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跳槽前客觀地評估自己的身價?

每個人的問題都不盡相同,最清楚的人莫過於自己。 那麼在評估自己身價的時候究竟怎樣才能做到盡量客觀呢?
之前@iMadper提供了非常靠譜的解決方案:直接找人事、找獵頭聊。總結其他知友給出的答案可得出:
1,首先不能自以為是,自己覺得自己值多少錢這不靠譜,必須的有人願意用這些錢雇你才靠譜;
2,創業公司事情雜,非技術崗位對自己的職業發展風險大,相對來說機會也大;
3,找不找得到工作,換不換工作日子還是要過,調整好心態不要浮躁。
以上。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一些客觀判定自己身價的好辦法?


所有想知道行情的, 在投自己喜歡的公司之前, 先多投幾家不是特別想去的公司, 跟hr聊聊, 瞎要價, 跟他們砍價. 這樣做過兩三次了之後, 你就知道行情了.
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
1. 你來這裡問, 除非你說出自己所有信息, 說出目標企業所有信息, 不然沒人有能力幫你猜出能給你多少錢.
2. 如果你給的信息真的這麼詳盡, 那麼估計知乎上沒幾個人有耐心看完你的信息, 大家都很忙(lan).
3. 就算我說了, 你下個工作是年薪80w, 你信嗎?
4. 但是你去面試, 人家公司的hr和組裡的leader都會慎重的考慮你當前的情況, 同時他們了解行業現狀來給你一個合適的工資. 人家拿著公司的工資來干這個活兒嘛, 而且他們一邊都比知乎上的鍵盤黨們"活兒好". 最最重要的是, 他們認真負責, 不會亂給你價格, 不然真給你一個年薪80w的崗位, 公司還不虧死?!


1.你要知道你想去一個什麼樣的平台,包括公司行業,title,內部發展,最起碼有個3年計劃,並且要有A.B兩種梯度方案,A是你十全十美滿意的,B是你可能有舍有得,最終也是有得的。

2.根據你確認好的目標公司,去分別找兩個梯度的公司,各找5家左右,去看他們招聘網站上你想去的同等職位描述是什麼。

3.對照描述,看自身對哪一類更有把握,匹配度更高,哪一類還是有些挑戰,你要相信,能找獵頭幫你跳,拿來主義是第一位的,當然不排除你某些方面特別優秀到企業願意給你時間培養你暫時缺失的部分。前提是你要確認你有這個實力。

4.自己修改簡歷,管理類和技術類還是有細微區別,除了基本信息,基本職業描述,項目經歷很重要。整個簡歷不是文字堆砌過流水賬,絕對是體現你的思維模式。這個不詳述,捷徑是可以找你熟悉的獵頭幫你看看。(要找靠譜的獵頭!!)

5.簡歷改好後,假設你這個是通用的,就是你兩個梯度的目標公司都是可以去發出去的,你就需要主動去接觸點機會,不一定有結果,好歹爭取個面試,準確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比如你是做研發的,你認為你的技術已經很好了,那專業方面你就去找產品和目前非常類似的公司不錯的去聊聊,看看專業你的優勢究竟是幾分。但是,即便是研發技術不是唯一的,你思考問題的思路等等,這些也許才是最終幫你拿下offer的重要因素,當然很大程度符合要求的技術背景知識背景等是基礎。(有面試才可能有offer,面試會有收穫。面試技巧,這裡不詳述了。

6.不要想當然給自己估價,你要穩,心裡有基本的彈性空間,從幫你操作的獵頭著手,信任並且合作,你需要一再跟她確認你接觸的這個職位企業的定位,這裡面也許大有文章,在聽聽她對你的分析,或者給到你彈性的薪資建議,Open心態,先去聊,有面試機會,並且很重要的一點,一定要在面試結束後馬上和獵頭聯繫,那一通電話真的很重要。不解釋。再次強調,要找靠譜的獵頭顧問!!

