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下的力量》这类灵性书籍及其这类现象?

灵修现象流行是怎么回事,会如何发展,算不算是对科学的讽刺?这样的流行现象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这样的时代会大体如何走向?这毕竟是与主流科学不一样 的东西。


书还行。这本书主要是把东方的宗教的修练方式(主要是禅宗)提练为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观念及方法,也就是停止思考用感觉去感知世界,如果长期练习的话,可能达到合一的境界,也就是活在当下。

作者的语言是西方人容易明白的,故而流行。

艾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成功的重要原因可能是,他一开始就讲了一个自己开悟的故事,然后直入主题,讲了他认为重要的两点方法:

1、第一种。开始尽可能地倾听你脑袋里的声音。特别注意任何一再重覆的思想模式,多少年来一直在你脑袋里重弹的老调子。我说“观察思考者”正是这个意思。当你倾听一个思想的时候,你觉知的不仅是这个思想,也觉知到那个做为思想见证人的你自己。一个新的意识向度进来了。在你倾听思想的同时,你感觉到一个意识的临在,那个一直都在思想之后或之下的深处自我。思想随即丧失了掌控你的力量,而急速地止息。这是因为你已经不再透过头脑的认同,而付予它能量的缘故。


(这类似于道、佛教的内观,其目的是不让自己被自己的思想牵着走,你的思想并不真正的你,真正的你,是无所不在的本体意识、宇宙意识的一部分,正是这来自宇宙整体灵性的一部分,在你头脑中形成了意识,它才是真正的观察者,这个观察者才是你的本体,与宇宙是一体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把自我意识、日常意识产生的自我印象,当成了真正的我,而真正灵性的觉知被锁住了。摆脱思想对你的控制,体验与宇宙意识合一的过程,达到境界后,还可能体验至乐之类,事佛教称为明心见性、觉悟……道家称为证道、天人合 一……基督教、伊斯兰教中的某些神秘主义派别也有类似说法。)
(另,埃克哈特的这种说法与拉玛那·马哈希对“我是谁”的不段质问如出一辙:通过质问“我是谁”,“我是谁”这个念头会摧毁所有其它念头,就象一根拨火棍,到最后它自己也会被烧毁。然后,就会有对真我的认识。也就是通过不断质问自我是什么,从而熄灭念想,达到生命的本源(atman))

2、第二种。除了使用“观察思考者”的方式之外,也可以把注意力的焦点引导到当下,来创造一个心智流的间隙。你只要深刻地意识到当下这一刻就可以了。这是一个有深度满足感的修习。你借着这种方式,把意识由头脑的活动上引开,而创造了一个无心的间隙。你在这个间隙里,处于高度的机警和觉知之中,却没有思考。这就是冥想的精髓。

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一项例行的活动,来做这个练习。把你全副的注意力,摆在一个通常只是一个过程的活动上,让这个过程变成一个目的。举例来说,每当你在家里或公司上下楼梯的时候,密切注意你的每一个步伐和动作,甚至于你的呼吸。全然地临在。再不然,洗手的时候注意每一个相关联的感官知觉:水的声音和感觉,你手部的动作,肥皂的气味诸如此类的。甚或在你上车的时候,关好车门之后暂停一会,观察你呼吸的进出。觉知到那个宁静却威力十足的临在感。有一个标准可以用来度量你这个练习 的成功与否,那就是:你感觉到内在和平的程度。

(这种方法在禅宗中也有)

其实只要明白这两个方法即可,全书其余部分是对此的反复诠释。


自古以来,各种宗教相关的方法太多了, 数不胜数……但其目的都是一样的。

这些东西本来是主要是东方的,现在包装后出口转内销……看看肯·韦尔伯的《意识光谱》,可以从东西方各种视角了解整体的情况,然后再来看埃克哈特的东西……


我挺喜欢读这类书的,读过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与神对话》三册,黛比·福特《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克里希那穆提《生命之书》,奥普拉·温佛瑞《我坚信》,肯·威尔伯《恩宠与勇气:超越死亡》,朗达拜恩《英雄》、《秘密》、《魔力》、《力量》,杰克·坎菲尔德《吸引力法则》,芭芭拉?安吉丽思的《内在生命——一本关于成长的书》,[美]琳内?特威斯特, [美]特蕾莎?巴克合著的《金钱的灵魂》,还有《无量之网》《零极限》《还我本来面目》《破碎重生》《一念之转》《相约星期二》等。


这类灵性的书陪伴走过极度自卑的日子,让我一点点的成为最好的自己。以上读的书最喜欢的是肯·威尔伯的《恩宠与勇气》,其中有几本读完后写了一些读后感。

读《与神对话》:所有人都是特别的,所有时刻都是金色的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的《与神对话》躺在我的小书架上已一年有余,多次拿下来读几页又放回去,就这样束之高阁,直到读李欣频创意系列,看台湾第一文案天后一再推荐,我再次翻开《与神话对话》,白纸黑字里的每一句话都深入我心,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五星好书。

尼尔在人生最落魄时写下此书,借用“我”和“神”的对话,探讨人生,思辨人性。当然这里的“神”没有任何宗教意义,只是万物起源的一种代称。在读“我”与“神”的对话中解开了我很多困惑和心结,关于情感、成功、金钱、关系、健康等等,特别是“神”的回答,每一句都是金句。


《与神对话》的很多观点都颠覆了我现有人生观、世界观。其实我们每个人,任何时候都可以与神交流,与内心的沟通就是与神的对话,内心的真实声音就是神想传达给我们的,神无处不在。我们要珍惜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是神创造的生灵中最美好、最非凡、最优秀的。正如文章标题:所有人都是特别的,所有时刻都是金色的。


关于情感。神说人的情感由怕和爱组成,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两种情感的衍生。怕是收缩、封闭、摄取、跑开、隐藏、独吞、伤害的能量。爱是扩张、开放、赠送、停留、敞开、分享、治疗的能量。怕是毫无意义的,它会浪费我们的精神能量。但由爱诱发的能量才是无边的,才能找到最好的自己。是怕还是爱,我们可以自由选择。


关于自我。生活不是发现的过程,而是创造的过程。我们不是在发现自我,而是创造新的自我。最高的选择是为自我带来最多好处的选择。这个观点可能违反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宣传的“中庸之道”,但我们每个人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环境和事情,才能最大限度的照顾他人。我一家四人在四个不同的地方,我与弟弟每天都会和爸妈各通电话,读高中的弟弟总担心爸妈,读了《与神对话》。我告诉他:“如果你真担心家人,你处理好自己的事就是对家人最大的安慰。”


