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出國讀LLM,求大神解答?

準備出國讀LLM,但是現在都不清楚哪些學校的LLM還算不錯的,哪些可以轉JD的,獎學金好申請么。如果有人知道,那請告訴我,感激不盡。現在我績點才3.28,有點低,不過還有半年去重修。托福在準備呢,求相關經驗


以下是我在寄託、綠舟、土兔網上分享的LLM選校定位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全文鏈接:2014新版T30(+4)美國LLM小本選校定位指南(附T30托福統計表+國內本科排名)

2014新版T30(+4)美國LLM小本選校定位指南(附T30托福統計表+國內本科排名)

選校指南

註:US News排名是眾多排名中衡量美國法學院優劣的最重要的排名。無論是申請者選校、法學院錄人,還是big law firm招人,甚至以後的職業發展,各方都會很大程度上參考US News Ranking。甚至有法學院為了提高US News的排名採用了不正當手段,可見其分量。本選校指南的法學院順序按照US News 2013年版本排列。該排名一般每年3月份前後更新,請各位注意update。

2013年US News 美國法學院排名鏈接:
Best Law School Rankings


1、Yal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耶魯法學院在美國一直是獨霸天下的存在。所謂獨霸天下,是因為自從US NEWS推出法學院排名以來,除了第一年與哈佛並列第一以外,每年都獨霸法學院的榜首位置。然而,耶魯法學院的建院思路是學術性的小而精法學院。崇尚小班教學,招人極少且嚴格。整個法學院在意嚴謹、非功利的學術性訓練。對於中國小本來說,如果無志於宏偉的學術生涯,請不要浪費耶魯招生官和自己的寶貴時間。對於有志於學術的小本來說,耶魯的希望仍舊渺茫。雖然近年來偶有爆出零星小本被錄,但總體而言耶魯LLM還是更加適合在學術上已有一定成就的年輕學者或者傑出的博士。


2、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哈佛法學院的建院思路與耶魯是幾乎相反的。哈佛法學院注重學生的職業化律師思路和技能的訓練。在招生上數量相當龐大,如果說耶魯是以質取勝,哈佛絕對是希望在量上壓倒耶魯一個數量級的。儘管各界對於哈佛法學院的功利世俗化和對於商業社會的妥協頗有議論,用時下的話來說就是「節操不夠」,然而其university的prestige是舉世聞名的,faculty也是極其強大的,不存在一定比耶魯低人一等的情況(也許只是偏好不同罷了)。近些年以來,哈佛是中國頂尖小本衝擊T3的最佳選擇。北大、人大、清華三大法學院幾乎每年都有TOP小本和碩士會被哈佛錄取。隨著中國法律市場的崛起,復旦、中政甚至其他TOP法學院的頂尖小本們,都有衝擊哈佛的機會。不過對於小本的要求也是不低的,高GPA(LSAC評級S是幾乎必備的)、高TOEFL(108可以算作是一個bottom line了)、優秀的實習經歷(以Magic circle和V10的外所為佳,五大內所的北京、上海辦公室也算尚可)只是硬體標配,一份不錯的PS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哈佛非常注重alumni,如果能夠得到哈佛JD甚至是在哈佛擔任過教職之人的推薦信,是會大大加分的。由於哈佛LLM的規模是T3中最大的,其畢業生在各大TOP外所和內所都有較強的校友網路,校友聯繫較為緊密(以北京為例),諸位小本若有幸被錄取,受益匪淺。


3、Stanford University Stanford, CA
斯坦福(史丹佛)法學院雖然深受矽谷創業文化的熏陶,不過可貴的是其並沒有浮躁的氣質。斯坦福法學院的建院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類似耶魯,節操滿滿,小班教學,招人非常少。對於中國小本來說,也是難於上青天的存在,難度不一定亞於耶魯。相比耶魯,斯坦福的特點是更喜歡有實務經驗的律師(或者有亮眼創業經驗的),其IP專業也是一大特色。因此如果有理工科背景也會非常加分。種種因素看來,如果沒有特殊的優勢或者特別的需求,建議小本不要在斯坦福上報太大的希望。如果是頂尖本科畢業+頂尖工作經驗2年以上,斯坦福不妨一試。


4、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NY
哥大法學院緊跟著T3的步伐,在建院思路上則有些類似哈佛。在招生人數上與哈佛匹敵,數量龐大。另一方面,裹挾NYC的絕佳Location優勢,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頂級外國LLM(特別是希望在大蘋果城找到Internship甚至是正式職位的LLM)。對於中國小本而言,哥大的錄取難度是比較大的。由於哥大較為注重工作經驗,往年出現過被哈佛錄取卻被哥大拒絕的先例。幸好總體而言,哥大的錄取標準還是比T3要稍微低一些。坊間普遍認為哥大的招生標準是比較難以捉摸的。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哥大的錄取程序是比較奇怪的,從其不可通融的申請要求,到曲徑通幽的Checker賬戶,都延續了其一貫的「傲嬌」風格。由於哥大LLM的學生主體是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律師,其校友網路在中國大陸十分精英化,香港校友的影響力也不可小覷。


5、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IL
芝大是經濟學界的麥加聖地,芝大法學院也是以law and economics聞名的。芝大的LLM規模不大,同樣偏向學術。綜合近幾年的情況來看,芝大也是時常爆出幾個小本被錄的,這說明芝大並不排斥無工作經驗者。芝大的特殊性在於其Location,在論壇上常常惹得熱議。一方面,芝大位於美國第三大法律市場芝加哥,地理位置不算差。但另一方面,芝大身處風城黑人區,三面被圍,周邊治安環境不容樂觀。值得寬慰的是,近年來芝大校方加強了校區內的治安力量,如果不出校區,治安應當也並非值得擔心的大問題。有心於學術,特別是法經濟學的申請者請重點考慮。


6、New York University New York, NY
NYU是T6的分水嶺,也是「HYS-CCN」集團的最後一所學校。T6是美國超級法學院的標誌,而NYU是其中相對較弱的一所。其university的聲譽較弱,校園硬體也不行(NYU法學院只有一個很小的四合院……五臟俱全,但是麻雀很小)。NYU的崛起源於一位強勢的dean,運用校友資源從各處法學院(特別是Umich)大挖人才,一度風頭無二衝進前4,近年來穩定在第6。NYU的優勢在於其曼哈頓中心的地理位置,從faculty profile上來說要比T6外的法學院高一個檔次。涉及經濟、金融方面的法律是其強項。對於小本來說,其T14中高居首位的招生人數讓其錄取難度大幅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儘管NYU每年招425人,但是其中200人左右是taxation(基本上為美國人),真正和其他學校general項目相對應的招生人數,也不過二百人出頭。坊間怒斥NYU是大水校,恐怕有失偏頗。NYU作為T6,尤其是T6中招收優秀應屆生最多的法學院,在律所中的認可度是相對較高的。以中國大陸而言,無論是TOP外所還是TOP內所,對於NYU的畢業生都十分認可。不過,NYU的LLM費用較貴,按照2013年的標準,一年的生活費+學費恐怕要逼近60萬。NYU的招生標準比較機械,按照往年的經驗,其比較看重GPA、TOEFL等硬性指標,比較看輕PS、RL等軟性指標(該觀點未經insider證實,謹慎參考)。

7、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PA
賓大作為常春藤的一員,法學院也是其招牌之一。地理位置不算好也不算差,faculty profile不算好也不算差,招生風格上也比較中庸,個人評價為T14平均水準法學院的「傑出代表」。招生傾向方面,喜好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往年也甚少聽說小本收到賓大的錄取。儘管如此,隨著近幾年LLM門檻的不斷降低,賓大作為T6之外的法學院,仍存在增加小本數量的空間,有信心的小本值得一試。雖然LLM是可以旁聽沃頓商學院的課程,但是據商學院招生人士的官方口徑,擁有賓大LLM的經歷並不會增加成功申請沃頓商學院的幾率。這對於某些旨在以後上沃頓進修的同學有一定的參考及風險提示作用。賓大在國內也擁有十分優異的聲譽,其數量少而精的畢業生受到了各TOP所的歡迎。


7、University of Virginia Charlottesville, VA
UVA是一所地處幽靜之地,在美國是傳統公立名校,在中國卻不為人所知的好大學。UVA alumni戲稱其身處夏村。儘管如此,其仍然和GULC分享了DC的法律市場,Location不能算劣勢。UVA招生人數比較少,規模小校友少。不過據稱校友的凝聚力是比較強的,對此本人並不了解,故不多評。傳言UVA偏好女生,看往年的profile東亞的女生比例確實偏多。但是對於小本來說,偏少的招生人數還是會大大減少其被錄取的可能性。UVA在國內的名聲實在受限,因此懂行的人雖然了解UVA的含金量,可惜行內也並非人人懂行——懂美國法學院的行。


