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第一集地址http://m.iqiyi.com/v_19rrl77dq4.html


土土覺得十分有必要來感謝所有看過的朋友~如果各位能看到的話。當時寫的時候,絕對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讚同和收藏,更不會想到被推薦到知乎日報,以及很多公眾號在轉載……完全是無心插柳的感覺……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這篇文章的同時,被安利了這麼好的紀錄片,屬於我們自己的紀錄片。so,感謝每位用心看過的朋友。謝謝~~~~當然,也好嗨森~哈哈~
愿梦想成真。
······································································································································

一道宫门,两重世界。穿过千年的神秘,他们手中的日常。

经历5年项目调研,4个月不间断拍摄,貌似都是一群年轻人,据说是清华影像室

【发光。】

这群神秘又发光的人。明明手中每天都在穿过千年;但当某位师傅骑着自行车,穿过层层红墙到外面只为偷闲抽根烟时,众人打杏儿时,和着阳光喂着“御猫”时,偶有闲暇弹着吉他聊着天儿时,饶有兴致地介绍院子里种的各种花草时,你又是否能想象他每天的日常呢?这种反差本身就是一场伟大而奇妙的相遇。完全意想不到的风格,很燃很纯粹。你一定会爱上这种意想不到的平实和有趣,处处透着热忱与从容,想走近,想走进。

旺盛生命力,他们与文物相遇更相知,千年的传统技法和陈旧的工具更饱含传承的温度。他们对于古物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修复。世世代代传承千年的修复师们与手中的文物永远在进行着一次穿越时代的对话,这是一场奇幻的相遇,注定的相知。

3集实在不过瘾,想必只是皮毛。但也足够撩拨很多人为之着迷,艳羡。慢慢意识到他们在怎样生活,谁在守护着故宫,故宫又因何在传承。

【生机。】

又要提到最让我感触的钟表修复家,王津。精瘦的身材,总是笑,腼腆,亲切。

赋予其新生,纯粹的幸福

修复的生命变成橱窗的的静止

总感觉王师傅看的总是很出神

第一集中的王津老师,背着手,站在慕名而来的人群中,望着橱窗里自己刚刚修复了几个月的钟表,对着镜头说了句,“有点心疼。” 此时此刻从他身边川流而过的游客们,又如何才能想到,正是这位与自己擦肩而过的精瘦的长者让他们眼中无比瑰丽趣味盎然的国宝钟表得以复原,犹如再生。然而他们也只是静静地看着静静的国宝,却难以得见演绎状态下的万分神采,让树木掩映下的大门打开,让河水湍流,船只航行,让每只小鸡都挥动翅膀,让天鹅扭动身姿。那才是它本应有的鲜活的生命,那才是王师傅修复它的精髓和意义。真的真的强烈建议在展出时,下方装置一个动态视频循环播放,即便不能让硕大的它在橱窗中每天活在观众面前,起码可以通过下方的小视频,让游人也能窥其一二,多少领略一点它百年前的风华和本应有的勃勃生机。

黄先森侃侃而谈,俗称嘚瑟~哈哈开玩笑~

其中有个插曲特别印象深刻,很有感触。王津带着徒弟去参加展览。那位台湾收藏家說要是有一兩件故宮沒有就知足了~說實話,收藏家自豪驕傲是應該的,只不過他尤其興奮的介紹那塊金錶上刻著伊麗莎白,相比較王老師的淡定(王老師一直很淡定老可愛了)這就很有意思了。那塊表之所以讓收藏家興奮,只是因為那個名字(當時對他那種興奮的向兩位介紹這塊表,略感無語,滿滿的嘚瑟)。而在王老師眼裡,這種所謂的意義和他手下經歷的千秋萬代巧奪天工精緻到死的各種表相比,不僅沒有可比性,而且真真是兩個世界。

絕不是說王老師對其不屑,只是他不會也不需要get到收藏家的興奮點。這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王老師在展覽上的內斂腼腆,看著某些展品哭笑不得,這種狀態就像無意中闖進了一個現實的世界。王老師,他只需要安心的全然投入在故宮世界就夠了。

真的是太喜欢王老师了,好可爱……觉得印象中的大国工匠,应该就是这个样子,温暖而谦逊,执著而内敛。某种程度来说,这样的品质才能担当起某个职业的脊梁。纪录片中这些大国工匠们,幸亏有他们。

今天补完了第3集。3集太短,以至于还不能更全方位地展现修复的过程,还不足以满足我们观众的好奇心,但是3集,也足够引领我们走进神秘,去看看他们的日常。

最感染我,最打动我的,还不是他们的高超技艺,而是修复师们的状态,沉稳亲善,从容饱满,满满的生机。一群有意思的人。他们没有因为工作严肃沉闷,却意外的幽默平和。向上的热情更能让人感觉到这份职业饱含着旺盛生命力,他们在延续,在传承,让人安心,让人放心。

我们眼中的神秘,他们手中的日常。看着每个办公室外养的鸟,喂的猫,种的瓜果花朵,众人撑着一张大大的厚纸接住打下来的杏儿,这才是真正的生机。修复师们不仅仅是在面对一份赚钱的职业,而是面对一个自己选择的世界,一种自己选择的生活。


【相知。】

毕业于中央美院的木雕佛像的修复老师屈峰,一边不紧不慢忙着手里的工作,一边说出了一番动人心魄的话。

格物。他们对于古物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修复。世世代代传承千年的修复师们与手中的文物永远在进行着一次穿越时代的对话,这是一场奇幻的相遇,注定的相知。他们不仅融入着自己的情感,更渗透着自己的审美趣味,品格意志,用自己的修养与眼光去看待他们,用自己的全部理解点滴滋润着手中的宝物,重新焕发着它们的光彩,也分明看到了不知不觉注入其中的自己的痕迹。品格不同,审美不同,心境不同,会有着完全不同的修复结果。瑰宝千里迢迢找到与自己相知的修复师,是真正的幸运。正是这场奇遇,才注定了这些文物拥有生命。修复师握着灵性的文物,他们与文物的缔造者们对话,与文物本身对话,或许时不时还会用叹为观止的崇敬之情体悟着文物的巧夺天工,精妙绝伦。用那位女老师的话说,你觉得他们每一个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的。

因为有了人,千年瑰宝,紫禁城,哪怕片片砖瓦也才有了生命。因为我们在和他们相遇,相知,交汇。只有人的制作,人的欣赏,人的赞叹,人的传承,才让他们拥有了灵魂和生命。纯粹的物件永远是死的,人的情感永远是活的。

附上屈峰的原话。“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温度。】

纪录片记录着这群有意思的人,还有他们手中的代代传承。如今早已见不到的师徒制,依然存在于故宫这门久远的手艺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毕业之后因为各种各样的机缘,来到这里有了自己的师傅。这是传承的温度。他们要怎样适应里外这种反差的呢?都是同龄人,好有兴趣去采访一下……正因为有他们,才能有修复的新生。

无论如何新生,纪录片中依然能看到那些已经延续了千年的技法,朴素而有效。高科技的当下看着这些传统的方式,感觉特别有意思。制浆糊,晾树漆,用猪血,诸如此类blabla~这也是传承的温度。

篇幅所限,短短3集,已经没有更多容量去告诉人们何以完善修复技艺,怎样才能更加规范有效,而现代技术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国家和社会需要做些什么,以及每个个体应该如何面对。如果能够篇幅加大,让阐述更全面,当然会更好。我们也感受得到工作环境看上去也比较简单,陈旧。但换个角度想,这种自由舒服的状态,略显陈旧但熟悉的陈列和工具,是几代人共同的记忆,或许更能给人以安全感和温暖呢?每件工具都饱含着传承的温度。等几年之后,老一辈都退了休,中坚力量和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崛起,与之相伴的环境也会相应发生着变化。

不过能够感受到纪录片更侧重于讲述人,告诉我们这是一份怎样的工作,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这神秘的深宫有着怎样一种生活。只看片名,应该不会能想到是这样一种平实的风格。我很喜欢这种侧重,浓浓的人情味。这本身就是一份需要太多真挚感情才能从事一生的职业。文物是有温度的生命,他们理应需要更多人的执着与热忱。

至于文物保护中还有着诸多的问题,那是当然的。如何让修复的工作环境更规范,更先进。保护不当,资金不足,最最重要的是法律和条文的缺失,让很多人钻了空。怎样才能让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永远能肩负传承千年文化与精神的使命,这其中还包含着太多的内容,太多的路要走,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纪录片起码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一个起点,让我们认识了一群执着又从容的有意思的人。也衷心的期盼在保护的这条路上,他们能够走得更坚实,更完善。

一道宫门,两重世界。

超赞的一群年轻人。!!


知乎第一个300赞 谢谢大家 曲峰老师真是大智慧 我不会截长图 就把每一张都截了 用的美图秀秀的拼接233333 再次谢谢大家 值得存档的纪录片


这一幕看的我是不能自拔


关于故宫的纪录片老多了,为啥只有这部被翻牌子?


刺猬公社的首席:张宇欣

导读:媒体人跳槽一波连着一波,刺猬君最近也动了转型的心:有点儿想改行修钟表,找一位帅大叔拜师,然后没事儿就喂个猫、打个杏子、在故宫里骑个自行车什么的——啊,甜蜜的生活!对对,就是《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那种。

然而刺猬君心不灵手不巧,资质十分有限,只好乖乖回来写稿,怀着怨怼之心来和你们唠唠,为啥刺猬君想翻王师傅的绿头牌捏?

最近一个月,有部国产的纪录片口碑爆了。

这部纪录片讲的是故宫文物修复师的日常。按修复门类,片子分了三集,分别讲青铜器、宫廷钟表、陶瓷,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还有书画的修复(不过看完还是会混为一谈的)。

1月初,此片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当时并没有激起什么水花;它被上架到B站以后反而大火,几个视频源加起来点击量已经超过百万。网友们看完纷纷表示想改行。

关于故宫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已经接受了不少了,那这位小主凭什么被翻牌子?

