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銀幕和電腦屏幕的大小區別是否會影響剪輯的學習?

徐皓峰《坐看重圍》中有一小節寫道:
「...他的名作《阿拉伯的勞倫斯》是最早看過的一批錄像帶,在18寸電視上看的。等覺得自己專業了,再看發現剪輯很差,該快的地方拖沓,該慢的地方倉促...之後逢上一場此片的影院放映,一看驚心,混亂的剪輯點竟然不存在了。」

而後在一段解釋後又寫道:
「電影在電視上放,由於畫面縮小,次要細節看不到,沒了視覺依據,會覺得剪得無理。」

如果一名影視專業的學生長期使用電腦屏幕觀看電影並進行分析學習,是否會因為上述情況影響對剪輯的判斷?


先說結論。

銀幕和屏幕的差別不但會影響剪輯對節奏的控制,而且也會誤判情緒的連貫。但是對經驗足夠豐富的剪輯,這種誤差是能夠被控制的。不過對於學習剪輯的初學者,這種誤差就不能忽視了。

所以一定要去電影院看電影啊!尤其是去電影院看你非常熟悉的電影。這種反覆的觀影就是為了讓你練習一種分寸感,準確地掌握在剪輯機上和最終呈現的大銀幕上的區別。

————電腦打字補充————

關於這個問題,我最喜歡舉的一個例子就是《鍋匠、裁縫、士兵、間諜》。這個片子我之前在15寸筆記本和50寸電視上都看過若干遍,是我很喜歡的一個片子。當然,那個時候肯定會覺得有幾個段落略顯沉悶,節奏拖沓。例如聖誕晚會那場戲,之前幾次看片都會覺得那場戲有些拖沓,人物關係也交代的有些含混。又例如開場的刺殺,我一開始會覺得節奏推進過快,很多細節沒看明白就過去了,氛圍也有些不足。

直到有一次我在資料館看了大銀幕的拷貝放映。之前覺得拖沓或含糊的幾場戲,立刻就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大銀幕上你能【看到】和【感受到】的細節以及信息量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尤其是依靠演員表演交代的信息細節,在小屏幕上很容易就忽略掉了。而正是這些演員表演和大量的細節所營造出的【氛圍】,才支撐起了整場戲的內在節奏。在這個時候,剪輯就要按照演員表演的節奏去處理節奏和氛圍,如果在小屏幕上處理,經驗不夠豐富的剪輯人員很可能就會丟失最核心的【戲份】,最後在大銀幕上檢查時就會發現,整場戲的節奏要麼過快要麼過慢。

所以在做院線電影精剪時,或者處理院線貼片預告片時,我們會反覆在大銀幕上做段落檢查,就是為了能夠找到最舒服的節奏和氛圍。因為電影是要在電影院看的,所以我們要按照最終呈現的方式去處理細節。

當然,對於剛開始學習剪輯的人來說,先不用考慮這麼細節的問題。但對節奏感和範圍的把握,還是要從電影院觀影開始掌握,不能僅僅只是依靠電腦看片。

(說句題外話,現在很多年輕導演一看就是常年在電腦或電視上看片,對畫面的感覺完全是按照小屏幕觀影經驗來處理,最後就會導致【電影感】不足。如果能夠從頭到尾都按照同一種標準來處理也行,起碼是種風格。但就怕標準來回變,一會兒電視一會兒電影,最後剪輯就要瘋……)


謝邀

理論上當然是屏幕越大越好,其他回答已經說得很詳細了,但那個只是對於片子的完成度來說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329025/answer/38126896

這是我得一個關於剪輯的回答,我認為在剪輯入門學習中,初學者根本沒到對細節較真的時候——一開始過多對剪輯點和某些細節的較真反而丟了剪輯最重要的部分——邏輯、審美和敘事

所以我覺得一開始題主不用太糾結於屏幕多大,你先建立了對剪輯的初步認知,建立對敘事和表演的基本概念再說,哪怕你很努力地去學習,除非你是天才,不然這個過程幾年是免不了的——何況說難聽的,從你初學到你可以給大片精剪,短短几年根本就不可能,您就放心好了

