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自己不擅長和別人交流的缺點?

有時候是不得不和一些人相處,有時候是因為興趣不同,等等


謝邀。

1、歸因風格
人們常常把"內向"解釋為「自己不擅長和別人交流」,其實不然。
以我為例,我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內向的人,但當我理解了社交的核心,加以練習之後,我也變得很擅長和人交流了。內向的人也同樣可以跟外向的人一樣,擁有巨大的社交能量。

只是悲觀的人會把內向解釋為不善交流,而掩蓋自己懶惰、恐懼、不努力嘗試社交的真相。

2、練習方法
外向的人通常不像內向的人那樣遇到社交障礙;是因為外向者從小就獲得大量與他人互動的練習機會。按照我目前諮詢與授課經驗來看,自認為不善交流的朋友一定要先認識到:沒有誰是天生就善於跟人交流的。樹立了這個前提觀念之後,你只要給自己制定社交計劃,就可以一步一步做到。

值得提醒的是,練習切忌一蹴而就,應徐徐圖之。比如一個禮拜認識一個新朋友,就比一個禮拜嘗試舉行一個私人派對來的靠譜。在整個練習過程中,一定要記錄自己的行為,並及時地給予自己獎懲。

PS:贈送給所有內向的朋友一句話。
只要你們走出自己的世界,你將會擁有社交的優勢。因為交流中有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是內向者很擅長的,那就是傾聽。


強迫自己和陌生人說話,直到你心理上不再有畏懼,同時你知道說什麼能夠引導話題說什麼會冷場。這可能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才能獲得效果,所以不要太在乎短期內的得失。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 awareness,就是每次練習後要去思考什麼做對了什麼做錯了,然後下次嘗試改變,最終通過長期的 trial and error 來獲得改善。


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性格特徵,不同的性格也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例如在一個聚會上:
外向的人恨不得與所有陌生人都一口氣變成熟人,能夠認識的人越多越好。但通常與每個人的話都不會講很多。
內向的人喜歡找到與自己有共同話題的人,然後坐在安靜的角落一起深入的探討。兩人很有可能發展成好朋友。

這就是性格所導致的行為傾向性,可以看到一個交友偏重廣度,一個偏重深度。所以其實沒有好壞之分,有些事也不一定是缺點,最重要是發現自己的優點並放大之,以便揚長避短。


我來傳播負能量了。
省省吧,強扭的瓜不甜。鐵棒能磨成針,但木棒就只能磨成牙籤,材料不對再努力也是白費。
我的做法是,正視缺陷,擁抱天性,迴避損失。
破罐子當然要破摔啦!這叫止損,考慮沉船成本是不經濟的。

為什麼非要硬性克服呢?我們本來在交流中就要花費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如果要堅持到形成朋友關係,然後再維護朋友關係,這要付出比外向型多多少倍的精力?
人生就是一競賽,明知道自己瘸,還幹嘛非要和別人比跑步?身體的缺陷看得見,心智的缺陷看不見。把看不見當作不存在,聽過掩耳盜鈴的故事嗎?
什麼叫克服缺點?
就是花費大量的努力去獲得別人毫不費力就擁有的東西。
瞎子的耳朵更靈敏,精神病人歡樂多。關了一扇門,打開一扇窗。別自卑,信雞湯。
爛口才給了我好文筆。低情商賦予了我強邏輯。孤獨給了我更多創作的靈感,我把別人聊天的時間花到了思考上。
一分鐘說不了幾句話,卻夠想出萬言篇章。

我工作中的交流僅限於就事論事解決問題,這種事如同回答數學問題,專業方面,無關交流能力。
什麼?你從事的是對交流能力有強要求的工作?
哎呀聽說現在的科學技術已經可以讓男人生孩子了,貌似是植在腹腔里。

我儘可能地迴避情感交流,因為我知道我自己有多操蛋。
真喜歡豪斯醫生和福爾摩斯,因為他們給了我歸屬感。操蛋貨也能成主角廣受歡迎,我又何必自卑?
努力使自己的長處變得出類拔萃,然後你的一切小缺點,都將成為綠葉把你的長處襯托得更嬌艷。
明確立足之本。
其他,去球。

