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榮、黃耀明、林夕三人的關係如何?

我是後榮迷,也喜歡明哥和林夕,但是因為是新人的關係對三人的關係不是很了解,因為看到三人有過合作所以想問下,他們三人有什麼私交嗎?


張和黃後期(1999-2003)同屬環球,2002年在環球總裁陳小寶提議下,出了合作了一張專輯也是張一生中的倒數第二張專輯《CROSSOVER&>.(之後就是張過世後環球圈錢倉促發行的一切隨風),由黃耀明的公司負責監製。這兩人再沒什麼關係了。平時是同事,但是無來往。合作的蠻順利,互相尊重以及認可。不過張當時身體不適,胃液倒流,後期宣傳沒做,唱片封面也是合成的。總之二人接觸有限。以上是黃在採訪時談過的話,可見秋微的訪談以及TVB紀念張國榮節目等(題外話,秋微在滾石工作時和張合作過一兩次,印象一流,後來採訪別的明星喜歡問問張國榮)。當然,張八九十年代紅極一時,有才華又是黃耀明前輩,黃對張是很欣賞的,多次訪談都表達過。說張和黃因此而成為密友的,張當時胃液倒流,抑鬱症,聲音沙啞,歌都是斷斷續續錄的,有的歌就是黃主唱,張旁白的方式完成,然後沒幾個月,張就再見了。不要自己熱衷腦補友情。兩個有才華的人不一定就是朋友。也可能只是遠距離欣賞而已。一個單位兩個牛人不一定是哥們,一個班級兩個好學生也不一定是朋友,才華是一回事,友情是另一回事。

至於林夕,他八十年代出來時,張已經是巨星,所以直接林對張開始就是仰望了(林夕寫文章回憶他感謝倪震是因為倪震介紹他認識張國榮。張國榮第一次找他合作,開一輛紅色跑車,涮一下停在樓下,簡直是好萊塢電影里的場景,林夕說他一直難忘。其實粉絲可以參照縱橫四海里三人在巴黎開紅色跑車瀟洒的場景)用他自己的原話說,他不是一個那麼容易自卑的人,但是面對張國榮,他是會自卑的。還說,和張做朋友很有壓力,因為要給他看到你的好(請注意,這是林夕原話,不代表我個人任何觀點立場)。

八十年代給張做的第一首歌是妄想,這收歌沒名氣。後來給張作詞側面,這收歌拿了獎,也很紅,成為張的專輯主打歌,89演唱會也唱過。九十年代張復出二人合作過多首歌。私下密友算不上,不過關係不錯屬於張聖誕party之類會邀請的對象,但是張這種巨星,辦party都是一兩百人的規格,而且他對身邊人都很好,他曾經的造型師roger(也是舒淇現任造型師以及很多明星的合作對象)在節目採訪中也提過,他去香港張都會叫他見面聚會。所以,關係就是這樣。

某些掐我的同學請注意,再說一遍,我不是說他們不是朋友,但是朋友,好朋友,密友,知己,這四者是有不同層次的,而且我所說的只不過是林夕自己回憶的或者其他人回憶的,我只是陳述事實。沒錯林夕是責張紀念會的場刊,參加過多次張的追憶等等,但是,我有說他們不是朋友嗎。我反對的只是一些人動輒喜歡把他們說成知己,密友。至少我沒有在林夕或者張的任何訪談視頻中看到這樣的話。對於不確定的事實,我們最好不要腦補,這不是說話寫文章的基本原則嗎。

林夕在和梁文道對談時,還說張身後他看到一個張當年的訪談,裡面說林夕是他的朋友,他才肯定,張確實拿他當朋友,請問,如果你和一個人是知己密友,你會需要看訪談才能肯定你是他的朋友嗎

林夕和黃耀明,現在好像兩人都有自己的同志朋友。當年的再見二丁目之類八股消息傳得有鼻子有眼的,但是八卦這類東西,我一般覺得可信度賊差。你看看林志玲上一次花姐,八卦民眾集體湊林志玲和馬天宇,今年林參加花姐二,媒體和群眾又開始使勁湊林志玲和李治廷,還有人嫌熱鬧不夠,又說什麼林志玲和言承旭家的傢具一樣(實際上那種品牌傢具本來就很多人買了,一樣有什麼稀奇。我買個蘋果手機,那說不定還和李治廷拿的一樣呢)又不是定製款,只製作兩件),媒體說的有鼻子有眼,粉絲甚至爭辯的臉紅耳赤,實際上不過是呵呵而已。不過我只專註聽達明一派的歌,對他們別的消息沒有關注,所以沒有具體可靠一點的證據,就不敢下斷言了