关于人际关系。我很早就知道杨绛的话“世界是你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但我们谁能真正的用心去实施这句话倡导的观点呢?我们还是很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无论是亲人、爱人还是朋友,以我为例,我曾有一颗很脆弱的自尊心,别人口直心快的评价,我照单全收,全记在心里,我以为TA看我不爽,更以为TA说的就是事实,我会伤心会愤怒会在心里否定自己。可慢慢发现TA不只说你,每个人在TA嘴里都很不堪,TA只是逞一时口快,原谅TA,然后继续寻找自我的真实身份。因为神说:“你对自己的意愿,即是我对你的意愿,你想要得到多少机会,你就能得到多少机会。其实我对你们每个人没有任何要求。”神的意思是:他没有要求我们这一生必须去做什么,也没有必须去完成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去做什么。我们有选择怎么生活的权利。压抑、不自由通常是我们内心的“怕”作祟,但如果抱着爱的目的,如果按照内心的真实想法去选择让我们更自由的生活方式,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恐惧和压抑。


关于成功。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强大的创造者。宇宙是个巨大的能力体,也就是吸引力法则,我们希望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我们现在的想法。思维和话语被反复表达后,会在世界中实现,会变成每个人的物质实在。如果你想要成功,你可以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我一定会成功。也就是说:如果你希望富裕,那别把穷挂在嘴边。如果你希望快乐幸福,那在内心远离负能量远离抱怨远离自我贬低。


关于金钱。金钱与成功并不冲突,但现代人一方面希望成为有钱人,却又羞于承认,认为钱充满铜臭味,特别是文艺青年。我有个朋友曾说:“我不想利用喜欢的文字去赚钱,这会毁了自己的爱好。”这个观点,我并不苟同,以我凡夫俗子的意愿,我就是要寻找我擅长的领域,并磨练技能,利用这技能心安理得的去获得物质基础。这需要我们在内心改变金钱思维。想赚钱,就不要否定钱的价值。如果我们去做真正热爱的事情,我们一定能得到与之匹配的物质。


神还教导我们:“对任何事,别在内心做评判,你永远走你的路,同时允许别人走他们的路。如果别人阻碍你走路,那就无视他,你继续往前走。”无论对于神还是对于我们自己,我们所有人都是特别的,所有时刻都是金色的。”

读《力量》:爱是生活的一切答案

奶奶离开这个世界已一月有余,在见证奶奶死去的整个过程后,我好像从她的死亡中迅速成长,我迫切的需要学习一切关于死亡的知识,死亡、哲学、灵性,买书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看书的速度,顺藤摸瓜找到朗达·拜恩的《力量》,她的《秘密》很早以前就读过,当时没当回事,直到前几天看《秘密》电影版时才惊讶于吸引力法则的力量。


而这本《力量》也是《秘密》的延伸,书名虽然是《力量》,但内容更多的在介绍吸引力法则和爱,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吸引什么样的人。你给予多少爱,你就获得多少爱。你的正能量收获的是更多的正能量,同样,你的抱怨、悲伤、痛苦得到的是几倍的负能量。而且正负能量可以及时转化,或者说如果你现在正处于负能量,你可以及时发现当下的美好,转化成正能量。以我为例,我最近健身,经常忽略晚饭,下班直接去健身房,跑步一小时,再私教一小时,两小时的运动量消耗了一整天的能量,虽然运动能产生兴奋因子,但这兴奋因子不足以抵挡过午不食的饿,以至于健身结束,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负能量缠身,感觉整个世界都不好了,也会怀疑我这样运动有什么意义,甚至放大到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其实这时候只要吃点水果或者低热量的食物补充一些热量就好了,但如果意识不到能量转化,还会任凭自己在一个人的夜里没完没了的自怜,而这样自怜这样质疑自己的结果是会吸引到更多不好的事情,可能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运动不好,也可能向吸引力法则发出更多的负能量。而知道了这些规则,我会在健身之前就稍微补充一些食物,防止因身体热量低而产生不好的感觉。

宇宙间的吸引力法则是一股很神奇的力量,利用“创造过程”的三个步骤:“想象、感觉、接收”,专心想象你渴望的事物,想象你自己正与你渴望的在一起,想象你正在使用你想要的东西,想象你已经拥有你需要的一切;在想象的同时,一定要对你正在想象的事物感受到爱,爱的力量会让你得到想要的一切。如果你想减肥,那么就通过想象和感觉到自己已经拥有理想中的身材,对希望的身材付出爱,如果想旅行,就想象自己正在旅行,如果想拥有一段亲密的关系,就想象和感觉已经拥有时自己的样子,照这个样子去表现,并付出爱。如果你希望充满活力并且快乐,并对人生有着无法言喻的热忱,那么爱的力量可以让你达到,获得远大于你的想象,无论你要的是什么,都尽可能去想象你所能想到的最棒最好的状态,就如同时尚集团总裁苏芒的口头禅:永远追求最美的最好的!


除了想象和爱,我们还需要感恩,感恩是一切的倍增器,对我们拥有的一切发自内心的感恩,感谢家人、朋友、爱人,感谢工作感谢老板感谢同事,感谢树木花草,感谢食物感谢参与你生命的一切,跟自己的生命坠入爱河!每天尽可能的注意身边喜爱的事物,尽可能的去爱,因为当下的每一秒,都是个感谢和倍增你喜爱事物的机会。


你越是付出爱且感觉生命的美好,你磁场的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强,范围也越来越大,将会把你喜爱的所有人事物都吸引到你身边,毕竟,爱才是一切答案!

读《和尚遇见钻石》:在内心植入财富的种子

麦克尔·罗奇格西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同时是藏传佛教最高学位的佛学博士,他将佛教的《金刚经》运用到他的钻石商业中,成功的把欠债五万元的小公司经营成年收入一亿美元的大企业,《当和尚遇见钻石》就是麦克尔·罗奇格西将两者结合的思考之书。

在内心植入心理铭印


在藏传佛教中有“心里铭印”的概念: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台全息的、自动的、功能强大的摄像机一样,把我们所做的、所说的、所想的所有的事情,都毫无遗漏地记录下来,它们就像是在我们心灵的田地里面埋藏的小种子一样。当我们行善活作恶之时,心灵铭印透过我们的自觉,被植入于心。


作者认为,掌握心理铭印如何运用,我们可以将其为我所用,即只要植入一个正确的铭印。我们就能得到想要的财富,成为想成为的人。


心灵铭印究竟如何运作?

