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 車隊是如何盈利的?

感覺F1車隊是很燒錢的項目,那麼它的盈利點在哪呢?如果是各大廠商為了打廣告,那未免太不划算了,因為這些錢拿到媒體打廣告,宣傳效果肯定比賽車上要好啊!那各大廠商養F1車隊的目的,或者這個的盈利點在哪呢?


一,對自身品牌溢價
代表車隊:法拉利,梅賽德斯,路特斯,卡特漢姆,邁凱輪

汽車製造商對於能夠製造一輛在賽車場上叱詫風雲的賽車是會對品牌產生溢價,通俗地講是增加情懷。沒錯就是情懷。法拉利在F1的光輝歷史使得很多人都對法拉利另眼相看,法拉利順理成章的出一些貴的離譜的紀念版,並把普通車的售價提高。
像卡特漢姆這樣的小汽車廠,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品牌價值和品牌認可度。邁凱輪則一步步借著在F1中的影響力推出P1這等與辣法918搶飯碗的頂尖豪車。
如果整天在電視上「今年過節不收禮」,對於多數豪車品牌是不利的,大家總不會對可口可樂有對法拉利的情懷那麼深吧?
他們賣的貴,一方面產品好,另一方面就是情懷的價值。

二,廣告牌
代表車隊:所有

整輛賽車加車手就是一塊移動的廣告牌。

三,剝削車手
代表車隊:一眾小車隊朋友
不要說F1,整個FIA有天賦的車手多了去了,但能爬到峰頂,並不完全靠實力。小車隊們往往沒有實力爭奪冠軍,但他們是一塊很重要的踏板,車神塞納,舒馬赫,KIMI,維特爾在開始F1征程的時候都在小車隊,然後展現實力,被大車隊相中挖走,然後就拿世界冠軍了。
小車隊不會免費給菜鳥們午餐吃。想來開車,先交點贊助費?
現在衛星車隊計劃要推行更明確了小車隊的定位,為大車隊們當小白鼠。

四,賽事的年終分紅
見者有份
賽事組織方在年終會分紅,對於各位演員一年辛苦的表演發獎金,演技好積分高的發的多,演技渣積分低的少發,演砸了隨便曠戲要罰款。但最後各個車隊只要不太糟糕,就可以分一大筆獎金。


以法拉利車隊來做個例子。
F1法拉利車隊2013年車隊預算是4億美元。其營收是4.6億美元。實現盈利。

車隊的收入有兩個主要來源。第一個來源是車隊贊助商,跟大多數其他體育運動一樣,F1車隊可以自由跟企業協商贊助合同,在賽車和制服印上企業標誌,以換取
可觀的經濟回報。從殼牌石油公司
(Shell)、桑坦德銀行(Santander)以及菲利普·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旗下的萬寶路(Marlboro)這三家合作夥伴那裡,法拉利車隊每年能夠獲得超過2億美元的贊助收入。

另一項主要收入來源是獎金。獎金是在F1賽事的總營收中分配給車隊的那部分,而總營收主要由電視轉播權交
易、活動招待、賽事贊助以及由賽道方支付的費用組成。通常,賽道運營商要為每個比賽周末舉辦的單場比賽支付3,000萬美元,但能獲得門票收入作為回報。
F1各車隊能夠獲得這些利潤的60%多一點,這個數字在2013賽季是8億美元。各個車隊根據本年度成績瓜分這8億美元,但是法拉利憑藉其在該運動中的特殊地位,另享5%的分成。比如說,根據2012年的成績,邁凱輪,紅牛等大車隊的年度獎金在1億美元左右,而法拉利獲得1.7億美元。

(以上數據摘自福布斯)

作為汽車運動中的頂級賽事,無論是F1,WRC,還是勒芒24小時耐力,其賽車科技都是代表了當今汽車工業發展的最高成就。各大汽車廠商開發出最高新尖的技術應用到賽車中,並且贏得比賽,對於全球的汽車消費者來說,是最好的廣告。反過來一家新興的車企的崛起,沒有優異的頂級汽車賽事的成績,是不會被廣大車迷認可的。就比如奧迪,如果他沒有稱霸勒芒24小時10多年的戰績,他永遠會被嘲笑燈廠,永遠無法和賓士,寶馬並列。


首先能出現在F1賽場上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廣告,尤其對於廠商車隊!也可以說是品牌效應,這不是簡單的可以用錢來計算的,至於F1車隊的盈利點要分幾種車隊說!

