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到一定的味道噁心的機體原理是什麼?

1.味道是哪來的?分子本身就帶有味道?如果是那麼味道究竟屬於分子的那種屬性(從來就沒探討過分子的氣味……比如說來自原子核啊……還是什麼的)
2.聞到氣味感到愉悅或噁心,從微觀或人體機能上是怎樣一種表現?是傷害到人體的什麼細胞神經了嗎?對人體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傷害過程?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但是我們距離能在分子層面上完全回答這個問題還有有1-2個諾獎的差距。因為不是我的研究方向,我也只能粗略的回答一下。

簡單的回答:因為鼻子里的嗅覺感受細胞與嗅球(嗅覺處理器)之間的連接以及嗅球與杏仁核(情感處理器)之間的連接是保守的。當你聞到某氣味感到難聞時時,實際上是鼻子里的某些神經元刺激嗅球里特定區域的神經元,嗅球里的這些特定的神經元刺激杏仁核里特定神經元接著刺激下丘腦產生各種激素的反應。

更具體一點的回答:
鼻子中有一些神經細胞,每一個細胞都會表達且只表達一種受體。每一種有氣味的分子都會和至少一個受體或強或若的結合,被結合的受體會刺激神經元放出電信號。這樣,每一個有氣味的分子根據激活的神經元的強度和組合的不同都會有一個獨特signature。這就是氣味的「初級信號」。

接下來我們要說一個很神奇的現象。雖然在出生之前鼻子里的神經元以及嗅球都已經基本發育完整了,但是它們之間的連接卻沒有形成。在嬰兒出身很短一段時間裡,因為會聞到各種不同的氣味,在這些氣味的刺激下,鼻子里的不同的神經元的軸突會因為被同一分子激活而像集成線路一樣連接到特定的嗅球區域上。這個區域里很多刺激性神經元和抑制性神經元,每一個神經元又可以和嗅球其他神經元相連,從而形成一個在嗅球區域的特異信號。

然後就要提到大名鼎鼎的華人科學家Liqun Luo了。他們組在2011年發現雖然嗅球和皮層某區域的連接是沒有明顯區域性的,但是嗅球與掌管情緒和調控記憶的杏仁區的連接卻有十分明顯的區域性。這給題主提的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釋。讀到這篇paper的時候覺得真是太神奇了!

我們(或者說我)不知道的問題:
1. 為什麼鼻子里的一個神經元只表達一個受體?
2. 鼻子里特定的神經元是怎麼找到嗅球里特定區域的?
3. 嗅球特定區域保守的連到杏仁核的機理是什麼?

歡迎討論。如果有遺漏或者錯誤歡迎知友指出。

以上。


謝邀@Frida Lee

任何人體對外界的感覺皆由大腦產生(主要是大腦皮層),味覺也一樣,是由特殊的分子接觸味覺受體後大腦的一種反應,比如釋放某些神經遞質(至於是哪些我也沒法回答,暫時沒時間查文獻…)。分子本身不帶味道。

問到氣味感到愉悅或噁心是人類在進化中趨利避害的一種表現。因此聞到臭味噁心是機體自衛並要求主動避開這種氣味的表現(因為這種氣味在進化過程中對人體有害)。

大體上就是這樣吧,細節上還需要大神來答了。


漫長的進化的時候,覺得腐爛的蘑菇很好聞的人全部都因為吃了腐爛的蘑菇然後掛掉了,只有討厭這個味道的人類延續下來。。你看狗狗就不會覺得便便很臭,但是人類沒必要從便便中獲取養分,所以就會覺得味道「臭」了。
另外現在一些人造的味道,比如洗潔精,消毒液等等(不包括人造香精等模仿已有味道的處境),對於大部分人類來講也許只是刺鼻而已,味道本身是十分中性的。這就是因為沒有遭到過生物演化的篩選的結果。(討厭洗潔精的人不會死,喜歡汽油味道的人也不會死,也就不會有篩選了)。
非專業人士,求輕噴。


1、味道是在人的大腦中產生的,具體來說就是人的知覺過程。至於人腦為什麼會將特定的「氣體」知覺為「臭味」,我認為用進化論的理論來解釋更為靠譜。

「臭味」對於人來說是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其本質為了保護我們遠離有毒有害的物體或環境。你可以這樣理解,在人類的進化歷程中,不能將有毒有害物體或環境所產生的氣體正確知覺為「臭味」或者說將「臭味」正確判別為「不愉快的感覺」的人類因為接觸這些物體和環境都死光光了,他們的基因沒能流傳到今天。我們今天所攜帶的基因都是能夠正確識別有毒有害物氣體的基因,當然並不是所有「臭味」都是有害的,因為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世界發生了滄海桑田的變化,比如「臭豆腐」的橫空出世。

同理,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苦喜歡甜,為什麼不喜歡痛,為什麼喜歡胸大的(我是認真的)…

2、微觀來說,是「臭味」分子進入了鼻腔,比入你聞到屎臭味,就是一枚「屎分子」進入了你的鼻腔,然後…然後我記不住嗅覺產生具體的生理過程了=。=看能不能召喚個大神來幫你回答@趙思家


其實和人聽到尖銳的聲音會產生不適感是一個原理,是從祖先遺傳過來的一種對危險的本能警報機制


宇宙時空之旅微觀世界裡有做簡單的闡述,進化和記憶有關


推薦閱讀:

香奈兒5號打翻了瓶子會不會「熏死人」?
嗅覺好是怎樣的體驗?
如何噴香水才能使周圍普通人聞到若有似無的香氣?
肉到底有沒有屍臭味?

TAG:心理學 | 生物學 | 嗅覺 | 分子生物學 | 神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