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表面普通但內部卻大有文章的建築?


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館(聚落)文革鍾章印陳列館 / 劉家琨

大家這麼捧場,我來完善一下答案,對得起這麼多贊。

從天上開始說吧。

大家看這張圖。截自google earth,時間2015

圖中紅框是建川博物館500畝建設用地的大概範圍(我根據總圖估計的,量了一下大約是500畝)。大家可以比較它和北面安仁古鎮的面積,幾乎和古鎮核心區相當。藍框里是地主劉文彩的莊園(細看展品的話建川博物館一天逛不完,可以少逛幾個館,這個莊園很值得看)。 樊先生等於是在安仁邊上又修了一個鎮子。根據資料,當時規劃是這麼考慮的:

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館聚落。總體規劃由張永和、劉家琨聯手完成,25家分館由25位知名的建築大師設計而成。劉家琨將其定義為一場「整體大於局部之和」的城市規劃實驗,「我們在規劃這個項目時提出了兩點明確的概念:其一是我們不將博物館看作是關於意識形態的說教場所……我們甚至可以設想博物館可以開門直到午夜打烊,這並非簡單意義上的延長開放時間,而是意味著博物館融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其次,我們還提出了『聚落=城市』的理念……

項目地塊示意,可以看到地塊劃分的結構。也同樣看得出和北面那些小尺度民居建築的差距。

第一點是很城市的想法,讓我們想起那些密度極高擁有夜生活的當代都市,香港、東京…不過在安仁...(黑人問號臉???)

第二點在規劃層面做了努力,從上圖看,南面的地塊被盡量切分成了短邊50m的街塊。這是什麼概念呢?曼哈頓的街塊是60m*120m,香港油尖旺大約從40m*80m到60m*120m不等。這是一個小街塊,高密度,倡導步行的規劃方案。

(磚一建築工作室繪製)

但問題是建築類型。博物館這類公共建築,常常需要比一般建築更深和更高的空間,從外面常常看不出有幾層,給人感覺尺度巨大。各種國家級博物館,省立博物館,大部分都是一個巨大單體建築佔據了整個用地地塊,而不是一個切分組合的連續城市立面;包括劉家琨後來在建川聚落內設計的5.12抗震救災紀念館,有時這不是設計師可以決定的事情。(是不是劉家琨設計我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如有誤請指出)城市裡有一個大建築沒啥,可這是一片大建築聚落,堆在一起得多嚇人啊。

另外由於建設沒有完成,聚落內有許多空地和廣場。於是在博物館園區遊走的時候,感覺到的是一個和現在各大學城內類似的空間經驗。那並不是步行城區或者古鎮的城市空間和建築尺度。

5.12抗震救災紀念館

一定程度上,劉家琨在鍾章印館巧妙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總平面布局採用由博物館佔據地塊中間部位,讓出周邊沿街口岸布置商業的基本方案。將商住得到最佳滿足後的建築狀況視為基地現實,在此基礎上插入博物館。利用地塊外圍商業的紛雜與地塊核心博物館空間的靜謐,分別極端化,形成鮮明對比,從而進一步強化商業現實和歷史遺存各自的感染力,創造出獨特的場所感。其形態類似於中國傳統城市中廟宇與其周邊商住的依存關係。

放棄沿街商業店鋪立面控制,任其根據商業需求自由生長。而與臨街商住部分「世俗空間」自由紛繁的狀態相比,博物館採用圓、方、十字形等典型的古典平面,營造「神聖空間」,材料均採用文革時期通用的清水紅磚,以表現一種單一、極端、純粹、狂熱的特殊時代氛圍。

展廳外圈是一圈底商,廟堂被市井包圍(答主拍攝)