實際上為什麼老提黃耀明和林夕,提黃耀明應該想到劉以達才對,那些達明經典的歌曲不都是這二人弄出來的嘛。我覺得達明一派的歌論藝術價值超越大多數香港流行音樂呢。石頭記等都是頂級傑作。劉以達這樣的才子沒冷落有點不公平(有人說我寫四季歌不對,好的,這個我確實寫錯了。說的對,我一定改。)但是我想表達的重點是使黃耀明出道走紅並且為眾所周知的大部分經典歌曲難道不是他和劉以達的天才合作嘛。林夕作為作詞人當然為黃寫了很多詞,但是周耀輝,陳少琪,黃偉文,潘源良也都為黃寫了很多詞。沒有林夕,達明一派依然是達明一派,黃耀明任然可以憑藉和劉以達的神合作脫穎而出,但是沒有劉以達呢,那些悠揚旋律從何而來

張國榮合作過的作詞者那就更是數不勝數了,幾乎香港甚至台灣新加坡有名的作詞人都和他合作過了。黃霑,林振強,鄭國江,黎小田,林敏驄,陳少琪,許願,許冠傑,李總盛,周國平,潘源良,陳曉霞等等。他的很多高知名度歌曲如為你鍾情,儂本多情,當年情,共同渡過,沉默是金,風再起時,風繼續吹,願你決定,春夏秋冬,今生今世,倩女幽魂,胭脂扣,當愛已成往事等都不是出自林夕之手(有人在這裡掐我,請注意,林夕當然為張寫過追,側面,紅顏白髮,偷情,陪你倒數,夢死醉生,我,等等好歌,但是我說的是張的很多代表作不是林夕寫的。請看認真了,是很多,不是全部)。林夕九十年代確實應該是填詞最多的詞人,和張的合作也很多,但是張和林振強,陳少琪等人的合作也有許多。

實際上,對林夕而言,他和王菲,黎明等九十年代合作才是最多的,新世紀應該是陳奕迅,楊千嬅等。實際上在張國榮主攻樂壇,一年發幾張專輯的八十年代,林夕只和張合作過寥寥幾首。而九十年代張雖然復出,但是主攻是電影,何況後期他積極籌備做電影幕後,基本就是一年一張專輯,在樂壇是半隱退狀態,林夕的主要合作對象還是王菲黎明,新世紀張就放假了,那就更無需說了。林夕作詞幾千首,張才佔了多少。幾十首而已。至少大陸很多人知道林夕因該是通過王菲吧

最後,再申明一次,那些熱衷臆測煽情甚至八卦窺測的同學,可以停止了,講話要有證據。對自己的話負點責任,哪怕是在網路上。

說點題外話,我認為對一個歌曲來說,詞固然重要,但是沒有到目前推崇的這麼高的高度吧。我們聽歐美日韓甚至冰島比約克非洲原始音樂等,很多歌詞不懂,就聽旋律和歌手的聲音,不也覺得很好嘛。一首歌作曲和編曲才是重點吧,至少作曲,編曲,作詞,演唱,這四個部分應該等量齊觀才對,現在對歌詞尤其對林夕的推崇簡直到了神話地步。但是作曲編曲全被忽視了。王家衛的花樣年華,裡面有一段西班牙音樂,我覺得特別棒,看聶隱娘,結尾處的非洲音樂,那也是天籟之音,這個都和歌詞沒啥關係。音樂,音樂,首先在於音樂。什麼時候歌詞凌駕在音樂本身只上了。又不是寫詩作文。現在常常是無視作曲編曲,把作詞人放到神壇上。

話又說回來,說道詞本身,梁偉文也好黃偉文也好,甚至李宗盛,羅大佑,黃霑,許冠傑這些一代代流行歌壇教父級的人物,他們的詞和傳統的詞比,在文學水準上差距是不言而喻的。李宗盛羅大佑黃霑能和蘇軾辛棄疾比還是林夕黃偉文能和柳永秦觀姜夔比。不要說和這些頂級婉約大師比,林夕黃偉文就是和吳文英周邦彥這些次一等婉約詞人比,文學差距也遠不是一點半點。甚至和李宗盛,羅大佑,黃霑許冠傑也無法等同,因為這四個人都是詞曲雙工。二偉文都只是詞人,而且就詞作本身而言,很多作品辭藻繁複堆砌也不是一流水準。以上是個人觀點,有不同意見真誠歡迎多多交流,多多指點,畢竟也可能我對二偉文了解不夠,見識有限。但是有些人衝上來就掐我要給我上人生大課,恕不招待。

