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拔》能為中國動畫帶來什麼?

魁拔戰鬥片斷。http://video.sina.com.cn/p/ent/m/c/2011-06-22/094961389319.html
企業家報道:http://www.gemag.com.cn/gemag/index/news/?16046.html
《魁拔》的票房成功與否是否會影響整個動畫行業的信心?是否會讓動畫更加快速的進入更快的發展階段?


對動漫行業來說,一部《魁拔》動畫電影沒有帶來什麼。

慶幸的是,《魁拔》所有的優點(雖然並不多),只屬於它自己。
慶幸的是,《魁拔》所有的缺點,是中國所有動畫電影和動畫行業(跟電影差不多,產業都算不上)共有的缺點,當然,其實這也是一種悲哀。

我不知道這裡的朋友,對動畫電影行業的一些基本情況了解多少,我只說幾個簡單的現狀:

1、動畫電影製作費比真人電影,平均起來,要高很多,在中國如此,美國也如此。
當然,你可以說《變3》《加勒比海盜》系列製作費都幾個億美金,沒錯,現在好萊塢大片動輒上千個CGI生成鏡頭,基本跟動畫片沒啥區別了。
所以,如果當你在網上看到《魁拔》製作費3500萬人民幣的時候,請不要吃驚,我兩次剛好看完整全片,就製作精細程度來說,3500這個數就算有誇張,誇張不太多。

2、國內動漫製作能力其實平均下來已經遠遠超過了國內真人電影,但在產值方面,國內動漫遠未進入市場主流,這是跟近二十年整體國內動漫文化有關,更重要是國內動漫產業的發展方向推波助瀾。
如果每年拿掉定期上映的那部喜羊羊大電影,那每年國產動畫電影總票房產值其實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3、動漫電影相對真人電影產值巨大落後,其實也是產業化進程的巨大落後。
好歹真人電影還有幾個大牌導演可是撐起品牌,最近幾年也出了續集電影(《葉問》系列《畫皮》系列等)和暢銷書改編電影(《杜拉拉》等),這些都說明真人電影在借用各種品牌可能性,來創作新價值,哪怕產業鏈不完整,影院外渠道收入一直上不去,但至少有了一個產業化發展的苗頭。
但動漫電影,產業化方向發展,只有喜羊羊以自有的方式,打穿了市場,建立了品牌。只是一個喜羊羊,應該還不足以代表整個中國動漫吧。

4、國內動漫最近幾年都是生打激素催肥式生長,國家巨大的投入,或者各種資金進入,但形成好的良性循環的產品非常少。
我知道個別作品,通過國內、國外市場的連動,開始取得了不錯的收益,但絕大部分國產動漫(無論是TV還是大電影)都無法做到純粹的以市場為導向,有的是根本沒市場導向這個意識,因為可能根本就不要,拿著國家補助或者純做國外代工,也能活;而有的是有強烈的意識,但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就只能摸石頭過河,一步一個狗啃泥呀。
相對而言,真人電影市場導嚮應該是有的,只是好不好,不好評價,比如最近兩年驚悚片,低成本的那種,常有黑馬,打審查擦邊球的,別說作品本身質量,這本身就說明具有了強烈的市場導向意識,比如眼下《孤島驚魂》,這樣的電影,我看了40分鐘退場,片子很糟糕,但我知道它肯定是一匹黑馬,但今天看到數據,還是傻了,居然黑成這個樣,可讓片方狠賺了一把。

上面都算背景介紹吧。
對國內公映的動畫電影,我就一條意見和建議,其實我跟我身邊的朋友聊天的時候可能說過多次,就是:

國內任何一部上來直接做原創動畫,而且做完就進國內影院全國院線發行的動漫電影,在市場上失敗的幾率是99%。

其實,目前我還沒看到那個1%。

關心這事,最早給我印象深刻就是當年的《莫比斯環》,如果你沒聽說過這電影,是你的幸運。
這作品全3D,製作費是《魁拔》至少兩倍吧,還是好多年前,結果全國票房,如果沒記錯,不到300萬。

自此,我開始關心動畫片票房。

有人肯定說《寶蓮燈》票房不錯呀,《風雲決》不也還行嘛?
沒錯,是還不錯,但其實這兩部拋開市場運營成功之外,都是有原著品牌打底,都算不上所謂原創。
之後,這幾年,但凡符合我上麵條件的國產原創動畫電影,沒有一個不折的,列個名單,沒有四五十,也有二三十部了吧。

有人也批評我,經常張嘴閉嘴談歷史,談過去咋樣咋樣。
但電影行業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案例和過往相關數據。

所以,但凡我看到有人在搞原創動畫電影,而且一做完就進入影院市場的,我從心裡都挺佩服這種勇氣的,當然我真的不知道這樣的團隊和投資人,他們到底是不是真正做個統計和調查,知道一定會發生的結果。

解釋一下,喜羊羊的巨大成功,前提建立在五年多的TV動畫全國連續播出,這五年也燒錢無數,到10年整個項目才開始盈利,現在品牌形象權被香港公司拿走,通過迪斯尼,現在喜羊羊已經走到海外二十多個國家了吧。
要知道,除了五年多的巨大投入和積累外,項目創始人在最初是兩三個項目一起開發,喜羊羊只是其中最終倖存下來的,而且項目創始人到現在,其實本人從喜羊羊品牌巨大升值過程中,也沒有賺到多少,因為每次溢價,他的股份都會被稀釋吧,最後也不剩多少了,基本也失去了對品牌的所有權。

