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臨摹到創作要經歷哪些過程?


題主提問給人的感覺很好,冒昧試著回答一下。

題主遇到的問題,就我有限的所知,在學漫畫的人群里,不敢說全部,大部分人都遇到過。題主把想法描述的很清楚,所以感覺應該很有討論價值。我不是大觸,也遇到過題主同樣的問題,所以在這裡把自己從別處學到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拿過來分享一下,互通有無。

這個題目可以分成兩個大的部分理解,一是,如何實現人物動作從臨摹到默寫的進步。二是,如何畫好一個漫畫人物的動作。前者比重更大些,所以下文也從兩個大的方向說明。為方便解釋,把一般的照著已有的圖畫,定義成臨摹,而原創,下文用默寫代替。

在開始之前,題主需要有個心理準備,就是默寫人物和動作到目前來說,應該還沒有什麼捷徑,所以請不要想著有「一個月速成漫畫人物」這種內容的答案出來。而下邊我要寫到的東西,看起來似乎離漫畫也有點遠,但其實應該算是更基礎的東西,還請題主理解。

在下邊的步驟中,我會把每步需要了解的內容和參考書列舉出來,也把完成的標準和可能花費的時間寫得盡量詳細一點,方便題主理解。畫家冉茂琴說過一句話,繪畫不可以像《步兵操典》那樣去學習。意思是,繪畫的學習過程不應該有個固定死的套路,所以,我在這裡說的方法,也應該只適用於一部分人,並且不是唯一的方法,效果也會因人而異,在參考我列出的方法前,這一點還望題主知悉。

下邊開始說明。

一,如何實現人物動作從臨摹到默寫的進步。

第一步:

這個問題,根本上說是人體繪畫和人體結構的方面的問題,題主雖然說買了幾本漫畫教程,但相信那些書籍應該解決不了,一個相對靠譜的思路是,想要畫好經過優化和變形後的漫畫人物動作,首先從正常的人體開始畫。即,先畫出正確的,再畫出好看的。

在這裡推薦的參考書籍是《人體素描和結構的經典方法》。

練習方式是,一頁一頁的臨摹下去,除去書中的照片外一張圖也不要漏下,全部畫完,第一遍畫時要求盡量精準,哪怕多花時間,也要做到一模一樣,每個轉折和肌肉結構都要畫出來。如下圖所示的這些,除去左上角那張照片和骨架外,全要畫下,無論這張圖看上去是不是完整。

這一步所訓練的是,最基本的人體比例和結構、繪畫里最基本的手眼配合的能力、以及對人物動作和肌肉轉折的粗淺理解。

這一步最終所要達到的效果是,可以默寫出簡單的動作,如正坐和直立,並發現問題——當題主看到自己畫的人物時,無論是漫畫人物還是寫實人物,都能馬上發現自己畫的人物很「彆扭」。這裡的彆扭不僅是動作和比例上,還有結構的彆扭。只是僅能發現,但是很難畫好,或者是要反覆修改才能勉強能看,可是第二天一看發現還是錯誤百出。

這一步需要的精力和時間——大概是這本書畫完兩遍左右,需要的時間大概是一個月到三個月,具體視題主每天練習多久以及練習量。我個人的建議是A4列印紙每天不少於4頁。如果再少時間就會拉長許多了。

第二步。

在能發現問題之後,下一步主要要重視的是如何解決問題。

這一步推薦的書籍是安德魯魯米斯的《Figure Drawing》,畫法如上一步,同樣每一張畫都要臨摹。由於這本書的難度略大,而且人物動作角度很多,所以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練習。

這一步所訓練的是,有角度和有動作的情況下人體比例和結構,人體肌肉在常見光照下的起伏陰影效果,複雜構圖和大角度人體透視。

這一步所要達到的效果——可以很容易的發現自己默寫人體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很快加以改正,可以默寫出日常的常見動作,可以用簡單的陰影概括出人體的體積感。可能出現的問題是,畫的人和漫畫人物相比要難看,而且一些肌肉在默寫時畫得並不清晰準確。

這一步所要花費的精力和時間——以目前我和我學畫時期同學的經驗來看,花費時間從三個月到一年不等,這本書大概要畫兩遍以上,才可以達到上邊所說的效果。最低練習量是每天畫原書2頁。

此外在這裡可能還需要記憶一些肌肉結構和人體知識,所以也推薦找一本藝用人體解剖放在身邊備用。

第三步:

我注意到題主在問題描述里說,「有時候臨摹的很好」,那麼,如果題主能夠按我上文所說,經過大概半年以上兩本書各兩遍的練習之後,這個時候再回來畫漫畫臨摹,我相信題主可以做到「每次都臨摹得很好」,當然可能還會有些細節上的問題,這個下邊會說怎麼解決。

