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電影評分能否人為操作?《一九四二》兩極分化的評價是真實的嗎?

《一九四二》在豆瓣上有26%五星評價,33%一星評價。該片6.1分評價,成為了馮小剛作品中倒數第二的電影(最低分的電影是《夜宴》)。電影首日票房僅2550萬,並引發了華誼兄弟股票重挫跌停。到底這是一部不叫座的電影?還是被水軍人為惡評的電影?

豆瓣鏈接為: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6011805/


我們可以先看下1942的豆瓣評分

一星評分佔比38%
再看公認的爛片 三槍

一星比例23.6%
影片總分很低但是觀眾的低評分集中(二星比例29.1%,三星比例33.0%),沒有像1942突兀的一星高比例(二星比例僅4.5%)。

因此豆瓣的評分不能真實反映這部影片的真實質量,存在人為的故意低分。我們再對比馮小剛之前的2部作品:2010的唐山大地震,2010的非誠勿擾2

這兩部電影不存在一星比率過高的現象,評分還是比較集中的。
因此我們可以看1942的一星比例高多是因為影片之外的因素。馮小剛上次電影是2010上映的,這兩年發生在馮小剛的比較重要的事情是:
1.護舒寶事件
前幾天天涯就有人發帖「《1942》上映,有多少人受「護舒寶」事件影響?」
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3775290-1.shtml
2.再加上最近的「少年pi一周imax」事件的推動。

反感的並不是你(們)拍不出好電影,而是你(們)利用電影之外的事情來影響大家的觀影選擇,製造所謂虛假的「繁榮」。

12.11更新
還有部電影叫1942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6889400/

評分和評論都很亮


這是近期的新聞,解釋為什麼少年派imax只有七天就下檔的原因

昨天馮小剛在發布會上主動提到這一問題,他說:「《一九四二》馬上要上映了。我發現有些朋友很憤怒地質問為什麼《少年派》(全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IMAX期限只有七天,就要被《一九四二》霸佔?我看完了也很不解——為什麼《一九四二》就這麼牛,IMAX公司是一家美國公司,他不想把一部好萊塢片子放好,要這麼偏向一部中國電影?美國人這麼可愛?我開始向最了解內情的王中磊詢問,他告訴我早在半年前,《一九四二》決定在年底上映的時候,IMAX就熱情洋溢地要求籤一個協議,這個協議在美國通行的規則是有一個排他性——檔期簽給誰,別的電影就不能再這個檔期上IMAX。我們說這個很好,就簽了。結果IMAX公司也沒想到了11月會突然空降一部《少年派》。他們的檔期是11月22日上映,我們原定的檔期11月23日上映,這就意味著如果《一九四二》在23日上映,李安導演的《少年派》從23日開始就沒有IMAX銀幕。但是我們覺得不要撞得這麼緊,就把檔期挪到了29日。此舉最大收益者就是《少年派》,因為我們給它留出七天的I-MAX檔期。」指責IMAX公司沒有承擔說真相的責任解釋完《一九四二》與IMAX公司的協議之後,馮小剛導演也主動分析了這件事背後的原因,並且指責了IMAX公司態度曖昧,沒有第一時間把問題說清楚。

http://et.21cn.com/star/zhuixing/neidi/2012/11/29/13816419.shtml

我個人是覺得,現在再拍一部關於日本,國民黨,國人的片子,應該是還是爭議會很大的吧。周末決定去看一下,在補充關於電影本身是不是優秀的評價。

@何一鳴 的答案解釋了豆瓣能否惡意刷分。關於豆瓣能否人為操作,我覺得至少豆瓣自身是不會這樣做的。至於網路水軍,這個之前我看過偽消息,對1942也是很氣憤,有可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豆瓣電影的評分,我覺得是大部分情況下都反映了影片本身的情況,而1942上映後,大家打分並不僅僅是依據電影本身是否好看進行打分,同時有對其擠壓少年派的檔期問題的誤解,大家對國產片的恨鐵不成鋼等等各種原因,沒有看過電影,也不好對內容進行評判。

