看別人的臉色 而且就是做事情很粗心
真心想改變 光聲音這件事就折磨了我好久
其次是可能看起來獃頭獃腦
可是以前我是多麼靈動聰慧的孩子啊…
我到底怎麼了…
大家有什麼好辦法嗎
我看了好多雞湯 發現沒用啊…


最近不知道為什麼,邀請我回答問題的人多了起來。作為一個很普通的人,我既感到驚喜,也感到惶恐。這兩年在成長的道路上,我是取得一些進步的。但我發現,走得越遠,就越能感到自己的淺陋。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切莫好為人師,誤人子弟。

這個問題,恰好我有一段類似的經歷,和題主分享一下。

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個性是膽怯而退縮的,具體表現為說話不自信,思維較遲鈍,表達無邏輯,尤其在大眾面前說話,讓我感到羞怯和自卑。

在一次工作彙報時,副總經理坐在主席台上,我在上面對著話筒講話,他離我不過三步之遙。

「停一下,我根本聽不清你在說什麼!」他打斷了我,「你是打算講給自己聽嗎?」

當時台下坐滿了人,有我的同事,領導,還有其他項目組的主管。我羞怯萬分,感到整個臉就像充血一樣,火辣辣地燒了起來。

那次彙報結果並不如意,副總的話卻在我的心裡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後來,我有個機會參加單位舉辦的青年歌手比賽——我喜歡唱歌,但從來不認為自己能去參加比賽。工會負責人讓我試試,她說「你的音色很好,只是要大膽一點。」在她的鼓勵下,我又站在了人群面前。

那是個比較狹促的俱樂部,有點像酒吧的氛圍,台下觀眾離我很近,評委幾乎就坐在我的面前。

我依然記得即將上台時呼吸的急促感,還有演唱時腳底輕微的顫抖。所幸唱歌不同於彙報,它可以讓我沉浸到表達自我的世界裡。

這次我完成了任務,並獲得了第二名——是的,我把登台看作是任務,因為我害怕在人群面前表達自我,我認為這次的成功僅僅是僥倖罷了。

之後的幾年裡,我陸陸續續參加了一些團隊活動,在台上講話的次數也多了起來。由於之前練歌時有意訓練了腹部發聲的技巧,我發現自己說話的聲音得到了明顯改善,很大的一個特徵是中氣足了,聲音變厚了,能沉下去了。

然後我開始注意自己說話時的聲音,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語速,語調,並利用呼吸的技巧。漸漸的,我能發出好聽而且清亮的聲音。我成為了單位的主持人和講師,並獲得了廣播電台老師的肯定。雖然在台上我依然會緊張,呼吸急促,但比起剛工作時,已經好了很多。

我的自信,終於一點一點恢復起來。工作上也開始獲得「優秀」的評價。因為在一所很好的高中時智力被別人碾壓,加上高考失利,這個詞已經和我絕緣八年了。也許這僅僅是來自外部的評價,但我知道這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結果,所以外部的反饋會讓我對自己的評價變得更加明確和堅定。

這些年來,我對自己進行了反思和總結:真正的恐懼,其實大多是來自我們的自戀。自戀會讓人在自我的世界裡感覺良好,但在外面的世界裡自我懷疑。因為我們對自我的評價需要靠別人的評價映射出來。當我們身處人群中時,我們覺得他們的一言一色,一舉一動都在照射自己。外部環境就像一面鏡子,沒有這面鏡子,我們就不知道自己在哪裡,是什麼樣。

正是因為在意外部環境,我們不敢表達真實的自己,我們膽小,羞怯,退縮,其實都是為了掩飾內心的自戀。曾經的「靈動」,「優秀」是我們對自己的真實評價,還是來自別人口中的評價?我們對自己有真實,客觀,明確的認知嗎?

