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麼看電影《重返狼群》?


補充一點,關於包蟲病的知識,我真的沒法補充啊。寄生蟲學學了這麼久了,難免有忘了的,不敢隨便寫出來,其次不敢上網查資料,資料里附帶的圖片簡直讓人崩潰。各位可愛的人兒啊,求放過。包蟲真的太可怕了,既然大家求知慾望這麼強,也不怕死的話,你們可以嘗試百度一下,反正我不敢去看的

事情過去好幾年了,我依然記得那節寄生蟲課,幻燈片上的照片是我這輩子的陰影,到現在我也不敢看網上包蟲的圖片。

我們這位寄生蟲課老師本身就主攻包蟲研究,所以關於包蟲病這一章就講得比較多一點。期間他談到他去川西那邊參加一個全球性質的包蟲研究項目,碰到兩個被導師坑來的美國女博士,貌似兩人專業並不是寄生蟲這塊的。因為覺得牧民家的藏獒比較有意思,兩人就要和狗合照,並讓我們老師幫忙拍照。我們老師說他當時內心很抗拒,畢竟染上包蟲病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出於禮貌我們老師也沒拒絕,只是站得比較遠拍照。兩個女孩兒一看他站這麼遠,還嘲笑他這麼高大的一個男人居然怕狗。拍完照之後他問了兩人來這邊幹嘛,一問這才發現兩人是把這次川西之行當旅遊了,完全沒意識到剛才的行為有多危險。處於好心我們老師給她們科普了包蟲的知識,兩個女孩聽完臉都嚇白了,第二天就訂機票回去了。我們當時也有問過他害不害怕,他說怎麼不怕,每天從牧區回來,穿過的衣服和鞋就扔在外面,絕不帶進屋。回成都的時候這些衣服和鞋就扔在當地沒帶回來了,因為他比別人清楚包蟲病有多可怕,所以必須謹慎。他還告誡我們今後去川西高原玩,不要去碰野生動物,因為你不知道它們究竟會攜帶什麼寄生蟲。

再後來他還說央視之前有播一個女主救小狼崽的紀錄片,挺溫情的,還以為他也被感動得一塌糊塗,他告訴我們他嚇壞了,趕緊給央視寫信(或許是郵件,記不清楚了),讓央視禁播。信中提到女主擅自把狼帶回人類生活區可能帶來包蟲感染的隱患,以及包蟲病的危害。信件發出後,央視那邊回信表示感謝,也沒繼續播放這部片子了。

只是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這部紀錄片開始變成影片出現在公眾視線里。突然覺得老師當初的努力白費了,好遺憾沒留他聯繫方式,我甚至連他姓名都忘了。真希望他看到這個能再次發聲。為什麼他這麼怕,因為川西那邊是包蟲病重災區。女主不僅和狼有過親密接觸,甚至把狼帶回成都。一條可能攜帶各種寄生蟲的狼就這麼進入人類生活區,凡是和小狼有過直接或間接接觸的人都有可能成為寄生蟲宿主。那些只在乎狼的性命的人,這樣的做法難道就是對其他人的性命負責么?我不反對以科學理性的態度,以專業知識去救助動物,但是這種只有滿腔熱血獻身於動物保護事業中而罔顧其他人類性命的故事,真的就值得感動么?


從「野生動物」的學科角度來講:本片很有藝術感染力,但業餘人士憑一腔愛心熱情隻身野外,僅是勇氣可嘉。缺乏學科必備知識,越大的影響力會成為越大的社會誤導。不鼓勵此種行為,本片存在隱患。

1)缺乏安全意識
a.女主人公野營能力缺乏。從裝備到選址都非常稚嫩。這裡不得不強調,媒體展現的多數是大自然美的一面,但它實際上同樣是強大、危險、殘酷和優勝劣汰的。在野外,「美女、野狼、草原」這樣的高光時刻絕不多,而常常是「渺小、死寂、孤獨、等待、警覺」。最後她生病了,其實生病真是輕者,沒有折騰到性命之憂已可大感幸運。

b.缺乏衛生、疾病防禦意識。
只是接觸動物,哪怕寵物、家禽就有隱患感染上人畜共患病,像虱子、絛蟲、血吸蟲、線蟲…數也數不清。女主用口部直飲羊血,但諸多病源皆通過血液傳播。有些在羊體內並不致病,但到了人體內就會致病。雖是效仿當地人習俗,但這本來就是衛生落後的習俗,其中安全隱患不能小視。其次,本片既沒有說到女主打過了破傷風、狂犬病疫苗等,受傷之後也只是區區外塗藥物,身體中有可能潛伏病源。且由於在家中飼養,狼即使離開了,病源還是會在家中繼續殘留,人後續還是可能會得病,例如和感染寵物狗接觸。所以,肆意決定在家中飼養高病源攜帶的野生動物,其實是對自己、甚至周圍人的健康不負責任的行為。

