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人研究ACT考試嗎?

ACT - American College Test
目前在中國的補習班非常少,想問問有沒有人研究過,有什麼心得沒有~


還剩1個月如何備考ACT?35分大神給出了這些私房建議 || TD乾貨

備考經驗家家有,速成學霸不吹牛。但這位ACT首考35分的學霸以自身長期堅持不懈的備考過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高分不止是一時的備考成功,更是長期的語言經驗的積累爆發。使用穩固詳細的備考方法,不僅是一次考試的高分,更能讓人從考試中獲取真正的知識力量。

先來介紹分數,四月ACT首考35,語法36,數學35,閱讀34,科學36。首先聲明,因為Sylvia的學習模式就是長期積累+自學型的,所以這篇經驗不特別適用於抱佛腳黨,但是有一些套路大家都可以參考。

語法

正如著名的備考書ACT Black book(強烈安利)所講,ACT可能考了假的語法,它的原則和我們平時所說英語不是特別一樣。所以提升ACT語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刷題。

剛剛開始學的時候:不要計時!不要計時!不要計時!做題越細緻越好,邊做邊標註這道題的考點(真·中考英語),然後簡單把思路寫在邊上。對答案的時候只要稍有疑惑的知識點/特別坑的易錯點就記錄下來,問老師問大神搞清楚,不要相信國內語法書。在完全弄懂第一篇的錯誤點之前不要開始做第二篇!不要開始做第二篇!不要開始做第二篇!因為你很可能兩篇栽在同一個點,白白浪費時間還打擊自信。不如借著第一篇的錯誤消化一些這個易錯點,用第二篇強化一下。

事實上,對於托福能夠90+的,了解基本語法結構的人來說,找老師從頭到尾串講意義不是很大,因為每個人的長處/弱點都不一樣。我的做法一直是自己做題,找老師答疑。所以,從一開始就查缺補漏,而不要等到最後刷了好多題了才開始查缺補漏,那樣效率很低。等到見到一套題的時候沒有沒見過的知識點,就看理解題啊、辭彙題啊能不能做對/整套題能不能做完,再開始大量計時成套刷題。

對於閱讀理解相關的題,做多了就發現套路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過,Sylvia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過做語法只讀每個空前後句,然後再想辦法搞閱讀理解題的,私下裡語法題其實非常注重語感和閱讀連貫性,所以這種模式好像不太健康。BTW,語法題有的題目答案會在文章的其他地方有暗示喲,總之,大家就盡量不要貪圖速度跳讀啦。

辭彙題自求多福,並且背不下去的小夥伴,參見下面浸入式學習模式(同時這裡感謝一下TD群刷)。empirical evidence告訴我們,如果你對一道題的答案不確定,跟著感覺走。選出來了的選項除非完全確定,就不要再改了。

最後談一下臨考3個星期以內成套刷題的重要性。首先就是時間掌控的問題。有的人可能做每一篇感覺7-8分鐘,好像差不多的樣子。然而一玩真的,答到後面就會疲憊,速度就下去了。其次就是,真正考試的時候,答到一半,我們是不知道前面答的對不對的。如果一篇一篇刷的話,就會感覺,誒前面對了好開心,然後後面正確率也很高。但是不知道前面是不是對的的時候,就會特別焦慮,後面就很容易答崩。所以一定要提早適應這種心態。

數學

這個真的沒臉說/哭。(TD推送門??ACT數學總是考不到滿分,你只差這一本「ACT數學黃金單詞冊」)

1、 準備一個非CAS計算器,學會用它畫函數,會很有用。充好電。平時做數學就用它。
2、 平時刷題的時候不要不做數學。我的做法是數學每套隨機出來20道做。
3、 自己搞不會的知識點,矩陣、複數、統計一般來講是我們的弱點。
4、 好好審題,指讀。目測是因為這個跪了。ACT非常善於挖坑。

閱讀

ACT閱讀雖然看起來很難,時間很短,但其實基本完全是信息性的。我們要做的僅僅是從文章中找到每道題對應的信息點,不會像SAT一樣讓你各種分(meng)析(bi)。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提升從文本中獲取信息的速度和效果而不用特彆強調分析信息的思路。

前期做3-4套題之後,大概就會總結出來自己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小說哪個方面比較欠缺了。接下來可以用幾天著重找那個方向的文本來讀。長度盡量和ACT閱讀差不多。除了小說之外應該都很好找合適的文本(TD以前推過科學雜誌),小說的話可以照貓畫虎自己選段。

第一遍讀的時候不要像平時讀一樣,慢悠悠地畫熒光筆查單詞,而是假裝自己在考試/真正讀報,迅速瀏覽,之後合上它,複述一邊內容和自己覺得重要的細節。然後重新精度一遍,反思一下自己漏了什麼重要的點,為什麼漏(長難句GG/原文太文藝沒看出來/好煩好煩不想讀了)。

這樣搞20-30個文本之後繼續回去集中刷4-5套題。重複以上過程,直到沒有明顯偏科,成績能看,就隨意做題,多多益善。為什麼要訓練盡量一遍記住關鍵信息呢?因為ACT考試的時候是沒有時間讀第二遍的。第一遍記住關鍵信息,做題的時候才能快速定位原文中對應位置,甚至秒答。

上面那個方法我用來刷了一輪小說一輪社科一輪人文,小說用了殺死一隻知更鳥,社科人文用了NewYork Times Journal(強力安利),然而我的主要學習模式是浸入式學習。作為普高黨,浸入式環境全都是要靠自己搭建的。學AP,告別不必要的中文讀物,和counselor交流的時候全程英文,刷電影,刷wikipedia,刷quora……並沒有刻意背過單詞。