進行到這裡,題主已經可以畫出簡單的動作,基本比例也應該能做到有模有樣了,那麼此時要做的事情,就是無差別的大量臨摹。

這涉及到繪畫默寫的本質,其實,默寫的過程,就是把腦中一個模糊的印象具象化的過程,說得直白一些,就是,把腦子中隱約可以看到的一個動作,一個角度,落實在紙上或者是軟體里。換言之,想要默寫得出人物,首先要求腦子裡要有人物,所以,在這個階段,就需要把許多的動作和人物角度「裝」進腦子裡。

在這裡推薦Posemaniacs.com這個網站。也就是國內很多人常說的,30秒人體速寫練習。

網站會固定時間自動從庫中生成圖像供繪畫者臨摹,到時間自動刷新。

使用方法如下:從90秒開始,出現一個人體就畫一個,網站刷新了,不論這個有沒有畫完,馬上進入下一個。升級時間的標準是,當能很輕鬆準確的在90內畫完一個人體的速寫,並且還有時間修正的時候,就可以進入60秒了,下同。直到進入30秒的練習,15秒和10秒的對漫畫來說則沒有必要了。

最終達到的效果應該是,在30秒內,可以輕鬆完成下圖所示精度的人體速寫,並在下一個人體刷新出來前,有時間修正。

看上去並不難……但其實想要在30秒內做到上圖效果,大概需要以年為單位的時間來練習——我知道題主可能會覺得我在危言聳聽或者是故意誇大難度,事實上並沒有。一開始知道這個方法的時候,我是很信心滿滿的,但是上手後才發現,自己真的是圖樣圖森破。附圖為朋友所畫,我如今只能做到在30秒內畫出,但線條和精準度還要差上許多。

這一步要解決的問題——積累大量的動作和角度,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可以畫出來。並且,形成對人體比例和結構類似於條件反射 的直覺——只要畫得稍有問題,馬上就可以發現並在一兩筆之內立刻修正。不止是畫過的,就算是沒畫過的角度和動作,也能達到這種效果。

相應的,這個練習沒有什麼時間限制,事實上題主只要畫畫,就可以把這個練習當個日常一直畫下去,直到自己對繪畫厭倦為止。至於練習量,每天至少1小時。

但這一步有個問題,就是題主畫多了之後再回去畫漫畫,會發現自己的漫畫人物看起來通常都很瘦,這是因為這個網站里的圖只只強調肌肉和骨骼,而去掉了脂肪。在這裡題主只要知道有這個問題即可,解決放在下邊說。

此外還有一個可以同期練習的項目,就是畫電影和電視劇的截圖人物,一部片子,鏡頭只要切,就畫一張速寫,當個練習,也當個樂趣,還能同時培養鏡頭感和構圖感覺。

以上三步,如果題主能夠一步步的做到,可以保證默寫日常的人物動作完全不會是問題,基本上可以說,只要題主能想到的,就一定能畫下來,就算是偶爾有想不到的,只要拿個模型擺一擺,或者有真人做個參照,就可以很輕鬆的畫出——至於漫畫人物,無非就是畫風不同而已。

大概感覺就是——有個想畫的動作,稍微想想,勾出個大型,細化修正一下,OK。

二,如何畫好一個漫畫人物的動作。

動作的問題上邊已經說過了,這裡解決漫畫人物和上邊提到的人物沒有脂肪過瘦的問題。

首先,需要找本書,人體脂肪分布這類的教材,看一下,大致有個印象即可——因為每個漫畫作者對脂肪處理方式都不同,所以不要死記,不然會畫出那種偏胖的漫畫人物。

因為審美不同,所以每個人認為「好看」的漫畫都是不一樣的,這裡題主就可以自由一點,只畫自己喜歡的。而方法,除去多畫常畫以外,我建議題主採取「拷貝」而不是臨摹的方式來學習漫畫的線條和特有的表達方式,更直接也更準確。注意,這個方法只能在練習時使用,原創時一定、一定、一定不要拷貝別人的圖!

所以拷貝,其實就是描圖。如果是手繪,就把喜歡的漫畫列印成A4大小,然後用一張薄一些的紙蓋在上邊,用漫畫鋼筆去畫即可。如果是板繪,就把想要拷貝的漫畫直接導入到軟體里,設置軟體畫布為標準原稿紙大小,然後把導入的漫畫頁放大到原稿大小,接著在其上新建圖層——剩下的,就是一筆筆的描下去。

要求是,在描的時候,注意所有的細節,小到頭髮的線條粗細,大到衣褶的轉折,全部要一點不差的描出來。題主不用擔心畫多了會沒了自己的風格這個問題,事實上如果拷貝、臨摹、默寫這三個同步進行,題主自己的風格是一定不會被掩蓋的。

至於效果,大概就是如下圖所示,不要求速度,只要求精準。左圖為原稿,右圖為拷貝圖。因為要求精度,所以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畫,難度題主一試便知。

