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麥兜我和我媽媽》?


【2014年10月14日更新報告】
1.增添新內容:第四節新作的新特性和第五節這一作的遺憾。閱讀過本答原始版本的請下拉找分割線;
2.改善了排版,增加了目錄,便於閱讀;
3.在評論區6樓附上了答主在問題「如何評價香港的麥兜系列動畫」中的答案鏈接,配合該答案閱讀風味更佳。

==========原始答案==========
目錄:
一、摘要

二、前情提要:麥兜系列電影的四個特點
1.麥腦世界概念
2.出色的兒童心理描寫
3.揮之不去的憂鬱氣息
4.既高大上又接地氣的配樂

三、新作對原系列的繼承與發展(基於上段的四個特點)
1.「麥腦」的敘事風格(內含「大表伯」相關內容
2.兒童心理描寫
3.憂鬱氣息(內含「麥太之死」相關內容:麥太的「兩次」去世
4.配樂
5.總結

四、新作的新特性
1.描寫了麥兜成長的全過程
2.較多的隱喻和象徵

五、這一作的遺憾:觀影人群與能理解電影人群的割裂

一、摘要
謝題主邀,

先說短結論:

毫無疑問是很優秀的一部動畫電影,一篇散發著憂鬱氣息的成長小說。但也與前幾部麥兜電影,尤其是《麥兜故事》和《菠蘿油王子》,有著非常顯著的差別不建議學齡前兒童觀看


摘要兼結論:

這部電影中出現了麥兜成長的全過程,從學齡前到成為神探,幾乎每個年齡段都有著相當時間的描述。而前幾部中比較顯著的特點,比如麥腦效應和傳神的兒童心理描寫,更適合於對幼年麥兜進行描繪。隨著幼年麥兜戲份的相對縮減,前作中的特點較難發揮:一個長大成人的麥兜,總不能還活在那個幼年麥兜看到的世界裡面吧。所以適應了之前麥兜電影氣質的觀眾,也許會覺得不適應。

加之,即使處理得再精妙,隱喻得再漂亮,片子的主題是親情,成長,感恩,而缺少了前幾作中反映社會現實的氣息,難免會有觀眾覺得不過癮。這個也可以解釋,現在都2014年啦,90年代老香港的動蕩和迷茫,總會被人淡忘的,但親情可以是永恆的主題。


二、前情提要:麥兜系列電影的四個特點

在另一個回答「如何評價香港的麥兜系列動畫?」中,我介紹了麥兜系列電影中自己發現的一些特點,因為下文要進行比較,所以不得不贅述一下,然後依次進行比較。

當然,除了列舉的這四點比較,也有一些《麥兜
我和我媽媽》中比較突出的新特點,我會放在四點比較的後面(新特點是嫻熟運用的隱喻,這次太晚了沒有更,我會儘快補上)。


(讀過該答案的可跳過本章)


1.「麥腦」世界概念。這個詞是我杜撰的,意思是指,在影片(這幾段里均指代前四部影片)中出現的場景,多為被麥兜的腦子加工(臆想,回憶,理解偏差,無意識或有意識的記憶扭曲)過的場景。我們所看到的,是麥兜腦中的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融合(參見少年派,雖然沒有少年派那麼厲害)。

2.出色的兒童心理描寫。與第一點緊密關聯,影片中出現的兒童,不論是與我們刻板印象中的兒童相比,還是與其他各種影片中出現的兒童相比,都有著質的區別。而與現實生活中那些真正天真的兒童相比來看,則是還原度極高!具體表現在兒童的思維跳躍性和表現欲

3.揮之不去的憂鬱氣息(請注意揮之不去這個詞)觀眾們,尤其是比較感性的成年觀眾看了之後更容易感知到。麥兜具有的善良,低能,單親,傻,等這些特點融合在一起,讓人看了後為他的境遇感到心疼;又為他的樂觀感到欣慰;轉瞬又發現,他不是樂觀,他只是單純到不能發現自己所處的境遇;但抹完了眼淚後又發現,好像遲鈍如他,也終於發現了「低能未必有那麼好笑」,他好像迷茫了,又好像依舊樂觀,等等。