然後,在刷題的時候不要用熒光筆/彩筆。用熒光筆/彩筆能夠有效提高閱讀效率,然而ACT爸爸不讓用,所以要養成克服艱苦條件的習慣。仍然是臨考的幾周要成套刷題。

另外,ACT和SAT的文章都有政治正確性。各種話題會經常與Minority平權、學生心理發展、自我定位、self-actualization等等有關,有著強烈的American Spirit。如果對這種套路很熟悉的話,辨別文章主旨會非常簡單。如果你的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去學學美國歷史/讀那些在美國學生中膾炙人口的本土經典(例如,Gone with the Wind)。可以把材料結合到上述閱讀訓練中,效果非常好。

科學

如果有人是知識性的虛,那麼你可以去看看普高教材理化生的實驗部分,了解基本的實驗原則(控制變數、數據分析、correlational/causational relations etc.)再來做題。如果高中理科不虛,那麼只要能讀懂題能做完,成績就會不錯。

科學前期的做題原則和語法差不多。

雖然很難像語法一樣總結知識點,但也有很多套路。什麼審題啊,完全不對的數據啊……還是,每個人的弱項是不一樣的,遇到錯題仔細分析就好啦。

在刷題的同時,搞一點托福的自然科學內容來讀,搞一套科學常用辭彙來背。如果非常虛,就有空多讀一些科普性的journal和網站。強化一些科學思維對科學推理成績好處很大(如果時間緊張,請集中精力刷題)。

安利一點:Scientific American/ NationalGeography/MIT等大技校的校園科研新聞…其實終極大招是將科學與自然科學AP混合備考。ACT科學推理經常考的化學平衡啊、力學實驗啊,在AP材料里全部都可以覆蓋到。

有一個同時適用於語法、閱讀、科學的注意事項,對於科學尤為重要。在刷題的初期,要嘗試不同的做題套路,然後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堅持到底。我在做語法的時候從來不會先通讀全文,而是邊讀邊把能做的題做掉,不會做的回頭再看一遍。基本上最後每篇4分鐘左右。

閱讀的話我會先讀每一道題題干,盡量記住,在文章中標行號,之後去讀文章,回來秒選,記不住的話再回去找。科學則是讀完它的背景介紹和概括就去讀題,然後再找對應的數據/opinions。當然,不要學我OwO,找適合自己的就好。

最後,一些零碎的小tip

1、 盡量提前一天到考場所在城市,調整狀態,提前探一下路(不要試圖進去)。

2、 帶一塊可以準確顯示精確到分鐘的時間的表,血淚教訓。Sylvia考試的時候坐在第一排最邊上突出的位置,考場里的鐘在我身後,然後我當天沒帶手錶……閱讀的時候各種崩潰

3、 提前練習塗卡,塗卡所需的時間比你想像的長得多。準備鈍一點的鉛筆上考場。

4、 考試之前看不看錯題刷不刷題隨自己。但是建議考試當天早上帶一套自己做的最爽的語法過去,站在門外看一遍,想想當時自己都是怎麼做對的。

5、 閱讀、語法、科學,有題不會,別想著先做做其他幾篇一會回來做。回來的時候剛才get的信息點都忘光了。先選一個自己看著最像的,圈個大圈,都做完還有時間的話回來看。如果你空了好幾道,按順序,從你覺得最有可能能通過再看做出來的題開始。

6、 辭彙題不會的話排除之後隨意選,然後看命。

7、 不要看一眼題看一眼表。

8、 最最最最重要的是,刷真題!真題!真題!Princeton/Barron/Kaplan提供的題都是假的ACT!

祝大家都能在之後的ACT中考出好成績。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是一名2023+er,積累比刷題重要!積累比刷題重要!積累比刷題重要!

作者:Sylvia

編輯:王導

本文系TD創作計劃系列,歡迎關注微信號testdaily獲取更多信息!


前言

從2011年開始研究ACT考試,也許你需要了解一下這個考試的來龍去脈,這是之前寫的文章,翻出來供你參考。交流帶來價值,批評帶來進步!樓上說的Open ACT是2013年做出的。


歡迎關注ACT考試微信號: loviact

***************

ACT 的歷史(未涉及AspirePSAE、EXPLORE、PLAN、CAAP等內容)

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考試的中文名稱為「美國大學入學考試」,
由美國大學測驗組織機構ACT主辦,是美國大學本科的入學條件之一,也是獎學金髮放的重要依據之一。ACT考試並不是單純的語言考試,而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測試。考試不僅考察學生對基礎課程的掌握程度,也檢查學生的一般學術能力,整體難度貼近高中生。


考試內容分為四個部分:英語、數學、閱讀、科學。其中,閱讀測試的內容涵蓋小說、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以及自然科學,而科學推理這部分則整合高中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

在全套ACT考試中,需要45分鐘完成75道英語測試題,60分鐘完成60道數學測試題,35分鐘完成40道閱讀測試題,35分鐘完成40道科學推理題,
共計215道題,且以上所有題目均為選擇題。考試時限為175分鐘,滿分36分,其中各部分均為36分,實際得分則取各部分的平均得分數。除此之外,還有40分鐘的寫作題作為選考部分,由兩個獨立評分人給分,滿分36分,不計算在總分中,單獨給出分數。

下邊按年代列出ACT的發展時間表

1959年夏天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項目成立,當時創始人Lindquist認為需要另一種地區甚至國家範圍的大學入學考試 。Lindquist有三方面考慮:

1. SAT主要通常用於美國東北部精英大學,而不用於其他區域的大學
2. 新的考試不應該只是入學考試,應該兼具水平測試
3. 新的考試應能衡量學術潛力,即在大學的學業表現

1959年11月ACT評估考試首次面向7萬5千學生,並規定從1960年開始,每年舉辦四次,分別為2月、4月、6月、11月。


對於第一個方面,ACT考試考試最初限制在美國中西部,考試費用是3美元。考試使用機器讀卡
。ACT可以將分數遞送給考生及大學,並幫助學生選專業選未來。當時規定:除非身體方面原因,ACT只允許考一次。目前的規定是:非特殊情況,ACT一生只能考12次,這12次中包含報名但未參加考試的情況。


對第二三方面,ACT的解決辦法是考試包含四個部分:英語(English)、數學(Mathematics)、社會學科(Social
Studies)、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每個部分45分鐘,考試時間為3小時。每個部分分值為1-36分,總分亦為1-36分。


1961年
全美約80萬學生參加SAT,約30萬學生參加ACT。到1967-1968年,參加ACT的人數約95萬。到1972年,約100萬學生參加ACT考
試,ACT考試改成一年舉辦5次,增加了每年7月底考試。這是考試費用是6美元。1985年ACT第一次發布了56頁的備考小冊子 Preparing
for the ACT
Assessment,該冊子包含一套完整的舊題,以便學生能夠更好了解考試,這個冊子一般在每年秋季發布。2013年度的備考小冊子是67C,這是
ACT在2009年6月份的真題。中國大陸目前比較常見的有59F、61C、64E、67C、72C,目前還可追蹤到的備考小冊子有大概有十三套以上,再遠些,不太好確定。


1986年ACT
改革,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被替換成科學推理(SCIENCE REASONING TEST),社會科學(Social
Studies)被替換成閱讀(Reading),Social
Studies改成Reading的原因是為了更好衡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試捲去掉了對美國歷史的考察,不再考察分析解決科普文學中圖形、表格等的
能力 。但目前的考試中在很可能會涉及美國歷史的知識,比如2013年9月21日的亞洲卷就涉及了美國歷史的內容。為了體現一致性,科學部分目前的名稱是
SCIENCE TEST,2003年之前的試卷科學部分統稱SCIENCE REASONING TEST。

1989年,ACT英語和數學改革,數學包含了三角函數和代數基礎,英語部分不再強調純粹語法知識,增加了寫作能力的考察,考試時間從2小時40分鐘拓展到2小時55分鐘。

1990年9月ACT發布舊版官方指南第一版,694頁。包含3套真題。本書為彩色印刷,非常明確地解釋了ACT的出題套路、思維模式、重點難點等,目前中國只存1本。


1996年10月ACT首次允許在數學部分使用計算器。1997年ACT首次允許使用互聯網註冊。

1997年8月ACT
發布舊版官方指南第二版,560頁。包含全新的2套真題(1ST、2ST),若干例題,其中閱讀例題囊括6篇真題文章。此官方指南使用時間極長,題目非常經典,2013年9月21日考試中有兩篇閱讀文章與1ST內容類似,且經過研究類比發現,學生使用2012年4月真題與該官方指南試題得到的總分完全一樣

。此案例可以證明ACT考試的分數的客觀公平性。即不同試卷,試卷整體難度不變,但各科難度會變化,這就造成各科分數會浮動,但量化後同樣水平的學生總分是大體相同的。


2005年2月ACT增加了寫作,時長30分鐘。考試可以選擇在註冊考試時,選擇參加寫作考試或者不參加寫作考試。至此,加上寫作,ACT考試總共時長為3小時25分鐘。同年,5600考生中有一人能夠拿到36分。2007年Harvey Mudd
College在秋季入學中接受ACT成績,ACT變成了全美四年制大學有效入學成績。


2005年8月ACT發布新版官方指南第一版,加入了對選考部分寫作的說明,包含了全新的3套真題(1MC、2MC、3MC)。


2005年2005年美國ACT考試中心收購了澳大利亞的一個全球最廣泛認可的國際大學預科項目GAC課程。只要參加GAC 9個月的預科課程培訓,就可以由課程培訓中心組織學員在內地參加ACT考試,而沒參加ACT授權考試培訓的學生可在香港參加考試。

2007年12月ACT發布新版官方指南第二版,623頁,內容與第一版幾近一模一樣,重合率99%,只是加入了選校信息的光碟,引發了教師和學生的強烈不滿。

2010年,參加SAT的考生1,547,990
,參加ACT的考生1,568,835,ACT的考生首次超過了SAT考生,2011年SAT重歸考生人數霸主寶座,2012年ACT當年參加考試人數第二次超過SAT考生,即約百分之五十二的畢業生會參加ACT考試。這是第一次有一半以上的畢業生選擇ACT,同時,SAT考試委員會首次承認參加ACT考
生超過了SAT考生,並開始推動SAT的改革,以應對ACT的日益嚴峻的挑戰,新的SAT考試預計在2016年發布。同年,ACT和SAT為了應對作弊風潮,要求考生提供個人照片和學校代碼。

2011年ACT歷年真題2011年第一版試題發布。

2011年9月ACT
發布新版官方指南第三版,936頁,分為有光碟版本和無光碟版本,試題除了保持原來三套真題(1MC、2MC、3MC)不變外,增加了2008年12月真
題67A和2009年4月真題66F兩套題。閱讀文章例子為61E真題和2006年秋季的小冊子61C等。