1经由铭印所产生的感受,必须与铭印的内容相符。

即一个负面的行为只能导致负面的结果,一个正面的行为只能导致正面的结果。

2铭印停留在潜意识的时候,它的强度持续不断地增强;直到它茁壮成熟,迫使我们经历一些好的或坏的感受。

即使十分微小、几乎出自无心的行为都能够在未来引发巨大的经验感受。

3从来没有任何感受的存在,除非引发感受的铭印已经先植入心中。

我们所经历的的每一种感受,都是由先前的铭印引发的。

4一旦铭印被植入于心,它必定产生一种感受;没有一个铭印是白白不起任何作用的。


根据以上可得知,心里铭印是一颗种子,当下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过去植入的铭印或种子的产物,经过时间的推移,这些铭印蓄积了某种程度的力量,就会长成一株植物,如果是愤怒的种子长成大树,此时再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我们应该训练自己,事先观察行动可能导致的立即结果,应该平静下来,用冷静理想的头脑处理问题,化愤怒为力量,让紧绷的事态缓解下来。如果是乐观积极的种子,比如财富的种子,会产生意向不到的效果,原本我们想找一朵花,可能我们会挖到一堆宝藏。


每天静坐、每周进行圆圈日


心理铭印需要长时间的持续的植入。作者提出,我们可以进行一种心智锻炼,即每天同一时间静坐,自我反思关照,理清思绪,安顿身心。用西藏智者的话说:“当你慢慢地干活、清理打扫之际,你应该观想,这是在清净你的事业,你的生活,以及你的心。”静坐时可以在心中植入强烈的铭印,观想要达成的目标,把自己当成最有成就、最有智能、最具慈悲的人。


作者还提出“寻求灵感的圆圈法则”,即每逢周三和老板请假,离开办公室,寻求灵感。用圆圈日来打破惯例,利用一些时间来思考“为什么”,而不是如何工作。在这一天中,保持静默,进入心的宁静,探测内心深处关于工作生活的创意,寻找人生和事业挑战的深沉答案。当然这一天除了思考外,也可以进行运动,和一位专家学习或者读书。

死亡冥想以及自他交换


人生苦短,很多人根本找不到这一生的天命,也无法洞悉人生在世的意义。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此生使命,找到人生重点。作者介绍了“死亡冥想”,即每天早晨你清醒之时,不要起身,双眼睁开地躺在床上,然后问自己:“如果我今天晚上即将死去,我要如此度过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吗?”如果能持之以恒的修持死亡冥想,可以简化我们的日常生活,舍让头脑保持清醒,把人生的优先次序、轻重缓急了然于心。


“自他交换”也是西藏佛学修持的重要法门,是作者作为一个管理者,与员工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具体做法分三步:


1蒋巴法:学习如何敏锐地观察其他人的需要和喜好,即把我们从专注于自我中抽离,开始关心他人,有利于自己在心中植入最强大、最具有利益的铭印。

2身体互换:假装把你的心放进他人的身体之中,然后睁开你的眼睛,注视着自己,看看他们想从你身上获得什么。

3绳索特技,想象你和他人被绳索绑着,合二为一,此时你们共同需要的是什么。


修习西藏佛教22年,麦克尔·罗奇格西将《金刚经》融会贯通,他发现照料他人的最佳方式是教导他们如何致富,如何享受财富,以及如何使财富充满意义。在教导他人的同时,也在心中下获得无量无边财富种子。


读完,感叹于罗奇格西把东方佛学奥秘解析的深入浅出,这是一本值得所有企业家、实业家、金融人士以及本人这种小喽啰一读再读的“商业圣经”。

读《内在革命》:所有人都生活在平淡的绝望中

我之所以是我,并不是因为我的路上出现了多少路障,而是因为我有足够的勇气迈向新的道路。

我之所以是我,并不是因为我遇到了多少次失望,而是因为我不停地原谅、找到了重新开始的信念。

我之所以是我,并不是因为我的一段感情持续了多久,而是因为我在这段感情中,爱得足够深,在这段感情结束之后,愿意再爱一次。

我之所以是我,并不是因为我被击倒了多少次,而是因为我无数次挣扎着重新站起来。

我的痛苦并不是我。

我的过去也不是我。

浴火重生之后的才是我。


“我是谁”?什么是“我”“我是怎么来到这里?”这些都是深奥的哲学命题,需要每个人用自己的一生去探索。而芭芭拉?安吉丽思的《内在生命——一本关于成长的书》可以为我们的探索节省时间。阿甘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诚然,人生充满了未知和意外,在这种处境里,我们会茫然,会迷失。而这本书教会我们:未知会带来意外的经历,意外的智慧,意外的觉醒。让我们向前进,充满希望地放眼未来。


被困在另一种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目标,很多梦想。我们可以说出一堆“我要怎样怎样……”,但现实是,我想成为一个作家,但我还在苦逼写文案;我想成为一个老板,但我在单位还是一个小喽啰;我想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但其实我的三餐都难以为继……就像作者说的:“我们想要过某种生活,结果却被困在另一种生活里。”我们并没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甚至离我们的预期越来越远,我们很可能早已错过自己的人生地图,只是人云亦云的,被带到了别人的梦想之地。

当我们猛然警醒:自己过的并不是希望中的生活。但承认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极大的勇气,就像卢梭说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大部分人都逃避在另一种生活里,宁愿被真相绊倒,与现实捉迷藏。现实想找到我们,但我们却想尽一切办法躲避它。大家开始否认事实,害怕改变。缩在自己为自己打造的外壳里。并以为只要不予理睬,就能逃避痛苦。但最后,逃避却将我们推向了我们一直希望能逃离的痛苦、困惑和不快乐中。最后导致,我们在内心深处关闭自己,开始把生活搅得一团乱麻,开始变得麻木、愚昧。


任何迷失都是觉醒

即使如此,我们也没必要放弃自己,没必要放任自流,尽管我们会焦虑、会痛苦、会失望麻木,但这个时候也是我们该审视自己的时刻,是进行内在革命的最佳时机,因为任何迷失都意味着觉醒时刻的到来。无论世界还是我们自己,无时无刻都在改变,都处于运动之中。我们每一秒都可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己,用作者的话说:小鸡不可能让自己回到鸡蛋里,我们也不可能让自己回到那个已经容不下自己的旧角色里。


只要我们把痛苦和迷失当成生命的警钟和转折点,尝试着往前走,试着去改变,试着去摆脱旧的自己,迎接新的自己,把“愤怒、内疚和自我谴责”的内核转变成“新的人生、新的爱、新的自由”。把活着的每分每秒都当成恩赐,当成上帝的回馈。让我们像宝石一样,经过悲伤的洗礼和雕琢,发出美妙、神秘的光芒。


怎样才是真实的活着?