他絕非詩人,但你越像詩人,就越能感受到那股憂鬱。

4.既高大上又接地氣的配樂。旋律是各種世界名曲,歌詞則是或溫馨,或搞笑,或可愛,或揪心。而且每次配樂,不能說是神插入,但無一不與插入時人物的感情,思想相通(尤其是歌詞,建議像答主這樣聽不懂粵語的同學找來歌詞看看,推薦《教我如何去小便》一首)。


三、新作對原系列的繼承與發展(基於上段的四個特點)


1.「麥腦」的敘事風格。

在上篇影評中,我把麥兜電影世界觀中,到處存在的小動物和不管什麼角色都只有校長和陳老師兩張臉的設定,歸類於麥腦風格的體現了。這一部中依然繼承了這種人設風格:校長既是兒時的台長,又是探長,也是偶爾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的一個路人;陳老師既是電視台的攝影,又是警員,等等。但是這更像是單純地繼承,或者說創作風格的習慣麥兜已經長大,麥兜長大後的世界受麥腦的影響越來越弱,但影片中出現少年麥兜時,場景的搭設還是非常值得一提的。(目前網上還沒有影片的資源,只好靠拙筆描述了,請湊合看)比如,麥兜兒時,他居住的小鎮多是卡通風格,但麥兜逐漸長大時,與前幾部一樣的寫實風格背景,如正在拆或蓋的樓房,隨處可見的吊車,等等。

麥腦效應再像前幾部(尤其是前兩部)中那麼明顯,而是歸於細節。


但有關麥腦效應的還有不得不說的一點:大,表,伯。

這是一個與麥炳長得一模一樣,甚至也戴著廚師帽子的大叔。

每當麥太積勞成疾住院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在麥兜身邊;而麥太病癒歸來時,他又會默默離去。

菠蘿油王子中,麥兜喜歡坐著,想著,抖腳,就像之前麥太依偎著的麥炳那樣;在這一部里,他帶著麥兜,去大山裡,聽山的聲音。

他的麵攤只設在沒有人經過的小路。


如果我說,只有麥兜能看到他,你會不會感到驚訝?


這是我的理解,這個大表伯是麥兜性格中,遺傳自父親的那一部分的外化:脫俗,飄渺,單純,對物敏感。母親不在的時候,這部分性格是他的依靠。在影片後段,麥兜說每當他勇猛的時候,就能感受到母親。也許每當麥兜敏感(抖腳時的遐想,聽山的聲音)的時候,就能感受到父親吧。

另外,如果你說我過分解讀了,我會同意的。

因為如果這一段是過分解讀,那麼麥兜就確確實實地見到了他的父親。我也是希望麥兜能見到他的父親的。:)


2.兒童心理描寫。

依然很出色!注意一下在探長跟幾個小朋友講故事的時候,小朋友們的話語就能發現了。特點是無厘頭,思維跳躍。這個特點在少年麥兜身上也有體現,不過不多,因為少年麥兜的戲份不是很多呢。

例子就是陳老師和麥太告訴他戴手錶的手是左手的時候,他要回家找手錶了,不過答主感覺,麥兜的這種笨,跟前幾作的感覺不太一樣,嘿嘿。

(另外,我覺得要回家找手錶,其實源頭是鄭人買履。)

因為影片的主體不是聽故事的小孩,少年麥兜戲份也不多,所以這一段就到此為止了。


3.憂鬱氣息。

請別介意我這麼說:這一作里,憂鬱的感覺,太明顯了。

太明顯了,就會容易抓住。

抓住之後,狠狠地把它戳向自己的淚點,痛痛快快地哭一場,太容易了。

來得快,難免也會去得快。

當然,請把上幾段當作我裝X的吹毛求疵好了,畢竟即使未如前幾部的感覺那麼微妙,這一作里該讓人掉淚的地方,還真是一點都不含糊,我都不能稱之為「煽情」,因為它們出現得十分自然。


最催人淚下的部分當然是麥太的去世

其實麥太的去世,有兩次。:)


第一次:

向孩子解釋「死亡」,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不過很多父母都約定俗成似的用了同一個說辭:「爺爺啊,他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麥太不同,她好像更知道怎麼能讓小孩子信服:

為孩子講述虛實相間的故事。然後當你發現「真的其實是假的,假的也許是真的」的時候,真與假的界限反而更加模糊不清了。

麥太則在真與假之間默默離世。

就像麥兜神探講故事時,那個小朋友插的那句嘴一樣「又去太空了嗎?」。那時的麥兜,心裡也這樣問過吧。

那時的外太空說辭,在麥兜心裡還未被完全推翻,在他的想像中,仍舊有麥太與眾人告別,乘上飛船飛向星空的場面。

把肉切成菜的樣子,燒成菜給孩子吃,這個隱喻太妙了,真的太妙了,影片中出現的一系列事情,都是這個隱喻的延伸:

把苦日子過成富二代的樣子,然後告訴麥兜,我們發達啦,但是要低調;

明明是假裝旅行,卻也說是為了低調;

打兩份甚至三份工養家,卻說是裝窮總要裝得像一點;

……

而這隱喻,則是第一部中麥太帶麥兜去「馬爾地夫」的延伸。


第二次:

麥太的第二次離世,是麥兜初次正視母親的離世


痛失母親的麥兜開始了一場旅行,他游遍天涯海角,還去了天涯海角。

我想,他應該是刻意去那些跟母親一起假裝去過的地方的吧。也許他覺得去了這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母親的氣息?是的,這場旅行,是他對心中母親的挽留(這也是個極其巧妙的隱喻)。

不過他說,小時候假裝去過的地方,現在再去了,反而覺得也不怎麼樣:母親的氣息,沒有在這些地方尋找到,只能在他心裡的某個角落找到了。


直到他發生轉變的那個點

他在肖邦的故居,突然很想彈琴。於是(li)麥(yun)兜(di)就彈了一曲。

我比較相信的是,他那次確實彈地很好聽。

記得當時的場景嗎?空中漂浮著他小時候寫的,難看的,錯誤的字,扭曲的音符。然後似乎有一種力量在驅動著,那些字元在空中顫抖,等麥兜睜開眼睛後,那些字元則依次變成了正確的,工整的。

這是麥兜智力的覺醒。

這個臨界點之後,麥兜長大了,他知道了去哪裡找尋自己的母親。

「每當我變得勇敢起來,我就能在自己身上,感受到媽媽。」

不過別忘了這段的標題:憂鬱的氣息。已經有了強烈的情感宣洩,真的好難再將它稱作憂鬱了。

但仍然非常感人

4.配樂

看的是大陸配音版本,所以也許本來是粵語的部分被漢化了,不過,我好像聽到了,閩南語?不甚了解,暫擱吧。


5.四點比較後的結論

這部電影中出現了麥兜成長的全過程,從學齡前到成為神探,幾乎每個年齡段都有著相當時間的描述。而前幾部中比較顯著的特點,比如麥腦效應和傳神的兒童心理描寫,更適合於對幼年麥兜進行描繪。隨著幼年麥兜戲份的相對縮減,前作中的特點較難發揮:一個長大成人的麥兜,總不能還活在那個幼年麥兜看到的世界裡面吧。所以適應了之前麥兜電影氣質的觀眾,也許會覺得不適應

加之,即使處理得再精妙,隱喻得再漂亮,片子的主題是親情,成長,感恩;而缺少了前幾作中反映社會現實的氣息,難免會有觀眾覺得不過癮。我覺得這個也可以解釋,現在都2014年啦,90年代老香港的動蕩和迷茫,總會被人淡忘的,但親情,可以是永恆的主題。


四、麥兜新作的新特性

由上一章我們可以知道麥兜的這一部新作從不同方面對其固有特色進行了一定的削弱,但同時,在這部電影中我們也看到了不少全新的特點


1.描寫了麥兜的成長過程

前幾部中均未出現麥兜成長的過程,只是在影片最末處出現成年麥兜的幾個生活剪影,暗示麥兜之後的出路(第一部,普通上班族;第二部,抖腳藝術家;第三部,沒看出來,貌似是廚師;第四部,酒吧藝人),而麥兜如何從一個笨笨的小朋友轉變成上述的角色,都沒有直接說明。

這部,則開創性地對麥兜的成長過程進行了詳盡的描述:學齡前,少年期,叛逆期,青年期,和最後的神探波比期。麥兜成長的影響因素和契機,都有了明確地描寫,使得麥兜這個人物在時間維上也更加具體鮮活。

2.較多的隱喻和象徵

這裡舉兩個例子。

先是一個幾乎貫穿影片一半的意象:六合彩

影片前部,用比較搞笑地方式引入了這個意象:小鎮電視台竟然播麥兜用童子手抽獎,指導大家買六合彩的節目,這一時期,六合彩代表著麥太的夢想:賺得許多錢,給麥兜更好的生活

