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介紹對象的人總感慨女多男少?

一些樂於介紹對象的長輩總是感慨現在小女孩太多了,小男孩太少了。
這真的是女孩數量比較多造成的嗎,還是別的原因?


謝邀!

總人口肯定是男多女少,但因為婚姻傳統和經濟原因,城市裡可能男女一樣多甚至女多男少。理由很簡單:農村男性如果在城市裡,經濟上缺乏競爭力,留在城市也很難找到老婆,往往被迫回老家或者小城鎮。女性經濟壓力包括買房壓力依然較小,可以選擇留在城市。實事求是的講,當下適齡男女,其他條件(外形性格學歷,其實大部分人都大差不差)等同情況下,男人沒房子沒前途想討老婆非常難,女人沒房子沒前途很難嫁得好,但基本能嫁的掉。此外男人在農村等落後地區還能找到工作並生存,而越落後的地區越不適合女性生活。無論從就業、文化、男女平等還是安全考量,女性都更願意留在城市。所以濕在人為觀點,中國城市裡男性數量不見得多於女性

以美國黑人為例,之前看報道很多黑人女性難以結婚,因為黑人女性教育水準以及讀完大學比例遠超黑人男性。黑人男性即使不讀大學,也能找到體力工作,還能販毒、搶劫等,黑人女性很難參與體力工作,走邪路只有賣淫,所以逼迫黑人女性只有努力學習。


即使男性總人數比女性多,但相親市場上,男性准入門檻還是高於女性。澎湃看過幾篇相親報道,中青報調查:農村「被迫失婚」的大齡剩男密集出現,早婚回潮 媒人表示

三等男,經濟條件差,身高低於一米六五。三等男基本上就是困難戶。鄧孟興說,這兩三年來,他幾乎不給三等男介紹對象,因為成功的幾率太低,說不成媒的話就收不到費用,瞎耽誤工夫。」

拿通俗的ABC男女為例,C男直接被排除在相親市場外,而A男往往又因為比較搶手,基本不需要去相親。客觀而言,高富帥一般要比白富美搶手,也更容易脫單。所以高富帥基本不需要去相親,男屌絲倒是想去,但估計沒有哪位大媽有興趣幫忙介紹,導致相親市場上最多的是B男。而A女 B女 C女都能也都可能去相親市場,也有大媽願意幫忙介紹,人數肯定比單獨前去的B男人數要多!


最後,即使男女相親人數等同,女性看重的也是適合的人數而不是總人數!前段時間看了本心理學著作《性、謀殺以及生命的意義》,裡面有個故事:作者在飯店聽到幾位女士談論身邊沒有適合的單身男性,實際上她們旁邊就好幾位男性服務生

這點來看,全世界女性的擇偶思路其實差不多!女性要的是適合的男人,而不僅僅是男人!


其實男的不少,只不過能被介紹人看中的男的不多罷了。

介紹人替某個女的找適合的男人,並不是從全體男人當中挑選,而是從某個標準範圍里選,當然就會覺得男人少了——怎麼我看上的都有女朋友了?
廢話,他看上的都是有身家有本事有型有款的男的,這些人不缺女朋友啊。
真正需要女朋友的,他一眼都不想多看。


因為在介紹人眼裡,有些男人沒資格找對象,所以他們不算人。
以前相親過的時候,介紹人表示你放心吧,不可能給你介紹沒房子的男人的,都看過房產證的。那種人根本沒法結婚,我們連登記都不給他們登記的。


適婚年齡女性比男性少3000萬是謠言,正確演算法是,婚齡女性比男性多8000萬到1億。

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20-29男女比例一致,不存在男多女少。

此前女性人數缺口,源於農村為了超生不給女孩上戶口,18歲前,女性戶口人數大幅增長,追上男性人數。大城市是明顯女多男少。

另外,男人結婚年齡向下兼容10-20歲。每一年女性出生800萬,十年間適婚女性比男性多8000萬。


前一段時間我去過相親現場,做了一次志願者,現場為各位單身男女們「出謀劃策」,做好諮詢工作。在現場,我就發現女的比男的多。以我的觀察來看,大概比例是3:1吧。

其實,介紹對象女多男少是很正常的。

首先是女的急於出嫁,不嫁就不行了。在這裡,我不是說「急於出嫁」是找不到好對象,恨不得把自己嫁出去的這種,而是出於生理因素方面考慮的出嫁。來相親的女生,大多數是25—30歲左右的比較多,少數是30歲以上的。因為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要有一個孩子,20多歲找對象是正常且合理的選擇。

雖說現在醫療條件已比以往好了許多,但是高齡產婦帶來的風險也是不可忽略的。我在現場諮詢的時候,就有很多女生跟我談這方面的話題,年齡確實是她們擔心的一個主要因素。

其次,守舊的觀念還是十分嚴重。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豆腐渣的刻板印象還是存在,過了30歲的女人,在介紹對象的相親市場上很不起眼,甚至到了被人一看就被忽視的地步。