重點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身體部分的線條粗細,四肢、五官和表情的處理方式以及線條的變化轉折。同時要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如何把幾段短線接成一條很長的看起來像是一筆畫成的線的方法,比如上圖裡的頭髮的長線,其實多是兩筆或三筆畫成的。

拷貝之外的原創,也就是默寫階段,我這裡有一個基本的步驟,題主可以參考:

1,以頭、胸、腹的位置為基礎,畫出軀幹部分的朝向和動作。
2,用手的位置和動作來決定胳膊的位置和角度。
3,用腿的位置和動作來決定腳的位置和角度。

經過上文所說的那些練習,相信在漫畫的默寫過程中做到以上三點並把一個人物畫出來,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最後總結一下

我在這裡提供的方法,只針對沒有基礎想要畫漫畫人物動態這一種需求,應該算是並不聰明、只需要花時間就有效果的「笨方法」,幾年學畫的經歷回想,我感覺應該還有更好和更精準的方法,只是暫時並沒有總結出來。其實概括起來就是用大量的練習和反覆去彌補一切可能出現的錯誤。是一種有效但見效不快的方法。適於半路出家的日常學習而不適用於專業繪畫者學習。

我想題主可能會覺得,我問的是漫畫問題,說了這麼多基礎人體有什麼用。其實,漫畫,首先是畫——也就是說,用在所有畫種上的練習方法,在基礎階段對漫畫都是有幫助的。就像上文里我反覆強調的那樣,題主如果真的可以按上文所說的一步步畫下來,總會有那麼一天,題主會突然發現,自己原創人物的時候,想畫什麼動作就一定能畫得出來。另外還有一點題主也需要知道,其實很多很複雜的動作,漫畫作者在創作的時候,都是有木偶人或者軟體模型來參考的。

題主在問題說明裡說,自己可能是畫得少,其實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因為並不清楚題主的工作生活狀態,所以我提出的方法雖然步驟可行,但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如果題主只是普通愛好,那大可不必如此練習,因為時間代價太大。而如果題主想要以漫畫為業,我這裡說的方法和練習量還不夠多。

當然我並不排除題主或者是其他看到這個回答的人里有不世出的天才,一個月可以達到別人一年的練習效果,但在最開始的時候,我還是建議題主把自己當成一個只有普通天份的人來看待,這樣會更好些。

除去畫面這個部分,原創的漫畫還有分鏡構圖等一大堆的東西要考慮,這些在子話題分鏡里也有不少人在討論,題主可以去看看。

畫畫這種事,由其是漫畫,其實並不需要多有天分,你練的夠久,畫的夠多,自然就會畫更得准更好。從這個意義上說,漫畫其實只是個技術活,而技術活的特點:
無他,唯手熟爾。


先畫好立體幾何。理解空間關係。

然後再畫人體。從基本的木頭人練起。慢慢學習骨肉皮之間的關係。光臨摹是沒有用的,關鍵還是要理解。別說你,達芬奇都是從解剖開始的。

做好這些基本的就開始堆練習量。同時看一些關於動態的資料。

人的動作是有基本型的。練好基本型以後再做細微的調整和練習。

其實關鍵的還是在腦海中建立「體」的概念。廢除「面」的。否則很難煉出來……


果然身為一個畫渣我的答案應該也不會有太高的水準。題主僅參考即可
結構: 你剛入門時,把人當人畫,把東西當東西畫。該什麼樣就畫什麼樣。你臨摹階段時,不把人當人畫,不把東西當東西畫。臨摹時嘗試轉換思維,感受結構與體積,你的大腦里不是一個人,而是各種肌肉骨骼脂肪的組合體。寫生時回到把人當人畫,你臨摹學到的基礎上加上寫生觀察的細節,讓人更像人。大量練習準備提升時,我畫的不是人,是一種美,人類的美,把你畫的像的思維轉換過來,你要畫的美。(但不要提早嘗試這個,不然會拔苗助長)
線條:無他,也是為了更好的交代空間與光影。當然到了後期也是為了節奏與美的追求。。。
色彩:「我色弱!」
丹青一道,光動腦子不動手是垃圾,光動手不動腦子是廢柴。只有你敏感的雙眼和勤勞的手能成就你的夢想。


其實就是掌握人體每一塊對形體有影響的骨骼,每一塊有影響的肌肉(這並不難)然後經過大量訓練讓那些結構的形體在腦海中成為3d圖形,每一個結構的任何透視你都能清晰的畫出來(透視才是難點)基本上你就能自由創作了。至於形變誇張什麼的,自然感受得到。原畫圈中這個階段的畫家都是大神級的,大部分畫渣(比如我)都需要參考,沒有參考就拍自己,拍不好就從球柱方錐歸納基本型再慢慢推敲出來。@沈翔說的很好,先畫對的,再畫好看的。


