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很多日本人寫的心字整體右偏?

如圖

試著模仿寫了一下:

右邊這種寫法有什麼來源嗎?


自問自答,希望能拋磚引玉。

先總結一下這種心字的特徵:

  1. 第一點很重,且拖長。
  2. 第二筆下降的筆畫比較「高」。(按中國人看法第二筆應類似碗底)
  3. 最後兩點嚴重偏右且距離較近,類似濁點。(第三筆按中國人看法應該是要在正中的,可以稍微靠右但不會偏得這麼厲害)

濁點

初步推測:可能是受了濁點的書寫習慣影響。

如果按濁點處理最後兩筆,會發現以下問題:

  1. 最後兩筆與濁點類化,中間出現空缺。
  2. 提高第二筆填補空白,左輕右重整體不穩。
  3. 拉長第一筆以維持平衡。

即:如果把最後兩筆按濁點處理,這種寫法比較「平衡」。

------

另外:

(1)其實這種風格蠻接近隸書,不知道有沒有關係...也或許是單純巧合...

(2)「教科書體」的影響

上-教科書體(日) 下-楷體(中)

討論日本人的書寫習慣,自然想到其「教科書體」,當然從教科書體的心字來看,最後兩個點的位置還是正常的,但可以發現和「楷體」不同的是:第二筆起筆部分下降較「楷體」要緩(「楷體」起筆下降較陡,隨即較平滑),且一直保持下降,視覺上更「高」。同時,「楷書」的第二筆收筆提勾時微微托起,成「碗底」狀,而教科書體最後趨平。

(3)書法教育

由知友@知白啟發,我猜測日本小中學校的書法教育也有影響。書法上如果心字適當右偏有險絕之美,如圖: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應

華文楷體-應

我們知道,日本小中學校的書法教育比較發達,相信大家在日劇/動畫里也見過教室後牆掛滿學生習字作品的場景。

兩種日本初中的書法教材

日本中學書法教材對書體的介紹

日本的書法教育在講述楷書時自然以唐楷為尊,而歐體字有險的特點,模仿不當,就會出現過度右偏的問題。

------

總而言之,我認為可能是兩個因素影響:

1.濁點的書寫習慣。

2.書法卧鉤筆畫把握不當。


題目里往右偏的有點過,但往右偏並沒啥毛病啊。


膚淺地回答一下:他們的握筆姿勢太奇怪了,以及那個字太難寫了,才寫成那樣的,很多中國人也是這樣寫的。

前面三張圖片只有第二張的字跡可以看出經過」訓練「,第一張「思」字筆順都是錯的,第三張怎麼看出來,看か,最後一筆向外翻的肯定沒訓練過。

可能大部分日本人都寫不出像樣的曲線,即使是曲線看起來也像幾段短橫線拼起來的,何況是卧鉤這種超高難度的筆畫,所以他們的字看起來總像是剛學會寫字的小朋友,那樣「萌萌的"。而為什麼不容易寫出曲線呢?我覺得是他們那種千奇百怪的握筆姿勢導致的,很多日本人是用中指無名指大拇指握筆的,食指是架空的,所以卧鉤寫完後就很難返回去把」心「字的那個點放在中間位置,你可以試試那樣握筆,也會不由地把兩點移到右邊的。中國人有的握筆姿勢雖然也很奇怪,但是食指還是能用上力的。像這種姿勢並不多見

另外平假名本身就是模仿漢字失敗的證據。


題圖中右偏非常明顯(比較一下勾畫起筆、第二點的位置),與碑帖有顯著差異,怎麼能說沒毛病?


