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正常的人通過想像、自我暗示等使自己有人格分裂,理論上可行嗎?

分裂之後好像還挺有趣的,會否一個人格睡覺時,就被另一個人格操縱。抑鬱時找其他人格出來說說話


當然可以!一個優秀的瘋子,必須是一個優秀的自我暗示專家。
否則瘋子的精神世界又如何做到那麼泰然呢呢
我教你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先學會跟鏡子中的自己打招呼。
剛開始會略感羞澀,因為這是你真實的開始面對自己,不過隨後,你會覺得自然很多,
學會跟鏡中世界的自己做朋友後,就帶ta出門吧,是一位彬彬有禮的先生,還是一位優雅舉止的姑娘,就看你的想法咯。設定世界是變化的,而自己和那個潛在人格是靜止的,你就可以用一種觀察者的眼光看待ta的存在了。


首先,多重人格是可以"創造"出來的,例如催眠。人格分裂症和多重人格症一般都是患者經歷過巨大的精神創傷而產生的一種非正常自我保護機制,也就是說,多重人格患者其實大多是不幸的,就像茶杯犬和白化病人一樣,因為特異的外在而備受關注,絕大多數人卻忽略了他們背後的悲慘。而一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隨意鍵出「我覺得多重人格好好玩,好酷,我也想分裂出幾個人格」之類的中二少年們是需要補腦白金的。有些人還夸夸其談自己的分裂「心得」,聲稱做過什麼實驗,還去教導別人如何去分裂自己的人格,或是乾脆聲稱自己就是多重人格患者,然後列舉出一堆清單(真的,貼吧上有),有多少個人格,他們都叫什麼,長什麼樣,什麼性格……當時我腦海里就浮現出一個遊戲界面,不停地更換同一個賬號里的角色,然後點開信息欄,還截圖給別人看。

傻逼啊???!!!

這類人無一不是在扯淡,以滿足在虛擬網路中的特異感和受關注的快感。

在一些水平較低的群體里,只要提及人格分裂、多重人格這種古怪神秘的病症,就像提到通古斯大爆炸,天蛾人和百慕大三角一樣,很容易成為話題焦點,都趕緊發表意見觀點,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多了解。不過在網上如此吹毛求疵的人絕非心理學專業,講話毫無邏輯和論證,大多是建立在一些普遍事實上的主觀臆測和理論。

如果想分裂人格,通過暗示和催眠都可以做到。其實在失憶狀態下時,也可能表現出符合人格分裂特徵的行為。多重人格其實是民間俗稱,在心理學中的術語是解離性人格障礙(Dissociativ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DID 。而對於它的真實性一直是個不小的爭議。懷疑派認為患者是在假裝,可能因強烈的自我暗示和心理扭曲(創傷等成因)已經到了不自知的地步,因此甚至最專業的心理學專家和精神病專家都難以分辨。但無法解釋的是,一些確實的案例表明了一些多重人格患者的不同人格各自具備不同國家的語言、口音和技能等,思維水平和性格也各不相同,令多重人格的真實性大大增加甚至不容置疑。

說到催眠和暗示。暗示本身並不具備直接改變人們自身和事物的能力,但它可以通過改變人的心態,來穩定和增強人們所暗示的方向的成功率。有時候即便你給予了自己一定程度的積極暗示,但是事情還是可能辦不好,或是沒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水準。車子再好,開起來還得看駕手是誰。客觀條件(能力、資源、環境、經驗和運氣等)若不足,暗示也毫無用處。而對於那些興緻勃勃想要"分裂人格" 或是抱有這種幻想的人,在你已經明確目的前提下,有預謀地主觀去暗示自己,意圖達到「分裂」的目的,在這裡我送你們一個零下8度的嘲諷。有這時間犯蠢,還不如擔心明天沒作業可以交會被罰洗多少間廁所來的實在。

當然我並非否定可以通過暗示來達成人格分裂的可行性,你們儘管去試,成功了記得@我,我送一箱生命一號。

說催眠,催眠是有規範的步驟和順序的,而毫無相關專業知識的人胡亂應用催眠不僅有風險,甚至根本達不到「催眠」的效果。一些所謂「有過經歷」的人大多對其知之甚淺(否則就不會出來瞎賣弄和秀下限了),在網上與他人交換心得體會,實際上他們所做的根本涉及不到「分裂人格」這一層面,僅僅是在胡扯瞎掰而已。