沿街立面

從前往後依次是博物館,紀念品商店,食堂。從軸測已經可以讀出一些端倪。

劉家琨早期的建築實踐可以明顯的感受到來自安藤忠雄的影響,比如何多苓工作室和鹿野苑博物館。

何多苓工作室,內省的庭院

何多苓工作室,坡道直插室內暗藏機鋒

從平面看得到幾何操作,斜飛院落上方的坡道,書房那道轉了角度的孤牆。

坡道主題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館繼續發展

另外,安藤的博物館流線一條道走到黑也被劉家琨熟稔於心,起承轉合設置精彩。

回到鍾章印博物館

因為底層外圈都是商鋪,入口拾級而上,向建築內部旋轉而去。

第一個展區是毛主席像章展廳。明亮的空間。

樓梯轉下來到第二個展廳,幾壁座鐘展牆,天光灑下來。注意!那幾十個座鐘滴答作響,感受極強。暗的空間。

再向前,來到日晷庭院,庭院頂部是個圓形,地上是印滿了章的金屬板。亮的空間

出去之前會經過一個幽暗低矮的小房間,頂棚貼滿了毛主席像章。(答主拍攝)紅色的暗空間

至此,主展廳參觀完畢。空間節奏一直在高度,寬度,明,暗之間變化,一個可以感受到微妙氛圍的優秀展覽建築。

旗館效果圖。頂上的密肋梁本來是要展示紅衛兵的旗幟的,後來功能做了調整變成了報館。

報館

三館之間的過渡空間。(答主拍攝)

大高潮,最後才到。

偉大領袖教堂

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館(聚落)文革之鐘博物館/劉家琨 | 項目 | 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和現在大多數上相的無聊建築相比,這是一座圖片表達不充分的建築,強烈推薦參觀。

劉先生在建川博物館聚落設計了3座博物館。除了上面提到的兩座,這一座最有故事,上學的時候還曾為她淚流滿面。想當年她甚至無法開館,時過境遷,如今她大大方方的向公眾開放,這其實還是這次答題的時候我才知道的。所以我們偶爾也可以對未來抱有希望吧,時間的確可以改變很多事。她也很符合這個問題,我們有機會再聊吧。

胡慧珊紀念館/劉家琨 | 項目 | 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

表面普通。

一個人的紀念館

內部

最後的最後

強烈推薦,強烈推薦,強烈推薦 大家看下面這篇文章

一個結構很深的瑞士房子

結構和建築:相遇、同行又分開——說一隻教學樓 作者是豆瓣的 「遠古超萌武士」

以上

(文中除了標明出處的,其餘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謝邀。我介紹一個建築,應該符合題主的要求。尤其對比了他的其他作品之後。

提起解構主義建築的代表之一,蓋里(Frank Gehry)的作品,一般馬上會想到的是

這種

這種

還有這種的

所以,他在柏林市中心,德國的標誌勃蘭登堡門邊上,為DZ Bank設計的這棟銀行建築,可能是他最不起眼的,最不蓋里的建築了,至少在外表上是這樣。

勃蘭登堡門還有邊上的這個巴黎廣場,現在在德國人民心中的地位可能有點像我們心中的天安門廣場。東西柏林分裂期間,原本市中心的繁華不在,被劃分在死亡地帶的勃蘭登堡門,孤零零的立在空曠的巴黎廣場邊上。

下圖30年代的勃蘭登堡門

下圖60年代的勃蘭登堡門

兩德合併之後,柏林開始了當時歐洲最大規模的重建,很多建築師慕名來到柏林,或者是被邀請設計建造,80年代末就開始的解構主義浪潮中風頭正勁的蓋里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勃蘭登堡門周圍的新建築當時有很多限制。比如高度一定是柏林特色的22米,不能高也不能矮,比如開窗面積不能超過50%,而且要是那種普通開窗的面板。 最後建成的作品,外面完全滿足了苛刻的要求,和周圍的環境和建築物也很和諧。方形的大開窗正是按照50%的比例設計,上面和下面不同角度傾斜的玻璃,倒映著勃蘭登堡門和巴黎廣場上的遊客。

背面的面板,有了一些變化,仔細看能看出來是蓋里常用的外漂窗。

算是很用心的建築。但是,這樣的建築還用費心請蓋里來設計么?