只是解釋一下,哪怕是現在看上去風光無限的天朝第一動畫品牌,喜羊羊,也是一路苦逼熬出來的,沒有什麼所謂的幸運和上帝的眷顧。

在知乎我回答中國為什麼沒有科幻片的帖子里,我曾說過當下中國對敘事的缺失和斷代,這個不只是電影,動漫電影也一樣。
電影人和動畫人,中國長大的,誰也不比誰高一頭,沒幾個真正明白怎麼用視聽講類型化故事的(包括我)。
所以,國產真人電影不好看,動畫電影好不到哪裡去。
更悲摧的是,動畫電影成本更高,工藝更複雜,所以為什麼《莫比斯環》這樣的杯具一再上演。
包括現在。

動漫電影行業,別說產業了,我覺得行業都很勉強。
因為國內擁有的是龐大而專業的低創造力動漫團隊,絕大多數國內動漫公司、團隊基本過去幾年在干幾件事:

1、賺政府錢,給政府做項目,勉強不去死。
2、給電視台做一些給國內幼兒、兒童看的本土動畫(喜羊羊是佼佼者)。
3、給國外動畫做代工。
4、做原創動畫。

上面幾件事,有的單獨干,有的幾個同時都干。
最後一件事做的最少,因為風險最大。

國內只能做喜羊羊這樣的幼兒動畫,是因為青少年、成人動畫已經被日本、歐美動漫給佔領了全部市場,國產動漫在這個領域裡不具有任何競爭力。
《魁拔》直面慘淡的人生、高風險的市場,這氣魄與片中角色蠻吉氣質如出一轍,我或許不贊同,但還是表示欽佩。

我從小看動漫長大,國產當然也看,後來更多是日本動漫,《七龍珠》《聖鬥士》《足球小將》。。。太多了吧,能寫幾十部,截至高中畢業前,買全了全套的《七龍珠》《足球小將》,全套的還有金庸,童話大王,十萬個為什麼。。。因為要來北京讀大學,這些漫畫和書都被我賣給舊書攤了。

出於對動漫的原始的熱愛,如果我可以的話,給國產動漫電影提下面幾個建議:

1、別,千萬別,千千萬萬別上來就做一個原創的動畫電影。
2、更千萬別,做了上面這事,還結果只有一個電影出來,沒有任何衍生相關產品和作品作為輔助。
3、國內動漫,在我眼中,是一片看似紅海的藍海,這個別多說了,我自己很不成熟的看法。
4、故事永遠是第一位的,Pixar作品我看花絮,印象最深的就是導演自己一個人永遠會在所有動畫師面前,自己一個人把整個故事演一遍,看大家的反應,沒啥反應回頭改故事,再來演。
5、任何一部成功的動漫作品,最終形態都是一個品牌,文化品牌(這不廢話嘛),所以可能從根本上,做動漫電影的,極端的說,可以完全不懂動漫,可以完全不懂電影,但是絕對不能不懂如何打造和運營一個品牌。如果團隊中核心成員不懂品牌行銷,故事、創意再牛掰,至少別自己單獨干這事,不然。。。已經很多血的教訓了。。。
6、動漫電影在美國、日本高度動畫發達的國家,都屬於比較終極的產品形態,建議如果非得原創,如果沒有神經兮兮的動不動拿自己跟Pixar或者夢工廠來比較,我真建議不妨從普通漫畫、從動漫短片、從TV動畫,慢慢做起。。。

我一直有一個觀點,電影要發展,靠現在電影圈這幫混子(包括我)是沒啥大出息的,必須這個產業得發展到能吸納其它行業的牛人進來,共通的智慧去做這事。
換成動漫電影其實一樣,指望現在動漫行這批人,我看不到未來,光明的那種,因為如果對國外動漫成功案例了解足夠多,會發現他們的成功所需具備的東西非我們幾日之工,特別是講故事這一關,過不了,技術再牛逼,屁用沒有。

至於你看人家《汽車總動員》系列為何衍生品06年以來每年全球能賺20億美金(《華爾街時報》數據),跟所謂的動漫創作團隊也沒啥關係,那是一個巨大的生意,涉及方方面面行業和人才,也不是靠眼下國內製作動漫的人能搞定的。指望他們就指望錯了,就像中國電影只指望電影人,也錯了。

《魁拔》證明了我們經過多年代工(動漫OEM),動畫技術力量完全不是問題,但動畫的根本其實不是技術嘛,跟真人電影一樣,是故事,是人物。這方面,《魁拔》和其它所有國產動畫電影一樣,都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魁拔》到底帶來了什麼?
我真不知道,看上去,無論帶來了什麼,就像一部老舊的電視連續劇在不斷播出,但每次看都發現,還是第一集。

---------------

過去十年,我寫電影和市場的評論的文字,也不少了,我盡量堅持一個原則,無立不破。

所以,還請武寒青老師多包涵,我這裡的文字,更多的是對國內動畫行業的一點點思考和分析,比較凌亂,但也算真實想法吧,當然也包括對《魁拔》的一些自己的看法。

今天13號上午,一位媒體編輯朋友,跟我約稿,說能否說說《魁拔》最近影院排場少的新聞,如何評論,我說這不是某部電影的問題,是行業的問題,談談行業是可以的。
所以,我利用中午休息一個小時的時間,把我上面的文字,整理成了一篇文章,明天其中的1500字左右會見報,因為編輯根據版面需要刪減,都是合作多年的編輯,我是很信任的,所以我有時遇到感興趣的話題,常常就寫多了。

下面是我整理後的文章原稿,僅供大家在這裡參考,我覺得下面文字,更能清晰說明我對《魁拔》和國內動畫行業的一些看法和建議,只是整理時間匆忙,不妥之處,還請武老師和各位知乎朋友多多包涵了。。。