更新(12.2):看過電影了,現在豆瓣的評分是這樣的

一般情況下評分都是符合正態分布的,感謝@陳哲 和何一鳴的調查。馮小剛導演的其他作品,包括其他的電影評分大抵都是這樣的。也就是1942的成績是在三四星徘徊的。我個人給了三星,如果調整一下中國特色的觀影心態,可以給個四星。我依然認為豆瓣的評分是可信的。即便是有人沒有看過就評價了,即便是有人因為對馮小剛個人看法給的一星。2萬多人的評價,足夠了。

我的看法是這個電影的評分已經不單單是根據電影判斷了,同時又摻加了對於馮小剛本人的判斷,包括各種微博事端,以及關於imax7天事件(雖然是假的)。所以豆瓣電影的評分還是反映了很多事情,大家的意見通過閱讀評價,影評都能得到了解。兩極化評價是真實的。

翻看過其他的答案有的說電影空洞,有的說反映社會,振聾發聵。

我給了電影三分,當時看完電影,我就想起了少年派,很久沒有一部電影能讓我想這麼久,不管你從電影中的隱喻讀到了什麼,導演想要講些很重要的東西,你也感受到了。


評分低的主要原因是前段時間馮小剛在某次網路罵戰中支持了當中一方。去豆瓣看看那些評論就知道了,很多非常有針對性的惡意差評。
某些人為了證明自己有立場,就覺得什麼事都得站個隊,挺無聊的。

如果 張新寧 引述的媒體關於IMAX搶檔的解釋屬實,那麼1942片方應該早點出來澄清,畢竟在大陸黑幕陰謀論什麼的很容易就被群眾相信了。

《1942》還沒看過,但我覺得作為生長在中國的人,很應該進影院看看。這是歷史書上看不到的歷史。

總是有人叫囂「還我們歷史真相」,現在有人去做了,卻因為幾個明星的無聊罵戰成了炮灰……這比該相信Life of Pi的哪個故事還傷腦筋。


豆瓣為了防止惡意刷分,新註冊的馬甲都必須經過一定時間,在豆瓣上有一定數量的操作之後,才能形成有效評分。所以打分的應該都屬於豆瓣常駐用戶。

分析幾種正常的豆瓣電影評分:

好電影,5星最多,向下依次遞減

一般或中等偏上口碑的電影,4星居多

爛片,和好片的情況完全相反再看1942

《1942》現在在豆瓣的評價是5星:24.1%;4星:19.0%;3星:14.5%;2星:4.5%;1星:38.0%。這部片子和以上三部的評分情況都不一樣,是1星最多,然後5星到2星依次遞減。由此觀之,很多人都是特意過來打1星的。
造成這部電影差評如潮的原因除了大家氣憤於少年派imax被它排擠,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之前馮小剛在「護舒寶」事件中激怒網友所致的吧。雖然因為導演一件與電影不相關的事情而遷怒電影的行為有些欠妥,但這也反映了廣大網友的態度。


很多人責難為什麼不拍1960,很多人願意自己對號入座當畜生,很多人說你搶了我的少年派。
馮小剛最大的缺點是心直口快,高估了大部分中國人的智商。
馮小剛應該拍個1960然後被斃掉,然後讓大家在微博上好好的同情一下,投資人的錢你管他呢。
馮小剛應該在舒淇被辱罵的刪光微博的時候,也要裝作沒看見,演藝圈講什麼義氣呀。
馮小剛你沒事拍什麼歷史呀,你從歷史中反思他們卻說你消費苦難(當然他們永遠不會說泰坦尼克號是在消費災難)。你給他們講道理,他們永遠有自己的道理。你花一個月拍個非誠勿擾3,讓葛優賣賣萌裝裝逼把這幫苦逼逗樂就行了。
在這麼一個腦殘居多的國家,你得把人品和責任和義氣都放在一邊,你得會表演會永遠都說立場正確的話會討好這些天天耗在網上的人,不然你就麻煩了。