「瞧,她三十多歲了還沒嫁,是不是這個人有問題?」

「年紀大了,能要孩子么?」

諸如此類的想法,男生的觀念還是很多。

因此,在介紹對象的過程當中,女生一直處於弱勢地位。男的只要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人品和氣質出眾一些,很容易在介紹對象時脫穎而出,不管這個男的是20多歲、30多歲還是40多歲,都有一定的市場。

男生以事業為重,女生以家庭為重,中國的傳統一直如此。

還有,不知是什麼原因,我在很多活動上都發現,女生在追求感情時還是不太主動,相對來說顯得比較拘謹、委婉,不擅於表現自己。和男生交流時,都會不經意的把主導權交給對方。這在感情交往中是不利的。

兩個人交往,還是要彼此真誠、溝通、自然為基礎,這樣的交流才能起到效果。當然,不排除相親市場上存在「迴避行為」,有些過於誇大或掩飾的行為,但這樣的感情是不靠譜的。

我個人覺得,與其騎驢找馬,不如隨遇而安。多參加點活動,認識不同的男的,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更重要。現在的人生活圈子太小了,三點一線,工作,下班,周末就聚會,總是局限在個別的圈子之中,沒有擴展外部交友的機會。

如今網路社交很發達,不必把自己的交往對象僅僅局限在現實中,在合適的圈子內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不管用什麼方式,只要雙方真心誠意就行。

我向來鼓勵真誠的網路社交,這種人際關係也是一筆財富。只要擴大自己的交友範圍,以興趣為出發點,那麼在交往之中,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摩擦。

人的交往,到最後都得回歸最初的本質,存有私慾之心,必不長遠。


因為上大學改變命運。
網上經常說2020年之類的時間中國會有4000萬男光棍。
2020年中國將出現4000萬光棍 低收入男可以"合娶"老婆
但如果你考上了大學呢?
教育部:全國女大學生人數已連續4年超過男生_高考網 這是13年的報道。
也就是說,整體來看,高等學歷的女生數量已經超過男生了,雖然碩士博士之中男生還是更多,但據我觀察碩、博並不太介意找本科學歷的人。
所以雖然男性據說要有幾千萬光棍,但大部分不在題主的競爭池裡。
所以男生們要加油了,好好學習,考上大學,能考多好就考多好,這樣你加入4000w光棍大軍的概率就小一些。

其他方面來說,按照傳統男權社會觀念,20多歲時女生擇偶最具優勢的時代,而是男生擇偶最劣勢的時代(沒錢沒地位沒時間),所以也會導致很多男生家庭捂盤惜售。


摘自天涯論壇,侵刪
「中國是一個局部男女比例非常不均衡的國家,網路報道,中國男多於女,男光棍達到3000萬,作為女性先不要開心,這多出來的3000萬絕大部分出生於落後貧困農村庭,因為城鎮家庭富裕家庭或者普通家庭相對重男輕女思想較輕,B超篩選女嬰從而流掉或者出生後女嬰不能善終等等極端重男輕女手段絕大部分發生在落後貧困地區,越落後比例越畸形,從而導致了多出來男性集中於落後農村地區,而由於當今中國社會競爭激烈,物價高昂,階級固化,寒門再難出貴子,絕大部分出生於這些家庭的男性只能繼續成為最底層的男性,不能轉化為更高層的女性理想擇偶對象。報道的農村地區,男女性別比例大大大於4比1,於是,出現了過年相親男性排隊見一名女性的現象,並且帶兩個小孩的寡婦還很受歡迎,因為彩禮低。一名1米75在農村家庭中屬於優質的男性只能找各方面低於他的女性,甚至極端現象是手腳健康,身手思維靈活的男性只能娶一名殘疾女性,數量上的絕對不匹配造成了質量上的極度不匹配。

而在城市,隨著基層城鎮到一線城市的梯度房價和物價等生活成本的高昂,男性比例越來越低。北京剩男剩女比例(層次接近能婚配的),2011年調查時3比7,而在最新的調查中,達到了1比4,廣州上海接近,2015廣州天河公園相親會中,掛資料的男性和女性比小於1比4,最近的數據顯示深圳沒有這麼大的差距,跟深圳高科技、化工等男性集中的產業有關,但是也是嚴峻的。廣州任何相親活動甚至是校友相親會,都是女性數量大大多於男性。同農村一樣,數量上的絕對不匹配造成了質量上的不匹配。所以,你媽媽在公園裡看到條件優異的男性像選妃一樣,沒錯,他們確實在選妃,就跟農村裡面的女性面前有排隊等她選擇的男性一樣。