2012年ACT歷年真題2012年第二版試題發布。

2012年ACT

為方便中國學生參加考試並申請美國大學,決定於2013年6月2日(周日),6月1日(周六)SAT考試後一天,在香港增設一場ACT大學入學考試。考生
只需要在香港多停留一日,參加周日的ACT考試,就能為自己增加一次考試成績,從而增加被理想大學錄取的機會,實現留學美國的夢想。同時ACT規定參加6
月2日的考試的考生不能參加當年6月的另一場考試。

2013年ACT歷年真題2013年第三版試題發布。

2013年5月, ACT宣布將在2015年春季推出機考(類似托福),機考和紙考內容一樣,逐步推行電子化。


2013年5月下旬, ACT
取消了每年2月的香港ACT考試(無寫作),增加了9月的香港ACT考試(帶寫作)。但北美地區仍然保留2月份的ACT考試(無寫作)。2013年9月

21日是亞洲第一次舉辦ACT考試,為中秋節三天假的最後一天,報名時間7月1日-8月23日接受報名,本次試題代碼67D,北美試題代碼71D。變更的
好處:一是考生可以利用暑假備考ACT,趁熱打鐵在9月立即參加考試,效果更好。二是考生可進行美國名校的早申請,考生用9月的ACT成績可以參加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美國名校的早申請(EA或ED)。

2013年6月, ACT第一次在中國香港同一個月份舉辦了兩次ACT考試。普遍認為,這是ACT為了與SAT展開更有力的競爭採取的措施。


2013年9月,ACT考試費用由80.5美元上漲到85.5美元。

2013年10月22日ACT
與ATA聯合舉辦「中國首屆ACT考前輔導師資培訓」,活動地北京、上海、廣州。因為ACT正在與中國政府談判關於在中國大陸設立考場一事,所以該活動比較低調。北京與會者約200人(其中各地GAC中心派兩名教師,約60人),上海與會者約100人。該次會議主要是在普及推廣ACT,內容主要是新版官方指南第三版。

2014年ACT歷年真題2014年第四版44套發布(增補6套)。

2014年中國出現第一個ACT滿分,培訓師Lovi,其碰上了極好的運氣,這個滿分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能激勵一些只受過很基本英文教育的孩子勇敢地挑戰自己。此外,各地出現了多個35分(ACT滿分36分),地理坐標如北京八中、上海包玉剛(10年紀)、長沙雅禮等。

2015年ACT歷年真題2015年第五版55套發布。


2015年lovi ACT ACT網站上線。


2015年9月,ACT發布新版備考小冊子Preparing for the ACT 1572C


2015年9月,ACT全球同步啟用新版ACT作文,滿分36分,考試時間40分鐘。


2015年10月開始對獨角獸和超級獨角獸(33-36分)的考生進行記錄。


2015年11月,《SAT與ACT世紀大決戰》客觀介紹了SAT和ACT的現狀。


2016年ACT歷年真題2016年第六版66套發布。


2016年,中國總共已有4個滿分。

2016年1月,ACT 發布新版官方指南第三版更新版,這本書跟2011年第三版的區別可以用四個字概括「更重更厚」,把選校信息放在網頁從而替換了原來的光碟。ACT閱讀、科學、寫作的新變化全部沒有涉及到,一點購買的價值都沒有,換而言之,只是換了個封面。簡直無語O__O "…

*******************


ACT考試全稱「American College Testing」,中文名稱為「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是美國大學本科的入學條件之一,也是獎學金髮放的重要依據之一。由ACT公司主辦。ACT考試分為四個部分:文章改錯(English),數學(Math),閱讀(Reading),和科學推理(Science Reasoning)。另外,作文為選考。(摘自百度百科)

這裡不再對ACT做過多介紹了,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問度娘就好了。這裡轉載一篇徐淑錄老師的ACT的送分攻略圖解ACT送分攻略,美國本科留學黨必看!_HGCP低齡高端留學(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第一步,登陸ACT主頁A Student Site for ACT Test Takers,如下圖,點擊LOG IN,輸入賬號密碼進入你的ACT賬戶。

第二步,進入後出現你的待考的和已經出分的ACT成績,對於已經出分的成績就有send your scores這一選項,點擊進入

第三步,選擇你要送分的考試成績,點擊continue

第四步,繼續點擊continue和,進入選擇學校頁面,一般都用enter a code number這項,輸入學校的ACT code,然後confirm後出現學校名稱和location,確認無誤後點擊select選擇確定即可。

第五步,進入付款頁面,12美金一所的價格,填上信用卡信息提交就完成了。

最後安利一個很贊的課外活動,China Elite綜合背景提升項目,12天的時間,與耶魯、斯坦福、達特茅斯等美國名校教授一起玩轉暑假,全面提升綜合素質,結交國際精英人脈,獲取教授推薦信,為申請加分~詳情12天擁有突破天際的精英留學競爭力?同學,這個「套路」可以有!

------END-------

更多留學好料都被塞在這裡

【美國本科留學】文章目錄

專做美本留學知識分享的知乎專欄


本身兩門美高的閱讀課程都教,所以簡單做個比較。ACT閱讀是整個成績的核心部分,跟SAT的閱讀800分是國外學校最為看重的一樣。題目純粹難度低,但是文章的閱讀難度實際上和SAT的篇章閱讀部分基本一致,並不是坊間流傳的更簡單,ACT文章長度長很多,單純遣詞造句僅僅比SAT篇章簡單一點。
對考生的辭彙量要求不高主要是ACT因為沒有SAT反人類的填空,16年改革就沒填空了,說明college board自己都知道這部分的無用程度。
ACT閱讀題目不是順序出題,這個是整個閱讀最大的難點。


