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間道》的一些困惑?

也許拍1的時候並沒有想到後來還要出2和3,所以在情節上的設立我有一些不解之處。我不知道算不算bug
1.陳永仁是倪坤的兒子,而黃志誠殺死了倪坤,換言之,黃志誠是陳永仁的殺父仇人。可是在後來,也就是在1中,陳永仁還能相信黃志誠,還一直幫黃志誠做事。這實在不合人情;
2.倪永孝身邊的陸啟昌的卧底羅繼賢,當倪永孝把槍交給他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將那幾個殺害倪坤的兇手(實際殺害倪坤的並不是他們,我不知道為什麼倪文孝要說他們收了韓琛的女人多少錢)一個個打死。我想知道的是,作為一個卧底,你就可以隨便殺人了?即便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是法律最後要追究責任的時候你該怎麼辦?
3.黃志誠有什麼權利去刺殺倪坤?還頂著正義之名?至少在1中,黃志誠還是一個非常正面的警察。可是在2中,卻被設計成了這樣一個角色,立馬讓他的光輝減了十分。
4.陸啟昌坐上汽車,炸彈爆炸的時候,黃志誠趕上前去要用衣服撲火。可是那衣服根本連火都沒碰到,他徒勞的做了幾下撲火的樣子,轉身又回去找滅火筒,也是做了幾下樣子又放棄了。我覺得如果他真的當陸啟昌是兄弟,他應該不顧一切的把陸啟昌從車裡拉出來,然後再想辦法送醫院搶救(雖然存活的概率極低極低,但是這個時候他是不會有理性去考慮這些問題的)
5.劉健明殺死了倪永孝,也就是陳永仁的殺兄仇人,為什麼在1中,劉健明去買音箱的時候陳永仁會認不出來劉健明呢?2當中陳永仁的那副眼神,應該是表示他對開槍的劉健明的刻骨仇恨罷?(從現實來講,1拍的時候是沒有這個情節的。但是2當中這樣的情節設計難道不是一個漏洞么?)
6.倪永孝分明掌握了黃志誠教唆殺人的證據,為什麼卻不利用這個來和黃志誠交易?(雖然這麼講有點過分)而後黃志誠在上司的包庇下居然沒事。倪永孝也居然毫無動作。這個事情只要倪永孝利用一下媒體,黃志誠就算不獲罪也必然下台,也就不會有以後發生的故事。那麼倪永孝甚至可能都不會死。為什麼倪永孝沒有利用這個證據呢?這一點我實在是想不明白。
7.為什麼劉健明要殺死Mary?是不是因為他得不到Mary,由愛生恨?既然得不到,就乾脆讓你死!


題主提出的這些bug都是很好的問題啊,不僅是因為很多人看無間道都會產生這些疑問,而且這些情節也是無間道系列電影的精華所在。我試著解答一下題主的疑問吧。

1、關於殺父之仇的問題。首先陳永仁對倪坤雖然有血緣關係,但是沒有感情。片中已經提到陳永仁從小跟母親長大,而且隨母親姓。也許陳永仁從小就對父親沒什麼記憶吧,也沒有什麼共同的生活經歷,所以陳永仁很難對倪坤有什麼感情。

更為重要的是,題主一定要注意到片中陳永仁說過的一句台詞:「我想做個好人。」《無間道2》里也提到了陳永仁不想參加倪坤的葬禮,他十分反感和黑社會糾結在一起。這就註定了陳永仁和倪坤是正邪不兩立的,就算倪坤沒有死,陳永仁也會想辦法將他繩之以法。

至於陳永仁為什麼情願替黃志誠做事。這是首先是因為他是很感激黃志誠的,因為是他給了他做警察的機會,也就是做好人的機會。

其次是因為黃志誠後來和陳永仁的感情越來越深厚了。在《無間道3》中陳永仁在銀行里對黃志誠說:「不要那麼拼,回家多看看女兒。」而且陳永仁還給了他女兒紅包。

在陳永仁用煙灰缸砸人後,是黃志誠不讓律政司起訴他,只給了一個去看心理醫生的懲罰。而且在陳永仁帶著空箱子去和沈澄交易的時候,黃志誠知道他有危險,所以要帶隊出去行動,但他被楊錦榮告知不能行動時,他怒吼道:「我有個兄弟在外面拚命。「


在《無間道1》裡面,黃志誠還特別給陳永仁買了生日禮物。當黃志誠被人丟下樓身亡後,陳永仁的眼神里那種絕望和悲痛簡直無法用語言描繪(從此出也可以看出梁朝偉的演技特別是眼神真的是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此時電影還特意用黑白慢鏡頭回放了他們兩之間以前的一些點滴。後來,陳永仁還想自己替黃志誠報仇殺了韓琛,不過還是選擇與劉健明合作。

電影中雖然陳永仁和黃志誠經常損來損去,說話很不客氣,但是他們之間的情感早已超越了同事之間的關係,在追求正義的道路上只有他們才能互相理解對方,彼此惺惺相惜,感情之深,溢於言表。電影中通過各種不經意的細節,將他們之間的感情刻畫得自然而且深刻。在無間道系列電影中,他們之間的情誼也是一個非常值得稱道的地方。

2、羅繼賢作為一個卧底,他的工作就是好好地當倪永孝的小弟,不能露出絲毫破綻。所以當倪永孝給他手槍時,他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名黑社會成員應該做的事情,如果這時他表現出絲毫遲疑或者仁慈之心(他面對的可是香港最心狠手辣的黑幫老大),那麼他只有死路一條(雖然他最後還是死了),法律什麼的問題還是等到保障生命安全之後再說吧。至於有沒有違反法律,我真不太清楚,這個可以諮詢一下專業大牛。