我们不搞宏大叙事 我们只看脸

两个字:看脸(大雾)。

看完三集文物修复的故事,刺猬君努力回忆了一下学到的知识要点,首先想到了故宫的颜值担当王津。王师傅在故宫文保科技部的钟表组工作了几十年,最近八个月忙着修复乾隆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他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让钟表上的小鸡翅膀都动起来。

王津的徒弟亓昊楠也有不少粉丝。故宫钟表一千多件,一个人一生都修复不完,钟表组只有他们俩。

陶瓷组的王五胜最近在修复唐三彩,这项工作对人能力要求非常高:要培养审美、有物理化学基础、熟悉各朝代陶瓷器和材料。

后宫娘娘们冬天取暖用的炭盆,青铜组的王有亮负责整形复原

他们都是故宫的文物修复师。文物修复辛苦,需要慢慢磨。王津最终恢复了水法钟的走时和演示功能:拧上发条,小鸡小鸭们就扇动起翅膀,旁边是转动修长勃颈的鹅和嘴巴一张一合的狗,还有船只在水面飘;大门打开,是纺织女在劳作。

费了那么大劲修的钟表被静态地摆放在玻璃窗内,王师傅看在眼里,“有点心疼”。

【这么帅且认真的人心疼,刺猬君的心也有点疼】

陶瓷组的纪东歌对陶瓷充满感情:“从老百姓到皇家,基本所有人都在用,跟我们大家是没什么距离感的。”

他们为什么选择这项职业?木器组屈峰的一段话打动了不少网友:

可以看出,这是一群有匠人精神的人。

而且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很有意思啊。

没事喂喂御猫的后代。

闲暇的午后当然要打杏子吃。

周一闭馆,四下无人,就在太和门广场骑骑自行车。

他们至今遵循着传统的师徒制,日常用语是:“你们俩,上寿康宫去一趟。”

师傅们也很有魅力。

故宫屋内不让抽烟,王有亮心心念念要解决自己的烟瘾。

王五胜快退休了,他有空就在故宫里到处拍照留念,以后想买辆房车或者越野,没准儿还要尝试蹦极。

王津在海峡两岸钟表珠宝博览会遇到了华人圈著名的钟表收藏家黄嘉竹,后者给他看了维多利亚女王女儿的怀表并炫耀,“故宫没有的东西哦”。Wuli王师傅淡然一笑。

王师傅不仅钟表修得好,修钟表的手也长得好。

这就是《我在故宫修文物》讲的故事,也是它最大的成功之处:没有宏大叙事,舍弃了大场景俯拍,选择平实地记录我们熟悉的历史建筑里一群陌生人的日常:纪录片里可以看到恢宏的宫廷和价值连城的珍宝,但人物说笑玩闹,与我们毫不疏离。

同样动人的是,形象鲜活的文物修复师们与古老的故宫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这种具有冲击力的古今对撞也被主创以旁白的方式主动干预、着意强调。当纪东歌在故宫里骑车时,旁白讲到,第一个这样做的人是溥仪;寿康宫里,世界上体量最大的海南黄花梨柜子经擦拭后焕彩生辉,旁白替我们联想,乾隆的生母当年也许就坐在这里欣赏自己的柜子;陶瓷组的修复师走到西三所工作,旁白又适时地提醒我们,被打入冷宫的嫔妃们曾经就从这里走过。

片子不断地告诉我们历史和现代人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修复文物这种职业,则是穿越古今、与古人对话的特殊生命体验。

当然,这部纪录片里也能找到一些槽点,比如除了人物以外,片子在摄影、构图、录音等各项技术上并无惊喜之处;修复师们的修复方法遭到质疑。可大家都自动忽略了。

这些给国家顶级文物治病的医生,做着有几千年历史的手艺。刺猬君观看此片时,被他们的匠人精神感动,也羡慕他们与历史面对面的生活方式。看这个片子的感觉就像导演叶君说的:好比你站在江边看月亮,跟千年之前的张若虚写《春江花月夜》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

当我们在反“宏大叙事”的时候,反的其实是“故宫”

刚才刺猬君说到,《我在故宫修文物》惹人喜爱的原因就是叙事平易,那么通常所说的“宏大叙事”是什么样呢?

2005年的纪录片《故宫》是个非常好的例子。这部12集的纪录片应故宫博物院成立80周年而生,是我们能想到的央视那种最“正”的纪录片:大制作,全知视角,场面华丽,内容全面(包括建筑、礼仪、政治、珍宝等方方面面),彰显宏大的紫禁城景观和皇权统治下的政治生活,叙事的新颖性和文化反思的深度几乎可以忽略。

但还是要放在特定背景下来说事。曾几何时,国内传统的纪录片(或说专题片更恰当)表达手段单一,画面较为粗糙,常以史料旁白和专家口述搭配历史影像,与《话说长江》《再说长江》等充满了同期采访、官方声音的纪录片相比,《故宫》的视听语言已有很大突破,成功创造了宏大叙事的许多典范。

比如我们能天天见到的“门”的意象。在一个长镜头里,宫门被缓缓推开,跟着主观镜头,我们仿佛也成了戏中人。

还有已然烂大街的仰角和特写。

【超广角镜头下的角楼,凸显故宫宏大庄严】

【这几只夕阳下的神兽,你看吐了吗】

延时摄影,威严的建筑居于下方恒久不变。

【变化的云影暗示了流转的时间,如今各种宣传片里比比皆是】

设置悬念的叙事手法,比如“心计颇深的胤禛在激烈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笑到最后,年号雍正。”这种将悬念放置在句末或段末的手法,在现在的纪录片中常有。

比如虚拟情景的再现,当时引起了很大讨论呢。

【在研究《故宫》的论文里,很多都和情景再现有关】

这种手法我们也很熟了。

【刺猬君意外发现,《国宝档案》的《探秘紫禁城》系列里,用了《新还珠格格》的香妃侧影……】

还有特效的运用。《故宫》团队的特效制作邀请了好莱坞班底,用十几名或几十名演员制造了成千上万人的盛大场面。

【闯王李自成声势浩大的起义】

【万臣朝拜天子的场面】

3D技术被用来展现紫禁城不同时代的不同形制。

不可避免地,这种宏大叙事里也绝对少不了意识形态的植入和解读:故宫藏瓷的温雅敦厚是中国性格的表达;故宫书画传递了华夏文化的审美价值和观念;故宫玉器的灵动温婉是中国气质的流露……故宫的建筑、礼制、奇珍,无不指向大国的气度。

这些手法用今天的眼光打量,可能就像雍正看齐妃,规矩、大气,就是百般不顺眼。可莫要忘了,10年前,人家也是四郎眼中杏花疏影里吹笛的嬛嬛呀。

《故宫》的传播当年也堪称成功案例:在央视播出后,它的平均收视率超过了同时热播的电视剧《京华烟云》;它的版权也卖给了超过100个国家。《故宫》主创之一王冲霄还表示“希望能够为中国纪录片的商业化运作摸索一种经验”。

但王冲霄也承认,同国际经典历史文化纪录片相比,《故宫》在学术思想、叙事技巧、形式创新等方面并无过人之处,它的走红,或许和当时国内的民众心态有关:2005年,正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高潮期,大国崛起心态下,对民族史诗正叙事的渴求,成为普遍的公众心理,而《故宫》的适时播出,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这种心理需求。

11年过去了,惊艳了2005年的纪录片对俺们新青年已经失去了初见的吸引力。如果你看不下去这种过分正统的宏大叙事,那不妨看看美国的两小时精编版(是的,就像《甄嬛传》的美国剪辑版一样)。和《故宫》着力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相比,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故宫》精编版《透视紫禁城》就显得很有趣了。

《紫禁城》里充满了低语境文化的解释,渲染中国的东方神秘感。

突出皇帝的极权统治。其中有个故事:昏聩的皇帝不上朝,放了大臣们一天鸽子,大臣们晚上饥肠辘辘地回家,居然赶得有人被挤死了。

在紫禁城的所有建筑史料中,强调了施工者是100万名犯人和工人。

以及兴趣的转移:《故宫》里讲太监,说的是明末宦官干政;《透视紫禁城》中则描述了男孩被净身的过程,还加了一段英文太监尖嗓的独白。

那些关于历史厚重感的铺垫和细节描写被大幅删减。

最明显的一处是,《故宫》里多次出现威严的紫禁城后冉冉升起红日的画面,而在精编版中,这个象征皇权至高无上的画面却只为展现宫殿全景出现了一次,象征意义被完全消解。

紫禁城完工后,皇帝大赦天下,然后是春日繁花的景象——这个对国家迎来希望的隐喻在精编版里,被挪到了溥仪结婚时使用,只承担叙事功能。

《紫禁城》也在有限的时间里不忘提西方科技在中国扮演的积极角色:利玛窦带来西方的钟表,叩开了紫禁城的大门;

外国人在紫禁城里开了四小时音乐会,解救了宫门内品味孤独的皇帝。

关于八国联军入侵,《紫禁城》里自然就……哈哈。

和《故宫》的宏大叙事相比,《紫禁城》就是一桩宫廷秘辛。如果你不愤青的话,刺猬君觉得它体现的“文化折扣”还是挺好玩的。

拍故宫的方式,还有100种

《故宫》里的那套,我们这些年都看烦了。那么问题来了,一个被过度消费的历史文化题材,怎么才能惹人爱呢?