7.你可以有姿態怎樣都可以,別再獵頭面前裝,有個別人在獵頭面前裝個姿態,在企業那裡……哎,你要記得,如果你不是那種行業里十個指頭數的清的人物,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人了。合作麽,就合作愉快。另外如果面試前她給你的友情提醒,你最好不要當耳旁風,所謂有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到面試現場你就知道是不是你的自以為是把自己坑了。當然有的人很擅長面試就另當別論。

8.第一次回答,可能有點兒跑題,說的有點兒啰嗦了。大家權當路過,不要噴我啊,謝謝~


這個問題簡單!(2015.4.14留言:本人已經就職,為了答案完整性,簡歷就不刪除了,請hr姐姐和獵頭大哥們不要聯繫了,實在抱歉啊)
大夥都在說一些泛泛而談的東西,沒有人給出方法論,我覺得關注這個問題的人,主要是為了找一份工作,那麼,就讓我祭出自己的殺手鐧把!
首先,你得搞清楚自己是做什麼的。比如我,我是一個媒介/SEM負責人,另外文筆和網上社交的能力不錯,所以可以轉社區編輯和BD。求職是個銷售自己的過程,招聘網站就是你的發布媒介。
那麼,你需要根據自己的崗位關鍵詞搜集信息了,那麼問題來了,信息從哪裡來?

崗位待遇信息可以來自於3種地方
1.招聘網站 2.職場點評類網站 3.微博和同行業圈子
下面是信息採集源

除了老牌的幾大招聘網站,大家都懂的,智聯,51,英才,還有分類信息的58和百姓等等(這兩個雖然low了點,好在信息量大,可以作為「引流款」發布簡歷
這邊推薦幾個比較實在的點評網站
1.看準網(五星) 看準網-查工資
2.卧龍閣(四星) 卧龍閣-發現你,註定的不平凡!公司評價,面經,招聘求職這裡都有。
3.職友集(三星) 職友集:發現中國好公司,最好的求職找工作網站
4.職業圈(三星)曬工資 在職員工真實工資待遇分享

剩下的還有好多,你可有關注下我那個圖表裡的,其實我就是把找工作當作投放媒介來做,簡歷都是定時刷新的。(同一個網站可以設置好幾個簡歷,在大型城市每個都設置一個,一個招聘網站,有沒有在線的附件簡歷,非常重要,這點下面會說。)

下面是篩選出來的公司信息,很容易可以得到每個城市不同的行情,不過同一個工種,可能在不同行業有不同的待遇,這個要看自己的選擇。

用上面的方法,不但是查一家公司以往的薪資待遇,也可以看出一個公司的內部口碑。我覺得求職者進入一個公司前,不光是看錢的問題,對於公司內部的管理也要相應的了解,有些公司表面光鮮,但是待遇和管理不太讓人滿意的,尤其要注意,就我知道的,幾家「主打互聯網思維"的公司,待遇似乎都不咋地。
--------------------------------------------------------------------------------------------------------------------------------------------
等你查完了工資,那麼,下一步我們開始篩選公司了,首先我們假設你已經大略知道了自己的身價,以及自己所在崗位的幾個等級。那麼你可有根據自己的熟練程度,大致分為入門,助理,普通,資深,大神四個等級。如果你已經到了資深和大神的等級,建議你在和hr聯繫後,迅速繞過hr和你所在工作的直接上級來談。

如何區分資深和大神?
每一個大神都可以算作資深,但是大神們有成功的項目背景,或者更懂得營銷自己。(營銷自己是職場人的基本技能,不關你是做銷售,還是產品,還是運營推廣,你得把自己當作一面品牌來做,無論是在公司內,還是在公司外)
你的加分項:1.有知名公司的工作經歷 2.有成功項目經歷 3.學歷非常高 4.顏值高於一般人(不要問我為什麼有這一項,在這個世界看臉的世界裡 掩面~)
--------------------------------------------------------------------------------------------------------------------------------------------
最後,是我們銷售自己的最後一步,在每天刷新簡歷,以及同網站刷多處地點簡歷來說,我們已經製造了大量的簡歷展現量,那麼,招聘網站就是我們的廣告媒介,媒介人的基本技能是什麼?曝光!曝光!再曝光!這時候的我們,需要一份別具一格的廣告素材了!那就是,一份用心的簡歷!我看過網上一些專門教人製作簡歷的網站,比如喬布簡歷,上面的模板很多還停留在實習生水平,下面這是我的簡歷。一個來自三隻松鼠的資深SEM/媒介負責人,未來會轉型PR ,本人目前是自由身,在找工作,意向地點/北/上/杭)

