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牌匾上很多都有滿漢雙文,滿文的意思可以完全對應漢字么?還是有別的意思?

你看到的故宮,五步一樓,10步一閣,飛檐玉琢,迴廊縵庭,這都是中華的智慧和血汗的堆砌。而在這裡,我們神聖高貴而榮耀的宮殿被侵佔,滿文牌匾高懸之上!

你看到的故宮,三宮六院,住的美女,一肌一容,能夠遠遠看見就是一生的幸運。而那些美女曾經在這裡為滿足夷酋的性慾而爭風吃醋。

辛亥100多年了,廣電總局和CCTV擔心我們忘記這恥辱,以故宮為背景推出了甄嬛傳、步步驚心等系列再一次提醒我們勿忘國恥。故宮之外年幼的孩子互相詢問,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么。。。

而今天有人來追問,故宮裡那些滿文是什麼意思。

——除了恥辱,你還看得懂什麼?


多圖預警!請在WiFi環境下閱讀!

故宮牌匾上的滿文有兩種情況:一是音譯,二是意譯。我就此二者分別解釋一下——


一、音譯:

所謂「音譯」,顧名思義,就是按照漢字文讀讀音來拼寫。由於滿文是拼音文字,這類牌匾上的滿文可以近似視為漢語拼音。唯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上面漢字的音是按照韻書讀音來寫。比如題主所貼的「乾清門」,其滿文寫作「kiyan cing men」,按照滿語拼讀規則,其發音近似於「kian qing men」——可見「乾」字讀音為「kian」。

類似的牌匾,還有如「交泰殿」,滿文「giyoo tai diyan」,讀「giao tai dian」:

等等。

二、意譯:

所謂「意譯」,就是按照漢語的意思,用滿文翻譯而來。一般來講,故宮牌匾滿文部分的長度如果非同尋常的長的話,這類滿文都是意譯的。

如「寧壽宮」,滿文「nikton jalafungga gurung」,其意為「安寧長壽的宮」:

再如「勤政殿」,滿文「dasan i kicere diyan」,意為「政務勤勉之殿」:

再如「長春宮」,「forgon enteheme obure gurung」,意為「使時永恆的宮」:

北京故宮的很多牌匾,在民國時期都有損毀或撤換。比較著名的「大清門」換成「中華門」,如今大清門已經沒了,更勿論其匾額。清代時,這些主要大門的牌匾,滿文部分的確是意譯的——這一點從老照片中即可得知。

大清門,「daicing duka」老照片局部:

正陽門,「tob ?un i duka」(正的太陽之門),老照片局部:

庄吉發《滿文史料與雍正朝歷史研究》一文中,曾列舉過雍正時期有史料記載的各牌匾滿文的音譯、意譯情況,現將意譯牌匾部分截圖列出(音譯牌匾略)

在乾隆時期,又有一部分牌匾的滿文,做成了意譯的——這部分牌匾不好說是原先為音譯,乾隆時期換成意譯的;還是原本是意譯的,乾隆時期更新了一些辭彙。無論是何種情況,但凡看到「宮」字滿文寫作「gurung」(而非gung)、「閣」字寫作「asari」(而非「g"u」)者,都應是乾隆及以後做的牌匾。

如前文所提及的,民國時期故宮很多牌匾被毀掉,如今有些牌匾上只有漢語者,應當都是民國以後新做的牌匾,如只有漢字的「保和殿」。不做滿文的原因,推測是因為「保和殿」滿文是意譯的,估計當時懶得考證清代原文是怎麼寫的(經 @陳豪 提示,沒有滿文的原因是「故意為了抹掉原來的滿文才新制的。這是當年袁世凱稱帝時的「政績」之一,之後作為歷史見證保留了下來」):

還有一些滿漢文皆有的牌匾,從滿文部分也可知其為現代新作的牌匾,如:

還有一些牌匾,可能漢文部分與牌匾本身是清代緣故,但滿文部分是新做上去的。這類牌匾對於不熟悉滿文的朋友來講,可能有點難於分辨。兩年前我與雍和宮官方微博狂掐「雍和門牌匾滿文」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儘管不是故宮裡面的滿文牌匾)——由於與主題不相干,這裡就不詳述了。詳情可參見我博客打臉文:為何我堅持認為雍和門牌匾是改動過的。


去瀋陽故宮的時候,只記得導遊說以右為尊了


我大清亡辣?!


推薦閱讀:

故宮的照片里曾經流出過一張沒有定論的動物影像,各位大致覺得它是什麼?
對故宮有種莫名的情感,是中二病發嗎?
溥儀花錢買門票進故宮時是什麼心情?

TAG:北京故宮 | 滿語 | 滿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