不算大觸來強答一下ˊ_&>ˋ
臨摹到創作中間是有一道大坎。個人覺得要實現轉變必須學會的是——組合。
讓我先來黑一發京阿尼

沒錯原創一個角色就是這麼簡單粗暴ˊ_&>ˋ
只要你通過臨摹學會了不同的眼睛鼻子嘴巴頭髮該怎麼畫,然後就可以把不同的部件裝在一個身體上 然後調節調節大小顏色轉一轉角度,就是一個嶄新的角色了。
比如上方圖2。你仔細看 眼睛嘴巴眉毛其實就那麼幾種,但就是排列排列組合組合頂多加個眼鏡,也還算挺有區別的(當然辨識度是另一回事)。

臨摹到一定數量能準確掌握各部位畫法之後,面臨的最大難點在於,這些部件該放到哪?
當然我們可以繼續參考別的作品,通過臨摹來找比例的感覺(比如題主),也可以買一些專業一點的書、看看教程,先好好揣摩人體的比例,然後一步步按著流程慢慢畫(這樣應該會少走一些彎路,也會少犯錯誤)。

正臉繪畫步驟

身體會畫步驟【請無視水印】

q版繪畫步驟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畫好骨架 確定好比例,對於畫面的影響有多麼重要。不過學好比例應該是一件挺簡單的事XD
記得沈翔大觸給了一個練習人體結構的網站http://Posemaniacs.com 這個網站是很好,不單可以練人體整體結構還能練許多細節,比如初期畫畫最大的難點之一——手的畫法和透視。

如果各個部件練好了,比例也畫對了,能把部件安裝到正確的地方了,我們就可以考慮通過把部件變形來畫出自己的風格了。比如拉長眼尾啊,三眼皮啊,嘴唇畫厚一些啊之類的,其實到這個時候一般已經畫出經驗了,作出一些微調一般是不會畫崩的w

說完了人體,似乎該講到衣物、道具、場景了?其實我覺得道理是大同小異的,多多學習自己喜歡的風格,臨摹之後自己組合,都會畫好的。但是衣物的褶皺確實難畫,還有色彩搭配,陰影高光分布也不好講,這個目前我想不出來什麼教程,只能靠多練習來揣摩了。
沒錯練習其實才是最好的教程。想要畫好,一定要多練!要多練!要多練!

放一些小素材
http://www.pixvi.net/tools.php

這個網址里的工具都超級好用!

不同的眼睛畫風

不同的手

頭部的不同角度

最後想說,答主並沒有學過漫畫,一直是自己摸索,所以難免有很多不專業的地方,望大家海涵。希望同是自學的題主少走一些彎路,早日成為大觸XD
【以上圖片來源網路 侵刪】

最後撇一張渣作逃x(然而這已經是我目前的最高水平了QAQ)


*不是大觸,試著回答
我一直是在自學水彩,現在還在很差勁的階段,從去年八九月份開始學
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臨摹多少,就開始原創了,結果慘不忍睹,學到的東西太少太少了,水彩要很多上色的技巧,而我並不會
所以 第一務必要多臨摹,臨摹一些能夠提高自己畫線條能力的畫

看這張圖的中間人物,(圖片來自微博)
線條流暢,有的地方實有的虛,畫面會很帶感的,必須前實後虛

第二
再看這張

會不會感覺很好臨摹,完全不是的ヽ(′?д?`)?,我試著去畫像,畫到整個人崩潰,迪士尼這些人物的設計線稿讓人感覺每條線條都放的很對,線條很流暢隨意

這是我在速寫本上畫的,我們老師一直說我對形的敏感度很高,這張看起來簡單的畫,我畫了45分鐘+
你可以試著多畫這樣的線稿,一些皮克斯迪士尼的人物線稿,應該很能提高臨摹能力,而且這些線稿人物動態表現很好,人物表情豐富,很適合在漫畫上用到
給你看一下,我收藏的

這張是月女,發現居然圖片都在雲端,有空再拿出來

第三
不知道你畫的時候會不會有單畫頭的習慣,我身邊畫畫的朋友都這樣,包括我,平時在畫畫的時候,隨手的塗鴉,在作業本上,課桌上,都是一個頭,肩膀以下就很少畫下去了,手畫的少,呃,腳基本上就是沒畫過,身體能畫個上半身就不錯了,因為一直都在畫頭部,肯定畫的挺好了,於是就會覺得想要原創,應該也能畫出不錯的

可是你單畫好的只有頭,身體還沒練夠,所以畫面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就像你說的跟臨摹有差距,我畫速寫的時候就是這樣,頭部已經畫到了最後階段,身體還停留在中間的階段,實在是太慘了

這只是我猜的,我並不確定你的情況,但是我的情況至少是這樣

所以你就要開始把身體的其他部分也開始練起來


0404更
要說臨摹跟原創的區別..
我初二時臨摹已經能成這樣了

再看看我的原創(°_°)

主要原因還是人體和線條,臨摹可以有正常的比例線條也可以一直描-_-#
只不過當時並沒有這麼高的覺悟
到了初三才猛然發現:哎呀我要練S型線條


—————————————————
原答案:不是大觸來強答( ?д?)
從二年級開始畫漫畫人物,帶我入坑的是美少女戰士......當初對美少女有種謎一樣的情愫???