和《故宫》一样,《故宫100》也是故宫博物院和央视联合摄制的纪录片。

它最显著的特点已经写在了标题里:用100个微小的时间段,搭建一个故宫。整体来看,它是服从空间顺序的;但它每集6分钟又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可以像积木一样自由搭建成不同篇章。轻灵的叙事把宏大厚重解剖成了细碎小品,总导演徐欢说过,这是为年轻人考虑的设计。在地铁车厢和结账队伍里,就可以看一砖一瓦如何搭建起恢宏的宫殿,又见证了哪些历史浮沉。

但刺猬君觉得《故宫100》的优点不仅是“微纪录片”。

它的叙述是平视的。如第1集《天地之间》的解说:“对于这座城,我们几乎没有记忆。因为从前百姓不能进入这座城,它的记忆只属于皇帝。 皇帝的记忆不能说,别人也无从知道。”

《威猛铜狮》一集全采用了拟人口吻,旁白化身雕塑:“我是百兽之王,也曾叫狻猊。我是龙的儿子,也是佛的坐骑……进入紫禁城中,只管保卫皇帝,身影并不孤单,伙伴就在附近。”分分钟拉近距离。

这倚老卖老的铜狮还黑了一把后庭的鎏金狮子:“我们在前朝值班,要挺起腰板,睁大眼睛,竖起耳朵。这里是皇帝宣读诏书的地方,我得时刻关注任何风吹草动。他们不用这么紧张,总是耷拉耳朵,眯缝着眼睛,因为那里是皇帝休息的地方。”

【浑厚的男声念出这段独白,狮子也变得萌萌哒】

《再见紫金城》中,也用了这种第一人称叙述,开头就是溥仪慌乱的声音:“根据事先的计划,我先出养心殿,直奔神武门……只要我能够溜出神武门,一切都不成问题……”

【手持镜头的晃动营造了末代皇帝潜逃的紧张感】

第一人称的使用能增强戏剧感,配合恰当的对象,比客观讲述要生动得多。

刺猬君最喜欢的是第1集和第100集,摄制组分别用镜子和卷尺两个意象干预空间和时间的手法:

《天地之间》选取了故宫游客的视角,用一面面镜子来映照故宫。

【一个老人蹬三轮车拉着巨大的镜子穿行在城墙外】

【红衣小姑娘举着一面小圆镜穿梭在故宫内】

这是现代人视野中的故宫。

【镜面中的游客在故宫留下了影像】

平日里的故宫是左右对称的,而在这能看到上下对称的故宫,画面非常奇妙。故宫被拍成了大地上的天空之城:“紫禁城是一面镜子,天空、大地、记忆、未来,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时光,所有有情的生命,都可在这一刻的映照中被唤醒。”

在最后一集《看见看不见》里,百十年前的画面和现代的故宫重合:

【在不同的历史时刻,午门附近走过了八国联军的士兵、停过红旗牌轿车】

1900年代和21世纪的故宫大殿交错出现,太和殿、保和殿、交泰殿、钦安殿……画面均为黑白,画面里的人从长跑马褂到短袖热裤。

【太和殿门前,荒草丛生的1900年到游人不绝的2012年,太监“一叩首、再叩首”的回音与广播里通告游客的女音此起彼伏】

【相隔一世纪的两个男人,站在钦安殿同一位置】

同时,一把卷尺反复出现在游客的身边、大殿的拐角、故宫的地砖,好像在丈量我们所处的21世纪。卷尺在度量时间,让所有的瞬间都成为历史。

最后,在“太和殿,添一兽;大正吻,咬得紧……”的童谣里,小孩儿举着黑白照片在故宫的各角落走着,跑着。

《再见紫禁城》一集也呈现了同样的效果:由导游给游人的解说,引出了1924年11月5日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的场景。一扇神武门里时空重叠,一个是中国帝王最后的梦呓,一个是游人合影的喧哗。

【神武门看着紫禁城最后一位主人匆匆离去的场景内,我们也看到了游客和摄影师】

比起直接让老照片幻灯般粗暴地轮番上阵,《故宫100》的拍摄手法聪明地将我们所在的年代、逝去不远的年代和更悠久的年代拉扯在一起,加强了历史纵深感,这和《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不断牵连古今目的是一样的,刺猬君认为它甚至比后者倚靠旁白更精巧高明。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这部12集的系列纪录片有趣之处在于思路:文物本身、乃至卢浮宫和故宫都只是呈现和思考文明的媒介,重点是从东西方艺术的比较来展现中西艺术史脉络。

这个想法缘起于当年卢浮宫要在故宫午门举办“拿破仑大展”,《故宫》团队由此想到:可以将两座博物馆放在一部纪录片中。于是我们看到了:罗马帝国与秦汉王朝进行大一统的对话;中世纪,西方的圣母承担人间苦难,东方的观音普渡天下众生;卢浮宫的房间里有中国的青花,紫禁城的寝宫陈列着欧洲的西洋钟……

【布歇1739年创作的《早餐》里,一家人用着昂贵的中国瓷器。分块3D模式,让我们可以近距离看清贵族受众的茶具和远处的弥勒佛。】

【故宫博物院藏的《雍正行乐图》里,雍正带着假发。】

另一条线索则是徐冰、巫鸿、隋建国、范曾、谷文达、陈丹青这些负责东西方文化当代碰撞的“两栖动物”——比如谷文达的这把椅子,将明代和路易十五时期的风格结合,座位上还有一个电视屏幕。

还有他2009年在布鲁塞尔的大型装置展览《茶宫》,用5000多个灯笼将比利时的一座大楼紧紧包裹起来。

这样带有诗意想象和道德附会的东西方对话,也让刺猬君有点儿质疑严谨性。比如纪录片从尼罗河与黄河的不同活动规律,得出“埃及人更加享受河水泛滥的恩赐而逐渐形成了平和沉稳的民族性格,中国人则在不断整治气势汹汹而又不定期地泛滥着的黄河的过程中凝定了华夏民族的坚韧与抗争的个性”,似乎太过浪漫化(扯)了些。

所以刺猬君对观看的建议是,请尽情欣赏两国灿烂的古代文明,无需纠结这种比较的学术价值,把观看过程当做一场浪漫的艺术梦游就好啦。

日本TBS电视台的周播系列纪录片《THE世界遗产》里有一集《北京和沈阳的故宫》,刺猬君兴致盎然地打开以后发现,这是和故宫有关的纪录片里最脱线的,没有之一。


片子一开始花两分钟讲了定陵,各种凸显神秘感。

然后摄制组开始展示对“龙”这个意象的迷之执念,在字幕里把故宫标注成“龙的宫殿”,介绍龙袍时说“龙如黄河水”,并配了首藏族民乐(??)。

中间还乱入了日本、挪威、柬埔寨、巴比伦的龙文化……

接着说了故宫殿内金砖的硬度,这时又在苏州取景(因为苏州土壤黏性好)。

然后还采访了一个喜欢斗蟋蟀的老大爷。

【一位带狗的生活在北京老城区的风雅人士】

在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里,刺猬君看到了所有故宫纪录片里最广阔的时空。

【摄制组真的不是为了到处游山玩水才把故事讲成这样的吗哈哈哈】

作为本片名义上的两位主角之一,沈阳故宫拥有的只有最后三分钟,而且也在讲龙……

可能摄制组自己也看不下去,就夸了沈阳故宫拥有北京故宫木有的绿色琉璃瓦,并把琉璃瓦描述成“包含着他们在大草原上的回忆”(此时刺猬君自动脑补“我们在大草原的湖边,等候鸟飞回来……”)

其实这系列纪录片还是挺好看的(严肃脸),从2008年开始每周一播,除了故宫、金字塔这些著名的世界遗产外,还有日本原爆点所在地、法国的葡萄园这些地方,豆瓣评分有8.9。不开心的时候就拿出来开心一下呗!

历史文化是日本NHK电视台涉华纪录片中长久不衰的题材,《故宫的至宝》就是其中一部,拍摄于1998年。这部26集的纪录片囊括了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各种珍宝:青铜、玉器、青瓷、唐三彩、书法等等,是无聊时涨姿势的好选择。

【青花:蔚蓝色的光芒】

刺猬君印象比较深的其实是《壮丽的紫禁城》这集,取景和上述纪录片都不大相同。开篇是俯拍天安门广场,镜头由人民大会堂缓缓移到故宫。没有用任何的动画或是特效,让我们欣赏到1990年代真实的故宫鸟瞰图景。

【90年代的紫禁城,色调非常古早】

而且它还记录下了天安门武警在故宫内跑步的画面。

旁白在讲述明朝时皇帝的卫队时,镜头对准了正在操练的武警。

《故宫的至宝》最吸引人的还是神思者的配乐,优美大气哀伤兼具,缓缓流淌的音乐和慢慢移动的镜头相得益彰。

【配上温柔的配乐,朱棣的画像神情也变温柔了呢】

关于故宫的纪录片,刺猬君今天暂且扒到这(都6k多字了~~~~!!!)。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什么被翻了牌子?因为它好看,而且好看得不寻常。那它的艺术水准真的达到了神片的标准吗?刺猬君认为,起码和同题材纪录片比,它都未必最好。

但它的豆瓣评分压倒性地高是有道理的,这个打分清晰地表露了我们的态度:在被过度消费的、深沉庞大的浩瀚历史里,我们更愿意看到平易的讲述,亲切的故事,可爱的人,而不仅仅是“仰之弥高”。


印象最深的就是木器组的屈峰说的话 “文物修复者的价值不在于他把坏掉的文物修好,而是在于在修复文物中对文化的传播” 回母校央美看展,他脸上满是生疏,昔日老同学可能现在从事着赚大钱的艺术创作,说起他“在故宫工作,待遇很好的”屈峰的脸上满是疏离。看着展品,看惯了文物的他觉得没味道。

故宫人,生怀绝技的故宫人,就像扫地僧一样,隐于故宫,过着朝八晚五点生活,可能赚着不多的钱,却怀揣赤子之心。

钟表组的王津先生快要退休了,对自己修好却只能被展览不能走的钟心疼;书画组队老先生们,常感叹一辈子修到几张好画就算福气。

“钟表组”里记录了这样一个小插曲。师傅王津和徒弟亓昊楠一起去厦门参加钟表专业会议,遇到了一位著名的钟表收藏家黄嘉竹,他将自己随身带的藏品拿出来一起鉴赏,他问“故宫有没有这种怀表”,王师傅回答“不少,但是修的量不大”,之后,他又向他们展示了手机中拍摄的珍藏,王师傅表示“这大的好像故宫没有”, 他说“只要我有两三件故宫没有的话,我就开心”。当画面转回故宫时,王师傅说“故宫的钟表是因为收藏了世界各地的,当年皇家收藏,都是世界一些精品运到这里,包括我们一些大型的英国钟表,大英博物馆都没有。台湾的黄嘉竹老先生,他走世界各地拍卖,他收藏了一些还也不错,比较早期的一小部分,可能就是想跟故宫的比试比试吧,还是表类比较多,怀表类,但是钟还是,故宫钟表,可以说在世界上,藏品或是件数,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说这些话时,王师傅的语气非常温柔平和,并没有丝毫嘲讽或者傲气凌人,只有隐隐的自豪感,或许,这就是故宫人的平常心与些微的自得吧,并不需要和谁比较什么,只要自己把自己的宝贝守好保护好,就够了。

织物组的陈杨,真是很温柔的女人,缂丝的时候特别温柔的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愿干这个,但我要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他们在太和殿门前骑自行车,在门前打杏子,喂喂御猫,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这群故宫人,有骄傲、有风度,有责任有担当。
修一件文物,是跨越千百年的时空对话,也是他们对下一辈的承诺。
其实在看第一集的时候一直在幻想自己也可以去故宫修文物,但是年轻的故宫人都毕业于央美、清美之类的高校,从小就没有学过美术的自己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里写下一点幼稚的文字,来记录这些人,永远年轻的故宫人。
——————————————————————————————————————————
故宫人永远年轻

没有机会在太和殿门前骑自行车啦,但是一定会去好好看看,你们这么努力修的文物

看上去憨憨的屈峰说的话

王师傅我好喜欢你哦QAQ

故宫人永远年轻!