9、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Berkeley, CA
UCB的理工科強悍世人皆知,法學院的IP也是其招牌專業。其法學院一直好評如潮。不過09年來開發了pro track LLM,兩個暑假完成LLM課程,大幅降低招生標準,圈內人士對於UCB的「圈錢」行為也頗有不滿。儘管不少Berkeley畢業生抱怨pro稀釋了他們的學位含金量,但其強大的faculty和在灣區的優厚位置,仍足以保證traditional track的招生質量,請各位小本放心申請。Pro的申請難度實際上是比較低的,基本對應lower T14的錄取標準。Tra的錄取標準很高,人數也不算太多。個人定位徘徊於T6邊緣的同學可以考慮嘗試Tra,不在乎NY BAR和坊間風評的人可以考慮double apply。UCB的校友不僅僅局限於法學院,大量理工科和商科的精英校友也遍布中國,在國內擁有比較強大的校友圈,認同感很強。

9、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Ann Arbor, MI
Umich是一所傳統強校,近年來法學院師資有所流失,加之密歇根經濟欠佳,地位不斷下滑。但是其仍然保持了比較高水準的學術力量和學術氛圍,其招生人數之少、標準之嚴格也完全可以媲美T6。據論壇上的信息,去年Umich只有4個中國學生,除了2位有工作經驗者以外,只有一位清華小本和一位人大碩士(走人大法學院LLM項目),錄取難度可見一斑。除此之外,Umich的worldwide reputation也並不算很出色(個人主觀觀點),因此小本申請該校,是值得三思的。不過論壇上有前輩曾是Umich畢業的,其po上來的Umich美景令人心生嚮往,風景愛好者請多加考慮。


11、Duke University Durham, NC
杜克「藍魔」隱藏在茫茫北卡大森林裡面,自然環境不可謂不好。法學院在北卡獨佔鰲頭。可惜杜克離北美三大主要法律市場(紐約、加州、芝加哥)都太遠,在Location上委實不能算太好。吸引人的是杜克的師資和班級規模都不錯。其小班教學,人性化教學,在LLM普遍圈錢化、現金奶牛化的今天也讓人耳目一新。杜克的中國人比例控制得非常低,且傾向於有工作經驗者,所以小本申請杜克的難度不小。但是杜克招生有其特點,根據官網和往年經驗:1)杜克喜歡有alumni強聯繫的申請者;2)杜克喜歡有國際性經驗(比如在國際組織實習或者其他diversity經歷)的申請者。有這兩方面優勢的申請人請重點關注。隨著杜克崑山分校的建成,相信杜克在中國特別是上海地區的影響力會繼續加強。此外,由於杜克的JSD程序相對公開透明,加之其重視學術的教學風格和faculty設置,意欲LLM畢業後繼續攻讀JSD學位的申請者請重點考慮。


12、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hicago, IL
西北大學法學院,中文名聽上去「俗氣且有歧義」,實際上卻是高端洋氣上檔次的法學院。一來西北法學院位於芝加哥,Location優良。二來西北大學的商學院全美前5,對法學院也有一定的影響。西北法學院素來以business-oriented聞名,其畢業生多務實、技能訓練有素,不少律所青睞這樣的畢業生。西北注重leadership,喜歡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但是最近幾年招生標準也有所降低,小本的比例正在攀升。需要提示的是,西北法學院LLM要求面試(雖然理論上也可以不面試),需要自己主動在官網上預約面試,再提交申請材料。錄取標準則部分參考了其商學院。有實力的小本值得一試,有工作經驗者請一定嘗試。需要再次提醒的是,雖然西北法學院的LLM可以選擇選修2學分以內的商學院課程,但是覬覦西北商學院的申請者們,法學院的經歷不一定會帶來很大的優勢。


13、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Y
康奈爾一直是中國LLM申請圈中的話題學校,也是小本大眾情人校,被各位「親切」地稱為「康村」。康村是常春藤之一(儘管是lower ivy),擁有世界性的大學聲譽。其校園地處伊薩卡小鎮,背靠加拿大,校內有湖有瀑布,風景絕佳,不過找實習就略顯偏遠。康村招生人數其實並不多,一年80人左右。但是其接近40人左右的中國學生比例經常引人非議。此外,康村高昂的學費也是眾人不滿的主要原因之一。無論如何,對於實力中上的小本申請者來說,康村是衝進T14的最好選擇。如果從大多數小本都要回國發展這個角度考慮,康奈爾世界範圍(特別是中國大陸)的聲譽對於小本會有一定的幫助。對於沒有經濟負擔也沒有工作經驗的小本,康村是抱團的好去處。往年常有小本出於常春藤的名氣放棄西北和喬治城轉投康奈爾。雖然作為lower T14,康村的實力要遜於西北之前的法學院,但是較小的LLM規模仍然可以保證高水準的教學效果,請各位有志於T14的小本們一定要申請。康村為T14中為數不多的全程Rolling basis的學校,儘早申請有相當大的優勢。


14、Georgetow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喬治城與康奈爾都是典型的lower T14,應為中上小本(TOP10法本,托福105+,GPA評級AA)衝擊T14的上佳選擇。喬治城是一所精英化的大學,柯林頓的本科即在此度過。位於DC首都,喬治城的地理位置是非常好的。喬治城大學的國際關係是招牌學科,受其影響,法學院的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堪稱全美前列,加上首都諸多的權力部門和各類世界性組織,有志於國際法方向發展的申請者們,喬治城一定是其完美的選擇。喬治城離國會、最高法院都僅有幾分鐘路程,其數不盡的智庫研討會和各類志願者機會都會是LLM們的實習好去處。根據往年經驗,喬治城對於小本的招生標準要略高於康奈爾。喬治城的LLM規模比較龐大,不喜歡大班教學的申請者請仔細考慮。喬治城對於語言的官方要求是托福四項小分均達到25分,但是根據往年的申請結果來看,某一項小分沒有達到25分,但是總分超過105分的申請者,仍然不會受到影響,請各位放心申請。綜合往年TOP內所的海外應屆生(無工作經驗)招聘情況,T14中小本數量較多的康奈爾、NYU和喬治城畢業生為受聘人數前三甲(初步考證)。喬治城法學院近兩年著重擴大其在亞洲的影響力(例如其今年在金杜舉辦了消息發布會),對於其畢業生來說乃利好消息。

15、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Austin, TX
UT有其德州的典型特色:充足的陽光,遼闊少人的自然環境,人文氛圍上佳的大學城,低廉的學費和生活費,低調而務實的法學院,強勢的能源法。T14是tier1中最顯著的分界線。如果上不了T14,或者出於某些原因不去T14的小本,UT是不錯的選擇。UT也是小班教學,對於學生們照顧有加。奧斯汀雖是德州首府,卻是一座小城市,離達拉斯之類的大城市有一定距離。在錄取難度上是非T14學校中比較大的。UT要求托福101分,且為不可通融的分數線,如果沒有達到101的申請者,請先向UT發郵件問清楚。UT在國內的聲望,遠不如美國當地的聲望。不過,據往年上UT的同學反映,不喜歡擁擠城市的人文愛好者在UT會擁有愉快的生活體驗和學習環境。據可靠信息了解,UT在律師界還是較為受到認可的。各大TOP所都不乏UT的畢業生。


15、Vanderbilt University Nashville, TN
范德堡為19世紀末鋼鐵大亨捐款所建,為美國南部一所有名望的私立貴族名校,與Emory和Duke 共享「南哈佛」的美稱。范德堡的特色為小班教學,中國人比例較高。申請難度比UT和UCLA都要低,沒有硬性的托福要求,常作為衝擊T14的保底校之一和衝擊T20的重點校之一。范德堡作為「不差錢」的私立名校,常為LLM提供5000美元至15000美元不等的小獎,其生活費+學費也非常低廉,性價比十分高。范德堡的Location是其弱勢,對於希望留美或者找一份實習的LLM來說,寧靜悠揚的Nashville恐怕難以滿足其需求。范德堡在T20中的比較優勢在於其開明的轉JD政策。據稱某年范德堡9名中國LLM成功轉JD8人(未經考證,謹慎參考)。范德堡貼心的小秘,美麗的校園,親切的教授,常常讓身處其中的LLM心醉不已。渴望靜謐學習之處的同學,請重點考慮。從今年開始,范德堡大範圍地開始了對LLM申請者的面試,請有意者準備妥當。


1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Los Angeles, CA
UCLA位於全美第二大城市LA,擁有僅次於NYC的得天獨厚的Location。UCLA的娛樂法是其特色,有志於這方面的同學要重點考慮。此外,身處LA,無論是經歷還是生活便捷程度都是毋庸置疑的。招生方面,中國人的比例在非T14中控制得非常好,根據四蛋版主的信息,LLM項目中只有10%左右的中國人。在申請難度上與UT基本相當。熏陶著南加州的溫暖海風,伴隨著UCLA上乘的本科聲譽,不少申請者對該校都青睞有佳。和同城的USC相比,不僅排名更靠前,聲譽、地理位置、學術水平等諸多方面都領先於這位鄰居。今年UCLA自動免申請費,估計申請人數會高企,定位於T15-20的同學,請一定嘗試。