我今年在國內推ACT考試推的很厲害,幫上海幾個重點中學都落下ACT考點了

ACT相比SAT來說辭彙要求簡單,問題更加直接,至少數學不會和SAT一樣考你腦筋急轉彎了

但是閱讀的要求變態高,辭彙量降下來了但是速度要求提升很多

所謂的科學部分其實只要求掌握各類基本概念和嘗試,很少考公式定律,大部分也是閱讀

所以閱讀功底一定要好,最起碼要求能夠閱讀後英語理解而不是在大腦中翻譯成中文,這樣你時間完全來不及

利益相關:Princeton Review員工


閱讀速度快但討厭繞彎題目的人去考act比較划算。
reading部分對速度的要求相當高。速度不夠的話可以有所取捨地做題,如果特別不擅長哪個題型,如humanity,可以最後做它。
math對中國人來說沒什麼難度。
science嘛,主要是讀圖表。對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天文等自然科學科目均有一定了解,知道最基本辭彙英文翻譯就好。
english部分相當於sat writing里的語法,不過它的形式不一樣。是有5篇文章,題目嵌在文章里。我個人覺得這部分很簡單。
writing類似於托福寫作,題目都與高中生活緊密聯繫,例如支不支持穿校服。它跟sat不同,sat的作文題很抽象導致很多人背例子套進去。


前幾天剛在巴黎考完,簡單說一下。

第一,網上流傳有OpenACT的習題,和實際題目(保密原因是不允許透題的)的難度差不少,尤其是數學。OpenACT的數學題難度幾乎為0,大概相當於高一水平吧,實際題目應該相當於高二高三水平,會考到高次函數,雙曲線和其他比較有挑戰性的題目(我沒有遇到過導函數,微積分初步但不保證不會考),所以計算器盡量帶上吧……不作死就不會死……

第二,時間挺緊的,而且第一部分(45分鐘75題)和第三部分(35分鐘40題)都涉及到閱讀一段很長的文本,閱讀部分還需要進行分析理解,時間分配必須要做好(連填塗答題卡的時間算在內……我閱讀好不容易做完了結果填答題卡差6題的時候考官說時間到(╯°□°)╯︵ ┻━┻,一秒鐘都不能浪費……

至於科學,和數學一樣也沒有太大難度(因為自己找死結果只有科學部分做完了還有餘時檢查……),不過實際考試時候……估計還是相當緊湊的,如果沒有特別學過一些生物,化學和醫學方面的辭彙的話還是略微有挑戰性的吧。

感覺沒什麼可研究的,只能先把那套(也是唯一的幾套)OpenACT題目先刷一遍,經常保持英語閱讀量培養語感,然後臨考前不要生病早點休息考試時候集中注意力……

至於寫作的話,我感覺需要找native speaker的tutor來輔導……


研究ACT考試多年,ACT在國內一線城市其實普及度還是可以的,在此給ACT洗個白,美國高考確實不只有一個SAT!

通常情況下,SAT和ACT的主要區別在於SAT閱讀的難度和答案的對應更深刻,ACT有科學部分,有一定的理科基礎更容易考到高分。因此學習SAT時,單詞的重要性非常大,幾乎所有SAT考到高分的同學都需要用3-6個月的時間背下全部SAT的辭彙甚至GRE辭彙,之後在看文章時可以全部看懂,考高分的幾率自然增大很多,因此如果要衝擊SAT高分,辭彙是一個非常重要且需要提前很久開始準備的內容。ACT培訓通常對於辭彙的要求比較低,因為文章比較簡單,如果看不懂某些細節的句子也可以通過搜索找到一些題目的答案,因此學生只需要具備比托福辭彙多一點的辭彙量就可以考試,而且很多同學由於做不完題目,會自動放棄小說,這樣大多數文章都是科技類的,和托福辭彙重合幾率更大。因此ACT閱讀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太多準備時間。因此如果有長時間的複習時間,可以選擇SAT。

其次,SAT由於數學佔比50%,因此在數學滿分的情況下,語法只要不太弱,即使閱讀不好,也很容易考到1300+的分數,相當於ACT27-29。而ACT數學佔比25%,雖然科學不是很難,但是如果理科基礎薄弱或閱讀能力弱的同學也很難考到30+,因此總分會受到影響,數學並不能完全幫助學生提高太多總分,所以如果ACT考到27-29比SAT1300-1400難度要大一些。

相比ACT30-33和SAT1400-1500,個人認為難度類似,但由於ACT準備時間較短,辭彙方面要求低,所以ACT相對更容易考到這個分數段。

當然有些同學已經考過托福,托福成績不錯導致盲目樂觀,認為不用準備ACT就可以自如切換成ACT學霸模式,這個想法比較危險。

教學多年,研究出托福和ACT的換算規律。

很多同學托福105左右,ACT只有26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1數學不到34,會影響總分至少1分

2閱讀速度太慢:沒經過專業ACT閱讀老師培訓的同學,幾乎不可能做完,因此在速度上受太大影響分數自然低,再加上有些技巧和托福不同,學生不能兼顧讀懂文章和所有細節,導致考試時暈場,也會影響分數。

3科學做不完:科學雖然沒有閱讀難,但也存在很多技巧,比如圖表題與實驗題快讀搜索數字和變化,CV題快讀閱讀並抓住考點等,托福高分學員如果沒有經歷培訓,很難自己感悟出這些道理。

4英語速度慢:英語的題目非常多,很多同學如果全憑語感的話很容易精力下降或做不完,因此必須把簡單題和中等題的技巧總結起來,才能節約時間和體力,把相對難的邏輯題做好,從而提高分數。

更多關於ACT/SAT/TOEFL的問題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iloveCapitalA ,