只是單純的愛好,但學過一個月素描,後來覺得跟我想像的不大一樣就放棄了。然後又學過一天的數繪,感覺老師教的跟自學差不多也放棄了(?-_-?)主要是她以為我什麼都不會讓我自己在那畫其實我早就畫好了然後找不著她人影了啊? ヽ(`Д′)? ┻━┻

六年級的時候就開始看這種書了(除了那本CG進階一直沒看完)這些只是一部分還有大約三分之一帶到學校里去然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還有各種漫畫

也是其中一部分,當時是看到什麼都想畫,沒錯,賽爾號也畫過=_=

跟沒學過的童鞋一樣,人體比例一直是硬傷

黑歷史重現江湖...
各種非主流表情非主流衣服非主流配飾

到了初一...比例比以前好多了
沒錯我就是這麼非主流(; ̄ェ ̄)

看了那幾本書之後,有很大的提升畢竟已經能畫成這樣了……

只是畫風極其不穩定,沒過多久就成了這樣...

初二還畫過漫畫...第一話畫了三遍一直沒堅持下來,

晚上來點乾貨(⌒▽⌒)


我高中的老師說過一句話:如果你看著一張畫,你明白了它,你完全了解了,那你不用動手畫也一樣是臨摹。
但是如果只是單純照著畫而沒有研究,畫多少都是然並卵。

因為我畫畫不是從臨摹開始的我沒法幫你,再說也不是什麼角蟲。
只能說不僅要臨摹,還得研究。

以上。


Proko - How to Draw, Draw Step by Step, Draw People, Draw Face, How to Paint, Learn to Draw, Drawing Tutorials, Figure Drawing
強烈推薦跟這個視頻學。如果在國內看不了可以試搜 Proko繪畫教學 一類關鍵詞,我知道有不少翻譯的視頻。

同是自學,不是觸,不過想到的人體動作啥的基本能畫。
我認為要想達到脫離臨摹的漫畫人物創作水平,最基本要做到兩點:

1. 一定要抱著學好人體解剖學的覺悟
藝用的就差不多夠了。網上書和資料都有不少,proko視頻也有相關,總之就是要了解骨骼肌肉才能自然的構建。當你看每個生活中的人or臨摹作品中的人的動作時,都能很快抓住他們的姿勢,即figure drawing中的gesture,基本就入門了~
一定要有學好解剖的覺悟,挺枯燥的,但是咱們是有追求的人。。不是畫條漫和Q版小人的。。所以絕對不能偷懶。。生活中多用眼睛做速寫練習。。。


2. 形成自己風格
這個很漫長,但是很重要。成功成熟的漫畫家or插畫家都有強烈的個人風格且比較穩定。
包括色彩、筆觸質感、誇張程度、畫面故事性等等等等。。。沒有區分度的漫畫在激烈的市場中是木有辦法活下來的。

做到以上兩點,你再去臨摹打動你的作品。抓住原畫中人物的姿勢,然後用自己的風格重構出來。就可以逐漸原創長一點東西了~


平時我經常看很多大觸的圖並讚嘆不已,創作最初的快樂早已被對技術不足的焦慮不滿取代,也挺愁的。然而標準絕對不能放低,還得多看大觸多學習,對已經不是科班出身沒有優勢的愛好者來說,標準再放低,得畫的差成什麼樣兒啊。。。!時刻告訴自己,要有覺悟!覺悟!覺悟!
祝畫畫加油。。


先給一個比較激進的觀點:臨摹沒有卵用。

然後具體解釋一下:
首先,這個觀點不是我一個人提出的,但是我深有同感。
第一次聽到這個觀點是從gainax的飯田史雄嘴裡,他說不要臨摹,直接放拷貝台上描紅就行,通過肌肉記憶。
其實是有道理的,臨摹,是對著一個現成的東西進行拷貝,靠的是手眼協調。創作,是把腦子裡的一個模糊的畫面畫出來,靠的是手腦協調。這個過程裡面差的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腦的思考過程,臨摹,就是主動逃避了這個過程。
見過一個畫臨摹畫的可以亂真的人,畫原創的時候什麼都整不出。

如果你嫩接受這個觀點,那麼接下去介紹一個練習創作的方法:

多練。


(這是我臨摹一個叫kerby的 因為他的作品都是用針管筆畫的 所以我拿來練習G字筆了)
我也是 最喜歡臨摹 也喜歡畫漫畫 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繪畫訓練 就平時自己搜資料 人體結構 透視 瞎畫。但是還蠻開心的。
我覺得臨摹過程中走向原創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思考!畫畫是需要思考的。別人的構圖,別人的透視之類的。現在網上有很多畫畫教學資源,你可以找找。p站我記得之前有個叫toshi的。我存了他500多p素材教學。
我覺得既然你喜歡漫畫 那就先設計一個文案出來 然後再畫分鏡稿,然後再四處找素材(比如你的漫畫裡面這個人物哭了 你就找一個漫畫也是哭泣的鏡頭 然後你可以換個視角啊什麼的畫上去) 借鑒別人的 然後修改一下變成你自己的 這樣慢慢你的第一步作品就出來了 這樣我感覺既有學習的過程也有完成的成就感。能激勵你一點一點進步


這個問題蠻有意思的,@沈翔大觸的答案和他的其他相關回答可以多看看。
其實我覺得連載漫畫(非商業插畫)沒有什麼門檻,和傳統繪畫有很大區別,你在基本畫工方面做的已經足夠了。更重要的在於你心裡要有個有趣的故事取支撐你完成這個角色。
漫畫家創作的每一個角色都是他的分身,小畑健畫中亞城木夢葉的叔叔,岸本筆下的鳴人,手塚治虫創造的黑傑克,島代光年的阿虜……
不同的人對漫畫的感受不同,有時候你創造出來的角色看起來彆扭可能僅僅是因為樣子不符合主流,多畫畫,熟練就好了說不定還能畫出自己的風格(就像JOJO那樣)
你可以買一些感興趣的東西(比如那種買回來就懶得看或看不懂的書,比如我就愛買插畫,哲學書什麼的,想起來可以當素材用),再開始構思一下(開始捏臉),從你的回憶里找找波瀾,就是那些有深刻印象故事或場景,什麼身份的人發生了什麼互動,這些人有什麼故事,調動一下你的熱血,對著鏡子做一下表情。實在不會了再看看結構書什麼的,你要知道,漫畫家會講故事就成功一大半了。

哦,最後再說一下,慎入宅,畫會畫,出去轉轉。


關於書法臨摹的目的與方法,有必要作一些說明與提示。
臨摹是學習書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初學階段,大多數的時間都化在臨摹之上。也有書法家晚年還經常臨摹,甚至臨一輩子的,如胡小石、林散之晚年還做臨摹的日課;趙孟頫、王覺斯晚年還醉心臨摹王羲之書法。更有甚者,清道人李瑞清將臨摹性的書法作品作為自己一生書法的代表性作品。當然,初學者臨摹與書法家臨摹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初學者臨摹,主要是為了打好書法的基礎,為了擁有良好的基本功。書法家有明確目標與有選擇性的臨摹,則是為了進一步的深化與深造,以實現最後的理想。
現在講的臨摹,一般指的是臨而非摹。其實所時謂臨摹,包含了摹與臨二種不同的方式方法。摹也可分描紅與印摹二種方法。描紅即是在專為摹書而印製的紅色字樣上摹寫;印摹是用半透明的紙張覆在字帖上面摹寫。「摹」這種方法一般也只有初學者才使用,但也可以作為進一步嚴練與研究時採用。臨也可分為對臨、背臨與意臨三種。由摹到臨,再由對臨到背臨,由背臨到意臨,這代表著書法學習的進步與提高。修道中有「三轉九返」之說,意謂真修行往往需由低到高,由高到低,反覆多次,真正把工夫做實、做到家。
書法的臨摹又可分為學習性的臨摹與習作性的臨摹二種。前者是為了書法的學習與進步而進行的臨摹;而後者則將臨摹作為完成書法作品的一種方法與手段。前者可看作為初級的臨摹,後者相對而言是一種中級與高級臨摹。正因為目的不一樣,觀念手法也就自然有異。如果是學習性的臨摹一般都先求形似,然後求神似,而以形神兼備為目標。另外往往採取的是舍我從人的方式,完全以學象學好為目標,還無法顧及個性與發揮。創作性的臨摹就不一樣了。正因為臨摹是為了創作與個人完整的書學服務的,更多的是通過臨摹來掌握書法的總體的方法與規律的,同時還要考慮到結合自己的個性與愛好。這樣的臨摹就可以有更多的主觀意識與思想,可以追求神似,可以同時考慮到結合個人風格的因素。
臨摹也可分為寫實性的臨摹、寫意性的臨摹二種。寫實性的臨摹從字面的意思可知,這是一種尊重客觀對象,強調反映準確逼真的方法。寫意性的臨摹則不強調寫實與形似,而重視的是取其意、得其神。可以說前者強調的是形似,後者強調的是神似。一般在學書的初級階段可偏重於寫實性的臨摹,先強調形似。等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逐步過渡到寫意性的臨摹。在寫意性臨摹的成熟階段,此時雖然不求形似,但因有形似的基礎與功夫在,不求形似而大略形似,有「不似之似」與「神似」的效果。不管是寫實性的臨摹,還是寫意性的臨摹,其間都要考慮到每個人的個性及在書法中的作用與表現。我國常規的書法學習,尤其是初級階段的書法學習,一般都不夠重視這一點,強調這一點,這對書法的學習帶來的不良後果其實非常的嚴重。好多人不清楚,書法真正的成功,其中必然包括著個性發揮的重要因素。此即所謂真正的「書如其人」與「人如其書」也。
正因為人的個性有異,其精神意識與動作形態也自然有異,方才導致書寫的形態與氣息而有不得不如此、不能不如此的差異與變化。這種因個性之不同而存在的差異與變化,如果看得真切與透徹,便可以有意識的加以確認與保護,使其得到充分的發掘與發揮。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就可能會引發因為個性與學習對象有異而產生的困惑與矛盾,打架與挫折,甚至會對自身的書法素質與才能產生壞疑,從而打擊到自身書法學習的自信心。反之,如果認識到個性是個好東西,個性不但不需要迴避,而且應該得到足夠的尊重與珍愛,便可走上一條臨摹學習與個性融合兩不誤的最佳途徑。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名家名帖與名碑難計其數。學習從從哪家入手呢?按理而言,應該根據各自的愛好與個性特點加以選擇。然而初學者一般都沒有選擇的能力與餘地,一般的教師與輔導者又不懂得書法如何應材施教。至於怎樣識別個性,怎樣確認個性與臨摹對象之間的差異與融合的度。因為今天所談不是這個專題,只能略作提示。
人可分為心理和生理二個部分。人因心理的差別而產生屬於個體的意氣與感覺,這就是書法氣息個性化的基礎。人也因生理的差別而產生屬於個體的形體與動態,這種形體與動態的自然展開就自然會作用書法的形體與動態,這又是書法形態風格個性化的基礎。要想實現臨摹與個性的「雙贏」,就要走「中庸」之道,就要使之兩相調和融合,從而確保兩不誤。此所以不知道書法成功即是個性的成功的人,便會偏面強調形似,也只知道形似。而知道書法成功即是個性的成功的人,便會提出「臨摹不須十分像」、「臨摹可以求神似」的觀點。其實,學習者的個性與臨摹對象相近,便易得形似。反之,如果學習者的個性與臨摹對象差距較大,形似就是個難題,就是個大問題。此所以本人亟力強調書法要好好研究個性與書法內在的聯繫,強調書法教育要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