3、在無間道二開始黃志誠就提到了在他剛當警察的時候他就看到了自己的師兄被倪坤的手下捅死,這件事情讓他對黑社會深惡痛絕,也為後來他的行為做了一個鋪墊。「倪坤死了,我們想開香檳慶祝」(這句話後面隱藏了多少憤怒)

所以他之後所做的都是為了儘快剷除黑社會勢力,無論是派陳永仁去做卧底,還是說服韓琛做污點證人,到後來矛頭針對韓琛。我想在這裡面也不能排除私心,但是片中所表現的主要還是出於警察的職責和正義。至於為什麼採用這種方式,那可能是因為一直苦於無法收集倪家的證據,無法通過正當手段使他們繩之以法。我想這種方式肯定是不合法的,這個也可以諮詢一下專業大牛。

4、當陸啟昌剛要啟動的那輛車突然爆炸時,黃志誠的表現已經可以算感人至深了(黃秋生的演技在這個時候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黃志誠先是不顧一切脫去自己的西服試圖撲滅火焰,後來又去拿滅火器,在明白事情已經不可挽回之後,他只能絕望地在原地哭喊和大叫。每次電影看到這裡,總會想起他和陸啟昌兩人一人含著一支雪糕用抽紙牌來做決定的場景。兄弟情誼,無需多言。

至於,衝進車中把陸啟昌拉出來,那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一般人看見汽車爆炸,都會迅速退到十米之外,更何況這是蓄意謀殺,誰知道哪裡還有炸彈,我想很少有人能做到黃志誠的那種程度吧。

5、倪永孝不是劉健明殺的,是黃志誠殺的。在倪永孝被擊斃之後,電影的鏡頭將各位主演的反應都依次展現了一下,所以題主應該是被舉槍的劉健明給迷惑了。依我看來,陳永仁的那種眼神也不是因為黃志誠殺了他的哥哥,而是因為當初陳永仁已經將倪永孝的犯罪數據交給了他,明明可以起訴倪永孝並讓他做一輩子牢,但是黃志誠為什麼還是要選擇當場擊斃倪永孝。

也許陸啟昌的死讓黃志誠一心想置倪永孝於死地,沒有按之前和陳永仁說好的那樣做,這讓陳永仁很不解和憤怒,而且臨死的倪永孝發現了他的卧底身份,也許這讓他的內心閃現過一絲愧疚的念頭,因為畢竟倪永孝是他的親哥哥,而且還打算讓他接班。所以總體說來,陳永仁當時的那種眼神是他這時內心複雜的心理活動的展現,並不是因為殺兄之仇。

劉健明去買音箱的時候,陳永仁有沒有認出來他不好確定。

我傾向於認為他們大致了解對方的情況,但是都不認識對方。楊錦榮在警校是認識陳永仁的,因為他們要爭第一名的位置,所以成績還算不錯的劉健明(他在警校拿過優異獎)也應該聽過陳永仁學霸的大名,而且在陳永仁離校的時候應該是被全校通報批評了的。

劉健明大致是知道了陳永仁之後沒有當警察。在《無間道1》裡面,劉健明在抓混混的時候抓到過陳永仁。

後來他們第一次同場出現是在陳永仁拿煙灰剛砸人被保安科的人帶去審問,這時劉健明以及他的同事被喊去拍照,雖然當時場景比較混亂,劉健明也能明白陳永仁是韓琛的人,我想應該能渾箇臉熟的。

綜上所述,陳永仁劉健明沒有殺倪永孝,因此記恨劉健明更談不上了。他們大致熟悉對方,但是在賣音箱的時候,劉健明沒必要在陳永仁面前展現警察的優越感,或者把他當混混看查身份證之類的,不僅是因為他可能知道陳永仁是韓琛的人,而且他還認為他也是黑道的人。陳永仁也是如此,他此時認為劉健明是一個警察,也是一個好人。

所以雙方都認為對方是同道中人,他們一起談論音箱,一起坐下來聽《被遺忘的時光》,兩個卧底難得有這樣閑暇的時間與「自己人」一起好好放鬆。可是命運弄人,他們之間又有誰能料到兩人還有拔刀相向的那一天,畢竟一個是正,一個是邪。在音箱店裡的情節設置,可以算是無間道電影的經典片段了。

6、倪永孝不想做交易,按照他心狠手辣的性格,他唯一想做的就是置黃志誠於死地,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就算是在他父親去世的那天那四個想背叛倪家的老大,倪永孝也把這筆帳記到了幾年之後,何況是黃志誠。倪永孝是有動作的,他在黃志誠的車裡裝了炸彈,沒想到炸死的是陸啟昌。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陸啟昌在向黃志誠要車鑰匙,所以他啟動的是黃志誠的車。關於是否可以利用媒體,這個我不太清楚,黑幫好像很少利用媒體的,那好像是政治家的伎倆。

7、劉健明想阻止Mary去泰國找韓琛,可是她不願意。Mary如果去了泰國,一定凶多吉少,我想劉健明很難避免捲入其中,而且韓琛還有可能知道劉健明對他老婆垂涎已久。無論是哪種結果,Mary死心塌地跟著韓琛,劉健明是徹底沒有機會的,反正是得不到她,為了以絕後患,不如殺了她。這也體現出劉健明內心痛苦的掙扎和徹底扭曲敗壞的人性。


8、至於「仁哥」,在我的記憶中傻強好像是在《無間道1》里才開始這麼叫的。以前陳永仁是傻強的小弟,是被叫作「阿仁」的。

在《無間道3》里傻強因為按摩小姐不漂亮和別人發生爭執,陳永仁話也不說就幫他秒殺了全場。還有陳永仁拿煙灰缸把合作夥伴的二號人物給砸得不像人樣,被保安科的人帶過去嚴刑拷打,也沒多說一句什麼,從來沒認過慫,回去後傻強就說他上位了。