赴美留學和考試培訓各種乾貨等著你哦~


我剛剛考完這個不久,在學校學的,來講一下感受
數學:這個太簡單了,做的慢的話有一個技巧,which is規定自己多久必須做完多少題

閱讀:實力夠的話這個也ok,but the time limit could affect you a lot
所以練習的時候不要在最完美狀態練習,給自己製作些困難
而且一定要有要點意識

英語:我最喜歡的section
初期把語法點過一遍,之後刷題
做題時一定要積極思考,因為bla bla, 所以bla bla
我做到後期腦子裡有了一個grammar frame, 比如句式啦,用詞技巧啦
所以做題最重要的不是去所謂的總結錯題,而是在腦子裡總結key

科學:先讀題,一個一個找,做題不要猶豫。
在真實考試中科學最後一個,那時候大部分人,比如我,腦子已經不轉了

So練習時一定要簡化思維
原因&>答案

我感覺act其實比sat更好玩,另外當成績上不去時不要灰心,相信自己


作為美本標化考試研究者,根據以托福75,85,95,105四擋就讀高二和高三(每檔次45人,每人一年內平均最好三次托福成績平均分,四捨五入到5分,比如平均分83和87算85)對學生進行對照組實驗。實驗大致描述如下。

1、沒接受過act訓練各組15人,35分鐘計時,70分鐘計時使用act68d,71h測試,記錄分數,每篇時間,錯誤題目,是否猜題,錯誤原因(讀不懂分為詞,短語,句型結構,口語用法,意義理解),測試感受,測試2小時後回憶,分析統計中國學生對考試的適應程度。

2、對托福成績105檔次學生按照一貫思路(提升英語能力),講解統計問題和難點,時間1周,次數6次,每次40分鐘,然後在下一周進行6次,每次40分鐘使用真題練習,並做計時35分鐘,記錄1中數據。對托福成績75段和95分段同學進行從詞,短語,句,段分析,題目分解解析方式教學,一周6次,每次40分鐘,每天配合真題無限時練習,之後一周6次限定35分鐘訓練真題,並記錄1中數據。

3、對托福85分檔次學生進行邏輯分析教學(自創方式)一周,6次,每次40分鐘,每天40分鐘練習。下周練習6次並記錄1中數據。

4、將閱讀全文和試題翻譯為中文,給為考語文成績高二在100分的5人做三套,計時35分鐘,平均得分是31分。(排除5人一共15套題目中最低24和最高分35)

5、分析對比數據,得到一下結論:

a)act閱讀對學生英語知識掌握考察不是重點,重點是學生的信息整理能力。信息整理是發現,聯繫信息,推論的能力。

b)中國學生通過提高英語知識存量,鍛煉閱讀能力來覆蓋考試要求是很困難的。限時條件105分段提昇平均從25分到28分。95分段從22分到26分。75分段平均分為20。

c)通過邏輯訓練和理解,在限時條件下,85分段成績由22分提升到28分。(以上所有分數按照標答給出分數求平均值後四捨五入,所有成績排除本段最高成績同學的最高分和最低5人成績的最低分)

結論,act閱讀考察的邏輯是學生獲取信息和整理加工信息能力,不是語言閱讀能力。閱讀速度和理解速度不低於330字時,可以在規定時間做完題並塗卡,成績可達28分。否則,成績很難提高。所以,以高考教育方式培養學生效果很差,因為我們指導思想是提升學生能力,去覆蓋考試要求。但是,即便這些文章是中文,學生在短時間內高分率依然不樂觀,何況英文?故此,教學的思想和方式一定要切合考試邏輯做調整和匹配。不可依據自學的感受,長期英語學習和教學的一般經驗,還有就是拍腦袋的文化慣性來決定act閱讀培訓方式。

如有想了解更多,歡迎聯繫微信zacharyaries。


研究倒是沒有,不過可以推薦一本書給你,ACT語法「黃金16考點」這本書還不錯,百度網盤可以免費下載,可以具體了解下,看看有沒有用。


研究ACT考試的人或機構現在在國內一線城市有很多,但是專業做ACT的機構卻並不多,很多培訓機構都是做托福雅思起家的,後來看到ACT比較有市場前景,為了補充培訓機構培訓項目的完整性,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ACT培訓項目,但是師資培訓和後期服務卻跟不是。一線城市北京act謎或loviact這種專業做ACT培訓的機構不多見了,二線城市的接受過系統培訓和研究的培訓師就更少了,不是說沒有ACT的培訓老師,而是專業研究ACT的培訓師比較少,大多數都是做托福雅思的老師轉化而來。

百生書院bsaact聯合創始人小百,耗費兩年左右的時間,已經完成了:

  • ACT歷年真題清晰修復:完成33套,主要北美真題,但由於不夠完整,並沒有釋放出來;
  • ACT歷年真題解析:刷題解惑資源庫,包括紙質版本,圖片版本,視頻版本;紙質版本適合與比較喜歡通過閱讀的方式學習的備考黨;圖片版本計劃用於後期的軟體系統的開發,無奈人力資源有限,暫時還沒有開始啟動;視頻版已經完成,部分已經發佈於:嗶哩嗶哩,ACT四格私塾,裡面包含部分的北美真題解析;
  • ACT備考系統方法課:88期,其中33期ACT英語,包含英語部分的所有的系統考點,常考形式總結,以及對應的解題思路;11期ACT數學,包含數學部分常考的難點知識講解、以及快速解題方法介紹;22期ACT閱讀,包含不同文章閱讀方法的介紹、題型介紹、以及對應解題方法介紹、以及正誤選項分析等等;22期ACT科學,包含ACT科學文章分類、對應解題方法、四大經典題型、以及對應的 解題方法等等;主要適合用21-32分的中級基礎學院。
  • ACT系統知識圖譜:根據ACT官方指南,以及市場所有真題的做題經驗、以及吸收Princeton、Kaplan、Barron等關於ACT考試指南以及方法技巧,製作而成的ACT系統知識圖譜的圖片、以及PDF版本。