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物質條件接近於男性,說到這,你會問,為什麼女性都能在大城市生存呢,而男性則少呢。其實,社會上大部分人是承受不了一線城市的高昂房價物價的,男性在傳統思維中擔負著養家的主要責任,在選擇城市的過程中,他們以及周圍的人會不停的受到提醒,能不能養家,買不買得起房,造成很多男性放棄生活成本高的城市,選擇了生活成本低的城市。而很多女性在選擇城市的過程中,由於大城市白領崗位的集中,和女性及周圍人群「找個有房或能養家的男人」這種思維的影響,以為自己能在大城市生存,很多月入幾千的白領女性其實不具備在一線城市生存的資本,換成男性,會選擇生活成本更低的城市。於是大量的女性滯留在一線城市中,女性比例逐年提高。在這種激烈競爭的環境中,某些物質條件普通的女性也能利用長相或者機緣個性的優點,參與競爭了大城市數量很少的男性,能夠生存的優質女性受到了這種為數眾多的普通女性的競爭和擠壓,會感覺找不到匹配的男性。

所以,總體來說,是中國高昂的物價房價+計劃生育政策+傳統的擇偶觀綜合造成了目前局部男女比例極端不匹配的局面。」

以下是自己的概括
一,男女比例問題。城市裡因為婚姻成本高(結婚的主要成本由男生來負擔)的原因,已經淘汰了一部分男性(離開負擔不起的城市,選擇更小的城市或者農村)。所以,城市裡的男女比例基本平衡,甚至女多男少。
二,先天優勢。男性的適婚年齡比女性更長,所以有更加從容的選擇餘地。
三,男性的相親准入門檻更高。主要體現在經濟能力這方面。
所以,題主說的介紹人一定是在城市。


老實人多,
有錢的老實人少。


先喝碗雞湯:一類是有錢男的,長得還帥的,性格還好的,一類是好看女的,性格好家境好的,這兩類必然從大學就備胎無數了,基本婚前不是談就是玩,該結婚了,選一個平均分最高的就好了,根本不需要相親或者被剩下。韓劇里那些就別幻想了,在現實里發生概率真的跟中彩票一樣。


正題:基本剩下這些,年齡還大,還單身好幾年的(?!?!真的無法想像單身好幾年....我覺得一直在談戀愛或者有曖昧對象甚至有炮友的都還正常啊,畢竟是人。快30歲能單著好幾年沒對象沒性生活,真的覺得很可怕啊這種人)都是有點問題的。

女多,從男性角度講就是丑啊,大多數男的是視覺動物,你性格再好,再優秀但長得不好看,男的估計也就想寒暄一下。所以大齡女剩下的大都是丑,怪,奇(但是這要剔除剛分手,或者被劈腿被挖牆腳的倒霉蛋們)。別生氣,我是理性分析。怪,脾氣怪,性格怪的,本來相貌平平了,這些方面還怪,除了品味獨特男人應該沒人喜歡這樣的吧。比如第一次見面冷酷不說話或者突然說個冷笑話然後自己笑......奇,打扮,思想很奇特,還喜歡作的,慢慢也就剩下了。不過主因還是丑。有人可能會舉各種例子來說明我錯了,我只是說大概率情況下的原因。
男少,從女性角度(我聽的)講,選男的一般長相不是首位。而是看:地位收入,人格魅力,性情好壞,能力擔當這些內在的。那這就很容易啦,畢竟女的會看走眼,內在的東西也可以裝出來,不像長相啥樣就啥樣。有點賭的成分,所以雞湯那部分男的已經被剔除了,還剩下有能力,負責任的大眾情人也很容易溜走,剩下的總會有特點吧,比如你媽媽爸爸口中的世界第一優點:他老實,或者第二優點:他人好,也許是第三招式:踏實。總之,男的沒錢+不帥+個矮+短小+沒房,還可以學的憨厚,老實,有責任,不怕沒人要。


因為你生活在城市

相信我,去中原隨便哪個省的農村,你要往外透個風,說你身邊有好多適婚女孩等著介紹,保證不用你怎麼宣傳,你家門檻絕對會被等著提親的媒人踩壞.
中原農村地區的彩禮,已經高到你難以想像的地步,10萬20萬起跳,有的地方30萬起步的都有,而且結婚後不帶回,他們可有道理了"辛辛苦苦養了20年的女娃,憑啥說來你家就來你家"
這裡面的原因就不講了,大家都知道

在城市就不一樣,
一來當年重男輕女沒那麼嚴重,至少比農村情況好多了吧
二來不少條件好的男性會選擇去更大的城市或者國外發展,但一般來講女孩多半會留在父母身邊,
三來不少農村女性會嫁到城裡,但很少有城市女性嫁到農村吧
所以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女性海報明顯居多

就醬紫


由於某些政策的原因,中國是男多女少。
為什麼介紹總是女多,個人觀點是男女之間微妙的差距。女性有時候更希望找到一個合適又喜歡的。而男性覺得是合適又不討厭的也行。


性別差異上:
因為女生很年輕就有去相親的了(主動或者被動),而男生一般都是需要到27、8甚至30,有一定物質基礎且還沒有找到女朋友,才會主動安排/被動接受去相親。自然而然的,

一些樂於介紹對象的長輩總是感慨現在小女孩太多了,小男孩太少了。

因為小男孩都在打拚事業或者宅著玩呢,哪有興趣和心思去相親?