後來他去和沈澄交易,傻強以為他死定了,可是沒想到陳永仁只掛了一點彩就活著回來了。

在《無間道1》里,陳永仁還告訴傻強寫「保鏢」,雖然傻強被錯字給忽悠了,但是還是比較佩服那個能糾正他錯別字的人。

所以傻強是真心佩服陳永仁的,而且也特別關照他,所以叫他一聲「仁哥」好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在《無間道1》里,在警方和韓琛的手下火併的時候,傻強沒有隻顧自己逃還拉上了陳永仁一起逃,而且也沒向韓琛透露他的行蹤。傻強與陳永仁的情誼也算是相當深厚了。

9、韓琛一直都不信任陳永仁,在《無間道3》里,韓琛坑了陳永仁好多回,要不是楊錦榮和沈澄是自己人,陳永仁估計是活不到《無間道1》的。只是後來陳永仁挨了一槍之後韓琛才略微對他多了一點點信任。但是陳永仁的地位還沒傻強高,傻強知道韓琛的倉庫在哪,而陳永仁不知道。

至於陳永仁為什麼替韓琛辦事,那隻不過是陳永仁希望韓琛早點被繩之以法而已。

PS:評論中有人提到Mary不是劉健明殺的,而是三叔殺的。

影片中的確是三叔用車撞死了Mary,但是Mary的行蹤是劉健明透露給倪家的人的,所以說真正殺死Mary的是劉健明。

在《無間道2》里,劉健明在向Mary表白被拒之後,電影還特意安排了劉健明在鄉間小路和街上行走的片段以反應他內心複雜的思想活動。

劉健明知道Mary只要一露面就會有危險,他知道倪永孝已經查到是Mary殺害了倪坤,但是他又想保證Mary的安全。

可是Mary堅持要去泰國找韓琛,這必定是凶多吉少了。劉健明阻止不了她,而且向她坦白心聲也遭到拒絕,所以才因愛生恨。

然而在劉健明向倪家的人透露Mary的行蹤之後,他也許又感到了後悔,他想再給Mary最後一次機會,所以他來到了機場在車裡望著她並拿起了手機給她打電話,他希望Mary能接電話,如果Mary接了電話,劉健明應該會告訴她危險正在逼近,使她免於一難,也許還會親自動手救她,可惜Mary知道是他打來的,所以始終沒有接。

劉健明一直在魔鬼與天使的角色中徘徊,對Mary如此,對陳永仁也是如此。他開始想恢復陳永仁的警察身份,可是當陳永仁發現他的真實身份之後,他決定刪除陳永仁的檔案。他對韓琛也是如此,開始很配合韓琛,可是後來他又親手擊斃了韓琛。長此以往,劉健明經受不住雙重身份巨大的壓力,開始出現精神分裂的癥狀。

「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以此連綿,求出無期」。


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還望告知。


  1. 陳永仁是倪坤的私生子沒錯,但除了血脈上的聯繫,陳與倪家從成長環境、行事方式甚至到姓氏都是格格不入。如果不去卧底,作為警界的未來之星,除了打黑除惡,陳一生都不會與倪家有什麼聯繫。反觀黃sir,跟陳永仁之間儘管常常惡語相加,可內心裡卻真正如同父子一般關心,安慰彼此。殺父之仇不假,郭靖和楊過也有弒父之仇,楊過沒相信郭靖么?楊過沒有幫助郭靖么?同樣的道理,陳永仁的骨子裡他是個警察,他想做個好人,而黃sir正是他找回自己身份的道路上的信念支持和精神支柱。事實上,倪永孝被殺後陳永仁也動搖過,也恨過黃sir,可是他最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做個好人。對彼此的惺惺相惜,和對正義的信念,陳永仁選擇了堅守,這也突出了他身上悲情英雄的色彩。
  2. 事實上影片本身有對香港地區黑社會影響力的誇大成分,香港黑社會再猛,殺人也沒有那麼隨便,毫無疑問這裡有電影本身的藝術誇大成分。再說卧底這個職業,本身就是要不惜一切代價贏得對方的信任,陳永仁同樣吸毒、嫖娼、打人(有沒有親手殺過人不知道但不排除可能性),卧底無從選擇,罹難者當然可憐,可卧底同樣也有巨大的犧牲和掙扎。不可否認,人命關天,可如果這一條人命能換取徹底剷除威脅千百生命的黑社會的機會呢?這選擇很殘酷,但也是卧底的宿命。所以陳永仁才會一直掙扎,掙扎自己到底還算不算一個好人。
  3. 善惡終有別,黑白不兩立。警察殺黑社會,這無關權利,這是道義,也是天職,但如果背棄了法律,那麼實際上就也是一種對秩序本身的破壞和踐踏,作為秩序維護者的警察來說,黃志誠毫無疑問犯下了錯誤。可這個錯誤並沒讓我覺得黃sir就不那麼正面了,更不存在什麼光輝的減弱。相反,我看到的是一個更真實的人格,一個血氣方剛,嫉惡如仇的普通人,當自己的戰友被黑道殘忍殺害時,他想為戰友報仇,想將惡人繩之以法,哪怕是用不那麼見得光的手段。我不是在肯定他的行為,如果警察也是不擇手段的達到目的,那就與黑社會無異了。所以事實上法制社會根本無法存在俠士,因為違背了程序正義。但這也並不會減弱俠士身上本身替天行道的光輝
  4. 這有點強行黑黃sir了,按題主的意思,黃sir只要不是滾進火堆了打滾把火撲滅就都不是真心把陸sir當朋友咯。這樣的蓄意汽車爆炸,陸sir如果不是變種人之類的,幾乎必死無疑,這點黃sir毫無疑問是清楚的。他的撲救事實上也是那種極具震撼下無力的掙扎和不願接受事實。相反,如果他不計後果的往火舌里鑽做無意義的飛蛾,我覺得那不是當兄弟,那是愚蠢的自殺,更是對陸sir的辜負。只有帶著痛苦活下去,才是唯一扭轉戰局的希望,繼承陸sir遺志的方法。
  5. 這裡題主記錯了,殺死倪永孝的是黃志誠。劉建明只是在場並舉槍的眾多警察之一,根本沒有被陳永仁注意到也是正常的。再者按照時間線,音響店的事情應該是在倪永孝之死之後很久了,兩個沒什麼交集的人,許久不見後僅憑長得像就確認他是之前見過的人,我覺得真要這麼寫才說不通。再說仇恨,陳永仁對黃志誠是有仇恨的,按電影里說也是很久都沒有再聯繫黃sir甚至黃sir都以為他不想再做卧底了。可是如果說刻骨我覺得談不上,說到底,陳永仁對自己警察的身份是非常堅守的,倪永孝是自己的哥哥,但同時也是黑幫老大,是殺人不眨眼的兇手,作為警察他的責任就是將其繩之以法。開槍的是劉建明也好,黃志誠也好,甚至必要時必須是他自己。親情與大義之間,陳選擇了後者。
  6. 在吳鎮宇入木三分的演繹下,倪永孝實際上被刻畫為一個很重視家庭的人,同時又心狠手辣,十分決絕。面對殺父仇人黃志誠,倪永孝從一開始的殺心就很堅決。曝光給媒體?那還叫黑社會!何況要走複雜的法律程序,被殺的倪坤還是黑幫老大,黃志誠很大的可能性不至於被極刑。而倪永孝的訴求很簡單,我就是要你死,而且我的方法簡單有效,那麼其他手段就都不用考慮了。至於倪永孝最後的死,跟他怎麼對付黃志誠其實沒絕對的關係,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韓琛的背叛。韓琛的背叛也幾乎是一定的,Mary倪是一定要殺的,韓琛他也會追殺,那就是鬥狠誰更狠的問題了。
  7. 由愛生恨是可能的,但恨到起殺心我覺得牽強了。劉建明之所以要殺Mary,我覺得根本上還是從自身利益出發,Mary非死不可。韓琛如果不死,Mary肯定會將劉追求自己的事情吐露,那麼無論韓最後是東山再起還是僅僅是暗中報復,劉都給自己埋下了禍患。而如果韓琛死了,倪永孝隻手遮天,自己救Mary的事如果敗露了對自己非常不利,倒不如獻上Mary行蹤這張投名狀自保。這也很符合一二三部中劉的所作所為,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借刀殺Mary,劉也猶豫過的,因為他確實愛 Mary。但最終還是痛下殺心,因為他最愛的還是自己。