(注意!!!!!2015.4.14留言:本人已經就職,為了答案完整性,簡歷就不刪除了,請hr姐姐和獵頭大哥們不要聯繫了,實在抱歉啊)寫在這個答案背後的話,少年,找工作這個事要十分慎重,我覺得,如果一家企業具有不錯的前景,管理人員又有一定的胸懷的話,是很少有人會做出跳槽的選擇的。一個美好的願望就是,希望看到這個答案的你,也包括我自己能夠找到實現自我的公司,在奮鬥中彼此成就,不再需要這份答案吧。


首先要知道「身價」是基於市場給你的定價,不是自己給自己開的價,所以這個價碼一定是市場給出的
明確這點以後就去市場上詢價吧!
出門前先給自己定兩條線,一條是絕對不考慮線(低於這個數字offer的其他方面再好都不考慮,比如低於現在工資的80%),一條是不用多考慮線(高於這個數字且沒有警示情況就肯定會接,比如一年80萬)。定這兩條的目的是明確自己的預期,而且盡量在詢價期不錯過好的offer(萬一真的有人給你百萬年薪呢)
然後就開始投簡歷面試,看看自己夠得著的職位是多少價錢,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信息來修正自己的兩條線。直到兩條線之間的差距在一倍以內就明白自己的大致估值了,如果能把差距縮小到50%那這個估值就足夠準確了
以上是在自己原先工作的同行業同企業性質同職能上進行,因為一旦開始跨了情況就複雜了。一般來說國企民企外企之間看個人喜好,創業型企業要有風險加成,跨行業或者跨職能需要降低預期


去招聘網上看看自己想要的職位,對著上面的任職資格要求,看自己符合不,全部符合的,看工資報價多少,不符合的看看差在哪裡


「每個月去面試下。」
剛入行的時候前輩給的金玉良言。


你是想要自我幻想還是自我鞭撻?

如果是後者:
去應聘、挑戰各種公司自己最有把握的崗位,看看能拿多少錢。

不是我功利,而是人在社會的的價值最直觀就體現在這個人創收。


你是如何確定自己的身價的呢?只有自己評估自己可能不夠客觀,所以大部分參考意見還是來源於外在的評論和所在行業,公司的一個平均水準。那麼如何得到這些評論和平均水準?1 找情況相同的前輩或者學長學姐資詢 2 @iMadper 說的方法值得一試,但是時間成本有點高 3 跟相熟的HR(原公司or朋友)聊聊,看是否能得到客觀中肯的意見!


我來舉個現成的栗子。


我們原來有一個候選人,當時特別希望加入我們某個公司客戶。這個公司發展迅速,也很注重創新,可以給這位候選人更好的工作機會和薪酬。正好就是這個候選人要找的。


但是,等到offer下來, 這個公司給的薪酬比這個候選人當時在原公司掙的要少。公司解釋說灰常喜歡這個候選人,但是當時開出的薪酬已經是他們能給的最好的了。


先介紹一下候選人的背景啊。他是個著名快消公司的電商經理。當時在原公司也沒有什麼問題。而且他當時參與一個很受公司重視的項目,負責開發新的APP。 候選人才三十齣頭,總的來說是事業順利,婚姻美滿,還有一個三歲的兒子,開梅賽德斯GLC300, 還養狗!所以根本沒有什麼大的原因需要他去換工作呀。