c.徒手喂狼、和狼像和狗一樣玩耍。我認為這是拿自己的生命和肉體在開玩笑。在成熟體系的動物園,餵養狼與餵養獅子、老虎是同屬於「員工安全隱患高級項」的工作。就連那些「無危等級」的觀賞鳥,從業人員都需要事先簽署安全須知書甚至保險事項後才被允許接觸它們。但女主對狼竟敢凡事徒手,我看了真是捏一把把冷汗。連片中藏獒場的小哥對待動物都是謹慎的,所以有意識對動物的一些動作快速躲避,可見他的實戰經驗遠遠超於姑娘,也知道其中利害。然而姑娘對待動物,是完全暴露自己、毫無防備的樣子,這往好里說是善良單純,壞里說就是無知,這並不是對待野生動物的正確態度,只能說還好最後僅僅是小傷幾回,沒有釀成大禍,實屬運氣。

2)缺乏動物權益意識
有些道理一定要強調:每一物種,其生活需求千差萬別。以為養過狗就可以養狼,就像會說英語就覺得反正都是歐洲,我也會講法語了一樣。年幼、成長期動物的需求就更是複雜,職業人員常常苦於無法完全複製動物親生父母的照料而無法攻克人工繁育問題。動物寶寶就算是出生了,人工飼養放歸自然的野生動物存活率也常常是極低的。另外,狼是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不同於寵物、家畜,因為不很容易找到它們,所以了解任何一種野生動物都耗時長久。哪怕是那些已經鮮為人知的動物,它們的習性、飼養等等方面需要幾代人前仆後繼的努力,尚可獲得個初步概念。所以,我不知道片中山寨的母親關懷、狩獵訓練等等到底能否真的為小狼開闢未來的生存之路。

狼是狼,人是人。如果一定要救助,那麼考慮的應當是如何幫他成為一頭狼,而非如何讓它和自己成為朋友。所以人在救助動物時,如果將兩者混淆,從人的角度出發講究平等、善待,反而最後會害了狼。在完善的野生動物救助體系中,保留野生動物怕人的天性是重中之重,也是衡量救助是否成功的準則。那些變得不怕人的個體被界定為失去野性,一輩子只能呆在有人類存在的保育區或動物園裡度過,不適宜於放歸自然。按這個標準,片中親人的小狼已經不適合放歸自然了。舉個例子,狼以相互啃咬對方作為情感表達的方式,然而當片中小狼咬傷女主時,便會被灌以錯誤的信息,抑制這種狼的正常社交行為。而當小狼被放歸狼群時,習慣了人類族群的它,又能否重新融入到擁有嚴格等級制度的狼群呢。最後,已經放歸的野生動物,人類應當做到盡量不去干涉它的生活,很顯然這一點女主沒能做到。如果讓她按照專業人員動物追蹤調查的方式,如野外相機、腳印糞便判斷、衛星定位裝置等等,很顯然現在的她是不具備這些技能的。女主更多是在移情,用人類母親對於小孩的關愛之情,殊不知狼社會的常規不同,譬如,狼對於幼子的撫養時間短於人類。

3)其他
行動層面上,如果偶遇需要救治的野生動物,最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報告林業部門或者送至相關野生動物機構。不鼓勵非正規從業人員擅自對野生動物進行人工飼養。假如條件所限,無法實施救助,那麼最負責任的做法就是不要管。

社會層面上,我們需要更多動物知識的科普教育以及各種動物機構的建立,例如這一例,我們需要的是來自駐地護林員對於草原狼種群的後續跟蹤報告,而不是一位擁有良好動機,卻以身試險的業餘人士。有愛心沒有知識就是一紙空談,有時甚至害人害己。這一事件也恰恰反應了當今中國社會野生動物研究的匱乏,希望今後能有所改觀。

ps 去年9月,我便看了這部片子在網路上傳播的版本,上文是當時觀後寫的。快要一年了,它卻日益壯大,還要去影響更多的人,對此我很是擔憂。片子越來越多的支持者都是文藝屆工作者,他們表達他們的觀點,這沒有問題,但是讓我感到心寒的是,整個事件中並沒有專業動物學者們應該發出的那一部分的聲音。影片需要跨學科的知識,但卻在極其業餘的狀態下,推廣著錯誤的「野生動物保護」概念。就像一部數學家導演的歷史影片,隔行如隔山,結果可想而知。那麼影片舉著高尚旗幟、大喊著想要「教育眾人提高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的目的是不是值得懷疑呢。看完後,是否更多人記住的只會是「美女與野獸」的獵奇故事呢。


【本回答共2778字,預計閱讀時間4-5分鐘,圖片2張。歡迎閱讀,提前感謝】

由於看到了 @大飽礁 在評論區里的遭遇,在寫下回答之前,我想先擺清楚幾點:

第一點:我在知乎有一些關注者,但是關注者的多寡對我毫無意義。生活中它不能寫進履歷謀求加薪,虛擬里我基本不與關注者互動,沒有收費(或不收費)的粉絲群,沒開過LIVE或直播,沒寫過軟文或推廣,也沒約過炮……連被約都沒有,你說氣不氣。說這些,是為了證明我沒有必要通過撕一部小成本電影來給自己蹭熱門漲粉。

第二點:我在知乎也撕過一些「嗶」,但我基本上不做抱著論點找論據這種事,我的撕「嗶」也從來不把人一棍子打死。去年我撕陸川,是因為那部片子的某一個點是錯的,但其他部分還是不錯的,所以我照樣貢獻票房。說這些,是希望各位能看明白我針對的具體的事是什麼。

第三點:我是一個即將邁入中年的人,風風雨雨之類也見的多了、看得淡了。我明白寫下這東西之後,評論區和私信區可能不太好看,但是誰在乎。說這些,是為了讓關心我的朋友們放心。

以上幾點是寫給有基本閱讀能力和交流能力的讀者的話。

----------------------------------------------

關於這部電影,很多人說它是紀錄片,我一度不太認同。非要說它是紀錄片的話,那它也是一部以李微漪和她男友為主角,講述了他們兩口子的故事的人文紀錄片。

但是還有很多人堅持認為它就是一部和那頭狼有關的、講述野生動物保護的自然紀錄片,對此我堅決不能認同。縱然,這部片子不管是從全片總視角、前期的宣傳、甚至後期對於觀影大眾的引導,都在凸出環境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的屬性,但你既然要延展到這個屬性,就必須回答一個問題——野生動物保護,應該是什麼樣子?很遺憾,本片沒有給出任何回答——既沒指出怎麼做是對的,甚至也沒指出怎麼做是錯的。

以自然紀錄片的要求,它不合格,甚至是有害的。從微薄、豆瓣,甚至曾經「理中客」密集出沒的知乎來看,許多觀眾的看法是:李微漪收養、放歸格林,就是野生動物保護該有的樣子。在我看來,這就是這部片子所造成的最大的危害。

片子一開頭就是女主前往保護區(我不能確定是不是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此處是一個違法問題:

第十八條 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
自然保護區內保存完好的天然狀態的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應當劃為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除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經批准外,也不允許進入從事科學研究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

核心區的功能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讓野生動植物可以在不受人為打擾的環境下生存嗎?隨便什麼人因為什麼理由就可以進,那和開放公園大草坪有什麼區別?當然很多人也可以反駁我,女主進入核心區是為了營救狼崽,而且盜獵者進得,她為何進不得。對此我想說,法律不講情理,盜獵者違法不等於你也可以違法。你有足夠證據認為有狼崽活著,那麼就請聯繫該保護區管理局,有專業的人士可以進行施救。

女主把狼崽帶回成都自己家中飼養,讓它與自家的博美犬「和睦相處」,給它起了個浪漫的名字,不斷地與它「互動」,通過播放幾部紀錄片來讓它「學習狼性」。

而在幾個月之後,女主把狼崽帶回草原,中途返回成都治病,回來之後發現狼崽和草原牧民的狗相處太久(我很納悶,能有多久?),學會了狗叫,而且和狗一樣懶洋洋的等人喂,女主哀嘆——「和狗學,可不是什麼好事」、「一頭狼不怕人,那就死定了」

我特別想問,它不怕人是誰造成的?是養了它好幾個月的女主,還是代替女主短暫照顧了一段時間的牧民?它從小在成都居民密集的小區長大,看著人類配音的電視,躺在人造的沙發上,現在你讓它瞬間學會怕人?它從小和你養的博美犬「和睦相處」,你現在讓它別跟狗學?

如果你想讓它怕人,那麼從飼養它的一開始就請與它保持距離,如果你想讓它保持野性,就請讓它從小就在接近野外的模擬環境中生活。你一邊叫它「兒子」,和它要親親要抱抱要舉高高,一邊讓它學會怕人???

女主把狼崽飼養在成都自家小區中,其他幾位答主也提到了,存在寄生蟲的危害,或者狼的潛在的攻擊性的隱患。我認為,女主有糟蹋自己的權利——我們每個人都有——但沒有危及他人的權利。我不知道這一點有什麼值得為女主辯解的?為這一點洗地的朋友們,如果你的鄰居從野外抓了一窩毒蛇放在家裡養,一不小心跑出來爬的滿樓都是,你也選擇原諒她對嗎?

有一點需要讓各位清楚,在女主決定放生該狼崽之前,有專業的野生動物保護機構願意提供技術指導,也有專家建議,應該在夏季食物充足的時間釋放狼崽,以減少它初期捕食能力不足所面臨的餓死的風險。但是女主拒絕了專業人士的幫助,並堅持認為應該冬天放歸,理由是「狼群會集結,會接納它」。我不知道女主哪裡來的自信,自認為比專業人士懂得更多?是因為熟讀了大型科學著作集《狼圖騰》嗎?

