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部分人認為喜劇港片的粵語原音比普通話配音好?

比如「東成西就」「周星馳系列」我覺得還是國語的好,特別是配音,有些時候就是因為配音效果才更好笑,比如耳熟能詳的那些配音--周星馳的,吳孟達的等等。讓人覺得劇情里演員和角色就應該是這樣的聲音。換了粵語完全變了效果(題主你聽不懂而已)。


粵語是原音,不是配音。為什麼配音會比原音好呢?作為廣東仔我覺覺得比較難理解.....

1、任何事情都有先入為主的概念,你已經接受了周星馳+石斑魚的組合,認為周星馳+石斑魚聲音才是正道。但廣東人聽慣了周星馳原音的來說,也很難接受石斑魚的配音。配音雖然很出色。

2、語言經過翻譯後,原意的轉變。

雖然國語、粵語都是屬於「中文」的範疇之內,但由於地域、文化還略有差異,很多語義、語境有很大分別。

007經典一段

達文西:阿漆。

凌凌漆:文西。

達文西:我都系希望你叫番我全名——達文西。

凌凌漆:冇問題吖,文西。

達文西:多謝。

凌凌漆:唔好客氣,文西。

=================================

這段粵語有二個笑點,一個伏筆。

而配上國語後,笑點完全改變了,變成另外一個。

粵語的語義

達文西,粵語地區對達芬奇的翻譯。達芬奇密碼在香港叫達文西密碼

達芬奇 發明家、畫家,這個都懂吧。

笑點一、羅家英這個樣子出來,猥瑣邋遢,竟然叫達文西。

好比「雷布斯 賈布斯 羅布斯」,有嘲弄的味道。

笑點二、西 在粵語中有粗口的意味,意思指 B。文西,意思就 聞B咯...

羅家英嫌棄文西不雅,叫星爺不要這樣叫。

同類笑點等於

「小強!」

「曹曉雪」(操...小...^_^)

"不要客氣,你還是叫我曉雪好了"

「好的,曹曉雪」

「謝謝你」

「不客氣,曹曉雪」

這個笑點只能在國語使用,翻譯到粵語的話,這個笑點用不上,因為粵語發音不同。

伏筆:人家都叫達文西了,是發明家。007電影中代號G的人就是專門發明工具、武器的。這樣羅家英一出場,就已經暗示了他對應的人物是G。

之後則伏筆了羅家英發明「摞你命3000」,倉庫里發明手電筒、監視椅子等。

人家出場的就講明我是「發明家」了!

橋段等於,一個電影某角色出場,他名字叫"X布斯",影片後段則交代了他是買手機的一樣。

而國語配音後,這個橋段已經失效。

而國語能布局到這三點嗎?

沒有,引你發笑的,就只有羅家英要求星爺叫他全名,星爺答應了還是叫文西。這笑點變的勉強了。

===========================================================

唐白虎點秋香

一、唐伯虎的母親,朱咪咪飾演的角色叫「朱茜」。粵語地區絕對沒人用這名字。

朱茜粵語發音「朱西」,粵語中罵人的話,意思豬B。國語語義等於「朱碧」

二、對對聯

「冚家鏟泥齊種樹,汝家池塘多鮫魚。」粵語

國語看過一下,大概就是 你全家來齊種樹什麼的,願意相差很遠。笑點感覺無厘頭。

粵語 「冚家鏟泥齊種樹,汝家池塘多鮫魚。」

冚家鏟,粵語罵人話,這裡做了諧音,冚家鏟=全家死光的意思

池塘 粵語諧音 祠堂 多鮫魚=多9魚,粗話,多 J B余 的意思。

池塘 = 祠堂粵語同音的,意思指村的祠堂,也指家族男丁。

粵語中,給人打中了小雞雞,痛啊,會說「哎呀,拆祠堂咩」

整句子粵語意思就是

你全家去死了才種樹,你家男丁的J吧就等於多餘啦!

我找不到合適國語語境來比喻,較為勉強地舉例一下

【你家四光來種樹,汝家吉鮑多了魚】

大概類似這樣吧。

三、小李老母飛刀

朱咪咪說,乒器譜第一是小李老母飛刀,國語笑點不明顯。

笑點等同於

小曹飛刀排行第三

排行第一的是小曹飛刀的媽媽

曹他老母飛刀

哦~曹他老母飛刀這麼厲害啊!