地區差異上:
男生在年輕的時候,都會主動、被動的去打拚,去城市裡,去機會更多的大城市裡……留在老家小城鎮的相對女生來說比例小一些。

社會、文化、風俗等外部環境:
女孩子23、4歲左右還沒有對象,家裡就比較著急了,就開始愁嫁了,但男生一般27、8左右沒對象,家裡才會開始著急,
女孩子只要不是太丑,都可以去相親,男孩子條件如果不好,介紹相親的那些大媽大爺,都自動將他排除在外;而且他自身也很難有去相親的想法,自卑心作祟或者想再打拚些年,等自身物質條件改善後,再進入相親市場,因為年齡在男性這邊並不是弱勢,可以等的起。

所以在中國男生佔比51%的客觀情況下,造就了題設印象。

PS:我從來沒相過親,以上純臆測,如有謬誤,別罵……


那是因為你在城市。農村的媒婆都在發愁女生太少


城市裡面是女多男少。


因為優秀的定義不同:

什麼是優秀的女生:在大多數人心中(主要指男人和媒婆),155cm以上,不是過胖,皮膚白凈一點,家庭條件無壓力,工作一般,什麼教師、醫生、公務員、事業編等都已經是香餑餑職業,更別提白領、律師、大學老師,要是會打扮,簡直是女神。並不是特別關注女生的學歷、學校、工作、收入、家庭背景、身高等,甚至沒工作的漂泊女性,只要滿足其中一點,都是別人眼裡的女神。這種普通女生,在社會上已算是優秀的女神。

而什麼是優秀的男生:在大多數人心中(主要指女人和媒婆),175cm以上,身材好,有點肌肉,穿衣有型,工作好(至少是大國企、有前途的行政單位、收入高的白領等),有能力,家庭至少能提供大城市首付(其實上,已經要求全款買房了),顏值比一般人要高,要性格好,畢業於211、985。這種才入女生和媒婆的法眼。其餘的男生,都是渣渣。

說白了,還是定義不同。


我記得有一個分析,如果把人分三等,且介紹人通常喜歡按門當戶對的規則來牽線。女的上中下三等的人數分布呈梭子型,也就是兩頭尖中間大。男的上中下三等人數分布呈金字塔型。越往上走人數分布越少。而大部分身邊的姑娘都是女中,其最優婚配選擇,所對應的男中,相對而言人數分布就較少了。

不知道在哪看到的了,覺得好像還有幾分道理。我身邊單身不少,但想要雙方都看得上的,幾乎就沒有了。「剩男剩女」(非貶義)可能多少得考慮讓步將就下了。


在長輩眼裡:女生家庭為重,男生事業為重

女生過了24雖還不結婚那是值得驚動全家的大事兒;男生嘛,事業為重,晚結婚沒關係,選擇面多

這樣的不對等意識下,他們眼裡看到的身邊全是「(被)愁嫁」的女生

為自己是男生喝一小杯暗自慶幸下。。


那這個介紹人一定是城市的。

你去問問縣城或鄉鎮的職業媒婆。
那裡基本上是男生很多女生很少。


對女生:有份穩定工作 長相中上 有點個人愛好就是優秀女生了 有時還能過的挺小資
對男生:有房嗎?有車嗎?家裡幹什麼?175到了嗎? 相比之下男的入不了女生和家長的法眼 哪怕月入5位數 省吃儉用十年攢個首付?(當然知乎er年入百萬可以無視啦)
當然年齡也有很大的原因女生適婚年齡窄於男生 在女權正確上年齡當然不是問題 (誰讓你不是有錢的老女人?然而有錢女人看得上普通人嗎 ) 然而現實就是實際存在


因為同樣25歲,在大眾眼裡女的就變成剩女了肯有人要已經很不錯了,而男的到三四十還可以找二十齣頭的小姑娘。在三姑六婆眼裡是沒有剩男的,只有剩女。


推薦閱讀:

缺愛的男生,如何填補情感上的空缺?(穩定的方法)
這個的困惑,面對這個相親認識的女生,我挺喜歡的一個姑娘。我該怎麼辦?
女朋友很任性怎麼哄?
老公嘴賤,或許是真的嫌棄我不夠好,如何調整心態並讓他改正?

TAG:情感 | 結婚 | 調查類問題 | 兩性關係 | 相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