对于这个问题,作者给了以下参考答案:

·依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

·依照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他人的想法)来做决定。

·感觉自己能做真实的自己,能为人所爱,不必为了让他人接受自己而虚情假意。

·接受和尊重自己的全部,不必隐藏或欺骗。

·真诚地与人交流,哪怕这样会造成冲突或紧张。

·如果不确定一段感情是值得的,就不会草率地安定下来。

·向他人直说自己想要和需要的东西。


作者把自己的成长和挫折、感悟,毫无保留的分享给我们,全书散发着灵性的光辉,作者一再强调,在写这本书时,不是她选择了这些素材,而是《内在革命》本来就有,只是选中了她,由她记录下来,传达给大家,正如作者最后说的:


为你写下这本书,是我的荣幸。

愿我分享的言语为你打开大门,为你点燃亮光,帮助你慢慢地前行。

愿你明白你并不孤单,在你旅行的途中,还有爱和恩泽,它们永远都是你的伴侣。

愿福泽时刻伴着你,愿平和充满你的内心。

愿你勇敢、快乐、自由。

我也想说:愿我们都可以尽我所能的去生活、去爱。

读《金钱的灵魂》:

了解“金钱的灵魂”,让内在外在都富裕起来

《金钱的灵魂》这本书磕磕绊绊读了很久,起初是读不下去,感觉酸涩无味,很穷很穷的时候,因为心理需要,再读如获宝典,《金钱的灵魂》与《失落的致富经典》目前已颠覆了我对金钱的观念,是值得深读并运用到实践的方法。

《金钱的灵魂》一书探讨的是如何与金钱建立有意识、充满喜悦的全面关系,以及热爱和学着去理解与拥抱金钱的流动。教我们找到一条通往个人自由与金融自由的途径。

书中开篇是马克·金尼的金句:“金钱如穿鼻铁环,随心所欲地牵着我们的鼻子走,只是我们已经忘了,其实我们本是它的设计者”。人生在世,没有谁能逃过对金钱的追逐,我们多多少少都在为贫穷和富裕所累,更有甚者,拥有金钱的多少已经直接衡量人生的成败。可是那花花绿绿的钞票最初只是用于满足生活需要的货币而已,为何我们要贪得无厌的去追逐?

逃离“匮乏”,关注“充裕”

作者琳内特威斯特从事二十多年的战胜饥饿项目,穿梭在丰盛的欧美国家和贫穷的非洲各国,工作期间她观察着人们对金钱的态度。她看到人们日复一日的活在“匮乏”的弥天大谎中。

匮乏已侵入人们的日常理念,时间的匮乏金钱的匮乏感情的匮乏……匮乏让我们内心恐惧,要么驱使我们无休止地追逐更多的东西,却永远得不到满足,要么迫使我们采取折中策略想退出这种无望的追逐。由于匮乏的信念在我们脑海里根深蒂固,更使我们头脑中产生了三个有毒的迷思。

1、资源紧缺。它导致很多人担心自己被淘汰出局。也成了很多人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的理由,同时迫使国与国、人与人之间资源争夺和恶意竞争,人文学者巴克敏勒曾说过:“这个世界及其充足的资源其实足以保证我们每个人都过上富裕的生活”。这与《失落的致富经典》一书不谋而合,“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充分自由地享用一切所需资源的权利,并且可以凭借这些资源来增强我们的体魄、开启我们的心智、丰富我们的灵魂。”其实,地球上有足够资源供我们每一个的所需,只要我们的所需建立在“合理利用资源,确保他们以及所有生命的可持续发展。与金钱的关系必须坚实地建立于他们自己的核心价值以及他们对生命与土地的最高承诺上。”

2、“多多益善”,这种想法驱动人们努力累积,竭力获取与贪得无厌的竞争文化,多多益善让我们很难体验当下的拥有,是一场没有尽头的追逐和没有胜者的比赛,不停的奔跑,忘记如何停下来。

3、事情本来就如此。这种想法容易极端,导致我们认为一切都不公平,没有任何出路。我们常常因为这个理由,把自己困在原地,委屈自己频频妥协或者欺辱他人,占便宜。认为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一切,因为屈从我们放弃了自己的潜力,以及为了一个丰盛、公平、健康的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机会。这种观念也让我们在金钱方面陷入困境无法自拔,我们必须放下这个观念,才能看到另一个可能性——世上本无“本就如此”的事情,也不存在“绝非如此”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如何作为,并用自己的行动来有所作为。

其实,我们一旦抛弃这三个迷思,放下匮乏的观念,就会发现“充裕”。充裕感是一种创造行为,是一种创造不同的行为,是知晓我们拥有足够的资源,它提醒我们,如果我们认真看一看周遭与内在,就会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我们本就拥有充裕的资源。一旦以充裕的心态生活,我们就能够带着对自身完整性的觉知生活,而不是殚精竭虑的去追求完整,关注充裕,我们就会发现内在拥有的一切,并因此开始采取有效可持续的方式面对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任何资源有限的状况。在我们的欣赏和关注下,我们的资产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丰盛。

真正的丰盛从“充裕”中源源流出,就存在于对“当下如是”之美丽与完整的体验。事实上,丰盛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根本的自然规律。我们可以利用这既有的一切来创造不同。这种理念可以让每个人重塑人生,使所有人拥有充裕感和满足感,这其中没有牺牲,只有满足。

充裕的理念认为,这个世界的资源满足我们所有人的需要,“资源足够”的洞见与信念能够启迪并激励我们分享、合作与贡献。

金钱如流水,欣赏与合作创造丰盛

金钱是承载的工具,是我们彰显愿望的渠道,金钱承载着我们灵魂的允诺。

在一次捐助中,作者初识格特鲁德,并被她对金钱的观念所感动:“我觉得金钱像流水,对于某些人而言,它像汹涌的大河一样从他们的生活中奔腾而过。对我而言,则像细流,不过,我希望能够以为众人谋福的方式让它从我的生命中流过。”格特鲁德捐赠的金钱被作者誉为“福佑之钱”,这数量并不多的金钱带着格特鲁德灵魂的印记,“在房间中洋溢着真诚以及心灵的震颤,自始至终都承载着目标、意愿与灵魂能量的流动。”