學習也是需要循序漸進的,不要在基本概念都沒建立時就迷失在進階的細節里,這是真正的捨本逐末


謝謝邀請。不過剪輯的東西我其實不算是內行。

電影部門裡一部門一世界。

不過屏幕大小對於視覺體驗上最大的區別在於Eye trace,視線移動軌跡。

普通小屏幕觀眾一眼就看完了,眼球運動幾乎很少。

大屏幕上面觀眾就很可能往往需要從一個角落移到另一個角落。

只有這點基本淺薄的見解,見諒。


看機械姬,我覺得很精彩啊,那詭異的小眼神簡直絕了。可是為啥豆瓣評分如此低?後來想明白了熱我是133寸投影,豆瓣上大多電腦屏幕……
自從用了投影,才發現電影,特別是文藝和劇情片,大銀幕和小屏幕是完全不一樣的觀感!


會。而且很明顯。

1、預覽成片時所展示的細節會有差別。
大屏能展現更多的細節,當然,也得有高解析度才行。另外,顯示屏的顯示色域也是很重要的。

2、開展剪輯工作時的工作區域大小會有差別。
大屏幕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區域,在時間線的顯示和素材瀏覽上會更加便利,提高工作效率。兩個屏幕就是比一個屏幕好用。

3、學習軟體時更容易。
這裡主要是雙屏對單屏。兩個或以上的顯示屏能很方便的讓你和教程視屏同步操作。


唔,比起單純的大屏工作,我更加推薦多屏進行工作,大屏最後預覽。

現在屋子裡用的3個屏,工作時候能2個進行剪輯,一個開瀏覽器搜資料或者開word看文稿。休息娛樂的時候能一個屏打遊戲一個屏補劇一個屏開瀏覽器看點資訊。當然,屏都不大,2個21.5寸,1個24寸,大了眼睛看不過來。。


謝邀 我經常對著電腦看電影是因為通常好片子在電影院也看不到 剪輯時候屏幕越大越好 影片節奏越慢 剪切點越容易出錯 比如剪一個長鏡頭 電腦屏幕對於畫面語言的表述性肯定不如電影屏幕加環繞立體聲來得好 但是現在一般學生剪輯沒那麼好的機器給你用 所以剪得時候只能自己腦補了 努力腦補影片氛圍(╯▽╰ )~~


自從換了21比9我表示愛上了加班


本人做視頻。
從拍到剪到做特效都我一個人做。
屏幕的大小非常重要。因為屏幕越大能預覽到的細節越多,也就能越精確地表達片子的主題。
當然家中或者辦公場所有很大顯示設備的畢竟不多,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全屏放大預覽。
然後屏幕大小決定了觀眾的臨場感感受,屏幕越大會有越大的臨場感,這時候有的細節就會被放大,而這個細節可能在剪輯預覽的時候並不明顯。
接著特效也是一樣的。如果用計算機生成特效,那就更要注意每一幀是否按照片子要表達的效果而來了。特效是毒藥,用得好錦上添花,用不好就是五毛效果。所以需要準確控制每一幀,放大畫面仔細確認才是正道。有時候僅僅一兩幀沒有處理好前後景的關係,就會讓特效顯得很假。而這也是需要一幀幀放大確認的。


會,但是一台好配置的電腦更重要,低內存爛顯卡你就等著哭吧
不過話說回來,有錢買64Gmac pro的人屏幕肯定也不會小吧

如果非要較真可以在大銀幕和電腦屏幕上分別觀看,阿拉伯勞倫斯現代啟示錄這類片子在兩者上觀影感受(不要忘了還有聽覺感受)天差地別,一些視覺衝擊低的片子則差別沒那麼大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王大陸的長相?
有哪些像「時空戀旅人」「怦然心動」這類的小清新電影?
電影《湄公河行動》中有哪些讓你難忘的台詞或片段?
《海邊的曼徹斯特》中對話的頻繁剪接給影片帶來了什麼影響?
為什麼很多人根本看不懂《羅曼蒂克消亡史》,還要說好看,而對於《長城》這種淺顯易懂的,還要一直踩?

TAG:電影 | 電影製作 | 剪輯 | 電影剪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