-----------

《魁拔》:鮮見的本土熱血,難敵市場的殘酷

文/關雅荻

有新聞報道,最近公映的一部國產原創動畫電影《魁拔》在國內影院公映,但似乎全國院線對這部網上口碑甚好的動畫電影並不買賬,不但排片場次少,而且絕大多數在白天,導演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種情況「很不正常」。現在眼看影片首周末票房出爐,據說只有不到200萬元的成績,距離導演自己預期的千萬以上相去甚遠。對應《魁拔》製片人在微博上透露「製作成本3500萬,宣發2000萬」的消息來看,這部動畫電影在院線市場上已無勝績可言,但這樣一部凝聚眾多動漫人多年心血的作品真的失敗了嗎?我並不這麼認為。如果這次《魁拔》在院線市場的遇冷,能夠讓國內更多動漫人重新認真看待創作與市場的關係,對國內動漫市場積極推動意義,遠大於一部影片在票房上的成敗。

看過《魁拔》全片後,我覺得《魁拔》的優點和不足同樣突出,影片呈現的不足也是國內動漫行業共有的缺陷和不足,這更值得很需要加強多方面的溝通──大眾對動漫行業的了解,動漫行業對電影市場行業的了解,創作團隊與市場團隊之間的了解。可能很多人喜歡看動畫,但對動畫電影行業了解並不多,其實因為製作工藝本身性質,動畫電影在國內是一個比真人電影還要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雖然過去幾年國家大力扶持動漫行業,但真正形成良性市場運作的動漫項目並不多,可能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了。對於現在票房過百億的內地電影市場來說,其實每年公映的動畫電影的票房比例非常低,如果再拿掉每年一部的《喜羊羊》大電影,甚至可以說動畫電影在眼下電影市場中佔有的份額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了,絕大多數在院線公映的國產動畫電影都充當了「炮灰」角色。

這種動漫行業在國內看著發展迅猛,行業人員眾多,但其整體行業效益,或者具體到影院終端動畫電影的產出效益來看,非常不匹配。一方面,這是國內動漫行業剛起步,面臨日本、歐美成熟市場的成熟產品強大圍攻之下,國產動漫自然勢弱的一種體現;另一方面,國內動漫行業太多依託政府扶持這種「打激素」的催肥生長方式,並未從根本上推動本土動漫創造力的同步提升,所以在我看來對這種行業發展速度與產業化速度的不匹配是進一步的推波助瀾。雖然經歷六年煎熬磨難,本土終於產生了國產動漫第一品牌「喜羊羊」,但現在整體品牌營銷角度,放眼望去看不到緊跟「喜羊羊」眾多競爭對手,也是不爭的事實。

以我個人對市場觀察的有限經驗,對動漫電影市場我曾有一個判斷,跟身邊朋友聊天時經常提起:如果一部本土動畫電影是完全原創,而且電影做完就直接全國院線發行,那它在市場上失敗的幾率是99%。其實,迄今我也沒看到那個1%。讓我對動畫電影市場關注是因為幾年前一部名叫《莫比斯環》的國產3D動畫電影,其製作費是《魁拔》的至少兩倍,上映後票房好像只有不到300萬,當年也是國產動畫電影折戟沉沙的重要案例。從那以後,我發現每年的本土原創動畫電影在國內影院市場上就像盟軍諾曼底登陸一樣慘烈,前仆後繼,這就不一一列舉了,幾十部總有了吧。我總是在想,如果國內動漫製作、投資團隊,能夠在項目啟動之初,收集一下市場相關歷史數據,做一下相關風險評估,結果會有什麼不同嗎?

2009年初,在《喜羊羊》第一部大電影取得市場成功後,我為《新京報》寫過評論文章,指出其票房「奇蹟」不是偶然。也是再那之後,讓我加深了對動漫電影行業的理解,就是動漫和其他創意文化產業一樣,最終的目標都是打造「文化品牌」。這個道理當然淺顯易懂,只是知易行難,要打造本土動漫品牌到底該怎麼入手,如何一步步去實現,在當下國內環境,如何去堅持,甚至煎熬是本土動漫人面對的最現實問題。哪怕是《喜羊羊》也是經歷了五年多的巨大付出和磨難,最後才贏得了在資本市場上的階段性勝利。所以,動漫跟任何行業一樣,沒有什麼幸運和上帝的眷顧,只能靠努力。在《魁拔》之中,我感受最強的正是一種強烈的不服輸、證明自己的熱血氣息,這在國產動漫作品裡鮮見,也是這部影片最大精神價值。只是可惜,面對殘酷市場,僅靠創作團隊的熱血,是無法殺出重圍的。

如果可以,以我有限的電影從業經驗和這幾年對動漫行業的關注,我斗膽給內地動漫原創團隊提幾條建議:

1、動畫電影,還是電影,所以沒有什麼比故事、人物更重要的。因為我認識很多動漫創作者,嚴格來說他們更像一個動漫技師,但電影是一門需要努力學習掌握其規律的「講故事的藝術」,任何技術,比如3D等,都無法取代觀眾對故事的渴求。動畫電影要提高品質,還是要從「類型化敘事」抓起。

2、從最初就要考慮動漫電影的「品牌效應」,盡量不要一上來就完全搞原創。像近幾年比較成功的動漫電影《寶蓮燈》《風雲決》都是有著原著基礎,或者《喜羊羊》這種在電視台播出TV版多年,或者最近火熱的《秦時明月》都是建立在之前品牌作品基礎之上。其實真人電影在這方面已經有很多成功地案例,比如續集電影(《葉問》《畫皮》)和暢銷小說電影(《杜拉拉》),這些都是產業化進程中必然的選擇,值得動畫電影多借鑒。