18、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Gould) Los Angeles, CA
USC是康村之後的又一個「話題學校」:高昂的學費、T20中較低的招生門檻、龐大的錄取人數、泛濫的郵件廣告和欠佳的治安環境。不可否認,USC在「節操專家」的角度上來看確實不夠理想。換種角度來說,USC則可以作為沒有經濟負擔的申請者衝擊T14的保底之選或衝擊T20的妥協之選。論壇上常有捨棄USC轉向T20之後特色名校的論調,雖不乏依據,但是在許多firm都十分看重US NEWS排名的大環境下,20年內一直堅挺在18名之內(民間也偶有T18的分界觀點),至少說明了其實力是受到各界認可的。由於USC的招生規模較大,有一定國內知名度,加之能負擔得起USC高昂費用的LLM們多有家庭助力,在TOP所中,USC校友是不少的。


19、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Minneapolis, MN
UMN位於明尼蘇達苦寒之地,它素來以多全獎JD而聞名。屢有中國小本全獎去UMN讀JD。針對LLM來說,UMN的區位不算特別好,氣候也較為寒冷。從排名上看,UMN和GWU常常在爭奪T20中進入白熱化狀態。所以作為T20邊緣的UMN,旨在衝擊T14的申請者們可以考慮放棄。即使是在T20的隊列中,UMN也沒有戰勝其他幾所排名相鄰學校的底氣。

19、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St. Louis, MO
WUSTL是一所有些另類的學校。儘管在US NEWS上的本科排名可以擠進前15,但是WUSTL的本科聲譽卻很難適用於中國大陸,法學院受益也不多。Location是其最糟糕的地方。聖路易斯是一個沒落的舊日城市,目前犯罪率排名美國前列,被譽為「犯罪之都」之一。對於治安敏感的申請者請慎重考慮。此外,WUSTL在申請流程上也比較另類,不接受全程LSAC申請,需要在其官網上自行申請。雖然缺點多多,但是WUSTL常年T20的排名和開明的轉JD政策,也讓各位小本不捨得放棄。個人建議安全意識較強的男性申請者們無需顧慮,女生們請考慮詳細。

21、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GWU是DC地區僅次於喬治城的好學校,是很多人一心進軍DC的「備胎」校。往年GWU常常在20名末端徘徊,今年不慎被甩出了T20集團,不過其真實實力仍在T20之列。往年GWU曾遭受過不公待遇,早在2009年GWU由於US NEWS排名標準調整,被丟到28名,便惹來各界為其聲援鳴冤。GWU的特色學科是知識產權法,常年在美國法學院中排名前5,若有志於IP領域的同學,可以重點考慮。此外,DC地區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對留學成本敏感的申請者需要仔細衡量投入產出比。


21、University of Alabama Tuscaloosa, AL
縱觀近5年來的排名,Alabama可以被稱為新貴,也可以被稱為暴發戶。從2010年的38名,急劇上升到今年的21名。但是一所法學院的實力和底蘊是很難在短短2、3年內獲得質的提升的。坊間有不少人懷疑Alabama效仿幾年前的UIUC操弄排名(just rumors,謹慎參考)。Alabama的地理位置不算太好,離各大法律市場遙遠,州內的經濟也不算髮達。因此,在T30的行列中,筆者主觀認為Alabama的實際實力仍在T30末端,請各位關注下一年的排名再做進一步分析。


23、Emory University Atlanta, GA
Emory位於亞特蘭大,地理位置不算好也不算差,由於與可口可樂巨頭同城,兩者有千絲萬縷的聯繫,Emory也被戲稱為「可樂大學」。Emory的本科聲譽是極佳的,不遜於前10名的學校,然而法學院的水準與本科的水準略有差距。受益於極佳的本科聲譽,Emory畢業生在TOP內所招聘中較受青睞(相對於其他T20之外的法學院而言)。無論如何,對於知名度在意的中等水準申請者們,Emory可以成為很好的選擇。由於可口可樂的存在,Emory的獎學金髮放是較為慷慨的,近年來也屢有Fee Waiver,請各位志在T20-30的申請者們重點關注。


23、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Notre Dame, IN
聖母大學有著與Emory一樣優異的全美本科聲譽,地理位置也不算差。然而,其LLM項目卻是位於London(也許是部分項目如此,未經考證),這不免讓申請者們心生顧慮。聖母大學是一所較為宗教化的大學,不過這對於法學院有多大的影響,還值得商榷。近年來也甚少聽說中國小本將聖母大學列為主要目標,若有意者,請對該法學院進行詳細了解,本指南不再細說。


25、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Maurer) Bloomington, IN
IUB位於「大農村」印第安納。有不少中國小本鑒於其優厚的獎學金和寬鬆的轉JD政策選擇了這所學校。儘管在中國國內幾無知名度,但其法學院還是足夠精品,曾有台灣學者在IUB攻讀LLM+JSD並且出版了一本書《美國法學院的1001天》,內容包含留學生活見聞和教授和課堂的風格介紹,十分具體,馬英九還為此書進行了推薦。對該校有濃厚興趣的同學可以據此參考,對於希望在LLM畢業後繼續攻讀JSD學位並走學術道路的同學,這本書也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26、University of Iowa Iowa City, IA
愛荷華法學院位於大農業州,雖然地理位置欠佳,但是相同排名的學校中,該法學院的費用是相對低廉的,性價比是較高的。根據坊間的風評,愛荷華的學術聲譽不錯,法學院聲譽也屬上游。建議有意者繼續進行深入的了解。


26、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 Lexington, VA
該大學是近兩年新進加入T30的隊伍的,之前一直在30名開外徘徊。筆者對該校知之甚少,希望有意申請者關注下一年的排名,恕不詳解。


28、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WA
UW是一所好大學:專業水準高,地理位置好。地處全美最美的城市之一西雅圖,LLM們不僅可以享受高質量的生活,還可以享受大量的實習機會,因此不少定位T20-30的申請者們,都十分心儀該校。據稱該校今年剛收到了一筆巨額校友捐款(有新聞可查),其中屬於法學院的捐款占很大部分。宣稱法學院已經將明年的JD改為全獎(待確認消息),想必LLM的獎學金方面也會更加慷慨。請T30的申請者一定考慮。


28、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O"Connor) Tempe, AZ
身處亞利桑那大沙漠,ASU的地理位置實在是欠佳。陽光充足未必是好事。TOTOO上就有前人語:「讓人烤焦脫皮的sunlight,和春意盎然的sunlight,是兩碼事。」很不幸ASU就屬於前者。此外,ASU在2009年排名還在50名開外,今年就擠進了T30,這樣快速的進步也讓不少人對其法學院底蘊提出了質疑。需要澄清的是,亞利桑那大學近年來推出了2年制的,無需LSAT分數的JD項目,但是很多人將其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混淆了,在此特地提醒。

29、Boston University Boston, MA
BU一直是中國小本的大熱門。BU身處波士頓,擁有一個「好聽的校名」,加之常年T30,甚至接近20的排名,讓不少T20無望的申請者動心。BU需要托福100+,3門單項過25分、1門單項過23分的語言要求,但是據稱並不嚴格。BU通常要求面試,申請者需要做好準備。

30名開外的學校,仍不乏中國小本青睞的好學校,筆者下面也將挑若干所進行重點介紹。

31、Boston College Newton, MA
BC在波士頓聲望是超過了BU的,並且BC的LLM項目小而精,招生門檻較高。若對於地理位置有較高的要求,並且享受小班教學的申請者,可以在T30左右的區間重點考慮BC。


33、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Marshall-Wythe) Williamsburg, VA
托版主的福,WM一直是寄託的大明星,出鏡率很高。客觀來說,WM有許多T30之後的學校不具備的優勢:悠久的歷史(第二古老的美國大學)、優異的本科聲譽、優美的校園環境和不錯的獎學金。因此,如果申請者沒有收到25名之前的AD,筆者推薦將其列為TOP3的選擇。


38、Fordham University New York, NY
Fordham有著絕佳的地理位置,由於身處大蘋果城,它一直享受著與其排名不相稱的高熱捧度。雖然Fordham法學院一直位列30名左右,但是對於那些注重地理位置,希望在紐約或者實習或者工作機會的申請者眼裡,一直存在「T14+Fordham」的說法。往年也有中國小本利用Fordham的優越地理位置獲得好工作的先例。即使在中國大陸的律師界內,fordham也有不小的知名度和認可度。因此,在25名外的學校中,筆者也將其列入TOP3的選擇。


47、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Champaign, IL
對於這幾年中等水準的中國小本來說,UIUC是圓夢的地方,也是夢破滅的地方。UIUC曾經一度在US NEWS衝到了20名左右,然而隨即被查出以不正當方法故意提高法學院排名,被連罰2年,今年跌到了47名。此外,UIUC的濫招也是出名的,並且不局限於法學院。UIUC已經成為大批中國學生佔據的地方,各類中介最喜歡將學生推到這所學校。種種因素讓UIUC在這兩年的聲望大打折扣。客觀來說,UIUC法學院仍然至少擁有T30的水準,如果在T30內都沒有收穫好學校,又出於某些原因一定希望在美取得LLM學位,UIUC還算湊合的名氣也是可以考慮的。