之後,麥兜童子手抽的號碼從未中過,一個鏡頭中出現被撕碎的六合彩彩票,彩票的碎裂也代表著麥太這一不切實際的發達夢的破碎,也為後來麥太拚命工作掙錢埋下了一個小伏筆

彩票與麥兜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麥太只買麥兜的童子手抽中的號碼,彩票中獎與否,暗示著此時麥兜的能力大小和成功的可能性。一直抽不中,乃至凡是他抽的號碼,絕對不會中,暗示著此時的麥兜沒有能力,不會成功。

與此同時,麥太則是堅持只買麥兜童子手抽中的號碼,這代表著麥太對兒子無條件的信任,同時也為影片後來的催淚金句「全世界的人不愛你,我也會愛你;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也會信你」埋下了伏筆。

六合彩大概就是這些,一個意象,三個隱喻。


另一個小例子是麥兜每天打好幾份工時,在流水線組裝水杯(?)的時候,流水線上來一個,便裝一個,但慢慢的就跟不上,以至於水杯在流水線後積壓。

這也暗示了麥太的積勞成疾

五、這一作的遺憾
我應該不是唯一有這種看法的人:能更好理解這部電影的人群和願意去電影院觀影的人群,交集好像不大。主動去看這部電影的觀眾大約有這兩種(主觀臆測,沒有統計):

1.母子或者全家一同觀看,孩子年齡在4到12歲左右;
2.比較熟悉麥兜系列,並且想看下這部新作的觀眾;
3.其他原因,比如是沖著聲優去的這種。

第一類應該是多於後者的:影片名字就叫《我和我媽媽》,前期的宣傳片走的也是溫馨、親情、搞笑的路線。如果我是個對麥兜系列的了解僅限於「魚丸粗面」這種搞笑段子的年輕媽媽,我會很容易被這部新作的海報,名稱和宣傳片吸(qi)引(pian),認為這是一部以搞笑為主,輔以溫情的老少咸宜的影片,從而將它作為國慶節帶孩子休閑娛樂外加親情教育的備選項。
等到了影院,看了一半左右,這個年輕媽媽也許就會覺得事情好像跟想像的不一樣:笑點沒有那麼多,孩子沒覺得好笑,倒是有些沉重。誒我去怎麼回事,麥太怎麼死了?這都什麼跟什麼啊!這豬怎麼還去週遊世界去了,這並不好笑嘛!
結果就是我去看的那一場,有不少孩子嘟囔或者嚷嚷著「媽,咱走吧,不好看」,然後四個以上的家庭真的就真的走了。還有很多孩子在麥太去世的時候笑了。
散場別走,我保證不打死你(我是凱丁)。
總而言之,這一部的笑點少於預期,尤其是少於被前期宣傳吸引來的觀眾的預期。我知道麥兜的真正看點不在於笑點,但我們無法否認這樣的事實:這部電影的大部分觀影者,尤其是小朋友,是沖著笑點去的。
所以我在開頭就說了嘛:不建議學齡前兒童觀看。

觀影人群和能充分理解電影者的割裂情況,在前幾部中是幾乎不存在的,因為前幾部在把握成人和兒童觀影者情緒這方面,做得很到位充足的笑料不至於讓孩子看了覺得無趣想走,隱藏的內涵讓成年人能多多少少看懂一部分,但也不至於擔心孩子會不理解——畢竟不算稀疏的笑點能成功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對比看來,在照顧小朋友方面,這部做得不如前幾部好。
總覺得還有些不與這部電影直接相關的東西沒有說出來,但時間不夠了,下次說罷。


2015.5.10母親節更新:

面對命運,媽媽可以輸的,已經通通輸光;面對命運,媽媽可以贏的,都贏了回來。她把贏到的都給了我,把輸了的留給自己。——《麥兜·我和我媽媽》

-------------------------------------------

母親的影像投射。自己的情感載體。

麥兜的電影就好像複雜生活中的簡單故事。作為處於各式困境中的平凡人,希冀從影像中體會到偉大,這是影像帶來的感受。

影片中的麥兜接受著強烈持久偉大的母愛,而自己的母親卻未必能像麥太一樣能說影片中那些煽情的話。

可是當麥太離世,麥兜再去那些假想過的地方,卻「都不那麼重要了」。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句,失落感一下就重重砸在了自己的身上。

這個時候麥太就是自己的母親,而自己就是那個無以為報的麥兜......