对于金钱的流向,我们大部分人并没有特别的关注。如果我们将金钱的流动看作健康与真实的现象,并且完全允许它流动,而不是焦虑地看作健康与真实的现象,并且完全允许它流动,而不是焦虑的看着它流过,或者守财奴般死守不放。在充裕的主导下,我们会创造与庆贺金钱的正向力量,也会创造出金钱该有的价值,就如格特鲁德的“福佑之钱”。

作者说:“金钱只有在流动、被捐赠与分享、被分配与运用在肯定生命的事情上时,才有其价值和意义。”

在实现金钱的价值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如何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福佑之钱”。“欣赏”是充裕的源头,能够帮助我们借由对既有之物的关注来创造新的价值,如果我们将注意力放在创造性、勇气与正直之上,那丰盛和充裕的体验将会更加丰富。

而“合作”也能我们和其他人的创造力互惠,相互取长补短,让双方能量和资源不断更新,让双方共同享受美丽的富足感。

让自身内在外在共同富裕

在体会“充裕”和“丰盛”的理念下,重新审视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创造力与能力,认知并欣赏既有资源、可利用的资源,那么,它们的力量、效用及恩典就会在我们的关注下成长、繁荣。欣赏自己,欣赏我们如是的样子,欣赏自己拥有的一切,我们就能够重新看到各种可能性,从而设定愿景,做出承诺,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如果我们呵护那些充裕的种子,运用我们的金钱,像浇水那样以灵魂使命为出发点滋育,那金钱同样是通往完整与内心宁静的道路。

最后,让我们的灵魂走近金钱,金钱走近灵魂,共同完成这神奇之旅。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灵性书籍解救了我,陪伴我走出低谷,走进美好。灵性不是宗教,灵性宣扬的是爱和宽恕,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一起交流探讨。


关于作者:

慕夏CC


书评、随笔作者

豆瓣:慕夏CC

微博:慕夏CCC

微信公众号:亭亭玉立(ID:ttyl220)

亭亭玉立qq群:260742202


http://weixin.qq.com/r/BEOkvOnE-rSBra3f9xYW (二维码自动识别)


请不要以名字来简单分别活动。
就像书中说,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人的头脑却硬要将这个世界割裂。
外面的各种灵修流行,本身就是打着灵修概念,带着各种目的活动,跟这本书所指的核心可能相差甚远。
在我看来,这本书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虽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但至少可以让我么发现我们人类自身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个发现本身就是有巨大的意义的,因为ta不再属于人的心智。
过分的相信科学,其实就已经失去了科学的根本。


这本书是超时代的。如同一些经典里智者发现并指出的问题,现在科学才有了解释。但是几千年前,他们就已经知道了。

因此,去找寻真相,不必管主流与否。试想,当日心说被证明前,主流不也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这让我不禁想到一句话,当科学家终于奋力的登上了真理的巅峰,却发现神秘家早已站在了那里。


几个重要的批判性思维原则:
1,越是重要的论点,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形成逻辑联系的论据所支持,就越不能倾向于相信它;
2,论述者的一个论点符合事实,绝不代表他所有的论点都符合事实;
3,论述者在论述自己观点过程中,借用历史名人的名头,绝不意味着其论述内容也符合这些名人的理论;
4,一个可观察的事物,代表其表象,其内部的运作原理和因果逻辑,在做进一步的具体观测验证前,存在诸多可能性,不能就表象断言其某一因果原理的绝对唯一性。

灵修,spiritual movement,在美国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灵性运动,结合摇滚乐嬉皮士鸦片大麻无政府主义和性解放运动一同存在,九十年代衰落,千禧年抬头,并在2012前期流入中国。说所有的灵修观点都是谬论是不公正的,但是其中的糟粕太多,所以求道难。

不要神话世尊,不要玄化道法,不要崇拜印度这个哲人遍地走、上师多如狗的神奇国度,特别是他们把寄生虫导致的畸形余肢当作天神降临来崇拜的时候。

不要轻视思考,不要轻视理性逻辑、现代医学和科学。在上面这些人口嫌体正直地去三甲医院就医服药做手术生孩子的时候,问问他们静坐和青霉素哪个好使。科学于人的巨大作用,就如空气包裹着人,以至于有些人都忘记了科学的存在。

科学不仅仅是公式和物质。科学是逻辑和实证组成的、目前最为有效的理解世界的精神。精确和可重复验证,是科学的标准。精神修为方面如果也能做到上述标准,科学同样会认可其有效。

大致记得肯?威尔伯在他的四大象限理论中说过:很多人妄想通过精神灵性层面上的修习,来解决他们心理和思维方面遭遇的现实问题,结果往往都是适得其反,好比佛陀不会开吉普车。而刻意贬低和忽视小我,还会引发一系列精神官能症。人们总希望圣人是个只会微笑和说话的脑袋,希望他们没有身体需求和人格。可笑。

任何重要的哲学论述,其每个用词都要有精确定义,否则会造成理解混乱。我不否认当下的力量中某些原理有一定道理,也是复合心理学原理的,比如把潜意识提升至表意识等。但什么痛苦之身,什么无限辽阔,什么时间是幻觉…真是敢于发言,有依据吗这些东西?

读这类书,要万般小心,情绪体会不代表事实,一家之言不代表真理,世尊都称自己是标月指,是渡船。一定要理性看待这些虚实夹杂的文化内容,更要结合其历史发展过程去审视这些东西。


西方灵修书籍或多或少都有偏性


所谓灵修,就是把佛陀,老子,基督等人曾经说过的东西换成了现代环境下的表述,其实也就是旧酒装新瓶。
不可否认,很多人会对灵修感兴趣是因为看上去它有一种“终极安慰”的作用,可以用来面对生活的种种痛苦。但这一来就把灵修当成了类似购物,看电视剧一样的娱乐活动,其实是不得要领的。但至少很多人开始关注到自己终极的心理健康,希望活得更自在,更有活力,这样看来灵修的流行不是挺好的么?总有人得到真髓,活得舒畅,并且影响他人的。
至于灵修和科学对立,谁说的?
什么是科学精神?------保持客观诚实, 用科学工具探索真知,不懂的就不胡乱说,要实证。
什么是修行?--------保持诚实,用身体体验实相,没体验到的不胡乱说,要亲证。
两者都是发掘本源的方式,殊途同归的,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
题主是不是刻板片面地理解了科学呢?
推荐题主看一下张长琳的《看不见的彩虹》,真正的科学家才不会说,“这是迷信,那是宗教,这些奇怪的东西是对科学的威胁和讽刺”呢。
ps:当然从传法角度看,也会有个人风格与才华,艾克哈特的方式未必适合每一个人。