我的公众号「商务范」最近发过一篇“故宫网红”修表王师傅告诉你:什么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手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范主说:真人无名,真水无香。看似轻描淡写,其实功夫很深。

(商务范出品,转载请注明)

最近,范主被安利了一个中国工匠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一口气看了三集,这些故宫“网红”们,帅炸了好吗~

范主经常被日本工艺、德国制造刷屏,其实在自己的国家,也有大写的现代工匠精神,只有中国人才懂!范主看完以后,觉得再也不用羡慕百达翡丽啦~

有一群人,视自己为普通的故宫工作人员,(但其实,他们都是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他们用精湛的技艺,修复文物,被称作“文物的医生”。

这是一份需要倾注耐心、毅力和挚爱,才能从事一生的职业。

一、故宫男神王津,16岁进故宫修钟表,39年没换过工作,没搬家。

故宫多网红。纪录片播出不久,钟表组的修复师傅王津,就火了。

这位外表神似郑少秋,语气和蔼的故宫男神,范主被苏到了…

16岁进入故宫文保科技部钟表组,修了39年钟表文物。没有换过工作,工作室也没有搬过家。

王津准备修复一座破损严重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这是乾隆皇帝收藏里,较为大型的一组钟表之一。

“它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制造和工艺水平,但修复它们,就不是欣赏时的心情那样轻松愉悦了”

内含的人物、水鸟、很多生物都会随着时间做出栩栩如生的动作。

为了修复公鸡不能动弹的一侧翅膀,王津必须反反复复专注的调校每一个细节。

“修复走时功能还不是修复工作的终点,修复它的演艺功能才是最难的”

有的时候,我们觉得一个小小的缝隙没有什么。但是匠人就像天生的处女座,不希望有任何瑕疵。

“关上那个风正好赶在那棵树中间,正面看不着那拼缝,差一点都不行。”

王津带着自己的徒弟亓浩楠去参加钟表博览会,了解一下全球钟表商制造的一些古代钟表近况。偶遇华人钟表圈中著名的钟表收藏家,黄嘉竹。这位收藏家拿出自己收到藏表给师徒二人看。

“大的好像故宫没有” “故宫有这样的怀表吗?” “这个不少,但是修的量不大”

“故宫没有这种哦。只要我有两三件故宫没有的,我就开心。”收藏家喜悦自己的收藏。王师傅浅浅微笑。

这是两位同在钟表圈,但不同世界的人。

△范主说:“跟皇帝收藏,哪有比?”

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百年文物进行对话的一种特殊职业和特殊感受。 在故宫钟表文物修复展上,王师傅感叹着自己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

故宫的钟表,师徒二人一辈子也修不完。

看展只需要一个小时,背后却要经过八个月的修复。

眼前的玻璃柜里,这些钟表本该有灵动的动作,可是并没有让它们动。

“上满了弦,待它演示功能全恢复的时候,你看的那种感觉,就是跟不动的感觉,就是不一样。感觉它就是一种活的。”

“你看就这么静态摆在那儿,看着都有点儿心疼。”

修复前:一直搁在库房里,破损比较严重,一百多年没有修复过,没有多余配件,都是孤品。

范主带你看看修复后:铜镶金乡村音乐水法钟,壮观的gif动图。

△范主替王师傅内心OS:"泥萌让它动啊!"

二、骑着小电动,去执行特殊的任务。

青铜组的王有亮老师傅,从八十年代进故宫,工作也有一定年头。

他和同辈们的师傅,就曾经修复过震惊一时的"马踏飞燕"。(范主记得,小时候历史书的封皮上就有这个)

因为时间的腐蚀,有的青铜器已经碳化、有的锈迹斑斑。青铜器在修复的过程中,要先制作复制品。每一个方位、什么样的颜色、斑点都要准确到位。

“能把复制品做好了,你在修复当中,就一点问题没有。有时候,能做好一个复制品,就能做这一行了。”

修复国宝的现场并没有想象中的战战兢兢,王有亮就是轻描淡写的做着手里的活儿。

“你就得这么拿,如果你只提一边,他可能这边是坏的。”

青铜器修复,至今都是鲜为人知的技艺。

追求细节的王有亮师傅,回忆当学徒时的经历:“有时候就是调不出来正确的颜色,一个礼拜都调不出来,难受死了”。说这句话时 ,范主也(╯﹏╰)难受死了。

早年,故宫的贵重青铜器已经修复的差不多了。王有亮还会带着徒弟高飞,做一些细碎的铜器、金银器修复。

每天到了休息的时候,王有亮都有一个特殊的任务:就是骑着小电动,

出来抽根烟。

三 、这才是现代中国(大写)的工匠精神(爱国主义教育)

不管是钟表组的王津,还是铜器组的王有亮,他们身上都存在这一种无法遮挡的光芒——中国工匠精神。

陶瓷,应该是从皇族到百姓,都在使用的器具。古代的工匠烧制瓷器,就算有一点瑕疵,也要摔碎重来。

?陶瓷组的王武胜,为了修复一个破损非常严重的唐三彩马,付出了太多

去陶瓷管看同时代器物展,拍照;和其他组同事讨论物理、动物肌理、化学材料。开玩笑的王武胜师傅说:“不要涉嫌创造性修复”。最后,通过技艺,使一件文物重新发光。

修复前:

修复后:

?木器组的屈峰,虽然年轻,却有着哲学大触般的思想。

在修复一个在国内已经凤毛麟角的辽金木雕佛像时 ,他说的一番话让人动容:

“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古代的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世上来了,走了一趟。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

“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

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当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也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

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传播文化。不是说是,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修复前:

修复后:

?漆器组的闵俊嵘,和所有的漆器修复人员一样,除了忍受难熬的生漆过敏。还要忍受一些难闻的气味,比如用古法的猪血点石灰。

为了采集到合适的漆,去北京郊区,和采漆师傅一起在夜里割漆 。

一晚上,60棵漆树,才能采集八两优质漆。

修复前:

修复后:

?纺织组的孔艳菊和一群年轻人,在如隔两世的故宫内,埋头修复一个特殊的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箱柜。

镶嵌,不仅要和金银木器完美的嵌入,还要达到修旧如旧的水准。

“在这儿,我觉得是跟当代脱节的”

这帮年轻人过着于当代脱节的日子,延续着故宫的百宝镶嵌修复工艺。

修复前:

修复后:

?纺织组的陈杨,带领着一组的女性,承担纺织品修复工作。她们不能化妆,不能用粉底,不能喷香水,不能做指甲。

陈杨操作着现代人已经不愿意去学的缂(ke)丝技术。

“苏州的年轻人,都已经不碰这个工艺了,实在太费时费力,费眼睛。”

但陈杨在潜移默化中,承担着这份责任。一个熟练工,一天也只能织出几寸缂丝来。

修复前:

修复后:

?还有书画修复组里,掌握着独门技艺的大师们:

随师父修复过《游春图》,退休又返聘回故宫的徐春华。

出身书画修复世家、父亲就是故宫书画修复组第一代开创者的张旭光。被可爱的手残贴膜网友们膜拜,奉为真正的祖传故宫贴膜,手机贴膜简直就是糊窗户的水平。 。(虽然范主觉得这样比喻太低估张老先生)

书画揭裱,历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另一个故宫男神杨泽华。

故宫从金禹民,到刘玉,三代单传,唯一的摹印传人——沈伟。

退休后返聘,继续临摹退休前就参与临摹,一套十七张丁观鹏《罗汉图》的郭文林。

还有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用了十年时间,

才临摹出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冯忠莲女士。

看着这两张面容改变,黑发变白发的工作照。范主已泪飙:这些故宫的修复大师,是在用一生真挚来做中国匠人。

网上有个段子:

“如果有时间,可以在看各种美剧、英剧、日剧的间歇,或者少看两集手撕鬼子、嫔妃宫斗、婆媳撕逼、老公出轨的国内剧,花两个小时看看这部三集纪录片。

然后,你会被一群人打动,你会感到热血往上涌,你还会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所谓最牛x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当仁不让。”

四、在故宫修文物的体验大集合

和范友们的心情一样,前三趴里,大师们的技艺已经让范主献上膝盖。这明明就是“故宫博物院招聘宣传片”!

相信范友们已经开始咆哮“我想去故宫工作”“我要去拜师”了。

1.怎样才有资格做这些师傅的徒弟?

故宫依然保留着师徒制,年轻人大多数来自央美、清美、国美(看似又是一个“美院招生宣传片”)。

故宫博物院每年吸收四五十名应届生。未来几年,这个数字还会增加。五年后将会有三分之一的老员工退休。

要走上这条匠人之路,你一定耐得住寂寞,有良好的高等教育,一片痴心。

2.故宫修文物的工作时间

一开宫门,两个世界。在故宫修文物,早上八点上班,当妈妈,带小孩的人会比较难熬。。

但是必须五点下班,无特殊情况,杜绝加班(天色晚了,就要交给猫猫、黄鼠狼这些小动物和**

来管了)。

3.像皇上一样逛故宫是啥感受?