在這裡我只來講下可能導致這種事情發生的一個原因
(首先聲明:這部電影我還沒看過,關於馮導之前做過什麼招人罵的事情我也不是很清楚,所以言論中不帶有任何的偏見):
用我自己的思維邏輯進行說明:
最開始的情緒:當初有兩部想看的電影:少年派和1942,想看少年派是因為周圍很多的人在講好看,想看1942是因為看了一期關於電影的訪談節目;

產生變化:聽說少年派IMAX只上映七天就下了,最後一天當晚加班到十點的我,依舊開車去了華星UME,而且最後是從票販子手裡買到的一張票入的場,看完電影,拖著疲憊的身軀到家的時候已經快兩點了,但感覺不虛此行,這個電影值得一看!七天的IMAX時間太短,可惜了!


後來:在看新聞,發現網友炮轟1942「霸佔」少年派檔期云云,馮導出面澄清等等,但最終給人的感覺是——「財大氣粗、眾星雲集、靠災難片博眼球」的1942在欺負與「與世無爭、注重內涵、小清新」的少年派(形容詞是給我的感覺(這裡面說的感覺是主觀的,是我自己的感覺,我並不覺得都對,所以加上了引號),再加上馮導和李導給人的感覺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欺凌弱小,士可忍孰不可忍,又加上少年派確實是一部好片」 所以在豆瓣上出現了網友泄憤的一幕;正所謂萬事講求「天時地利人和」,馮導背這個黑鍋,可能壞就壞在這個天時了。。

雖然會有上面說的那種想法,但我並沒有對這部電影產生偏見,這個周末我也會去看看1942,看了內容,可能評價就會更客觀些了


今天剛剛去看了《一九四二》,綜合看來,由於原作線索太多,角色太多,凝聚度不夠,不太適合改編成電影,加之馮小剛吸取唐山大地震的負面評價,刻意壓制了情緒,高潮點不夠。不過馮小剛十幾年的夙願拍攝,還是讓這部電影誠意十足,個人願意給7.5分。豆瓣上評分低,是因為網友的情緒抵制的結果,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前段時間馮小剛維護舒淇,罵網友是畜生,結果很多人對號入座,從而抵制馮小剛的電影。實際上又有也多少網友會揪著舒淇演過三級片拍過暴露寫真,而一遍一遍罵她婊子呢,「畜生」是少數,切莫真當自己是「畜生」。
  2. 有些人缺乏常識地批評馮小剛為什麼不拍「三年自然災害」、「1989」這種電影,所以有的人說「影評人評論電影,就像太監談論愛情」,打打嘴炮誰都會。
  3. 認為馮小剛發「國難財」,這也跟馮小剛電影往常會大量植入廣告的固有印象分不開,加之最近幾年《金陵十三衩》、《白鹿原》等電影的熱映,已經讓觀眾對於這種在和平年代講述過去苦難生活的題材產生了膩味乃至厭惡情緒。
  4. 文藝小清新的聚集地跟這種需要一定閱歷和生活經歷的電影氣場不和,加之可能對這部電影抱以欣賞之情的人以中年人居多,但是這些人上網乃至使用豆瓣的幾率相比較較低。

剛看完這部電影,兩個字「無感」。逃荒演員的精神都太好了,張國立、徐帆、張默之類難民的動作都不要太迅猛,一點不像吃不飽飯的樣子,還有演張國立女兒的那位,銀幕上呈現的皮膚也太嬌嫩了吧。老太太、小孩子都是胖乎乎的,透著生活質量不錯。
從豆瓣評分來看,明顯很多1星是沒看的人給打的,但周末過後有跡象表明真實觀影人數給的分數一直在上升。