但是當我們第一次接觸這個候選人的時候,讓他描述自己當時的情況,他的回答是儘管現在很好,他想要接受更大的挑戰,做更多的事情,職業發展也更加迅速。

權衡過再三之後,他接受了我們的客戶的offer. 我們當然很好奇他為什麼接受一份工資大大低於他的期望值的工作,畢竟在我們看來,大多數人都不會這麼做。


他說他實在沒辦法忽視目前的基本情況。儘管他所在的原公司發展迅速,他呆的部門卻不是公司核心業務部門。但是他即將入職的這個公司卻是行業大佬。他可以獲得更好的資源,和頂級人才共事。

而且他說在整個面試過程中,他一直都能感受到新公司充滿活力的公司文化,想要把各種想法變為現實的願景,為消費者服務的承諾。他遇到的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作為一個希望在電商領域做點事的人,他非常希望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他自己也明白這個機會是獨一無二的,而且還特別符合他的職業興趣和目標。


所以儘管一開始他對於新公司給的offer有點失望,認真考慮了幾天以後,他還是接受了。因為他覺得在面試的時候他們確實已經給足了他展示才能的機會。他覺得公司的高層可能對於行業內和公司現狀更了解,所以要跟他們工資再議也很困難。


雖然他也承認這個事兒確實有點傷自尊。但是他不希望工資這個事兒成為放棄他進入一家平台更大,能夠認識更多優秀人才的公司的理由。所以儘管跟他想的不太一樣,最後也還是接了這個offer。儘管起點跟他想的不一樣,他自信如果能證明他的能力,他的職業發展會更快更好。長遠來看的話,他能得到的將遠遠大於他損失的工資錢了。


總而言之就是,他想要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這個公司給了他一個可以鍛煉能力,展示才華的平台。他已經盡全力在面試中表現自己,但是可能他想要的和公司能給的還有一段差距吧。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在腦子裡有一個大的藍圖,這個藍圖可以指引他進入一個賦予他更大的角色,更多的責任,而且這個藍圖從長期來說,可以讓他掙得更多。


------------------------------------------------------

更多職業發展的精彩內容和專業知識,遠見和建議,請關注職商網微信公眾號:職商網(zhishangcq),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Larry聊職商(LarryWangABC),點擊鏈接訪問職商網:http://www.zhishangwang.com,知乎專欄:Larry聊職商,我司微信公眾號:王李亞洲資源( wangliyazhou ) ,微博@Larry Wang王承倫,LinkedIn:Larry Wang


大家好,我開了值乎了,聊一聊關於職場和職業發展的那些事。我非常樂意為大家解答各種職業發展問題,希望大家多多捧場。謝謝!

值乎 - 說點兒有用的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weixin.qq.com/r/KHXs9ArE5FebrU6X9yA6 (二維碼自動識別)


自己時薪*1.5-2,然後出去要這個價。
要不到就不跳槽。
這世界上哪有給自己定價的道理,你定了價別人就要聽你的?


混出來了是個領導…混不出來就是一小打雜的…創業公司的非技術型崗位…高風險,高回報


這個..難道不是很簡單

身價這個事是市場說了算的,我們自己覺得能給10K就謝天謝地了,但是公司說小夥子看你骨骼清奇,能魂斗羅一命通關,拳皇單手無限連,非要給50K。如果有不止2家公司給出了這個薪資,那你50K就是客觀的,因為這是市場認可的。

但問題是,我們普通人怎麼去試探市場的反饋呢?

找獵頭怕被打擾,冒然求職又怕要少了

看了其他的回答,有答主說隨便去找幾家公司去面試。但職場是一個小圈子,不慎就會透支信用。

那我們要怎麼才能不被打擾,安全的、客觀的評估自己現在的身價呢?

其實,在2年前就有了解決方案

因為

2年前我們推出了新功能

拉勾PLUS

只要填好簡歷就能,開啟拉勾PLUS後,等著HR邀請吧。一般根據你的簡歷內容,給的薪水就能客觀的體現自己的身價?而且不用害怕被打擾。

希望能幫你拿到滿意的薪水!