3、如果一定要搞原創,那一定要有品牌和產業化意識,並且強調操作步驟。因為動畫電影即使在日本、歐美,都屬於比較偏終極(高級)階段的動漫產品。以目前國內電影市場化程度,完全原創的動畫電影,如果沒有足夠品牌積累就直接投放影院市場,即使再高宣傳發行投入,結果同樣不容樂觀,或者至少性價比很糟糕。所以,這方面可以借鑒日本,可以從性價比很高的平面漫畫、網路動畫短片到TV動畫,逐步鋪墊,建立品牌認知度,然後衍生產品逐步開發,到一定程度再推出影院終端產品。這是一種被證明行之有效的規避風險的辦法。

4、吸引跨界人才,特別是品牌營銷人才。前面說到,創意文化產品,終極都是拼品牌,所以在一部動畫電影團隊中,如果想走得更長遠,其中最關鍵的核心成員,說的誇張點,他可以完全不懂動漫製作,可以完全不懂電影,但絕不能完全不懂市場營銷和品牌管理。最近《華爾街時報》一篇報道,皮克斯出品的《汽車總動員》雖然其全球票房是皮克斯所有動畫電影作品中最低的一部,但正是這樣一部作品,自2006年以來,每年衍生品全球銷售額20億美金,截至目前《汽車總動員》系列整個相關收入已經超過了皮克斯所有其他作品,而且放眼全世界,也僅次於積累了四十多年的《星球大戰》系列。所以,動漫行業是一個巨大的生意,這生意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高級專業人才,絕不是靠眼下電影行業或者動漫行業這批創作人才能搞定的,所以團隊建設思路和眼光一定要開闊。

《魁拔》給中國動漫帶來了什麼?帶來了很多,比如久違的激情與熱血,比如我們經過多年動漫代工,已經證明中國動漫技術層面世界一流;但也可以說它什麼都沒帶來,因為一部部國產本土原創動畫電影,輪番上演,就像一套熱播的電視劇,只是怎麼看,發現總是第一集。但好在我們都知道,盟軍搶灘諾曼底,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卻是整個戰役走向勝利的開始。希望有幸在影院看到這部國產原創動畫《魁拔》的朋友們,你們眼裡看到的不止是熱血,更是中國動漫不滅的希望,所以,又怎能說它失敗了呢?

11-7-13


《魁拔》我是專門尋找排場看的,看到許多評論在質疑編劇或者形象。從技術角度說,魁拔的動畫也是不過關的。

如果不從動漫愛好者的角度,而是一個想凝聚團隊做動畫的人來看,它無疑是成功的。現在的環境,能交出這樣的片子並不容易。

前端創意:
國內編劇水平低,並不只在動畫行業有表現,再者稍有資歷的編劇,有幾位會為這個消極市場花精力。通常都是有熱血的對動漫有愛的人,在摸索中拿出來的方案。

後端執行:
國內2D動畫的水平,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高,有極個別代工高手,難覓高質量團隊。團隊只能代工低質量加工片,並且更被市場所接納,歷盡磨難的早期動漫人,早已屈服與市場。個別高手忙於自身原創,難以融入團隊。真正的動畫人才,學校根本無力培養,基本上連插幀簡單造型都難以達標。往往好想法,在執行中都會有巨大損傷。

總的來說,既沒有成熟的前端策劃,也沒有可靠的後端執行,完全處在發愁怎麼做出來的階段。敢在這個環境下,做突破的人,特別是領頭者是值得尊重的。不論用什麼方法去克服上述問題,能夠堅持下來的並執行完整的本來就是勝利,這本身就是有愛的表現。


在收集到諸多負面信息的前提下,我今天早上去看了魁拔。一個小劇場里七八個人,大多數是老頭老太太,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拿的贈票。

看完魁拔我的第一個感受是:中國未來的動漫不是靠死宅做出來的。

只要聰明一點,在和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很快就會發現別人對你的夢想並不感興趣。相反,你應該先作一個傾聽者,了解對方的想法,再去說他們願意聽的話。只有這樣才能打成一片。如果恰巧你有天賦,又有機會讓你的天賦變成才能,有機會把才能變成成功案例,你才有機會說一些自己的但是別人認可的話。

但很可惜中國動漫人大多都是死宅。他們經歷了太多的失敗,自卑和自戀讓他們太過於渴望傾訴。他們以為自己想了,做了,努力了,就會打開成功的大門,但是鎖就擺在那裡,沒有正確的鑰匙,嘗試一萬次也打不開。

第二個感受更具體一些:我覺得魁拔的編劇不太像電影編劇,更像是遊戲文案。我發現電影里用了太多的篇幅在介紹他們的設定,甚至在電影開頭乾脆就直播設定說明。我就不明白為什麼魁拔的劇組會覺得這種「劇情設定PPT」的影視版會有意思。

寫設定是遊戲文案的活兒,各種種族,各種勢力,各種關係,各種歷史,還有明線暗線,可以寫好多好多,但是實踐證明沒人願意看你寫的厚厚的策劃案,甚至把設定變成劇情和任務,也沒有多少玩家願意看。再說遊戲的敘事是開放性的,龐大的設定有助於任務這種碎片式的表達。但是作為一部電影,需要創作者在九十分鐘內不間斷的講述一個故事,你卻隔幾分鐘就要塞新的知識給觀眾,那故事就必然講砸了。