昨晚去看的電影,感觸很深,很多問題都是現實社會的寫照。現在社會上有部分人是浮躁的,總以為自己掌握那點知識就是正確的,評論起來巴拉巴拉,膚淺的理解事情。好了,回到這部電影上,這是一位商業導演拍的商業電影,他首先考慮的商業因素,所以就好理解他所說的一翻言論了。這部電影就是一個商品,我們有選擇購買消費權利,我們可以不喜歡導演,但是還是得尊重下他的商業作品吧,畢竟厭惡他人連帶作品的行為多少會誤導那些本就沒主見的人。如果你非得說不好看,也請你看過以後在做評論。


個人不太可能去看一個賀歲片導演拍攝的災難片。但是各種機緣巧合,還是不小心看了。。。

所以我完全能理解豆瓣裡面的一星評價。因為這個片子的背後,完完全全是馮小剛學生時代時候被灌輸的宏觀意識形態( 68 到 78 之間最官方的意識形態)。

比如國民黨的腐敗,蔣介石關心國際地位勝過國民死活等等。。。

注意,並非說上面的內容都是錯的。。。關鍵是,上面那些東西都是「陳詞濫調」

是的,馮小剛消費了那麼多人的苦難,用了那麼多殘酷的鏡頭,去講述了一大堆的陳詞濫調!一大堆我們從小就反覆聽了不知道多少次的陳詞濫調!我浪費時間就去看這種說教?

而很明顯,無論是國民政府還是日本人,做的都要比 20 年後好的多。如果你沒有勇氣換個角度說教,何妨不說教?如果你真的在乎當年的事情,老老實實的紀錄而不摻雜這些私貨會死嗎?
(嚴格地說,只有教會相關的內容稍微體現了些勇氣。馮小剛自己信教。否則,他只是小心的走在所有界限中最最沒有爭議的最裡層,時不時還不忘了賣主子一個好。)

這是我覺得他理所應當獲得一星評價的原因。

因為整個片子殘忍,而且無趣。


現在再看看這部《一九四二》,評分已經變為了正常的"P"型評分,總分數也變成了7.1分。
長久看來,由於樣本會變得越來越豐富,評分會趨向於大眾水準,也更加理性。


主要原因是還有大批的人還沒看這部電影呢,等過這這個周末再看評分才有些意思。


首先,我非常贊同@陳哲 和@一鳴兩位關於對《一九四二》在豆瓣打分數據上所做得分析。這樣中位數和平均數相差如此之遠的數據,會正常才怪。
但是,像這樣還未上映,就可以讓人打分的機制,已經讓我嚴重質疑了豆瓣電影評分的公正性和客觀性。前段時間忘了看哪位仁兄的回答,裡面說中國不配有IMDb,初聽起來甚是刺耳,然而經此一事,我卻真還有所贊同了。
我們所打得分數,是打給電影的,不是打給什麼人的。我是不知道馮小剛與舒淇怎樣、少年派只上一周什麼的,如何能讓一部電影評分變低,這有關係么?如果僅僅是對人不對事,那這些評分又有何意義?評給哪部電影又有何意義?如果無法做到這點,那我覺得豆瓣以後還是別給電影評分了,直接給影業公司和電影導演評分得了,這樣倒還公正客觀些。

另,我不贊同@一鳴關於豆瓣為了防止惡意刷分,新註冊的馬甲都必須經過一定時間,在豆瓣上有一定數量的操作之後,才能形成有效評分。所以打分的應該都屬於豆瓣常駐用戶。」的說法。
以下這位用戶,在2012年8月25日註冊,然後再當天有一個廣播,下一條廣播則足足等了三個月之久,而且是上來就罵畜生。

這下面又是一位,11月29日當天註冊,然後就以一種革命小將的口吻連著發起了廣播。

剩下的我懶得舉了,截圖太麻煩。具體的情況有興趣的可以直接去看豆瓣上一九四二的差評,看看發帖人的廣播,這些人是水軍還是常駐用戶,或者這些評價有多少營養、多大意義,則一目了然。 另外,我今天剛在萬達看了一九四二,發現萬達的網站也有個評價欄,雖然樣本比較少,只有73個人,而且也只有喜歡、不喜歡兩種投票方式,但是這些人真是看過的(少年派我沒在萬達看,沒有通過萬達的網站系統訂票,結果就不能對這部電影進行評價)。各位知友,更相信豆瓣和萬達的哪個評價呢?