管理學家傑恩·巴尼(Jay B. Barney)1991年提出過一個VIRO模型,主要用來針對企業內部資源與能力,分析企業競爭優勢和弱點,但同樣可以作為衡量自己市場價格的依據。VIRO模型是四個單詞的首字母組合而成,具體包括:

價值(value):你能給企業帶來多少價值。對於銷售、生產等崗位這很容易理解,你能給企業帶來多少利潤,企業就會按相應的比例給你回饋相匹配的薪資。對於行政、運營等職位,提供的價值不容易直接考核,一般參考市場的平均水平。簡單來說,如果你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運營苦逼狗超過3年,市場的平均薪資水平比你目前的工資超過了30%,而你又升職無望,不跳才是傻瓜一枚。

缺性(rarity):你的價值是否稀缺,這也符合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例如,如果你握有一些含金量較高的資格證書,諸如中級編輯證書、一級建造師、註冊會計師等,而企業也需要具有這樣資質的人員,你就能開出高的價格來。然而證書只是敲門磚,入職後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干!」否則證書也會變成一紙空文,你也只能走自己的路,與公司兵分兩路。

難以模仿性(inimitability):如果你的能力鶴立雞群,別人辦不到的你手到擒來,別人不會做的你得心應手,那麼「你具有難以代替或超越的價值。」自然有能力也有底氣要出高價。無路是企業還是社會,都需要如此牛逼哄哄的人才。這也可以解釋為何「磚家」和「叫獸」代表著權威——他們是推動社會進程的重要齒輪。

組織(organization)這裡說的組織,是指企業或者組織對這個崗位的需求程度和匹配度。當企業發現跳槽的人才和設置的崗位極其匹配,而且工作急需,則往往容易開出高價;反之則需要降低薪水預期。「英雄離不開時勢的營造」機遇在身價評估中非常重要。看到這裡,是不是小夥伴們又找到了不能客觀評價自己身價的借口?

那麼,小編再端上一碗雞湯「機遇只垂青給有準備的人。」


本文來自多賺用戶托小天,具體內容歡迎諮詢多賺理財師雨晴(dzyuqing)