定位指南

所謂的定位,就是指根據申請者的若干條件(托福、本科學校、GPA、實習等),選出衝刺校、目標校和保底校三個層次的申請對象。對於小本來說,重要性排序大體如下:托福&>本科學校=GPA&>實習&>其他條件。筆者在此帖中會對定位過程中一些重要的指標進行陳述,供各位申請者參考。值得注意的是,定位本身就是具有高度主觀性的行為,各校的錄取傾向也各不相同,因此任何人的言論只能供參考,欲獲得準確的招生信息,請務必查看法學院官網或者發郵件給學校小秘。


定位分析之託福


115-120分
這一檔次的托福分是「驚艷的」。即使是旨在T6的申請者們,如果擁有超過115分的托福分數,招生官仍然認為此生的語言水平是distinctive的。在小本申請者中,擁有115以上的分數,基本上可以確保T14(在其他條件均屬中上水準的情況下);在其他條件較好的情況下,T6中的NYU是大有希望的。然而,招生官並不是按照托福分數錄取申請者的。通常情況下,招生官將110+視為一檔(未經考證),只有在其他條件相當的情況下,115&>110才是成立的。否則,110+優秀條件&>115+普通條件,各位高分申請者們要防止定位過高,自信過滿。

110-115分
大多數的T6錄取者處在這一檔次,一部分T14錄取者(尤其是7-11名的學校)處在這一檔次。110是一個證明考生擁有優異語言水準的分數線。擁有110分,代表著申請者不會在申請任何一所學校中因為語言而處於劣勢。英國T2(牛津、劍橋)的LLM,也接受託福110分以上的申請者。旨在衝擊T6的申請者們,儘可能要達到110的分數(如果其他條件並非特別出眾),旨在衝擊T14的申請者,一個110+的分數會給你帶來無與倫比的申請優勢。


105-110分
法學院的招錄官並非是死板地按照分數段來錄取學生的。事實上,這一檔中的109、108分是被視為around 110的,而其中的106、105則被認為與109有著較大的差距。基本上80%的T14小本錄取者的托福分數在105以上(偶有103、104)。根據往年的經驗,lower T14(Cornell GULC)的錄取者大多集中在105分上下。然而,如果小本的其他條件欠佳(GPA、本科學校),105+並不能為你保證一個T14的席位。


100-105分
100分是LLM申請中最重要的分界線。上了100分,就意味著滿足了T20中17所學校的托福要求。不到100分,就意味著最多只能滿足T20中3所學校的托福要求(並且可能還要參加入學語言考試)。保險地說,對於小本申請者而言,不到100分,基本就與T14無緣了,T20的希望也會大為縮減。不到100分但是擁有2年以上工作者,常見被lower T 14錄取。100+固然可喜,但是超過100分的申請者,仍然要爭取105分的達成。畢竟Lower 100+只意味著達到了學校要求的最低分數線,不意味著在語言上佔有優勢。而非TOP畢業的小本,如果不在語言上有一個亮眼的分數,則很難有亮眼的機會。


95-100分
常有申請者數次努力,仍然距離100分有一步之遙。如果申請者的其他條件十分優異,但是托福為99分或者98分,那麼部分T14的法學院是會網開一面的。因此,請未到100分的優秀申請者不要完全放棄T14的申請。T30的大部分學校都宣稱要求托福100分以上,然而T14以後的學校並不會嚴格執行這一要求。低於100分的T20錄取者並不鮮見,低於100分的T30錄取者大有人在。


90-95分
低於95分申請者,在T20的申請中會有不小的劣勢。低於95分的中等水準申請者,目標應該主要集中在T30的學校中。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儘可能再次參加托福考試,儘可能至少達到95分以上。95分以下的LLM學生,即使被錄取了,在美國攻讀學位的過程中,也會遭遇理解與交流的諸多困難。


低於90分
這一檔次的分數可供選擇的學校是非常少的。如果其他條件普通,這一檔次的大多數學生的歸宿往往為UIUC。建議重考。

T30托福分數要求之完全統計表

Yale 100
Harvard 100 (each 25)
Stanford 100
Columbia 105(Reading Listening: 26; Speaking Writing: 24)
Chicago 104
NYU 100(Reading Listening: 26; Speaking Writing: 22)
Upenn 100
Virginia 100(Reading Listening:26; Speaking: 22; Writing: 24)
Berkeley 100
Umich 98
Duke 100
Northwestern100
Cornell 100; 79-99 is receivable but still need to take English Examination
Georgetown 100(each 25)
UT Austin 101
Vanderbilt N/A
UCLA 96, mostly 100
USC N/A
UMN 100
WUSTL 100
GWU 100
Alabama U 100
Emory 100
Notre Dame 100
IUB 87
Iowa 92
WL 100
UW 92
Arizona State 100
BU 100(ReadingListeningWriting:25; Speaking:23)
BC 100
WM 100
Fordham 100
UIUC 79(2-year program)

定位分析之本科學校


據稱美國各法學院在審閱申請材料時都有一份中國法學院的list,雖然筆者並未有相應的名單,不過根據往年的錄取經驗和坊間的通常說法,筆者將中國的主要法學院分為以下幾個檔次。再次聲明,該分類具有筆者高度的主觀性,請各位謹慎參考。由於筆者並非全知全能,對於學校的評價難免偏頗,希望各位壇友積極提供信息,筆者會適時修改分類。

第一檔:北大、人大、清華
這是公認的中國三大法學院。雖然固來有京城四大法學院之歸類,然而中國政法大學無論從生源、海外名聲等方面都與這三所大學有一定的差距。在這三所法學院畢業的本科生,可以被當之無愧地稱為「TOP本」。三校內每年都有不少小本被T6錄取(尤其是NYU),T14的錄取者佔大多數。如果不是因為托福或者GPA過低,是很難跌出T20的。如果有申請者為三校研究生之一,但是本科是略遜的學校,名牌研究生學歷只能部分彌補其本科劣勢。


第二檔:中國政法、復旦、武大、對外經貿
處在這一檔次的法學院,是僅次於三大法學院的。這四所學校在國外也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生源也相對優異,是美國高校認可度比較高的大陸法學院。在歷年的申請中,擁有這四校的本科,基本不會在lower T14的比拼中處於劣勢。每年都會有優異的申請者衝擊T6。


第三檔:吉大、華東政法、西南政法、南大、中山、廈大、浙大、上海交通
這一檔次的學校,有的是法學專精有特色,有的是綜合實力出眾,有的是海外名聲遠揚。但是這一檔的法學院之所以劣於第二檔,往往出於以下原因:綜合名聲欠佳;法學實力略遜;招生人數過多;海外聲譽較低。這一檔次的申請者的水準是各不相同的。根據歷年經驗,特別優異的小本可以被哈佛、斯坦福等名校錄取。大部分TOP學生在T14的範圍內。中等以上水準的小本也可以在T30甚至T20內謀得一個席位。


第四檔 其他學校
被歸為這一檔的法學院,並不是否定其法學院的水準,只是在申請時,本科學歷不僅不會成為優勢,甚至可能會帶來部分的劣勢。然而,凡事不可一概而論。在第四檔學校的小本申請者中,也偶有T6的錄取者出現,T14也並不鮮見。通常而言,一份TOP所的工作可以極大地彌補本科學校的不足。

定位分析之GPA


LSAC在評估時,會將申請者的大學成績分為四類:S(Superior)、AA(Above Average)、A(Average)、BA(Below Average)。筆者將根據這個分類進行大致的說明。


1、S(Superior)
被評估為S的申請者,是法學院中的至少前10%的學生。LSAC在評估申請者等級的時候,並不是完全按照GPA來劃分的。例如,北大的3.6有可能被歸為S,但是一所普通法學院的3.7卻可能只是AA。S的申請者特別是TOP本的S申請者是極少數。TOP本的擁有S評級的申請者,很有可能進入T6。前三檔法學院的S+不錯的其他條件,也很有希望衝擊T14。


2、AA(Above Average)
被評估為AA的申請者,人數佔到全部申請者的至少一半以上。需要提醒的是,招生官並不是只關注LSAC評級,而是會綜合具體的GPA和班級排名全面評估申請者的學習成績。因此,儘管評級都是AA,但是3.2的GPA和3.6的GPA在招生官眼裡的分量有著天壤之別。AA是T20申請者的標準配置,沒有達到AA的小本,除非擁有特別優秀的條件,否則很難衝進T20。


3、A(Average)
被評估為A的申請者,在成績上有著一定的劣勢。在中國學生成績普通虛高的情況下,average=below average。除了TOP本以外,A的小本建議定位T20以外的學校。


4、BA(Below Average)
沒有特殊的情況,BA的申請者不建議申請LLM。

定位分析之實習


對於小本來說,一份亮眼的實習是最常見的加分項。對於申請LLM來說,法學院最看重的是律所的實習。諸如法院、檢察院、NGO或者其他地方的實習都是參考因素之一,但和律所實習比,含金量要略遜一籌(當然最高院之類的實習例外)。對於律所實習的分類,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筆者根據律所的業界排名作出一個不成熟的分類,僅供參考。