只要願意完全可以直接創作,然後你就可以發現自己在哪方面還有不足。想想自己為什麼會喜歡畫畫,我個人的理由就是因為可以自由的瞎搞。
臨摹只是學習的一種方式,而不是追求和原畫相似就可以。
另外畫的不好的畫也要多看,看吐為止說不準就有感覺了( ? ?ω?? )?
畫畫有瓶頸期實在是很常見的事,所以要多思考。畫畫可不止是無腦的創作。
非觸,只是想分享一下經驗。
PS:像常見的各種漫畫速成,內容如出一轍的書最多一本夠,尤其分類教學簡直扯淡,也許某些小技巧上有用,但我們追求的是舉一反三融匯貫通是吧。


原創到一定程度你會自然而然地想去臨摹某一副畫,到時候哪怕你在那之前特別不喜歡臨摹,也會有一種強烈的想臨摹的感覺。

那時候的臨摹才能學到東西吧。


從小喜歡畫畫的我至今未成大師,但是還是想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以我的經歷來說,畫畫還是要走心的。

臨摹很有必要,我因為很少臨摹,導致現在很多東西不知道如何下筆。
要學一些基礎知識,透視,運動規律,配色等,都很必要。
最好能看看行家做示範,認真看一次抵你臨摹十張。
各種繪畫工具的使用技巧要學一下。能熟練掌握繪畫工具的使用方法及特性,能有更好的發揮。


所以,臨摹可不是讓你就看著畫畫算了的,要明白為什麼要這麼畫啊!