咱就不匿名了。
———————————9月26日添加——————————
正面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內向」性格僅會影響說話的積極性。然而如@黎敏 所言,會交流不等於「會說話」。所以,內向與否,與交流能力高下無直接關係。

交流的本質,是達成思維同步的手段。我和你交流,即是我通過種種方式,讓你想我所想。
由此顯見,交流的方式必然不是單一的,必然不會僅限於單純的言語,它是超越言語的更深層次的思路與手段。將事物展現的媒介認為是事物本身,這是人們常犯的錯誤。正如將紙墨誤認為書籍,將光影與幕布誤認為電影,將美術與程序的結合體誤認為電子遊戲。媒介不是本質,言語不是交流。

如前文說,交流是手段,交流者藉此達成與被交流者的思維同步。手段可以是多維的,隨實際情況的不同而靈活運用。思維同步也分各種情況,不同的情況對應不同的交流模式。
日常生活中,有兩大常見的交流類型:

  • 問題型
    • 問題型的交流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交流行為。這種交流,需要有真實而明確的議題,這一議題,應當是一個有回答性的問題。正如知乎中絕大多數的提問。針對這一問題,我腦海中產生了一段想法。我通過用鍵盤用文字描述出來,同時斟酌語言,令其易讀;設計段落結構,令其符合目標受眾的思維形態,令其易懂。你讀了,然後你想我所想,你的思維就和我打字時的思維達成同步,我的交流目的就達成了。
    • 問題型交流的首要,即是明確議題。如果議題很大,或者議題模糊,則要善於拆析議題。「拆析議題」,用古話說,即是「破題」與「承題」。高中生寫作文時把握住這點,就不容易因跑題而扣分;與人論述時把握住這點,就不容易令對方跑神。如果再在表述技巧等方面稍作注意,就能把握住交流的節奏,甚至降低被打斷的幾率。
  • 感情型
    • 感情型的交流是以輸出「思維同步感」為目的的交流行為。這種交流,不一定要有真實明確的議題。即便有議題,那這個議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交流本身的結果,即是令對方感到雙方「思維達成同步」。換句話說,就是彼此「Catch」到對方,至少要讓對方認為「你想我所想,你感我所所感」。
    • 如何抓住這種交流的精髓,是我等人皮機器的苦惱之處。然而據我習慣性感情破裂的經驗來說,感情型交流的最高效的破壞方式就是在議題中深陷,執著於求解。如對方表述:「肚子痛。」我等便會本能地認為,這句話只有陳述,沒有議題,是交流的大忌,於是自然而然將其腦補為議題明確的「肚子痛了怎麼辦」?怎麼辦呢?說:「喝點熱水。」

與問題型的交流相反,感情型的交流忌諱的就是議題明確。有議題,就有說服與被說服,就有辯論,就有勝負,就傷感情;有問題,就有解答。問題解答之後,就很容易陷入無話可說。除非對方恰到好處地提出新問題,就像記者與被採訪者。如果對方有這種交流水平,然我等只需被其帶著走。暫做一匹馬,任她駕馭任她騎。這種人,會被人評論為「易於相處」。

「易於相處」的表現,即為在與人交談時善於製造能打開對方話匣子的話題。而「不易相處」的表現,即為善於拒絕話題,並善於提出問題,尋求切實的答案。此類,會被評論為「聊不進去」、「咄咄逼人」。

無論是「易於相處」型還是「咄咄逼人」型,均有會被評論「交流能力不行」的領域。感情型的交流方式用在產品設計、遊戲策劃中,常常會令人覺得「講不清需求」;問題型的交流方式用在感情生活中,就會令人覺得「這人很無趣」。