第一檔 Magic Circle+V10
這是公認的世界級的律所,如果能夠在這些律所中的大陸辦公室或者香港辦公室有實習經歷,將會是巨大的加成。外所的實習,不僅代表著申請者的實力被認可,而且也代表申請者基本可以用英語作為工作語言,語言不會成為LLM期間的障礙。世界級外所一般集中於京滬港三地,部分名牌法學院諸如北大、人大會有外所暑期實習項目的機會,其他京滬法學院的小本可以考慮參考綠舟或者海投CV尋求實習機會。筆者以前的不少同學,都是在數個月鍥而不捨地「轟炸」各所HR和合伙人的郵箱中,才獲得了一個寶貴的實習機會。此外,拜託相熟的教授推薦也不失為一條高效切實的路徑。


第二檔 金君方海中(金杜、君合、方達、海問、中倫)
這五家律所,是公認中國TOP5的律所,在海外也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辨識度。這五家律所在全國各地都有為數眾多的分所或者辦公室,有較大的實習生需求。全國各地的小本們應當儘可能尋求這五家律所的實習機會。如有這樣的實習經歷,不僅裨益於LLM申請,也會為將來的就業和職業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優勢。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大成和盈科在律所業界的名聲不佳,但是由於其規模效應,在海外依然擁有一定的聲譽,申請者亦可加以考慮。


第三檔 其他外所和精品內所
大量外所在中國都設有辦公室,不少外所在美國當地也擁有很大的影響力。比如,一家在加州有影響力的律所,有可能會增加申請者在UC系列學校的錄取可能性。而對於內所而言,一些小而精的內所,特別是在某些領域(諸如海商法、FDI等領域)專精的內所,也會給了解中國律師界的招生官留下良好的印象。

除了律所之外,法學本科生也可能去到諸如法院、檢察院、公司等非律所單位實習。儘管在LLM申請的加成上不如律所實習明顯,但是對於某些注重公法或者與政府關係密切的法學院,也會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在此筆者依舊粗略地分為三檔。


第一檔 正部級以上中央機關或者世界五百強企業(或投行券商)
除了律所,如果本科生有機會去最高法、最高檢、司法部、商務部、證監會、銀監會等與法律密切相關的部級以上國家機關實習一段時間,再結合PS和專業方向在申請材料中進行潤色,可以獲得比較大的加成。在京的各高校學子是有不小的機會的,無論是動用家裡的人脈關係,抑或是求助於教授和師兄師姐,北京小本總會有些門道的。據筆者所知,最高法每年都需要不少的實習生做一些雜事,三大法學院的同學都有不少在最高法有或長或短的實習經歷。
法律與商業、金融都是密切相關的,許多法學院都要求跨學科的背景,diversity可以給申請者加分不少。因此,一份世界五百強的實習(特別是西方國家的五百強),會極大增加申請者diversity的說服力。同理,在像摩根斯坦利、花旗之類的投行,和相應的券商,甚至是商業銀行,都可以增加申請者的這方面亮點。在尋找實習的時候,申請者應當著重考慮實習單位在美國,特別是美國業界的影響力。這方面的機會在北京、上海甚至廣深都是很多的,諸如綠舟之類的論壇上也有不少。有心尋找就會有所發現。


第二檔 各地方省級國家機關或者大型國企、民企
如果不是京滬的小本,欲找到第一檔的實習也許有一定的難度。有一些小本由於家鄉優勢,可能會去諸如省高院、省高檢、省公安廳之類的省級國家機關。在這一層次擁有相關實習的申請者是比較多的,在LLM申請中已經不算很出彩。當然,如果這份實習對申請者有人生道路上的影響,或者做出了比較突出的工作的(實習生很困難),結合PS也可以考慮有限度地提一筆。大型國企、民企亦然。


第三檔 其他實習
筆者需要特別提醒申請者的是,所謂CV(簡歷),一定要簡潔,最好在1頁內解決,最多也只能2頁。有一些缺乏經驗的申請者,會把一些與法律無關的實習/兼職經歷如數搬上簡歷,不僅不會有加成,反而可能會沖淡真正應該被突出的亮點。例如,暑期在新東方兼職幫忙(無論是教英語還是炒菜),平時幫康師傅賣飲料,幫三星賣手機,這些與法律無關的經歷都不應當在申請LLM的材料中出現,甚至在定位時也煩請勿提及。

附錄

最近在網上查找進一步的信息,發現了若干可以進一步補充該貼信息的文章。這些帖子目測出處為TOTOO,但是已難以找到原文,只能從某留學中介網站上轉載。友情提醒:LLM申請並沒有任何難點,在寄託和TOTOO上獲取信息足矣,完全不需要中介的幫助。筆者強烈推薦不找中介,DIY申請。如果對文書信心不足,可以尋求美國權威文書機構幫助,在此不細表。


1、美國三大法律學位JD、LLM、JSD掃盲:美國三大法律學位JD、LLM、JSD掃盲


2、美國法律碩士(LLM)專業全面解讀:美國法律碩士(LLM)專業全面解讀


3、美國LLM申請及選校經驗小結(強烈推薦結合此文選校):美國LLM申請及選校經驗小結

By 君王的合木 in 寄託土兔綠舟

歡迎轉載,轉載需保留署名。


3.29 選校已更新已更新

德國情況在評論里哦

內容概括:

1.LL.M.是什麼

2.何時開始準備

3.申請材料準備(GPA、托福、實習、推薦信、簡歷、PS寫作等)

4.選校

5.畢業就業前景

關於選校及定位,請參考「君王的合木」答案。


1.LL.M.是什麼

1.1首先,LL.M.申請需要法學本科或碩士學位,對工作經驗要求較高。但是,像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黨史系本科發的是法學學位。僅從學位要求上來說,也具備申請LL.M.的基本條件,但可能畢業後沒法在美國考bar。


1.2其次,申請前要搞清楚LL.M.和JD,SJD(或JSD)的區別。

SJD(JSD)相當於博士學位,在讀期間一般從事和中國相關的研究,畢業後回國進入高校。


JD為期三年,耗資巨大,名為法律博士,實為法學中的本科,但一分錢一分貨,含金量巨大,對於想留在美國長期做律師來說幾乎是必讀學位,且需要LSAT(被認為是最難的考試)成績,招生標準極其嚴格,在此不加贅述。讀三年要100萬以上。可能有獎學金,排名相對靠後的學校給獎學金的可能性大。含金量比LLM高,回國進入律所是不錯的選擇。也有可能留美。


LL.M.普遍為期一年,學費普遍在5萬~6萬美金左右,生活費依不同區域而定。但因為中國人多,所以含金量下降。如果希望回國工作,覺得沒必要在時間和金錢上投入那麼大,則可選擇LLM。不需要GRE、GMAT或LSAT,僅需申請者有托福或雅思成績即可。

大部分的學校開設General
LL.M.項目,即沒有固定的專業方向,一般要求學生學習「fundamentals of U.S. laws」類似的課程後學生可以隨機選課。另外有部分學校除了General以外還開設Specialized LL.M.項目,給希望專修某一方向的同學申請,通常錄取已有方向的律師或者研究生,也不排除錄取本科生的可能性。現階段逐漸有很多學校給General項目的學生提供certificate of specialization,要求學生修夠相關課程即獲得General LL.M. degree + certificate of specialization in XXX law。


2.申請時間:早做準備,早申請

LL.M.的申請開放較早,申請截止通常也較早,因此最好早做準備。


如果同學剛大一大二就有出國的打算,一定要重視各科考試成績(包括政治課,體育課,選修課等等),對於沒有正式工作經驗的本科生或在讀研究生來說,GPA在出國中占的比重不少。同時在課外適當地參加一下社團活動,社會志願者活動,或者出國交流項目等等以備申請時作為增光添彩的軟材料。同學們在大三上就要決定是否出國,以便準備好相應材料,尤其是成績不高的同學,要盡量在托福/雅思上下功夫,以及要多找實習工作,以大內所和外所為主要目標。另外可以開始尋找推薦信的目標。下面對於材料會有詳細敘述。


申請時間四個字:越早越好。很多法學院都是rolling basis,有點類似於「先到先得」的意思,當然也有個別是全部review一遍再決定發admission。每個學校申請截止日期不一樣,TOP14通常9月左右就開放申請,截止日期普遍在12月~1月,排名靠後的學校可能稍微晚一些(筆者沒有一一證實過)。還有一些學校有特殊制度,例如喬治城大學分為early action(截止日期大約在11月中旬)和regular action,early action的錄取決定同樣是binding的,且early action的成功率相對regular action高很多,而且很有可能early action錄了很多人,regular action再申請的近乎qualified的申請者很多會放到waiting list。


因此,大家最好在大三就把托福考了(建議同學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集中時間準備托福,爭取一次過關),且托福可以刷分,大三如果考的不理想在申請截止前還有足夠的刷分機會。大三下的暑假如果特別想出國且不考司考的同學,建議找到一個大的內所或知名外所實習,對申請會很有幫助。司考的同學9月考完司考後也最好儘快找到實習。在大四上的早期可以開始向教授或實習老闆要推薦信了,並且暑假開始就要構思和撰寫Personal Statement和CV/Resume,以便有充足的時間修改。