問題1:這個要結合陳永仁的性格和價值觀來分析: 1)陳永仁痛恨黑社會,一心想做警察。這在第二部黑幫去找他他的反感和暴怒就知道,他敬佩的人(陸警官、警校校長)都是白道的,在黑道這邊他就和傻強關係好些,其他人他對他們內心都是鄙視和反感的;2) 陳永仁是非觀念很強,換言之,是個極端的人。在他的做事和觀念里,就沒有中間狀態。「我是警察」就是他的全部信仰,為此他可以不要愛情(第二部里他因為混黑幫和前女友分手),不顧親情(親自去抓他哥也在所不辭),和白道人說得最多一句話就是「我是警察」,這不僅是他在對別人說也是在對自己說:提醒自己牢記信念,不忘初心。3)阿仁的爸爸和二哥都是被黃sir殺的,阿仁還在為他做事這不合情理。這裡的前提不對,因為阿仁其實不是在為黃sir做事,他是在為自己做事,為警方做事。他是忠於自己的信仰和選擇,跟是不是在為黃sir做事沒多大關係。在無間2里,兩年後阿仁去找黃 sir時,黃sir也問他了,我教唆殺了你爸哦,你為什麼還要為我做事。阿仁只說,他答應了陸警官(警方)的要做到,並且還對黃sir說以後幹完卧底:別讓我再見到你。

問題2: 那幾個保鏢之前被Mary買通了,陳冠希才能在一開始的時候能那麼順利地殺了倪坤並且全身而退。所以倪永孝問他們你們收了韓琛的女人多少錢並沒有冤枉他們。倪永孝早就決定為父報仇,這幾個保鏢非死不可,羅雞也知道這一點。他boss把槍遞給他他能不開槍嗎?不開槍他就是有問題他還想不想活了,這不是隨便殺人,是這些人必須死,羅雞也只能那樣做,跟道德、法律什麼的無關。他當時做卧底了,就是黑幫,你跟一個黑幫講道德?講法律。

問題3: 黃sir也不是完美的警察,任何人都有他的光輝與缺陷。在沒有證據的時候,他確是沒有權力殺倪坤的。但他還是決意要殺。(原因可能1是不甘心倪坤幹了那麼多壞事害他死了那麼多兄弟後卻可以高枕無憂地頤養天年;2是覺得尖沙嘴在倪坤手中不可控但如果在他好朋友韓琛手裡警方會比較省心)黃 sir性格一方面重情重義,另一方面也比較激進並且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為了殺倪坤讓韓琛當尖沙嘴老大,先找韓琛,韓琛不幹,後又去找Mary,Mary為了他老公上位就策劃好了讓陳冠希去殺。結果香港還是落到倪永孝手裡,並沒有如他所願,即使後來韓琛掌握大權,他也早已不再是那個「還像個人的」韓琛。如果他一開始不是那麼偏執地非要去殺倪坤,他也不會失去他的好兄弟陸和好朋友Mary,讓韓琛徹底成為一個冷酷無情的黑社會老大。

問題4: 黃是經驗豐富的警察,他不是不儘力,而是他太清楚這種爆炸的後果。他知道自己救不了陸,只剩下悲痛萬分。爆炸瞬間產生極高溫度氣浪他根本無法靠近,而且就算用滅火器也只是杯水車薪,根本不起什麼作用。