所以,自信的前提,是擺脫自戀這個成長的初級階段。通過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來正確認識自己,通過閱讀,社交和遊行來豐富自己的閱歷,含著謙卑的心態不斷發現自己的局限性,客觀評估自己的能力。既不誇大自我,也不貶低自我。然後,接受這樣一個真實的自己,並開始塑造一個新的自己。

有句話說的好:有容乃大,當你可以接納無限的可能性時,這個世界也沒什麼值得恐懼的了。


瀉藥
我想跟你說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去變得那麼強大。再強大的人的背後也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軟弱。想要建設一個強大的內心,首先要有足夠的勇氣去閹割自己。
但是,我還是那句話,沒有必要每個人都去閹割自己。
不喜歡說話大聲,那就細聲細語也沒問題。你覺得自己很平凡,那就對了,這世界上哪來那麼多的不凡,平凡是很好很好的。你覺得自己性子慢,那也很好,如果每個人都是很急躁的性子,那麼這個世界該有多恐怖啊,每個人都行色匆匆。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是很好很好的,檸檬羨慕水蜜桃的甜,水蜜桃還羨慕檸檬的酸呢,幹什麼非要總是看見自己的缺點呢,何況這些缺點在別人眼裡也許根本就是優點。
以上全部都是雞湯,下文有些口重,不喜也不要噴。
你知道嗎,我們每個人剛剛誕生的時候,精子+卵子,就是一個滾圓滾圓的樣子。我們長大為人,有了人形,那就是一刀刀的把這個圓雕刻成人的樣子。
就是不斷的閹割自我,放棄自我的本性。
道德是一種壓抑本性的表現,因為人性既本善又本惡,不過是我們通過不斷的修身養性把惡給閹割了而已,難道這不是一种放棄的表現么?
你想要改變自己,那其實,也是要經過閹割這個步驟的。把你自己的慢性子,把你的粗心給改正,那和拿刀子切自己是一樣一樣的,很痛苦的過程。
受得了么?
願意么?
自我成長就是一種自我閹割,當完全長大後,或許你會後悔曾經在身上動了那麼多刀的。
嗯,所以,也許平凡和現狀根本不是壞事兒。


謝邀,我感覺我也有和你類似的狀況,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我以前也是不敢大膽放 開聲音說話,特別是在陌生人面前。比如說食堂打飯的時候,有時候就會說不清楚,導致我本來想吃這個,而食堂阿姨給我打了這個。你要是說話很小聲,唯唯諾諾的,食堂阿姨也會對你不耐煩。這是我當時得到的一個教訓。
同時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很久。當然後來漸漸有了些改觀。主要是我發現,我有些太注意別人的感受,忽略了自己。之所以我喜歡照顧別人的感受,就是因為不想得罪別人,而不是因為我內心有多麼多麼善良。對,我主要是害怕別人對我負面的看法,而不是發自真心。其實我內心特么一點也不在乎別人的感受,我這個人本質還是比較自私的。所以後來,我說話語氣該重就重,該翻臉就翻臉。人善被人欺。不是沒有道理的。


我只想說獃獃的對你有好處,為了獲得這個好處,你故意變得獃獃的。具體什麼好處只有你自己知道了。不過我斗膽猜一下:
你的身體有異於常人的地方,讓你想隱藏起來,你希望可以不用跟任何人打交道,或者自己可以躲藏到某個地方,這樣別人就看不到你的異常了。
為了躲起來,你開始變得獃獃的,這樣你就有理由說服自己了:我這麼笨,各種活動都可以不參加了吧。這就是你得到的好處,藉由變呆,得以躲起來。


2016年4月28日

我現在就是這種狀態。不知道一個月之後有沒有改變。等我一個月之後來更新答案吧!

2017年1月8日

我現在都敢跟老闆拍桌子了…

2017年5月3日

要學會把自己當成一個公司,咱和老闆簽的是業務合同而不是勞動合同。


題主心思好像不在工作上,外加自卑。


有這種同事,
每次說完,
別人都得問:什麼?


我不這樣,
所以幫不了你,
我估計你可能好久沒有挑戰過自己了,
沒有發自內心的自信吧。


推薦閱讀:

不是屌絲,卻不敢追求心儀的女生,該怎麼辦?
因為姓史,經常被人開玩笑,現在好自卑,怎麼辦?
為什麼我不自信甚至自卑?如何解決?

TAG:聲音 | 自卑 | 工作 | 勇氣 | 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