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音樂劇《小時代》?


5月9日晚上看了,簡單說兩句:

不按照百老匯音樂劇的標準來看,而是把它當作一個有多位明星歌手參加,有故事情節的演唱會,一點都不違和。對那些從來沒有看過,也沒打算來看一部百老匯音樂劇的青少年來說,已經完全足夠了。

這點是和製作公司的明確清晰的目標分不開的。當天下午在音樂劇產業論壇上,製作公司的總經理就坦誠地說他們是第一次嘗試音樂劇形式,而且主創幾乎都沒有接觸過音樂劇創作製作,過去都是搗鼓話劇或者流行歌曲的,因此的確遇到了很多問題。但是他們有一點是沒有疑問的:他們明確了該劇的目標觀眾群是哪些人,並分析了這些目標觀眾群的喜好,然後為他們量身定做了這樣一部演出。從現場部分粉絲的表現來看,這點的確做到位了。一些情節場景以及角色的設置安排,還是破得到粉絲的肯定和喜愛的,甚至有幾處我這個電影版只能忍住十分鐘的人也能看得不違和。

但是如果按照百老匯音樂劇的標準來要求,這部戲的差距還是頗大的,不說音樂水準如何,單說音樂表演和劇情情緒的結合,依然還是「說+唱」這種簡單的疊加,而不是「說不足以表達才要唱」這種情緒的遞進,所以沒有帶給人多大的衝擊震撼。此外,舞台調度和演員的表演依然是和國內所有冠以「音樂劇」出品的原創作品一樣,問題不少。

還有一點:儘管9日是周六,但是到幕間休息場燈全亮時,我看了看底樓觀眾廳只坐了三分之二左右。這點讓我有點比較不解。後來和另一位製作公司的負責人聊天時,我們分析覺得很有可能是因為實際上這個觀眾群年齡層次太低,收入水平也不高,在舞台演出方面的消費能力和意願,依然不足以支撐這部戲的票房所致。

所以,在幕間休息的時候,我們幾個業內人士評論時,我的觀點是:這是一部獲得了一定成功的舞台演出,but it was supposed to be something better。


本來想匿名,算了。
只因同業人士講話需要小心,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好了,不多說,如下:

周五晚去看的,三層座位都爆滿。補一張散場時的圖,忽略渣像素

非常複雜和煎熬的坐完了兩個多小時,非常令人思索的一晚。在戲劇行業待了不算長的時間,這個行業不得不承認仍然是小眾的。我們學西方的經驗,學韓國的模式,尋找各種發展的癥結。我們有一批接著一批懷著熱愛的戲劇學生、演員、老師、學者、戲劇工作者,耕耘在這個產出和回報仍然相對緩慢的行業。然而觀眾依然是那一個圈子緩慢的往外擴充,大眾的觀念里依然沒有把戲劇當作和電影一樣,會去親近的娛樂產品。戲劇就像一個穿越進了現代的古代閨秀,努力想和女漢子們打成一片,從思想到穿著舉止上卻完全不同。即使她換了一身衣服,流露出的本性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脫胎換骨的,需要時間和過程。

戲劇一直被迫架在高處,走不下來。我們找了很多原因一一排查,創造了很多機會促使它走進大眾。然而反思,問題的根源會不會是我們缺乏「開放」的心態?「開放」就是我們放下戲劇的條條框框,放下好與不好的標準和定義,解放觀眾的心理負擔,他們走進劇場可以完全憑自己的口味來評價喜歡與不喜歡,而不是揣測著是否符合「戲劇的欣賞準則」來作出自己的評價。自信的觀眾帶來自由的市場,你看電影不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可以被罵爛片,依然不影響有一大批喜歡的粉絲去捧場,「爛片」的「爛」是一次再創娛樂話題的談資。一部電影也可以各有爭議,喜歡的捧上天,不喜歡的罵成狗,吵的激烈是一回事,既然能吵,自然無論是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都已經掏錢去看過電影了。

在《小時代》的現場,是我在劇場看到的,除兒童劇以外擁有最多年輕觀眾的一次,甚至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也絡繹不絕的走進劇場,全場爆滿,氣氛也很火熱,看到最後都沒有人離場。觀眾不再是我熟悉的那群年齡25-35歲白領女性為主的群體,換進了一批新鮮年輕的觀眾。喜歡的演員上場會忍不住驚呼,會激動的喊出角色的名字為他打氣加油。《小時代》聚集了很多優秀的資源,也許不能和一場明星雲集的走秀相比,但在劇場戲劇這個領域,《小時代》可以稱得上是重磅作品。Lara(梁心頤)出演顧里,聲音非常出彩。戴佩妮捉刀寫歌,劉謙、郭敬明也在現場,還有中國夢之聲冠軍李祥祥等一眾學員,還有其他我不熟悉但是粉絲們非常喜愛的小明星們。音樂中也不乏很不錯的流行風歌曲,《時間煮雨》主題曲的出場環節,觀眾早已提前到達了高潮,期待著旋律的響起。已經不需要用我們慣性的「行業眼光」去從故事、舞美、音樂、燈光、調度等等去作什麼評價。用一句話來形容,《小時代》嚴格意義上不是音樂劇,它是屬於追著《小時代》從小說到電影到舞台作品的粉絲們、喜歡郭敬明的粉絲們、喜歡台上演員的粉絲們、喜歡導演等創作團隊的粉絲們共有的,一場眾娛眾樂的歡宴。

用「開放」的心態去展望,未來會出現更多粉絲經濟的作品,它們有著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和吸金能力,然後給「音樂劇」注入新的定義,帶領年輕的大眾走進劇院。當「開放」的心態成為每個人的常識,我們也會迎來戲劇全面開花的春天。我們一直談論缺乏市場,也曾有過「教育觀眾」的說法,要去普及教育觀眾應該如何欣賞舞台戲劇作品。其實觀眾並不需要被教育,也不應該被教育,他們從來不缺乏鑒賞能力,他們很簡單,喜歡就是好,不喜歡就是不好。而在「開放」的市場里有一群不喜歡的人,也會有一群喜歡的人。經歷過全民娛樂的階段,最終會自然形成多元化的作品類型,每一種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就像經歷過一窩蜂的商業喜劇電影后,國產電影的規模和局面打開,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影才能有機會,在普遍接納電影基數龐大的觀眾里,找到能夠養活自己屬於自己的菜。反過來說,觀眾們才能有很多的選擇,可以憑喜好挑選追隨某一類電影。達成這樣的健康良性循環。

作為一個不成熟的行業人,《小時代》為行業帶來的積極意義值得我們去思考。

從一個普通觀眾的立場來說,這部作品不是我的菜。


推薦閱讀:

有哪些音樂劇梗?
音樂劇《悲慘世界》里哪些段落其實是一樣的曲調?
如何評價寶冢歌劇團的望海風斗?
為什麼百老匯停演了悲慘世界?
美國音樂劇都是演員親自唱的嗎?如果是的話,是因為濱員本身又有演技又能唱歌,還是必須要親自唱不可以有幕後代音?

TAG:音樂劇 | 小時代系列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