值得慶幸的是,這次的放歸,似乎是成功了。縱觀這隻小狼的一生,或許真的是因為李微漪的工作變的幸運——它被用錯誤的方法成功的營救,被用錯誤的方法成功養大,被用錯誤的方法成功放歸。這麼多的錯誤,它居然活下來了,命真硬。

我一點也不願否認李微漪和男友在整個過程中的動機,也非常敬佩他們的愛與執著,可野生動物保護是一件技術門檻非常高的工作,光靠愛是不夠的。我也願意相信憑著真誠的愛,李微漪可以通過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野生動物保育志願者,但這一切的前提,一定是「學習」。

格林的命是很硬的,經歷了這麼多錯誤,它奇蹟般的重返狼群,可我們不能假設所有的野生動物都這麼命硬,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學習,減少我們的錯誤。我更希望在影片的最後,製作者可以意識到自己的許多做法是錯誤的,並把這些錯誤告訴觀眾,讓觀眾不要產生錯誤的認識。讓他們不要仿照影片所表現的種種錯誤,繼續用錯誤的方式給野生動物、自己、甚至社會造成危害。很可惜,這部影片沒有做到。

我尤其不希望看到這個問題下的許多答案和評論所表現出的那種盲目,盲目的愛有時比盲目的自大更可怕。當你覺得可以用人類的愛去干涉野生動物的時候,你實際上已經和那些以人類的貪慾殺害野生動物的人淪為一道。

@大飽礁 的評論區里,有一位妹子指責道,專家(我理解為專業的野生動物保護人士)都是坐在辦公室吹空調不幹實事的,還有的朋友評論道,指責這部電影的人又為野保事業做過什麼事。我不否認有這樣的專家,但同樣在這個問題之下,反對這部電影所表達的「環保敘事」的人里,就有常年生活在高原野外的學者,也有為了一座水電站的環評而將環保部、地方政府告上法庭的普通人,相比於他們,這些批評者又做過什麼事?

在更廣闊的荒野里,有更多的專家窩在沒有空調的帳篷里,還有八十多歲的國外學者屢上高原調查中國的野生動物情況,還有數不清的志願者在做著動物損害補償(片子最後格林的狼群襲擊的是牧民的氂牛群,動物損害補償就是通過資金賠償的方式,使牧民放棄對野生動物的報復性捕殺)、社區保育等工作,相比於他們,這些批評者又做過什麼事?

李微漪是一名畫家,她的男友是一名建築師,評論區里的朋友們則是各行各業,我沒有任何權利指責他們缺乏專業知識,畢竟這個社會分工已經如此明確,知識的海洋,煙波浩渺,每個人都不可能全能全知,但,我們至少也該對知識、對你不了解的專業領域,有一個最起碼的尊重姿態吧。如果你沒有足夠專業,那麼交給專業人士去做不是更好嗎?幫不上忙,我們至少可以不添亂不是嗎?

什麼是真正的動物保護?


個人比較反感 liberal 調調的電影,因為他們最大的問題是自我矛盾,以及選擇性得讓你看到東西。

1. 個人飼養高危野生動物是犯法的。

養這麼危險的東西,有沒有去林業部門報備?你往小區埋個定時炸彈,有沒有提前通知鄰居呢?

2. 把狼帶回城市,沒看好讓狼跑了,還擔心狼被擊斃。你怎麼不擔心誰家孩子讓它咬死呢?

3. 看到這麼多違法行為,還帶著照相機,有這麼多機會和違法分子直接接觸,有真正做過什麼嗎? 對於一個已經明確違法的行為,還需要呼籲什麼?報警就行了呀。

從價值觀的角度槽點就真的很多,就不從電影的角度來說了。

最後,電影里被狼咬死的兔子是我放生的,叫湯普森。作為兔子愛好者,我強烈譴責這種行為。你家格林是生命,我家湯普森也是!


談這部電影,其實我很想和前幾個月很火的《一條狗的使命》一起說說。

因為這倆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相似之處:擺拍。

但《狼群》要更加真誠一些,我說的是真誠。

這部電影有著很明顯的缺陷。甚至可以說,它很難被說成是一部典型的電影。如果對比《使命》一片,可以很容易看出,其作為電影,在製作上的缺陷之處。

就是基本的呈現出的效果,比如說畫面質量,就說整體給人的觀感,《狼群》就帶有,那麼一種稍顯幼稚,很明顯是玩票性質的票友鼓搗出的一個長視頻,而很難說是電影。

當然,這部紀錄片電影,其實我覺得也很難算是紀錄片。因為它其實是把倆人這大半年給格林拍的各種視頻素材,據說有1000多小時,用心剪輯出來,形成了一個略微有點散的故事,不過線性敘事的時間性是清晰的。