故事本身發人深省,描述的也不僅僅是一個災難。對於評價一個電影,無外乎內容和表現形式。內容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很好的做品。我想凡是吃過苦的人,應該都能明白裡面的很多東西,引發的共鳴會有放大效果,沉重的節奏,也是加深了觀影者的感覺。不過這種題材想必大多數90後是無法體會到的其深意,這樣的分歧就相當明顯了。至於到底好不好,只能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了~
表現形式,即電影的處理和演員的演技了,我想這個也沒什麼好議論的了吧。

下面是我自己對本片的看法:

首映當天就是昨天晚上看的,我對這類題材是很感興趣的,對馮倒是沒什麼特別喜歡的,落座後發現整場坐了一半人都不到,但2個半小時在座的都很安靜的觀看,看的時候我想大家和我一樣心情都很沉重,最後結束離場時看到有幾個人偷偷抹眼淚的。

影片本身是很震撼,我不知道歷史的真實情況,但他和所有那些我不願相信的事實一樣讓人難受。由於是小說改編的,裡面很多台詞都是值得推敲的,例如:當星星賣身去妓院,伺候那個軍需官的時候彎不下腰,說的那句「我是吃的太飽了,撐得彎不下腰」(原句可能有出入,大致意思)。這麼一句在平時看來可笑的話,在這個情景里反而讓人覺得心酸。

小說本身我也沒看過,但看了電影,我覺得小說肯定也不錯。影片講述的是1942年河南的一場饑荒,一場葬送了300萬人的天災。有人覺得政府處理不當,有人覺得這是舍小我完成大我。一個是在人民的角度,一個是在國家的角度,孰對孰錯,實在難斷。全片以跟隨難民逃荒的財主,為救災奔波於重慶河南兩地的政府官員,以及追尋真像的外國記者三條主線記錄了這一場駭人聽聞的大饑荒。人物刻畫很到位,其實這種題材,很容易就想到了《活著》,但又沒那麼尖銳,畢竟也不是一個時期的事。

最後,有幾點是需要提出來的:
1、饑荒本身並不是重點,甚至饑荒的罪魁禍首蝗蟲也未曾露面,饑荒只是個背景。
2、國民政府的作法,個人認為比較真實,是否正確則是仁者見仁了。
3、該片不適合小情侶觀看,適合一個人邊看邊思考,大部分人會選擇在家觀看吧。


對1942的抵制可以從昨天史航那條引起爭議的微博(http://weibo.com/1496070307/z7oWOvMXZ)的轉發中看出一些端倪:


1:為《少年派》鳴不平的,認為1942侵佔了少年派的imax,但絕對不如少年派好看,屬於占著xx不xx。在豆瓣1942的條目里,還有一個標籤是「還我少年派」。


2:對馮小剛作品沒興趣/不信任,一方面認為段子手寫不好史詩,另外《唐山大地震》也確實讓馮小剛在嚴肅題材作品上的問題多有暴露,諸如毫無節制的撒狗血濫煽情和過分追求戲劇衝突以及對徐帆的過分熱愛。


3:對馮小剛本人的反感,這個主要由馮小剛之前力挺舒淇並直指對舒淇惡語相向的網友是「畜生」而來。豆瓣、微博、天涯都有類似言論諸如「再也不看護舒寶的電影了不然給他罵了還要給他送錢那就真是畜生了」。


