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信布之勇。 說的是什麼?信、布是誰?


趙信和布隆


有人說是紀信和欒布,有人說是韓信和英布。在這裡,我首先說,作為「信布」而並稱的,的確有這兩組人,而且都是漢初的人,甚至還有其他的組合。但是,用來形容馬超,用來形容「勇」,而且是曾經打得曹操十分狼狽的馬超的「勇」,這個組合一定是韓信和英布。
紀信和欒布之所以並稱,是因為他們都是義士:紀信為了掩護劉邦逃走,自己被項羽燒死;而欒布敢於冒死給當時的彭越(被劉邦以謀反處死)收屍(後來據理力爭,保住了性命)。司馬遷給他們並列作傳,歸納為一個「義」字。
韓信和英布,還有彭越,三人並稱為西漢初三大名將,個個英勇善戰,驍勇異常,為劉邦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這三人都被劉邦整死,罪名清一色都是謀反(實際是不是謀反,明眼人一看便知)。所以,楊阜口中的「信布」,非韓信、英布莫屬。


應該是「信布之勇」吧

意思是說馬超具備韓信、英布的武略和膽識


韓信的武力或許不高,但其與楚霸王相抗,確實可稱"勇"

英布又稱黥布,因為他曾受過黥刑,即在臉上刺字,也是當時有名的勇將

韓信,彭越,英布並稱漢初三大名將


「逢殞命於夏癸,比干竭節於商辛,申蒯斷臂於齊莊,弘演納肝於衛懿,漢之紀信、欒布,晉之向雄、嵇紹,並不憚於危亡,以蹈忠貞之節。」 ——《北史》列傳第三十六
為何此處特別指出紀信、欒布的全名,而不用「信布」?個人認為此例證不足說明「信布」指的是紀信、欒布。

班彪 《王命論》:
「遭罹厄會,竊其權柄,勇如信布,強如梁藉,成如王莽」
信布與項梁、項籍、王莽並舉,此三人皆欲竊位而不得其死者,是知「信布」必韓信、英布無疑(信、布謀反,事具《史記》本傳)。

「收陵嬰之明分,絕信布之覬覦」「嬰母知廢,陵母知興,審此四者,帝王之分決矣。」
「帝王之分」即「陵、嬰之明分」,「信、布之覬覦」即韓信、英布圖謀大位之野心。王陵、陳嬰之明帝王之分,與韓信、英布之圖天子之位,恰成對比。

班固 《述高紀第一》:
股肱蕭曹,社稷是經。爪牙信、布,腹心良、平。恭行天罰,赫赫明明
李善註:「 韓信,英布,張良,陳平也。」


葛洪 《抱朴子·任能》:
「 漢高決策於玄幃,定勝乎千里,則不如良平 ;治兵多而益善,所向無敵,則不如信布。兼而用之,帝業克成。」


李綱 《與張相公》:
「 蕭何相高祖,而腹心謀畫則有良平,爪牙攻戰則有信布 。」
以上兩條,都是良、平、信、布並稱,個人認為都可以用上李善的注釋。


@淚痕春雨

這個問題還得請專業人士來回答,我只知道良、平、信、布並稱


推薦閱讀:

馬超降蜀有幾分真心?如若時機成熟會自立叛劉么?

TAG:三國 | 韓信 | 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