我喜歡這個問題,因為我相信任何人都肯定曾經評估過自己。
創業先不放在考慮的範疇內,因為創業對於創業者的價值界定是多方面的。我們就先說說正常的面試和應聘吧。
首先,之前所在的企業給予一個人的薪水,肯定是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由於本身所在企業的性質、規模、行業不同,所以在評估原公司薪酬和現有客觀價值時,先考慮原公司整體的薪酬體系。比如你在公司是個普通的主管職位,是部門的第三級別職位,那麼看看你的經理和總監的薪酬,評估一下你們職級之間的薪酬遞進關係和是否與年資掛鉤,甚至有無特別獎金部分。在刨除了雜性信息之後,基本可以評定出你們公司的薪酬標準在行業內屬於什麼水平。如果行業內其他公司相同職位遠高於本公司薪酬,那肯定說明自己公司薪酬整體偏低,反之亦然。當然必須刨除雜性信息是因為,你一個人在當前公司的薪酬不一定具備說服力,比如你的老闆認可你,有可能給一個高於公司平均薪酬的工資,如果單用自己的薪酬去做橫向對比就多少不客觀了。在分析完客觀因素後,將自己的目標職位薪酬最好定在一個業界中高點上,高點畢竟只存在於少數公司,而中位數對於求職者來說肯定是個不甘心的選擇,所以客觀來說中高位是合理而又可以接受的。
接下來才是最重要的,就是主觀的判斷,判斷自己的履歷在同崗位的競爭中是否佔優,判斷自己的面試技巧是否出眾,判斷自己的外形條件在應聘崗位中是否有優勢,判斷自己目標的面試企業供給薪酬的實力。
判斷自己的履歷在同崗位競爭中是否佔優,首先你很難知道跟你競爭同一崗位的人之前有過怎樣的履歷,不過你可以判斷自己的,你的工作年限和所在崗位是否成正比,履職的企業實力怎麼樣,參加過的項目或者崗位的管理經驗如何等等,如果自己之前在一家企業的某一職位長期沒有升遷,那麼肯定在這一條上不佔優勢。但如果你用了更少的時間達到了這個崗位,自然也就說明能力更強,那麼這一項也就更佔優勢。其實說白了就是,相同職位比年齡及年資,相同年齡相同職位比經歷,相同年齡相同職位比其它經驗。
判斷自己的面試技巧是否出眾,面試技巧包含的層面比較多,最重要的就是臨場反應和溝通能力,優秀的表述能力在這裡尤其重要,如果腦子跟不上嘴快,那這項必然不佔優,除了準備好的陳詞外,面試官提出的問題,既要快速反應和應答還要突出自己的優點迴避的自己的缺點,並且注意,是迴避不是撒謊。比如面試官問,你的文案能力怎麼樣,如果不好,你說我的文案能力很好叫撒謊,你說我的文案創造力一般但基本抒寫過關叫迴避。在這一項上,如果表述能力強反應快是非常佔優的,這個優勢甚至可能大於其它幾項之和,因為一場面試判斷一個人本身就非常難,你能聊決定了你最起碼是個可以配合和溝通的人,再加之你不會很貧瘠的履歷,就會領先一步。
判斷自己的外形在應聘崗位中是否佔優,首先除了溝通以外,很重要的就是外形。面試類似銷售,助理,商務拓展等職位尤甚,當然你面試模特、禮儀之類的就更不必說了。看臉的職位臉不好自然是吃虧的,不是很看臉的職位臉不好算吃小虧,反之亦然。不看臉的職位,臉不好的影響因素順位很靠後,所以不必過分擔心,除非真的慘不忍睹。
判斷所面試的企業供給薪酬的實力,大體情況可以分成4類。
1.企業大但是摳(不點名)
2.企業大而且很大方(外資比較多)
3.企業實力中等但員工福利好(相信人才是帶動企業的第一核心競爭力)
4.企業完全根據自身的實力給錢(務實型的,這樣的最多)
其中,第三種得拼人品,第二種得拼軟硬實力和學歷,第一種和第四種比較多,其實這兩類也比較像,看人下菜碟給錢的情況比較多。那就又恢復到前三個問題的分析里了。總之,對於第一種和第四種這樣的企業,就是根據自己的實力開牙,不怕多要,這樣的企業這家不行還有下家。第二種,奔著高位要,第三種,只要你覺得自己可以,奔著超高位要,不過要有付出的心。
綜上所述,個人覺得因素2&>因素1&>因素3&>因素4。
結合主觀和客觀因素,肯定會對自己做出一個綜合的價值評價,而這個評價在一段時間內其實都很具備客觀性,價值不能拍腦袋,更不能道聽途說。


身價,自己很難對自己的評估,我說我值年薪百萬,也得有人信才行,對吧
1、因此對於打工者來說,身價更多的是市場上比較認可的價格
這個價格和行業、公司、部門、崗位有著諸多聯繫。在我的城市,有的公司主管年薪8w,有的能到20w,市場價是相當模糊的。
2、對於個人來說,自己有個基準值就行,低於多少肯定不幹,說的天花爛墜,前途再怎麼光明也不幹;高於多少可以考慮,綜合考慮哪幾項不錯就列入候選名單;高於多少就簽了,也不再考慮其他公司的橄欖枝了。
3、找獵頭什麼的也得看在什麼級別,一些初級管理者,獵頭不一定有興趣搭理你的。


很難,因為你的身價大部分取決於你的僱主有多需要你,以及你能帶來多大價值。
後者你可以評估,但是前者不好定。


做你現在這個崗位工作的前同事辭職時,公司為了挽留他給出的價格。


申請加薪


照照鏡子,看看和當初來這個公司時候有什麼不同。這些能不能成為你去下一個公司的籌碼。


你現在的收入×(1+你現在單位的工作年限×10%)=你現在的市場價格。這是常規的計算方式。但如果被獵,或從一個小平台跳到另一個大平台,那還要再往上加。


推薦閱讀:

怎麼做【電影營銷】?
如何做好成人用品電商?
小紅書為什麼用紅色快遞盒?是一種營銷策略嗎?
2014 年「雙十二」有哪些值得購買的商品?

TAG:互聯網 | 電子商務 | 跳槽 | 人力資源HR | 職場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