題目裡面的例子好像都和「心」字有關。
日本人和中國人寫「心」字的偏好是不同的。日本人寫「心」普遍彎鉤部分寫得很長,上端高度甚至會比右邊兩個點高,導致「心」字寫出來有點「彆扭」。但中國人寫「心」字下面的彎鉤是比較低且扁平的。這可能導致了題目例子里的文字看起來比較偏。
日本小學教育對硬筆軟筆書法要求比較高,每個小學生都會被要求嚴格按照規範寫字。我小時候每次覺得寫「心」字非常的難看,但標準寫法就是那樣的。回國以後,老師告訴我「心」字按中國寫法會更好看,於是就改回來了。


最近發現了兩個不一定普適的現象:日本人在記漢字時通常會用假名作聯想,以及日本人在書寫漢字是會非常「嚴謹」地參考印刷體,簡直是對著印刷體描紅。

所以題主所述情況可能來源於以上兩點。


看了這個問題我突然覺得我左右不分


思字就是這樣,勾還有第三點手寫的時候肯定在外面的,但是主體,還是很端正的

個人感覺一圖的小朋友問題比較大。其他的慣,奏字也有類似問題,個人的感覺是一個上下結構的整體,分了家。應該是不注意,再加上持筆太死。

相對應的圖二,明顯的運筆這塊好很多。第一眼其實我注意到的是第一個暑字,誰叫他這麼靠前,但他在第二個暑字修正了 。

圖二的思字放在他的全篇里其實整體是整齊的,問題在於上下間隔過窄,外加撇點起的太靠內,連鎖反應卧勾的起筆也不好處理,然後第二點沒地安放,只能將卧勾捺化,丟失了卧感以給第二點找到空間。照顧到起筆靠右的問題,將勾的筆鋒丟了,最後一點也弱化了,整個心看起來沒了感覺,但通過犧牲字的局部,保全了字的整體和整個篇幅不扎眼。所以一眼掃過去沒問題的。

所以應該不能代表整體。

咱們自己這邊也有不少瘋狂的野草體,真的就像一堆草,真想一打火機點了。相比之下圖中的已經很清晰了


寫文章趕進度,自是左往右寫的,寫快了自然而然有右傾的情況


多圖預警首先沒有這種寫法
因為日本的漢字教科書里的字都是正的
他們從小也是一筆一畫寫過來的

所以有幾種可能性比較大的原因
1,日本人從小學到高中在學校作業考試都是用鉛筆
(小學鉛筆 初高中自動鉛筆 大學沒規定)日本人的字都比較嬌小老實,沒什麼筆鋒。
中國人一般初中開始就全部都是用水性筆或者鋼筆,字剛勁有力,有筆鋒。

這可能是導致字不同的原因之一。
2,
日本除了漢字之外還有平假名和片假名

普及:因為日語是屬於表音文字,都是按照這個基礎來的,中國的漢字在日本的讀法也是平假名拼起來的讀法

所以日本的字句都是漢字和平假名平假名組合起來用的,他們寫的時候也是這樣寫的,除了漢字以外要寫這樣的字,所以可能導致寫漢字的時候,慢慢就寫偏了。
而漢語試典型的表意文字,中國漢語博大精深,我們的文字里只有漢字,每個字有它的意思,組合起來又有各種各樣的意思,寫的時候也專一隻寫漢字,不會被別的影響,所以可能我們寫字寫的正,有力。
3,
雖然可能性比較小,但握筆的姿勢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日本小學沒有具體統一,或者教他們握筆姿勢,左撇子佔比例相對而言也比較高,所以他們握筆的姿勢千奇百怪,這也許就導致字寫偏了。
在這裡沒有對錶音文字和表意文字做具體解釋,不了解的小夥伴可以去查一下,以上都是個人觀點,望參考。


不好意思,這個問題真的要支持一下日本人。這個心繼承了古代書法特色。對,書法當中就是這樣要求的,心作為底部首,就是要向右偏。

側面證明了日本小學書法課的開展。


沒有模仿好,所寫的只是漢字表面而已且不正確。就像他們總是鞠躬說著「多多照顧」「感謝」之類,表面看來是有禮貌有教養,其實只是一種社會需要而已……


推薦閱讀:

怎麼評價小松菜奈?
如何評價日本出現兩種新血型?
去日本旅遊,有哪些與戰國時代相關的景點?如名人陵寢、遺迹或是博物館之類。?
如何看待日本人被國人群毆,網友紛紛叫好?
如何評價《全職獵人》螞蟻篇裡面的「梟亞普夫」這個角色?

TAG:日本 | 書法 | 漢字 | 日本漢字 | 漢字文化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