西遊記

人有人啊媽 妖有妖啊媽。

妖那媽,粵語罵人的話,就是C N M的意思。

等於"小李媽媽叫李她媽吧,小曹的媽媽叫曹他媽吧~"

========================================================

具有時效性的笑話或段子

西遊記一共有三個版本 舊版VHS錄影帶版本 DVD版本 藍光影碟版本。分別都刪了也一些東西。優酷可以搜索到西遊刪減片段。

青霞、紫霞的梗:VHS錄像帶、DVD版本有。藍光影碟刪減了。

青霞紫霞和秦漢秦祥林的雙胞胎笑話。90後估計沒人懂。當年林青霞和秦漢秦祥林兄弟有糾纏了多年的戀愛史,這就把他嵌入作為一個梗。所以朱茵說自己叫青霞時候周星馳叫自己秦祥林。當年老廣、香港人看著就想笑,因為都知道刷青霞姐的,哈哈。

估計藍光版本刪除了,因為到了現在沒人懂這個梗。

東成西就

香港人都必須有英文、中文倆個名字,90年代初曾覺得英文名LOW逼了,有流行取法文名字的一段時間,記憶中當年某些電影也有角色取法文名字,顯得「高大上」

所以,段皇爺(家輝哥)出場時候,叫「皮耶」。對應了當年有法文名字,就等於「高帥富」。等於今天網文出現一個叫「龍傲天」的名字一樣。

007 開場不久007閣樓梳頭

這段致敬或模仿了阿飛正傳結尾,梁朝偉閣樓梳頭,背景音樂都一樣。當年阿飛正傳大熱,還刷了金像獎。香港人、廣東人基本都能看懂這段。

但內地以國語為母語的地區,有多少同胞能在94年上映時候看懂這橋段?我敢說,到現在還有很多同學沒看懂。

上述這些,都是根據粵語地區當年的一些流行文化、明星八卦改編過來的,一旦離開粵語區域這些笑點都失效。這些都無法用「翻譯」的效果做出來的。

不列舉了,太多了,要把星爺去全部粵語到國語丟失的笑點寫出來,估計也得10萬8萬字了。

沒辦法寫。請諒解。

希望你能有一天能聽懂或理解粵語,再全部看一次星爺的電影,能給你全新的笑點和全新的感覺。

星爺的電影中,以粵語中的諧音、通俗市井粗言、粵語色色的含義等作為笑料的橋段很多,至今53多部電影加起來(主要在少林足球之前,到了少林後已經很照顧國語粵語之間的表達),這種笑點沒100也有80,一旦加上國語配音,則消失了。

你認為國語好,先入為主吧,也感謝石斑魚,的確配音很出色,能把星爺的笑點和角色性格特色還原的8899吧。但你去看看,一些以國語為母語,後來到了廣東地區,學會了粵語的同胞,都先經過星爺的國語先洗禮,後看粵語的。但他們後來都一致認為,粵語比國語好。

補充

有網友留言,說我對前文「西」字的說法是「胡說八道」,粵語中不是這個意思。

肯定了這位網友1000000%不是廣東人了。我就百度一下給大家認識下廣東粗口。給點證據吧。

不過我要同這位朋友講sorry,我剛才手機操作有誤,把他的回復刪除了。

補一張廣東佬的很粗俗的聊天群圖,沒錯!我就系成員,我是不是很污啊?!不是,你叫一個廣東仔在群里(粵語群)搜索個「西」字,污死你啦!

還有朱咪咪所飾演的「朱茜」,有人指出應該讀「善」音,不是「西」。說我亂扯了了。

第一,這個發音是星爺在片中讀出的,不是我讀的,自己看粵語版本即可。

第二,另外一名網友查詢廣州音字典後,確定是「西」音是正確。廣東民間口語中「善」音較多,「西」音較少是事實。因為我有同學用「茜」字,讀音「善」。我從少則認為這個是多音字。哦,80後的廣東仔應該記得亂碼1/2吧,TVB的粵語配音版本「小茜」發音為「小西」。對了,香港有個女星叫「蘭茜」(發西音),很搞笑的。現在已經退出多年了,80 70後廣仔應該記得。

第三,我回來補充下「茜」原來系三音字啊!「西」「善」「線」都可以架!各位老廣今天漲見識啦!廣州話字典有在線版架!