故宫太大,很多老师傅,到退休前也没有认真地逛过故宫。

但是,周一故宫闭馆时,可以骑行在故宫的广场。

最早这样享受过的人,是百年前的溥仪。

4.修复工作会不会无聊?

范主觉得,应该不会。就像王津男神说的,做着做着,越会做,越玩儿的转。

?以厂为家,每到果树结果时,修复员工会在自己的院子里,摘果子。

这些树,是他们、他们的师傅、师傅的师傅,那些明朝、清朝的人栽种的。有种穿越古今,与时空对话的感觉。

?工作之余,还可以加点想象力,放松一下心情。比如看看郎世宁的留世作品《乾隆慧贤皇贵妃朝服像》,看看时尚icon皇贵妃的咬唇妆。

?在《崇庆皇太后八十庆典图》图里,找到一个长得像赵本山的大臣。

?最后,修复文物,特别是珍贵文物的机会并不多。这么难得的机遇,怎么会觉得无聊呢?必须打鸡血一样又自豪,又鸡冻啊!

修复文物,不仅是创造价值,也是我们民族性格和审美的塑造。

做师傅们的学生,范主已经没希望了。但范主必须想得美啊,干脆蹭吃蹭住,做师傅屋外的御猫好了(=ˇωˇ=)

喵了个咪,奉上B站链接: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


商务范 | bfaner

微信第一风尚自媒体。商务金领装逼手册,日常生活、出差旅行即刻搞定。终有一天,彪悍人生无须演戏!搜微信公众号:bfaner

每日逼格养成计划请长按此二维码:

http://weixin.qq.com/r/3nQeBt3EE4BsrZll9yHM (二维码自动识别)


谢邀
我发现大家好像很喜欢看关于故宫的纪录片…
我有空给你们整理整理
先把这个看完吧
有时候也不要只是从纪录片中了解故宫,多来故宫转转,亲身体会一下,然后跟工作人员交流一下也可以。
我真的没有在打广告
多来贡献点门票钱吧!!!!


除了
《我在故宫修文物》 [hiahiahiahia不知道这部纪录片给故宫圈了多少粉拐了多少人想学文物修复hiahiahia真是无形的好广告hiahiahia大爱大爱大赞大赞!!还有就是拍的好平民好日常…泪目了]
还有专门的或者或多或少涉及的
《故宫》
《故宫100》 [想具体了解的可以看看这个,但是(有点)多,不无惭愧地说我也没看完…]
《清宫密档》
《北京记忆》
《故宫至宝》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具体我有空写,还是那句话,我龟慢…


与其喜欢这部纪录片,不如说喜欢里面的人吧。

这部纪录片本身真的是充满了各种缺点,从拍摄角度到剪辑到配音都不咋地。

可是我还是很喜欢!!!!因为这部纪录片又下载了一个app,正式的入了纪录片的大坑。目前跳入了《我从汉朝来》和《园林》。

恩,题外话说完,回到这部片。

这部纪录片最打动人的,是人,是每一个勤勤恳恳的文物修复者,他们每个人都认真做事,安心生活。这样子的状态真的是让人非常的羡慕。在他们的身上没有勾心斗角,没有世事纷扰,岁月一派静好。这是很多人的理想生活吧,至少是我的。很多人都希望活得更纯粹一些,能够专注的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必要为了其他事情费神。而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有着共通的气质,对于时间的都有一种超然。“过几年”,“也就5、6年”他们对于时间都是如此般的轻描淡写。而再看看他们的工作似乎又可以理解了,他们经手的是上百年的甚至上千年的文物,在有百年历史的紫禁城内工作,时间在他们身上变得很是模糊。所以一个个都特别的显年轻呐。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他们或许令人敬佩,却依然有一种距离感。而片子里各种各样有爱的小细节补充了这样的距离感。木工组的打杏子(这个细节特别有趣,一开始在哪里找盖文物的纸,还以为又有什么厉害的文物要出来了!然而是用来接杏子。);种树的、种菜的;逗猫的;出去看展的……这样子平凡的生活让人顿感亲切。非常的有生活气息,让人很想去故宫工作呐,不亏是招工广告!

我觉得,让人回归到人,不去神化,这是最好的状态。纪录片中每一个文物修复者是大师,也是普通人。这是我觉得这部片子非常棒的地方。

竟然全文结束了都没有提到我的王师傅!不行!再加一段王师傅。钟表组王师傅在结束的时候说:怎么就静置了,好不容易才动了,(跟摄像机说)动起来完全不一样,特别漂亮。辛辛苦苦才恢复了演示功能,最终在展览的时候却只是静静的摆放在一旁,没有人知道动起来的样子。真的特别的可惜,王师傅说的时候,真的是很心疼。希望以后各种展览,对这种能动的但需要静置展览的物件,可以拍一个视频放在展览品的旁边。不要辜负每一件藏品和为之付出心血的人,做的人不容易,修的人也不容易。既然都费心费力的做展览了,就多拍一个视频吧。

还有很多其他的点,其他的回答都有提到就不继续了。真的是一部很棒的纪录片!希望有更多人能去看。


一提起博物馆,就是一阵严肃酸腐的味道。


在普通人眼中,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是修复师都是不苟言笑的“砖家”。


但一部关于博物馆的纪录片,却改变了许多人的看法。


《我在故宫修文物》

这部纪录片分为三集,讲述了一群在故宫工作的文物修复者的日常。


纪录片在全世界都是“小咖”,在天朝更是爹不疼娘不爱,这样一部纪录片的构想在拍摄前已经搁置了五年,直到去年故宫博物院90周年院庆才得以启动,三集一共150分钟的片长,投资不过150万。


能在央视播出,还走了点关系,监制徐欢自己就是央视纪录片频道的一位导演,不过央视只提供了播出渠道,没投钱。


没想到这部穷酸纪录片播出之后,一时间推荐无数,豆瓣评分高达9.4分。

片中的主角也收获了大波表白。

叔觉得这片子受追捧,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如今我们常常提起、常常惋惜的“匠人精神”。


平时大家都在博物馆里见过那些精美绝伦的历史文物。


乾隆的雕漆诗箱。

镶嵌各式装饰的番人进宝图柜。

但经历岁月磨砺和战乱浩劫,它们刚出库时,远远没有我们所看到的那么光鲜。


有些残破不堪。

有些布满灰尘。

文物修复师的工作,就是让这些历史文物焕发当年的神采。


这里面有不少讲究。两个原则:一个是修旧如旧,一个是最小干预。


所谓修旧如旧,就是修复后的部分要与文物整体的历史感一致,并不是全然翻新。

木质佛像手指的颜色需要和周围一致。

古乐器瑟,修复时漆色要比周围深一些。

而最小干预,是尽量不要影响不需要修复的部分。操作时更需要小心谨慎。

很多文物的修复工序非常复杂,必须分毫不差,要求修复师有极高的技艺和极佳的审美。


镶嵌组的孔艳菊,在修复番人进宝图时需要根据缺失的凹槽和柜子上其他的纹样,设计出草稿,分解成小件,然后再拼起来。

而木器组的屈峰在修复一尊佛像时说,佛像和人一样,“相由心生”,和雕刻者的审美、对佛性的理解密不可分,最难的,是雕出那种“神秘的、纯净的笑容”。

除此之外,文物修复的工作耗时费力,同样考验着修复师的耐性。


金石钟表组的王津师傅,一件钟表修了八个月,一个小问题可能要花三四天解决,特别需要心静。没有人催促,也没必要偷懒。

烦了就停下,出去走走,心静了再接着干,也比在不耐烦的情况下出篓子要强。

织绣组的陈扬为了修复皇家的出门见喜春条,使用了古老的缂丝技术,一天只能织几寸。

故宫的“慢”让人印象深刻,强调“慢工出细活”,朝八晚五的工作时间,不允许加班,更容不下赶进度、拼业绩的浮躁心理。

目前,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主要的工作地点仍在故宫博物院内,狭窄、简陋的工作室,对他们的修复工作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工作室不能开空调,不能私自烧水,清洗文物的水不能含氯。

漆器组的成员,都需要忍受难熬的生漆过敏和制漆时难闻的气味。

织绣组成立的时间晚,所有的成员都是女性,却要违抗爱美的天性,不能涂指甲油、擦粉底、擦香水,因为怕化学成分影响文物。


老一辈的文物修复师,年纪轻轻就入行,在故宫一干就是一辈子,不知不觉,就为这份职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王津十六岁进入故宫,跟着老师傅学艺,39年没有搬过家。在展馆中看到自己20岁时修过的钟表,也会觉得恍如隔世。

临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冯忠莲女士,一幅作品完成时间跨度将近十年,从黑发画到白发,也让人看到了“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精神。

实行传统“师徒制”的故宫博物院,徒弟多,师傅少,许多已经退休的老师傅,也仍然会返聘,继续传授技艺。

而对于受过系统美术专业教育的年青一代修复师来说,则要顶着花花世界的诱惑、压抑追求自由的天性。

和文物打交道久了,中央美院毕业的屈峰,回到母校看展,看到现代化的作品,似乎已经有些不适应。

同样是从中央美院毕业的孔艳菊,曾经也还想走创作的道路,却因为这份职业,放弃了作为艺术创作者的自我表达。

文物修复技术之困难,过程之繁琐,条件之艰苦,牺牲之巨大,都没有挡住这些修复师的热情,因为这份工作也赋予了他们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人生经历:和历史对话的机会


王津在修复乾隆皇帝珍藏的这座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时,禁不住赞叹当年手工技术的精湛。

复原文物的时候,需要修复师琢磨当时工匠的用料、审美和工艺。孔艳菊说,“看起来都是一些死的东西放在那里,但你真正去接触的时候,却会发现非常美,非常精彩,而且确实是有生命的”。