這些素材有很多畫面非常粗糲,還有很多可能根本不能用。我猜後期製作他們倆剪輯的時候,肯定有少量的補拍鏡頭,為了把故事剪輯清楚,肯定也花了不少心思。

能夠把這些鼓搗圓了,形成一個像樣的電影或者說長視頻故事吧,也是不容易。

當然,在電影製作中,往往這種素人感更能讓人感到真實。比方說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這樣的,讓大家看了就覺得這不像電影,它就像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偶然讓人拍到來了。

《狼群》的這種粗糲感,恰巧有種大巧不工的氣質在裡面。所以在真實感方面,有很多加分。這也給電影追求的真情流露,真實的感動奠定了基礎。


我想重點說說擺拍。電影中有幾處可以很明顯看出是擺拍,或者說是事後加工,用以突齣戲劇性呼故事性。特別是格林兩次咬住女主的褲腳,想阻止她去哪裡,之後都發生了一點事故。一次是下冰雹生病,一次是踩在冰河崴腳,這很明顯是一種為了凸顯格林神奇的擺拍,我很難相信事前發生過這樣的細節,或者說,這樣的細節可能有,但不一定是如此對應。這就是很明顯的剪輯形成的故事性和戲劇性,以塑造格林的形象。

當然,這一點其實無可厚非。在剪輯上它確實有著刻意性,但也很難說現實中格林沒有這樣由於關心女主發生的一些神奇的細節。

相比之下,《使命》為了突出狗輪轉幾世還記著主人,特別是那個低頭讓狗狗踩起跳躍的動作,這很明顯是擺拍,而且恐怕是廢了不知道多少心思的擺拍。

說老實話,我能接受《狼群》的這種擺拍,無法接受《使命》,它為了塑造狗狗的溫情和神奇,實在是太過於假。而格林,我相信現實中它有那樣的神奇之處。只不過現實當中的神奇很難處處都拍到,畢竟不可能24小時對著它。所以一些加工可以理解。正如我們的簡歷也會加工一樣,是一種可以接受範圍內的誇張。

其實說到擺拍,就和前面提到的通過剪輯以構造出一種故事性和戲劇性,通過巧妙剪輯以帶來一些比較神奇好玩的鏡頭,是一致的。但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不這樣做,無法做到吸引更多關注。你光是和別人說我養了一條狼,後來我千辛萬苦把它放歸自然,就這樣一個簡單故事,兩句話說清楚了,誰要看呢?

所以我說這很難說是一部電影,也很難說是一部紀錄片。


但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陷,這部電影所蘊含的那種人與狼的真實情感的光芒,無法掩蓋。這部電影最打動人心的地方,也就是這種真實的情感。不知道該說創作者到底是有著巧妙的手法,還是沒有。反正這種情感通過整個敘事畫面的展開,逐步讓觀眾感受到。而且故事性很完整,放歸自然不僅僅是一次放歸,有前面的不順利(遇到獨狼被咬傷回來),有後面遇到狼群多次試探終於融入,接著又接了一次反轉,試圖反悔,又接了一次返場(再次看到格林),一波三折,餘音繞梁,在手法上這種敘事的感染力非常感人。

不管怎麼說,我被感動到了。


昨天主創李微漪在超前點映後跟大家說格林現在娶了個很兇的老婆,也生了自己的寶寶,前兩天它們的狼群還從電影里的那個牧民家穿過,而且因為和牧民家的羊關係好從來沒有吃過羊群里的一隻羊……大概是聽過的數得上有趣又溫暖的故事,超羨慕這對兒夫妻可以不顧一切做著他們覺得有意義的事,其實電影就是他們和格林在一起的所有有趣片段合輯,沒有專業的編劇策劃,只是最最簡單基礎的拍攝和記錄,但是鏡頭的抖動和虛焦都透著一股呼吸感和生命感,真的很喜歡,還想再看一百遍。
莫要結緣,徒增寂寞,但是真正發自心底的愛,就是放手讓他去過真正屬於他的生活,哪怕多少次多少次淚流滿面差點心軟說出一句求求你不要走……


《重返·狼群》是一部拍攝世界首例放歸野生西北狼真實事件的紀實類敘事影片。
?
在《重返·狼群》上線前我從來也沒聽說過亦風和李微漪,他們分別是這部電影的導演和製片人兼主演。2010年4月,在草原寫生的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意外收養了狼王遺孤格林,帶回成都餵養,並取名格林。但繁華的都市無法容納一匹有野性的西北狼,李微漪帶著格林回了草原,無論是嚴寒酷雪還是生病斷糧,他們始終沒有放棄追尋狼族蹤跡,最終幫助格林順利重返狼群。