問題型和感情型,大多數人只擅長其中一種。居中者總是兩邊都欠佳。當然也不乏有二者兼具的天才。

然而在正常情況下,人與人之間感情交流的頻度要大於解決問題的頻度,於是擅長問題型交流的人被評論為「交流能力不行」的幾率會更大。所以,別因為斬不斷流水而妄言自己不是利劍。

我等極端問題型的交流者就是如利劍一樣的人。我等劍人,言出必傷。迴避聊天,免傷感情。就事論事,直來直去。找不到妹子,呵呵呵呵。


其實我也很多時候不太擅長和別人交流,這麼多年一直在努力提升,希望能做一個有趣的人,所以會觀察別人希望取得經驗。感覺一般交際力強的人都有以下幾點
1.願意去說話。有時候評價你是否善談可能不在乎你說了什麼,而在乎你有沒有在說。
2.不輕易反駁別人的觀點,會恰如其分的表達自己也剛好這樣想。
3.會真誠的表揚別人,也會很好的回應別人的讚揚。
4 不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即使對方對自己可能有不滿也能不卑不亢的交往,不可以迴避也不諂媚求好。對對方讓自己不滿的話一笑而過。
5 主動。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善意和對他的關心。主動並不是意味著不如人。
6 能給別人正能量,不會一天都怨天尤人,沒有誰願意整天聽你的抱怨,偶爾脆弱下才會惹人憐愛。
7 學會找相同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也做得不好。有時候覺得,何必呢,人生苦短開心最重要。與其花時間營造一種我很健談的印象只是為了取悅他人,還不如接受這樣的自己,做開心的事情,總會有欣賞你的人。


第一步,主動跟人打招呼,送出微笑;
第二步,通過簡單交流 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共通點。即使興趣不同,也總有相交叉的地方。或者是你嘗試著去了解他的愛好(人說起自己的興趣愛好時話總會特別多);
第三步,試著引領話題,讓他也有想要進一步了解你的意思;
接下來,只要注意下自己的言論就可以啦。通常在一兩次融洽的交談之後,友誼就初步建立起來了。
[如果對方為長輩,那切入話題的最好方式 就是提及對方所從事的行業領域,或是誇讚他的孩子…]

嗯。。。曾經我也是一個無比自閉的人。
主動是硬道理!!慢慢來嘛不要灰心~

最後補充一句:如果在你主動跟他交談之後,發現這個人你實在是跟他說不下去了,那就不是你的問題了,果斷棄之。。 @_@


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擔心別人對自己有不好的感受和評論。你的目的還是希望能獲得別人的接納和認可。
可是別人接納和認可的是什麼呢?很會搭訕?很會夸夸其談?還是和別人在同一個頻率,成為這段對話的配合者?
請你遐想一下——如果兩個人同時在自顧自地說,那麼結果就是——誰也聽不見誰說的。他們的對話永遠沒有交集。
有效溝通的情景應該是:一個在說,另一個在聽。雙方在尋找溝通的交集,也就是1+1大於3的部分。
當你用心地去聆聽對方的表達時,你會發現有很多話頭可以引發出更多的對話。
所以,不用急著想各種各樣的辦法來練習自己開始對話的能力。
1.先坦誠地接納自己,在這個方面還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練習。(你越想控制一件事,結果往往是你越容易被控制)
2.然後,學會做一個良好的傾聽者,專註地聽;給與別人及時地回應,試著讓自己和別人在同一頻率上進行對話。
至於後面的,你會發現,有更多種可能讓你慢慢成為一個會交流、善於交流的人。


1、缺乏幽默感,凡事太嚴肅太正經。
2、過份敏感,容易被別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污辱到脆弱的自尊。
3、天生自卑,需要鍛煉強大的內心。
4、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待你,首先,先付出吧,不要想著別人回報你的是什麼表情態度事件。
5、smile~


建議閱讀 Introvert Advantage -- 《內向者生存術》這本書。

首先要了解自己在內外向光譜上的定位,此書作者從考察史證來強調主流心理學派自身本身的錯誤,強調去除內外向的貶褒詞性,書中給了一些列評定標準,深刻認識自己,不要定錯位。
然後,若為內向者,在當前外向者優勢社會中,自己不是一個低等存在,只是性質不同。
最後,為了回答問題,摘錄總結內傾外交策略,但是你還是要確定自己的定位先。