從大門走進去,一眼就能看到裡面的乾坤。重點就在這個玻璃頂的內堂里。蓋里最喜歡的魚的造型又一次出現,好像漂浮在空中,裡面是一個會議中心。

到這裡才會拍大腿說道,對嗎這才是蓋里啊! 不過,這樣的一個作品,竟然被嚴嚴實實的保護在建築裡面,真是可惜。不知道這個甲方是怎麼想的。還有,這個銀行也不對外開放,那個會議中心也並不能參觀。。。

還有一點我也不是很明了,這個建築的外面和裡面真的是沒有一點呼應啊。或者有誰知道設計的內幕,歡迎交流。

題外話:關於蓋里的魚,我在維基上還找到了一些話:

In many of his designs, Gehry is inspired by fish. "It was by accident I got into the fish image", claimed Gehry. One thing that sparked his interest in fish was the fact that his colleagues are recreating Greek temples. He said, "Three hundred million years before man was fish....if you gotta go back, and you"re insecure about going forward...go back three hundred million years ago. Why are you stopping at the Greeks? So I started drawing fish in my sketchbook, and then I started to realize that there was something in it."

不知為什麼我會聯想起一個我和我老婆都很喜歡的首飾品牌。他家曾經有一款是鑽石在戒指的裡面的。戴著的時候只是普通的戒指,只有摘下來才能看到鑽石。我總覺得,蓋里的這個建築和這個戒指,冥冥之中,有著某種聯繫。。。

最後,做個廣告,也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 趙德住, 不定期寫一些關於建築和關於德國的文章

謝謝

http://rsv.daten-web.de/Germanien/Die_Besatzungsmacht_USA_in_Deutschland_von_1923-2007.html

http://www.arcspace.com/features/gehry-partners-llp/dz-bank/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rank_Gehry

https://de.wikipedia.org/wiki/DZ_Bank

http://www.berlin.de/sehenswuerdigkeiten/3561052-3558930-dz-bank-ehemals-dg-bank.html


地鐵站。典型的嘴小莖長肚子大。

地鐵車站通常由車站主體(站台、站廳、設備用房、生活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風道及地面通風亭等三大部分組成。

出入口,很不起眼兒,就像陰蒂裸露在地表↓

而後就是狹長的樓梯及通道↓

階梯就像那陰道的褶壁,雖然凹凸不平,卻十分光滑↓

但這些都是前奏,越過檢票口(宮頸口),進去了(子宮)才是一片廣闊的世界啊!

有人說,你這個比喻……不太好吧……
人們每天都要進進出出的。其實,也沒啥……
畢竟,人都是逼出來的。


阿道夫 路斯

穆勒宅


John Soane 的家啊
這裡就不說他作為建築師本身的事了

外面看上去就是一普通的18,19世紀建築 說一點Soane的趣聞
1. 他先買了左邊兩套房子(圖片裡面中的左中兩部分),因為覺得對稱比較好看又買了右邊的一套房子,有錢任性啊
2.中間這套房子的立面是後來加的,而且超過了街道控制線,鄰居爭相告發,但是Sir Soane神通廣大並沒有整改,反而有些想笑
3.他的工作室就在家中,左邊那套房子的進深深處,學徒們就在這裡為他工作
4.他的很多作品是他徒弟畫的(這位徒弟有高超的繪畫技術和不那麼高超的建築水平)
5.評論區有人提到 這套房子中間是 小天狼星的祖宅

這是他的家的剖面(被他弄成家庭博物館了)對於那個時代來說結構的創新不太現實 值得一提的是其空間的構造和分配, 還有就是他的各種收藏啦

大名鼎鼎的早餐室 這個穹頂給了後世許多啟發, 比如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的Zambrano圖書館 和Atocha火車站的停車場先簡單說一下吧,以後再來補充


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青島中德生態園被動房技術中心」是目前亞洲最大的被動房。

它的外部的造型仿照了「嶗山石」的造型。

內部空間的裝飾和布局也挺有現代感

但讓這棟建築大有文章的,不是外觀,也不是內部的裝飾或構造,而是為了實現「與自然和諧相處同時又為居住者營造完美空間」這一理念而採用的科技。

首先,它有個比較奇特的名字——被動房。這個概念起源於德國,在1988年,瑞典隆德大學的阿達姆森教授和德國的菲斯特博士首先提出。4年後,在德國的達姆施塔特,世界第一座被動房建築落成。