我覺的麥太生病的時候真的讓麥爸照顧了一段時間,麥爸廚藝很爛,只會煮泡麵,頂多加個荷包蛋,魚丸粗面就不要想了。他會假裝騎著小吃車帶麥兜去大山裡玩,趴在地上聽土地的聲音看,看星辰大海。只不過這一切呈現在麥兜年幼的腦袋裡就是和大伯一起去賣面,而面只有一種,速食麵。麥太病好後麥爸就繼續去「流浪」了。麥兜長大以後又有很多吃荷包蛋速食麵的場景,這無疑表達了父親對他一種潛在的影響。


簡單的故事卻帶出無數人不一樣的感慨,這或許就是生活的魅力吧。平凡人過著平凡的生活,卻各自擁有隻屬於自己的感慨。這是我看的第一部麥兜電影,這是一個朋友強烈推薦給處於生活困境中的我看的。看哭是必然的,因為電影中平凡的片段可以喚起大多數人的共鳴!最深刻的是買六合彩那段,母親因為憑著對麥兜的信任與愛而沒有選擇中獎,至始至終!而麥兜從使母親生活過的好點為出發點而選擇的六合彩號碼,以至經歷了生活從窮苦變的「富有」,再變為「窮苦」,這中間所經歷的是怎樣的心理變化,當麥兜知道自己沒有中六合彩時,說「其實生活沒有什麼變化,只是感覺就是有點不一樣了」,知道了真相的麥兜變了,迷失了方向的他在海上漂泊,他想要逃離一切,不願意麵對這樣的生活,特別是他的母親。最後母親離開了,這讓麥兜必須停下來面對自己,面對他與母親,他走了好遠好遠,直到吃上那碗面,他開始重現面對自己的人生,成為了一名優秀神探,而這正是媽媽給麥兜財富,那無比堅定的信任與愛。這部電影的確給仍在海上漂泊的我上了寶貴一課,強烈推薦給處於信心危機和迷失自我的朋友觀看!


無比簡單卻又無比動人。
擠在十一這個檔期,真是可惜了。

印象最深的有兩個地方
第一個是買六合彩,麥兜挑的彩票號碼從來都中不了一個,於是他挑了36個號碼,讓媽媽買剩下的。麥太卻始終相信自己的兒子不是一隻霉豬手,就是要買麥兜挑選的號碼,告訴他你小時候手軟軟厚厚,才不是霉豬手。
後來麥兜和麥太抱在一起,麥太說:「全世界的人不愛你,我都只愛你;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都只信你;我愛你愛到心肝里,我信你信到腳趾頭裡。」
他說:「媽媽,我愛你。」
看到這個橋段,淚水就止不住了。

第二個是結尾
「我沒有離去,只是換了個地方,活在愛我的人心裡…」


看完自己想了很久,想到的是媽媽對我的愛。
我和老公一起看的,他看到一半的時候和裡面的小朋友問了同樣的話「這個電影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說到麥兜就不能不說他媽
說到他媽就不得不說紙包雞

偷偷告訴你們
紙包雞其實使用麥兜同學親戚做的


不好意思,14年的問題,16年了還來不要臉地回答。因為之前花了好多時間去看《菠蘿油王子》和《我和我媽媽》,就是為了考究大表伯究竟是不是麥兜的爸爸——麥柄。

首先拋出結論:是的,大表伯其實就是麥柄。

第二部《菠蘿油王子》裡面,麥柄是一個王子,因為一時失誤,失去了自己的王國,還被人冒名頂替,從此一直夢想返回王國,直到他長大變成一個大叔。
第二部里,變成大叔的麥柄,他的職業就是一個廚師。

……像不像大表伯?

在第二部里,麥太一直說麥柄是個傻獃獃的人,不會說話,不會招呼客人,被調到後廚,做飯也一般。聯繫一下《我和我媽媽》,那個只會做一種面,面的味道都只有一種的大表伯,他是不是也是個不善辭令、廚藝也一般的人呢?