首先是大的廠商車隊,比如法拉利、賓士,這類車隊本身在F1賽場活躍多年具備很高的知名度和賽車底蘊,所以每年都會有贊助商的大筆贊助,而且10年、20年的廣告契約也是不在少數,比如法拉利早些年的萬寶路、殼牌,這幾年的桑坦德銀行、卡帕斯基等等,賓士的馬石油等等。其次,是每個賽季末的F1分紅,就目前來說是每年車隊積分靠前車隊依照排名獲得由高到低的分紅,廠商車隊因為擁有更好研發能力和穩定的資金鏈,所以往往佔據更高的車隊排名,自然年底分紅也多。但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年底分紅除了參考車隊積分外,還有車隊特權,主要體現在那些加入F1時間極長的重要車隊,比如法拉利

其次是非廠商性質的大車隊,比如紅牛、邁凱輪,雖然不是汽車製造商的廠隊,但他們也屬於大車隊,老車隊,他們的收入來源與廠商車隊大致相同,就是冠名贊助商、贊助商的廣告投入以及年底分紅

褪去「賓士」廠隊身份的邁凱輪已經不再是曾建的銀箭

第三種車隊不依託於廠商的牛逼私人車隊,請注意是牛逼的,而不是玩票的!典型就是威廉姆斯車隊。靠著私人老闆能在燒錢如命的F1賽場馳騁多年,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成績好或者運氣好能招商到贊助商,那自然是極好的,如果招不到賽車裸奔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賽車研發能力、經費等方面的因素,這類車隊往往只能爭奪賽季車隊總積分4-6名的成績,賽季末分紅對他們而言非常重要,可能直接影響到次年的研發經費和賽車競爭力

第四種就是已經上道但還稱不上牛逼的私人車隊,比如印度力量,他們正在向第三種車隊靠攏,雖然進入F1已經有好多年,但成績還不夠穩定,可能這一站站上領獎台,下一站就直接15名開外。這類車隊的收成除了贊助商廣告外、年底分紅外,還有一點就是車手的贊助費!尤其是2號車手的位置,基本上要坐地起價型。

最後一種是玩票型車隊或者接盤俠車隊,基本上在F1賽場玩玩的節奏,多則2-3年,少則1年就轉讓或者消失的。這類的車隊基本上沒有大的穩定的贊助商,車身上的廣告也是零零星星,畢竟沒有多少金主會為成績不好的車隊掏錢吧。沒有足夠的經費和強大的研發團隊,自然賽車也不會有大的競爭力,就在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之間徘徊,所以如果抓住一兩次機會,撿到1分、2分,他們往往會比奪冠還開心!因為這1-2分可能直接影響到年底的分紅,雖然他們能獲得的分紅相比年度冠亞季軍只能算是九牛一毛。而除了可憐的一些贊助費和分紅外,這類車隊的車手席位基本上是全開放的,價高者得,這也成為車隊運營的重要資金來源之一

如履薄冰的馬諾車隊
扯得有點多,不知道有沒有解答清楚。


F1賽車的車身上印了很多廣告,這應該是利潤來源之一。


其實和足球差不多,花費雖大,可是有贊助商,有賽事獎金


賣正式車手席位,賣試車手席位,賣後備車手席位,賣練習賽車手席位??


你難道沒有看到車身上那些花花綠綠的東西嗎?


法拉利沒年還沒開始跑就能分到一大筆獎金。
威廉姆斯上市融資啦。
索伯到處找付費車手


很多新技術,黑科技可以在f1上試驗,不然憋了那麼多東西,也沒處用


看看F1賽車上有多少廣告,還有電視轉播權,再就是現場的十幾萬觀眾的票錢(當然這只是一小部分),F1是一個大型賽事,F1賽車也是專供與這個賽事活動的,所以贊助分紅也只有那麼幾個車隊分。


他們賣的貴,一方面產品好,另一方面就是情懷的價值。


雖然從賽車到車手是一塊移動的廣告牌,但能實現盈利的車隊確實非常少,記得幾年前我還是非常狂熱的時候,法拉利似乎是唯一一支有盈利的車隊,而且我覺得幾乎沒有人因為想賺錢而進入F1領域吧。


廣告是其中之一 再有就是轉播費


F1裡面的技術轉化為民用車型技術


推薦閱讀:

2016賽季F1有哪些變動?實行了哪些新的規則?
如何看待法拉利2016賽季續約萊科寧?
每個領域的頂尖運動員巔峰期到底有多厲害?
普通人怎麼參加卡丁車比賽?
F1 計劃與 2017 年換成18寸輪胎,會對比賽產生什麼影響?

TAG:一級方程式賽車F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