問題5: 殺死倪永孝的不是劉建明,而是黃警官。劉建明和陳永仁那時並不認識對方。

問題6: 交易什麼?黃sir是倪永孝的殺父仇人,他想要的就是黃的命。倪永孝之所以做這一出簡直一舉多得好伐:1.製造四大頭目被殺時他的不在場證明;2. 打臉警察,讓警方威嚴掃地;3.警示弟弟阿仁:你崇尚的警察並沒有那麼高尚,還教唆殺人殺了你我的親爸。

問題7: 劉建明殺Mary從感性和理性兩方面來說:感性上:愛之越深,恨之越切。劉是為了Mary才去做卧底的,為了她他不惜去殺黑社會老大,甚至可以背叛韓琛,但當他表明心意後遭到Mary狠拒和唾棄。受傷加絕望得透透的。我為你做什麼都可以死都不怕,你卻只是把我當作利用的對象。他太愛Mary了,得知Mary是怎麼對他的那一刻也是太恨了;理性上:他和Mary已經鬧翻,只要Mary活著他就會有危險。Mary可能會供出倪坤是他殺的,Mary可能告訴韓琛他的背叛之心還有對他女人的非分之想…… 既然得不到,就只能毀了她。對於這個他最愛的女人,他既失去了她的信任,也最終失去了她,他的內心其實是無比痛苦的。

(因為喜歡無間道,電影里好多地方琢磨過,這個回答一不小心就成我目前在知乎上答最多的話題了,希望有用:)


黃sir教唆殺人還能繼續當警察,是在97年
電影裡面一直有在去交代97回歸這樣一個大環境
我想導演可能想表達一種當時政府對香港的態度,香港回歸了,只要你聽話,以前犯的點兒小錯都可以既往不咎。
如果沒有這樣的政治環境的大變化,警察教唆殺人不管到哪個法治社會都逃脫不了制裁吧


1.倪坤的死,黃sir只是起到了配合作用。是Mary策劃,冠希動手的。而事後倪永孝是通過偵探調查才知道黃sir當年參與了暗殺倪坤的事。而這件事,只有倪永孝,黃sir和警察局的高層知道。陳永仁是不知情的。(更何況劇情已經交代過了,陳永仁和倪家沒太多感情,對父親更是沒太多印象)
2.要殺倪坤,不是簡簡單單拿把槍就可以殺的,人家怎麼樣都是大哥級。雖然已經半退休狀態了。倪坤被殺時,是在一個他比較放鬆熟悉的環境唱曲被殺的。沒有Mary花錢買通倪坤身邊的人,創造出這樣的環境,十個冠希哥也殺不進去。
3.黃sir,Mary,韓琛是好友。黃sir這邊對抗倪家估計經常受挫,Mary這邊一直想扶韓琛上位。無奈2的時候,韓琛還是個理想主義者,講義氣。於是黃,M兩人一拍即合,一起策劃暗殺倪坤的行動。
4.從邏輯角度說來說,爆炸那一下,陸警官就死了。火焰溫度高,黃Sir靠近不了,無力回天。加在突如其來的悲劇就發生在眼前,這樣的反應很正常的。
從觀影的角度來說,這個場景極具震撼力,突入起來的爆炸讓人十分錯愕,黃Sir的表演讓人的錯愕馬上變成悲傷。我記得我當時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又驚又悲又恐!
從畫面的角度上來說,你要拍一個人把一具帶著火的屍體拖出來,畫面不太好看吧?要打馬賽克吧?審核過不去吧?這情節也太拖沓了吧?
5.開槍的是黃sir,不是冠希哥哥,2裡面,兩人雖然在空間上有交集,但我記得兩人是沒有交流的。
6.倪永孝最後在警局看錄像帶這個場景很精彩。因為中間穿插著其他四個老大被殺的畫面,然後最後才是倪永孝不緊不慢的讓警察看錄像帶。完全升華了倪永孝這個人物,當年他老爸死的時,他很快Hold住局勢,到了今天,他一樣掌控全局。他沒有處理黃sir,因為有沒有黃sir,警方都一樣會搞他。他只是想羞辱他,告訴黃sir,你別以為你多正義,你看你那點小把戲,還不是一樣被我抓在手裡?
7.劉建明對mary的愛,有點畸形(類似戀母情節),我覺得冠希的表演並不好。所以最後背叛Mary害她被撞死,讓人真的很錯愕。劉建明這個角色真的很複雜。別忘了,他後來的女友也叫mary...


最怕圖文並茂的長篇大論了,樓主的問題完全長話短說。

1.陳永仁的母親是倪坤的傭人,倪坤操完就扔,所以陳永仁痛恨倪家,想做好人。

2.卧底免責,相應的法律有

3.黃秋生喜歡劉嘉玲,倪坤操過劉嘉玲,陳冠希也知道,所以黃秋生教唆,陳冠希動手。

4.因為黃秋生是人,不是超人

5.因為打死倪永孝的是黃秋生,不是劉建民。劉建民只是在場的眾多警察之一。

6.因為倪永孝要血債血償,所有和他父親死有關的人全部被殺了。他已經準備殺黃秋生了,就是汽車炸彈,結果胡軍當了替死鬼。

7.對,就是由愛生恨。他去殺倪坤的路上,路過手錶店,眼神停滯了下,因為他想送手錶給劉嘉玲,但是後來發現劉嘉玲有曾志偉送的表,陳冠希問他「這表琛哥送給你的?」 他知道他永遠得不到劉嘉玲,那麼就毀掉。同時,他知道倪永孝已經查到劉嘉玲是殺倪坤主謀之一了,再查下去自己也可能會暴露,劉嘉玲死了他也可以保全自己。