皇家珍藏的名家字画传承了千年,通常每百八十年修复一次,在从背后贴满用以加固的折条,从贴折条的手法中,能看到历朝历代修复师的手艺。

通过现代科技的检测,还能发现画中的惊天“秘密”:当年的皇家工匠,竟曾冒着砍头的危险偷工减料。

修复流传千年古画时,由于颜料氧化发黑,更需要修复师揣摩画意,仿佛与作者对话。

不过在中国,“文化”“传承”也已经是老生常谈,尤其是最近,叔听这两个词,耳朵都听出茧子了。


但这部观点老套的纪录片之所以能火遍全网,更重要的原因是“接地气”。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中国纪录片开始有意识地效仿英国BBC的模式,不再是打着官腔地一味弘扬、教育,而是以“人情”动人。


《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正是修复师人性化的一面,拉近了他们与常人的距离,仿佛告诉人们:他们和你我一样,也是普通人。


王津怔怔看着博物院陈列柜里的钟,有些遗憾,费了大劲修好的古钟,最精彩的走时表演无法被人们看到,只能一动不动地呆在玻璃橱窗里。

和沉静娴雅的王津不同,陶瓷组王五胜快六十岁了,说自己特别喜欢想入非非,眼看快要退休了,还有好些想干的事没干,也想像年轻人一样,玩滑翔伞,但不知道年龄是否允许。

故宫每年招收四五十名应届毕业生,为古老的文物修复行当补充了年轻血液,这些年轻人和我们往常看到的年轻人一样,喜欢说笑聊天。

在皇宫里骑自行车,幻想自己拥有和末代皇帝溥仪一样的特权。

干活累了弹会吉他,调节一下心情。

把故宫里的一株枣树交给郊区的朋友扦插,美其名曰迁“御枣”。

据说,故宫博物院审片时候曾表示希望把这些生活段落拿掉,因为害怕外界觉得他们没有好好工作,好在最终被监制和导演说服,这些充满了人情味的片段才得以保留,这也正是是这部纪录片大受欢迎的原因。


由于经费有限、团队经验不足,虽然仍有许多瑕疵,这部纪录片却让中国观众对这些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中国文物保护的现状有了认识,甚至有许多人评论说,“这简直就是故宫的招聘广告”。


《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爆火,王师傅红了,弹幕里吵着要给他当儿媳妇的女孩能从故宫排到八达岭,也许也吸引着更多人将目光转向这个有些枯燥却非常神圣的行业、这些普普通通却缔造不朽的人群,也使更多人对纪录片这一特别的电影类型产生兴趣。


欢迎关注叔的微信公众号:影视怪蜀黍 跟叔聊骚,不定期在线~

http://weixin.qq.com/r/o0Xk-DrEX2cgrX6f9xCx (二维码自动识别)


匠心独具,难能可贵。这八个字适用于影片主角——文物修复师,也适用于影片的创作团队。

给8.0分,说说观后感:

1.题材
历史、君王、文物、现代、科技、修复、师徒,种种元素撮合在一起,就好比在太和殿前面骑自行车,新鲜猎奇,让人产生莫名的向往。在被商业烂片们轰炸之后,一个人坐在电脑看这部纪录片,感觉非常舒适,真的能够带给我内心的平静。“工匠精神”的概念被某胖说出来之后,被炒得越来越红火,这部纪录片算是顺应时代的需求,表现了“工匠精神”的一种可能。影片也很残酷地说出了“工匠精神”的难——获得手艺的艰辛,工作面对的孤独以及从未停止的时间。修复的文物动辄几百年历史,修复的过程就是一种与古人对话的体验,在时间的洪流面前,个体生命的愿望和渴求显得非常渺小。

2.访谈
影片中有很多时间是人物在说话,人物的表现非常自然,谈话过程中情绪自然流露,这不是演技,而是拍摄团队的技巧所在,一个陌生的人,从愿意接受采访,到被拍摄,再到无视镜头的存在,自然表现自我,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对于拍摄组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这部纪录片中有话说的人目测过百,人物表现如此自然,不难看出,调研五年,连续拍摄四个月确实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很自然的,我会拿这部纪录片和《舌尖上的中国》作对比,相较之下,《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人物访谈方面确实胜出一筹。

3.拍摄
虚化大法好!虚化大法好!虚化大法好!由于“文物修复”这个题材的优越性,大光圈小景深的特写镜头被大量运用,当观众迷失于各种大光圈镜头之中的时候,高大上的感觉水到渠成。

比较有观赏性的镜头,还看到了航拍,伪移轴,延时拍摄

但也有些延时镜头暴露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光影效果,比如下面的三段我是差评的。

4.剪辑。

这是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曝光是否正确有待商榷。

这是影片的第二个镜头,失衡的构图加上乱入的黑块,不是徐克还真别玩倾斜式构图 ^-^

这是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小朋友的手和不断频闪的屏幕。

在我看来,这些最关键的镜头并没有设计好。拍摄有失误是可以原谅的,但是把它剪到片子里,还放在关键部位,那真是不讲究。

剪辑方面有些地方存在不流畅,下面那个大姐巴拉巴拉讲了将近五分钟,中间生硬插了几个镜头企图化解尴尬,但还是很尴尬。

呀,发现做剪辑的是导演叶君,闭嘴闭嘴。

5.音乐
看的时候没有感觉到音乐的存在,这说明没有出彩,也没有违和,当然,也没有识别度。不是每一部纪录片都能像《舌尖上的中国》、《美丽中国》一样,能创造出识别度高到可以垄断使用权限的背景音乐。

6.一个小吐槽

过誉了。7.我想坐在东歌姐姐的自行车后架上。害羞脸


从画面看,拍摄的不专业,构图有问题,剪辑有问题。从声音看,旁白应该是个nl不分的人。

但是

这部纪录片对人物的表现非常好,人物的语言,神态,师徒的传承,对文物的热情等等,这些对人物的刻画不能说多么到位,但是能触动观者的内心,这就足够了。

还有一点就是接地气,片中说,这是最顶级的文物修复者,修着最顶级的文物,但是他们的生活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在院子里种树,在故宫里骑车,打杏,逗猫等等。这些都让观者觉得亲近。

是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它让观者体会到了拍摄者要表达的东西,一种精神。


这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最接地气的故宫纪录片

前些日子好友推荐了一部片子,《我在故宫修文物》。

“啊,不是我在广场吃炸鸡么?”

然后就收到了一个扣鼻屎的表情…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央视这个月推出来的一部纪录片,被称为“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在我看来,算是最接地气的故宫纪录片了。纪录片主打“修复”二字,分三集,第一集为青铜器、宫廷钟表、陶瓷的修复,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再到第三集的书画修复、临摹和摹印。(看完了才觉得三集也太短了吧!)


记得小时候看另一部纪录片《故宫》,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各路历史重演,专家们的正襟危坐,灰头土脸的文物,好似非得端端正正地坐着才能观看。可是如今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我们看到故宫也可以变得萌萌哒。故宫里的修复师也并非都是些垂垂老者,还有一群高颜值的七八九零后。


星期一的早晨,陶瓷组的纪东歌在空无一人的故宫里骑车穿梭,旁白里流出“最早享受过的人,是百年前的末代皇帝溥仪”。书画组组长杨泽华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修复完《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里面的一个人物说,“你看,这个人像不像赵本山!”修复完寿康宫里世界上体量最大的海南黄花梨柜子,青铜修复师王有亮坐在对面的炕上静静观赏,“乾隆的生母,当年也许就像这样,坐在这里欣赏过自己的柜子。”


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一种特殊职业和特殊生命体验。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代三彩马,乾隆皇帝用过的黄花梨百宝嵌顶箱柜……在这些顶级的文物修复师中,这些尘封的文物又焕发了往日的光彩。师傅们说,“我们的职业生涯,是能够留下点儿什么给后来人。”


个人最喜欢的是钟表师傅王津,温文儒雅。面对华人收藏师黄嘉竹拿着维多利亚女皇女儿的怀表炫耀时,王师傅一直保持着浅浅的微笑,他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可能是想跟故宫的比试比试吧。故宫钟表,可以说是在世界上,无论是藏品或者件数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展览馆看自己年轻时修过的钟表,王师傅脸上露出了一种难以言表的表情,看着有点儿心疼,文物修复算是和自己的人生对话的过程,更何况是修复的是提醒时间的钟表。在当下修一个钟表只需要一两个小时,而王师傅修一个三元桥却要用整整两天,所以王师傅的时间感与我们是不同的。“钟表的修复,就是这样反反复复,好像永远没有尽头”,这份工作真的需要耐心与韧劲儿,就像王师傅说的“只有真心喜欢才坐得住”。


文物修复算是一门手艺。最初对手艺人产生兴趣,是读了汪涵的《有味》。从靖港香干、糍粑再到到油布伞,乡间的手艺人在作坊里日日辛劳,双手在灶台前起起落落,那些我们常怀念于齿间的美味还有儿时的斑驳记忆就此诞生。于是,“手艺人”三字变得刻骨铭心。


但是只讲一群人在坚守一个日渐微弱的手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叶君认为这样调调的片子已经太多,于是他和团队将这部纪录片聚焦在了现实生活,探讨现代人与故宫的关系,既有修复技艺,也有不同性情的人物,还有故宫的生活细节,当然还要有情怀……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出宫”之后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叶君回答,“这个职业真让人羡慕!还有,故宫的女孩们好有气质啊!”