補充幾點:1、
有黃偉文的粉絲同學告訴我,黃偉文除了寫詞還會穿衣服,我關注了一下,發現確實如此。黃偉文同學的時尚風格雖然不是我個人推崇的古典或者簡約派,但是無論色彩也好款式也好確實很有想像力創造力,而且也有自己的系統風格,自成一體,別具特色。打個不恰當的比方說,你可以不喜歡意識流的小說或者野獸派的畫作,但是必須的承認,這活很講究,是藝術,是創作,不是瞎玩,不是洗剪吹,不是城鄉結合部。而且兩個偉文雖然論文化功底與格局和蘇辛無法相比,但是確實題材廣泛,想像力也很豐富,「搞搞新意思」的精神很值得稱許的,至少比很多體制內的文人的僵硬腐化假大空值得推崇很多。黃偉文有為社會少數群體發聲的勇氣和擔當,林夕對社會問題也有自己的風骨和操守,對一個社會人尤其名人來說,有這些品質足以稱道

2、
張先生去世的時候,林夕的確有盡心儘力做事,但是做事幫忙的人不止他一個,就如同當年參加張party的人也有很多個一樣。爾冬陞還在負責葬禮調度呢,黃霑徐克等致悼詞,其他那些台前幕後和張合作的人,那個沒有在追思在幫忙,一個巨星的世紀規格的喪禮,幫忙的人不比參加他生前宴會的人少。還有那些說林夕參加了他後來的很多紀念會,拜託,我不但知道,我還看過林夕給張寫的全部紀念文章,但同時,我也看過許願,陳嘉上,羅志良等很多人寫的文章。太極樂隊,莫文蔚,陳慧琳,周慧敏,容祖兒,許志安,古巨基,陳奕迅,張學友,張敬軒,李克勤,(還有謝霆鋒,twins,陳冠希,郭富城,甚至譚詠麟都有參加過不止一次)很多台前幕後的人參加過多次張的追思會或者藝術分析會。甚至日本的芭蕾舞王子西島千博還特別在十周年的時候來香港紀念張國榮登台起舞呢。林寫文章回憶過他們的歷年交際,也可以看到他們的見面接觸並不多。

實際上作詞人中,張先生和黃老邪的合作不算很多,但是私交很不錯。張和黎小田關係也很密切,因為黎小田是他成名之路上的恩師,張身後,也是黃霑徐克張學友致悼詞。以上可見林夕回憶文章以及林夕和梁文道對談的記錄。還有一些林夕在其他比如紀念張國榮座談會中的記錄。張和黃以及黎的關係,可見黃霑黎小田二人文章以及張國榮自己演唱會等公共場合言論(89年告別演唱會,張先生感謝了鄭國江,黎小田等人,但是並沒有提及林夕。他和林的合作主要還是後期)

3、有人說林夕寫了張一生中最重要的歌「我」。我 對於張先生來講當然是一首可以說是歌為心聲也很有藝術水準的歌,問題是張什麼時候說過這首歌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歌?請您拿視頻或者至少有公信力的大報對張的採訪原文來說話。不要自說自話,然後還怒氣沖衝上來就掐我。我所看到的只有林夕說過他很驕傲寫了這首歌。請注意,我不是否認這首歌的重要性,但是它是不是最重要,這可是另一碼事。你我還是不要自行腦補的好

4.有人衝上來就掐我說黃耀明在張身後參加了多次紀念活動等等,拜託,我當然知道黃參加了多次紀念(香港的全部紀念節目甚至日韓大陸大部分關於張的紀念節目我都看過),問題是這和他們身前來往不多矛盾嗎?他們身前同屬同一個公司但是除了一張專輯以外再無來往,這是黃耀明自己再次採訪里說的。我也表明了出處。你掐我是不是有問題。