---------------
七種非正式社交策略
(1)海葵策略
海葵是一種將自己附著在岩石上的生物,他們的觸鬚隨著海水四處擺動,當漂浮物帶來一些可以吃的東西時,海葵的觸鬚就將它們抓住。
聚會時,找個位子坐下,固定在我的岩石上,比在房間里走來走去舒服多。然後遲早總會有人來到身旁。
(2)好像······地行動
舉止好像是一個自信的性格內向的客人一樣。然後使您的目光與某人相接觸,然後加入他們那個群體。您可以傾聽人們在說什麼,您可以對他們的說法加以評論,而且您可以補充一些觀點。
(3)利用裝飾品
戴個小飾品,引起人們的好奇,讓他們開啟會話。戴一個飾針,一個古老的政治徽章,裝在小盒裡的微型圖片、滑稽的帽子、不尋常的頭髮裝飾品,一支特別的戒指或手錶等。或者戴上相機,幫人拍照。
(4)友好的面孔
眼神交流、蒙娜麗莎的微笑
(5)隨便的閑談
隨便的閑談由四個部分組成:開始、維持、過渡和結束。
開始:參加聚會前,讀一本雜誌或報紙,看一期流行電視節目、電影來尋找談話的素材。回想最新的政治話題,並準備一些評論和觀點或問題。剛開始,問話是開放式的、中立的,有助於邀請他人來與您交談。「這兒很不錯」
維持:學會發表一些評論,使談話可以繼續下去,也可以用一些啟發性的問題來維持彼此的談話。要問人們的觀點或評價。「你怎麼看待······」
過渡:當一個話題無話可說時,轉移話題。這時候可以將話題轉移到之前話題中可以詳細展開的話題。「你之前說過······是怎麼回事」
結束:頂多30分鐘。「我想什麼時候能與您一起喝杯咖啡,我可以給您打電話嗎?」離開時,不要悄無聲息,「我去加杯水」「我看見某某了,我過去打聲招呼」「請問衛生間在哪裡,非常感謝」「祝您玩得開心」「很高興遇見您」「今天玩得很high,很抱歉我得走了,大家繼續玩得high啊」
(6)應急策略
腦袋空白時,四處走走等
(7)聖燭節
如果您在聚會時,意識到有一些否定的話語一直在您的腦海中盤旋要批評你,告訴它別講話,然後轉移注意力,用較為親切的話如您做得棒來取得批評的聲音。


每次在大街上看見認識的人的時候總是想著,看看TA是不是先和我打招呼,是的話熱情的回應,不是的話就當沒看見。可是人家何嘗不是這麼想的呢,看見了又把頭轉過去或者眼神放空望向遠方裝作沒看見,想想就覺得諷刺的很。總覺得以後沒交集此刻就沒必要相認,可是世事總是弄人啊,所以就算是給自己多一個選擇多一條路這麼功利性強目的明確,也要逼迫自己加油吧。時間長了就會有成效吧,能享受與人相識交流的樂趣。


大學時,同寢有一哥們非常不受俺待見,甚至連聽到他的聲音都覺得不自在,原因很多不一枚舉。按著心靈雞湯的路數,肯定責任在我,我需要放寬心胸,看天地遼闊,去包容他,接納他。

還好,由於年幼曾深受心靈雞湯的荼毒以至對其敬而遠之,所以後來的結局沒有狗血地發展成,哥兩好啊,手牽手啊,干一壺啊,日子美啊。現在對他還是不待見。

為什麼?

心靈雞湯的狗血法試過,那一段時光過的也不賴,可那時的我,並不快樂!那樣的我,很彆扭,總要順著他的意思,總要換位思考,總要小心翼翼怕自己出了差錯。這樣的我,不是我。

我得承認,這麼一個我,真的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接受。我有我喜歡和我願意相處的人,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我不認為我是內向的,無話可說的,不善交際的,為什麼,我非得要對一個我不喜歡的人妥協?

