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會海豚式游泳?

在游泳比賽中,運動員剛下水時,會採用一種蠕動的游法(網上查說是叫海豚式),然後在開始採用正常的規定泳姿。我想請問如何學會海豚式游法呢?

感覺那種好帥~


其實就是蝶泳腿?( ˙ ? ˙ )?

多練腰腹力量就可以上手了。


這種蠕動前進的方式...
首先最好有一定的水感...

然後隨便找個蝶泳視頻,學習短軸波動
想像自己被一個巨人捏住胸部
上下甩

可以輔以一些器材,如短腳蹼
如果看視頻學不會
那麼意味著本體感受力有待提高
找教練吧


「海豚踢」(dolphin kick)中文沒有專門的名詞,確實是帥氣十足的泳姿。剛好海豚踢我最近幾次下水都在練,練前看了許多視頻,好不容易度過了摸索期,來抖一抖自己的練後感。

首先游泳有一點至關重要,是幾乎所有初學者都會忽略的:游泳的腿部發力全部都要從軀幹(包括臀部)開始。尤其是海豚踢和自由泳腿,力量的源頭都來自軀幹。就像散打裡面的鞭腿;足球開大腳,或者可以想像成一根鞭子,或者最近流行的戰繩(雙手交錯甩兩根粗繩的健身方式)。海豚踢的整體動作和戰繩的甩動幾乎一致:
首先扎入水下後,保持手臂、背、腿平直(側面看呈一條直線),雙手重疊平伸於頭前方。然後壓肩、壓胸、壓腹、壓臀,(這幾個部位由於擺動幅度小,力量在積聚)之後壓大腿、壓小腿、壓腳踝時,擺動(甩動)幅度一步步擴大,傳遞到腳趾時產生的力量已經足夠人體前進和下潛了。
腰、腹、臀順次發力,大腿起一個帶動作用,膝蓋、小腿、腳踝放鬆,自然擺動。
整個身體就像一個波峰波谷不斷交替的正弦曲線,當下壓大腿(膝蓋處達到波谷,最低位置)時,臀部此時應位於波峰波谷正中間,肩膀應該位於波峰。反之,當肩膀剛開始下壓(肩膀在波谷)時,由於人體的後腰和膝蓋幾乎無法反折,臀與大腿幾乎同時甩至波峰(最高位置)。這也是限制人類海豚踢極限速度的最大原因:臀與腿下壓時的動力澎湃,但由於膝蓋無法反折,腿部上揚的動作幾乎不產生動力,只能作為下一次下壓的姿態調整。

動作中需注意肩部與臀部的振幅(峰谷間的距離)其實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但是不能沒有(這個曖昧的表達嘗試過慢慢會懂)。振幅最大的是腳掌,即力量傳遞放大的終端。

練習時可以直立在地面上,雙手重疊伸直舉過頭頂,雙臂夾緊雙耳,一隻腳綳直離地,然後重複上面的分解動作。另一條腿作支撐無需扭動,兩條腿交替練習,直到在鏡子里看到自己身姿柔軟連貫帥氣後可以嘗試下水扭動練習。直接下水練也可以,但有個鏡子看著會更直觀,更容易修正身體甩動幅度。

還有一點也容易被忽略:海豚踢的時候大腿一定要併攏,且膝蓋一定要內扣(通俗點就是內八字),自由泳腿,仰泳腿其實也一樣。內扣的角度:腿伸直,腳背綳直後能使雙腳腳背幾乎在一平面內即可。人體特殊的結構決定了這一特殊姿勢,這樣雖然會導致小腿脛骨中間有很大的0型空隙,但保證了扁平且處在力量遞增末端的腳背以最大面積拍打水體。脛骨損失的一點點推進力完全可以靠腳背補回來。況且海豚、鯊魚等游泳好手都是尾鰭扁平寬大而尾椎(相當於人的小腿)纖細。

發力,各部位甩動幅度因人而異,需要在大量的練習中自己體會、習慣。

姿勢熟練後可以根據需求進一步提高速度,
海豚泳游出人體極限速度需要至少滿足以下4個條件:
1、腳踝與腳背的極致柔韌。(關鍵)
2、肩部與後腰的柔韌。
3、極佳的身體協調性。
4、長期訓練提高耐力、爆發力。

要想游出極限速度,腳踝與腳背需要達到芭蕾舞演員級別的極致柔韌。原因涉及到流體力學,在下書讀的少,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肩部與後腰的柔韌不需要極致,盡量滿足,越軟越好。
協調性和訓練無需多說,想做到最好怎麼少得了天賦和刻苦?

嘰里呱啦打了一堆自己的想法,算是對自己近兩年自學海豚踢的總結。(其實也就練了10次左右,夏天以外的季節實在不想下水)

游泳能鍛煉心肺,且不容易受傷,還能漂白皮膚(笑),水的浮力與壓力更可以輔助塑造完美的身型。個人認為是人類最需要掌握的一門運動技能。

很多人抱怨游泳太難學,我只能說這些萌新池水喝得還遠遠不夠,嘿嘿。


雙腳併攏,雙手併攏上臂夾住耳朵,眼睛視線垂直看向池底。游的時候。先壓胸造波,然後順勢打腿,然後再壓胸再打腿如此循環往複~


推薦閱讀:

TAG:游泳 | 游泳館 | 游泳教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