4:還有一批是對這個題材沒有興趣的,包括「你為什麼不拍1962」、「年關了這種片子看著難受」。


這部片子華誼和馮小剛本人都投入巨大,很久以前我在另一個回答中也說過,即便按照馮小剛慣常有的票房成績,這部電影也很難回本,所以之前所有急迫的前期炒作也情有可原。如此,既然有通過壓迫苦難神經來期待收益的行為,就要做好被壓迫的神經反彈的心理準備。
所以,我相信目前豆瓣上對這部片子的評分是出自網友的自發行為,但這不意味著這個分數是公平正確的。我始終篤信的是,沒有看過電影的,沒有資格給評價。


如果能拋開其他商業因素等等 單單看這個故事 又怎樣呢 豆瓣上的豆友很多都情緒化了 或許是因為少年派 我相信很多人不能客觀來看這部戲


豆瓣上的有些人把分數這回事太當真了,遇到國內的片子就不分三七二十一先打低分泄恨,對於他們來說,有0星是更好的。一般來講對於豆瓣上的人來說,是國產片,這個片子的質量就已經打了折扣,再加上很多其他因素的影響,譬如這種影院拍片檔期問題,其實和電影本身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先入為主的觀念,讓他們根本不屑於走進電影院以公正的態度看完片子再做評論,這種peer pressure 和公眾輿論壓力 可能也導致看過電影覺得還不錯的人也不敢做出忠於內心的評價。其實我覺得豆瓣評分這種東西本身就是一個個人喜好問題,也不能作為一個絕對的參考依據。網友們不能完全相信了豆瓣評分這回事,更不能完全以此為依據做出觀影選擇。
有評論說其實不全是國產片就等於低分,找出了寧浩的瘋狂的石頭做反例。我覺得相對於廣大的影片基礎來說,其實也只能鳳毛麟角的找一點,要不就是那種公認的經典佳作,要不就是一些導演的誠意之作,因為題材能通過,受到大家的一致追捧。問題是大家到底會不會給每個電影一個公平的接受評判的機會。現在國產電影除了少部分受到瘋狂追捧,很大一部分是受到瘋狂的貶低。當然絕大多數都是中庸之道,因為製作成本限制沒有本錢去請大明星來吸引眼球,也不能廣泛宣傳,這些電影也不會受到公眾廣泛關注。我覺得這些原因也造成了大家過多的把目光集中放在很小一部分的影片上,那些花大價錢宣傳的自然會受到網友,特別是豆瓣網友的反感和抨擊。


我還沒有看片子,就說說這部電影宣傳上存在的問題。

1942宣傳上打歷史牌責任牌,甚至與主管部門審批扯上關聯,作為一個前朝的事件,這麼宣傳讓一些人打雞血的同時,自然會有些人覺得小題大做。

還有,高調宣傳的片子,除非牛逼到高出許多人想像之外,否則,被噴得也會很高調。


講一個有點跑題的看法。
《1942》可以看成《PI》的第二個故事,一個導演血淋淋地將故事剝離出來;一個導演只用幾句話帶過。一個牛逼哄哄地說,今年我們不賣笑,只有歷史和真相;一個導演低調含蓄地問,兩個故事你願意相信哪個?
這兩個電影同時上映可能是個巧合,遇到IMAX之爭也可能確是事出有因,但正也是這種巧合存在,讓我看到了作為導演,敘述故事傳達信念的能力會有這麼大的不均衡。如果單看《1942》,你也許覺得6.1有點失衡,但是你要讓我在這兩個故事敘述能力上給導演打差距分,我覺得馮小剛比起李安,絕對有不止3分的差距
不管是否存在水軍,6分真心是給馮小剛的,不完全是《1942》,作為獨立的影片,故事完整情節緊湊,它也許不止這個分數吧。


豆瓣不能刷分?那為什麼太極這種爛片也能高分?


推薦閱讀:

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好看嗎?
為什麼在看《歸來》時,觀眾反應相差這麼極端,一半人難過,一半人不停地笑?
如何評價電影《港囧》?
如何評價迪士尼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
《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強烈而朦朧的光線如何拍出?

TAG:豆瓣電影 | 影視評論 | 一九四二電影 |