只回答羅繼賢殺人是否犯法的問題。
羅殺人肯定違反法律,但是否違反法律和是否要被追究刑事責任是兩個層次的問題,刑法里有一個叫責任阻卻事由,就是符合這個阻卻事由,雖然違法,但不追責。
阻卻事由包括職務行為,但卧底殺人是否符合職務行為,肯定是有爭議的,看律師怎麼辯護了,以當時的情況應該辯護成功、不負責的可能性大。大陸的影視劇里涉及到這個劇情一般會巧妙地迴避。


題主看片略有不仔細啊。回答一下幾個其他人沒說清楚的點。

3.黃sir和韓琛是好友,吃飯的那一場戲黃對韓說,你還像個人,如果是你做老大的位子,我會好管很多。黑社會是不可能被連根挖掉的。警方能做的只有平衡。和倪坤這個老江湖斗,警方吃虧的多。不如扶自己的好友上位做老大,以後省心太多。而倪坤死後韓琛力保倪家的行動也證明了黃對他「你還像個人」的評價。要不是倪永孝背叛他,韓琛不會黑化。2裡面最後韓琛糾結了一下,最後同意泰國佬殺掉倪家全家的情節,代表了韓琛真正拋棄了僅存的人性,走上黑化的道路。

4.這段戲很震撼,看過很多遍。黃秋生的演技絕贊。爆炸發生的一瞬間,胡軍就已經死絕了,沒法救。至於撲火的問題,樓主可以試試生一大堆那樣大的火,靠近試試,溫度太高,人不可能靠近。

5.開槍的是黃sir。造成誤會的可能是因為槍聲一響,給的第一個鏡頭是劉建明的。但後面的幾個鏡頭明顯地顯示了開槍的是黃sir,就算這裡沒看懂,後面的台詞也解釋了:黃sir對韓琛說:"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我會幫你殺他。"

6.做了這麼多努力,黃sir不會因為怕自己離職就停止對倪的起訴。脅迫的結果無非就是黃離職,警方繼續調查和起訴倪。倪是聰明人,不會做這種沒用的事。

7.劉建明沒有殺死mary,是倪永孝派的人殺的mary,這一點電影交代的很清楚。請看圖:

對面這輛灰色的車是劉建明的,當時他正在給mary打電話。

撞mary的車是從mary同一邊的馬路撞過來的,車是黑色的。

撞完mary,給了一個車內人的特寫,三叔坐在車裡,手下正在把車倒回去。

所以mary不是劉建明殺的啊喂!

8.叫哥太正常了。傻強是傻子嘛,不管這些的。

9.陳永仁在電影里一直不被韓琛重用,地位還在傻強之下。1裡面最後去貨倉的時候坐在最後一輛車裡。所以才能借口殿後來脫身。3裡面被韓琛出賣多次,一次叫他拿煙灰缸打談生意的內地人的頭,事後說把內地的財路交給他,讓他帶著空箱子去和陳道明談生意,用來探陳道明的虛實。


這……你有沒有智商啊,不用說汽車爆炸了,你自己在廣場上點把火,你靠近感覺一下,更不要說汽車爆炸那麼高溫的熱浪了,黃秋生當時的那種衝上去揮舞卻不做別的動作我反而覺得太真實了


第一,在2部中黃和仁在陸的墓前有交代,仁問黃兩年來是不是因為參與了自己父親的刺殺而愧疚到不敢見他,黃默認了,黃覺得阿仁會覺得自己是個不擇手段之人,對阿仁也只是利用關係,而沒臉見他。然而黃問阿仁為什麼還幫他時,阿仁的回答是,我不是幫你,我是警察,他兩是真的一對有著志同道合的崇高理想的小夥伴啊,並且一同在不歸路上走到黑啊。

第二,那三個人,腦補一下應該是尼坤被殺當晚的貼身護衛,被瑪麗收買後故意撤出防禦,尼坤作為社團頭目,應該不會孤身一人在外滯留;至於羅雞的行為,不站在他所處的境地,真心無法評判,能在倪家埋伏七年,必然要有所付出,這跟道德法律無關,涉及到為之付出的心血,生存下來才是當下的第一選擇,就算事後要受到法律制裁,除非在當時的情況能想到更周全的辦法,否則沒得選。

第三,黃確實對倪家恨之入骨,甚至希望他們死,這與無間道「正邪不兩立」的核心思想並不衝突,這個在二部的開頭與韓琛的談話中就有交代: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世界不應該是這樣,做人不還是這樣。但是從後面瑪麗要暗殺倪永孝一樣,腦補黃在刺殺過程中起到的是情報幫助(告知尼坤地點)和警員調動幫助(撤走警方部署),用他自己的話說往重是教唆殺人,用倪永孝的話往輕是司法人員知情不管,並沒有謀劃整個刺殺計劃,而且殺尼坤的想法是瑪麗在先還是黃在先電影說的很模糊,也沒有必要解釋,以當時當下從結果為導向來看,尼坤死是對兩個人都有利的。2部我覺得是對戲中人物的性格色彩做立體的潤色,為的就是模糊他們形象的對錯概念,使每個角色都更立體,而不是單純的好人真善美,壞人假惡丑;可以看到好人的下作之舉,也有壞人的動情之處。一切都源於正邪的對抗的漩渦之中,在漩渦中雙方都無從選擇,墮入無間。

第四,最好兄弟在自己困苦到連精神都被擊敗的時候,試圖在深淵的入口力挽狂瀾給予幫助,剛剛死灰復燃的鬥志卻凝固在一聲猛烈的爆炸聲中,隨之帶來的,也許是另一層的負罪感,也許是意志的崩潰,也許是與亡者生前交集的無數個畫面,也許是對生還希望的一絲僥倖期望,也許對面前發生的事實的無法接受,聯想一下在信息量如此之大的衝擊之下你會想什麼,做什麼?我想如果是我,也只能在毫無邏輯的舉動之後,躺在地上,反覆的告訴自己,就在剛剛我也死了,死的那個也本該是我,而我,卻他媽的還活著。。

