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被渲染的很強烈,歐洲地區種族歧現象不嚴重嗎?種族歧視在歐洲大國是如何演變的?


謝邀

美國本身的特殊之處,有幾點。

一個是移民國家。

不僅如此,而且它在持續的接受移民。

19 世紀,歐洲向世界輸出了 5500 萬移民,其中美國接收了 3300 萬(必須指出,有相當一部分移民在來到美國後又離開了,大約有 1/3 吧)。美國的人口從 1800 年 500 萬左右,漲到 1900 年的 7600 萬,大約每年要接收相當於總人口 1.5% 的移民。

時至今日,美國每年依然要接收一百萬合法移民。1914 年,美國人口中,有超過 14% 是在外國出生的,2000 年的普查時,是 11.1%,2010 年好像過 12% 了。(美國在 1924 - 1965 年間實行過一段鎖國政策,外國出生人口比例在 70 年代降到 4%)。

所以美國的文化,就是這樣不停的受到外來移民的衝擊,這種衝擊不是一次,而是連續的。最有意思的就是,那些已經融入美國社會的移民,經常要面對新湧入的本國移民的舊文化傳統和經濟訴求,形成一種兩面夾擊的複雜衝撞。

但要說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為什麼這麼嚴重,還不能忘記的是:

美國是少見的有長期種族隔離歷史的國家。這個現狀是在 50 年前才開始改變的。而這時,美國已經是所謂的自由世界的領袖,可以說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各種種族問題更是被放大,成為各方宣傳的工具。

相比之下,歐洲的種族問題是沒有真正經受考驗。

不要忘了,歐洲文化的最大禁忌,就是大屠殺。整個二戰東線戰場就是這樣那樣的種族矛盾大釋放。而歐盟 20 年前連科索沃這麼個地方的一點種族仇殺都搞不定。當然,這也是以前的歷史問題的積怨,歐洲這方面具體的歷史我了解不多,還是請高手來說吧。

所以現在看起來,歐洲在種族問題上還是很保守的,潛在問題多多,比如歐盟,在對東正教國家,以及土耳其這樣的穆斯林國家的接受能力上,感覺完全沒底。

看上去,歐洲是世俗化了,但是,宗教隱去,宗教後文化傳統卻是根深柢固的,如果要引發衝突,很難想像。比如,美國經歷長期的衝撞,主流媒體很注意政治上正確這樣的姿態,不會出現說像歐洲那樣,正經大報上調侃默罕默德這樣的行為。這就能看出二者在傳統上的區別。


我對這個問題沒有具體的調查研究,只有過去閱讀中得到的一些感性認識。好像從一些書中讀到過,白人至上的種族意識(尤其是把白人看成比黑人和其它有色人種優越的種族)並非古已有之,數個世紀之前(大概是啟蒙運動時代之前?)的歐洲人好像並不認為黑人等有色人種是低等種族,這我想很自然,古羅馬時代羅馬帝國大量的奴隸反而是白白的日爾曼人,中世紀時代膚色深的中東人乃至衣索比亞等地的黑人都文化更發達一些,這些恐怕都讓白人至上的觀念缺乏存在的歷史條件。17世紀今天比利時地區(佛蘭德斯)的著名畫家魯本斯、倫勃朗等人畫的油畫里我依稀記得還有把耶穌降生時候東方來訪的博士畫成黑人的。大概要到了歐洲人開始大肆在非洲澳洲北美等地開拓殖民地、對土著人發動戰爭或者掠奪人口之後,才形成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觀念。美國因為一直處於白人主導社會的狀況,因此形成了穩固的白人至上文化,白人和以黑人為代表的有色人種的矛盾延續至今,種族歧視長期根深蒂固。而貌似很多拉美國家白人只佔少數,而大量人口是原住民、黑奴和白人的混血後代(西班牙語里貌似描述各種不同類型混血的辭彙就很豐富),因此好像那些國家白人並不顯得比有色人種格外高貴(可能阿根廷和智利是例外?),很多軍政要員都是有色人種或者混血。至於歐洲,雖然白人至上觀念在歐洲形成早而且歷史上大量的黑奴貿易是歐洲人乾的,但是歐洲因為經濟不太直接依賴於奴隸(和18、19世紀的美國不一樣;雖然間接還是需要美洲奴隸生產的大量產品),因此歐洲人在18、19世紀之交的時候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廢奴運動(比如著名的英國的William Wilberforce領導的在英屬殖民地廢奴),個人以為歐洲離奴隸經濟遠,比較容易置身事外而接受種族平等的理念(就好像19世紀的美國北方人比南方人要遠遠少些對黑人的歧視多些對他們的同情那樣),因此歐洲文化里少些種族歧視的公然理由和情緒吧。

當然歐洲人一旦遇到和自己利益相關的情況,還是會對外來人敏感起來,社會出現排外情緒,比如二戰之後對在歐洲境內各個地方的阿拉伯人(很多來自被歐洲侵略或者殖民過的地方)就很敏感。不過個人感覺這個和種族的關係不是很緊密,歐洲人對歐洲內部的比如羅姆人也非常排斥,而對比如黑人和亞洲人,似乎包容度確實比美國大很多,在義大利和法國貌似中國女生還挺吃香,美國一般地方亞洲美女都是很少有當地男生過問的。


據我的觀察,歐洲人的種族歧視並不算明顯,就算有但是他們起碼不會讓你察覺到。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互相鄙視,和國內省份之間的互相鄙視差不多,就算有,可是沒有能到可以被上綱上線的程度。比如說德國人喜歡吐槽義大利希臘西班牙人懶惰,覺得自己才是歐洲的又勤勞又踏實的典範。這個就和國內每一個省份的人都覺得本省人才是本省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差不多。總的來說我覺得歐洲對不同種族是很包容的。

可是歐洲人絲毫不會忌憚表達宗教上的歧視,特別是對伊斯蘭的歧視。對於東亞人(包括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等),他們的感情也是微妙的。一方面覺得東亞人都是無神論者,是無經人,應該被鄙視,可是卻遠不及需要被仇視的伊斯蘭可惡。就算對我們有敵視的態度,更多是出於經濟文化上的不認同,比如對共產主義的敵視,對山寨的鄙夷(這是我在德國所感受到的,其他地方不敢說)。

再說歐洲人不相信宗教的人也不少,我有幾個同學就不相信。


歐洲的種族歧視是擺在明面上的,因為相比美國還是黑人黃人少很多,所以也明目張胆一些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荊軻?
如何評價德川慶喜?
如何看待1582年本能寺之變前巔峰時期的織田信長?
前蘇聯為什麼阻止其他人找到成吉思汗的墓?
在蒙古汗國全盛時期,俄羅斯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呢?

TAG:歷史 | 美國 | 社會學 | 歐洲 | 種族歧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