如果你都覺得我還是扯,只能說我們廣東人都錯了幾百年,或者我活在一個假的廣東了!

我希望一些網友回復,請自己起碼要做簡單的求證,回去看看原片或百度一下。而不是憑自己記憶或主觀來認定吧。


不僅僅是港片或者外語片的國語配音,即使是大陸以普通話為主要語言的影視作品,只要大量運用配音,我都會一票否決。正因為如此,大受好評的《琅琊榜》我也沒有去看。對於我來說,「聲音」是影視作品的基本要素,這方面的缺陷會使我對它的劇情完全失去興趣。同理,作為廣東人,本地電視台也會放粵語配音的大陸電影與劇集,我也是一票否決的。

第一個原因,配音的過程會消去一些自然的環境音,造成人聲過大、環境音過小的情況,使人聲「浮」在環境上面,顯得非常不自然。這種不自然大大削弱了我的代入感。不僅如此,它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的「生理不適感」,也許只有我如此吧。因此我認為這是配音(對於我來說)難以接受的最重要原因。

第二個原因,配音演員與影視演員在表演方式上的不一致性。台詞是演員的基本功底,對台詞的處理可以反映他的演技水平以及他對人物和劇情的理解。當台詞和幕前表演分為兩人時,各自的功底技術、人物與劇情的理解即使有細微的不同,也會產生很大的違和感。就拿周星馳和石斑魚舉例。其實周星馳的原聲雖然也有誇張的時候,但是在許多時候是遠沒有石斑魚演繹得那麼一驚一乍、抑揚頓挫的,往往許多時候撩人爆笑的台詞是被他冷冷地「吐槽」出來的。石斑魚有時候音調過於高低起伏,讓我有一種「刺耳」的感覺。

第三,配音往往存在誇大語氣詞、擬聲詞的問題。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更好地總結,畢竟不是專業人士。我感覺配音演員在念白的時候,表現出的哭泣聲也好,冷笑聲也好,嗯嗯哦哦聲也好,音量都過大了,表演都過度了。所以看一些配音劇的時候會感覺演員總在「嗯嗯哦哦哦」。而如果是原聲,投入到劇情中的演員能夠更合理地表現這些聲音,現場收音時,這些聲音的相對音量大小也更為合理。

第四個原因,對於聽得懂雙語的人來說,影視劇本來是什麼語言,就聽什麼語言是最舒服的,因為一些語言技巧很難翻譯表達。但是對於聽不懂的人來說,聽原音看字幕其實還是不懂,所以我認為這不是主要理由。但是它非常重要。

第五是原則問題,演員在鏡頭前應該是立體的全面的,不磨練台詞的數字先生數字小姐,我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這條專門針對國內一堆小生小花。顏值再高、表情再豐富、再努力,台詞用配音我都接受不了。哪怕台詞功底不好,用原聲的話,我都能接受他(或者攝製組)的誠意。

第六是個人對「原汁原味」的執念。


喂,人家廣東話寫的劇本,笑話都是廣東話裡面的笑話,翻成國語有的笑點就沒有了

香港喜劇都是如此的,有些經典笑話翻成國語把台詞都換了,意思有點不三不四

同樣道理的還有黃子華的棟篤笑,也是有深厚廣東話基礎的人才聽得懂所有笑話


什麼叫粵語配音?

你看英文電影怎麼不說是英語配音?

有些人注意一下,這是原音和配音的區別,不是粵語和普通話的區別。

如果有人覺得看電影,配音更好,那我和你沒話說;

如果有人覺得周星馳電影的功勞,在導演編劇都搶不了的情況下,被一個配音搶了,那我和你更沒話說。


不排斥你,畢竟你是配音環境下長大的,總有一天你會明白原聲的意義,配音員永遠無法代替在現場的演員的那一份謹慎那一份感情,我最討厭的莫過於周星馳的配音,星爺並不是為了搞笑而搞笑,他有著自己的感情,但配音員把他毀了,配音環境長大的永遠只會當他是一個喜劇演員


這個問題就像是一個吃慣了冰鮮雞的人問 「為什麼會有人更喜歡吃現宰的雞?」一樣。


世界上有哪個演員是靠配音吃飯的?