如果你看了书,那么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就会告诉你:终结思维,“观察思考者”,集中注意力于当下、达到无念......你觉醒了
我们且来看看作者说了什么:

  1. 当下痛苦都是源于对现状某种形式的不接受、某种形式的抗拒,从思维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形式存在;情绪层面,它以负面情绪存在。这里,作者说的思维,包括思考和情绪,并且指明情绪只是身体对思维的反映。
  2. 为什么思维习惯性否认或者抗拒当下呢?因为在没有时间(指过去和将来)的情况下,它无法发挥自己对你的作用并对你进行控制,所以,它视当下时刻为威胁。实际上,思维和时间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得再次强调,时间是指过去和将来,不是当下。关于小我的本质,详见:如何评价《当下的力量》这本书? - 书籍白诗诗的回答
  3. 地球上动物和植物不会问现在是几号,现在就是现实,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人类需要时间和大脑来生活,当这两者控制我们的时候,痛苦和悲哀就产生了
  4. 为了维持控制,思维不断利用过去和将来来掩盖当下时刻,你的真实本性也被思维混淆了;人类思维中不断积累的时间负担越来越严重,所有人都在这种负担下受苦,但是他们忽视了当下宝贵的时刻。或认为当下是实现未来的一个手段,而未来其实只是存在于他们的大脑了,是不现实的——人就是这样不断增加了负担。人类集体与个人大脑中积累的时间里,也存在了很多过去参与的痛苦。
  5. 如果你不想在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痛苦,至少不要去创造除了做必要事情之外的时间。关注当下,对生活说“是的”,看看生活是如何向你服务而不是与你为敌的。
  6. 接纳当下,然后采取行动.
  7. 有人用火或者暴力威胁你,你感受到恐惧;这是一种求生的本能,而不是生理上的恐惧:这种心理恐惧总是源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而非“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你身处此时此刻,你的思维却跑到了未来。你可以应付当下的发生的恐惧,但是你无法应对未来存在于思维中的事情。这就是恐惧的根源。
  8. 小我通常很脆弱,没有安全感,时时感到自己处在威胁之中——它害怕死亡、毁灭的恐惧。对于小我而言,死亡无处不在。在这种思维状态下,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平常小事,像与别人争论,它都希望迫切的打败对方,证明自己是对的。如果你认同自己的观点,当出现错误的时候,你这种以思维为基础的自我感觉(小我)就会受到死亡的严重威胁。小我不能承认错误,错误就等于死亡。无数战争因此而起,无数人际关系因此破灭。
  9. 一旦你不再认同你的思维,你可以清晰并坚定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必攻击和防卫,此时,你的自我来自内在更深、更真实的地方,而不是来自你的思维。请观察你的内在的任何一种防卫感——你在防卫什么?一个虚幻的身份,一个思维创造出来的形象。
  10. 与小我思维不可分离的情绪痛苦的另一种表现,是一种深深的缺乏感或不完整感。意识到这点的人,这种感觉就是不安、无价值感或自己不够好的感觉。没有意识到的人,则间接的感觉到强烈的欲望和需求。人们通常不由自主地区追求一种自我满足感和可供认同的事物,以便弥补他们内在感到的空虚。

以上十点,就是作者灵修过程中做的事情,你道这些分析不深刻吗?他们用身体、用感觉去体会自己和世界,灵修的本质就是:关注当下时刻。
书本华说:世界就是我的意志,似乎也是这个理。
灵修只不过是这些心理大师,甚至不乏哲人给我们提供的一种生活观念:他们让你看到,其实这样可以活得很好。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方法:去除思维认同。观察它。
因为他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我,就是小我,而这个虚假的自我替代了你真正的自我。
观察它,不要分析。
你将觉醒。


是本好书。
你看过了么?你知道写的是什么?怎样看待?首先睁开你的眼,好么。


Eckhart Tolle在Oprah的课堂上说过,对于内在准备好了的人,看到这种书会很兴奋,立即领悟到里面蕴含的道理并欣然接受,没有准备好的人看了之后只会说what the hell;

想起来一句类似的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当然这里面的“上中下”三种说法不包含高低尊卑之分,只是个人正在经历的精神阶段不同而已


当没有经历时,是心灵鸡汤。当有经历了,是苦海渡舟。


《当下的力量》并不是灵修的书。而是一个人用自己的经历和顿悟来试图解释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大脑的功能。当然,作者可能对心理神经科学乃至进化论了解的不多,所以不能从深入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也可能是他希望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词语和逻辑来把这个问题说透。所以让这本书看起来有灵修的感觉。

举个例子吧,当一个人深呼吸并试图放空自己的时候,你可以把它解释为“运用意识的力量放松深层的自我,并将自己的精神完全弥漫开到周围的空间里”,当然,从科学的角度,其实就是你主动地运用了条件反射的生理机制,降低心率和血压,放松了自己的交感神经系统。后者更为科学的解释显然更难以引起普通读者的共鸣。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程度的加剧,我觉得越来越有必要普及这种主动地利用自己大脑功能来调整自己身心的知识了。该保养的不光是我们的皮肤和肌肉,还有我们的脑和我们的内心。

我觉得有必要建个群和论坛,或者是我们自己搞个类似TED的讲座,相互帮助大家来分享,来更好地修行。


曾经我也觉得有些灵性、灵修、心灵成长类的书籍无论是宣传语还是读者的评论反馈,都未免有些“玄妙”,但抱着不反感试试看的心态去看过一些书后,感觉确实让自己更平静,有人解释为“禅”,有人解释为“觉醒”,我觉得更像是对自己的挖掘探索。如果你能在此过程中获得能量,读一两本此类书也未尝不可。

你是不是觉得很多流行语都能打到你的痛点,让你心有戚戚焉?比如:“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听过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一生。” “道理我都懂,但问题是……”

你是不是常常出现这样的念头:“我不喜欢现在的生活。”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但人生需要揭穿,只有你能创造自己的生活。


艾弗利德·德索萨说过一段话: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看似马上就要开始了,真正的生活,但是总有一些障碍阻挡着,有些事得先解决,有些工作还有待完成,时间貌似够用,还有一笔债务要去付清,然后生活就会开始,最后我终于明白,这些障碍,正是我的生活。”

意识到生活就是眼前的一切,生活并不在别处,只在你脚下。但这还不够,我们还更应该向内心深处提问,你为什么在这里?你又是如何来到了这里?