在電影最後關於諧陣的戲讓我想起了網癮戰爭,劇情都是匯聚力量幹掉對手,但魁拔的劇情讓我覺得所有人都很2,但網癮戰爭卻讓我流眼淚。我想魁拔的劇組應該想想為什麼他們的片子還不如魔獸玩家自製的視頻能打動人。

第三點是關於樓上貼出來的博客地址的。照理說先3D建模再2D渲染不應該是個錯誤的做法。而且在國內受過良好訓練的人才本就稀缺,先做3D,通過工藝流程可以保證起碼的質量,如果直接畫2D,質量參差不齊不說風格也很難統一。

不過青青樹顯然是遇到了麻煩,很可能青青樹沒能協調好產能和成本的平衡,而且3D部門的製作工藝沒有成型,3D的實際工作量超過其承受能力,導致公司放棄TV版且公司內3D部門和其他部門間產生了很深的矛盾。

我對動畫製作工藝不太了解,希望有懂得人能解惑。


國內不乏動畫的關注者和消費者,但長期以來其消費習慣和觀賞習慣已經逐漸日化,而中國的商業動畫真正起步也就近十年的事,無論在資本和運營方面都沒有優勢,更何況還有極其不利的輿論環境。

在當下的中國電影市場蓬勃發展的當下,很多動畫從業者認為中國原創動畫已經可以進入一個賺錢的軌道,但就現在的發展來看,想依靠純粹的原創動畫電影來盈利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什麼會這樣說。

就以魁拔舉例,其宣傳規模小,在電影的主要觀眾群體青年中沒有一定的影響力,而七月份國產電影上映的影片也較多,動畫如何能脫穎而出,這不是單靠過硬的質量就能夠辦到的。

近幾年幾部能夠取得較好的票房的動畫電影沒有一部是原創的,都是在動畫製作之前其題材或者形象就已經擁有一定影響力的情況下方能做到的。無論是《寶蓮燈》《風雲決》還是《喜羊羊》系列,無一不是在某一方面擁有較強的影響力。

魁拔在七月份的影片中並無特別突出的地方。

在七月上映的動畫電影中,估計只有《賽爾號》能夠取得稍微好一些的票房。


年終整理今年文案,於是把這篇上半年發個人微博的《魁拔》點評發這裡,希望對於各位同仁有點小借鑒。
#魁拔觀感#1通覽:昨晚終於得空看完《魁拔》,作為近些年來中國原創動漫的一個里程碑式破局嘗試,其經驗,教訓,功過,得失,對於後來者都有很好借鑒,於是試從以下方面:背景設置,人物設定,劇情編排,營銷敗筆,製片之罪等幾個角度,做一簡單評價吧,貽笑大方也罷只為留存。

#魁拔觀感#2開篇:數分鐘介紹內容巨量而繁雜,理出線索為:1魁拔紀元來自中國「年」獸;2魁拔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兩派之爭;3神界「元」與「魁拔」必有終極一戰;4魁拔義救下屬,表明本非邪惡魔頭,最終結局大致可知,過程糾結。

#魁拔觀感#3背景:元央境界之創建融合西方蒸汽朋克空間與中國仙俠世界,神族各系,龍族等階,獸族各派共融。魁拔重生是以幼仔形式類似《蜀山》血魔之成長,其脈獸引發倒是不錯,應是借鑒《奧特曼》,但祖源還是來自中國佛道巫文化。多重複雜背景是史詩劇必備有《九州》在前,首部未看出什麼關注後續?

#魁拔觀感#4武功:劇中武功總源脈衝氣門說源於中國武俠之「氣、穴」,但在劇中成了遠程攻擊的「六脈神劍」,特別是當禁軍頭目攻擊小蠻吉時竟然都是連發脈衝,實在不智。武者若能以技擊取勝,大可不必大傷元氣去連發脈衝制勝,何況對手是個小孩。 脈諧陣,封脈門一合一閉倒是不錯,不知「任督」是第幾氣門?

#魁拔觀感#5定位:據說@青青樹武寒青 定位《魁拔》為14-40歲的「勵志熱血動漫」,但是對於浸淫與日本動漫多年,看著《棋魂》,《灌籃高手》,《七龍珠》過來的中國非主流動漫人群,如何接受中國的原創熱血動漫,本就是一件需要非常認真調研的事情,而《魁拔1》明顯沒做到,國內目前該領域我只認可《秦時明月》,雖然也有不少問題。

#魁拔觀感#6人物:小蠻吉確實很像《七龍珠》中的小悟空,天真爛漫,不屈不撓,只不過他暴怒的時候不是自己變身而是召喚脈獸。配角蠻大人很有阿Q精神,雖本質不壞但就確有帶壞小孩子之嫌。前半部人物構造還算個性鮮明,如村長,雞公,到後半部展開基本就弱了,潘和公主都未交待下足夠信息,不必那麼留懸念吧?

#魁拔觀感#7內容:我從未見過一個系列動漫史詩電影,可以脫離內容傳播而憑空天降,非史詩類中《玩具總動員1》勝在技術創新,《怪物史萊克1》贏在角色顛覆,而《魁拔》所謂的中國原創是很虛弱的。曾有動漫前輩提及連載,繪本,電視,電影的日式動漫常規成功路徑,堅持內容傳播的基礎重要性,無疑魁拔有點走的太快了。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反常規做呢?