題主所說的「抑鬱的時候出來聊聊天」,只是你主觀渴望的一個結果,而這件事只能成於意淫。的確一些多重人格患者的癥狀成因就是「同自己聊天」開始的,但他們當時那麼做的時候是沒有自覺的,並非抱著「我要變成多重人格」(起點)和「這樣我就可以隨便找人聊天了」(終點)去做,而是「想要跟人說話」,這個起因和過程是沒有明確的終點的。正因為這種不自知,長期的行為病態發展,扭曲了正常心理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我住的小區里見過的幾個孤寡老人一個人自言自語行為怪異,我敢斷定是基於長期無意識的行為造成的結果。子女不在,無人可交談,寂寞難耐,也不養寵物,漸漸變得古怪,難道他們一開始這麼做時就有這種「我要變成一個會對著空氣講話的古怪老人」的目的嗎?我說沒有。

給一個有力的參照:《魔戒》里居住在洞穴里的怪物咕嚕曾長期持有魔戒,第三部里揭秘了他原本是一個霍比特人,但經受不住魔戒的誘惑,心理扭曲(殺死了自己的親兄弟)和獨自居住在潮濕的地下洞穴里數年(客觀條件的影響加劇了病態發展),當主角(霍比特人系列主角和魔戒系列主角爺孫兩行人)隨著劇情發展讓咕嚕出現在觀眾視野中時,他已經是瘋的不成霍比特人形了(……)不停地自言自語(外界視角),用第三人稱稱呼自己,表現出符合人格分裂障礙的行為,看過《魔戒》的人都知道。其實當時看電影的時候我跟朋友就在討論咕嚕是否人格分裂,雖然咕嚕比起人格分裂更像是是個神經病……大概因為電影需要,咕嚕的癥狀表現得過於戲劇化,但一些片段描寫中咕嚕的確轉變了數次兩種(還是以上?記不清了)人格,具體為兩種變換——忠誠的和邪惡的。從這些來看,說他是雙重人格並不為過。而嘮叨這部電影,是為了給看到這裡的人提供一個較為合理的參考,解離性人格障礙者的表現,成因及形成過程。

就搞不懂有些人明明有最好的東西,偏偏去羨慕別人家看起來很特別實際上很糟的東西。要麼是瞎,要麼是蠢,要麼是真的可憐。

但我真覺得幾乎都是瞎蠢。


看了Kirisame Maris先生的回答也引起了一些共鳴。。
上高一還是高二時,曾經做過這樣的事情,自己在腦中和自己想像出的自己對話,一開始很乏味,就是一味自說自話,過了一段時間,我記得好像是一天還是兩天了,想像出的『自我』好像有了自己的生命力,不需要佔主導的『本我』來思考要怎麼回答『本我』的對話,就很自然地開始跟『本我』交談,就像兩個不同的人在對話一般,剛進入這個階段時我還有點興奮,但這興奮也沒持續多久,『本我』自己出現什麼念頭,創造的『自我』就會馬上對念頭作評價,提出『自己』的意見,表現得越來越活躍,可能是潛意識裡對這個現象有所警覺,佔主導的『本我』開始對創造出的『自我』感到恐懼,就停止了這個行為,整個過程持續時間不到5天。。至今想起還是有點後怕。。於是我匿名了。。


個人希望題主不要有這種想法,多重人格障礙在轉換人格的時候經常伴隨劇烈的痛苦生理反應如抽搐,暈厥。還有多重人格是沒有你想像的是那麼和諧的存在,人格轉換是混亂不定的。多重人格障礙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弊大於利。


看起來很有趣的樣子,如果能系統的規劃,做到主體人格對附屬人格的控制,應該沒什麼大的危害。


有可能!為了什麼?


類似的經歷。
一開始不是想讓自己有第二人格,而是朋友之間的玩笑話。後來想讓自己的玩笑話更有邏輯,於是給自己定了五個人格,每個人格有不同的性格和說話的方式~然後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角色扮演之後~慢慢地有種感覺~就是除了本我之外另外的四個人格都漸漸地鮮活起來~有時候處事方式也會體現其他人格~過後不明白為什麼會那麼想那麼做~最近越來越覺得思維開始混亂~覺得可能有些危險性~所以就不玩啦!


推薦閱讀:

字如其人,能夠寫多種字跡的人,是不是有多重人格?

TAG:心理 | 心理暗示 | 多重人格 | 精神分裂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