西北狼,又名夜月狼。
因受人類活動等影響,目前已經極度瀕危。

國際上墨西哥的狼列為野外滅絕,將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狼列為低危,將義大利的狼列為易危。國際瀕危物種公約將狼這一種列為附錄Ⅱ種類,且將不丹、尼泊爾、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狼的種群列為附錄Ⅰ種類。可見對狼的保護的重視。

而我國受長期以來觀念的影響,現行法律沒有對狼加以保護。相反,一般仍然認為狼是應予消滅的害獸。

電影片尾打出字幕呼籲大眾多多關注野生西北狼的生存環境。人類生存空間的一擴再擴,再加上盜獵猖獗,留給野生西北狼的空間真的不多了。

片中的盜獵者大白天地就敢騎著摩托進入保護區準備伺機捕獵,而另一幕中由620頭狼的狼頭皮製成的「大褂子」簡直觸目驚心。?
或許有人會說我們普通人即使心疼野生動物,可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

確實,我們或許沒有條件親自去草原保護它們。

但眼下我們可以透過這部片子轉變對野生西北狼、對其他野生動物們的思想觀念。

可以把這部片子推薦給更多身邊的朋友、同事,來影響更多的人。

只有引起更多人的重視,才有條件呼籲建立野生動物保護區,加強監管,改善它們的生存環境。?

還有什麼比活命更重要?
自由!

當格林看了《動物世界》半夜在家狼嚎鄰居家的燈紛紛亮起,當格林私自出家門差點被車輛軋死,李微漪知道都市無法容忍野生狼的存在,野生狼在都市生活也無法自由自在。

李微漪考慮過將格林送到動物園,但當她看到動物園裡關著的那頭狼每天只能在小小的生活範圍里焦慮地來回踱步。因為踱步頻繁,導致它來回走的那塊地都長不出草來,光禿禿的。她知道動物園也不是格林的歸屬,它只屬於草原,只屬於它的故鄉。

當有草原牧民聲稱格林吃了他們的羊,要帶走格林來抵的時候,李微漪是這麼說的,「它不是我們的狼,它是這個草原的狼,任何人都不能抓它!」

我愛你,你是自由的。

李微漪把格林帶回來後手把手地用奶瓶餵奶,帶它回草原,一起追尋狼族蹤跡。她不愛格林嗎?她當然愛它,當然在乎它,當然希望能一直陪著它。

但它是一頭野生狼,她知道它屬於草原,屬於狼群,屬於自由。所以她放手了,她幫助它一起回到它原本屬於的地方。


6月16日上映
目前累計票房2351萬

同天上映的《異形:契約》累計票房2.83億,6月23日上映的《變形金剛5:最後的騎士》累計票房8.41億。

豆瓣電影3916評價,豆瓣評分8.0分。

*這是一篇非客觀,非專業的影評,不接受任何反駁。*
*我給《重返·狼群》打8分,值(推)得(薦)大家去影院觀看。*


昨天陪朋友去藍色港灣看的點映。劇情很暖,但是看過之後有種看了韓劇的趕腳~
劉同也去漏了個臉 :P


1、消費狼
2、有計劃有目的處心積慮消費狼
3、有計劃有目的處心積慮消費狼還要立牌坊
4、有答主指出這是違法的,所以上面這條後面再加三個字「的法盲」

這電影謀劃、策劃、拍攝、製作等等一切都和它看上去要標榜的價值或者說和前面很多答主自己解讀出來的意義是矛盾的。
自然規律?
誰在乎呢
怎麼能是偽文藝呢?這就是現代漢語中的文藝,如假包換的真文藝
大家都在自嗨,我說這些也是自嗨
大家高興就好
和諧娛樂,娛樂至死


這種電影看完如果我覺得很爛,又管不住自己嘴想要BB,那麼一定會遭遇這樣的對話---

「電影很矯情呀」
「那麼有愛的電影你都不喜歡,只能說明你缺乏愛心!」

「野性不是僅等於吃生肉,這片子里的野化訓練全是人的干預,而且野生動物不會有那些人性。」
「呵呵你的人性我看就不怎麼樣!」

「這片子的剪輯真的很糟糕呀」
「呵呵你牛逼你拍一個來看看」

「野生動物不是這樣子的,野化動物沒有那麼簡單」
「這是個紀錄片,是個真實的故事」
「你怎麼知道它是真實的」
「因為電影這樣說了!」

「咱們要不要找點真正的記錄片,真實的野化訓練的資料對比一下?」
「不需要!我就喜歡這個版本的真實」

想像出一個雙商感人的狼,把人性硬加在獸性之上,設計報恩之類的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橋段,然後大家一起來感動,這不是矯情,是啥?