年輕時的麥太和麥柄

第二部的高潮,是麥柄毅然出走,回去尋找曾經的王國。他給麥太留下了一封信:

玉蓮:

當你讀到這封信的時候 ,我已經離開 ,離開一個不屬於我的地方。

關於我的身世,你看完桌上那本菠蘿油王子你自然會明白 。我是一個沒用的王子, 我沒騎過白馬,我沒斗過惡龍,沒有救過公主 , 沒燕子,沒花, 沒從自己身上挖出一顆寶石拯救過苦難的人, 上天賜給我一個花園 我把它弄得一片荒蕪 。

後來我以為我已經接受 , 特別是遇見你, 我以為我可以做一個踏踏實實 、平平凡凡的快樂人。


我跟自己說:「 眼前的東西已經是上天再賜給我的恩賜, 是我又一次的機會學會珍惜。」

但事實上, 我不甘心, 我也不能忘記 ,我不能夠無聲無息步入黑夜。

於是玉蓮我走了 ,我去找回我前半生失去的東西。

玉蓮你是一個最棒的女孩 ,這幾年如果沒有你, 我不可能熬得過去。 但是玉蓮, 忘了我吧 ,去找一個更愛你更懂得掌握自己生命的人 。

我這次回歸凶吉未卜, 如果過幾年你還沒聽到遠處有一個王子復國的消息的話, 我想我的故事已經結束 。你比我堅強一百倍, 你要像還沒認識我之前那樣, 快快樂樂的生活下去。

永遠負你的菠蘿油王子

麥柄


曾經有一個王子,後來他變成了一個大叔。
曾經有一個大叔,後來他走了,去尋找他的玫瑰。
獅子大王召開森林大會,他說,我宣布,散會。

不甘心的麥柄,拋下了麥太回去尋找他的王國,但是他真的找到了嗎,並沒有。

故事的結尾,麥柄一行人被困在了懸崖,前路渺茫。

是的,這就是現實。
其實王國並不存在,或者說,曾經的王國,其實再也回不去了。

可能是覺得第二部對麥柄的結局交待得太不清楚,所以在《我和我媽媽》裡面,謝立文安排了「大表伯」這樣一個角色。
大表伯說,來到這裡的人,吃了一碗面,說不定就會想回頭。

年輕的時候,一心想著去尋找夢想,去追尋自己的王國,而人到中年,想的就只有回頭了。

是的,大表伯其實就是麥柄。麥柄年輕時出走,但是卻沒找到回王國的路。後來,他在天涯海角賣面,勸那些在天涯的斷腸人回頭。

這裡還有一個細節,那就是在《我和我媽媽》裡面,大表伯和麥兜躺在星空下的時候,大表伯一直在抖腳。而在第二部里,麥柄說,抖腳會讓時間過得好像充實一點。所以他一直在抖腳。

至於為什麼大表伯不回頭,可能是因為他留下了那封信,不好意思再面對麥太吧。

或者說,誰又知道麥柄是不是真的是為了追尋曾經的王國而離開呢?或許他只是單純地和麥太婚姻破裂,他沒有走遠,就在附近。而麥太卻編了一個菠蘿油王子的故事,讓麥柄在她心裡真真實實地做了一回王子。


第一次接觸麥兜動畫。親情這東西總是內心深處的軟肋,感觸頗深。神探波比自述自己的成功源自自己的母親麥太。麥太似乎是一個無所不能的人,在一個小城混的風生水起,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傻傻笨笨又運氣奇差的麥兜。
電影中有諸多淚點,當麥兜和媽媽假裝出遊,當麥兜看到媽媽太勞累而說出我們一起來扮窮,當媽媽對麥兜說出那一番真心話。有時我也是強忍著淚,不光是感動,更多的是多多少少都能看到一點自己的影子。除了感動,看完電影我又在想另外一個問題,麥太在麥兜成長的過程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可能真是等麥太上太空了,麥兜才靜心思索麥太給自己帶來的一切。無論生活條件怎麼樣,麥太和麥兜的生活始終充滿了正能量,歡笑不斷,但這背後的辛酸,可能閱歷越豐富越有感觸。這也是整場電影,孩子們可以歡笑不斷,而大人們笑著笑著最後卻又笑不出來的原因。長大了的麥兜似乎也是渾渾噩噩,不知人生的方向在哪,此時的麥太並沒有給麥兜太多的指點,只是默默支持孩子的種種嘗試。離家的孩子驚聞噩耗,母親走後,麥兜週遊世界,遊歷了曾經假裝玩過的地方,尋找母親的影子。慢慢的他也發現,母親不在其他任何地方,母親其實一直在陪伴著自己。麥兜的心與世界也由此一下子敞亮了。
作為動畫,麥兜不可能給我們還原一個真實的世界。不過,作為一部動畫,它已經傳達了給我足夠珍貴的東西。