同是畫渣~ 畫人物都怕怕的


不是大觸,畫漫畫不多,但是是美術生

其實很簡單
掌握動態比例,構圖,節奏,主次→學速寫
上色→素描關係和色彩關係
高考美術的那點玩意兒其實挺有用的

漫畫從筆到板,很多東西不畫是不會知道的。


曾經在沒有美術基礎的狀態下試圖臨摹一些插畫漫畫,由於個人的完美主義還有無確切目的性所以臨摹的非常慢 而且還沒什麼卵用 難以運用 只是抄不是臨 就算手熟也只是表面功夫

所以和大家一樣不建議通過一味臨摹而速成,臨也要知道自己要從中拿到什麼。

漫畫大體上是從傳統畫法演變和分支出來的,是在其基礎上進行誇張和主觀處理的,所以我覺得一張好的漫畫創作要比單單寫生一張好看的速寫要難很多。也就是說,漫畫是速寫的升級版。最理想的進步路線是從打好傳統畫法的基本功起。也就是其他答案也都提到的人體結構啊,比例啊之類的,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主次啊取捨啊更深一點的概念。

但是一般的漫畫基礎教程上基本是不會一步一步教你怎麼畫速寫的,線條也是經過簡化精鍊後的,已經是畫風和畫法成熟以後的,經過作者的主觀意識過濾後的產物。對於初步的理解有點阻礙。建議先把它當速寫認真學,在掌握基礎技能和手感之後再轉漫畫風格。再選擇自己要留下的東西。畢竟純藝術與設計的風格還是不同的。
PS:這些會提高個人審美,可能會經過 "看起來好看就是好看" 到 "形准才好看" 再到 "有想法的,安排的好的,和諧的就是值得欣賞的" 。。。。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我整個繪畫的里程,我的路子可能比較野,也從來沒去認真捋過理論知識,當是看著玩吧其實說繪畫的練習要用年為單位來計算的確不假,我一開始是從小學的時候就練了,某天,在班裡見到個同學在畫寵物小精靈,該同學沒有正規學畫經歷,卻懂得把物體以幾何圖形概括這樣的技能,對於小學生而言很複雜的形體,經他的描繪,突然變得簡單易懂,妙趣橫生,隨即我掉進了這個坑;這件事很重要,從此我就變野了,不拘泥於理論知識的限制,用簡單的方式概括成了我畫畫的思維當然之後我開始了漫長的臨摹階段,因為也沒有特別的規劃練習,就是遇到周六周日沒小夥伴陪玩,就在家裡抄起筆畫,首先成就感是必要的,臨摹了某個圖之後,便總忍不住想多看幾下,看不到的時候拿起筆就默寫起來,然後就開始總結各種眼睛的造型,髮型,臉型,也就是那個時候不經意的各種加深練習 然後就開始了所謂的創作,那時候基本畫的都是人物,說是創作,其實更像是拼圖,把腦子裡記得的各種人物造型進行打散重組,然後又是大量的累積。時間長了便不自覺也建立起自己的美感,很多所謂的知識,比如耳朵跟眼睛在一水平,手臂長度,陰影位置什麼的,我見過有把這些所謂知識點倒背如流的,我當時嚇到了,這麼多講究,累不累,看了一眼自己的畫,竟然也如他們所說,都遵循著那些規則,所以我又明白了一個事情,能力到了,經驗足了,有些東西,不用去背,自然信手拈來。直到現在,畫一張畫,我很少去考慮許多,看著少一撇我就加一撇,看著加點藍色好看,我就丟點藍色上去~ 當然後來我也去讀了美校,接觸了正統的美術教育,包括理論知識,正統的學習了抓形體,明暗,透視,色彩等基礎知識 有時候我的進步速度很慢,因為我疏於和人去交流經驗及理論,也經常忽視前人已經總結好的經驗,總是自己一根筋去磨,不過這並不代表就不能創作好一幅畫,只是慢而已,不過我學的輕鬆,畫的快樂,我覺得畫畫吧,有聰明的方式,比如其他的高票答案,有笨的方式,比如我,就是愛怎麼畫怎麼畫 其實有更簡潔的答案【臨摹(累積「圖庫」)&>基礎(素描:形,線條,明暗,透視)&>色彩&>創作】其實就都是練基礎,沒什麼難的,累積而已,至於具體每一項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就看個人了,這裡說的是達到會創作的時間,至於基礎的練習時間,是沒有終止的,一輩子都要練基礎 經常有人來找我,說要學畫畫,一開口我就聽出來是奔著一個月速成班的期望來的,當我口口聲聲年年年的時候,對方便失去了蹤影,莫名的失望,也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如果希望學畫畫,就要尊重它,因為你尊重的是每一個畫師


畫渣的我沒什麼資格說話,不過推進題主去看下 陳唯老師的繪畫知識視頻,可以給你打開一扇新的窗戶。


熟能生巧_(:з」∠)_


學語文的時候。聽寫?默寫。那些字…是你會背字的結構後,才能不參照書的情況寫出來,畫畫同理。背下基本結構…默寫就能隨心所欲了…量多質變…


你試試多畫速寫,靜物的,風景的,人物的


推薦閱讀:

當今畫師的出路如何?
畫畫「糊」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何改進?
有哪些好看的鎖屏壁紙?
鞍山模動坊CG培訓怎麼樣?
畫的畫缺乏讓人有興趣點開看的吸引力,不會編排畫面元素,腦洞貧瘠怎麼辦?

TAG:插畫 | 漫畫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