張國榮的粉絲還給張寫書呢,問題是他們和張之前一句話沒說過。參加過張的紀念節目的人很多,難道每一個都是張的好友?陳奕迅就參加過好幾次啊,他和張之前有多少來往?據醫生自己說就是張提醒過他要注意保護嗓子,不要抽煙,然後他很欣賞張的才藝和創造力。鄧萃雯也參加過,因為在張國榮還沒成名前就是他的粉絲,但是他們是朋友嘛?鄧自己說當年很想做張的MV 模特,但是一直沒有機會。黃耀明自己在節目里說無非就是稱讚張的才藝,然後佩服他敢公布感情的的勇氣,什麼時候說過他們是朋友?至於合作專輯的錄製,陳小寶也好黃耀明也好,都說過張當時胃液倒流嚴重嗓子不好,錄得斷斷續續,需要反覆錄製合成,後期宣發也沒有做。可以自己去看原始文章。氣勢洶洶跑上來幾個意思。我反覆強調過,我所有寫的文字都是來源於採訪音視頻和有公信力而且對張友善的大報比如明報等的原始文字。


看到這個問題忍不住手癢,就隨便說兩句。

首先夕爺和明明的關係我就不多介紹了,隨便翻翻就能翻出一千種故事,一萬種解讀。黃粱就是個大坑,坑裡埋了無數少女前赴後繼的熱情,而這二老又最擅長打太極,搞得真相撲朔迷離,許多迷題大概有生之年都無法得到解答了,所以還是小心不要入坑的好~

哥哥和夕爺的關係也自不必多說,夕爺有多熱愛哥哥大家有目共睹,人前人後霸氣側漏爺字輩的林夕,也就只有在哥哥面前能顯露出嬌羞的一面。兩人交往中有趣的故事多不勝數,例如林夕第一次去哥哥家,被典雅舒適的豪宅震驚,深受刺激,發憤圖強,後來開啟買房家裝小能手模式;例如哥哥在錄歌間隙還不忘打著關心朋友的旗號八卦兮兮地探聽夕爺的感情問題等等,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只要留心,也很容易了解到。

所以我重點想說的是明明和哥哥的關係,明明曾經說:「張國榮我跟他不是很熟,雖然我們在同一個行業很久。」確實關於明明和哥哥交往的故事真的很少,我們只知道他們合作過一張令人驚艷的唱片,知道明明曾陪心情不好的哥哥抽過一次煙,他描述抽煙的哥哥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兩個就站在走廊上,我看他抽煙,就好像看他演戲。有些人活生生在你面前的時候,我不是說他在演戲——但是就會覺得他好似有一種凡人沒有的味道,他身邊的時間會變慢。看著他抽煙,我覺得就好似在看他的電影,讓我想起《阿飛正傳》或者《春光乍泄》里的情景。 而且,抽煙好似一個永恆的手勢,一種定格,突然間,你就好想和他處在一個狀態裡面。當時我覺得他好似心裡有點心事,但他並沒有說出來,可能有點累。他需要抽煙,那麼我就陪他抽。那個moment很有趣,因為就好像和他分享了很親密的一刻。

明明的用詞很樸素,卻很容易把人帶到當時那種情境里去,那大概是明明和哥哥最親密的時刻了吧,而且這個時刻那麼短暫,所以更顯得難忘。而分享過這麼親密時刻的兩個人,明明卻仍然只能遺憾地說,其實跟哥哥不是很熟。

但是這個說著和哥哥不太熟的明明,不會以哥哥的好友自居的明明,每一次紀念哥哥的活動都會參加,例如12年的浮想聯翩張國榮演唱會(順便說一句這場演唱會是夕爺在做監製,很別緻也很用心,強烈推薦一看),例如十周年紀念的繼續寵愛張國榮演唱會。

除此之外,他還總會在其他場合用不同的方法暗暗地紀念哥哥,比如2011年明明在明日之歌廳演唱會上翻唱了哥哥的《當年情》,而2014年太平山下演唱會上明明演唱《這麼遠那麼近》時,擔當獨白的歪悶最後從皮箱里拿出哥哥那張為你鍾情的專輯慢慢摟在懷裡的那個瞬間,催淚指數無法計算。

在今年4月1日明明最新的演唱會《美麗的呼聲聽證會》上,當天適逢亞洲電視停播,明明再一次談起哥哥,他說:「哥哥贏了亞軍,然後在亞視拍劇。大家可能最記得的是他1982年離開來麗的加盟無線後的日子。很諷刺,大家一個個離開亞視入無線!對大家來說,亞視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就是張國榮!」後來他又翻唱了夕爺重新填詞的《American Pie》和當年哥哥為麗的劇集《追族》唱的同名主題曲。