以上是百生書院對於ACT研究的結果,更多研究結果,請關注公眾號bsaact。


我發現一個ACT數學乾貨分享群還蠻不錯的,有興趣的可以加入這個群~ 二維碼在下面,掃碼入群,它是完全公益免費性質的。群里有老師會在每天下午五點半會發布習題,第二天相應的時間發布視頻講解以及新的練習。我相信每天堅持一點點的努力和積累,最終一定可以量變產生質變的!大家一起共勉~~~加油!

http://weixin.qq.com/g/AeE0A6JXlS_Egbt3 (二維碼自動識別)


【考生必讀】2017年那些參加ACT考試必知的問題,你都了解嗎?

近些年,ACT考試人數不斷攀升,美國各州無論公立或私立大學對於ACT考試認可度也越來越高,此前我們曾引用官方數據【2016-2017最新】ACT機考來臨!SAT大變革!對比求真相,來看看它們現在的樣子?看到了ACT考試已遠超SAT考試,成為美國升學考試的首選。作為學校對申請者評估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ACT考試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每年優化考試內容。

在最新的ACT考試大綱中,除了指定AOP在線備考課程是官方唯一推出的備考輔教輔學課程之外,這些問題成為學生最關心的基礎要點。

下面一起看看官方指出的參加ACT考試必須了解的問題

Q1:ACT考試為何如此重要?

ACT考試是由美國ACT
INC主辦的美國大學本科入學考試,旨在為大學提供統一的入學測試以甄選申請人的入學資格。考試時間為每年4月、6月、9月,10月,12月,2月(僅美國地區)。
ACT考試因學校而異。 除了ACT成績,學校同樣也看重學生的高中GPA,成績單,推薦信,面試表現和個人陳述等材料。具體參考各大學招生指南。

除此之外,ACT成績報告提供最適合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價值觀的大學專業方面建議。在STEM成績中,指明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方面針對大學課程的準備情況。

Q2:ACT考試具體內容是什麼?

ACT有四個部分:英語,閱讀,數學和科學,可選寫作(40分鐘)。有些學校需要提供寫作測試(自選)成績,所以務必在考試之前諮詢學校是否需要提供自選寫作成績。

Q3:ACT考試的評分機制是怎樣的?

ACT單項考試的分值為1-36分和綜合成績,即四項考試的平均成績。ACT考試用時3小時30分鐘。通常人們所重視的分數就是ACT的綜合成績。綜合成績分值為為1-36分,美國平均水平約為21。舉例來說,如果各單項考試得分為:英語31分、數學30分、科學29分、閱讀30分,
綜合成績則為30分。

此外,英語、數學、閱讀成績中還會獲得分值為1-18分的額外成績,這些分數能夠更進一步體現學生的能力,但是並不會作為大學入學的考慮因素。

ACT寫作考試為自選科目。如果參加此項考試,學生會得到自選寫作成績和綜合英語寫作/寫作分數。

Q4:參加ACT考試最適合的時間?

學生通常會在高二第二學期參加ACT考試,之後高三第一學期再參加一次。然而,越來越多的學生早在高二第一學期就參加ACT考試。這樣做能夠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進行多次ACT考試以最終考取自己滿意的分數。

Q5:ACT考試報名時間及截止日期?

通常,ACT考試報名截止日期在ACT考試日期前五周左右。
可以從ACT官網獲取報名及考點信息,同時也可以通過ACT官網在線報名。ACT俱樂部提供包括澳門大學、香港等多個亞洲地區考試團服務,作為官方授權的推廣機構,幫助學生降低成本,減少因對考場不熟悉所付出的時間及精力,排除不確定因素。

Q6:ACT考試費用是多少?能否在境內考試?

作為一項國際考試,ACT考試提供包括澳門、香港、韓國、台灣、日本等亞洲地區的境外考場。學生僅需通過網站報名考點,即可按照要求進行考試。2017年ACT考試費用為$93.5(不含寫作),$109.5(含寫作)。具體信息可登錄ACT官方查詢。

更多ACT知識 歡迎關注ACT俱樂部


ACT考試全稱「American College Testing」,中文名稱為「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是美國大學本科的入學條件之一,也是獎學金髮放的重要依據之一。ACT考試由美國大學測驗組織機構ACT主辦。ACT考試均不是單純的語言考試,而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測試。考試重視學生對基礎課程的掌握並檢查學生一般學術能力。ACT考試分為四個部分:英語(English),數學(Math),閱讀(Reading),和科學推理(Science Reasoning),作文為選考。題目為選擇題;英語 75問題/45分鐘。數學 60問題/60分鐘。閱讀 40問題/35分鐘。科學 40問題/35分鐘。所以對於答題速度和準確度的要求非常高。


認識幾個教ACT的,考單科滿分很容易的


ACT考試確實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留美學生的選擇,尤其是SAT要改革之後,至於他考什麼,百度一查就知道,這裡說點一般人不知道的吧,不同基礎的學生怎麼複習。

我覺得首先要有堅定的態度和決心,你得相信自己可以的。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基礎進行相應的複習。