直到我看到另一段话:

“我一直都以为人生的挑战就是克服障碍去实现目标,其实我错了。我在一生中所遇到的最可怕的混乱,与那些我未能实现的事情毫无关系,相反,它们与那些“并非我所期待,但我却得到了”的事物息息相关。”

这就是芭芭拉?安吉丽思在《内在革命:一本关于成长的书》中给我的答案。


这本书我看得很投入,尤其是当我在书中看到了作者也引用了艾弗利德·德索萨(本书中译作:阿尔弗雷德·索泽)的那段话,突然产生了难以言说的共鸣,原来不只我有如此困惑思考,原来还有人写了这样一本书,原来这本书可以帮我寻找答案。


芭芭拉?安吉丽思是谁?她是畅销书作家——《活在当下》《爱是一切的答案》《内在革命》《你该知道的真爱秘密》等书的作者,她是当代个人成长与灵性成长领域影响力深远的导师之一,美国知名人际关系专家。


《内在革命:一本关于成长的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是一本帮你认清现状,向心灵发问,并助你寻找答案的书。


本书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

“当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不如意时,我们就会提出问题,以便将自己从痛苦中解放出来。我们之所以会提问,不单单是因为我们想要提问,更是因为需要提问。而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问题便是:“我是怎么来到了这里?”

围绕这个中心观点,芭芭拉不仅引你发问、帮你寻找答案,还分析了行动路上可能遇到的困惑和阻碍,最终,就像本书的副标题,助你收获成长。


一、这本书引你发问

在本书1.活在问题中一节中,全面引你发问。


为何发问

  1. 生活中总有未竟的梦想,不愿面对的困难,不想正视的情感,有时候是我们选择性地忽略了问题,但漠视、否定、逃避不会让问题消失,只会让痛苦加重。
  2. 只要生活还在前进,总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总会产生新的问题。

为何你不愿发问

因为我们都是凡人,对未知感到恐惧,对改变感到不安全,所以我们不愿发问,我们逃避现实,任由生活失控,将我们推向痛苦、困惑、不快乐。


如何发问

不需要多么严苛地拷问内心,只需要不再压抑真实自我的想法,倾听内心的声音,不再逃避,质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诚实地面对你的问题。


深入挖掘问题

当问题浮现,你就必须行动,但现状并非一日所能改善,承认问题,你已经具备非凡勇气。当我们意识到问题存在,就要往更深层去挖掘,“只要挖得够深,总会碰到一些东西。”在此过程中,你可能因问题本身、因行动而面临种种焦虑,但没关系,你可以根据指导,为焦虑“正名”。


二、这本书为现状正名

我在这本书中得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作者芭芭拉在2.转折点、过渡站和警钟一节中,详细讲述的“正名”概念。


当我们通过向自己发问、向生活挖掘问题来分析现状,知道了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现状,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之后,我们需要为现状、为问题、为当前发生的事情“正名”。


“正名”就是阐明定义、改变我们的认识。


“正名”拥有以下三种力量:

  1. “正名”让我们退一步思考经历,以更客观的观察态度观察它。
  2. “正名”帮我们平定恐惧,消除幻觉。
  3. “正名”让我们更完整的活在现实中。

如果你认为正面临“危机”,那么这危机有没有可能是“分离、决定、判断的关键时刻”?如果它是这样关于抉择的关键时刻,那它是否可以被定义为“转折点或过渡站”?如果可以,那它是否意味着改变和新的机会?


如果此刻的“危机”突如其来,给你打击巨大,让你苦不堪言,那它是否可以被定义为生活给你敲响的“警钟”?如果可以,那它是否意味着你的某种意识得以觉醒?是否意味着你的一次转移,将你从过去的现实转向另一个现实?


通过发问,我们达到了从否定问题到承认问题的成长。得以坦诚地面对问题,面对焦虑。

通过正名,我们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曾被忽视的地方。利用转折点或过渡站,找到新的方向;利用警钟,重新打造自己,采取行动。


最后我们发现,问题本身,可能就是答案,而我们身处的现状,背后也可以挖掘出方向。


三、这本书帮你分析现状

为现状“正名”之后,我们总要去分析一下现状,知道为什么走到这里,以及又是以什么样的状态走来,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内在革命》在
3.被困在另一种生活里
4.被真相绊倒
5.从内心最深处关闭了自己
6.拥抱自己的阴暗面

四节内容中,给出了详尽的分析和实用的解决方案。


在梳理此部分的思维导图时,更为作者芭芭拉的功力折服。每一节都从问题产生的源头及其引发的后果开始分析,然后对该问题在生活中的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描述,最后给出解决方案。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推荐着重阅读每一节的“问题原因探寻”部分。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梳理个人经历,找到症结。通晓人性在自我成长、改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弱点,有助于抵抗行动中面临的焦虑感,因“你不是一个人”。

四、这本书助你掀起“内在革命”

在“内在革命”一章中,作者通过7.直面内心的恐惧、8.我们的悲伤会将我们雕刻成形、9.未知:最强大的状态三节的内容,对我们实施行动、改变现状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绪、心理问题做了分析和解答,将能量注入心灵最深处。当我们足够了解自己,就更容易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屈从于人类天性共有的恐惧、逃避、悲伤、愤怒等固有模式。


由于作者芭芭拉在个人成长领域深耕探寻多年,书中多次提到佛教大师给她的启迪、引用中国道教名家的哲思语录、中国谚语等,以跨越文化引起共鸣。在这
部分的阅读中,我也时常对照自身思考,总能看到隐藏在自己贪嗔痴恨爱恶欲之后的问题,挖掘出自己诸多实践不能落实、改变未能完成的原因。


本书最后一章觉醒之路中描述了内在革命、自我成长之路上的收获,即:10.敞开自我去生活、11.智慧的觉醒、12.完整自我,作为全书的深化和总结,此处略去不表。

读罢掩卷,从此一个信念刻入脑海,能量需要由内而外地迸发,而不是受外部环境的挤压而爆发


这本书值得推荐,它不是鸡汤,是良药。

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初,是时候向自己发问——为什么你喝过很多鸡汤,却依然治不好懒癌?