大概真的懷念一個人就是像明明這樣吧,真的感情從不訴之於口,而是記掛於心。而我也總會幻想如果那個時候沒有發生那件事,哥哥和明明還說過要再次合作,大概他們終究會成為好友吧,雖然這兩個人個性如此不同,但想想明明要是真的加入哥哥的搓麻密友群,應該會很有趣吧~


瀉藥。

正式痴迷於港樂約一個月,之前一直是喜歡但不痴迷,但是誰叫我突然成了小明的腦殘粉了呢。

如另一位答主所說,黃耀明和張國榮都與林夕合作過很多次,得到了金山詞霸的大量精品,當然他們的演繹也成全了這位當代柳永的詞。

至於林夕和黃耀明之間的關係,首先他們應該是音樂上合作的關係,但是就這種關係而言,我應該更喜歡黃耀明和周耀輝那種關係。周耀輝處女作《愛在瘟疫蔓延時》是給了達明一派的,這個樂隊解散後,他也一面給黃耀明寫詞,一面給劉以達寫詞,而且從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來,他是很懂這兩個人的。黃耀明自個也說,周耀輝像是他的日記本一樣,什麼事情都可以給他說。周耀輝去阿姆斯特丹20年,只把電話留給了黃耀明,兩個人一打電話就停不下來。

扯多了談林夕吧,1992年這兩個人在羅大佑的音樂工廠相識,恰似天雷勾動地火,達芙妮遇阿波羅......好吧咱說正經的,此時黃是不熟悉林,而且也不喜歡林,可能是因為林自帶奸商氣質吧。【真愛粉請不要打我】而林對黃卻不一樣,林之前給Raidas填詞,卻自曝身在Raidas,心在達明,恨不得跳槽過去給達明一派填詞,當然從他後來的態度來看,尤其是《明明不是天使》裡面看,他心裏面只有明,阿達不過是個幌子而已。

來,看看字傳裡面若寧的批註:

1.&<風月寶鑒&> 黃耀明

當年達明RAIDAS好比張國榮譚詠麟。 事過境遷,作為RAIDAS御用填詞人的林夕不諱直言當時真的很羨慕達明的陳少琪,之後眼見達明拆夥希望爆破,誰不知重合劍釵破鏡重圓,勢不兩立的終於走在一起。自己當年一直胡思亂想假設「石頭記」落在林夕手上會是甚麼風景,直至很多年後石頭再現記「風月寶鑒」化石成人。


2.&<甜美生活&> 達明一派

一直想而忘記問林夕,對甜美生活的諷刺是否來自吃不到的葡萄?

他後來聽《傷逝》,自個寫:

『如今每天都聽達明一派的《傷逝》,簡明重複的音符,迴音校得很大很大,調很低很低,令我想起痛苦可以很美麗。聽著,便想一個人在房中央搔首弄姿,撥理頭髮,找一支煙來燒,甚至有吃大麻的衝動。』

在這段時間林自稱是很臣服黃的,這是他在訪談中用的辭彙,來,看一看他自個的話:

《林夕字傳2》
《不夜情》:

林夕注:

時維一九九三年,與黃耀明共事,是個重要的里程碑。也償還了身在Raidas心在達明的心愿。最初替他寫詞,戰戰兢兢,揣摩著他的心意。由互相捉摸寫到今天,仿如隔世。

林若寧批:

越千瘡百孔的十里洋場要用浮華粉飾。

越搖搖欲墜的愛情要用千手千眼抱緊。

越腐爛不堪的青春要用五光十色包裝。

《不夜情》教曉我要寫哀愁是要懷著微笑去寫才有效。


這個時候林夕的作品是我最中意的,看《借借你的愛》,這張92年的磚,林夕在裡面填的有幾首,《忽而今夏》《花非花》《邊走邊唱》,這幾首歌直接姓黃都可以,太有黃耀明個人風格了。


不提什麼繆斯論,黃應該是第一個會跟林說他填的詞不符合自己的愛情觀,要他修改詞的。


讓黃當年拿獎拿到手軟的《春光乍泄》,是他倆一同看完《Before Sunrise》後林靈感突發而作,纖細如髮絲的神經遭到撩動,星空般深邃的思想開始肆意發散,腦洞巨大,腦補無罪。頒獎人當年也說,香港涉及性這個話題的歌還是很少哦,然後他們就把獎頒給了這首唱遍了大街小巷的小黃歌。