#魁拔觀感#8常規營銷:發行推廣方為上海炫動,之前操作《寶蓮燈》為一大商業範本,深知目前國內動漫主流市場為兒童,最後製作方和推廣方產生離心,也是票房失利一大原因。《摩爾號》動漫製作水準極低但是票房不差,很多人不理解,其實他們只是為其聚焦的網遊兒童,提供了他們想要的東西,直入營銷本質。

#魁拔觀感#9網路營銷:試水網路營銷值得肯定,但是失於定位與戰術。極早關注《魁拔》於微博,豆瓣及高校論壇,但是其用語乃為「哀兵」,是以懇求之態勢先就低人一等,號召大家去看也只為支持國產動漫,但是這次「支持國貨」基本算失敗。@徐小平 ,@南立新創業邦 等名微支持,豆瓣等網評高分,卻都沒能很好轉化利用,這說明製片方缺乏很好的互聯網營銷能力,甚至沒有學習一下《海角7號》。

#魁拔觀感#10製片之責:配音所請聲優為小眾所知,缺乏炒作話題,未贏得足夠新聞關注度,參考《寶蓮燈》。如此背景宏大史詩動漫,缺乏有效內容傳達,觀眾難以把握,這多年籌備難道就沒考慮出個連載或者單行本,哪怕一些flash也行吧。宣傳推廣戰略流程混亂,合作夥伴隔閡,目標人群錯位,整合營銷不利。

#魁拔觀感#11細節:單就電影本身而言,劇情高潮略顯低幼,有趣味沒內涵;
正邪衝突欠緊張,內部矛盾不凸顯;武打動作一無是處,走過場沒特色。開場3D很炫,此後多重構圖差別明顯,部分場景角色表情呆板沒靈性。幸好我也被這個小蠻吉小小打動於親情,對於征程亦有所期待吧。完美創意*最合適技術*內容基礎*整合營銷=成功動漫。


如果不上綱上線的把《魁拔》看作中國動畫片的代表的話,它其實就是一部很有誠意很用心的動畫片。

我們跟外國動畫的差異:技術上?有。藝術表現?有。寓意?有。但是十個指頭數過來,國外每年叫好又叫座的動畫片也就那麼幾部,而且這幾年國內很多獨立製作室的動畫水平和含義也可圈可點。於是最後的結果,為什麼從片子本身出發沒有沒有拉開的差距到最後就完全沒了聲音。我覺得重點還是在推廣上。好影片好口碑,最起碼的要有群眾基礎吧,雖說眾口難調,可是大部分人都沒看過怎麼會有口碑呢。看看少得可憐的場次安排和時間檔期就知道,如果這部片子最後又悄無聲息,推廣因素要負有主要責任。
現如今推廣也是硬道理,只會做不會說的年代早就不流行了。


從我個人的觀點看,我一直堅持除了早期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動畫以外的都不能說是國產動畫,當然那個時代已經過去。如今的一些國人自己做的動畫基本上是在沿襲國外的一些做法。誠然,這樣能夠收回成本,甚至商業贏利,但是不利於長遠的發展。畢竟,別人已經走過的路少了荊棘也少了經驗。《魁拔》的出現,是過去過分崇洋的一種轉變,雖然轉變並不徹底……但毫無疑問的是,我們需要這種轉變。


最近一直在一個人做自己的電影,一直想看的「魁拔2」拖到現在才看。看過之後我想說這是一部切身感動到我的一部電影。
魁拔2的故事很簡單,一個很東方的故事,但是卻無處不在的西方大膽的不隱藏內心的表現手法。故事的一字一句都告訴我,這是一部野心很大的電影。
劇情很簡單,地界每333年會出現強大妖獸魁拔,上屆天神為了消滅魁拔而戰死,天神的女兒成為了新的魁拔司,來消滅新復活的魁拔。新魁拔是一個小孩,所有人包括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他也和所有人一樣,加入到了消滅魁拔的隊伍。
這只是故事的劇情,但是在這之外的,還有一個現實的故事。那就是魁拔1的製作組最初只是夢想國產動漫能振興的人,於是自費千萬打造第一部,耗盡家財,無人問津。
如果說第一部是夢想的開端,第二部始終籠罩在一股深深的疑問,這種自己疑問,從始至終出現在劇情之中。
按道理說,神是不會戰敗的,因為神有消費魁拔的武器,光勢。缺點是在消滅魁拔的同時所有地界的生物。可是上屆天神卻戰死,她的女兒想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帶著復仇的使命下地界尋找魁拔。魁拔對於地界生命的強大,不可戰勝。
其實這整個戰爭都象徵著中國國產動畫的戰爭,永遠有些人像主角們一樣,寧願死也要繼續戰鬥,他們頭腦執著,像個偏執狂一樣被別人叫做傻瓜。打不過也要打,能力和願望的差距這麼大。為什麼,值得嗎?我想作者在魁拔1失敗後問過自己100遍1000遍。答案在第二部的台詞里已經有了,總是要有人去做,雖然失敗,但是是一個態度,我就是要告訴你們。魁拔象徵著國產動畫真正繁榮的一天,所有有夢想有能力肯努力的人都能在一個秩序合理制度規範的平台上做出好的作品並有資金能再做下去。光勢這一必殺武器象徵著商業化,地界生物象徵著所有觀眾,天神的女兒象徵好的製作公司。到了結局高潮,天神的女兒終於知道,自己的母親之所以戰敗就是因為不願意使用光勢,因為她不願意看到自己身邊的地界生物一起消失。雖然這樣是非理性的,那樣一開始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最終新神也拿起劍決定與魁拔決戰。最終第二部的結局是主角自己啟動光勢和魁拔同歸於盡。魁拔消失,大多數人躲的遠遠的,而主角們卻沒有死。我想大概是意味著,只有親身體驗過這一切,才明白真正的結局,死或不死不經歷的人是沒有發言權的。
這其中還有許多小的隱現,比如像要犧牲自己消滅魁拔卻不夠資格的人,因為以前消滅魁拔而犧牲卻連名分都得不到的那些人。失望透頂後投靠魁拔的人。以及天生魁拔的擁簇者。
我們都是魁拔,魁拔就是我們。
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至於現實中的結局,看到魁拔3的Logo出來時,只剩會心一笑。