我想,你应该按照这本书提供的方法,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
&>知其原创,是时候向自己发问——为什么喝过很多鸡汤,却依然治不好懒癌?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分享至朋友圈。转载请联系我以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及链接。


就奉劝一句话,读灵性学很容易走偏,及时矫正你的方向,小心变得偏执
以及……指向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

来自一个曾经偏执过的人的劝告
最后,个人不太喜欢张德芬,觉得她有点往鸡汤方向发展了,一直读埃克哈特的书


这本书正在看,三分之一的程度,
我知道了我的痛苦的某些原因:强迫性思维。脑子总是徘徊着不怎么样就会怎么样的句子导致我总是无法专注于当下。或者说总是从现在的负面点投射到未来当中各种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使现在我满心焦虑。
而书中的意思是,当下的一切,只是当下。未来的焦虑是对过去不幸经历的复制投射。而对过去的种种事物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是因为未来的不安全感所引发的。这就像是单循一样,一直在我的心是绕啊绕的。
书中说了解脱之方,但因为没看完觉得不是究竟的。
会看下的。

还有就是灵修只是为了把不恰当的观念给予纠正过来。
如早些年人人都爱吃红烧肉,那是因为穷,现在爱吃也吃不上几口就腻了,因为食物多样化不再执着于红烧了。可是现在的你却还执着于红烧肉,且吃光。血脂也高到吓人的程度。那是不是因为过去关于红烧肉有过什么不一样的回忆,纠正之。
这可能是灵修,可能和心理治疗相同。
但之间的差别,因为不是专业,所以还是模糊的,谨以投石,望打脸。^_^


这并不是灵修。如果以物理学定理来看,“当下”这个词解释了这个世界的最基本属性。

世界的基本属性有这么两条:

第一定律:过去永远不可改变。

第二定律:未来永远不会到来。

人类往往忽略这两条定律。时间这个观念在人的脑海中太强大了,以至于成为了一种幻觉。这就是拖延症的心理原因。从古到今,无数人在懊悔,无数人在等待,却很少人能打破这一桎梏...

“难道我们有哪一刻不是活在当下么?不,从来没有这么一刻。”

除了当下一无所有。甚至说,宇宙没有时间,唯一的一刻是当下。

这不是灵修,这是被人忽视的常识,被忽视的定理。


奥普拉在电视节目给观众推荐,并且和埃克哈特托利做了大概有十期的对话形式的节目,如果说他是骗子大可不必,不骗钱,更不骗名气,托利现在貌似还是隐居状态,起码骗的不是名气,托利最近几年基本不在公共场合露面,一个快60岁的老人,无儿无女,也不是为了XXOO了吧?毕竟60岁了。灵修更多的是探讨你是谁,脑袋是谁,广阔一点就是宇宙和你的关系,你的使命。简单一点就是过好当下这一刻。就是这么简单,不被头脑的强迫思维过多影响甚至左右你,因为90%的思考都是无用的。更深一点就是和通过停止头脑无休止的强迫思考创造间隙和本体能够连接,变成自己的主人而不是头脑游戏活在幻想的世界,幻想的悲欢得失里面无法自拔。貌似当下这本书拿到过美国某个月份还是季度畅销书的冠军,仅仅说的是美国。经典物理我们都认为他一定是正确的,就好像当年别人说地球是圆的,我们认为他是神经病一样。有一些更深的秘密等待你去探索,或者说它对你毫无作用,不管怎么样,他都只是针对自己,而不是别人,因为别人因为灵修过得更轻松或者更痛苦那都不是你。


2015年读完的最后一本书,这本书非常适合经历了足够的痛苦无助、足够的内心挣扎和彷徨的人,它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彻底摆脱烦恼、超越无常与轮回的方法,比如保持临在presence,进入未显化状态unmanifested,摆脱无意识unconsciousness,接纳和臣服,超越二元对立,在死亡之前提前轻松死亡,瓦解痛苦之身pain body……这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德裔加拿大人写的,里面多次提到老子,佛学,禅修,圣经等。总之,越是痛苦就越是成长和开悟的契机。整个阅读过程有多次体会到spiritual enlightenment.不愧为亚马逊保持十多年的畅销书,大量精彩而深刻的评价以及无数的知乎讨论。不过自认为不痛苦或者没经历痛苦的就不看了吧据说有造成精神分裂的可能。遗憾的是这本书翻译的有点拗口,准备买英文的原版再读。


我并不认为灵修目前很流行,仅仅因为有很多灵修类在书店遍布就认为流行不妥。

至于对科学的讽刺,我们可以拿哲学来说,教科书都是哲学和科学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而哲学有些是很玄乎的。那这些灵修类的书可能没科学证实,但是证明也是有难度。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必要因为科学而抛弃一些真东西。


再谈谈这些灵修类的书
《当下的力量》这本是我目前认为最好的一本灵修类书籍。它不像《引爆内心的TNT》《信念》这类的书,这类书其实就几个观点,然后用了一堆事例来说明它的正确性,很散乱,没中心,只是一大本励志故事书。而它不同,它只有一个观点:活在当下。整本书从不同方面角度来说明,让人非常清晰。它很好,只是我们已经养成了许多观念,改变总是不那么容易。


为什么我会看了不下10本灵修类书籍?
我想,人想了解自己,调节自己的心情,活的越明白。

我认为叔本华的 人生的智慧 较为通俗易懂,值得一看。

在下浅见,接受大家指正


感觉当下的力量还不错
通过看遇见未知的自己知道的,看了一半左右感觉有点枯燥没全部看下去。
一个朋友很迷这个,并且还参加了张德芬推荐的“心室识结构”培训课程,搞得特别神秘。
感觉究深了特像一个信仰。
只能说这些灵性的书籍出现,或是说以前一直有,到展示到我们面前,是因为现在有人看到了,并且得到了共鸣。
但是我认为,只要需要找一个情感寄托的信仰是因为生活中遇到了过不去的事,或是对自己不够了解(当然大家都在了解自己的路上)才会找些出口。
so 这样的书出现 是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生活和自己


推薦閱讀:

為什麼被戒色吧邪教洗腦的人難以走出來?
凈空法師和陳大惠先生對傳統文化的推行,究竟是對世人的道德救贖還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如何看待知乎佛教居士不務正業結黨營私狼狽為奸不分善惡巧舌如簧誤導群眾欺行霸市的行為?
如何看待《現代邪教:正道農場揭秘》這篇文章?如何評價在文章中被稱為邪教教主的韓德強先生?

TAG:灵修 | 邪教 | 反智主义 | 伪科学 | 当下的力量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