3. 申請材料:迎合學校要求

3.1成績

大學本科及以上所有上過的課都需要寄送給LSAC做評估,評級結果分為Superior, Above Average, Average和Below
Average。據說因為學校不同,平均績點/分數一樣給出的評級結果也會不一樣,比如北大法學院的申請者有可能不到90也是Superior,而相對不那麼知名的法學院可能需要90以上才是Superior。但LSAC評級標準沒有人能準確把握,比較機密,所以同學們越高越好。

另外提醒一下大家,如果自己的排名比較前(例如前5%或10%),強烈建議大家寄一個官方的排名證明,一來對評級結果有幫助,二來有些學校會希望看到排名(如紐約大學法學院特別愛招排名第一第二的)。


3.2 托福

托福成績普遍的要求是100分以上,個別學校更高(例如哥大105),而且不同學校對閱讀、聽力、口語、寫作的分數還有不同要求。建議大家爭取閱讀和聽力至少26,寫作和口語25,基本滿足了所有學校的要求。托福110以上是再好不過了,隨著刷分的人越來越多,110以上越來越普遍,因此低於110有可能會吃虧。且有學校對英語成績比較看重,畢就竟法學院高強度高難度的學習而言,語言都不過關自然會很痛苦。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倒不會因為托福總分、小分不達標而拒絕,有許多不符合要求的申請者同樣成功錄取,因此法學院是對所有申請材料做一個綜合判斷。


3.3 實習、工作經歷

工作經驗很重要。前面提到過,盡量能去知名內所或外所實習對申請有極大幫助。

已經工作多年的律師在這一點上很佔優勢,甚至學校對托福和GPA的要求都會放低。

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賓夕法尼亞大學,弗吉尼亞大學,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等等會對有一兩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申請者「highly preferred」或者「required」。那麼如果是畢業後直接攻讀LL.M.的本科生,實習經歷(或者其他軟材料)越多越好,或許有機會申請上這些強烈要求工作經驗的學校。

具體哪些內所外所比較好,請直接百度或搜索知乎,有很多優質答案。


3.4 推薦信

推薦信亦是必備的材料。法學院通常要求至少兩封推薦信,至多四封,且至少一封是law professor寫的(professor只要是學院的老師就行,不一定非得是正教授的職稱)。

推薦信最好是由推薦人親自撰寫(自己寫的話角度、尺度都不好拿捏,甚至很容易被admission committee的人看出來),過分褒獎和貶低都是不好的,客觀的態度十分重要。此外,Title高或者有名的推薦人可以作為plus卻不是主要的,但最關鍵是推薦信能體現出推薦人很了解你;如果有熟悉你的美國人作為推薦人自然是極好的。


3.5其他經歷及材料

其他各種軟材料作為Plus。美國法學院同樣喜歡綜合素質好的申請者,除了學術、工作,如果申請者參加過社團工作,社會工作,NGO/NPO,志願者服務,出國交流,發表過學術論文,參加過學術比賽(例如Jessup等模擬法庭比賽),甚至參加過體育賽事也可以算得上是綜合素質的體現。


3.6 CV/Resume準備

所有的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和軟材料都可以寫入CV/Resume中。

Resume偏向於職業簡歷,簡介自己的教育背景、工作經歷、課外活動即可,通常不超過一頁。CV內容較Resume更為翔實,詳細描述自己的背景、參與過的活動,可以描述自己各方面的內容,對於申請學校來說最好控制在兩頁,admission committee要review那麼多申請者,沒有時間看長篇大論。

申請者要看清楚各個學校要求的到底是CV還是Resume(會明確寫在官網要求中),並且針對不同學校的喜好(看重工作經歷或看重成績等等)進行裁剪。

另外提醒一下CV和Resume都不要貼個人照片,因為Your
qualification is not judged by your appearance.


3.7 PS

personal statement(PS)占的比重很大,這也是唯一一個申請者可以自己發揮的材料。

每個學校對PS具體要求不盡相同,一般來說要求介紹申請者的背景,特殊經歷,學習計劃,職業規劃等等。比較吸引人的寫法是以講故事的形式展開,或者也可以有新穎的角度,但要有針對性,體現你寫的PS就是要申請你現在投的這個法學院,因此在PS前對學校要有一定的了解並在PS中體現出來。申請者需要不斷修改PS直至「完美」,或許可以彌補硬實力的不足,從而贏得學校的青睞。除了普通的PS,也有些學校對文書有特殊要求的,例如西北大學法學院不需要PS而要求申請者根據其要求寫兩篇essay。總之,PS需要準備不同版本以迎合不同學校的要求。

4.選校

美國法學院的排名是非常穩定的,明顯的梯隊有T14,T6,和T3。T3指的是耶魯(Yale)、哈佛(Harvard)和斯坦福(Stanford)三個學校(俗稱「哈耶斯」)。T6是T3加上哥倫比亞(Columbia)、芝加哥大學(Chicago)和紐約大學(NYU)。T14是T6加上賓夕法尼亞大學、維吉尼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杜克大學、密歇根大學、西北大學、
康奈爾大學和喬治城大學(英文名分別是UPenn,
Virginia, UCB, Duke, Michigan, Northwestern,
Cornell、Georgetown)。T14的分水嶺在美國法學院排名中非常重要,因為T14基本從來沒被後面的學校所替代,而有時律師事務所招聘是只看你是否是T14,並不在乎你在T14中的具體排位。


在這些學校的選擇中,一般最主要的是排名,其他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專業優勢、地理位置、校友資源等等。
NYU和Columbia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坐擁紐約的律所資源。Boston基本被哈佛佔據,Chicago基本被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佔據,DC則基本被喬治城佔據。地理位置很重要,因為如果你很怕冷的話,來波士頓就很想死!反而去西部比如Stanford或者UCB就舒服的不得了!同時也要看自己喜歡的環境,比如你很喜歡熱鬧,那就要去紐約,如果很喜歡清靜大農村,就可以去Cornell
。另外還要看你的興趣和學校擅長的學科是否相匹配。Stanford
和UCB的知識產權特彆強,
Georgetown就特別擅長國際經濟法,它和DC的很多federal
agencies就有緊密的合作關係。NYU和Columbia就是律師實務、公司法特彆強。

申請學校一定要拉開學校的檔次呀! 如果對自己的實力不確定,可以在你認為比自己水平更低的一個檔次的學校里選擇一所學校。主要是一個對自己實力的把握,在這個過程中,要多問問從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他們一般都可以給出很準確的意見!


5.畢業前景

LL.M.這個學位是初衷是給外國已經工作的律師一個學習美國法律的鍍金機會,因此大部分畢業生最終還是選擇回國。


對於赴美國留學的LL.M.來說,1月份在紐約大學(NYU)有個針對LL.M.學生的Job Fair,大部分是各國的律所到美國提前通過面試招收本國的LL.M.學生,是給LL.M.畢業後直接回國工作的機會,中國的許多知名內所會參加,也有一些在中國的外所Office參加;有時候有美國的律所或大公司招聘,但機會少之又少,中國的律師、學生幾乎無法拿到名額。(有傳言說,大部分美國的律師喜歡招巴西、智利等美國律所無法在當地開Office的國家的LL.M.畢業生,以便建立跨國聯繫)


另外2月份在西海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有一個小規模的Job Fair,有資格參加的學校很少,大多集中在加利福尼亞州,裡面的工作機會比較雜,有移民律所、公司、NPO、銀行等等,比起NYU在美國的工作崗位多一些。


每位畢業生在畢業後都有一年合法留美工作機會,這個制度是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如果沒有在Job Fair拿到直接工作的機會,多數畢業生會選擇使用OPT儘可能在美國找到與法律相關的工作,但要拿到工作簽證又是一大難題,運氣會佔很大成分。因而最終LL.M.很可能會回國內的大型內所或者進入外資所的在中國office工作。


5.1繼續讀書(轉JD或SJD)

1)JD

總體來說,LLM轉JD名額少,一般排名非常靠前的,而且難度大。

有的學校要求LLM轉JD需要LSAT。

如果LLM轉JD,則肯定沒有獎學金(直接申請有可能有獎學金)。

轉JD一般是轉本校JD,如果轉外校JD,非常高的LSAT分數可能增加成功率。

2)SJD

如果轉SJD,則需要在LLM期間找導師,定好研究方向。一年內找好導師、確定研究方向之後,一般只在本校直接轉SJD。有少數人申到更好學校的SJD。

讀完SJD,方向就是回國當老師。因為研究方向一般都和中國法律有關。

5.2留美工作

1)即使畢業後有OPT,找到實習,但拿到H1B的幾率小。因為美國法律本來就比較飽和,只有大所會給工作簽證,但大所傾向JD,或者在國內有多年工作經驗,能帶來客戶的人,所以LLM能找到工作的機會比較小。