哦,只有大陸的鮮肉小花。(據說台灣嘔像也用?惹不起,惹不起)

周星馳電影使用配音可以理解,有些人看不了字幕,但是要說超越……笑死我了。

打個比方,石斑魚配什麼都是石斑魚,,但是周星馳每次都不一樣,你看原聲版就知道了,九品芝麻官和審死官還有算死草,都是清朝打官司,但是他就是塑造了不一樣的人物。石斑魚只能塑造石斑魚。

當然我不是貶低石斑魚,在周星馳沒有掌握大權之前,周星馳還是比不過石斑魚的。然而這也是靠石斑魚的聲音搞笑,而不是石斑魚的演技搞笑。

你硬要覺得石斑魚超越周星馳我也不怪你,不過外國人也覺得他們的配音超越了周星馳,粵語版就是垃圾。你想想這是因為偏見,還是周星馳真的日常被超越?


我第一反應是為什麼部分人覺得國語配音比粵語好,然後仔細一看,居然是為什麼一部分人覺得粵語配音比國語好,真的汗顏。

這個問題可能不太嚴謹問的,建議改成為什麼大部分人認為粵語配音比國語好,同時表示題主應該是一個不懂粵語的人。

就拿周星馳舉例,很多梗在電影裡面都是只有粵語才能變得有意思,同時有深度。在我看過普通話的配音後,確實可以說配的非常好,但是卻缺失了深度,為了搞笑而搞笑,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如果題主是懂粵語的,依舊認為國語配音更好,我覺得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各花入各眼而已。但如果題主並不懂粵語,我覺得還是不要妄下這樣的判斷,因為很有可能你覺得國語的更好只是因為你只聽得懂國語的。樓上有個形容我覺得很恰當,這個問題就像一個只吃過冰鮮雞的人問出「為什麼會有人喜歡吃新鮮雞一樣」


要的是原聲而不是必須是粵語。

你聽不懂粵語不怪你,懂粵語的不聽原聲聽配音這不是犯賤?

我能不能問問為什麼有些港片特別是喜劇的有些人會認為國語的比粵語好?


粵語港產片的粵語系叫作「原音」,不是「配音」;而「原音」是每位專業演員演繹台詞、劇本,乃至演活情緒、角色的十分重要的一環,更不用說喜劇裡面各種笑點了——這點我在廣州的戲院看粵語原版大陸字幕的港產片時體會太深了,以至於我都想遮住螢幕下方那排「再(亂)創作」的文字了。

做人呢,還是不要先入為主、固執己見比較好,如評論區對陌生網友大呼小叫、橫蠻無理那位,說的就是你這種人。


大哥啊,台詞不是表演的一部分嗎?不是演員努力向觀眾進行表達的一部分嗎?為什麼需要配音?表演者的聲音,不是更加統一么?自己的表情,用自己的聲音,不才是最完整的表現么? 就算是內地的,那也不應該頻繁使用配音啊,念好台詞真心很難的,很多人站在那裡一看確實很有范,但一開口,有沒有把角色表現出來,卻難得多。不管是香港還是哪裡,儘可能聽原聲。即使聽不懂原聲的話,但也有字幕啊,主要還是要聽原聲所表達出的那種情緒。那種情緒,配音演員和演員本人不可能完全一致的,甚至可能會給那個場景帶來奇怪的感覺。別不說,我是看周星馳國語大的,所以他的大部分電影在我這裡就是無厘頭。我是長大後才聽原聲的,真心話,除了無厘頭外,周的電影中一些很滄桑很無奈的元素沒有被石斑魚表達出來。想感受完整的周星馳電影,真心最好聽原聲,聽周星馳本人想要表達的那完整的部分