PS: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共号:taste0110


看着他们操着一口京片,打着杏,骑着车,慢慢走,和文物一起变老,一代一代,隔着墙似穿越了百年般的,从此,旧物新人,时光荏苒。
他们是匠人,存着匠心。
手中百年物,院外又一春。


真的很羡慕。


由于纪录片火了,在b站上有人都是刷很多遍,故宫里这群默默无闻的文物医生们也红了。五一劳动节,央视一套做的特别节目,大国工匠系列也特意邀请了故宫哲学家屈峰老师和陈扬老师去录节目。
为他们这些大国工匠精神感动。大家可以去电视上看。
呃。。。特别不好意思的说,里面有我一个小小镜头。哈哈哈
这个是为了他们写了篇文章。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ODE3NDUyOQ==mid=2651373650idx=1sn=86cd8a40b75d54ce597c3b8e5f813762scene=0#wechat_redirect

超级喜欢王津师傅!好温柔好和气好气质!
与纪录片里的故宫男神王津师傅合影的奇妙之旅。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ODE3NDUyOQ==mid=403789333idx=1sn=4f5dd3ca754452cdfef5a7ef60b5a759#wechat_redirect


其实这是故宫招人的宣传片


我不想评论本身这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我只想谈谈我自己对两岸故宫的文物修复与保藏情况的对比和看法:

目录:
1。两岸故宫文物损坏与管理混乱事故比较。
2。两岸故宫院长履历比较。

==========================================================================
1. 文物损坏与管理混乱事故:
网友“龙灿”再曝故宫四起文物损坏事件
龙灿:故宫调查系列1 监守自盗,大量故宫善本人为丢失_1076906592_ooF_新浪博客

大陆北京故宫:(不完全统计)

1)2009年,宫廷部搬运一对晚清时期的玻璃花插,后发现其中1件花插的1根玻璃枝杈断开

2)2004年5月27日和9月6日,宫廷部两名职工在整理核对文物时,分别造成清代黄釉盖登的盖部和绿地粉彩八宝之“鱼”底座的损伤。这两起事故均是由于当事人违反文物操作规程导致的。

3)2011年5月8日,故宮博物院斋宫被小偷突破四道防線,成功偷去 私營香港兩依藏博物館 正在斋宫展厅内 展出的 7件藏品。故宮博物院为此公開道歉(墙上出现大洞,警报器未响)。此前,故宫博物院曾於1959至1987年失盗五次,都发生在故宮博物院珍宝馆。其中1991年被盗的4枚古印,至今尚未寻回

4)2011年7月4日,大陆的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损坏事故。26天之后,北京故宫才承认损坏珍品文物一事。

5)2013年5月4日,一名觀眾擊碎翊坤宮正殿原狀陳列室櫥窗玻璃,使一座清代銅鍍金轉花水法人打鐘跌落,扭曲受損

6) 到2009年的阶段性统计,约20万册书籍中,还有100多册不能完全对上账(其中有普通古籍,也有一般线装书和印刷品)。由于涉及1950年以来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遗留问题,情况比较复杂,当时决定作为阶段性存疑记录在案,继续清查,至今仍未停止,尚不能做出丢失的结论。

7)2006年6月9日,宫廷部两名职工在处理北五所寿药房库内存放的装运文物的木箱时,由于漏检,造成存于木箱最底层苯板下的黑漆描金小石编磬一组16片(未定级)连同箱子一起被集中至院内古建修缮中心。当时在岗的我院修缮中心职工孙会生发现后,对文物进行了妥善保护,并及时通知了有关部门马上取回

8)2011年6月15日,宫廷部工作人员将紫檀嵌玉花鸟图挂屏一件送文保科技部综合工艺科漆器镶嵌室除尘修复。7月25日早晨,工作人员发现,自来水管接口处有一小的裂缝致使挂屏上覆盖的棉垫被部分散落的水珠打湿,并渗透到挂屏上。

北京故宫小计:不完全统计
6次文物严重损坏,
1次文物随意丢弃,
5次文物失窃,
100多本古籍善本账目混乱
-------------------------------------------------------------------------------------------------------------------------------

台湾台北国立故宫:(完整统计)

1)雾峰北沟库房储藏时期:乾隆之 四库全书荟要,被库房顶部雨水漏入并浸湿一页,后使用原纸描写并复原。相关人员被申诫,并记过一次。

2)雾峰北沟库房储藏时期:乾隆之 喇嘛经文 磁青纸 一页 被库房顶部雨水漏入并水浸湿并粘黏,无法揭裱。孔德成为此辞去故宫管理委员会委员职位。

另外,台北国立故宫在921大地震中,原藏文物妥善管理保藏,丝毫无损,当年湖南省送展的文物,也丝毫无损。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建院至今,从未发生过文物失窃事故,除以上两本书遭雨水打湿外,也没有其他非善本类文物发生过人为损坏

台北故宫小计:

2 次善本类 浸湿事故,
零 失窃,
零 丢弃事故,
古籍善本账册清楚,均为1950年代在北沟登记之账目。

============================我是分隔线=================================
2. 再看看两岸历任故宫院长履历

大陆的院长,除了第一任院长马衡是民国时期故宫的留任院长 和 第三任院长为考古系科班出身的张忠培外,其余都是空降兵。都是各类行政职务的人物调任的,没有任何文物保藏与管理经验,属于外行领导内行

台湾的历任院长,除杭立武和孔德成为文物迁台动乱时期临时任职的非文物专家外,其余大多都是留洋学者,也有一些是具有丰富文物保藏经历的文物管理和修复专家担任院长一职(馮明珠在国立故宫圖書文獻處工作长达20年文物保护相关的论文与著作等身)

北京故宫历任院长(1949年后):马衡,吴仲超,张忠培,郑欣淼,单霁翔。
台北故宫历任院长(1949年后):杭立武,孔德成,何聯奎,蔣復璁,秦孝儀,杜正勝 ,石守謙,林曼麗,周功鑫,馮明珠。

两者相比,无论是对于故宫文物的基本认识,管理模式和研究手段,高下立判。
---------------------------------------------------------------------------------------------------------------------------
吴仲超,大陆 北京故宫博物院 第二任 院长经济学大专学历
学术成果:无。
履历:
1927.9,上海法科大学政治经济专科学习。
1928.9,中共南汇县委书记,中共南汇中心县委书记,中共上海沪东、沪西区委委员,中共无锡中心县委书记。
1937.7---1945.8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副团长,中共苏南特委书记,中共苏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中共苏皖区党委书记,江南抗日义勇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共苏浙皖边区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1946--1949 中共华中分局秘书长,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
1949.10 ----- 1954.6 中共中央华东局副秘书长、华东局党校副校长。
1954. 6,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部长助理

张忠培,大陆故宫第三任院长北大考古系副博士
学术成果:撰写专著10部,发表论文100多篇。
履历:
  1956 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本科
1957—1961 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副博士研究生。
  1984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1988.10-1991.1 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其他重要经历:
自1980年代以来,学术活动频繁。
吉林省政府和国务院认定之有突出贡献专家。

吉林大学教授、博导,
兼任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
东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
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
国家社科研究“九五”规划考古学科规划组成员

郑欣淼,大陆故宫第四任院长,西北大学党政专修科大专学历
学术成果:2003年,在南京博物院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郑欣淼首次提出“故宫学”;并于2005年,在《故宫学刊》创刊中,发表长达37000字的《故宫学述略》。
履历
时间不明 中共陕西省委研究室工作,陕西省 中共副秘书长。
1992. 11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 文化组组长
1995.9 青海省副省长
1998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共党组副书记
2002.9 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

单霁翔,大陆 北京故宫博物院 现任院长。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学术成果: 无。
履历
1992.1 ---1994.5,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副局长。
1994.5-----1997.8,北京市文物局 中共党组书记、局长。
1997.8----2000.1,北京市房山区 中共党委书记。
200.11----2002.8,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中共党组书记、主任。
2002.8,大陆文化部 中共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 中共 党组书记、局长。
2012.1,大陆文化部 中共 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兼任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
---------------------------------------------------------------------------------------------------------------------------------
杭立武,台湾 國立故宮博物院联管处 第一任院长,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学术成果: 杭立武 原著,《中華文物播遷記》,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0年初版。
履历:
1923 金陵大学文学院本科毕业,以第一名成绩考取安徽省公费留学名额,赴英国伦敦大学深造。
1923---- 1929 伦敦大学深造期间,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担任名誉研究员,获硕士学位后返英获伦敦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
1930 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教授,曾兼任系主任
1931年 中英庚款董事会总干事
1932年 创立中国政治学会并兼任总干事
1933年 在南京成立中英文化协会,此后中法、中比、中瑞、中美等文化协会亦相继成立
1937---1945 国民参政会参议员、美国联合援华会会长。
1944 国民政府教育部常务次长
1946 国民政府政务次长
1947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任,安徽省滁縣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安徽省代表
1949 教育部长,政府撤台后籌組並出任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主任委員

孔德成,台湾 國立故宮博物院联管处 第二任院长,学历不明。
孔子第七十七代嫡长孫,襲封三十二代衍聖公,第一代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何联奎,台湾 國立故宮博物院联管处 第三任院长巴黎大学社会民族学硕士
学术成果: 著有《民族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研究》、《台湾风土志》、《台湾省志》(礼俗编)、《蔡元培民族学论著》、《松阳女诗人张玉娘》、《何联奎文集》等。
履历:
1921 北京大学本科
1923 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7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政治部工作,后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秘书。
1928---1931 法国巴黎大学硕士,后赴英国伦敦从事民族学、社会学研究。
1931年 北平大学任教
1933年 国立中央大学教授。
1935---1945 武汉行营陆军整理处少将主任秘书、行辕秘书,广州行营参议,国军军委会政治部设计委员会委员,中央训练委员会指导处处长、主任秘书、副主任委员,《扫荡报》总社社长,三青团中央干事等职。当选为第二、第三届国民参政员。
1946 中央大学法学院院长
1947.9 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1948年3月,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
1949,赴台,先后任 中华民国 行政院副秘书长 , 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会管理处副主任、主任,国立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蔣復璁,台湾 國立故宮博物院在外双溪 正式建院后的首任院长,柏林大学图书馆学硕士。
学术成果:曾精印经过复制的历代法书名画,并主持影印出版《四库全书》。
在个人学术操守上,蒋复璁先生学识渊博,尤精图书、博物。
个人专著:《图书与图书馆》、《中国图书分类论》、《图书馆管理法》、《论语集目》、《孟子集目》、《四书集目》、《易经集目》等;
参与编著:《珍帚斋文集》130余万字。
主编:《徐志摩全集》和《蒋百里先生全集》。
作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台湾文博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被全球文博界誉为中华瑰宝的守护神。
履历:
1926年北京图书馆建成,任该馆编纂,负责中文图书编目。期间刻苦钻研,主张对传统分类进行改革。
1930年,经浙江省政府选派,赴德留学,在柏林大学研习哲学,并攻读于图书馆学院,同时在普鲁士邦立图书馆任客座馆员。
1932年学成归国。次年,派为中央图书馆筹备处主任,多方奔走,复印《四库全书》珍本,以筹措经费,并与世界各国建立交换关系,馆藏外文书刊得以大量增加。
1937年抗战爆发,随蒋百里出使意、德。次年初回国,即投入护送善本图书西迁工作。
1940年创办中央图书馆,为首任馆长.
1941年初,冒险潜往孤岛上海,抢救沦陷区的珍贵古籍,多方收购,达数万册。
1945年抗战胜利,奉命担任教育部京沪区特派员,主持江南地区文教单位接收事宜。曾从戴笠手中收回举世闻名的珍贵文物毛公鼎,又通过我国驻日军事代表团收回日军从香港劫走的珍贵古籍。此时,南京中央图书馆藏书已达100万册,国民政府授予胜利勋章,以为表彰
1948年起,大陆善本图书被分批运往台湾,复璁奉命参与其事
1965年 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