第五,開槍殺倪永孝的是黃,注意黃槍口上的冒的煙。黃也只是韓琛復仇計劃中的重要一步,也算是一場賭博,韓琛從泰國回來的初衷到底是要出席法庭還是要上位這個不好說,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韓琛從一個信佛的義氣之人到成冷血無情的社團老大是在瑪麗死後一點一點轉變的。瑪麗的死是轉折,倪永孝是否可以牢底坐穿是隱患(韓琛與黃有聊過這個,就算無期徒刑,倪家也不見得就此覆滅,依然有可能至他與死地),此外他對倪永孝一片衷心卻落得如此境地,這樣的恨意是否只是坐牢就能抹去。韓琛在被警方保護時與劉建明的對話至少可以看出他有不止一種打算。再者那幫泰國兄弟在他回香港之前必然是有所準備,不然不會迅速的綁架倪永孝家人,以及自己泰國的「家室」應該是早就部署好的(當然也可以認為是為了防備倪永孝耍陰招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發生了)。總總這些,讓我更願意相信至少他是帶著殺意回來的,一切就堵在黃在自己被倪永孝用槍所指時能給予最後一擊,片頭阿黃六顆子彈的往事他是知道的,倪永孝死後韓琛在車上與泰國老就殺倪永孝全家的對話是他人性完全泯滅的分界點,在他說了好吧之後,他回香港的初衷是什麼已經沒有意義了。用韓琛自己回泰國前告訴黃的話說,他回不了頭了。所以阿仁也並不是看劉建明而是黃志誠,阿仁當時的心情應該是非常複雜的,一邊是自己家人的死去,一邊是自己所有的辛勞付之一炬。至於劉建明與陳永仁之間,就算有曾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場所,但之前並沒有什麼機會交集,那時候劉建明也只是一個小警員,片中有個場景是他與整裝出動的重案組在樓梯上擦肩而過,在電影之後才參與了證人的保護行動。

第六,電影有交代倪家在最後參加勞工大會,說明倪家利用這幾年警隊的真空期已經壯大到涉足政界了,但還沒有成功,這個足矣看出倪永孝的頭腦了。警隊是政府不是社團,一個警官下台了會有人頂上接手之前的工作繼續猛攻倪家,對倪家的發展沒好處。再者殺警察可不是簡單的謀殺案,政府還沒有無能到容忍黑社會反覆刺殺公職人員,這可不是俠盜獵車手哦。至於發動媒體,試問一個連政治上都還不被認可的組織有什麼公信力讓媒體站在自己這邊,這也是倪永孝向政界邁步的原因,也是所有黑幫最終走向政治的原因,只有取得了社會體制的認可和話語權,就可以有獨斷做主的機會,而不是成為政府的走狗或者道德和法律的打擊對象。

第七,他只是告密並不是殺瑪麗,瑪麗一旦離開他,在他看來也遲早會被倪家盯上(注意是在他看來)。而且就算瑪麗去泰國找到韓琛,之後又有多少未知變數?自己還在警隊卧底,韓琛如果回來會怎麼處理他,對瑪麗又是愛恨交織,索性直接告密,讓局勢可控一些,提前與瑪麗之間有所了結,自己在機場給瑪麗最後一次機會,在愛恨之間給自己一個交代。

個人覺得無間道最玩味,最耐看,最值得揣摩的也是無間道2,2使劇中人物都有了自己的故事,有了自己的無奈與堅持,也有了更接近真實蒼生百態,每個人都在無間的道路中,越走越遠。在2的渲染下,我們才會帶著更有深度的思考去重新觀看1部和3部


那是因為題主你沒有真正看懂這部電影,你只是把它看作一部港式的古惑仔一類的黑幫片,藉助電影最開始的點題來說,無間,地獄最深的那一層,那裡沒有入口與出口沒有過去與未來,只有遭受無休無止的折磨還不能死去,所以壽長乃無間大忌!說的是主角做為卧底如同身受無間地獄般。折磨?沒有自我存在感。理解了這點,你看這麼多的問題都好解釋了!


  1. 陳永仁,從始至終都想當好人。多少句「我是差人」這樣的經典台詞都沒看懂么?他對父親和家族生意的感情其實交代的很清晰,無需多言。
  2. 記得多年前看過一個好萊塢警匪片,印象深刻的是裡面對卧底的行為準則有很明晰的介紹。細節不記得了,大體是:卧底的工作職責就是演好自己的角色從而獲得重要的情報,任何為了保護自己身份和生命而被迫做出的犯罪行為都是合法的,但需要事後上報;負責卧底事務的人會去查實其行為是不是和他的職責相悖,從而決定是不是繼續該職員的卧底身份(心理治療也算是常規手段,卧底的心理壓力一般很大,暴力行為是釋壓方式),或是太嚴重的情況下直接停職起訴。我想像羅繼賢那樣位置的人那些事情不會也不可能少辦的,我估計多數時候應該都是」合法「的。
  3.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是題主的是非觀太單純了。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對一個人的評價是以大體方向作為評判的,如果你非要找細節,就太難評價一個人了。我想這部電影被如此推崇,道明了一個難分黑白的真實世界應該也是一個原因。不要太看重所謂的光輝形象,因為沒有純白的紙。這也是為什麼成熟的人會告訴你不要盲目「追星」。
  4. 你坐熒幕前面,你很難想像一個人在突然受到很大刺激的震驚之下是什麼反應。那種時候,什麼邏輯思維都是屁。你能跑能跳都可以算是超級英雄了。我不懷疑有能在危機之中還有會正常思考的,但這種人真是萬中無一。猝不及防,慌不擇路什麼意思你應該懂。
  5. 劉建明 殺死 阿孝?Seriously?
  6. 如你所說的邏輯就是:黑社會可以用媒體搞臭警局?你貼合實際生活再想想?微博都辦不到,你還真以為媒體是萬能的啊?如倪坤那樣的前黑社會老大,在媒體輿論里也是臭名昭著。如果突然有個警察不顧司法公正自己去主持正義了,你說聽起來像不像90年代末好萊塢警匪片?你覺得觀眾怎麼看?退一萬步說,阿孝只不過想反將黃sir一軍再報殺父之仇。黃sir其後情緒不振已經算是深受影響了,更不提燃燒的小汽車事件。
  7. 老劉人格扭曲這你不得不承認。因為事實就是,他想做一個純粹的人卻做不到,他想得到一個純粹的女人卻又得不到。所以到最後,他作為一個不純粹的人越走越遠。再一次提醒觀眾,這不是個非黑即白的世界。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毫無疑問,在他扭曲的價值體系下他認為殺死Mary是在那種情況下對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
個人認為,這片子在邏輯上應該算比較成功的。
年輕人,別和戲子較真。真的。