1,原音優於配音,這是理所當然的,目前靠配音撐起的電視劇或電影反而是不正常的。

2,配音也有優劣區別,例如TVB引進的日本動畫的配音就是經過大量的再創作,如《爆笑管家》、《男高》,這樣的總體雖然比原版差一點點點點點,但是在梗上其實是不差的。而大陸在梗的翻譯和再創作上完全不行


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冚家鏟泥齊種樹,汝家池塘多鮫魚。」
就單單這句你普通話就已經失去了原有意思
讀是「冚家/鏟泥/齊種樹,汝家/池塘/多鮫魚」
其中「冚家」指的全家,說的是你全家一起鏟泥種樹
多麼熱愛公益的事


但其實還有第二種讀法
「冚家鏟/泥/齊種樹,汝家/池塘/多鮫魚」
「冚家鏟」=全家死,「多鮫魚」=多鳩餘,意指盡做無聊多餘之事,其中「鳩」為語氣助詞,廣東話粗口「屌、閪、鳩、撚、柒」之一

單單一句看似充滿讚美的對子短句,我先罵你全家死,二來是你說盡無謂之事,根本連討論空間都沒有,把所有都建立在普通話就是比粵語好的基礎上,那我們還討論來幹嘛?


為照顧看不懂繁體,以下為簡體

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冚家鏟泥齊種樹,汝家池塘多鮫魚。」
就單單這句你普通話就已經失去了原有意思
讀是「冚家/鏟泥/齊種樹,汝家/池塘/多鮫魚」

其中「冚家」指的全家,說的是你全家一起鏟泥種樹

多麼熱愛公益的事


但其實還有第二種讀法

「冚家鏟/泥/齊種樹,汝家/池塘/多鮫魚」
「冚家鏟」=全家死,「多鮫魚」=多鳩余,
意指盡做無聊多餘之事,其中「鳩」為語氣助詞,廣東話粗口「屌、閪、鳩、捻、柒」之一 。

單單一句看似充滿讚美的對子短句,我先罵你全家死,二來是你說盡無謂之事,根本連討論空間都沒有,把所有都建立在普通話就是比粵語好的基礎上,那我們還討論來幹嘛?


先說幾個結論:1、最開始看哪個版本,人們習慣性會先入為主覺得那個版本才是「夠味道」;2、粵語原聲很能表達出演員們的演技,配音未必;3、粵語台詞在粵語環境下才能完全體味得到,普通話相當於翻譯了一次,一些俗語翻譯不了的,就重新創作台詞

你這麼多年聽習慣某個國語版本,就會覺得好而已,這是一種主觀的判斷。

真的,我小時候看迪士尼的動畫《灰姑娘》、《花木蘭》之類,因為當時看的是普通話配音,所以現在再看回粵語配音,看感覺怪怪的,不是這個味道。但是看《獅子王》是粵語,如果現在看國語版會覺得怪怪的。

但是港產電影的話,我從小看的是粵語,我覺得粵語比普通話配音好。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粵語台詞裡面有很多俗語、語言習慣、梗,只有在粵語環境才有、才能表現出來的,普通話(書面語)根本就沒有。這個時候,普通話配音或者台詞翻譯成普通話,不亞於二次創作,你們看的,根本就不是電影原來的樣子。(最簡單的例子,唐伯虎點秋香,裡面念的2首詩,江南四大才子開頭出遊時聯句念的詩,唐伯虎在華府和寧王的師爺對對子最後念的詩,粵語的台詞,無論如何是不能原汁原味翻譯成普通話的了)

《東成西就》上周刷過2回粵語版,台詞字幕顯示的是普通話的,但聲音是粵語的,你如果母語不是粵語的話,根本感受不了當中的差別,包括語氣詞(例如張曼玉飾演的國師,每句話都會停頓一下才說完最後2個語氣詞,最後2個停頓的詞語是語!氣!詞!不是有實際意義的詞語,但國語版只是把句子拆開念,最後的不是語氣詞。然後這樣就沒有了粵語版的那種詼諧感覺)。