以下是不同基礎的學生大約可以達到的ACT各科成績比照表。

ACT

數學

科學

英語

閱讀

平均分

0基礎

33

25

19

16

23.25

中階

34

27

25

22

27

高階

35-36

31

30

27

30.75

因為不同的科目特點不同,想要達到不同科目的理想成績也得一點一點來。

下面就ACT四個科目各自的特點來總結不同程度的學生該如何考得合理的高分。

閱讀

特點:跟托福的3篇閱讀文章60分鐘相比,ACT 4篇文章,40道題,卻只有35分鐘。並且ACT閱讀又涵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和小說、散文等多個方面。所以閱讀可以說是時間緊,任務重,涵蓋面廣,要求高。

策略:

抓緊時間,集中精力,切忌回讀來浪費時間。

英語

特點:英語的語法75道題45分鐘,平均36秒一道題,時間也是相當的緊。

策略:

語法32分,需保證錯誤率在5個以內,反覆閱讀錯題集,分析清楚自己知識的盲點,加以歷年真題每周3套卷的訓練,OG、歷年真題、1296至少刷一遍。

28-31分,需保證錯題在10個以內,學生要反覆查閱錯題集,再輔以精選專項練習,每周5套真題卷,至少完成一遍OG、全部歷年真題。

24-27分,需保證錯題數大概是12-19個,並找經驗豐富的老師給予全面的知識點漏洞排查,再加以大量練習。錯題集要看至少5遍,再輔以OG、歷年真題、1296刷2遍,且要達到這個分數段至少保證完成1遍OG、至少10套歷年真題。

21-23分,需保證錯題數為20-28個,這部分同學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所有ACT語法考點進行系統學習並加以大量練習。在專項練習的基礎上,OG、歷年真題、1296要刷3遍,且要想達到此分數段至少保證完成OG的全部練習。

數學

特點:60分鐘60道題,大部分學生都沒問題,有問題的也都停留數學生詞和部分難點上。

策略:

33以上:不能馬虎,錯題數控制在3個以內。

29分以上:穩紮穩打,層層提升。首先,全面梳理算術、代數、幾何、三角函數、矩陣、排列組合等知識要點,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針對性的全面撒網,有的放矢,高效建立知識網路。其次,精選真題,講練結合,解決高頻考點的解題技巧和方法。

28分以上:首先對症下藥,針對薄弱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鞏固知識體系;其次各個擊破,講解考試難點重點題型解題技巧,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拓寬學生思路,以達到左右逢源之效。與此同時講授逆向思維法,發散思維法等等思維模式建立高效解題思維,在思想上勝人一籌;最後,對ACT真題進行精講精練,查漏補缺。

科學

特點:題目多是帶有科學背景知識的閱讀題,更多考察學生理工科方面知識。

策略:

25分以上:首先結合真題,普及基本理科背景知識及常見考點;其次分題型講解真題,分學科講解真題,把握每種題型特點,以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之效;最後,講練結合,挖掘學生閱讀潛力,培養學生高效閱讀技巧,與此同時傳授逆向解題法,提高學生解題速度。

31分以上:首先結合曆年真題,重點普及薄弱學科知識點和常見考點;其次傳授逆向解題思維和三詞思維,使學生具備迅速捕捉答案來源的能力,同時提升學生高效鎖定和提取關鍵信息的能力;最後講練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理解能力和各種題型解題技巧,各個擊破。

至於推薦,聽說北京交通大學有個叫GSS的暑校不錯,很多在那學過的學生都考上了美國哥大,紐約大學這類很牛的學校,你可以先上網查查看,他們平時有很多ACT、SAT這類的針對性培訓,效果據說也挺明顯的,建議你可以先去看看,嘗試一下。


推薦你一個微信公眾號:ACT論壇,很多討論分析ACT的匯總


研究不懂...最後無奈報了班。


ACT考試,的確是近幾年中國高中生出國留學的新寵。
關於ACT考試的培訓課程,看似很多
然而事實上
有很多是掛羊頭賣狗肉的。。。。
具體的名字就不說了
特別是一些所謂的大機構,所謂上市的公司
他們還是那些教雅思托福的老師
突然
搖身一變
就成為了教ACT的名師了
不能再吐槽了。。。
不過呢!
總是有真正的良心機構的
主要表現為小而美的工作室、創業公司
主打北美留學培訓的
說到這裡
咳咳。。。
請允許我插播一個廣告
我現在實習的公司,豐學教育網,就是將南京地區的優質工作室、創業公司的資源進行了整合
如果感興趣的話
可以戳我們的官網看看
也許可以幫助各位看官
http://www.xue300.com


如果想要熟悉act test,建議第一步先自己做一套題感受一下,了解test內容,時間,和形式。然後自己再去搜集一些資料,這樣看的時候也能產生共鳴。如果自己時間不多,想快速掌握act,建議找一些公司幫忙,例如時代焦點。之前有個朋友去那報班了,還不錯。


ACT寫作2015年下年實行了新的考試形式,出題考察的要點也變化了,要求分析能力,辯證和邏輯思維更強些。主要是給一個話題,三個觀點要求平息散了觀點,並給出自己的觀點。所以我們在考前要熟悉出題方式,並有效地準備。可以看焦點的視頻網站,360class祝好運!


我也關注了微信公眾號ACT論壇,覺得很有幫助。


推薦閱讀:

如何以本科歷史專業背景進入藝術品投資與鑒賞行業工作?
目前大三,目標是影視,遊戲,插畫行業,目標出國工作,附作品,應該向哪個方向練習努力,還有畢業出路問題?
放棄東南大學(大一)去悉尼大學上學是否明智?
怎麼去荷蘭留學?
留學黨們家庭經濟條件都很好嗎?

TAG:出國 | 考試 | 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