似乎每個人都被格林牽馬救主這一段感動得稀里嘩啦,難道沒人去想一想,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男主為什麼不施救?有鞍的馬說明牧民就在附近為什麼讓一隻狼牽走自己的坐騎?果然某些感動是需要智商邏輯都不在線的。


看到這麼多答主用評判商業片的標準來評價這部影片,只能說無言以對。


尷尬程度堪比狼圖騰……

特別是在和狗一起養和狗一樣在小區遛和養狗一樣一口一個兒子後,還要說狼不能和狗學以及狼不怕人不行……emmmmmm……

順便一提把野狼帶回城市養時竟然還讓狼跑了還得去找這真是最騷的

另外導致很多人竟然覺得我們的專業機構和專家們都是啥也不幹……我不禁想起了可可西里

說句難聽話,真的就是把人家狼的幸運和命硬都算成了自己的功勞,毫不掩飾的傳達錯誤思想並沉浸於自我感動多年……

哦對了,好像還有人認為她是第一例野放成功的?簡直了,我只想說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補充一點吧,也是我對狼圖騰電影印象最深的一點:「狼是不能被馴服的」

請自己體會


『一』

看完這場電影,我想起了我的狗。

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跟奶奶去集市,看中了一隻小土狗。深秋的風很大,小狗在風中瑟瑟發抖。

奶奶說這種小狗都一身病,帶回家兩天就死掉了,喂不活的。那我也是不管,哭著喊著求奶奶把它買回了家。

整個小學我都偷偷從廚房給它偷肉吃。

除了對家裡人親,狗很兇,平日鄰居串門兒它就沒命地叫。爺爺怕拴不住,便做了一個很大的鐵籠子把它關裡面。

讀中學以後我就開始寄宿,兩周回一次家,到後面讀了大學,半年回家一趟。

每次我回家被它看到,狗就拚命在籠子里打轉,嘴裡嗚嗚,特別親,不認生。

這是我養過最親的一隻狗。

大三暑假的一天,我爸問我喜不喜歡吃狗肉。

我家的狗一直在很爭氣地活著,但那時候我知道它快死了。

但我也只是告訴我爸,說我不吃狗肉。

寒假時候再回家,籠子就已經空了。我爸說狗老死了,埋在了村頭。我爸說他買了驢肉,晚上做給我嘗嘗。

我說我不吃驢肉。

後來我就把這隻狗這件事忘了。


『二』

看電影的時候我在想,

如果我是格林他媽,在我聽到狼王故事的時候,我一定會在心底聲討偷獵人,心疼一對狼王和一窩小狼,然後繼續寫生。

如果我再心疼一些,我可能會打聽一下格林在哪兒,去養他的牧民家看看他,喂他點肉,然後繼續寫生。

如果我再心疼一些,我可能會問牧民討要奄奄一息的格林,冒著各種風險把他帶回家,等風險顯現的時候,把他送到動物園,讓他焦慮地踩草坪。

如果我再心疼一些,我可能會駕車把長大點的他帶到草原,讓他回歸原野,然後任他自生自滅。

如果我再心疼一些,我可能會教他捕食,看他學會了生存本領再離開。

如果我再心疼一些,我可能會在無人區蓋一間房,忍著大雪封山,忍著高原反應,忍著壓縮餅乾,喘著沉重的呼吸帶他找狼群。一年過後,看他回歸狼群。

後來我想了想,我只能做到的一定,沒有後面的那些如果。

畢竟我連自己的狗都沒去保住。


『三』

看完這個問題下的回答我想,

電影的意義,除去娛樂大眾,除去視聽盛宴,應該還在於通過一個個故事或紀錄,告訴觀眾們作者想要傳達的信息。

狼媽狼爸拋去工作和生活,耗費大量金錢和精力,不顧自己的安全和舒適,為一匹狼找回自由。

紀錄片也好,劇情片也好,矯情也好,擺拍也好,我認為這部電影講明白了作者想講出的意義。

還在糾結電影形式的人,是在買櫝還珠。

至於批判狼媽狼爸業餘的專業人士可能忘記了,格林是世界第一匹放生成功的狼。

況且,看完這部電影的時候,我腦子裡想的是野生動物的保護,而不是以後我養狼的時候家裡要做好消毒防疫。

這註定是一個無人關注的冷門問題,
但這將是自開始至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在知乎最認真的一個回答。


請不要讓有意義的東西被無知和偏見埋沒。

以上。


你永遠要記住,你是一匹狼,一匹草原狼。

反覆撕扯著我的褲子,不讓我走,他似乎預感到不妙,然而我掙脫了他,踏入冰面,一聲咕隆,腳疼痛難忍。他的預感是對的,我的腳崴了,因為他知道冰面太薄,藏匿危險。

他看到我疼痛難忍,悄悄去想辦法,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他竟然如此聰明,領回來一匹馬,並把韁繩刁給我。

因為肺水腫,我不得不回成都看病,離開了他十五天,回來的時候我呼喊他的名字,格林看到我,高興地打滾,跳到我的背上親吻我,舔我,撒嬌地要我抱抱,我從未如此愛過一個生命。