秦孝儀,台湾 國立故宮博物院在外双溪正式建院后的第二任院长,主持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长达18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人文科学博士学位
学术成果: 主要著作有《进德录》、《儒学索微》、《三民主义基本教材》、《蒋总统对国父思想之实践笃行与融会贯通》、《蒋总统嘉言录》、《蒋总统的思想、生活、操持》等。公余之暇,寄情书法声律,工于金文小篆,亦为歌词名家,所作《名云词》、《我故乡》、《大忠大勇》、《海狱中兴颂》,在台湾传诵甚广。2005年10月20日,在湖南省博物馆举办《笔力诗心――秦孝仪诗文书法文房展》,翌日回到故乡省亲祭祖
履历:
上海法商学院法律系毕业后,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深造,人文科学博士学位。1949年去台湾,历任中华民国总统府秘书,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文宣组副组长,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委员。1961年4月出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担任蒋介石文学侍从20多年,并奉命记录了蒋介石临终前的口授遗嘱。1976年起,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教授、中国历史学会理事长、中华民国国家安全会议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总动员会委员。从1983年1月起,担任国立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常委兼院长,长达18年之久。1963年起,连续当选为中华民国政府第九至十三届中央委员。

杜正勝,台湾 國立故宮博物院在外双溪正式建院后的第三任院长。台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歷史學者,專長在中國上古史、中國古代社會史學者,專研古代社會史、文化史、醫療史等。

石守谦,艺术史研究者,曾任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国立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外双溪第四任院长。现在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2012年当选为第29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林曼丽,台湾艺术学者,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博士,曾任国立台北师范学院美劳教育系系主任、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国立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国立故宫博物院外双溪第五任院长院长等职,现任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教授。

周功鑫,生于浙江,博物馆学学者,辅仁大学法文系学士,法国巴黎第四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博士,曾任国立故宫博物院院长秘书、展览组组长达27年,并曾任教于政治大学、辅仁大学,于2002年在辅仁大学成立博物馆学研究所并任所长至2008年。故宫外双溪第六任院长。

馮明珠, 台湾 國立故宮博物院 现任院長,台大历史学硕士学历
链接:國立故宮博物院
学术成果: 发表學術會議論文 15篇, 期刊論文51篇,執行編輯之期刊、專書21本,專書5本,資料彙編6本,其它(含雜誌、專書序文)17篇,

學歷

1978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1974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

經歷
2012/09-迄今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2008/05-2012/09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2005/11-2008/05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處長2000/07-2005/11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研究員兼科長1996/09-迄今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研究員1987/06-1996/09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編纂1985/07-1987/06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編輯1984/07-1985/07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幹事1978/12-1984/06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史館合聘約聘人員 其他重要經歷
2014/01-迄今太平洋鄰里協會中華民國委員會兼博物館委員會召集人2013/11-迄今數位典藏策略聯盟(DASA)指導委員會暨副召集人2010/02-2014/02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2009/05-2011/04檔案管理局檔案保存價值鑑定委員會委員2009/01-迄今蒙藏委員會研究委員2008/06-2012/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科技計畫指導小組委員2008/06-2012/12故宮學術季刊主編2008/05-2011/12故宮文物藝術發展基金管理會召集人2007/05-2012/12故宮文物月刊主編


现代社会正需要这种工匠精神,不只是修复旧器需要,发明制造新器也同样需要。

不过剧中也展示了一些短板和局限:
1.缺乏细致、规范的修复操作流程和学习体系,这是香火几乎断绝的原因。
老师傅的手艺固然精湛,但希望能留下一套书面的、标准而系统的、可复制的操作规范守则,这样才能让修复文物的技艺“固定”住。师承的存在很合理,但是应当作为“标准操作规范”的补充,“标准操作规范”是每个人应当掌握的基本。

2.缺乏大数据库的支持,举全国之力建立一个文物档案数据库,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第一集中为了补全三彩马胸口革带的造型而实地参考让我印象深刻。辛苦地实地考察倒是其次,我想的是,要是有全国联网的大数据库,所能了解到的革带造型想必应是不能再丰富,参考的范围也不能更广阔,这对文物修复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将是N个级别的提升。
当然,若是建成这样的数据库,普通百姓也能(有偿)浏览(其中观赏性的部分)的话,对景点压力的缓解、文物的保护将会无形地有利。


一天一集的节奏把《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纪录片看完了,短短三集,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很久没看过中国拍出如此nice的纪录片了。
看完的第一感觉是相比与老罗提倡的‘’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的工匠精神营销,这里的人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工匠。真正的心灵手巧,匠心独具。每一零件,每张纸,每一丝帛,都是如此考究用心。
朝九晚五的生活,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故宫中,偶尔打杏,偶尔弹琴,是如此自在,每一件打磨的物件都是自己的心血,也是对自己心性的打磨,所以你会看见如此温润,平和,耐心的王老师,这样的心性恐怕是我们大部分都很难达到的,很有意思,片中有一次王津老师与徒弟出差到厦门,遇见收藏家黄嘉千,当所有都忙着拍维多利亚送给女儿的怀表的时候,王老师采访时最后温暖略腼腆的一笑,他的世界,跟他每天面对的物件,他心中的故宫,又是他人所能比较。
第二集修复组屈峰老师关于格物致知的说法多少有点禅的意味,这让我想到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人生在世,修行二字,我们看到的椅子,看到的镜子都加入我们自己的想法,一花一木彰显的就是你的品格与心性。
附上屈峰的原话,很耐人寻味。“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你看,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不是说文物就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儿,那没有什么价值。”
三集都在最后的阶段提到了职业生涯的问题,第一集王津老师望着自己修好的钟表,感慨‘’似乎这也是跟自己人生的对话,更何况修复的是记录时间的钟表,我们的职业生涯,能留下点什么给后人呢‘’。第二集屈峰老师也有关于职业生涯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有或长或短的职业生涯,最终完成的工作任务也可能很多,有些是让人依依不舍。第三集最后也有,记得上大学老师关于职业生涯的讨论是,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最后成了什么样的人三个阶段。在这里,工匠们给出了答案,专注,认真,执着,耐心。如此结尾,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故宫修复院需要吸纳优秀的年轻人,鼓励年轻人到这里来,这些手艺需要老师傅亲手亲带才能保证文物的修复工作不会出现断层。二是对于文化价值的传承,需要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工匠们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文化的修复和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努力。
心生万物,万物有灵。


总感觉纪录片里很多人戴的手串是木器组的哥们儿用故宫报废的凳子腿做的......


以下为个人观点,
我本身很喜欢故宫,去故宫也那么三四次了。以前开放面积只有50%,15年因为90周年扩展到65%。然后吧,今年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神奇的门。上图,然后回正题~

昨天把三集都看完了。其实看完挺燃的!关注到了另外一批人,一批真的匠人。很多人说匠人精神在中国已经没有了,只有日本有巴拉巴拉,你看,这不就是嘛?故宫那些在努力的人就是活生生的匠人呀!
说说片子的优点吧,
1它呈现了一个一般人不知道不了解的世界,对故宫的整体形象有提升
2提高了年轻人对这个职业的了解
3师傅与徒弟,旧技艺与新技术的点讲到了
其实,我主要是想来吐槽的…虽然我的主体态度是推荐,我还是不扯优点了,说说缺点呗!
1,剪辑的很不用心!其它的不说了,说下我有印象的,一个是有一个拍院子里风景的,有个姑娘鼓励是跟摄影师打招呼,还说了句“我好像破坏你镜头”之类的话……而这段被剪辑进去了。还有一个是两个年轻姑娘在和猫咪玩,一个姑娘用脚去逗猫,而这个镜头,竟然用了两次!!哦对了,还有就是,师傅上一个镜头穿的是短袖,下一个镜头就变长袖了,知道你们拍摄时间长但不能这么表现吧……
2,逻辑有点乱,踩点不深!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感觉都很我一样,感觉逻辑有点混乱,其实是主逻辑是按照不同修复室来讲的,但是中间剪辑穿插了太多混合内容,讲到这个师傅又莫名带到之前的,要表达各修复室之间的合作也不至于这样,除了这个还穿插了时代不同的师徒关系,子承父业等等,每一集都讲,乱乱的,还有新技术与旧技艺之间的相辅相成,我觉得这个点和新老匠人之间的关系等等可以做非常好的融汇呀,但是没有。不知道是不是限制于集数的关系,想讲的太多而时间不够的感觉。
3,匆忙结尾!这里的结尾不止是说最后的结尾,也有每个小故事的结尾,最后的结尾感觉就是仓促呀!感觉讲到第一个小高潮就结束了……90周年展不止石渠宝笈一个特展,之前提到的寿康宫,还有午门雁翅楼,东华门区域都有非常棒的经过修复的展品还没说呢。提都没提!
以上,差不多了。总体还是推荐的!
来一张2015年去故宫看雪的图做结尾

好了,拜拜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古建第一國寶」佛光寺多處漏水,寺內彩塑用塑料薄膜防水?
日本京都還有多少平安京時代的建築遺存?平安京的城市格局是否還存在?
北京故宮和台北故宮相比,哪個故宮的藏品更具價值?
中國古代有哪些厲害的設計為現代人稱奇?
為什麼朱元璋的畫像這麼奇形怪狀?

TAG:故宫 | 文物 | 如何看待评价X |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