再者,世界上那麼多個交際行家,差我一個又如何?

於是,對這哥們,我的招數成了這樣:敬而遠之。

回歸話題。

每個人總有他擅長的及不擅長的領域,交際算一個,但比起人生那麼多值得你去付出與珍惜的,他只能算是生活的潤滑劑。即便是潤滑劑,也得分對象而用吧?你有聽說一款潤滑劑能通吃各行各業的么?

所以,放輕鬆,交流從來沒有擅長不擅長一說,只是沒有遇上對的人!在此之前,做好你該做的。


我個人覺得:第1步是自己趕站出來,和TA搭上話!這是最重要的一個舉措,沒有這一步,其他的都是廢話!第2步是如何相互融洽的交流!面對不太喜歡的人,交流時最大的問題就是情緒化+主觀意識太強! 首先控制情緒,我也深受其害…… 然後就是不要太主觀臆斷TA的話語,然後判定和你的意思不太一致!保持低調,多問他的看法,不明白就讓對方講解!


1.首先你在與一個人說話前先觀察中這個人
然後可以根據她的穿著打扮的風格,或者學校之類的方面入手
進行聊天
然後觀察分析對方的愛好或者擅長的方面,進行聊天
這樣對方說的就會多一些,也更容易找到新話題
2.自己平日里注意打扮修養,讓自己有氣質,這樣人才會從心底產生自信和勇氣。說話盡量不要帶口頭禪,還有注意不要老是用然後這個詞。
3.聊天的內容呢,盡量是狀態加感受,
比如說「上班很忙碌,但是心情很愉快」
別人就可以問你「為什麼忙碌但是愉快啊?」
你可以說原因

或者別人回答「我上班忙碌的時候就不高興」
你可以問他原因為何不愉快
這樣你們就可以聊下去了

和別人聊天用 狀態+感受 這種表達方式越聊越有料

先到這裡想起來再補充


我也是個內向的人,和人說話會激動臉紅。但是,我身邊有些很善於交流的朋友,有一個朋友就總能把路遇之人變成「他們村的人」。我覺得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可以多跟著學學,先觀察再嘗試著實踐。
與別人交流前,可以先大體觀察一下談話對象,找到開口的那個「錨」,比如:對方的穿戴。一步步深入,但如果你們的對話一直停留在吃穿的層面,那就做個萍水之交吧。


多照鏡子,不是自戀,是讓你對自己有信心。


不要害羞,找找共同話題,關鍵還是心態,以誠相待吧。


我以前就不愛和人交流,尤其陌生人。後來發現這個問題後,我就逼著自己,強迫自己和陌生人說話,與人交流。剛開始的時候很緊張,但每次結束後都小有成就感。慢慢的就會在這個過程中掌握技巧,推薦你看看類似的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別克服了!省省吧大媽!
有些人就是這樣,別人再怎麼幫助他他硬是聽不進去,而要讓他自己改就非常困難,理由堆積成山,借口遍布全野。別人幫不了你,自己克服自己的毛病,不管你是看什麼心理醫生也好,讀什麼心靈雞湯也好,徹底根除還是自己去操作。強大的內心比什麼都Important!


如何克服自己不擅長和別人交流的缺點?
---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從開口說開始,克服說話的恐懼感。
不管聊什麼話題都行,先找到一個你擅長領域的話題,如果發現這個話題不適合那就找一個合適的梗來結束它然後調到下一個話題。
當然開口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友好的微笑,放鬆就可以。
如果你發現對方比你能聊,可以適時的中止自己的發言,讓對方開口,你耐心的傾聽就ok。


這個應該多實踐,練習


推薦閱讀:

如何反駁長輩常說的「我這是為你好」?
為什麼有的人喜歡說「恕我直言」?
和父母無法溝通你有多絕望?

TAG:溝通 | 心理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