『你以目光感受 浪漫寧靜宇宙,總不及兩手 輕輕滿身漫遊,再見日光之後 慾望融掉以後,那表情會否 同樣溫柔,意亂情迷極易流逝,難耐這夜春光浪費,難道你可遮掩著身體 (來)分享一切,愈是期待愈是美麗,來讓這夜春光代替,難道要等青春全枯萎,至得到一切。』


〖 春光乍洩
  跟林夕看完Julie Delpy及Ethan Hawake主演的Before Sunrise後就寫了這歌。不過春光乍洩氣其實是安東尼奧尼的電影Blow Up的中文譯名。 〗

填詞的過程中修改過5次,頗有一番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的辛酸意味,但《春》的成功也不負這部紅樓。

我相信這個時間段他們關係是非常好的,詳情參考《死黨》。這是一首林夕填詞的冷門到極致的歌,歌詞平白,唱腔活潑,情感卻紅果果到叫《綿綿》也自愧不如。

得出結論:這個時段他們合作還是非常愉快的,至少還有火花。

到了後來,黃追求個人風格,越走越偏,跟主流偏差越來越大,林這個時候勸過他,但是中間一句「爛曲也能填出好詞」著實叫人......只能苦笑。

當一首歌是因為這是林夕的詞這是黃偉文的詞這是周耀輝的詞而被評判好壞的時候,那作曲的算什麼,編曲的算什麼。等到這一天真的來了,也只能說藥丸。

《若水》裡面還是《早餐派》和《阿姆斯特丹》最符合黃了,畢竟《阿》是黃去荷蘭時候兩人周為他填的,《給你》也要比《永恆》多些浪漫少些哀婉。

黃偉文為黃耀明填的詞也要更公正一些,《小王子》《我這麼容易愛人》。林寫出來的太怨婦了,當然《你頭上的光環》還是很暖的。

出自私人原因,我認為這以後他們的合作沒什麼火花了。

至於單戀這玩意,首先香港那裡就已經扒他倆扒了那麼多年,一篇虧欠文讓多少人相信了林夕是在單戀【當然這篇文也是煽情過度謬誤百出】。然而我不甚相信單戀這種說法。林夕是一直在自曝,而且是個掌握髮言權的文人,他編出來的世界就算是虛無也能讓一眾人心痛如死。當事人沒有承認而且其中之一否認了所以這一切只能算YY。

當然,我是希望有過點什麼的。然而有時候又情願他們啥都沒有。生活畢竟是生活,YY畢竟是YY,把他人或者個人的生活渲染過度,太藝術化戲劇化也不是什麼好事

其實他們的關係很簡單呀,合作過,一齊創作出極好極其動人的作品。關係很親密,絕世好友。

至於張和黃,他們倆真的就只是合作和朋友的關係了。而且朋友也還停留在初級階段。

黃應該是很崇拜張的,一起唱《同步過冬》的時候,張與他對望對唱的時候,黃笑得可開心了。

《Crossover》裡面,這兩個價值觀不一樣路子不一樣風格不一樣的人合作,效果出奇地好。《這麼遠這麼近》已成經典,《夜有所夢》叫我至今一聽見前奏就無法切歌。

據黃說,他們倆本來還想合作《天生一對》的。遺憾之餘只能這樣安慰自己,幸好這兩個人沒有,幸好他們倆沒有一起開過演唱會,不然天下迷妹都要瘋。

《玻璃之情》,黃的翻唱中,第一句話唱完聲音就哽了,視頻裡面淚光盈盈。

黃是個討厭抽煙的人,貌似只允許兩桿大煙槍在他身邊抽煙,一個是劉以達,一個是林夕。但是據說在哥哥狀態極其不好的時候,他陪哥哥一起抽過,也是不入肺的那種。

--------------------------------------------------------------------------------------------

大概就那麼多了吧......寫不下去了都。

放圖表示誠意。(⊙v⊙)


張國榮和黃耀明都是和林夕合作次數非常多的歌手,可以說二人都得到了大量林夕詞中的精品。哥哥是林夕非常欣賞的歌手,兩人私交也不錯。至於黃耀明和林夕的關係肯定都比較了解,可惜一直是一種單戀的關係…林夕寫給其他歌手的很多優秀作品也都跟明哥有關,像《再見二丁目》《約定》…黃耀明和哥哥應該就是普通的合作關係了,黃也視哥哥為偶像,二人還一起推出過專輯。