2)考bar是否能增加留用的可能性?LLM考加州bar之後,也許能增加找到工作的可能性。但現在很難找工作,除非進華人的所,表現特別優秀,英語特別好,才有可能留下。因為身份問題,所以拿PR,移民的可能性較小。


5.3 紐約、加州Bar

通過Bar考試對於渴望留下美國以及回國內知名內所或外所工作的同學來說是受益匪淺的,因此獲得LL.M.學習機會的同學多數會選擇利用這一機會考取美國的Bar。通常是紐約州或者加州的Bar。

每個法學院在開學前期會指導自己的學生考慮考Bar的問題,這裡筆者簡述一下兩個州的Bar的區別:

第一,兩個Bar考試時間一樣,不可能兩個都考。

第二,對於國際學生來說,紐約州的通過率(34%)遠高於加州的通過率(17%)。

第三,紐約州選擇題佔50%,而加州只佔35%,大部分是essay和performance
test。

第四,紐約州考兩天,加州考三天。

第五,紐約州有pro bono要求(即完成一定時間的類似於法律公益工作才能成為紐約州的bar member,),加州沒有pro bono的要求。

(Tips: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學本科生要考紐約州的bar先需要evaluation才有資格考,因此建議錄取後先把材料寄給紐約州的相關機構。另外,要成為member,兩個州都要求參加MPRE(multistate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
examination)考試,達到一定分數。這個通常是在LL.M.就讀期間報名參加。)


其他疑問:與其他專業不同,法學院的申請已趨向標準化,沒有導師也無需套磁,在申請階段有任何疑問可以直接發郵件詢問admission office,包括對托福成績、申請時間、GPA要求等等。

當然,如果被放入Waiting list或被暫時Defer, 可以給學校增送supplemental materials,也可以發郵件表明自己非常想進入該法學院學習(但不要太頻繁)。


結尾小廣告:答案內容來自於微信群講座整理


LLM一年的真實煉獄生活|我在美國做律師系列

「LLM這一年有沒有遺憾?有,當然有,除了紐約律考,我似乎什麼都放棄了。儘管天天都在學習,但法學院的成績單很難看;自己從來沒有下過館子;從來沒有給自己添一件新衣;從來沒有出去旅遊;連超市都不敢去逛,只能在唐人街廣東人開的攤子上挑最便宜的菜;一袋5美元的麵粉,吃了一整年;律考的時候,因為紐約飯菜太貴,買了8個速凍漢堡,撐下了兩天;律考結束後,為了等飛機,餓著肚子一整天,回到加州才吃飯。」

作者:劉曉笑

1、情斷伊利諾伊香檳——寒門再難出貴子

之前聽你說到過,在本科就有有過一個去伊利諾伊香檳的機會,當時是怎樣的一個機會呢?

大三去韓國成均館大學讀了一年交換生,大四回到上海交大,正好看到有一個機會,可以申請大四下學期去美國伊利諾伊香檳分校的半年交換生項目。當時我已經拿到了研究生期間去韓國成均館大學的offer,當時也知道可能可預見的時間內自己不可能有別的機會去美國,正好如果能在大四下學期去美國讀一個交換生,有這樣一段留美的經歷那是最好了。

我就提交了各種申請材料,後來也順利入選了。就在我興高采烈地把這個消息告訴爸媽的時候,他們跟我說家裡沒錢,那個時候半年回山東一次,我雖然知道家裡並不富裕,但是沒有想到爸媽在這個時候買了房子,不僅貸了款,還把周圍所有能借的親戚朋友全都借遍了。去伊利諾伊香檳半年其實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在去之前要交5萬塊保證金,拿不出來,的確拿不出來,當時家裡現金可能連2萬塊錢都很難拿出來。當時很難過,也挺生爸媽的氣。我還去跟學校的老師賠禮道歉,因為我這樣相當於浪費了學校的一個名額。

但是我想能怎麼辦呢?只好放棄,至少我還有去韓國讀研究生的機會,結果我卻突然發現,自己連棒子國也去不成了——上帝跟我開了個玩笑。

2、連棒子國也去不成了——上帝跟我開了個玩笑

為什麼沒有繼續在韓國讀法學碩士呢?

前面我也提到了,因為在韓國成均館大學的時候,我表現比較突出,成均館大學的一位教授就問我,你要不要來我們這裡讀碩士。我說當然好,而且他們可以提供獎學金,我也肯定能夠達到拿獎學金的要求。正好這個時候去不了伊利諾伊香檳了,我想那就專心準備去韓國讀碩士的事情吧。結果填表的時候發現,裡面有一條規定「曾經獲得過韓國政府獎學金的申請者不得申請獎學金」,我在大三去韓國讀交換生的時候就是拿到了韓國政府獎學金,所以我就沒有資格申請韓國的政府獎學金了。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那位給我offer的教授,他的確也無法左右這件事情,但是他也答應幫我拿到一些助教、助理研究員的職位,這樣基本上也足夠生活。

但是那個時候我還是很沮喪,因為沒有獎學金,去韓國的花費比去美國讀一年LLM還要多,而那個時候已經是2015年寒假的時候了,那些要去美國讀LLM的同學早都已經在半年前就開始準備去美國的申請了,春節的時候都已經拿到offer了,我即便想申請,也已經來不及了。那個時候我對自己的前途非常憂慮,僅有一個本科學位,在現在的競爭中肯定是沒有優勢的。去美國也來不及,去韓國也因為沒有申請獎學金的資格而變得非常貴。那個時候,因為之前失去了伊利諾伊的機會,父母表示這次去韓國即便沒有獎學金也會支持我,但是心理壓力還是非常大。因為我知道原本就是因為韓國有全額獎學金,我才選擇去韓國的,如果連這個優勢都沒了,那麼去韓國的確意義不大了。但就在這時,美國的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3、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我的第二次生命

您後來又是如何得到了來美國加州黑斯廷斯法學院讀LLM的機會呢?

等到春節過完,在我大四的第二學期,也就是也就是我本科階段的最後一個學期,那個時候我還很焦慮,就開始多方打聽還有什麼機會,最後打聽到,我們交大法學院有一個與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聯合的LLM學位項目,兩個名額,本來兩個名額都已經有人申請了,但是後來因為黑斯廷斯法學院對英文要求提高了,以前是雅思6.5,現在要求雅思達到7.0(托福就是相應的100)分,所以其中有一個同學就失去了這個名額,正好我的雅思分數是足夠的,我提交了這個申請,經過一段時間焦灼的等待,我拿到了來美國加州大學黑斯廷斯分校讀LLM的機會。

然而,到了這裡,我才發現困難才剛開始。

4、五十塊錢一個的天價煎餅果子

來到美國以後,你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來到舊金山我才知道這裡是全美消費最高的地方之一,另一個就是紐約。舊金山平均一個人租房子也要花1000出頭,當時在學校宿舍住的同學一個月房租1250刀,因為美國的一個特點就是學校宿舍比外面租房子更貴。我當時很遺憾的是,因為一開始拿的是替補名額,等我開始申請宿舍的時候,都已經關閉申請通道了,我只能自己在網上找房子。後來找到了距離學校坐公交車30分鐘可以到的一個廣東人家,房租是700刀一個月,房間當然很狹小了。房東住在上層,下面一層是已經改造過的,我們四個女生每人一個卧室,公用廚房餐廳、洗手間。

這裡吃飯也是非常貴,一般在中餐館吃一頓加上稅和小費,就要15刀。當時參加交大校友會乒乓球比賽,有個大姐知道我是北方人,愛吃麵食,就特意給我從一家天津菜館買了一個煎餅果子,我當時一看價簽——$6.75,再加上稅和小費換成人民幣,都超過50塊錢了。況且一個煎餅果子根本吃不飽。

為了省錢,我全都是自己做飯,因為爸爸以前做過廚師,做飯這事情我也不發愁。我自己不愛吃米飯,就買了麵粉,用來做麵食。尤其是上課的話比較緊張,我就會做上夠兩三天吃的包子、生煎、餡餅、蔥油餅,上學的時候帶著,中午吃飯的時候,學校有微波爐,我就熱一下吃,這就是一頓飯。在美國做飯和下館子價格差別非常大。我買的麵粉才5.99刀一袋,吃了一個學期,肉和的價格跟國內差不多,蔬菜比較貴,但是我一般也是買大白菜之類這種便宜的蔬菜,而且碰巧學校門口有farmers market,就是美國的趕集,我會在這裡買一些又新鮮又便宜的水果,注意一定要買墨西哥人或者廣東人攤子上的,如果買美國白人農夫的東西,比超市的還貴。就這樣下來,所以我一個月花在吃飯上的錢只有100美元。但是我同班的同學一般每個月要花300~500吃飯。

直到2016年4月,幾個洛杉磯的同學過來玩,我請他們吃飯,那是我第一次在美國進餐館吃飯,花了140刀,畢竟是招待遠道而來的朋友,我並沒有覺得這錢花得多,但是那個時候我有點蒙,不知道怎麼刷卡,怎麼簽小費。不過也就照葫蘆畫瓢地按照其他人的樣子做下來,不知道當時過來玩的那幾個同學會不會覺得我當時挺奇怪的。(哈哈)

5、別了,我的GPA

我們大家都知道美國法學院的課業非常辛苦,不知道您當時在法學院讀書的時候是不是這樣呢?