笑著笑著,發現自己哭了


先來一個比較裝B的回答:這是最好的一部,也是最失望的一部。
獨自一個人去電影院,周圍儘是些把《麥兜》當成《喜羊羊》看的孩子,整部電影下來,也曾淚濕三次。
而在這部電影中,我最害怕並且最不希望的事情終於出現了,麥兜長大了。曾經的那個一緊張就會拉屎,不穿衣服卻戴著帽子的廢材麥兜也長大了。
不像是之前的驚鴻一瞥,這一部中,甚至主角已經不是麥兜,而是長大後的麥兜--神探bobby麥。

這一部甚至提到了麥太的死亡,雖然麥太將生病檢查說是去外太空。(旁邊的小孩子們都信了,在此呼籲各位家長:這部電影真的不適合帶孩子來看,同時段上映的還有《鎧甲勇士》,那個更適合。)
麥太已死,麥兜也已經長大。再怎麼不舍,也希望這是麥兜的最後一部了。


看的時候哭了,眼淚水湯湯滴,給哥們兒分享卻都不以為然。也許原因是裡面的經歷和父母從小在上海打拚終於立足,和現在一個人在美國,經歷的苦是相似的。我想,如果生活經歷和這部片子很像的話一定會產生強烈的共鳴的。


印象最深的是麥太:順便而已嘛,有什麼關係嘛。就快發了,那用中六合彩。這短短几句話包含了好多好多,有時候看著看著感覺跟現實世界的自己好像。跟自己的媽媽好像,感謝媽媽!


1.這部電影是一部暖暖的雞湯啊,冬日裡喝真是暖和。
2喜歡麥兜媽媽的比喻,上太空就是生病,充滿童趣,喜歡她為兒子默默奮鬥,喜歡她用身邊的東西為麥兜創造點滴幸福。有一個細節對我特別打動,麥兜對麥太說「我的手是霉豬手,所以千萬別買我抽到的彩票。」但是麥太仍然買這幾個號碼,這是母愛的一種表達方式。
3就劇情來說還是比較單調的。描述了小人物為創作幸福而奮鬥,但電影bug還是很大的,比如說麥兜成為神探過程真的很不可思議啊!
4麥太給麥兜的是一種關乎想像的能力,用眼睛記錄身邊的美好,用周邊的小東西來塑造生活的小確幸。
無論如何,下飯看還是極好的片子!


這是我到現在為止看的哭的最厲害的一部電影。

現在每次一看到「愛你愛到心肝里」的時候都忍不住淚目。他不像菠蘿油王子那樣整部影片都是哀傷的基調,這一部用溫柔包裹了離別,更讓人傷感。
bobby的聲音很溫柔,回憶所有的事情也不傷感,是釋然。他坦然地接受離別,坦然地一個人往下走。
這一部也和其他的不同,我不是香港人嘛,所以前幾部還有一些粵語的梗不是很明白,所以搞笑的地方是搞笑,但也有些地方看不懂,覺得有點無聊,故事也講的斷斷續續的。這一部卻很好的銜接了故事情節,整部片子看起來很流暢,特別特別好。


與前幾部的麥兜截然不同,這一部電影,作者創作了整整2年,真的做成了一部給成人看的動畫電影。不得不說,勝過了同期的《大聖歸來》真的有它的道理。


麥兜還是看粵語版比較有味道


哭的很厲害


中六合彩那段 超級感人啊


沒什麼,沒別的,我淚點簡直快被戳穿,六合彩開始以後,整場,眼淚沒有停過,麥太上太空那段,很抱歉,一直哭,沒有能寫點影評什麼的


你要爭氣啊,媽媽最疼你啦!


推薦閱讀:

有什麼好電影推薦的?如「怦然心動」「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這種有趣,溫暖的電影
電影《卡薩布蘭卡》中褒曼特寫鏡頭的這種效果怎麼拍出來的?
你們喜歡周星馳電影中比較冷門的台詞是哪句?
如何評價日本演員 橋本愛?
有哪些出现在电影里的「神插入」歌曲?

TAG:電影 | 調查類問題 | 影視評論 | 麥兜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