之前明哥在採訪中說它和哥哥雖然同在一個公司同一行業,但是私下交流不多,之後兩人合作了唱片,應該就是同事關係。明哥說他們的關係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幸運的是可以和張國榮合作,不幸的是兩人合作的時間太短。

然後黃耀明和林夕,坊間傳聞太多了,真真假假兜兜轉轉

哥哥和林夕就是工作關係吧,林夕在張國榮去世之後很愧疚,覺得不應該在張最痛苦的時候給他那麼多悲傷的詞。


張國榮--林夕 林夕是張國榮的扶靈人之一(另有張學友 黃沾 梁家輝 關錦鵬 徐克等人)


張國榮--黃耀明 《crossover》 張國榮翻唱黃耀明《春光乍泄》 黃耀明翻唱張國榮作曲歌曲《如果你知我苦衷》 合唱《夜有所夢》

林夕--黃耀明 坊間傳聞 林夕單戀黃耀明不得(日本之旅為例) 但黃耀明視林夕為好朋友(黃耀明翻唱《再見二丁目》前一段陳述為例)


1、 個人與世界

黃如他自己所說,懷抱對「花花世界」極大的好奇心。黃熱愛探索,關心世界很多其他方面,例如政治議題、社會問題、同志地位、話語權等等。此外雖然他是同志,但並不由這個身份產生太多不需要的東西,在他看來這僅僅只是一個身份。(例如達明一派在80年代即唱《禁色》,先鋒尖銳,但其實也僅僅只是達明一派眾多好歌中的一首、一個方面而已)。對於梁來說,同志這個身份在他眼中也不值一提,他更重視情感本身。而對於張來說,毫無疑問有一個身份認同的問題擺在那裡。三人的不同之處在於,黃的成長是面向外界的,梁的成長是用自身投射到他人身上,張的成長則是完完全全個人化的,是始終聚焦於自己身上的。

2、 理性與非理性

張此人渾身一股漫天漫地的非理性(浪漫,或曰,感性)氣概,註定一生更為跌宕。黃則是理性(即是思維方式,也是自愛愛人的方式)且十分穩定的。作為備受寵愛的幺子,黃在成長經歷中並不缺愛,而張是相反的。從某方面來說,也許正因為張缺愛才需要成為一個巨星(吸引目光),而黃不缺,所以他不需要成為一個巨星。張無論是演唱會中表現的身體情慾之野性、歌曲中所表現的情感之幽深、面對自身感情呈現出的烈性、抑或是電影中角色的人物性格,甚至於個人生活中對美的追求,無一不體現出其徹頭徹尾的感性本質。這一點與梁相似,所以二人算是知己,但梁與黃則能互補。

3、得道者與尋道者

作為先天性得道(懂得「自愛」為何物)的黃,早已看破梁的苦悶:梁的情執乃是其不夠自愛的結果。當然梁後來也看破了,明白眾生皆我,所以他說,他愛別人(乃至於不可自拔)其實也是愛自己的一個方式。(但是說白了,不可自拔也是一種粗重的我執。)所以黃作為一個自愛者,無論是他先鋒又具高辨識度的音樂風格、激進的政治態度、還是前衛的服裝等等,甚至是感情生活,表現出的是不在乎他人眼光、只為自己而活的態度,但這種態度不是封閉的,是向外投射的,表現在影響他人、關懷社會、心中有大愛而非小愛。所以他絕不會執著於一人一事身上。這一點與梁形成鮮明對比。

至於張,一方面他是急於掙脫現實束縛實現真我的,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是不在意世俗眼光。因為他太需要「被看」,所以他不如黃瀟洒自如,例如始終擺脫商業主流文化,獨守自己的空間。張是矛盾的。真實的張其實遠不如表面看上去那般堅強或者強勢。張一直在尋找的東西在他內心深處,但張其實是在不斷追求身外之物的過程中尋找它(大眾之愛,情人之愛,朋友之愛,親人之愛,當然還有名利),到最後他所有的身外之物都已得到(除了他因為完美主義所漏掉的那些),所以他無處逃避,沒得借口可找,只能面對自己,但是隨即而來不只有頓悟,還有黑暗。(因為「自我成長」從來都是一個嚴肅命題)