還有一些細節,比如梁朝偉的歐陽鋒和葉玉卿的金輪國貴妃,在電影一出場時是說潮州話的……然後歐陽鋒在說粵語時,是故意說出那種帶口音的粵語的感覺(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剛在B又搜了一遍國語版,話說國語版是不是有幾個版本?B站這個和我以前看的國語版不一樣,歐陽鋒和貴妃是來自台灣的……歐陽鋒的配音簡直是一場災難,而且不說閩南語,說普通話時,也帶不出那種有台灣腔的普通話感覺)。劉嘉玲的周伯通,原聲是故意放粗嗓子扮男聲的,配音沒有。而且原聲里,發現王重陽身亡後,唱的歌(夫啊主~你生前就帶禍水呀~死後就留低(即留下)我一個孤零零啊~),是廣東某些地方的一種民俗,亡夫後寡婦唱的歌,是真實的民俗。國語版那唱的是什麼玩意兒,死了也不留給我一輛大賓士,可以說為了搞笑而搞笑,但是沒有原版的那種深層次意思,周伯通是一直認為和師兄是兩夫妻,所以他身故的時候,唱的是寡婦唱的悼亡曲子。

而且在等王重陽出關時,周伯通調戲幾個全真子弟。粵語版周伯通叫王處一「阿處」、丘處機「機仔」,國語版就是處一、處機,粵語版更有一種熟人之間戲謔的感覺,電影后面有時還會叫丘處機「傻機」,國語版就是普通叫名字了,也沒什麼問題的,但是和周伯通這種蹦蹦跳跳、瘋瘋癲癲的人設不是很貼切。而且吧,王重陽出關這一段,從等王重陽出關,到他掛了,沒幾句台詞和粵語版是一樣的,差不多重新創作了一番。

至於天龍寺里,段王爺和他曾祖父的那一段,粵語版是很有那種怎麼說,莫名的詼諧,可能為了體現異域風情,大理國要說英語2333。粵語版和國語版都中英夾雜,但是是相反的,粵語講中文時,國語講英文,粵語台詞講英文時,國語台詞是中文……

梁家輝開口第一句話是「Grandpa, I don"t understand~」( ′▽` ),國語版直接「太上皇,我不明白」,然後粵語版是中文的時候(我把粵語翻譯成書面語的話)「曾祖父:在我很小的時候,先皇就告訴我,我會有一個羅漢托世的曾孫來找我解夢」,國語版變成「when I was very young, my father tell me 會有一個羅漢托世的曾孫來找我解夢」(插一句,時態都錯了,應該是told不是tell)。然後老王爺假裝不記得夢的意思時,粵語版段王爺台詞是「Are you kidding,man?」(譯:哥們兒你開玩笑吧?)國語版是「太上皇,不會吧」,喜劇感高下立現。當段王爺知道知道自己能得道成仙時,粵語版是「I really can be an angle~」(譯:我可以當小天使了耶~(*^ワ^*)),國語版是「我真的可以得道成仙!」。還有,遠處有美女嬌滴滴喊曾祖父時,粵語版是「Pierre~」(譯:皮埃爾,人名),國語版是「太上皇~」,我覺得粵語版更有那種富家子弟出去浪,美女們都叫他的英文名的感覺,更符合老王爺「留戀凡間女子」、「快活過神仙」的劇情和人設。全程梁家輝都在叫「grandpa」,國語版都是太上皇,感覺粵語版更有那種孫子來找太爺爺問問題加賣萌的感覺。

怎麼說好,粵語能呈現拍攝電影時,導演對人物、劇情的設定,演員們自身對角色的理解與演繹,國語版配音相當於再創作了一回,肯定會丟東西。而且香港電影說不定一部電影,就集中了幾個影帝影后,各有特色,國語配音能找到這麼高水準的陣容去配音嗎?配音演員能理解到當時演員某個聲調的轉彎是有意思的嗎?能理解導演讓他/她故意用某種腔調說某句台詞的用意嗎?

不能。

電影里演員的演技,除了表情姿態,台詞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像去吃漢堡包,把兩片麵包留著,把生菜和沙拉醬留著,然後把肉片去掉,然後咬一口這個漢堡,你說你吃到的能是漢堡原來的滋味嗎?


