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貧困家庭的大學生尤其是頂尖學校的學生,是否更容易有上進但又很自卑的雙重人格?

我是看了南方周末關於黃洋的文章:與自己的戰爭 復旦研究生為何毒殺室友 後有這個疑惑的,而且在很多情況下,他們的危機感更為強烈,無論學習情況是好還是不好,壓力都很大。在人際交往上,也很容易充滿挫敗感。
我有這個疑惑,主要是因為我家庭情況實際上也不好,我從林的身上讀出了很多人的影子,言行和心理,包括自己


拋磚引玉。
心理學家阿德勒對於自卑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提出過「過度補償」理論。
1 自卑源於缺陷。缺陷有源自自身的缺陷,比如身體的短板,能力的欠缺;也有源自環境的缺陷,如家境的貧窮,身邊氛圍的匱乏。補償的需要成為發展的動力,一個人所關注的、強調的(不論對其評價如何),往往是身上缺乏的,可能是渴望擁有的。
2 如果缺陷帶來的補償動力配合其他有利的優勢,有時反而能夠達到其他人達不到的高度。比方說短手指的鋼琴家,矮個子的籃球控球後衛。這種情形被稱為過度補償。阿德勒本身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阿德勒個字矮小,在兄弟姐妹眾多的大家族中飽受自卑帶來的煎熬;而當阿德勒成功走出自卑的陰影之後,對自卑狀態的了解和家庭出生順序對自身影響使阿德勒成為了研究自卑和家庭心理方面的先驅。
3 回到大學生的話題。自卑、高壓、勤奮、內向,這種典型心理特徵的學生在高校還是很多的,可以說每個專業每個班多多少少都會有。他們有相似的背景,相似的經歷:不富裕的家庭,一直以來高強度的學習,較窄的社交圈子......他們出身的環境資源並不多,為了到達高校這個平台,除了憑著自己的才能和努力,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生活能量的集中。為了考上大學,他們往往放棄了相當多的,一個正常人在童年和青少年會去接觸、面對的事物。簡單來說,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是有很多缺陷的。缺陷可以彌補,但不是每個人都選擇對了彌補的方向。如果一個人生活在「成績=萬能」的單一信念中,對於成績的極端在乎和成績帶來的高壓是可以預見的。同樣,這種單一信念也很容易導致惡性循環:首先是在其他方面比如人際交往上收到的挫敗會讓人傾向退回自己熟悉的領域中去(例:XX不就是XX好么,有什麼了不起,學習還不是比我差);對單一領域的專註會使得其他方面的差距更為巨大,讓人更不願意麵對。這種壓力久了,就像定時炸彈一樣,最終爆發崩潰。


我一直覺得這不應該完全歸咎於個體的錯誤,而是時代和社會形勢造就的。這件事有林某個人性格的因素,但同時也有時代形勢的原因。主要問題還是貧富差距和社會發展差距懸殊,城鄉發展不均衡導致的。長期的寒門難出貴子讓偶出的才子承載了過多的希望和壓力,同時發展的差距也讓這些人承受了過多的自卑,再加上個人的性格問題,才導致的最終的慘劇。


人心理難免會比較,有比較就必然有自卑,沒有人是完人,這些能上高校的孩子應該都有很強的自尊心,會很努力的去實現、呵護自己心中那一點不願為人知的小想法,這些想法看個人不一而論,但是都會是他們努力、堅持的能量來源,一個人小心翼翼的呵護一樣東西是很累的,特別是他很在乎很珍貴很寶貝這樣東西,這些東西埋在他們內心深處慢慢發酵,較強的自尊心讓他們不會與人提起這些東西,這些東西發酵的好或不好都無人可知,更害怕的是有人有意或無意之間的刺中了他這片區域,他不提起,別人不知道,缺乏交流造成誤解,自尊太強、太過在乎又造成不盡的瞎想揣測,總之傾向惡性循環,結果……


為什麼每次叫你出去吃飯都不去?算了,下次不叫你了。
煙酒遊戲美女球,你居然什麼都不碰,真是無聊的人,下次不找你玩了。
什麼,連肯德基都沒去過,天啊,真有這麼……下次還是不要帶出來了。
一天呆在自習室,光看書的書獃子。
穿的太寒磣了吧
作為一個女生,冬天居然連基礎的護膚的都沒有,連什麼是迪奧都不知道。

操他娘的,又沒錢了
每次打電話給家裡爸媽 說要錢的時候,感覺都是一次精神上的凌遲,愧疚而又無奈。
那個妹子,我好喜歡,可是我這個窮逼連自己都養不活,憑什麼追求人家呢,唉,算了吧
爸媽打電話「怎麼這麼快又沒錢了?」
心裡有苦說不出,北京,又怎麼能和那個小村子相比呢。
操,那款遊戲看起來好好玩,算了,買不起,網吧也挺貴,還耽誤學習的時間。
看到喜歡的衣服,想到家裡的爸媽,唉,算了吧,身上這破衣服大概還能撐個一兩年。
過年回家,爸媽蒼老了好多。
好熱,想喝汽水,算了,還是喝白開水吧。

操,一群智障,媽的,連這個都不會做。
就算我讀懂了馬克思有能怎樣,就算我經濟學學的多好,就算我懂的道理再多,可是,有意義嗎,還不如一塊麵包來的實在。
真是一群庸俗的人,只知道為自己著想,一天在臉上塗塗抹抹有毛用,還不如不背幾個單詞。

可是,好羨慕他們啊,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自卑,因為除了讀書,我真的沒什麼驕傲的,當然,還有內心那顆時常只能意淫但同時其實很驕傲的心。
當然,還有時常陷入迷茫,無奈,甚至絕望的情緒。
自負,都是一群白痴,你們看問題的眼光太狹隘了,目光短淺還不自知。
就你們天天除了吃喝玩了還會幹嘛,一群飯桶。
老子什麼都沒有,不是照樣比你們誰都混的開嗎,不服,來咬我呀,切。


上進自卑不矛盾,單就這兩點,題主的「雙重人格」一說是不對的。


階級就是階級。


推薦閱讀:

作事情不夠膽大 速度慢 並且別人看我感覺都是獃獃的?
不是屌絲,卻不敢追求心儀的女生,該怎麼辦?
因為姓史,經常被人開玩笑,現在好自卑,怎麼辦?
為什麼我不自信甚至自卑?如何解決?

TAG:人際交往 | 自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