4、 光與暗

張是表面熱鬧張揚,內面卻是一片幽暗;黃則相反,表面安靜溫厚,骨子裡卻有著強大光明的核心。因為黃先天性的靈性極高所以這一生他的成長反而不太多(因為相對較高的意識高度已經可以讓他活得比其他人快樂了),而張則因先天性的某種缺乏走上了靈性成長的殊勝道路。所以黃是迷人的,並且會一直迷人下去,但對我來說,張能觸及我內心更深更隱秘更本質的地方。

5、 出世與入世

黃是眉眼慈悲的引路人,張則是骨相激烈的警世者。黃的迷人在於你跟隨他能學會自愛愛人,自利利他,能帶領你成長。張的生命則以其尖銳的力度,血淋淋地撕裂世人自欺欺人的臉面,讓人看到自己的生命之無常、我執之深重、現實之殘酷、生死之嚴肅、靈魂成長之劇痛。黃、梁這兩個人都是入世與出世並存,但張是徹底入世的,是一頭扎進滾滾紅塵中以一腔憨勇毫不自保地面對命運,赤裸裸開放身體和心靈,徹徹底底地臣服,沒有一絲精明和計算。所以張是受命運傷害最深最徹底的。而黃粱則總能從別處找到自救之法。但是張的不保留換來的是人生的殊勝。

————————————————————————————————————

關於張的抑鬱症:表面上看是外部原因,例如事業不順或感情問題等,但這些都是誘因,最根本的因在童年時就已經種下(和父母的關係),甚至可以追溯到出生之前。

"


夕爺→悶聲發大財
明哥→傻白甜個性走天下
哥哥→無與倫比


對於哥哥和林夕兩人的關係,貼一個在另一個問題里的回答:
先不說兩人生活中實際的交際,張先生曾經在訪談《今夜不設防》當中提到,他特別鐘意李碧華寫的那種故事,感覺非常符合他的口味。

「但是她寫的東西 我真的是很中意 很合我胃口 很姣」「就是很醉生夢死的那種」

正因為張先生對這種「醉生夢死」風格的作品有特別的偏好,當演繹林夕為他創作的詞作,自然如同黎明前的黑玫瑰有了露水點綴,更有種很「姣」的美感。
不難想到,兩個人在某種意義上是「神交」,有情感的共鳴。所以與其稱兩人為朋友,不如「知音」來得合適。

而關於黃耀明和哥哥,以前看過一個訪談,裡面阿明說與哥哥的關係更多是音樂合作方面的。
他認為哥哥是一個很好的藝術家和音樂夥伴(原話記不太清楚,意思大概是這樣),覺得哥哥對藝術是很追求完美的,非常敬業。並且他覺得很遺憾哥哥去世,一直希望可以跟哥哥有更多的合作。話里話外可以聽出來,兩人在日常生活中其實並沒有很深的交情。


視頻截圖來自b站視頻-【張國榮】今夜不設防【超清版】粵語中字,up主Leslie木木

鏈接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419484

以上~


看到前面有知友提到夕爺和哥哥的關係,貼個哥哥的視頻做佐證吧~2001年-【夢到內河尊訪】


嘻嘻對明哥是打心底的真愛,對哥哥是打心底的仰慕或欣賞吧~每次聽嘻嘻講到張國榮,一臉迷弟啊!哥哥和明哥,惺惺相惜的友人,crossover可謂是我心中封神的作品了~


居然樓上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
哥哥和明明都是已經出櫃的了~~
可是夕爺,貌似還沒有。不過我估計取向也。。。
所以他們三個不是朋友的關係,不是不是不是!
他們是曖昧!好嗎~


黃耀明和林夕是相互偏愛多年矢志不渝的「靈魂伴侶」,張國榮跟林夕有「伯牙絕弦」的知遇,互相成就的聯繫。張國榮和黃耀明則因合作《這麼近,那麼遠》而成為惺惺相惜的好夥伴。


推薦閱讀:

唐鶴德現在究竟是不是單身?
如何看待在知乎黑張國榮的粉絲已經成為政治正確?
《阿飛正傳》中菲律賓女孩在唐人街旅館的出場是否暗示劉德華和張國榮是同性戀人?
4月1即將到來,榮迷們有什麼話想對張國榮說的?

TAG:張國榮 | 黃耀明 | 林夕作詞人 | 香港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