開始上課第一個星期,發現什麼都聽不懂,難道我的英語有這麼差?雅思7.0到哪裡去了?怎麼才能聽懂呢?聽寫。老師說著,我就用鍵盤敲出來,一句話十個單詞,一開始只能記下來一兩個。後來能記下來一半。但這樣做了一個星期就發現還是不行,只能下來關鍵詞,老師說的什麼意思還是聽不懂。

後來經過多方打聽,我了解到,LLM學生的GPA並不重要,找工作的時候也不會有哪個僱主關心你在LLM期間的成績。而且各個學校對於LLM學生的的成績評估標準差別非常大,有的學校再差的LLM學生也最低給到B-,但是我們的加州黑斯廷斯就會完全按照JD學生的標準給分,拿到C和D也是經常的事情。尤其在經過第一個學期之後,我拿到了一個B,四個C,一個D。我也就不再對GPA抱有任何幻想了。

可是我一點也沒有輕鬆,反而是更加忙碌了,因為我擁抱了一個更大的困難——紐約律考。

6、紐約律考——想說愛你不容易

您是加州黑斯廷斯2016畢業、的LLM學生中為數不多的通過了紐約律考的學生,可以給我們談一下您當時的備考經歷么

首先聲明,為什麼不考加州的律師資格,而是選擇紐約的?不僅其他專業的人,甚至JD同學也會問我這個問題。答案是紐約律考更簡單,大多數LLM學生只是為了混一個律師證回去,並不在乎是哪個州,而且紐約律考已經有很多中國人的考過,網路上的備考經驗也更加豐富,所以中國的LLM都是考紐約的。

在來美國之前,我就了解到了紐約律考的重要性。曾經失之交臂的韓國成均館大學的金宰源教授(康奈爾LLM,哈佛SJD)就曾經告訴我,如果你想一次通過紐約律考,那就已到了美國就開始準備。我真的按照他說的去做。剛到美國,就拿到了師兄師姐的備考資料,請教了師兄師姐備考經驗。然後就開始準備了。

第一個學期,畢竟剛剛開始學習美國法,還是摸不清楚門路,很難真正地準備紐約律考。但是我已經開始從收集到的資料中尋找自己能看懂什麼。看了一套中文版的outline,那個中文版的outline翻譯得不是很好,有很多地方還是英文的結構。所以看完一遍也很難真正理解。我接著又開始看資料裡面有一些日本人、韓國人的筆記。因為我考的那一屆正好趕上改革, 很多材料都是很舊的,我只能憑藉著這些零散的資料對紐約律考有個大概的掌握。

因為第一個學期在學校裡面的成績很差,第二個學期我就徹底放棄課堂的內容了,反正也聽不懂,上課的時候我也在看紐約律考的東西,總結起來,就是平時看紐約律考的基礎知識,晚上和周末全都用來做紐約律考的題目,再也沒有讀過reading。

但是畢竟上課的時候老師在前面講英文,我看的紐約律考材料也是英文的,還是會形成一些干擾,為了排除干擾,我就把所有的紐約律考基礎知識精簡版的筆記翻譯一遍。翻譯看起來是個又慢又笨的辦法,但是接下來的很長時間裡,都變成了我理解記憶英文材料的最佳辦法。

臨近LLM畢業的時候,也是期末考試的時候,我抽出了三個禮拜的時間在期末考試上面。接下來,從五月中旬開始,進入了最緊張激烈的紐約律考正式備考階段。從五月中旬到下旬那段時間,兩個星期,我發現加州的環境讓我不能完全靜下心來,一年的時間在這邊認識了很多朋友,總有時候有人叫你一起去吃飯什麼的。於是我做出了一個決定,去賓州,找到我的本科同學,在陌生的環境中複習。那裡除了這一個同學,什麼人我都不認識。除了那間屋子和偶爾買菜而要去的超市,什麼地方我都沒去過,就這樣熬下來了那兩個月。

7、煉獄中只求生存——不是我不想努力

在美國讀LLM的這一年,總得來說有什麼樣的感悟呢?

LLM這一年有沒有遺憾?有,當然有,除了紐約律考,我似乎什麼都放棄了。儘管天天都在學習,但法學院的成績單很難看;自己從來沒有下過館子;從來沒有給自己添一件新衣;從來沒有出去旅遊;連超市都不敢去逛,只能在唐人街廣東人開的攤子上挑最便宜的菜;一袋5美元的麵粉,吃了一整年;律考的時候,因為紐約飯菜太貴,買了8個速凍漢堡,撐下了兩天;律考結束後,為了等飛機,餓著肚子一整天,回到加州才吃飯。

我說我上課也在看紐約律考的資料,並不是為了炫耀自己多麼聰明,不用聽課也可以讀完法學院。而是我的確聽不懂,我知道自己基礎差,來美國之前考雅思的時候就是聽力分數最低。但是LLM一年的時間的確太有限,尤其是現在LLM泛濫的情況下,LLM學位的含金量已經大幅下降,甚至有人會說,你們這個學位就是花錢來混混的。我沒有辦法跟每個人解釋說,我不是花錢來混混的,我是走了交大的項目,拿了全獎,在美國也是省吃儉用。沒有人會聽我說這些,這些也證明不了什麼。唯一能夠不讓人說道的,就是拿到一個紐約律考的資格,彌補LLM的不足。

就是那一年,我沒有時間看兩邊的風景,沒有時間看後面的敵人,只知道拚命地往前跑。我也曾經因為聽不懂美國人說的話被人嘲笑,也曾因為看不懂案例懷疑自己,也曾因為做不好題目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放聲大哭,也曾在看著別的同學在美國吃吃喝喝逛逛的時候滿心酸楚,也曾心中埋怨過父母不能給我創造好的條件。但我還是拚命地往前奔跑。因為我知道,前面定有天堂。


我是新手,不知道怎麼從手機上看你的提問時間。但是既然是大四學生,現在應該已經申請完畢了吧?美國offer雨都下了兩撥了。
我也不是大神,今年也在DIY申請,只能盡我所知道的幫助你。然後你的提問標題應該修改得更規範些。

GPA3.28是四分制下的還是五分制?不過沒關係,LSAC系統(一個法學院成績評估機構,許多名校申請必經的過程)都會懶得計算自動把你當成四分制的。不算低也不算高,要綜合你的本科學校以及年級排名或者專業課排名綜合評估。

不錯的llm學校自然是全美Top14所了:
  1、耶魯大學
  2、哈佛大學
  3、斯坦福大學
  4、哥倫比亞大學
  5、紐約大學
  6、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7、芝加哥大學
  8、美國西北大學
  9、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10、美國弗吉尼亞大學
  11、 康奈爾大學
  12、杜克大學
  13、喬治城大學
  14、范德堡大學 (摘自貝老師blog)
當然,後面個別學校排名是靈活的。

llm轉JD的事情有,但沒有非常普遍。絕大部分人還是拿到llm文憑走人,一是因為有難度,需要你去考LSAT(此考試噁心變態,中國牛人更加噁心變態,不乏滿分者,以致於申T10的JD要求越來越高!)具體的申請手續,在國內國外申請都是一樣的,在國外讀llm再轉的話只能說方便快捷一些,錄取條件應該不變;二是個人定位問題,泡了chasedream後,我個人感覺大部分讀JD的都是有志留美或定居海外的大牛,或者回國藐視一切外所的神。如果你是想通過llm混個名校研究生文憑,節約光陰,遊學漲姿勢什麼的,也不錯。

至於獎學金,我的條件很普通,從沒申請過。只能以我們學校有合作關係的Emory University為例(llm排名20+,法學院排名30+),獎學金申請條件至少要 GPA3.3/4 ,TOEFL 102 ,這還是只有33%的獎,據我所知交大有半獎的,不過只能給一個人。

讀JD的獎學金不太清楚了,但是讀博士肯定是有錢拿的。我知道cornell有一個師兄,llm讀完申請了康村的Phd,不過他在國內有名校法碩背景。

希望對你有幫助,一起加油哦!


樓主,申請LLM的關鍵是托福還有你本身的經歷。要申請好的學校,托福自然是越高越好。


關於法學院LLM申請的乾貨,請關注公眾號 wisdom-linked 查詢


LLM 老流氓,速成班啊,我記得都是1年的,是拿文憑的好途徑。JD算了,柯林頓夫婦,奧巴馬都是JD出身,學費自己掏全額,學費7,8萬一年吧,不過出來就是UP CLASS和教師,醫生一樣。


推薦閱讀:

倫敦電影學院、愛丁堡大學、布里斯託大學的電影製作專業怎麼樣?
出道十餘年的周杰倫以自身經驗和知識儲備有資格做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的研究生導師嗎?
申請香港的研究生找諮詢機構是在戶口所在地找還是在大學所在城市找?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個提問感覺自己好幼稚啊好幼稚~?

TAG:出國 | 留學 | 研究生 | 獎學金申請 | 法學碩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