簡單說來,「被動房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並結合所在地的氣候和自然環境特點,從而儘可能地降低能源消耗,同時又營造出舒適環境的建築物。」雖然被動房並不是一棟零能耗的建築,但是它可以極大的降低能耗。這裡放張圖給你們感受下:

這裡說個可能你想不到數字,現在全球建築的能源消耗現在已超過工業和交通,佔據全球總能耗的41%。而被動房低能耗的特點將改善建築耗能高的問題,以青島被動房技術中心為例,它在中國現行的節能標準上還可以再節能三分之二

要實現如此低的能耗,這就需要實現「被動優先,主動優化」這個理念:被動優先指的是讓建築物使用更厚的牆體、保溫材料、密封性好的門窗等,從而實現冬天保溫,夏天隔熱;主動優先則是建築物里的空調、供暖、新風、凈化的等複雜的機電設備在樓宇智能化系統的綜合管理下協調配合,讓它們以最高的效率運行,從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這裡要敲下小黑板:低能耗絕不意味著低體驗,打造一個完美的居住空間還是這棟建築的首要目標。

想了解更多的技術細節?聽聽我們的這條語音科普吧!

你知道什麼是被動房嗎?免費在線收聽|MP3下載-喜馬拉雅fm


竟然沒有人提到路易斯康。
項目名稱:肯貝爾藝術博物館(Kimbell Art Museum)
建築師:路易斯·康
項目地點:美國,德克薩斯州,沃斯堡
項目年份:1967-1972年
首先站在外面看過去

看起來很像石頭的農業大棚有木有!哪裡像一個大師建的博物館。然而你進入後會驚嘆不已:

這些光全部是自然光!拱頂在中心處被打破,留出一條狹長的縫讓自然光進入。康一直認為博物館應該由自然天光作為主要的採光光源:經過阻礙使光線散射,不會直接照在藝術品上。鏤空的鋁板是最理想的材料,可以製造康所設想的銀色光線,這種阻光結構被康稱之為「濾光器」。
博物館內有各種光照強度的拱頂,明暗區分以放置不同類型的展品,光線像流水一樣緩緩流淌,靜謐美好,對光的運用到了極致,完美詮釋了建築為什麼被稱為凝固的音樂!這個作品也是路易斯康自認為很滿意的一個作品。


建築師墨菲的房子

Richard Murphy"s house

剛剛看到的跟變形金剛一樣的小房子,真是羨慕老爺子玩建築的心態。大概也只有自己的房子才能這麼去設計吧。

http://www.archdaily.com/777841/murphy-house-richard-murphy-architects

找到一篇有動圖的文章

這個建築師的家,僅66平米卻處處都是機關


貝克街221號b


南京六朝古都博物館,內部設計非常巧妙,只走一次,就能看完全部的展覽,不走回頭路。


紅樓,引發的事件到現在還沒停,



長安街上都是啊.....
舉個冷門的,東交民巷靠長安街出口東邊的小破樓(十幾層吧,外觀毫不起眼)就是長安俱樂部,懂得人自然懂....


學校的圖書館,外表普通,大有文章。


西建大學府城(仍然在建)
大一第一學期每個人至少得花半個月熟悉這該死的地方。
學生計劃好的上課時間一不小心就得遲到。
老師計劃好的上課時間一不小心就走錯教室了。
絕望路痴!
(啊ou內部結構圖不在相冊)


所以住吉的長屋沒人說么?


工總行大樓 外方里圓


北京平安里西大街41號


同濟大學東北角的綜合樓。中山公園龍之夢。


上海交大的某塊石頭


推薦閱讀:

為什麼建築中的隔牆要盡量上下對應?
現在建築師奇缺嗎?如果是的話,缺口多大,為什麼建築行業發展這麼久了,感覺還在趨於供不應求狀態?
如何短時間提高快題設計的造型和立面設計能力?

TAG:建築 | 建築史 | 建築設計 | 建築結構 | 建築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