對《魁拔》及其幕後有好奇心的朋友們可以移步這裡看一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e26690100smw3.html
-----------------------------------------------------------------------------------------------------------
做《魁拔》的青青樹團隊19年一直做原創,做過各種類型的嘗試,也得過各種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這兒看:http://www.vasoon.com
2004年國家開始出台動畫扶持政策,青青樹預判國內動畫市場會亂上一陣,果斷推掉所有業務,將全部積累用於面向相對穩定的國際市場的項目研發。《魁拔》是在海外發行商的強烈建議下於06年正式啟動的,其定位就是做在歐美商業動畫市場占幾乎80%份額的少年熱血類型片,旨在以國際市場最為常見的片種,輸出中國精神。
前期策劃花了1年時間做市場調研及評估(發行商、玩具商、遊戲商、目標觀眾等),2年時間做世界觀設定,後續開發產品均在前期階段有所考量,在創製作的全程中,曾到戛納、昂西、廣島等節展等徵詢片商意見,以確保項目在海外的接受度及安全性。
7月8號,在《魁拔之十萬火急》全國上映的同時,海外發行及衍生品開發工作都在同步進行中,目前已知海外收入基本可收回《魁拔1》製作成本。
青青樹一直強調,《魁拔1》是探索主流商業動畫之路的起步之作,有各種的不滿足,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已經初見亮光。


動畫從來不乏關注者,但其實好的動畫要麼有一個好的故事(比如灌籃高手),沒有好的故事也得有一個好的概念(比如變形金剛),現在很多國內動畫故事都沒講清楚,就在那裡宣傳技術有如何如何,本末倒置啊~


《魁拔》7月8日起上映,放映周期達到三周,對一部動畫片而言,已經不算短了,放映場次一共是9324場,觀影人數為104226,票房達到305萬。這樣的票房對於動畫片而言顯然大大虧本。不比喜羊羊的過億收入,連同年上映的《賽爾號》《摩爾莊園》過千萬的零頭都不到。問題出在哪裡?
1、網路營銷全靠名人推薦,本身問題不大,但是這部分高端用戶並非魁拔的主體目標受眾,所以影響力相當有限,而且會有反效果,我就是被某個名人忽悠進去,結果看了一半就逃出來了。看不下去的原因後面逐條解釋。
2、魁拔的原創性太差與網路宣傳突出原創正好背離,產生落差。
3、原創性差表現在:a/故事結構抄西方玄幻;b/動畫造型抄日本;
4、故事假大空虛,主創自戀的完全不顧市場需求。
5、主人公的莫名熱血性格完全不是中國人特點,赤裸裸的抄襲日本動畫的結果是把人物個性也炒成日本人特點了。
個人不是一般的反感這部電影。


單就動畫電影來說,做到這樣已經是一個足夠優秀的產品了。

但從產品角度來說,它欠缺的是一個完整的營銷體系。而這個體系的建立,不能僅僅只依賴一部電影。


如果這部片獲得了主流民意的認可,那麼「微創新」這把克隆保護傘將會更加名正言順。


登陸網頁版無意中看到這個題。
@關雅荻先生在11年寫了長文評論《魁拔》,不過在3年之後的今天看來,魁拔在當時的確是開了個好頭。現在說的有點馬後炮了,但是就13年而言,原創動畫電影的確有所起色,已經不是99%死亡率了。就舉幾個例子,《潛水艇總動員2》《辛巴達歷險記2013》這兩部票房的銷售就很不錯。《潛水艇總動員2》不太清楚不說,《辛巴達歷險記2013》以幾百萬投資,很一般的映畫質量,合理的宣發,在六一檔期收到了3000萬的票房。後面,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原創國產動畫登陸大熒幕,消費意願也會進一步的被激發,這簡直是一定的。而這一切,都是由青青樹這一部《魁拔》開始的。


嗯,我是有幸提前看了全片的人,有些問題一直想和王老師和武老師聊聊,但無奈不知如何起筆,在這裡試著說兩句。
1、是不是日式風格不重要,日式風格只是個名詞,不代表任何別的什麼東西,不要糾結於這個,也不要標榜這個,它完全不重要。

2、這部動畫對中國動畫會造成什麼影響,我也不知道,他出來後就知道了,提前知道也沒什麼意義:)

3、對於票房的期待看我們拿什麼去衡量,如果拿過去的國產動畫甚至是同期的其他國產動畫比的話,我是有十足信心的。如果拿暢銷大片來比,我覺得差距會很大。不是因為這片子做得不夠好,這原因非常複雜,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4、我對這片子的評價是:他比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動畫電影都優秀!但距離經典仍有很大距離。


從表面看,《魁拔》是一部在各方面都達到及格的電影動畫。但是從內部生產這部動畫的過程和對行業的影響來看,《魁拔》是又一個(重複了一次又一次的)錯誤。很有趣的是,《魁拔》的故事背景文字恰好有類似我想說的觀點,因此我引用《魁拔》的電影劇情簡介來作為我回答的段落標題:

註:這並不是一篇從「產業」角度或「市場」角度評價《魁拔》的評論,而是一篇儘力從個體、人心的角度評價《魁拔》的文字。可能恰恰因為這種角度的不同,我表述了很多不滿,這些不滿並非為了嘩眾取寵,而是希望能喚起動畫從業者內心深處那種對動畫原始的愛。