1,刺殺的主謀是劉嘉玲,動手的是陳冠希。黃秋生頂多算個唆使者罷了。
2,是誰透露個劉嘉玲,倪坤在哪裡?當然是那幾個收錢的。
3,你不打死別人,你就被當場打死,你選擇哪一個?
4,你被廣電總局毒害太深了,多看些非大陸片吧。


我覺得劉建明是最可憐的。

他一直都沒得選,命運一直都是掌握在別人手裡。韓深沒死的時候,他的命運掌握在韓深手裡,那麼多年來他跟韓深的每一次通話韓深都有錄音,他出賣了韓深自己也完了,好不容易幹掉韓深了,又被陳永仁識破了卧底的身份,還被陳拿到了他跟韓深的錄音。就像他在天台上面對陳永仁說的那樣 「以前我冇得揀,依家我想揀翻做好人」 韓深死了,他終於有機會做好人了,但選擇權卻依然不在他手上,所以他求陳給他次機會。我相信他是真的想做好人的,這麼多年以來他在警察局一直升,上司看好他(從他跟陳sir打高爾夫那段就可以看出)還即將跟女朋友結婚,正所謂 「洞房花燭夜,金榜提名時」 人生四大喜事中的兩件他都獲得了,我覺得這也是他跟陳永仁合作除掉韓深的原因之一,他享受現在擁有的一切,愛情,事業,前途一片光明,但他更可能頃刻間一無所有,只有除掉韓深,他才能重新掌控自己的命運。

劉建明跟陳永仁都是卧底,但是陳永仁比他好多了,陳永仁有目標有任務,他只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就可以退休了,比如一開始時黃sir跟他說的 「做完呢單就退休」,他的目標很明確,幹掉韓深這個販毒集團就可以回歸了,到時迎接他的是鮮花和掌聲,到時候大家都知道他是卧底,很多之前誤解他的人都釋懷了,包括他的前女友,他會以英雄的姿態回歸警隊。

但劉建明不一樣,他沒有退休的年限,他只是一顆棋子,韓深眾多棋子中的一顆,即使他死了韓深也不會太傷心更不要說讓他退休了,他只能無休止的替韓深做事直到出事為止。

所以一開始陳永仁被逐出警校的時候,教官問 「有冇人想同距換」 的時候,年輕的劉建明才會說 「我都想同距換」。

在天台他叫陳永仁給他次機會做好人的時候,我是希望他能得到這次機會的,可惜沒有。


我來回答下第四個問題吧。

首先,我認為,黃秋生在《無間道2》面對爆炸時的那段戲,堪稱教科書般的表演。


我見過遊客在海邊溺水昏迷不知死活,家人跪在身旁哭著四處張望的樣子;所以我看到這段戲時,真的是覺得太感同身受了。

瑞士女心理學家Elisabeth Kübler-Ross指出,人悲痛時會經歷5個階段:

Denial(迴避否認)

Anger(暴躁不堪)

Bargaining(糾結,企圖討價還價 )

Depression(抑鬱消沉)

Acceptance(接受現實)

我們來看一下黃秋生是怎麼處理這段戲的:他先是驚慌,崩潰,衝過去脫下西裝撲火,不能接受現實地對胡軍大喊,"出來啊!",又無助地四顧,憤怒地大叫,對著空氣喊著,"幫忙啊!···幫忙啊···",繼而衝到樓下拿滅火器來救火。

我認為他救火時的動作是非常值得玩味的:他邊哭喊著邊用滅火器救火,繼而停下來,又繼續按下握把噴了一會,最後丟掉滅火器,胡亂地來回走,像個小孩子般哭著。這一系列動作,其實是他內心對"接受現實"和"還有一絲希望"之間的矛盾衝突。

最終,就像電影里那樣,他接受了現實,癱坐在地上,任雨水落到自己身上。


我是說看不懂題注的問題,一路看下來才發現原來大陸被刪減太多。


我只回答第三點,想看偉光正高大全的形象請出門左轉抗日神劇。電影中的人物設計我覺得非常合理,導演對人心的把握是很準確的。


羅繼,羅繼.賢君。


劉建明沒殺倪永孝,殺阿孝的是黃sir


也許拍1的時候並沒有想到後來還要出2和3. 樓主你錯了,1結尾的墓碑是3個-陳永仁,黃sir,胡軍。拍1的時候後面的故事已經確定了。


推薦閱讀:

張國榮在電影史中地位如何?
周星馳、劉德華、李小龍、張國榮等電影界大佬,最成功的電影台詞是什麼?
為什麼很多香港電影要設定主角吃飯聊天的場景?
古惑仔系列中,牧師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又有什麼作用?

TAG:電影 | 香港電影 | 影視評論 | 無間道系列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