第一次把他帶到草原,看到他在草原上肆無忌憚地奔跑,那樣高興那樣的無憂無慮,天邊的夕陽美得醉人,我就知道他屬於草原,在這裡有屬於他真正的快樂~

我們偷他藏的食,在他的藏匿處放上我們的壓縮餅乾。亦風猜下次他一定會藏到我們找不到的地方,沒想到他還是藏到同一個地方,並且一直望向我們的房子,他知道我們也餓。

狼群來了,這次他一定不能錯過,他激動地不會狼嗥,我們一起為他嗥,狼群回應了。他真的要走了,真的要回歸草原了,我一萬個捨不得,格林的眼角流出了淚,我早已淚流滿面。

打狗棍很狠的,不要對所有的人好,以後你看見人就要跑,知道了嗎,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意的。他們拔掉你的牙,把你的皮做成皮草售賣,他們會殺了你。

我只要你好好地活著,我不希望你在動物園裡的小徑上徘徊一輩子,所以我把你帶回草原,教你如何捕獵學會生存。愛一個生命,最重要的是給予他自由。因為太愛了,怎麼忍心他過得不快樂。

可是我不放心你,因為會有人為了利益不尊重生靈,會有人肆無忌憚拋棄信仰,我想要保護你。但最後我想明白了,你是一匹狼,一起草原狼,你屬於草原,在草原上你能找到真正的快樂,我給你自由。

面對非法盜獵,個人的力量顯得那麼單薄,那麼微乎其微,那麼無能為力!但我愛你,我要救你,我要保護你,我回來看你,兩年後聽說你不見了,我瘋了般的找你,甚至傾家蕩產不顧生命。

人正是因為有情感才與這個世界有聯結。
能毫無保留的愛一個生命,並能看到他也深深愛你,是如此幸福。
生命的美好隱匿在細節里,這些細節看出你的愛你的聰慧你的留戀。
希望動物能得到真正的重視,人的社會責任感不會被世俗的利益所泯滅。
如果此生有機會,一定要去草原住一段時間,在那個與自然沒有界限的空間里,凈化心靈,重新收穫最本真的愛與善良。
我是一直流著淚看完的。


「還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
「自由。」

這句話差點看哭。


以前喜歡看,這種類型的片子小學時候ccav10《講述》應該放了不少,我記得有養藏羚羊,養狼,養熊的。都是賣一主人翁的波情懷,展示一下小動物如何可愛通人性,如何與主人相遇到相知結下不解之緣,然後依依不捨放歸自然,最後深化一下主題,宣揚人對自然的愛與保護,套路和小學生作文如出一轍。
這部片子我本來還有點興趣,因為很多鏡頭很真實,故事估計大部分是真的。但是顯然情懷賣多了就露出破綻了,我一聽到她說把狼帶回成都家中,我就不想往下看了……尼瑪這違法了啊,國保級野生動物個人可以領養么?何況是這種有攻擊性的動物是你想養就養的?想帶回家就帶回家?我估計最後面又要賣情懷賣到底了~~


好電影;

如果你用技法和電影科班的來要求的話這部片子是有一些瑕疵;電影的表現形式千差萬別,這是一部有靈魂的影片,就這一點完爆90%的爛片。


看過原著的不要看電影,看過電影的推薦看原著!

電影可能由於本身形式限制,很多鏡頭不能放上去,若看過原著看電影的話會感覺有強烈的跳躍感。只看過電影的朋友,推薦把原著買來讀一讀,還是非常具有韻味的!電影播放的是原著的第一部,第二部其實也還是挺精彩的。推薦閱讀!

至於這部電影的內涵,不用我過多的去解析,因為看了大家的答案,評價較高的覺得寫得基本八九不離十。至於那些給出差評的同學,我只能小小的心疼一下你們,花了錢卻沒得到觀影的樂趣,保重保重!

我愛格林,請看我頭像。


最後附一張感人又動人的劇照。


今天晚上看了,個人認為是非常不錯的一部片子,告訴大家人和動物是需要和諧共處的。對於狼很多人認為是兇殘的,但電影告訴我們:狼有狼性,但也是懂得感恩。女主腳葳了花40分鐘,狼牽著馬供女主回家;下雪天幫女主抓兔子,因為知道女主糧食也不多了;女主病了抓野味通過窗戶扔給女主,等等。

同時環境能改變人同樣也能改變狼,當女主由於生病回城市治療期間,狼和牧民家的狗生活在一起,居然學會了狗叫而忘記了狼嗷。


推薦閱讀:

怎麼在家裡弄一個電影院?
除了綠幕之外還有哪些摳像技術?
為什麼同樣是以打擊罪惡為初衷,夜神月和蝙蝠俠卻走了兩個極端?
如何客觀評價《小時代4》?
如何評價茂木夏樹?

TAG:電影 | 動物 | 重返狼群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