一、【《魁拔》是天地的錯誤,宇宙的漏洞】

我們當前的文化氛圍喜歡以結果論英雄,因此圈內和圈外一直有人期待著一個動畫領域的「里程碑」作品出現,認為只要出現了一個技術上達到了電影級動畫標準的作品,中國動畫就有希望了。我之前也是這幫人中的一員,也持有類似的觀點,和大家一起期待著這樣一個作品,於是我自己買票去影院看《魁拔》。但當我和太太一起坐在一群孩子中間觀看了這部《魁拔》之後,我認識到這是一部在畫面、技術上都的確達到了」電影級二維動畫「水平的作品。但我馬上又意識到我之前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

當動畫製作的技術問題被基本克服了以後,《魁拔》暴露了更為本質的問題,更為致命的問題

難道這就是原創動畫嗎?一個與觀眾情感隔得十萬八千里的「熱血」動畫,就是做原創動畫的動機嗎?克服技術困難之後,講一個讓人冷得發抖的故事就是上百人一起努力幾年的理由嗎?大量使用3D描紅技術之後為了掩飾這種技術而不把一部分員工的名字寫在名單上,這就是做動畫的原則嗎???

對動畫的愛在哪裡!?對動畫的感情在哪裡!?做動畫是為了什麼!?踢足球的人都只是為了當球星嗎?唱歌的人就是為了名利雙收嗎?可不可以因為愛而做一件事,並且把它做好呢?如果沒有了愛,動畫還剩下什麼呢?娛樂嗎?還是冷笑話!!?

二、【但誰都沒有想到,已經悄然實現了自身進化的新一代《魁拔》,成功地逃脫了致命一擊】

在《魁拔》之前,其實中國動畫也有多部試探作品,基本上全都是曇花一現。

我認為那些動畫失敗的核心的問題不是一些人說的「觀眾不支持國產問題」、「成本控制不好問題」、「技術實力不夠問題」、」編劇問題「、」經驗問題「……核心的問題是在製作電影這樣的巨型項目時,那些團隊主要成員的動畫信仰崩潰了

—— 當一個原本只是因為愛動畫而從業的人遇到一大堆困難的時候,TA在愛動畫和成本問題面前躊躇了,TA在傾聽自己內心對動畫的愛還是聽商人迎合市場的命令這件事上困惑了,TA煩惱、憤懣、恐懼、無奈……最後,TA對最初做動畫的信仰崩潰了,然後就表現為各種我們能看到的表象上的問題。

當觀看了《魁拔》全片後,我猜想其內部主創成員很可能在製作這部動畫的過程中,再一次地,像其他團隊一樣發生了信仰崩潰的問題。導致這部作品很明顯的沒有靈魂、沒有核心思想、沒有原則

但是這一次的確有那麼一點不同,《魁拔》表現出了與以往失敗作品不同的一些新特徵,比如有一個獨立的世界觀、一群繪製精細的角色、一個很長的故事架構等等。看起來,它有那麼一點可能性在票房上獲得一些成績,或者通過畫面品質騙取一些不懂行的投資者的短暫信任。《魁拔》很有可能逃過初期」致命的一擊「,但我認為《魁拔》這種信仰崩潰之後製作的動畫作品,都不會有長久的生命。

想一想,《白雪公主》是怎麼改變動畫電影的定義的?《亞基拉》是如何打動歐美觀眾的?《風之谷》是如何成為日本電影動畫里程碑的?當我們看到那些畫面效果、情節表現和市場收益的時候,我們有沒有看到他們主創者那顆全身心熱愛動畫的心靈呢?

三、【摧毀《魁拔》是天、地兩界動畫人每隔N年浴血奮戰的重任和無上的榮耀】

當我們站在《魁拔》之後來看中國艱辛的原創動畫歷程時,我們應該進行一次徹底的反省。中國動畫真的僅僅缺少技術能力嗎?缺少錢嗎?缺少」人才「嗎?缺少」懂市場「的人嗎?缺少大型企業嗎?我們真正缺少的是什麼!?

是愛。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愛動畫,並以此為堅定信仰的人。只有真的出現一批這樣的人,才有可能消滅阻礙中國動畫向前發展的」魁拔「怪獸,成就無上的榮耀!


故事還是不及格 -___-!

3500萬預算,找個好編劇會死嗎?


期待已久的國產動畫電影,不想評價人設是否相似,不想評價畫風是否中國;
只想看監督能否傳達出他自己的想法,能否帶來他的感動與熱血,這才是作品的靈魂!
有了靈魂,人設,畫風會慢慢跟上,而現在糾結於這些沒有任何意義。

魁拔做出了靈魂,這就是國產動漫的進步


從文化品質角度說一句,魁拔是國產動畫電影里刻奇的代表作。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對各種流行作品的模仿。
對各種口頭語、符號、文化標籤的插入和塑造。
把極端而空洞的情感渲染得崇高。
放眼整個圍繞魁拔的製作運營宣發,更能看到亦步亦趨地尋找主流的自我感動的努力。

至於一部刻奇電影能帶來什麼,取決於我們的未來是什麼樣的。個人覺得不帶來什麼比較好。


我認為國產動畫的劇情普遍老套(拋開魁拔,因為還沒看過),身邊的朋友都熱衷於日本動漫,國產應該在劇情上做一些突破。


推薦閱讀:

怎樣評價《大魚海棠》與《千與千尋》這兩部電影?
中國動畫目前最欠缺的是什麼?
中國的皮影戲和現代動畫有直接關係嗎?
為什麼配音演員工作時需要在不開燈的錄音室里?

TAG:電影 | 動畫 | 中國動畫 | 魁拔動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