因為粵語是原音啊,翻譯一下味道總有損失。比如國外電影看英文字幕和聽中文配音就完全兩個感覺。同樣,當時看《卧虎藏龍》看了個英文配音的,很多中國特色的詞語根本翻譯不出色彩。並不是說英語好於漢語,也不是漢語美與英語,而是翻譯後的東西體會不到原作本身的意味。


該用什麼語言就得用什麼語言!


歐美片就得是英文版。
韓劇就要聽韓語原聲。
名偵探柯南、火影就要看日文版。
港劇、電影自然要聽粵語版的。

就連大陸電視劇,最好都是演員原聲。

不然呢?

原聲控抱緊我!!!


題主 請明白 你所喜歡的東成西就 周星馳 裡面的演員 哪個不是用粵語說台詞的 哦 原汁原味的東西反而還不喜歡了? 科普一下 這個不叫粵配 叫原聲
任何電影和電視劇 我都只看原聲 聽著演員自己的聲音 我會感受到更多的真實 以及演員更多的情感 我甚至還會去查原聲裡面一些我不懂的梗 體驗一下culture shock 這才是電影應該帶給人的東西 配音這種東西 都什麼年代了 字幕組都這麼強大了要配音做甚? 就算有國語電影外國電話被配成粵語 我也不會說因為是粵語而去看的 尊重原作 感受真實啊兄弟


你一直看的都是配音版肯定已經接受了,我在粵語地區長大一直看原音版的我接受不了配音版,拿哆啦A夢舉例,我也從小接受不了國語版哆啦A夢的配音,因為我一直看的是粵語版的,而且以前的喜劇有一些梗都是粵語地區的才懂配合起劇情來是會更有趣的,有的時候換成配音版就不是那樣子了,少了那種味道。


當年的國配與如今的國配不同,質量上也強過如今的國配班底,在當年能讓香港電影走出粵語區,更大範圍得到影迷認可,國配功不可沒,但是必須說明的是粵語才是作為香港電影創作的母語。同樣的電影對於不同語言環境的觀眾來說,一個演員會出現兩個聲音的現象,周星馳,吳孟達就不用說了,他們背後的國配班底在粵語對白基礎上進行了二次創作才有了我們錄像廳時代無限喜愛的經典片單,如果沒有粵語對白的根基,很難想像香港電影還能不能稱之為香港電影。如今香港電影產量減少,有些電影開始推廣粵語版本,等於在影片屬性上貼上了地區標籤,你看《一念無明》如果是國語對白,肯定代入感就差了很多。現在趨勢原聲大過配音,對於我來說唯一的擔心只有字幕好壞。每個語言都有自己的生命力,這些語言背後的地區屬性也可以很快讓觀眾產生代入感,中國那麼多方言,每一個拿出來拍成電影都可以成為經典。


看電影,三個底線一直堅守著:原聲畫質時長

不止粵語片,看歐美、日劇、韓劇,即使聽不懂也要聽原聲,當然前提得有字幕。

原聲,那是表演者最真實、最原始、最即時的表達!

所謂失之毫釐,謬之千里!我只想要原汁原味的。

不僅神態,聲音在表演中,亦是一種重要的呈現方式。

如果沒有原聲,有一個成語很能表達我的觀感,那就是:味同嚼蠟。

這裡沒有絲毫貶低配音工作者的意思,配音這一職業,應該也是應需而生的,在國外電影剛剛引進的時候,的確需要這樣一種形式來緩衝,彼時中國也湧現了大批優秀的配音工作者。

上一輩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一輩的,的確是會更熱衷於配音電影,那已經形成一種習慣了。

但就以後的趨勢來說,我覺得追求原聲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找不到電影?又不想求別人?

有一些好用的網址,我總結起來,P成一張圖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關注微信公眾號:有范電影,回復:漁】獲取圖片


推薦閱讀:

為何《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片頭的一片蘆葦盪和音樂讓人印象深刻?是否有電影學上的解釋?
如何評價杜琪峰的電影?
關於《無間道》的一些困惑?
張國榮在電影史中地位如何?
周星馳、劉德華、李小龍、張國榮等電影界大佬,最成功的電影台詞是什麼?

TAG:粵語 | 配音 | 香港電影 | 普通話 | 喜劇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